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55 第七百五十四章 勒内迪卡的诡异法则
- 756 第七百五十五章 哲学出世!
- 757 第七百五十六章 规则!林可哲学体系!
- 758 第七百五十七章 太极武馆的雅典娜
- 759 第七百五十八章 下班的戴安娜
- 760 第七百五十九章 唯物学派创始人驾临!
- 761 第七百六十章 弗洛格尔的来意
- 762 第七百六十一章 加入大荒城?
- 763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光学争斗史
- 764 第七百六十三章 学说,是需要验证的
- 765 第七百六十四章 光电效应与林可方程!
- 766 第七百六十五章 八名老师爆头!
- 767 第七百六十六章 技能——光速!
- 768 第七百六十七章 《科学》期刊!
- 769 第七百六十八章 荷努鲁斯支配者
- 770 第七百六十九章 吞噬星核
- 771 第七百七十章 真菌蠕虫!
- 772 第七百七十一章 尘埃巨蟒
- 773 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暴动!
- 774 第七百七十三章 刀锋女皇的标志
- 775 第七百七十四章 加法法则!乘法法则!
- 776 第七百七十五章 魅惑骑士——洛丽塔
- 777 第七百七十六章 位面融合大陆架体系
- 778 最近在外面旅游,更新慢一点
- 779 第七百七十七章 法则——林可的燃烧三要素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提议通过!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去往永恒暮光!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赞美暮光,终结一切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厄斯之灵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命运法则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环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窥探命运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概率的波动
- 788 哇塞!大家快去喜马拉雅搜本书书名!
- 789 第七百八十八章 黑水街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 790 第七百八十九章 命运与概率
- 791 第七百九十章 暴打银翼之王
- 792 第七百九十一章 第二门徒
- 793 我的新书来了!
- 794 第七百九十二章 抓住你了,命运
- 795 第七百九十三章 “可能性”眼镜
- 796 第七百九十四章 登峰造极的赫鲁夫
- 797 第七百九十五章 赫鲁夫,好孩子,乖
- 798 第七百九十六章 概率与命运演讲
- 801 第七百九十七章 传奇教授
- 802 第七百九十八章 观察者
- 803 第七百九十九章 揠苗助长或是自我成长
- 804 第八百章 主宰级灵魂
- 805 第八百零一章 无尽光和热
- 806 第八百零二章 灵魂眼球
- 807 第八百零三章 深暗吞噬
- 808 第八百零四章 极致之暗
- 809 第八百零五章 完全战争状态!
- 810 第八百零六章 林可的全力
- 811 第八百零七章 鹰派与鸽派
- 812 第八百零八章 熔岩领的毁灭?
- 813 第八百零九章 森林城
- 814 第八百一十章 新生
- 815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冰晶巨鹿与罗扬人
- 816 第八百一十二章 动能坠落
- 817 第八百一十三章 法则汲取
- 818 第八百一十四章 后代
- 819 第八百一十五章 写信
- 820 第八百一十六章 战争排行榜!
- 821 第八百一十七章 本位面币
- 822 第八百一十八章 全面战争之下的普通人
- 823 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荒英灵殿
- 824 第八百二十章 英灵守卫
- 825 第八百二十一章 神格
- 826 第八百二十二章 信仰神国
- 827 第八百二十三章 黎明之城!光头杰克的淡然
- 828 第八百二十四章 神降
- 829 第八百二十五章 稀有的野生材料
- 830 第八百二十六章 雅典娜与野兽之灵
- 831 第八百二十七章 克厄斯诅咒
- 832 第八百二十八章 六岁?林可大公六岁就在战场了!
- 833 第八百二十九章 林可的故事
- 834 第八百三十章 引领时代
- 835 第八百三十一章 看孙子去!
- 836 第八百三十二章 层层盘查
- 837 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族最坚固的防御线
- 838 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命与巨树之主
- 839 第八百三十五章 著《三星体》
- 840 第八百三十六章 画作《生命》
- 841 第八百三十七章 发售!火爆!
