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15 第九百九十二章 凭什么告诉你
- 1016 第九百九十三章 苏辙到来
- 1017 第九百九十四章 废除什一税
- 1018 第九百九十五章 逃往英格兰
- 1019 第九百九十六章 蛮横的炮击
- 1020 第九百九十七章 对康德拉的安排
- 1021 第九百九十八章 死也不逃了
- 1022 第九百九十九章 陈留王
- 1023 第一千章 宗教输出
- 1024 第一千零一章 彻底死心的耶律淳
- 1025 第一千零二章 再见耶律浚(上)
- 1026 第一千零三章 再见耶律浚(下)
- 1027 第一千零四章 耶律浚的警告
- 1028 第一千零五章 限期投降
- 1029 第一千零六章 英格兰试点
- 1030 第一千零七章 帝国的变化
- 1031 第一千零八章 小亨利的见闻(上)
- 1032 第一千零九章 小亨利的见闻(下)
- 1033 第一千一十章 ‘合情合理’的推断
- 1034 第一千一十一章 求和
- 1035 第一千一十二章 疯长的野心
- 1036 第一千一十三章 鬼村据点
- 1037 第一千一十四章 皇城司赵信
- 1038 第一千一十五章 围猎
- 1039 第一千一十六章 逼宫
- 1040 第一千一十七章 吴乞买称帝
- 1041 第一千一十八章 恩断义绝
- 1042 第一千一十九章 金国使团的到来
- 1043 第一千二十章 大宋的逻辑
- 1044 第一千二十一章 给我一个理由
- 1045 第一千二十二章 谈判
- 1046 第一千二十三章 叛乱专业户
- 1047 第一千二十四章 自投罗网
- 1048 第一千二十五章 金国灭亡
- 1049 第一千二十六章 明天就是死期
- 1050 第一千二十七章 地下石室
- 1051 第一千二十八章 我不是普通人
- 1052 第一千二十九章 世上再无女真人
- 1053 第一千三十章 预知历史
- 1054 第一千三十一章 埋藏秘密
- 1055 第一千三十三章 天皇与幕府
- 1056 第一千三十四章 赵信去倭国
- 1057 第一千三十五章 去欧洲
- 1058 第一千三十六章 偶遇赵佾
- 1059 第一千三十七章 封禅泰山
- 1060 第一千三十八章 未来的海军统帅
- 1061 第一千三十九章 登陆俄国
- 1062 第一千四十章 赵颜去欧洲
- 1063 第一千四十一章 老迈的小肉丁
- 1064 第一千四十二章 佛牙精舍
- 1065 第一千四十三章 发光的佛牙
- 1066 第一千四十四章 唯物论者了元和尚
- 1067 第一千四十五章 纵谈天主教
- 1068 第一千四十六章 流放的教徒
- 1069 第一千四十七章 空荡荡的村子
- 1070 第一千四十八章 弥撒
- 1071 第一千四十九章 了元的慈悲心
- 1072 第一千五十章 抵达欧洲
- 1073 第一千五十一章 父子交谈
- 1074 第一千五十二章 快刀斩乱麻
- 1075 第一千五十三章 环球航行开启
- 1076 第一千五十四章 近交远攻
- 1077 第一千五十五章 发现陆地
- 1078 第一千五十六章 海岛上的盛宴
- 1079 第一千五十七章 泰诺群岛
- 1080 第一千五十八章 再次启航
- 1081 第一千五十九章 棋痴赵俊
- 1082 第一千六十章 玛雅人
- 1083 第一千六十一章 绕过美洲
- 1084 第一千六十二章 子嗣的问题
- 1085 第一千六十三章 赶赴泰山
- 1086 第一千六十四章 抵达袭庆
- 1087 第一千六十五章 封禅大典
- 1088 第一千六十六章 射鱼
- 1089 第一千六十七章 赵煦的口谕
- 1090 第一千六十八章 父子同归
- 1091 第一千六十九章 “生病”的赵煦
- 1092 第一千七十章 封禅之乱
- 1093 第一千七十一章 手足相残
- 1094 第一千七十二章 兄弟之情
- 1095 第一千七十三章 更加可恨的赵颢
- 1096 第一千七十四章 疯子赵俊
- 1097 第一千七十五章 造反的原因(上)
- 1098 第一千七十六章 造反的原因(下)
- 1099 第一千七十七章 父子同命
- 1100 第一千七十八章 得知真相的赵颜
- 1101 第一千七十九章 赵煦已死
- 1102 第一千八十章 大结局
