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3 第两百四十六章 千里跃进(2)
- 264 第两百四十七章 浴血奥尔斯克(1)
- 265 第两百四十八章 大西洋宪章
- 266 第两百四十九章 解决巴库
- 267 第两百五十章 浴血奥尔斯克(2)
- 268 第两百五十一章 浴血奥尔斯克(3)
- 269 第两百五十二章 浴血奥尔斯克(4)
- 270 第两百五十三章 浴血奥尔斯克(5)
- 271 第两百五十四章 浴血奥尔斯克(6)
- 272 第两百五十五章 浴血奥尔斯克(7)
- 273 第两百五十六章 台风计划(1)
- 274 第两百五十七章 台风计划(2)
- 275 第两百五十八章 台风计划(3)
- 276 第两百五十九章 法国战役出炉
- 277 第两百六十章 准备两线作战
- 278 第两百六十一章 国防军的怒火
- 279 第两百六十二章 俄罗斯游击队
- 280 第两百六十三章 娜美的作用
- 281 第两百六十四章 囚笼政策
- 282 第两百六十五章 围剿游击队
- 283 第两百六十六章 法国战役(1)
- 284 第两百六十七章 法国战役(2)
- 285 第两百六十八章 法国战役(3)
- 286 第两百六十九章 装甲切割(1)
- 287 第两百七十章 装甲切割(2)
- 288 第两百七十一章 装甲切割(3)
- 289 第两百七十二章 装甲切割(4)
- 290 第两百七十三章 装甲切割(5)
- 291 第两百七十四章 敦刻尔克(1)
- 292 第两百七十五章 敦刻尔克(2)
- 293 第两百七十六章 敦刻尔克(3)
- 294 第两百七十七章 法国投降
- 295 第两百七十八章 法国海军覆灭
- 296 第两百七十九章 海狮计划(1)
- 297 第两百八十章 苏联前线
- 298 第两百八十一章 古比雪夫大桥
- 299 第两百八十二章 莫斯科孤城
- 300 第两百八十三章 美国战略
- 301 第两百八十四章 不辞而别的温莎
- 302 第两百八十五章 英联邦元首
- 303 第两百八十六章 大不列颠空战(1)
- 304 第两百八十七章 大不列颠空战(2)
- 305 第两百八十八章 北非战役(1)
- 306 第两百八十九章 北非战役(2)
- 307 第两百九十章 沙漠之狐(1)
- 308 第两百九十一章 沙漠之狐(2)
- 309 第两百九十二章 意大利海军墓地
- 310 第两百九十三章 蠢货墨索里尼
- 311 第两百九十四章 意大利兔子(1)
- 312 第两百九十五章 意大利兔子(2)
- 313 第两百九十六章 英地中海舰队覆灭(1)
- 314 第两百九十七章 英地中海舰队覆灭(2)
- 315 第两百九十八章 米国欠揍
- 316 第两百九十九章 阿拉曼攻决战(1)
- 317 第三百章 阿拉曼攻决战(2)
- 318 第三百零一章 鹿死谁手(1)
- 319 第三百零二章 鹿死谁手(2)
- 320 第三百零三章 大漠进行曲
- 321 第三百零四章 大结局
- 322 新书《2》存稿中
- 323 新书《2》现在存稿中
- 324 新书《元首的愤怒》发布
- 325 新书《鉴圣》求兄弟们支持
- 326 新书《统御全球》求兄弟们支持
- 327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作用
- 328 第一百一十五章 惊世之战(8)
- 329 第一百九十五章 装甲伞兵师(4)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两百五十六章 台风计划(1)
第两百五十六章 台风计划(1)
你希姆莱不要抢国防军的武器装备吗?抢我们的兵员吗?好,咱们国防军又给你挖一个大坑,国防军制定的“台风计划”就是四面合围莫斯科周边的三百万苏军还有数不清的民兵,国防军近五百万人,北方集团军群绕莫斯科北面包围,〖中〗央集团军群正面进攻,而莫斯科南面将又党卫军来完成包围,这可是五六百公里长的包围防线,最少兵力要一百万,机动兵力不能少于三十万到五十万。.. :..
