目录
- 756 第七百五十五章 哲学出世!
- 757 第七百五十六章 规则!林可哲学体系!
- 758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极武馆的雅典娜
- 759 第七百五十八章 下班的戴安娜
- 760 第七百五十九章 唯物学派创始人驾临!
- 761 第七百六十章 弗洛格尔的来意
- 762 第七百六十一章 加入大荒城?
- 763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光学争斗史
- 764 第七百六十三章 学说,是需要验证的
- 765 第七百六十四章 光电效应与林可方程!
- 766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八名老师爆头!
- 767 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能——光速!
- 768 第七百六十七章 《科学》期刊!
- 769 第七百六十八章 荷努鲁斯支配者
- 770 第七百六十九章 吞噬星核
- 771 第七百七十章 真菌蠕虫!
- 772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尘埃巨蟒
- 773 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暴动!
- 774 第七百七十三章 刀锋女皇的标志
- 775 第七百七十四章 加法法则!乘法法则!
- 776 第七百七十五章 魅惑骑士——洛丽塔
- 777 第七百七十六章 位面融合大陆架体系
- 778 最近在外面旅游,更新慢一点
- 779 第七百七十七章 法则——林可的燃烧三要素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提议通过!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去往永恒暮光!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赞美暮光,终结一切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厄斯之灵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命运法则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环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窥探命运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概率的波动
- 788 哇塞!大家快去喜马拉雅搜本书书名!
- 789 第七百八十八章 黑水街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 790 第七百八十九章 命运与概率
- 791 第七百九十章 暴打银翼之王
- 792 第七百九十一章 第二门徒
- 793 我的新书来了!
- 794 第七百九十二章 抓住你了,命运
- 795 第七百九十三章 “可能性”眼镜
- 796 第七百九十四章 登峰造极的赫鲁夫
- 797 第七百九十五章 赫鲁夫,好孩子,乖
- 798 第七百九十六章 概率与命运演讲
- 801 第七百九十七章 传奇教授
- 802 第七百九十八章 观察者
- 803 第七百九十九章 揠苗助长或是自我成长
- 804 第八百章 主宰级灵魂
- 805 第八百零一章 无尽光和热
- 806 第八百零二章 灵魂眼球
- 807 第八百零三章 深暗吞噬
- 808 第八百零四章 极致之暗
- 809 第八百零五章 完全战争状态!
- 810 第八百零六章 林可的全力
- 811 第八百零七章 鹰派与鸽派
- 812 第八百零八章 熔岩领的毁灭?
- 813 第八百零九章 森林城
- 814 第八百一十章 新生
- 815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冰晶巨鹿与罗扬人
- 816 第八百一十二章 动能坠落
- 817 第八百一十三章 法则汲取
- 818 第八百一十四章 后代
- 819 第八百一十五章 写信
- 820 第八百一十六章 战争排行榜!
- 821 第八百一十七章 本位面币
- 822 第八百一十八章 全面战争之下的普通人
- 823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荒英灵殿
- 824 第八百二十章 英灵守卫
- 825 第八百二十一章 神格
- 826 第八百二十二章 信仰神国
- 827 第八百二十三章 黎明之城!光头杰克的淡然
- 828 第八百二十四章 神降
- 829 第八百二十五章 稀有的野生材料
- 830 第八百二十六章 雅典娜与野兽之灵
- 831 第八百二十七章 克厄斯诅咒
- 832 第八百二十八章 六岁?林可大公六岁就在战场了!
- 833 第八百二十九章 林可的故事
- 834 第八百三十章 引领时代
- 835 第八百三十一章 看孙子去!
- 836 第八百三十二章 层层盘查
- 837 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族最坚固的防御线
- 838 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命与巨树之主
- 839 第八百三十五章 著《三星体》
- 840 第八百三十六章 画作《生命》
- 841 第八百三十七章 发售!火爆!
- 842 第八百三十八章 书迷弗洛格尔
- 843 第八百三十九章 弗洛格尔的震撼
- 844 第八百四十章 超光速
- 845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一切的可能性
- 846 第八百四十二章 技能——黑洞
- 847 第八百四十三章 阳电子炮
- 848 第八百四十四章 强大的黑洞技能
- 849 第八百四十五章 纳森格通用语
- 850 第八百四十六章 安托娃的教育学
- 851 第八百四十七章 传奇桎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六十四章 光电效应与林可方程!
第七百六十四章 光电效应与林可方程!