- 1103 新书通知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零二章 再见耶律浚(上)
第一千零二章 再见耶律浚(上)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陈留位于开封以东三十里外,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县城,在中原的历史上,陈留曾经数次被设为郡和国,汉末时陈留郡更是曹操的起兵之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汉献帝才被囚禁在陈留,这也开启了陈留囚禁废帝的历史,不过到了唐朝时,陈留郡就被彻底废除了,自此之后只有陈留县而再无陈留郡了。
大宋立都于开封,这使得开封城的辖区也很大,陈留县自然也是开封的辖区之一,不过也正是因为陈留距离开封太近,这里的反而并不怎么繁华,这就像是后世的北京与河北一样,太多的政治经济条件都被人为的汇聚到京城身上,就像是个吸血鬼似的把周围的人口与资源都吸收到了京城,周边的地区虽说背靠京城,但反而发展不起来。
陈留就是这样的情况,本来这个县城还算是开封的一个中县,但是随着开封城越来越繁华,县中的人口都赶到京城去找事做了,甚至连种地的人都有些不足,现在陈留县已经跌落一级,变成了一个下县,而且就算是这样,人口依然在不断的流失之中,估计再过几十年的话,恐怕整个县城都要消失不见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几年前得到了一些改善,因为大宋灭掉了辽国,辽国皇帝耶律浚率兵投降,为了安置耶律浚这些辽国贵族,按照之前大宋答应他们的条件,于是耶律浚被封为陈留王,他与那些重要的辽国贵族几乎全都被迁到了陈留,这些人连带他们的家眷加在一起足有两千多人,这下也使得整个陈留一下子热闹起来。
为了看守这些辽国贵族,特别是陈留王耶律浚,大宋在陈留四周都布置下重兵,另外陈留境内也安排了不少驻军,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留的兵力比东京城的皇宫还要多,可惜这些军队平时虽然是负责保护耶律浚的安全。但万一遇到什么危急情况,他们将会第一时间杀死耶律浚,免得有人将耶律浚救出去搞风搞雨。
随着耶律浚这些辽国遗民的入住,陈留这个本来已经有些衰败的小县城竟然又开始兴盛起来。首先是朝廷开始对陈留关注起来,比如所有干道都换成了水泥路,甚至朝廷还准备候一条开封到这里的铁路,当然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监视陈留这边的动向。
另外那些辽国贵族虽然亡国了,甚至连都城也被金国占领了。虽然后来被大宋夺了回来,但他们逃出去时也丢弃了大部分家当,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们依然比普通人要富裕的多,更何况当初大宋为了安这些辽国贵族的心,在耶律浚投降之时,大宋曾经赏赐给他们不少财物,所以这些辽国贵族来到陈留之后,立刻有不少商人闻风而来,在城中开设店铺。一时间整个陈留都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一般,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赵佳乘着马车带着耶律淳一家来到陈留县城,因为陈留中的辽国人太多,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人中是不是还有人仇视大宋,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赵颜特意带了一支千人的护卫,而当他这队人马浩浩荡荡的来到陈留县城门前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陈留县!”坐在马车里的耶律淳看到城门上的名字,当下也不禁露出了一脸的苦笑,他终于明白大宋对他的安排了。原来是要把他和堂兄耶律浚关在一起,说起来当初正是他率先向大宋投降,才导致了辽国南方无城可守,最终落得个败亡的下场。所以若说耶律浚不恨他的话,恐怕耶律淳自己都不相信。
赵颜他们一行人刚来到县城门前,立刻看到一位官员率领着一班文书、衙役上前迎接道:“陈留县令赵寻拜见越王殿下!”
