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02 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咖啡宴会(三)
- 1703 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咖啡宴会(四)
- 1704 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咖啡宴会(五)
- 1705 第一千七百章 咖啡宴会(六)
- 1706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咖啡宴会(七)
- 1707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qing人的眼泪
- 1708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花语和花味
- 1709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厨房背后的利益
- 1710 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1711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一触即发
- 1712 的一千七百零七章 野坂山大战
- 1713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各怀鬼胎
- 1714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婚前教育
- 1715 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又闻故人名
- 1716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是人是鬼
- 1717 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别人成婚,我洞房?
- 1718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没出息
- 1719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尊重
- 1720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千年修得共枕眠
- 1721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最美丽的邂逅
- 1722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全都完了?
- 1723 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 1724 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削兵权
- 1725 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拉开决战的序幕
- 1726 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破其坚壁清野
- 1727 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土墙阵
- 1728 的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这或许是一个转机
- 1729 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不及你也
- 1730 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第二个锦囊
- 1731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看不懂就对了
- 1732 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遭遇战
- 1733 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退无可退
- 1734 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吊打
- 1735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改变计划
- 1736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看得到,吃不到!
- 1737 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着急的赵楷
- 1738 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战争储备
- 1739 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秦李之争
- 1740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鲤鱼跃龙门
- 1741 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主导日本战场
- 1742 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欲还施彼身
- 1743 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反将一军
- 1744 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狐狸的尾巴
- 1745 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师父!
- 1746 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糟糕的左右护法
- 1747 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无耻的外交
- 1748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火中取栗
- 1749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中间人中间利益
- 1750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这是一种病,得治!
- 1751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霸道的私相授受
- 1752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统一财政?
- 1753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预算制
- 1754 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有财才有政
- 1755 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帝自立法
- 1756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君子之怒
- 1757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闪光杀人
- 1758 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来去如风
- 1759 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连环计
- 1760 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围杀
- 1761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以慢打快
- 1762 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坐地起价
- 1763 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你这个老东西
- 1764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强大的援军
- 1765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商人的天堂
- 1766 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有奸细
- 1767 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三国妙策
- 1768 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狐狸要上钩了
- 1769 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好多沙包啊!
- 1770 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毁灭性打击
- 1771 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内鬼
- 1772 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霸道的狼牙棒
- 1773 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击溃
- 1774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平氏称皇
- 1775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公有制
- 1776 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北风呼啸
- 1777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鬼门关的突破
- 1778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为天下人而争
- 1779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无限可能
- 1780 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1781 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倒行逆施
- 1782 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这必须公平
- 1783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三权之争(上)
- 1784 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三权之争(下)
- 1785 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祭拜
- 1786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这是有典故滴
- 1787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这是好事
- 1788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新旧太子党
- 1789 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第一道搜查令
- 1790 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惧内的少宰
- 1791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被打劫了!
- 1792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渤海湾事件
- 1793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托孤
- 1794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兵精粮足
- 1795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交接
- 1796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亭中密议
- 1797 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抵达莱州
- 1798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第三个锦囊!
- 1799 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十月革命
- 1800 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都是我玩剩下的!
- 1801 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取胜之策
- 1802 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御驾亲征
- 1803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事件的本质
- 1804 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心狠手辣
- 1805 第一千八百章 我们是盟友
- 1806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船队消息
- 1807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革命的热潮
- 1808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人才济济
- 1809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决战之心
- 1810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战略安排
- 1811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各司其职
- 1812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谁主沉浮?
- 1813 第一千八零八章 燕云不还,宁死不归
- 1814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将门之后(上)
- 1815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将门之后(下)
- 1816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围杀
- 1817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还看今朝
- 1818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秘辛
- 1819 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全面开战
- 1820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都很赶时间
- 1821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杀声依旧,未见故人
- 1822 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高歌猛进
- 1823 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钢铁洪流
- 1824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冲阵
- 1825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生死时速
- 1826 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鏖战
- 1827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焦灼
- 1828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逐鹿河套
- 1829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斗智斗勇
- 1830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统兵南下
- 1831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毁灭
- 1832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打探虚实
- 1833 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粮食很贵滴!