- 842 第八百三十八章 书迷弗洛格尔
- 843 第八百三十九章 弗洛格尔的震撼
- 844 第八百四十章 超光速
- 845 第八百四十一章 一切的可能性
- 846 第八百四十二章 技能——黑洞
- 847 第八百四十三章 阳电子炮
- 848 第八百四十四章 强大的黑洞技能
- 849 第八百四十五章 纳森格通用语
- 850 第八百四十六章 安托娃的教育学
- 851 第八百四十七章 传奇桎梏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六十三章 学说,是需要验证的
第七百六十三章 学说,是需要验证的
在林可讲述之时,他身后的各种仪器也在不断变换。
衍射实验……
光的色散实验……
机械波理论……
林可一一讲述,同时仪器一一变换,展现出这些实验的结果。
于是场上出现什么情形?
一开始实验,光一下是粒子,让众学生们挑不出实验毛病,只觉得光确确实实是粒子。
然后再度实验,光怎么又变成了波。
于是众学生又认为,光好像应该是波?
这样反复下来,学生们被搞得晕头转向。
当然了,大多数物理学院的学生都是知道的,并且也有支持的学说。
“我早就说过,光就是粒子!我们院长的意思很准!”
“没错!衍射实验难道还不能证明吗!”
“光,就是粒子!我说的!”
一些支持光粒学说的学生发生回应林可的实验。
“光是粒子”一派的学生在林可进行粒子实验的时候开始叫嚣起来。
然后到了其他实验,又有另一些人开始叫嚣了。
“看看,看看!什么叫实验!这才是实验!”
“没错!这种证明光是波动的实验,才是真正的真理!”
“对!这才是真理!机械波!”
“粒子?那是异端!那是邪恶!那是堕落!”
“楼上,附议。”
“附议。”
支持光波学说的学生也不少,两边学生开始吵了起来。
“什么狗屁学说?没眼睛吗?看看那明显的波长!”
“去你的,那么明显的粒子现象你和我说这是波?”
“所以说你们是鱼人学派,因为你们的智商和鱼人一样!”
“如果说我们和鱼人一样,你们就和鱼人的脚趾一样!”
“光是粒子!”
“光是波!”
两边在林可进行实验和演讲的时候,开始在那儿口水仗了。
当然了,作为职业者,一边听讲一边吵架是很容易的事。
不过他们的吵架并不影响林可的演讲,因为有相应的隔绝法阵。
虽然林可也能从下面观众的表情和嘴型,能猜得出来他们在争论什么。
于是乎,随着演讲和实验的进行,林可也慢慢讲出了后面的话:
“……所以,目前来说就是以奥夫阁下和托马斯阁下为首的两个学说,即‘光是粒子’,或者‘光是波’。”
林可介绍完了整个关于光的争论史。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工学……等等一大堆理工自然类学说斗争史,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什么特征?
纯粹!
你说光是粒子?
那好,我一定要证明出光是波动!
我会动用我的所有聪明才智,将我毕生所学融会贯通,然后在学说上击败你!
你说在一般数学条件下1+1等于3,那我就拿出事实来告诉你等于2!