而张俊手中除去文森特带走的,就九十万人德国党卫军,留下来面带斯大林格勒的军队不能少于三十万,而防守的区域是几百万平方公里,虽说现在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六十到九十万,谁敢保证在“台风”计划吃紧的时候,苏军不大规模增兵,然后选这里为突破口,没有人敢保证,要知道斯大林提报起来的几个青年将领,有几个都是后世名将,战略眼光也是很独到的。
国防军那帮孙子为了折腾党卫军想尽了办法,在“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已经连续两次把党卫军推入陷阱里,党卫军打仗,流血牺牲张俊没有意见,张俊痛恨的是那些把国家的命运拿来当做权谋的工具,这纯属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来达到个人或者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
国防军这样做的原因和动机很简单,张俊是看的很明白,现在党卫军的战功赫赫,声望也是如曰中天,在德国大有取代国防军的架势,国防军作为德国的传统武装力量,怎么可能甘心失去在德国的统治地位,打压党卫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国防军那帮孙子居然使用的这种方式,表面上的为了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彻底合围莫斯科,结果是让南方集团军群的党卫军百分八十掉头向莫斯科进攻。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欧盟国家芬兰,虽然与苏联有苏芬战争之耻,本来就是和德国商量好的,结果芬兰在战争初期,的的确确在对苏联大规模用兵,当芬兰夺回了被苏联占领的领土后,就停驻不前了,结果是就国防军与芬兰商量战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比如芬兰截断北方港口与莫斯科的联系,包围列宁格勒等等战术目标一个没有实现,国防军就把主义打到了党卫军的身上。
欧盟表面上看是一个军事同盟,其实也是一盘散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想在对苏联的战争中捞到好处,有的国家就是典型的骑墙派,如果德国一旦示弱,这些欧盟国家会立马变节,投入大西洋同盟,其实后世的欧盟也是这个样子,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大西洋同盟就是死心塌地的同盟吗?其实一样的,他们也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走的一起,就拿美国来说,他援助英国,借钱给英国,就是要让英国成为他最大的负债国,从而把英国拉下世界霸主地位,另外苏联和英法美也不可能是一条心,要知道苏联的制度可是消灭剥削,消灭资本家的,英法美三国的统治者就是资本家的代言人,这些统治者难道想让苏联输出〖革〗命,然后来革自己的命,可能吗?绝对没有那个可能,后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就很说明问题,这种两制度之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绝对没有妥协的可能,后世以华约的彻底崩溃而终结。
现在的欧盟和大西洋同盟两大军事组织,其实都差不多,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成的军事集团,欧盟的主心骨是德国,而大西洋同盟的主心骨的美国,只是现在的美国还没有直接参战,而是在台前幕后上蹿下跳,煽风点火,以谋求美国的利益的最大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战,绝对没有他们所标榜的那样纯洁。
其实德国这这场不义之战中,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利己行为,造成利他后果。”怎么来解释这句话呢!就是德国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二战前夕,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殖民体系的统治之下,英法美三国就是殖民地最多的国家,而德国发动的战争就打破了这种殖民体系,极大的消弱了这些殖**义国家,让被殖民的国家和人民可发动各种各样的〖革〗命,来推翻或者挣脱殖民统治,这就是德国造成的利他后果。
怎么来评价德国的利己行为,和利他后果,我们用一种哲学思维来思考问题,一个政治文明产生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是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二战前夕的殖民体系,当大航海时代开始以后,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虽然殖民体系是强加在被殖民地上的人民的枷锁,是苦难的源泉,但是没有份否认大航海时代对人类的贡献,当然人们也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开始大航海的,但却不能否认大航海对人类的贡献。
产生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体系,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就会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枷锁,就必须砸碎它,但此时那些殖民国家依然强大,德国出现了。接连两次发动世界大战,把这些殖民国家打的满地找牙,虚弱之极,殖民地的人民乘势读力,把整个人类推入一个新的政治文明中——联合国体系,就算是古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是伴随着无数血腥的战争,战争就是人类社会的推动源,是有道理的。