- 1834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再兴制造
- 1835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第一战将
- 1836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激战
- 1837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放炮全靠蒙
- 1838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灭敌为先
- 1839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齿轮风潮
- 1840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他爸叫李纲
- 1841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官场险恶
- 1842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运势正旺
- 1843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权臣?奸臣?弄臣?
- 1844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狡猾的女真人,愚蠢的党项人
- 1845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猎手和猎物
- 1846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三十万贯借条
- 1847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消失的军队
- 1848 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整合兵马
- 1849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兵临城下
- 1850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围攻策略
- 1851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远程打击
- 1852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期待黎明
- 1853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毁灭性轰炸
- 1854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复活的金军
- 1855 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绝境!
- 1856 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惨烈的战争
- 1857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重斧劈开白登山
- 1858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水火相争
- 1859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虎鼠之别
- 1860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闪电降高昌
- 1861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复仇者入关
- 1862 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老骥伏枥,志在报国
- 1863 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箭阵
- 1864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攻城
- 1865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以文克武
- 1866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骑士的禁区
- 1867 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信厨王,得永生
- 1868 第一千百六十三章 急转直下
- 1869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乌合之众
- 1870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神来之笔
- 1871 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1872 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青衣战士,银甲将军
- 1873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大迂回
- 1874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直捣黄龙(上)
- 1875 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直捣黄龙(下)
- 1876 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四渡宋瓦江
- 1877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会合
- 1878 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
- 1879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胜利的天平
- 1880 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围剿
- 1881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突围
- 1882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鬼神之才
- 1883 的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十年轮回
- 1884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见好就收
- 1885 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物归原主
- 1886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最后一计
- 1887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不讲道理
- 1888 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十日灭夏
- 1889 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稳中求胜
