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77 第965章 远征之队
- 978 接下来的剧情(该章免费的)
- 979 第966章 四大军师
- 980 第967章 家康的决断
- 981 第968章 丰臣秀吉
- 982 第969章 一统九州(上)
- 983 第970章 一统九州(中)
- 984 第971章 一统九州(下)
- 985 第972章 肝付之乱
- 986 第973章 鱼与熊掌(一)
- 987 第974章 鱼与熊掌(二)
- 988 第975章 上洛思潮
- 989 第976章 岛津臣服
- 990 第977章 非暴力不合作
- 991 第978章 猫哭老鼠(为新舵主‘leely’加更)
- 992 第979章 天意所为
- 993 第980章 入主大隅国
- 994 第981章 王直的选择
- 995 第982章 信长再用计
- 996 第983章 前田利家(为舵主‘北方的哈士奇’加更)
- 997 真的求安慰了(本章免费)
- 998 第984章 军事新部署
- 999 第985章 一条求盟
- 1000 第986章 鬼姬传说
- 1001 第987章 女姬番队
- 1002 第988章 长宗我部的悲剧
- 1003 第989章 土佐暗流
- 1004 第990章 众势力涌现
- 1005 第991章 今川家在行动
- 1006 第992章 神秘书信
- 1007 第993章 骏府暗流
- 1008 第994章 岛左近和井伊直虎
- 1009 第955章 今川上洛
- 1010 第996章 罗氏家在行动
- 1011 第997章 战国双雄
- 1012 第998章 信长迎战
- 1013 第999章 历史的车轮
- 1014 第1000章 时也命也
- 1015 第1001章 历史的转折
- 1016 第1002章 美浓蝮蛇再现
- 1017 第1003章 东海道惊变(一)
- 1018 第1004章 东海道惊变(二)(为新舵主‘甲斐赤背骑’加更)
- 1019 第1005章 关东局势
- 1020 第1006章 第二远征队
- 1021 第1007章 原是故人
- 1022 第1008章 微服私巡(为舵主‘空中加速’加更)
- 1023 第1009章 三河独立
- 1024 第1010章 时机已到
- 1025 第1011章 三洲之乱
- 1026 第1012章 北条家的烦恼
- 1027 第1013章 初立根基(为新护法“绿米亚”加更)
- 1028 第1014章 笼城之战
- 1029 第1015章 阵前斗谋
- 1030 第1016章 有攻有守(为新堂主‘空间加速’加更)
- 1031 第1017章 夜中奔袭(为‘神鸾’加更)
- 1032 第1018章 适得其反
- 1033 第1019章 搬起石头砸脚
- 1034 第1020章 千金买骨(为舵主‘雨亦晴O〔∩_∩〕O ’加更)
- 1035 第1021章 一统远江国(为舵主‘”&quo...’加更)
- 1036 第1022章 神秘来客
- 1037 第1023章 战国女领主
- 1038 第1024章 各方反应(一)
- 1039 第1025章 各方反应(二)
- 1040 第1026章 临时“盟友”
- 1041 第1027章 打还是不打(为护法‘月照霜满天’加更)
- 1042 第1028章 出大事了
- 1043 第1029章 祖母有请
- 1044 第1030章 连环阳谋(为舵主‘凯皇’加更)
- 1045 第1031章 特殊“客人”(为舵主‘ngstone’加更)
- 1046 第1032章 毛利元就的算计
- 1047 第1033章 恼火的加藤段藏
- 1048 第1034章 罗氏家的人
- 1049 第1035章 倒霉的明智光秀
- 1050 第1036章 是否上洛呢
- 1051 第1037章 四百万石战国大名
- 1052 第1038章 厚实根基
- 1053 第1039章 上洛大业
- 1054 第1040章 天下雄心
- 1055 厚颜无耻地向大家求个“赞”
- 1056 第1041章 幕府将军
- 1057 第1042章 谁算计谁
- 1058 第1043章 这是在玩火
- 1059 第1044章 立足远江(为新舵主‘跳图高手’加更)