“赵县令不必多礼!”赵颜看到这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县令也微笑着开口道,这位赵寻不但与他同姓,而且也是皇族中的人一员,只是他已经算是皇室的旁支了。家族也早已经没有了爵位,不过这位赵县令却是个性子坚毅的读书人,从十几岁开始考科举,一直到三十多岁才考中,刚好耶律浚被封在陈留,需要一个身家清白官员管理陈留的事务,于是赵寻托他出身的福,一下子成为陈留的县令,现在的陈留已经勉强达到上县的程度了,而一般的进士顶多只能担任中县的县令。
当下赵颜在赵县令的迎接下进入县城,只见县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其中汉人占了大多数,不过也有不少契丹人在街上行走,这些都是被囚禁在这里的辽国贵族和他们的家眷仆人,说起来他们虽然名义上被囚禁在这里,但实际上只要不出县城,就不会有理会他们,县城门前有一道白线,那里就是辽国贵族的禁步线,一旦有人靠近就会被城门的守军赶回去,若是有人敢强行闯过去,若是有辽国贵族敢化装离开,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全国通缉,到时若再被抓住的话,那可就是死罪难逃了。
“赵县令,陈留县城倒是挺热闹的,这段时间城中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赵颜请赵县令上了自己的马车,然后边打量着街道上的情况边随口问道。赵寻身这陈留县令,除了管理整个县城的事务外,最重要的还是监视耶律浚这些辽国贵族的动向,毕竟他是县令,做这种事也十分的方便。
“启禀殿下,县城里一切正常,两百三十七个辽国贵族都登记在册,而且也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顶多在县城里转一转,从来没有人敢有什么异动,不过……”说到最后时,赵寻好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当下脸上也露出为难的神色。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就直说!”赵颜看到赵寻脸上的为难之色,当下再次开口道。
“启禀殿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陈留王自从来到陈留后,竟然开始喜欢种花养草,前段时间他还亲自跑来县衙,向下官提出要求,希望我可以帮他寻找一些奇花异草的种子送到他府上,另外经过下官这段时间的暗中观察,陈留王每天呆在府中也的确在种花草,而且每天都是亲力亲为的为花草除虫浇水,这虽然看起来很正常,但却与他以前的脾性大为迥异,所以下官才会感觉有些奇怪。”赵寻这时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喜欢花草很正常,只是这可不像耶律浚这种人做的事。
赵颜听到赵寻的禀报也有些惊讶,他对耶律浚的性格也更加了解,据他所知,耶律浚可不像是摆弄花草的人,反倒是对饮酒寻欢十分有兴趣,否则也不会把朝政都交给耶律乙辛处理,不过这也不能说全无可能,也许是耶律浚受到亡国的打击,忽然一下子转了兴致,开始将所有精力转移到了花草方面。
正在说话之时,马车已经穿过小半个县城,最后来到一座新起的宅院大门前,只见这座宅院的占地很大,比起赵颜的越王府也丝毫不逊色,只是在建筑上差了许多,不过也算是一等一的豪府了,府门上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陈留王府”,毕竟耶律浚再怎么说也是一位王爷,所以大宋也不能太过慢待了对方,这座王府也是耶律浚投降后,大宋抓紧时间在陈留县城给他盖起来的。
当下赵颜走下马车,耶律淳这时也从后面的马车上下来,当他抬头看到这座规模宏大的府邸时,脸上却再次露出几分苦笑,本来他最不愿意见的人就是耶律浚,可惜现在看来是躲不掉了,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堂兄见到自己时会不会发疯?