- 1890 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见缝插针
- 1891 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拆分集 团
- 1892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带我离开
- 1893 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 1894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花枯人亡
- 1895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追捕
- 1896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舍身取义
- 1897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长城之盟(上)
- 1898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长城之盟(下)
- 1899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想死夫君我了
- 1900 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人各有志
- 1901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变节
- 1902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帝王的猜忌
- 1903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遗臭万年
- 1904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大宋联邦
- 1905 第一千九百章 解锁计划
- 1906 大结局 幸福
- 1907 就这样了!
- 1908 开新书啦!开新书啦!
- 1909 新书已发《承包大明》
- 1910 新书《周天子》已发,求支持
- 1911 新书《北宋大法官》已发,求一波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的一千七百零七章 野坂山大战
的一千七百零七章 野坂山大战
日本。+◆w.
越前州与京都府交接的地方唤作若狭州,地方不大,农业也不发达,但是因为若狭州东西两岸的海岸线,导致渔业、海运业和制盐业却是非常发达,是一块能和平期间生产大量财富的地方,由于还临近京都府,故此一直以来都受日本朝廷的高度重视。
平氏虽然掌握日本西岸线不少码头,但是唯独一只没有染指若狭州,这也是朝廷手中最大的港口,而且整个港口可是天然形成的,地理环境是日本最好的。
然而,此时在越前州和若狭州中间的一处名叫野坂山的地方,此时正直初春时,野坂山山顶的白雪还未融化,早春的太阳却已经按耐不住寂寞,悄悄的从东边爬了上来,但是眼前的一幕似乎把它给吓坏了,温暖的阳光中带有着一丝颤抖。
只见在野坂山附近的一处平原上,满目疮痍,尸横遍野,残肢断臂,比比皆是,似乎整个大地都被血水染红了,唯独还留下一片湛蓝的天空,蓬断草枯,凛若霜晨,真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散落的大旗倒在战车上,但是已经被火烧的只剩下一小块,上面残留着一点墨迹,但是已经看不出上面还写着什么,一目望去,整个若狭州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片尸海中。
在一天以前,这些尸体还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他们兴致勃勃的来到这里,心里高兴呀,爬上了野坂山,眺望不远处的京都府,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噩耗就在当日傍晚降临了,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眺望京都府了。
这里躺着的就是平氏四万主力部队。是平忠正全部的心血,也是平氏全部的精锐了,可是这一朝就回到了解放前。
在最初的阶段,平氏一直被源氏压着打,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直到宋军赶到之后,他们才翻过身来,紧接着平忠正就开始了大规模反攻。
因为宋军在东线无往不利,击退了关东地区的源氏军队,随时可以危及关东地区。这很好的牵制了源氏,源氏不得不防止宋军东进,畏首畏尾的他,而且事先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面对平氏全部主力的进攻下,是连连败退,根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而平氏上下都是憋着一股怒气,咱们都是武士,相煎何太急呀。你要奸就奸吧,有本事你就光明正大的来,你弄**,背地里捅刀子。这简直就是侮辱咱们武士,这两家原本就是世仇,再经此一役,已经不能用仇深似海来形容了。反正就是有你没我。
这一方是惊慌之鸟,一方却是带着复仇来的,士气明显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一交战,结果可想而知。
连番大胜,让平忠正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极致,其实在当时,以藤原氏为主的集团,曾派人来讲和,对于藤原氏等贵族而言,不管你是哪个武士集团的,你武士死多少人,他都非常乐于见到,他也从未将源氏看作嫡系,不管是平氏,还是源氏在藤原氏的眼中,都是不过是一条看门狗而已,笼络谁都一样。
甚至这藤原氏还希望平氏能够倒戈相向,连同源氏将宋军赶出去。
平忠正又不是傻子,我要是把宋军赶走了,你万一再来阴我的话,那我铁定死了,而且平忠正现在可不是想要得到多大的官位,他的目标已经由报仇,转向了京都府,事情到了这一步,谁都想做皇帝,断然拒绝,将藤原氏的人轰出帐外,这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就在这年关的时候,平氏大军来到了若狭州边境,只要通过若狭州,前面就是京都府了,而且一旦平氏掌控了若狭州,那么他就彻底控制整个日本的海域。
更为关键的是,这若狭州虽然商业发达,而且三面环山,一面靠海,但是由于这些山都不高,地势非常开阔,故此很难防守。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平氏大军来到此是,平忠正非常得意,因为他觉得源氏不会在这里跟他们打,因为这里无险可守,拼硬实力,你又打不过我,按理来说,应该会退到京都府边境,那里好防守,毕竟是京都府,防御体系是相当完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正一步步走入敌人的圈套。
那源氏家主源义忠能力不如平忠正,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选择在背后捅刀子,在他们退到若狭州时,源义忠的确打算干脆就退到京都府去,在那里与平氏一决死战。
可是他有一个侄子,唤作源为义,三十岁出头,正直壮年,这人可是了不得,在日本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一员大将,原本他已经被白河法皇贬去外地了,最近傍上了藤原氏,这才回来的,这对他而言,可是立功的好机会,能否得到朝廷的赏识,就看这一回了。
源为义就跟自己的叔父源义忠说,你不能再退了,一旦危及到京都府,我放士气就会非常低落,到时胜负难料,而且若失若狭州,宋军可以直接从这里登陆,等于宋军是直接面对京都府的,所以,若狭州是不能失的。
那源义忠听着觉得好像也有些道理,但问题是咱们明打又打不过,而且这里无险可守,要打的话,肯定是输啊!