- 1060 第1045章 建立远江常备
- 1061 第1046章 搭建统治体系
- 1062 第1047章 又来算计
- 1063 第1048章 攻略西三河
- 1064 第1049章 武田家的阴谋
- 1065 第1050章 事情有变
- 1066 第1051章 眉来眼去的两家(为新舵主“公孙俊逸”加更)
- 1067 第1052章 织田信长的布棋
- 1068 第1053章 美浓暗流
- 1069 第1054章 这才是真相
- 1070 第1055章 巨人之死
- 1071 第1056章 小人之腹
- 1072 第1057章 蝮蛇复活
- 1073 第1058章 近江之鹰
- 1074 第1059章 双雄会面
- 1075 第1060章 清洲之盟(为舵主‘wankunyan’加更)
- 1076 第1061章 两个倒霉的人
- 1077 第1062章 男人哭吧哭吧
- 1078 第1063章 野田城合战
- 1079 第1064章 正面战阵
- 1080 第1065章 今川氏真的异动
- 1081 第1066章 幕府介入
- 1082 第1067章 关东幻局
- 1083 第1068章 一场闹剧
- 1084 第1069章 功败垂成
- 1085 第1070章 招揽名臣
- 1086 第1071章 推行刀狩令
- 1087 第1072章 东海包围圈
- 1088 第1073章 风起云涌
- 1089 第1074章 倔强的井伊直虎
- 1090 第1075章 战前军议
- 1091 第1076章 啄木鸟战法
- 1092 第1077章 各自内耗
- 1093 第1078章 膨胀之心
- 1094 第1079章 地黄八幡(为舵主‘精灵LON’加更)
- 1095 第1080章 独人独骑
- 1096 第1081章 危急一骑讨
- 1097 第1082章 幡然醒悟
- 1098 第1083章 幸运与倒霉
- 1099 第1084章 关东暗流再起
- 1100 第1085章 第三远征队
- 1101 第1086章 政良的野望
- 1102 第1087章 备后国惊变
- 1103 第1088章 上洛第一枪(一)
- 1104 第1089章 上洛第一枪(二)
- 1105 第1090章 上洛之道
- 1106 第1091章 不一样的上洛之道
- 1107 第1092章 一举而下
- 1108 第1093章 山阳道震动
- 1109 第1094章 战国第一美人
- 1110 第1095章 奇怪和尚
- 1111 第1096章 吉弘鉴理
- 1112 第1097章 莫小看天下人
- 1113 第1098章 织田信长的绿帽
- 1114 第1099章 阴谋再起
- 1115 第1100章 嫁祸之计
- 1116 第1101章 乱民成军
- 1117 第1102章 最后一搏
- 1118 第1103章 将计就计
- 1119 第1104章 狭路相逢
- 1120 第1105章 连环来客
- 1121 第1106章 山阳道乱局
- 1122 第1107章 谋将的无奈
- 1123 第1108章 江户城合战
- 1124 第1109章 一举夺城
- 1125 第1110章 城下劝降
- 1126 第1111章 邀战相模雄狮
- 1127 第1112章 猪队友的危害
- 1128 第1113章 逃出生天
- 1129 第1114章 雄狮之陨
- 1130 第1115章 战国震动
- 1131 第1116章 战国震动(二)
- 1132 第1117章 重要客人
- 1133 第1118章 出阵骏河
- 1134 第1119章 声东击西
- 1135 第1120章 破城之法
- 1136 第1121章 松平家的定时炸弹
- 1137 第1122章 母亲的抗争
- 1138 第1123章 隐患渐现(第三更,为新堂主“”&quo...”加更)
- 1139 第1124章 进击的信长(第四更,为新舵主‘狮心之王’加更)
- 1140 第1125章 美浓再惊变(第五更,为新舵主‘劫色反被劫’加更)
- 1141 第1126章 丰收祭(第六更,为新舵主‘百世经纶’加更)
- 1142 第1127章 失望的蝮蛇
- 1143 第1128章 老虎的觊觎
- 1144 第1129章 天意相助