林可的声音振聋发聩。
他在突破十五级的之前,安德鲁确实和他说过。
他在突破前,无眠大帝、锐文、奥夫、丽卡等,都和他说过怎么突破十五级。
他能确定,每一个人确实都是为他着想的。
只不过当时的他反了一个前世经常犯的错误,那就是太过相信自己的长辈。
在前世,不管是亲人还是师长,很多时候都是以自己主观视角所形成的经验和判断来教导后人。
有些时候是对的,因为他们的经验确实有用。
但是有些时候无疑是错的。
总归要有自我的判断和实践方法,不能被那一句“为了你好”而禁锢自己的眼界和报复,或是直接否定自己的所见所闻。
拒绝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而此时,林可要教导众人的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很多学生其实也颇为盲从。
为什么说盲从?
不是说他们在实验中没有思考,而是没有自己的思考。
别人说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粒子,然后他们就判断一下实验有没有错,没错,那就相信了。
别人说另一个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波,结果他们判断一下,也觉得确实没错。
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点。
光是粒子还是波,作为【学者】,难道不是应该自己思考怎么去观测、怎么去判断吗?
世间并不是说只有一种实验可以来证明光是粒子或是波的。
自己作为【学者】,在看到了别人的实验后难道不应该有所启发,然后思索另一条可以证明的实验方法吗?
就像当初的安德鲁所说。
林可作为一个【学者】侧的强者,难道不能自己去试验一下,看一看怎么突破十五级才是最好的吗?
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
所以,林可此时的话非常让众人受益。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校长的话,果然是那么令人深思啊!”
“我……我突破了!”
“我也是!”
“我不远了!以往的一些实验,果然存疑太多啊……”
“太令人震惊了,太令人敬佩了,令我茅塞顿开啊!”
别说学生了,此时的老师们、教职工们,以及各种来访人员,都觉得恍然大悟。
而此时,林可也终于说出了他今天的最后一个实验:“……最后,我再做最后一个实验,也就是证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实验。”
“但是,诸位。”
说到这里,林可语气略微严肃了一些:“我做这个实验,只是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并不是权威,也不意味着我做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理!”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这才是真正的【学者】!”
说着,林可挥了挥手,开始了研究。
他要做的实验是什么?
双缝干涉实验!
林可背后那些仪器开始了变换。
要证明波粒二象性,主要是杨氏双缝实验。
也就是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
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
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上一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波粒二象性的?
这就是逃不过一个人物——阿尔伯特·爱因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用光子的概念来解释,物理学者开始意识到光波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而在之后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他主张“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根据德布罗意假说,电子是应该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
而后戴维森与革末设计与完成的戴维森-革末实验成功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
也就是说,光确确实实呈现两种性质。
而此时,看着林可身后各种器材的实验,下面两个学派的人渐渐有些坐不住了。
“这……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光明明就是电磁波啊!”
“为什么是粒子?!不对!也有波长……”
“这种观测结果……这种观测结果……”
学生们沸腾,特别是物理学生们。
而林可,此时不仅仅做了双缝实验,还同时在进行其他实验。
光电效应……物质波……
于是,林可讲解的声音直接压倒了一切:
“……来自左上方的光子冲撞到金属表面,将电子逐出金属表面,并且向右上方移去。”
“我认为,照射光束于金属表面会使其发射出电子的效应,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当然了,为了产生光电效应,光频率必须超过金属物质的特征频率,也就是‘底限频率’。
举例而言,照射辐照度很微弱的蓝光束于钾金属表面,只要频率大于其底限频率,就能使其发射出光电子,但是无论辐照度多么强烈的红光束,一旦频率小于钾金属的极限频率,就无法促使其发射出光电子。”
“而根据光的波动说,光波的辐照度或波幅对应于所携带的能量,因而辐照度很强烈的光束一定能提供更多能量将电子逐出,然而事实与经典理论预期恰巧相反。”
林可顿了顿,说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后继续道:
“我认为,光束是一群离散的量子,现称为光子,它连续性波动。从黑体辐射定律看,我推论,组成光束的每一个光子所拥有的能量E等于频率ν乘以一个常数,即林可常数,最终我作出‘林可光电方程’……”
林可的声音依旧在稳定发力。
一直以来,从未有智慧生命直接观测到粒子在同一时刻表现出波和粒子的形态,最多是有人的理论推导和猜想。
而这一刻,随着林可的讲述,整个纳森格星球的晶壁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轰隆隆……”
就在不久前才发生过变化的晶壁系,在林可说话时开始了恐怖的震颤。
一连好几条法则若隐若现,甚至其中有法则直接连通起来,仿佛要更进一步形成规则。
甚至似乎隐隐还影响到了根本法则。
纳森格,变天了!