数学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文学那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也对也不对。
而且和政治历史不一样。
很多历史总是由利益来衡量。
如果是政治,或许科学家们就不会动用聪明才智,而是动用人脉、权谋和拳头,来让对手屈服。
但是在科学上,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你即使刀架在脖子上,还是等于二。
蓝星就是围绕着太阳转,你杀光所有地心说反对者,蓝星和太阳的公转关系也不会改变。
别说杀光所有学说反对者了,就是杀光所有生命,或许蓝星和太阳的物理运行规律也很难改变。
所以说,这就是科学历史的魅力。
这也使得科学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波云诡谲且复杂,反而纯粹无比,也同样令人着迷。
林可同样着迷于科学历史,不管是前世的还是纳森格的。
就比如纳森格。
奥夫和托马斯,明明可以用拳头来解决谁对谁错的问题,就像大多数人文历史一样。
谁强,谁就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但是他们偏偏要用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方式。
那就是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以辩驳对面的方式,让对面输的心服口服。
同样,就算在这样的过程中输了,他们也会心服口服,并且虚心学习。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输不是因为对方改变了法则,而是因为对方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了法则。
这样的科学家,也令人敬重。
当然了,如果林可要是弄个什么副教授、教授、院师的晋升制度……
有了利益纠葛,说不定奥夫和托马斯会把脑子都打出来。
反正脑子打出来也没事,元素体也不会死,就是不太好看。
或者就是林可搞出制度,然后一个个要晋升院师,都要提两条烟、提两瓶酒来见他。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这就是科研的纯粹性。
纯粹性是纯粹的研究,就像两个人打皇者荣耀争胜负一样,没有利益纠葛才是纯粹。
但是如果告诉你,对面是谁谁谁家的公子,或者是输给对面就可以得多少钱、晋升什么岗位、治愈什么疾病之类的。
那你就不一定想赢了,因为你的输赢已经超出了游戏规则,使用的是场外规则。
所以这也是林可没有搞什么狗屁倒灶的科研晋升制度一样的。
而此时,林可终于也开始讲述他的二象性学说:
“所以,诸位同学、老师们,你们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你们想的是什么?”
林可看向所有观众,然后顿了顿,又继续道:
“看实验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脑子里跟着过了一遍,就觉得某个实验更符合你所认为的逻辑?更符合你所认为的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也会试图去思考另一个学说的逻辑,但是最终却义无反顾地加入自己所在的学说?”
“而这,还不是问题所在吗?”
林可的话语让下面的声音为之一静。
这……这是问题所在?
一些师生迷茫,也有一些师生露出恍然之色。
“真理,是需要证明,或者证伪的。”
林可环视全场,一字一句说出来,声音坚定有力:
“你们作为【学者】,在听到这些实验的时候是否有以及去尝试实验?是否有尝试去思考新的证明方法?”
“我的老师,当初在我十五级晋升的时候教导过我,这也让我收益终生。”
“他问我:你都是在听别人说十五级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晋升、怎么样怎么样晋升对自己有好处……”
“那你有没有想过去实践?别人说的话,就算是无眠大帝说的,就算是安德鲁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你们没有去实践,真的确定自己支持的学说是对的吗?”
衍射实验……
光的色散实验……
机械波理论……
林可一一讲述,同时仪器一一变换,展现出这些实验的结果。
于是场上出现什么情形?
一开始实验,光一下是粒子,让众学生们挑不出实验毛病,只觉得光确确实实是粒子。
然后再度实验,光怎么又变成了波。
于是众学生又认为,光好像应该是波?
这样反复下来,学生们被搞得晕头转向。
当然了,大多数物理学院的学生都是知道的,并且也有支持的学说。
“我早就说过,光就是粒子!我们院长的意思很准!”
“没错!衍射实验难道还不能证明吗!”
“光,就是粒子!我说的!”
一些支持光粒学说的学生发生回应林可的实验。
“光是粒子”一派的学生在林可进行粒子实验的时候开始叫嚣起来。
然后到了其他实验,又有另一些人开始叫嚣了。
“看看,看看!什么叫实验!这才是实验!”
“没错!这种证明光是波动的实验,才是真正的真理!”
“对!这才是真理!机械波!”
“粒子?那是异端!那是邪恶!那是堕落!”
“楼上,附议。”
“附议。”
支持光波学说的学生也不少,两边学生开始吵了起来。
“什么狗屁学说?没眼睛吗?看看那明显的波长!”
“去你的,那么明显的粒子现象你和我说这是波?”
“所以说你们是鱼人学派,因为你们的智商和鱼人一样!”
“如果说我们和鱼人一样,你们就和鱼人的脚趾一样!”
“光是粒子!”
“光是波!”