虽然耶律浚是大宋的战俘,但现在人家也是大宋的王爷,而且还是赵颜的小舅子,所以他不可能没有礼貌的直接闯进去,而是让人把自己的名贴送上,王府门前也安排着守卫,而且这些守卫并不是大宋安排的,而是随同耶律浚一起投降的辽国宫廷卫士,他们都是辽国的死忠,所以哪怕耶律浚已经不是皇帝了,但他们依然担任着耶律浚的守卫,不过他们的数量并不多,整个府邸只有五十名守卫,剩下的全都被解散成为大宋的平民。
赵颜的名帖刚送进去片刻,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只见府门被打开,一身便服的耶律浚也大步从府中走了出来,数年不见,耶律浚比之当年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这时的他脸色红润,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看样子似乎还比以前年轻了几岁。
“哈哈~,颜弟你可是稀客,今日怎么想到来我这里坐坐?”耶律浚率先看到站在前面的赵颜,当下大笑迎上来道。不过就在耶律浚的话音刚落,他就忽然看到了站在赵颜旁边苦笑的耶律淳,当下也不由得脸色一僵,上前的脚步也一下子停了下来。(未完待续。)
陈留位于开封以东三十里外,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县城,在中原的历史上,陈留曾经数次被设为郡和国,汉末时陈留郡更是曹操的起兵之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汉献帝才被囚禁在陈留,这也开启了陈留囚禁废帝的历史,不过到了唐朝时,陈留郡就被彻底废除了,自此之后只有陈留县而再无陈留郡了。
大宋立都于开封,这使得开封城的辖区也很大,陈留县自然也是开封的辖区之一,不过也正是因为陈留距离开封太近,这里的反而并不怎么繁华,这就像是后世的北京与河北一样,太多的政治经济条件都被人为的汇聚到京城身上,就像是个吸血鬼似的把周围的人口与资源都吸收到了京城,周边的地区虽说背靠京城,但反而发展不起来。
陈留就是这样的情况,本来这个县城还算是开封的一个中县,但是随着开封城越来越繁华,县中的人口都赶到京城去找事做了,甚至连种地的人都有些不足,现在陈留县已经跌落一级,变成了一个下县,而且就算是这样,人口依然在不断的流失之中,估计再过几十年的话,恐怕整个县城都要消失不见了。
不过这种情况在几年前得到了一些改善,因为大宋灭掉了辽国,辽国皇帝耶律浚率兵投降,为了安置耶律浚这些辽国贵族,按照之前大宋答应他们的条件,于是耶律浚被封为陈留王,他与那些重要的辽国贵族几乎全都被迁到了陈留,这些人连带他们的家眷加在一起足有两千多人,这下也使得整个陈留一下子热闹起来。
为了看守这些辽国贵族,特别是陈留王耶律浚,大宋在陈留四周都布置下重兵,另外陈留境内也安排了不少驻军,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陈留的兵力比东京城的皇宫还要多,可惜这些军队平时虽然是负责保护耶律浚的安全。但万一遇到什么危急情况,他们将会第一时间杀死耶律浚,免得有人将耶律浚救出去搞风搞雨。
随着耶律浚这些辽国遗民的入住,陈留这个本来已经有些衰败的小县城竟然又开始兴盛起来。首先是朝廷开始对陈留关注起来,比如所有干道都换成了水泥路,甚至朝廷还准备候一条开封到这里的铁路,当然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监视陈留这边的动向。
另外那些辽国贵族虽然亡国了,甚至连都城也被金国占领了。虽然后来被大宋夺了回来,但他们逃出去时也丢弃了大部分家当,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们依然比普通人要富裕的多,更何况当初大宋为了安这些辽国贵族的心,在耶律浚投降之时,大宋曾经赏赐给他们不少财物,所以这些辽国贵族来到陈留之后,立刻有不少商人闻风而来,在城中开设店铺。一时间整个陈留都像是焕发了第二春一般,街道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
赵佳乘着马车带着耶律淳一家来到陈留县城,因为陈留中的辽国人太多,谁也不敢保证这些人中是不是还有人仇视大宋,所以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赵颜特意带了一支千人的护卫,而当他这队人马浩浩荡荡的来到陈留县城门前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陈留县!”坐在马车里的耶律淳看到城门上的名字,当下也不禁露出了一脸的苦笑,他终于明白大宋对他的安排了。原来是要把他和堂兄耶律浚关在一起,说起来当初正是他率先向大宋投降,才导致了辽国南方无城可守,最终落得个败亡的下场。所以若说耶律浚不恨他的话,恐怕耶律淳自己都不相信。
赵颜他们一行人刚来到县城门前,立刻看到一位官员率领着一班文书、衙役上前迎接道:“陈留县令赵寻拜见越王殿下!”