他在突破十五级的之前,安德鲁确实和他说过。
他在突破前,无眠大帝、锐文、奥夫、丽卡等,都和他说过怎么突破十五级。
他能确定,每一个人确实都是为他着想的。
只不过当时的他反了一个前世经常犯的错误,那就是太过相信自己的长辈。
在前世,不管是亲人还是师长,很多时候都是以自己主观视角所形成的经验和判断来教导后人。
有些时候是对的,因为他们的经验确实有用。
但是有些时候无疑是错的。
总归要有自我的判断和实践方法,不能被那一句“为了你好”而禁锢自己的眼界和报复,或是直接否定自己的所见所闻。
拒绝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而此时,林可要教导众人的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很多学生其实也颇为盲从。
为什么说盲从?
不是说他们在实验中没有思考,而是没有自己的思考。
别人说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光是粒子,然后他们就判断一下实验有没有错,没错,那就相信了。
别人说另一个实验可以证明光是波,结果他们判断一下,也觉得确实没错。
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点。
光是粒子还是波,作为【学者】,难道不是应该自己思考怎么去观测、怎么去判断吗?
世间并不是说只有一种实验可以来证明光是粒子或是波的。
自己作为【学者】,在看到了别人的实验后难道不应该有所启发,然后思索另一条可以证明的实验方法吗?
就像当初的安德鲁所说。
林可作为一个【学者】侧的强者,难道不能自己去试验一下,看一看怎么突破十五级才是最好的吗?
别人的始终是别人的。
所以,林可此时的话非常让众人受益。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校长的话,果然是那么令人深思啊!”
“我……我突破了!”
“我也是!”
“我不远了!以往的一些实验,果然存疑太多啊……”
“太令人震惊了,太令人敬佩了,令我茅塞顿开啊!”
别说学生了,此时的老师们、教职工们,以及各种来访人员,都觉得恍然大悟。
而此时,林可也终于说出了他今天的最后一个实验:“……最后,我再做最后一个实验,也就是证明光是粒子还是波的实验。”
“但是,诸位。”
说到这里,林可语气略微严肃了一些:“我做这个实验,只是为了验证心中所想,并不是权威,也不意味着我做出来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理!”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这才是真正的【学者】!”
说着,林可挥了挥手,开始了研究。
他要做的实验是什么?
双缝干涉实验!
林可背后那些仪器开始了变换。
要证明波粒二象性,主要是杨氏双缝实验。
也就是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点光源。
从一个点发出的光源,在纸后面再放一张纸,不同的是第二张纸上开了两道平行的狭缝。
从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就会形成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这就是众人皆知的双缝干涉条纹。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上一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科学家们发现了波粒二象性的?
这就是逃不过一个人物——阿尔伯特·爱因斯!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对于光电效应用光子的概念来解释,物理学者开始意识到光波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而在之后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他主张“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具有波动和粒子的双重性质。
根据德布罗意假说,电子是应该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
而后戴维森与革末设计与完成的戴维森-革末实验成功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
也就是说,光确确实实呈现两种性质。
而此时,看着林可身后各种器材的实验,下面两个学派的人渐渐有些坐不住了。
“这……这不可能!”
“这怎么可能,光明明就是电磁波啊!”
“为什么是粒子?!不对!也有波长……”
“这种观测结果……这种观测结果……”
学生们沸腾,特别是物理学生们。
而林可,此时不仅仅做了双缝实验,还同时在进行其他实验。
光电效应……物质波……
于是,林可讲解的声音直接压倒了一切:
“……来自左上方的光子冲撞到金属表面,将电子逐出金属表面,并且向右上方移去。”
“我认为,照射光束于金属表面会使其发射出电子的效应,发射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当然了,为了产生光电效应,光频率必须超过金属物质的特征频率,也就是‘底限频率’。
举例而言,照射辐照度很微弱的蓝光束于钾金属表面,只要频率大于其底限频率,就能使其发射出光电子,但是无论辐照度多么强烈的红光束,一旦频率小于钾金属的极限频率,就无法促使其发射出光电子。”
“而根据光的波动说,光波的辐照度或波幅对应于所携带的能量,因而辐照度很强烈的光束一定能提供更多能量将电子逐出,然而事实与经典理论预期恰巧相反。”
林可顿了顿,说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后继续道:
“我认为,光束是一群离散的量子,现称为光子,它连续性波动。从黑体辐射定律看,我推论,组成光束的每一个光子所拥有的能量E等于频率ν乘以一个常数,即林可常数,最终我作出‘林可光电方程’……”
林可的声音依旧在稳定发力。
一直以来,从未有智慧生命直接观测到粒子在同一时刻表现出波和粒子的形态,最多是有人的理论推导和猜想。
而这一刻,随着林可的讲述,整个纳森格星球的晶壁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轰隆隆……”
就在不久前才发生过变化的晶壁系,在林可说话时开始了恐怖的震颤。
一连好几条法则若隐若现,甚至其中有法则直接连通起来,仿佛要更进一步形成规则。
甚至似乎隐隐还影响到了根本法则。
纳森格,变天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