- 1145 第1130章 一统今川家
- 1146 第1131章 新的风云
- 1147 第1132章 西迎强敌
- 1148 第1133章 富士川合战
- 1149 第1134章 名将之陷
- 1150 第1135章 一会甲斐之虎
- 1151 第1136章 清除内患
- 1152 第1137章 清除内患(二)
- 1153 第1138章 各方来客
- 1154 第1139章 一向宗的目的
- 1155 第1140章 东海再虎啸
- 1156 第1141章 暴风雨的前夕
- 1157 第1142章 决一死战(为新舵主‘XE伯爵’加更)
- 1158 第1143章 雪夜之战(为新舵主‘dscfd’加更)
- 1159 第1144章 巧施妙计
- 1160 第1145章 多方对峙
- 1161 第1146章 隐患呈现(为新舵主aya198106’加更)
- 1162 第1147章 野望在现
- 1163 第1148章 神奇笛声
- 1164 第1149章 是生还是死
- 1165 第1150章 猛虎之殇
- 1166 第1151章 各方反应
- 1167 第1152章 三河暗流
- 1168 第1153章 小豪族的悲哀
- 1169 第1154章 谍中之谍
- 1170 第1155章 万事皆备(为新舵主‘书友140412090646253’加更)
- 1171 第1156章 战国女人
- 1172 第1157章 稳定内政
- 1173 第1158章 武田家求和
- 1174 第1159章 德川家康的野望
- 1175 第1160章 武士的耻辱
- 1176 第1161章 小豪族的选择
- 1177 第1162章 武田家的怀疑
- 1178 第1163章 形势的改变
- 1179 第1164章 武田胜赖
- 1180 第1165章 奇女子否
- 1181 第1166章 千钧一发
- 1182 第1165章 奇女子否
- 1183 第1166章 千钧一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74章 鱼与熊掌(二)
第974章 鱼与熊掌(二)
前面两个原因,实际上用一句来概括,那就是将岛津家控制在四国地区,利用当地的环境以及周围的形势,将岛津家限制在四国地区内部,令罗氏家得以控制住岛津家。
而政良决心将岛津家转封至伊豫国的最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正是吉田重政此前所指出的,岛津家在南九州地区已经经营了数代人,与当地势力建立起了盘根错节的关系。
在政良的计划当中,九州地区是罗氏家往外发展的根基之地,如何能够容忍如此一个家族在罗氏家的根基之中呢?而且在历史中,岛津家一时既像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一时又像打不死的小强,硬是在历史中令家族得以存活下来了。
缘何政良如此评价岛津家的?众所周知,历史中,无论是如日中天的丰臣秀吉,还是后来趁着丰臣秀吉死后乘机上位的德川家康,都是忌惮于岛津家在南九州地区的盘根错节关系而对岛津家采取了安抚政策,让岛津家仍然得以留在南九州地区的。
那么结果又如何呢?以丰臣秀吉为例,他可是一面安抚岛津家,却又一面又采用下毒(岛津家久与丰臣秀吉会面后,突然离奇死去,虽然很多历史砖家叫兽在后世分析时都指出,丰臣秀吉在此时对岛津家久下毒,对丰臣家其实是不利的,所以下毒一说不能相信,但无论如何,岛津家久的确是在与丰臣秀吉会面后死去了。而且在短期内对丰臣家不利,但长远角度来看,却并一定是不利阿)。甚至连后来岛津岁久所发动的暴动也很有可能是丰臣秀吉故意疏漏而令其发生的。但岛津家最终依然能够在南九州存活下来了。
总之,岛津家给政良的感觉,必要时它非常强硬(比如当天下大势已成,丰臣秀吉大军出阵九州之时,连九州都没有统一的岛津家却勇于与几乎统一天下的丰臣秀吉对战,就算日后战败投降了,也出现了趁着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时。煽起反抗暴动的举动),但必要的时候。它又愿意服软(向丰臣秀吉一德川家康臣服),像一只小强一样生活下去。这样说来,如此的家族,政良如何敢让它继续在南九州地区呆下去你?