“赵县令不必多礼!”赵颜看到这位与他年纪相仿的县令也微笑着开口道,这位赵寻不但与他同姓,而且也是皇族中的人一员,只是他已经算是皇室的旁支了。家族也早已经没有了爵位,不过这位赵县令却是个性子坚毅的读书人,从十几岁开始考科举,一直到三十多岁才考中,刚好耶律浚被封在陈留,需要一个身家清白官员管理陈留的事务,于是赵寻托他出身的福,一下子成为陈留的县令,现在的陈留已经勉强达到上县的程度了,而一般的进士顶多只能担任中县的县令。
当下赵颜在赵县令的迎接下进入县城,只见县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其中汉人占了大多数,不过也有不少契丹人在街上行走,这些都是被囚禁在这里的辽国贵族和他们的家眷仆人,说起来他们虽然名义上被囚禁在这里,但实际上只要不出县城,就不会有理会他们,县城门前有一道白线,那里就是辽国贵族的禁步线,一旦有人靠近就会被城门的守军赶回去,若是有人敢强行闯过去,若是有辽国贵族敢化装离开,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全国通缉,到时若再被抓住的话,那可就是死罪难逃了。
“赵县令,陈留县城倒是挺热闹的,这段时间城中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赵颜请赵县令上了自己的马车,然后边打量着街道上的情况边随口问道。赵寻身这陈留县令,除了管理整个县城的事务外,最重要的还是监视耶律浚这些辽国贵族的动向,毕竟他是县令,做这种事也十分的方便。
“启禀殿下,县城里一切正常,两百三十七个辽国贵族都登记在册,而且也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顶多在县城里转一转,从来没有人敢有什么异动,不过……”说到最后时,赵寻好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当下脸上也露出为难的神色。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就直说!”赵颜看到赵寻脸上的为难之色,当下再次开口道。
“启禀殿下,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陈留王自从来到陈留后,竟然开始喜欢种花养草,前段时间他还亲自跑来县衙,向下官提出要求,希望我可以帮他寻找一些奇花异草的种子送到他府上,另外经过下官这段时间的暗中观察,陈留王每天呆在府中也的确在种花草,而且每天都是亲力亲为的为花草除虫浇水,这虽然看起来很正常,但却与他以前的脾性大为迥异,所以下官才会感觉有些奇怪。”赵寻这时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喜欢花草很正常,只是这可不像耶律浚这种人做的事。
赵颜听到赵寻的禀报也有些惊讶,他对耶律浚的性格也更加了解,据他所知,耶律浚可不像是摆弄花草的人,反倒是对饮酒寻欢十分有兴趣,否则也不会把朝政都交给耶律乙辛处理,不过这也不能说全无可能,也许是耶律浚受到亡国的打击,忽然一下子转了兴致,开始将所有精力转移到了花草方面。
正在说话之时,马车已经穿过小半个县城,最后来到一座新起的宅院大门前,只见这座宅院的占地很大,比起赵颜的越王府也丝毫不逊色,只是在建筑上差了许多,不过也算是一等一的豪府了,府门上的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陈留王府”,毕竟耶律浚再怎么说也是一位王爷,所以大宋也不能太过慢待了对方,这座王府也是耶律浚投降后,大宋抓紧时间在陈留县城给他盖起来的。
当下赵颜走下马车,耶律淳这时也从后面的马车上下来,当他抬头看到这座规模宏大的府邸时,脸上却再次露出几分苦笑,本来他最不愿意见的人就是耶律浚,可惜现在看来是躲不掉了,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堂兄见到自己时会不会发疯?
虽然耶律浚是大宋的战俘,但现在人家也是大宋的王爷,而且还是赵颜的小舅子,所以他不可能没有礼貌的直接闯进去,而是让人把自己的名贴送上,王府门前也安排着守卫,而且这些守卫并不是大宋安排的,而是随同耶律浚一起投降的辽国宫廷卫士,他们都是辽国的死忠,所以哪怕耶律浚已经不是皇帝了,但他们依然担任着耶律浚的守卫,不过他们的数量并不多,整个府邸只有五十名守卫,剩下的全都被解散成为大宋的平民。
赵颜的名帖刚送进去片刻,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只见府门被打开,一身便服的耶律浚也大步从府中走了出来,数年不见,耶律浚比之当年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这时的他脸色红润,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看样子似乎还比以前年轻了几岁。
“哈哈~,颜弟你可是稀客,今日怎么想到来我这里坐坐?”耶律浚率先看到站在前面的赵颜,当下大笑迎上来道。不过就在耶律浚的话音刚落,他就忽然看到了站在赵颜旁边苦笑的耶律淳,当下也不由得脸色一僵,上前的脚步也一下子停了下来。(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