源为义就给他叔父献上一计,这若狭州虽然不好守,但毕竟三面环山,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布袋口,是一个围歼的好地方,我们的士兵可以隐藏与山上,更为主要的是,这若狭州东面就是日本最大的内湖,因为形似琵琶,故此称之为琵琶湖,源为义就向要叔父要千骑兵,你给我一千骑兵,我偷偷从琵琶湖绕到平氏的后方,咱们四面夹击。
这日本的骑兵可是非常值钱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骑兵,为数不多的骑兵都在朝廷这边,平氏那边骑兵少的可怜,一千骑兵对于日本而言可就不少了。
而且他还跟他叔父分析了平忠正的心理,说平忠正此时一定得意忘形,麻痹大意了,而且你也说了这若狭州不好守,我们正面肯定打不过,那么平忠正肯定也是这么想的,这打仗打仗,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我们就要在平氏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开战,一举围歼对方的所有主力。
源义忠也是被平忠正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知道平忠正肯定要杀他的,于是就采用了源为义的建议,并且拨给他一千精骑,自己则是率领大军佯装退出若狭州,摆出一副要在京都府与平时决一死战的架势,背地里却是偷偷的调集所有的主力,甚至还从京都府调来一万士兵,一共五万大军,埋伏在野坂山附近,而源为义则是赶紧率领一千精骑从琵琶湖偷偷绕到了平氏的后方,就等着平氏自己走进这包围圈了。
果不其然,平忠正料定源氏不敢在此设伏,根本就没有怎么打探,就大摇大摆的就走了进去,就在傍晚时分,源氏吹响了总攻的号角,源氏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冲了下来,这山虽然不高,但好歹是居高临下呀,非常适合冲锋,这也实在是平忠正作死,当真就以为一条大道通罗马,只占领了边境上的几个制高点,就以为这若狭州是囊中之物了。
这若狭州发生过不少战事,一半都是双方争夺制高点,但是平忠正为了赶快,想趁源氏还未部署完毕前,发起进攻,结果就中了源为义的圈套。
平氏大军哪里想到这里还有敌人,而且四面办法都是敌人,又是黄昏之际,天地一色,一目望去,敌人多得就跟蚂蚁似得,一时间军心大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平忠正知道中计了,但为时已晚,拼了命的叫喊,组织士兵阻挡敌人的冲锋,可军心已乱,平氏的武士们是抱头鼠窜,拼了命的往回逃。
可就在这时,后方突然杀声震天,一支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来,这一支骑兵就彻底要了平氏的一条老命,这就是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只要你步兵失去了阵型,军心一乱,那就只有被收割的份了,因为骑兵高高在上,这一冲进来,步兵抬头就是敌人,虽然只有一千骑兵,但是平氏的士兵却觉得到处都是敌人。
这一战完全就是收割,不到夜深之际,就已经濒临尾声了。
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平氏大军全军覆没。
这要是让李奇知道了,那嘴都会笑歪去,因为李奇知道每个人对于外来者都会有一颗提防之心,平氏肯定公会防着他的,如果大宋想要征服日本,就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时候,铲除平氏,否则的话,一旦平氏壮大起来,到最后就真的会演变成,他们真的就只是来援助的,打完了就老老实实的回家。
所以日本战役最关键的一点,不是打败源氏,而是怎么消灭平氏。
这也是李奇最不放心的一点,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弄,这事是事先安排不了的,只能让牛皋见机行事,但是李奇万万没有想到,都不用宋军从中作梗,平氏自己就跳入了火坑,而且还被坑的这么惨,这似乎又超出了李奇的预料,他只是希望平氏遭受重创,最好还能给他留一点生力军,没想到平忠正这么干脆,直接来了一个全军覆没。
经野坂山一战,平氏恐怕是很难再恢复了。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越前州与京都府交接的地方唤作若狭州,地方不大,农业也不发达,但是因为若狭州东西两岸的海岸线,导致渔业、海运业和制盐业却是非常发达,是一块能和平期间生产大量财富的地方,由于还临近京都府,故此一直以来都受日本朝廷的高度重视。
平氏虽然掌握日本西岸线不少码头,但是唯独一只没有染指若狭州,这也是朝廷手中最大的港口,而且整个港口可是天然形成的,地理环境是日本最好的。