只是。既然如此忌惮岛津家了,那为何不干脆将岛津家直接覆灭掉算了?毕竟此时罗氏家好不容易才将岛津家近乎一般的精锐都围困在日向国与丰后国交界处的山谷当中啊,只要将这部分岛津家精锐覆灭,那么再向南九州岛津家领地投入重兵,直接彻底解决掉岛津家好了。
但是,岛津家真的能够被那么容易就解决掉吗?这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即便政良趁着这一次机会将包含岛津家家督岛津贵久、岛津家四虎当中的岛津贵久的三子岛津岁久等近乎一半的岛津家精锐给直接围困至死,但此时岛津家的领地中,还包含着以岛津贵久嫡子岛津义久为主的一半岛津家精锐阿,在得知岛津贵久等人死后。又或者还没有得到岛津贵久等人的安全消息之前,即便是岛津家在罗氏家的进攻下进入了频临覆灭之境地,但他们依然会决死抵抗的。
甚至岛津家在覆灭之际。还将会以不惜毁灭自家根基的方式,向正在南九州沿海海域的明国海贼许以重利,令以让王直为首的明国海贼加入到这一场战争当中来的。而王直在此前撕毁了与罗氏家的协议,做出了暗中允许手下假装岛津家士兵加入到岛津家支援佐伯家的军势当中的举动后,他的举动就的确有点异常了,其本人突然玩起了失踪。不但没有面见岛津家的求援使者,也没有接见罗氏家前去抗议的使者。
本来王直此时的举动就有点令政良感到不安了。要是在岛津家又突然许出重利的情况下,就真的难以估计王直的选择了。毕竟这些明国海贼之所以在明国沿海假扮成海盗,一切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就算最后王直考虑到罗氏家的势力强大而没有被引诱,但王直的手下却并一定会拒绝阿。虽说王直是首领,但在首领的决定极大地违背了手下的利益的情况下,就连王直也有可能被手下推翻的啊。
以罗氏家目前的实力,若是单独面对岛津家与王直的任何一方,虽然最后很可能损失不少,但依然还是会获胜的,但要是这两家联合在一起,那就有点难说了(毕竟王直没有固定根基阿,打不赢就可以在海上逃跑,跟罗氏家玩游击战,不时袭击罗氏家的沿海,再配以在陆地上岛津家的反扑……),即便是最后获胜了,也是惨胜阿。
如此一来,将会造成怎样的情景呢?为了覆灭岛津家,罗氏家自然是会被岛津家的拼死抵抗而大大拖延了攻略南九州的步伐的,期间自然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也将导致罗氏家失去在战国其他地区获得扩张机会的机遇,更为严重的是,在岛津家这一种拼死抵抗下,罗氏家也将会损失不少的常备甚至是家臣将领的。
或许对于一般的大名而言,领地、物资、人才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政良而言,这三者当中,以罗氏家目前的情况,却是人才才是最为重要是阿。消耗物资,以罗氏家目前的实力是可以重新筹集或者再行生产的,而失去的领地也可以在日后重新夺取回来,但失去的人才,却并非那么容易可以获得了,尤其是那些出色的家臣将领。
失去的一般常备以及一般家臣还可以通过罗氏家的教育以及军事培训体系补充回来,但那些突出的家臣以及将领却不能如此了,毕竟他们都是在特殊的环境中。而且自身又具备这样的潜力下,才最终成长起来的,对此。政良绝对是无法培养的。
当然,若是岛津家最终依然选择与罗氏家死拼到底,那么政良自然是必须将岛津家清除掉了,即便在这个过程损失大量的资源、人力,被拖延大量的时间。
毕竟罗氏家日后需要扩张,像岛津家这样拼死抵抗的情况自然还是会遇到的,即便今天避免了。明天与另外的大名对战之时,这样的情况依然还会发生的。
只不过。正如此时的罗氏家与岛津家的情景一般,若是在可以避免损失大量人力物力,在短期内获得岛津家的地盘,并且避免与岛津家激战的情况下。政良自然是会考虑网开一面,放岛津家一条生路的,而这条生路自然就是将岛津家转封到四国地区的伊豫国去了。这本来就是政良在为了获得更大利益的情况下的一种妥协选择了(按照政良一开始时的心思,可是需要将岛津家彻底解决掉的)。
当然,即便岛津家最终真的原意臣服于罗氏家,并且原意被转封,但罗氏家也必然会为此而付出不少的代价的。
首先,需要岛津家愿意转封,那么对岛津家必然的让步是必须的。否则岛津家即便是跟罗氏家死拼,也绝对不会臣服于罗氏家并且愿意被转封领地的。
对于具体如何让步,政良决定就让家臣在下面与岛津家好好谈判了。但基本的底线还是需要确定下来。