所以德国对整个人类是有贡献的,不管这个贡献是不是利他后果造成的,历史就是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正确面对历史。
……
张俊接到希特勒亲自签署的“台风计划“的时候,直接就在自己的指挥所叫骂起来:“国防军那帮孙子,你不坑老子是不是不安逸,……”
“我的总司令,来喝口茶,咱们在商量下,怎么执行元首的台风计划。”
“哎,我的副总司令,我知道这个计划是元首批准的,我也是赞成现在就发动莫斯科战役的,只是国防军那帮孙子,制定这么大一个计划都不和我们商量,就把我们南方集团军群全部调到了莫斯科方向,而我们占领的南方怎么办,乌克兰怎么办,他们能挡住苏军的大举反攻吗?他们挡不住的,另外我们在奥尔斯克的十二万部队怎么办,我们一旦全军掉头北上莫斯科,想要在三个月内兵临奥尔斯克,完全没有可能了,难道我们彻底放弃那十多万党卫军吗?我们不能哪么做。”
“我的总司令,我知道,现在元首突然决定这个台风战役计划,对整个巴巴罗萨计划来说,无疑是很正确的决定,我们越早打下莫斯科,对我们越有利,苏军的所有铁路的交汇点都在莫斯科,我们只要拿下莫斯科,苏联的欧洲部分的铁路就基本瘫痪了,所以我认为咱们就算有所牺牲,也应该执行元首批准的战役计划。”
隆美尔的建议当然是有道理的,希特勒批准的计划也是必须执行,这可比历史上早了几个月来发动的莫斯科战役,苏联在想让提前到来的严冬来拯救他们怕是不可能,因为张俊提前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第一是德军提前几个月发动台风计划,这当然是对德国有利的变化,另外就是英法美也提前结盟,并且大力支援苏联。
其实张俊的蝴蝶翅膀,还有更大的一个隐患,那就是现在可是先打的苏联,根本就没有进攻法国,结果英法联军110万大军还在法国的马其诺防线里睡大觉,这里距离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其他的城市可是很近了,如果英法美突然对德国捅刀子,也真够德国难受的,可以说马其诺防线上的英法联军,就是隐藏在德国肚子下面的一把尖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对德国捅下来。
“我知道,我的副总司令,我想单独思考下,你也构思下我们具体怎么办,明天咱们早上,我们在具体商量。”
……
张俊告别隆美尔就踱步回到自己的寝室,此时温莎正坐上床上织毛衣,不过温莎织的可是婴儿的毛衣,原来温莎也怀上了,面色阴沉的张俊回到寝室,温莎一见,自己的情人回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线,起床帮张俊脱下外套,然后伸手把张俊的外套挂在衣架上。
“俊,怎么了。”
“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元首命令我调兵北上,进攻莫斯科的后方,好配合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一起包围莫斯科。”
温莎这段时间跟张俊学习战争指挥艺术,进步很大,温莎从小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方面都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参谋人才。
“这样不是很好吗?率先解决敌人的首都,最少能打击敌人的抵抗决心,不管从那个方面看,这个决定都是正确的。”
……(未完待续。)
而张俊手中除去文森特带走的,就九十万人德国党卫军,留下来面带斯大林格勒的军队不能少于三十万,而防守的区域是几百万平方公里,虽说现在斯大林格勒的兵力就六十到九十万,谁敢保证在“台风”计划吃紧的时候,苏军不大规模增兵,然后选这里为突破口,没有人敢保证,要知道斯大林提报起来的几个青年将领,有几个都是后世名将,战略眼光也是很独到的。
国防军那帮孙子为了折腾党卫军想尽了办法,在“巴巴罗萨计划”之中,已经连续两次把党卫军推入陷阱里,党卫军打仗,流血牺牲张俊没有意见,张俊痛恨的是那些把国家的命运拿来当做权谋的工具,这纯属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来达到个人或者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
国防军这样做的原因和动机很简单,张俊是看的很明白,现在党卫军的战功赫赫,声望也是如曰中天,在德国大有取代国防军的架势,国防军作为德国的传统武装力量,怎么可能甘心失去在德国的统治地位,打压党卫军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国防军那帮孙子居然使用的这种方式,表面上的为了实现“巴巴罗萨计划”的第二阶段的战略目标,彻底合围莫斯科,结果是让南方集团军群的党卫军百分八十掉头向莫斯科进攻。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不好的消息,那就是欧盟国家芬兰,虽然与苏联有苏芬战争之耻,本来就是和德国商量好的,结果芬兰在战争初期,的的确确在对苏联大规模用兵,当芬兰夺回了被苏联占领的领土后,就停驻不前了,结果是就国防军与芬兰商量战术根本没有办法实现,比如芬兰截断北方港口与莫斯科的联系,包围列宁格勒等等战术目标一个没有实现,国防军就把主义打到了党卫军的身上。
欧盟表面上看是一个军事同盟,其实也是一盘散沙,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想在对苏联的战争中捞到好处,有的国家就是典型的骑墙派,如果德国一旦示弱,这些欧盟国家会立马变节,投入大西洋同盟,其实后世的欧盟也是这个样子,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
大西洋同盟就是死心塌地的同盟吗?其实一样的,他们也是为了暂时的利益走的一起,就拿美国来说,他援助英国,借钱给英国,就是要让英国成为他最大的负债国,从而把英国拉下世界霸主地位,另外苏联和英法美也不可能是一条心,要知道苏联的制度可是消灭剥削,消灭资本家的,英法美三国的统治者就是资本家的代言人,这些统治者难道想让苏联输出〖革〗命,然后来革自己的命,可能吗?绝对没有那个可能,后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就很说明问题,这种两制度之争,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绝对没有妥协的可能,后世以华约的彻底崩溃而终结。