两边在林可进行实验和演讲的时候,开始在那儿口水仗了。
当然了,作为职业者,一边听讲一边吵架是很容易的事。
不过他们的吵架并不影响林可的演讲,因为有相应的隔绝法阵。
虽然林可也能从下面观众的表情和嘴型,能猜得出来他们在争论什么。
于是乎,随着演讲和实验的进行,林可也慢慢讲出了后面的话:
“……所以,目前来说就是以奥夫阁下和托马斯阁下为首的两个学说,即‘光是粒子’,或者‘光是波’。”
林可介绍完了整个关于光的争论史。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工学……等等一大堆理工自然类学说斗争史,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什么特征?
纯粹!
你说光是粒子?
那好,我一定要证明出光是波动!
我会动用我的所有聪明才智,将我毕生所学融会贯通,然后在学说上击败你!
你说在一般数学条件下1+1等于3,那我就拿出事实来告诉你等于2!
数学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文学那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也对也不对。
而且和政治历史不一样。
很多历史总是由利益来衡量。
如果是政治,或许科学家们就不会动用聪明才智,而是动用人脉、权谋和拳头,来让对手屈服。
但是在科学上,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你即使刀架在脖子上,还是等于二。
蓝星就是围绕着太阳转,你杀光所有地心说反对者,蓝星和太阳的公转关系也不会改变。
别说杀光所有学说反对者了,就是杀光所有生命,或许蓝星和太阳的物理运行规律也很难改变。
所以说,这就是科学历史的魅力。
这也使得科学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波云诡谲且复杂,反而纯粹无比,也同样令人着迷。
林可同样着迷于科学历史,不管是前世的还是纳森格的。
就比如纳森格。
奥夫和托马斯,明明可以用拳头来解决谁对谁错的问题,就像大多数人文历史一样。
谁强,谁就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但是他们偏偏要用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方式。
那就是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以辩驳对面的方式,让对面输的心服口服。
同样,就算在这样的过程中输了,他们也会心服口服,并且虚心学习。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输不是因为对方改变了法则,而是因为对方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了法则。
这样的科学家,也令人敬重。
当然了,如果林可要是弄个什么副教授、教授、院师的晋升制度……
有了利益纠葛,说不定奥夫和托马斯会把脑子都打出来。
反正脑子打出来也没事,元素体也不会死,就是不太好看。
或者就是林可搞出制度,然后一个个要晋升院师,都要提两条烟、提两瓶酒来见他。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这就是科研的纯粹性。
纯粹性是纯粹的研究,就像两个人打皇者荣耀争胜负一样,没有利益纠葛才是纯粹。
但是如果告诉你,对面是谁谁谁家的公子,或者是输给对面就可以得多少钱、晋升什么岗位、治愈什么疾病之类的。
那你就不一定想赢了,因为你的输赢已经超出了游戏规则,使用的是场外规则。
所以这也是林可没有搞什么狗屁倒灶的科研晋升制度一样的。
而此时,林可终于也开始讲述他的二象性学说:
“所以,诸位同学、老师们,你们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你们想的是什么?”
林可看向所有观众,然后顿了顿,又继续道:
“看实验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脑子里跟着过了一遍,就觉得某个实验更符合你所认为的逻辑?更符合你所认为的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也会试图去思考另一个学说的逻辑,但是最终却义无反顾地加入自己所在的学说?”
“而这,还不是问题所在吗?”
林可的话语让下面的声音为之一静。
这……这是问题所在?
一些师生迷茫,也有一些师生露出恍然之色。
“真理,是需要证明,或者证伪的。”
林可环视全场,一字一句说出来,声音坚定有力:
“你们作为【学者】,在听到这些实验的时候是否有以及去尝试实验?是否有尝试去思考新的证明方法?”
“我的老师,当初在我十五级晋升的时候教导过我,这也让我收益终生。”
“他问我:你都是在听别人说十五级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晋升、怎么样怎么样晋升对自己有好处……”
“那你有没有想过去实践?别人说的话,就算是无眠大帝说的,就算是安德鲁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你们没有去实践,真的确定自己支持的学说是对的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