而政良的底线则是,岛津家上下必须离开南九州地区转封至四国的伊豫国地区,南九州岛津家的领地必须都交给罗氏家,岛津家的水军必须被罗氏家所吞并,就算岛津家的水军足轻不投靠罗氏家,但水军的战船也必须全部被罗氏家所没收。以后岛津家在四国只能在陆地上发展。但不能发展水军,他们领地的沿海将由罗氏家水军所防护。这同样也是一直限制岛津家的办法了。
上述就是政良要求岛津家臣服的底线条件了。当然,要是本家的家臣在与岛津家的谈判当中,要是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比如招揽岛津家的一些家臣,毕竟岛津家麾下不少家臣的能力的确是令政良很是觊觎的),那就更加好了。
其次,即便岛津家臣服于罗氏家,并且最终愿意转封离开南九州地区了,但岛津家在南九州当地的影响力依然还是没有立即被消除的。为此,政良可是已经准备好了几个消除岛津家在当地影响力的措施了。
一是,对当地豪族、各势力甚至是一般领民的迁移。这已经是罗氏家在占据了一处新的地方以后必做的事情了,为的就是打烂当地已经形成的利益关系网,从而令罗氏家得以强势介入当地,并且控制当地。
当然,这一种迁移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全面接收伊东、岛津家等南九州直属领地后,先是提前安抚该地区众势力,并且暗中令情报阁对当地各势力进行全面调查。打算配合罗氏家的势力,那么他们将得以留下。那些不配合甚至具有反抗意识的势力,将会被逐一在不同地区被情报阁嫁祸不同的罪名,从而遭受到转封的责罚。为了避免一个地区势力联合起来反抗,将采取分地区分目标进行罪名诬陷以及转封责罚。
同时,在对待当地的势力的时候,也是需要分顺序的,先是对当地一般小豪族开刀,以转封为主;在随后再对势力更为巨大的势力动手,同样以是转封为主;最后才对当地寺庙神社动手,这种势力则是以吞并覆灭为主了。
而且采取对比策略,全力经营好直属罗氏家的领地,当直属领地地区的领民生活更好后,诸如一般小豪族、寺庙的那些当地领民就会羡慕了,然后自然是会支持罗氏家的新法度,减少新法度推行的阻力了。同样的,给予那些首先配合罗氏家的小豪族、寺庙神社等势力更好的待遇,如下一来,当周围的势力在配合罗氏家的法度的推行后却得到很好的待遇的情况下,自然也会引发其他小豪族、寺庙神社等势力的跟风的。
为了配合这个对比策略,政良还准备在南九州当地下达专门允许当地领民可以自由在南九州各地迁移的临时法令。对领地内实施领民允许流动的政策,只要他们申请登记后,就可以自由流动,这样就能促进领地各地之间的竞争了,而且只要那里的生活将会更好,领民们在法度的支持下自然就会主动申请前往那里了,如此,就能搞混当地格局并且削弱当地的势力。
至于失去领民的地方,则是由不断涌入罗氏家领地的流民来代替(领民离开的田地以及房屋是要留下的),从而也体现了各地势力的政绩,为罗氏家责罚这些势力提供借口。相信在得知一些势力因为自身领地内政不行后,却遭受到了罗氏家诸如转封之类的责罚后,一些当地的势力将会更加专注于在罗氏家内政阁的辅助下打理好领地的,这又一定程度上分离了当地的利益集团。
当然,在潜入南九州当地的移民方面,除了主要是从罗氏家领地外不断涌入进来的其他豪强的流民外,政良还准备重点将今后从明国搜救而来的明国流民安置到南九州地区。由于这些新抵达的明国领民因为文化以及语言的原因,自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当地融合起来的,这样也将导致这些新进的移民无法成为当地势力的依仗,反而是成为了罗氏家加速全面渗入当地的突破口了。
对于当地势力的转封以及新移民的迁入,政良准备采取的总体方针就是逐步开展(估计起码会持续两、三年的时间),将不配合者迁移,留下配合、忠诚者。而迁移的人,也将会得到更多田地以及更好的待遇,避免产生过多的矛盾。
除了这个转封、迁移策略外,政良还准备在萨摩国当地建立一座新的罗氏学府的分学府。毕竟以往罗氏家领地主要集中在九州的中部与北部以及西国地区,如今若是夺取南九州地区后,区域一下子就往南扩张了许多了,而肥前国的罗氏学府显然是无法及时将罗氏家文化、制度以及法度等相关体系的影响力辐射到南九州地区的。
为此,政良准备在萨摩地区建立一座罗氏学府分学府,将九州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人才集中到这里进行培训,与此同时,也通过这一种方式,将罗氏家法度的影响力在当地开始扩散开来。