现在的欧盟和大西洋同盟两大军事组织,其实都差不多,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组成的军事集团,欧盟的主心骨是德国,而大西洋同盟的主心骨的美国,只是现在的美国还没有直接参战,而是在台前幕后上蹿下跳,煽风点火,以谋求美国的利益的最大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征战,绝对没有他们所标榜的那样纯洁。
其实德国这这场不义之战中,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利己行为,造成利他后果。”怎么来解释这句话呢!就是德国发动战争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二战前夕,整个世界都笼罩在殖民体系的统治之下,英法美三国就是殖民地最多的国家,而德国发动的战争就打破了这种殖民体系,极大的消弱了这些殖**义国家,让被殖民的国家和人民可发动各种各样的〖革〗命,来推翻或者挣脱殖民统治,这就是德国造成的利他后果。
怎么来评价德国的利己行为,和利他后果,我们用一种哲学思维来思考问题,一个政治文明产生后,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是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比如二战前夕的殖民体系,当大航海时代开始以后,这无疑大大加强了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也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虽然殖民体系是强加在被殖民地上的人民的枷锁,是苦难的源泉,但是没有份否认大航海时代对人类的贡献,当然人们也是因为有利益才去开始大航海的,但却不能否认大航海对人类的贡献。
产生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体系,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就会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枷锁,就必须砸碎它,但此时那些殖民国家依然强大,德国出现了。接连两次发动世界大战,把这些殖民国家打的满地找牙,虚弱之极,殖民地的人民乘势读力,把整个人类推入一个新的政治文明中——联合国体系,就算是古代,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是伴随着无数血腥的战争,战争就是人类社会的推动源,是有道理的。
所以德国对整个人类是有贡献的,不管这个贡献是不是利他后果造成的,历史就是历史,我们要做的就正确面对历史。
……
张俊接到希特勒亲自签署的“台风计划“的时候,直接就在自己的指挥所叫骂起来:“国防军那帮孙子,你不坑老子是不是不安逸,……”
“我的总司令,来喝口茶,咱们在商量下,怎么执行元首的台风计划。”
“哎,我的副总司令,我知道这个计划是元首批准的,我也是赞成现在就发动莫斯科战役的,只是国防军那帮孙子,制定这么大一个计划都不和我们商量,就把我们南方集团军群全部调到了莫斯科方向,而我们占领的南方怎么办,乌克兰怎么办,他们能挡住苏军的大举反攻吗?他们挡不住的,另外我们在奥尔斯克的十二万部队怎么办,我们一旦全军掉头北上莫斯科,想要在三个月内兵临奥尔斯克,完全没有可能了,难道我们彻底放弃那十多万党卫军吗?我们不能哪么做。”
“我的总司令,我知道,现在元首突然决定这个台风战役计划,对整个巴巴罗萨计划来说,无疑是很正确的决定,我们越早打下莫斯科,对我们越有利,苏军的所有铁路的交汇点都在莫斯科,我们只要拿下莫斯科,苏联的欧洲部分的铁路就基本瘫痪了,所以我认为咱们就算有所牺牲,也应该执行元首批准的战役计划。”
隆美尔的建议当然是有道理的,希特勒批准的计划也是必须执行,这可比历史上早了几个月来发动的莫斯科战役,苏联在想让提前到来的严冬来拯救他们怕是不可能,因为张俊提前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发生了一些大的变化,第一是德军提前几个月发动台风计划,这当然是对德国有利的变化,另外就是英法美也提前结盟,并且大力支援苏联。
其实张俊的蝴蝶翅膀,还有更大的一个隐患,那就是现在可是先打的苏联,根本就没有进攻法国,结果英法联军110万大军还在法国的马其诺防线里睡大觉,这里距离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其他的城市可是很近了,如果英法美突然对德国捅刀子,也真够德国难受的,可以说马其诺防线上的英法联军,就是隐藏在德国肚子下面的一把尖刀,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对德国捅下来。
“我知道,我的副总司令,我想单独思考下,你也构思下我们具体怎么办,明天咱们早上,我们在具体商量。”
……
张俊告别隆美尔就踱步回到自己的寝室,此时温莎正坐上床上织毛衣,不过温莎织的可是婴儿的毛衣,原来温莎也怀上了,面色阴沉的张俊回到寝室,温莎一见,自己的情人回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线,起床帮张俊脱下外套,然后伸手把张俊的外套挂在衣架上。
“俊,怎么了。”
“没有什么大事,就是元首命令我调兵北上,进攻莫斯科的后方,好配合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一起包围莫斯科。”
温莎这段时间跟张俊学习战争指挥艺术,进步很大,温莎从小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方面都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参谋人才。
“这样不是很好吗?率先解决敌人的首都,最少能打击敌人的抵抗决心,不管从那个方面看,这个决定都是正确的。”
……(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