当然,由于涉及到诸如土地等最为根本的利益,所以必然是会有人反抗的,必然还会有冲突的,所以这一个过程是伴随着必然血腥的。
但实际上,此前在丰后国已经小范围实施过这个政策了,当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反抗,尤其是此后范围波及到丰后国、丰前国以及半个筑前国的寺庙神社势力一揆暴动,对此,罗氏家上下不但有了应对经验,而且在政良的指示下,军事阁、内政阁、情报阁等机构也将会有所准备的。
说到底,政良上述的策略,其实就是打烂了南九州地区的一切,然后罗氏家自己出钱又出力将南九州地区重建起来。
政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延以及罗氏家法度的推行(比如其中包含刀狩令当地势力的军势将被解散,当地领主只能拥有在法度规定下的护卫势力,抵抗则是会被立即覆灭),南九州地区必将与九州的中部、北部地区连为一体的,这样,九州将成为罗氏家日后往外扩张的基地,成为罗氏家真正的根基之地。(未完待续)
而政良决心将岛津家转封至伊豫国的最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正是吉田重政此前所指出的,岛津家在南九州地区已经经营了数代人,与当地势力建立起了盘根错节的关系。
在政良的计划当中,九州地区是罗氏家往外发展的根基之地,如何能够容忍如此一个家族在罗氏家的根基之中呢?而且在历史中,岛津家一时既像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的,一时又像打不死的小强,硬是在历史中令家族得以存活下来了。
缘何政良如此评价岛津家的?众所周知,历史中,无论是如日中天的丰臣秀吉,还是后来趁着丰臣秀吉死后乘机上位的德川家康,都是忌惮于岛津家在南九州地区的盘根错节关系而对岛津家采取了安抚政策,让岛津家仍然得以留在南九州地区的。
那么结果又如何呢?以丰臣秀吉为例,他可是一面安抚岛津家,却又一面又采用下毒(岛津家久与丰臣秀吉会面后,突然离奇死去,虽然很多历史砖家叫兽在后世分析时都指出,丰臣秀吉在此时对岛津家久下毒,对丰臣家其实是不利的,所以下毒一说不能相信,但无论如何,岛津家久的确是在与丰臣秀吉会面后死去了。而且在短期内对丰臣家不利,但长远角度来看,却并一定是不利阿)。甚至连后来岛津岁久所发动的暴动也很有可能是丰臣秀吉故意疏漏而令其发生的。但岛津家最终依然能够在南九州存活下来了。
总之,岛津家给政良的感觉,必要时它非常强硬(比如当天下大势已成,丰臣秀吉大军出阵九州之时,连九州都没有统一的岛津家却勇于与几乎统一天下的丰臣秀吉对战,就算日后战败投降了,也出现了趁着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时。煽起反抗暴动的举动),但必要的时候。它又愿意服软(向丰臣秀吉一德川家康臣服),像一只小强一样生活下去。这样说来,如此的家族,政良如何敢让它继续在南九州地区呆下去你?
只是。既然如此忌惮岛津家了,那为何不干脆将岛津家直接覆灭掉算了?毕竟此时罗氏家好不容易才将岛津家近乎一般的精锐都围困在日向国与丰后国交界处的山谷当中啊,只要将这部分岛津家精锐覆灭,那么再向南九州岛津家领地投入重兵,直接彻底解决掉岛津家好了。
但是,岛津家真的能够被那么容易就解决掉吗?这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即便政良趁着这一次机会将包含岛津家家督岛津贵久、岛津家四虎当中的岛津贵久的三子岛津岁久等近乎一半的岛津家精锐给直接围困至死,但此时岛津家的领地中,还包含着以岛津贵久嫡子岛津义久为主的一半岛津家精锐阿,在得知岛津贵久等人死后。又或者还没有得到岛津贵久等人的安全消息之前,即便是岛津家在罗氏家的进攻下进入了频临覆灭之境地,但他们依然会决死抵抗的。
甚至岛津家在覆灭之际。还将会以不惜毁灭自家根基的方式,向正在南九州沿海海域的明国海贼许以重利,令以让王直为首的明国海贼加入到这一场战争当中来的。而王直在此前撕毁了与罗氏家的协议,做出了暗中允许手下假装岛津家士兵加入到岛津家支援佐伯家的军势当中的举动后,他的举动就的确有点异常了,其本人突然玩起了失踪。不但没有面见岛津家的求援使者,也没有接见罗氏家前去抗议的使者。
本来王直此时的举动就有点令政良感到不安了。要是在岛津家又突然许出重利的情况下,就真的难以估计王直的选择了。毕竟这些明国海贼之所以在明国沿海假扮成海盗,一切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利益罢了,就算最后王直考虑到罗氏家的势力强大而没有被引诱,但王直的手下却并一定会拒绝阿。虽说王直是首领,但在首领的决定极大地违背了手下的利益的情况下,就连王直也有可能被手下推翻的啊。
以罗氏家目前的实力,若是单独面对岛津家与王直的任何一方,虽然最后很可能损失不少,但依然还是会获胜的,但要是这两家联合在一起,那就有点难说了(毕竟王直没有固定根基阿,打不赢就可以在海上逃跑,跟罗氏家玩游击战,不时袭击罗氏家的沿海,再配以在陆地上岛津家的反扑……),即便是最后获胜了,也是惨胜阿。
如此一来,将会造成怎样的情景呢?为了覆灭岛津家,罗氏家自然是会被岛津家的拼死抵抗而大大拖延了攻略南九州的步伐的,期间自然将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也将导致罗氏家失去在战国其他地区获得扩张机会的机遇,更为严重的是,在岛津家这一种拼死抵抗下,罗氏家也将会损失不少的常备甚至是家臣将领的。
或许对于一般的大名而言,领地、物资、人才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政良而言,这三者当中,以罗氏家目前的情况,却是人才才是最为重要是阿。消耗物资,以罗氏家目前的实力是可以重新筹集或者再行生产的,而失去的领地也可以在日后重新夺取回来,但失去的人才,却并非那么容易可以获得了,尤其是那些出色的家臣将领。
失去的一般常备以及一般家臣还可以通过罗氏家的教育以及军事培训体系补充回来,但那些突出的家臣以及将领却不能如此了,毕竟他们都是在特殊的环境中。而且自身又具备这样的潜力下,才最终成长起来的,对此。政良绝对是无法培养的。
当然,若是岛津家最终依然选择与罗氏家死拼到底,那么政良自然是必须将岛津家清除掉了,即便在这个过程损失大量的资源、人力,被拖延大量的时间。
毕竟罗氏家日后需要扩张,像岛津家这样拼死抵抗的情况自然还是会遇到的,即便今天避免了。明天与另外的大名对战之时,这样的情况依然还会发生的。
只不过。正如此时的罗氏家与岛津家的情景一般,若是在可以避免损失大量人力物力,在短期内获得岛津家的地盘,并且避免与岛津家激战的情况下。政良自然是会考虑网开一面,放岛津家一条生路的,而这条生路自然就是将岛津家转封到四国地区的伊豫国去了。这本来就是政良在为了获得更大利益的情况下的一种妥协选择了(按照政良一开始时的心思,可是需要将岛津家彻底解决掉的)。
当然,即便岛津家最终真的原意臣服于罗氏家,并且原意被转封,但罗氏家也必然会为此而付出不少的代价的。
首先,需要岛津家愿意转封,那么对岛津家必然的让步是必须的。否则岛津家即便是跟罗氏家死拼,也绝对不会臣服于罗氏家并且愿意被转封领地的。
对于具体如何让步,政良决定就让家臣在下面与岛津家好好谈判了。但基本的底线还是需要确定下来。
而政良的底线则是,岛津家上下必须离开南九州地区转封至四国的伊豫国地区,南九州岛津家的领地必须都交给罗氏家,岛津家的水军必须被罗氏家所吞并,就算岛津家的水军足轻不投靠罗氏家,但水军的战船也必须全部被罗氏家所没收。以后岛津家在四国只能在陆地上发展。但不能发展水军,他们领地的沿海将由罗氏家水军所防护。这同样也是一直限制岛津家的办法了。
上述就是政良要求岛津家臣服的底线条件了。当然,要是本家的家臣在与岛津家的谈判当中,要是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比如招揽岛津家的一些家臣,毕竟岛津家麾下不少家臣的能力的确是令政良很是觊觎的),那就更加好了。
其次,即便岛津家臣服于罗氏家,并且最终愿意转封离开南九州地区了,但岛津家在南九州当地的影响力依然还是没有立即被消除的。为此,政良可是已经准备好了几个消除岛津家在当地影响力的措施了。
一是,对当地豪族、各势力甚至是一般领民的迁移。这已经是罗氏家在占据了一处新的地方以后必做的事情了,为的就是打烂当地已经形成的利益关系网,从而令罗氏家得以强势介入当地,并且控制当地。
当然,这一种迁移也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在全面接收伊东、岛津家等南九州直属领地后,先是提前安抚该地区众势力,并且暗中令情报阁对当地各势力进行全面调查。打算配合罗氏家的势力,那么他们将得以留下。那些不配合甚至具有反抗意识的势力,将会被逐一在不同地区被情报阁嫁祸不同的罪名,从而遭受到转封的责罚。为了避免一个地区势力联合起来反抗,将采取分地区分目标进行罪名诬陷以及转封责罚。
同时,在对待当地的势力的时候,也是需要分顺序的,先是对当地一般小豪族开刀,以转封为主;在随后再对势力更为巨大的势力动手,同样以是转封为主;最后才对当地寺庙神社动手,这种势力则是以吞并覆灭为主了。
而且采取对比策略,全力经营好直属罗氏家的领地,当直属领地地区的领民生活更好后,诸如一般小豪族、寺庙的那些当地领民就会羡慕了,然后自然是会支持罗氏家的新法度,减少新法度推行的阻力了。同样的,给予那些首先配合罗氏家的小豪族、寺庙神社等势力更好的待遇,如下一来,当周围的势力在配合罗氏家的法度的推行后却得到很好的待遇的情况下,自然也会引发其他小豪族、寺庙神社等势力的跟风的。
为了配合这个对比策略,政良还准备在南九州当地下达专门允许当地领民可以自由在南九州各地迁移的临时法令。对领地内实施领民允许流动的政策,只要他们申请登记后,就可以自由流动,这样就能促进领地各地之间的竞争了,而且只要那里的生活将会更好,领民们在法度的支持下自然就会主动申请前往那里了,如此,就能搞混当地格局并且削弱当地的势力。
至于失去领民的地方,则是由不断涌入罗氏家领地的流民来代替(领民离开的田地以及房屋是要留下的),从而也体现了各地势力的政绩,为罗氏家责罚这些势力提供借口。相信在得知一些势力因为自身领地内政不行后,却遭受到了罗氏家诸如转封之类的责罚后,一些当地的势力将会更加专注于在罗氏家内政阁的辅助下打理好领地的,这又一定程度上分离了当地的利益集团。
当然,在潜入南九州当地的移民方面,除了主要是从罗氏家领地外不断涌入进来的其他豪强的流民外,政良还准备重点将今后从明国搜救而来的明国流民安置到南九州地区。由于这些新抵达的明国领民因为文化以及语言的原因,自然是无法在短时间内与当地融合起来的,这样也将导致这些新进的移民无法成为当地势力的依仗,反而是成为了罗氏家加速全面渗入当地的突破口了。
对于当地势力的转封以及新移民的迁入,政良准备采取的总体方针就是逐步开展(估计起码会持续两、三年的时间),将不配合者迁移,留下配合、忠诚者。而迁移的人,也将会得到更多田地以及更好的待遇,避免产生过多的矛盾。
除了这个转封、迁移策略外,政良还准备在萨摩国当地建立一座新的罗氏学府的分学府。毕竟以往罗氏家领地主要集中在九州的中部与北部以及西国地区,如今若是夺取南九州地区后,区域一下子就往南扩张了许多了,而肥前国的罗氏学府显然是无法及时将罗氏家文化、制度以及法度等相关体系的影响力辐射到南九州地区的。
为此,政良准备在萨摩地区建立一座罗氏学府分学府,将九州南部以及中部地区的人才集中到这里进行培训,与此同时,也通过这一种方式,将罗氏家法度的影响力在当地开始扩散开来。
当然,由于涉及到诸如土地等最为根本的利益,所以必然是会有人反抗的,必然还会有冲突的,所以这一个过程是伴随着必然血腥的。
但实际上,此前在丰后国已经小范围实施过这个政策了,当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反抗,尤其是此后范围波及到丰后国、丰前国以及半个筑前国的寺庙神社势力一揆暴动,对此,罗氏家上下不但有了应对经验,而且在政良的指示下,军事阁、内政阁、情报阁等机构也将会有所准备的。
说到底,政良上述的策略,其实就是打烂了南九州地区的一切,然后罗氏家自己出钱又出力将南九州地区重建起来。
政良相信,只要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延以及罗氏家法度的推行(比如其中包含刀狩令当地势力的军势将被解散,当地领主只能拥有在法度规定下的护卫势力,抵抗则是会被立即覆灭),南九州地区必将与九州的中部、北部地区连为一体的,这样,九州将成为罗氏家日后往外扩张的基地,成为罗氏家真正的根基之地。(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