然而,此时在越前州和若狭州中间的一处名叫野坂山的地方,此时正直初春时,野坂山山顶的白雪还未融化,早春的太阳却已经按耐不住寂寞,悄悄的从东边爬了上来,但是眼前的一幕似乎把它给吓坏了,温暖的阳光中带有着一丝颤抖。
只见在野坂山附近的一处平原上,满目疮痍,尸横遍野,残肢断臂,比比皆是,似乎整个大地都被血水染红了,唯独还留下一片湛蓝的天空,蓬断草枯,凛若霜晨,真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散落的大旗倒在战车上,但是已经被火烧的只剩下一小块,上面残留着一点墨迹,但是已经看不出上面还写着什么,一目望去,整个若狭州似乎已经陷入了一片尸海中。
在一天以前,这些尸体还是一条条活生生的性命,他们兴致勃勃的来到这里,心里高兴呀,爬上了野坂山,眺望不远处的京都府,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
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噩耗就在当日傍晚降临了,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眺望京都府了。
这里躺着的就是平氏四万主力部队。是平忠正全部的心血,也是平氏全部的精锐了,可是这一朝就回到了解放前。
在最初的阶段,平氏一直被源氏压着打,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直到宋军赶到之后,他们才翻过身来,紧接着平忠正就开始了大规模反攻。
因为宋军在东线无往不利,击退了关东地区的源氏军队,随时可以危及关东地区。这很好的牵制了源氏,源氏不得不防止宋军东进,畏首畏尾的他,而且事先就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面对平氏全部主力的进攻下,是连连败退,根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而平氏上下都是憋着一股怒气,咱们都是武士,相煎何太急呀。你要奸就奸吧,有本事你就光明正大的来,你弄**,背地里捅刀子。这简直就是侮辱咱们武士,这两家原本就是世仇,再经此一役,已经不能用仇深似海来形容了。反正就是有你没我。
这一方是惊慌之鸟,一方却是带着复仇来的,士气明显不在一个层面上。这一交战,结果可想而知。
连番大胜,让平忠正的野心已经膨胀到了极致,其实在当时,以藤原氏为主的集团,曾派人来讲和,对于藤原氏等贵族而言,不管你是哪个武士集团的,你武士死多少人,他都非常乐于见到,他也从未将源氏看作嫡系,不管是平氏,还是源氏在藤原氏的眼中,都是不过是一条看门狗而已,笼络谁都一样。
甚至这藤原氏还希望平氏能够倒戈相向,连同源氏将宋军赶出去。
平忠正又不是傻子,我要是把宋军赶走了,你万一再来阴我的话,那我铁定死了,而且平忠正现在可不是想要得到多大的官位,他的目标已经由报仇,转向了京都府,事情到了这一步,谁都想做皇帝,断然拒绝,将藤原氏的人轰出帐外,这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就在这年关的时候,平氏大军来到了若狭州边境,只要通过若狭州,前面就是京都府了,而且一旦平氏掌控了若狭州,那么他就彻底控制整个日本的海域。
更为关键的是,这若狭州虽然商业发达,而且三面环山,一面靠海,但是由于这些山都不高,地势非常开阔,故此很难防守。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平氏大军来到此是,平忠正非常得意,因为他觉得源氏不会在这里跟他们打,因为这里无险可守,拼硬实力,你又打不过我,按理来说,应该会退到京都府边境,那里好防守,毕竟是京都府,防御体系是相当完善。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正一步步走入敌人的圈套。
那源氏家主源义忠能力不如平忠正,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才会选择在背后捅刀子,在他们退到若狭州时,源义忠的确打算干脆就退到京都府去,在那里与平氏一决死战。
可是他有一个侄子,唤作源为义,三十岁出头,正直壮年,这人可是了不得,在日本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气的一员大将,原本他已经被白河法皇贬去外地了,最近傍上了藤原氏,这才回来的,这对他而言,可是立功的好机会,能否得到朝廷的赏识,就看这一回了。
源为义就跟自己的叔父源义忠说,你不能再退了,一旦危及到京都府,我放士气就会非常低落,到时胜负难料,而且若失若狭州,宋军可以直接从这里登陆,等于宋军是直接面对京都府的,所以,若狭州是不能失的。
那源义忠听着觉得好像也有些道理,但问题是咱们明打又打不过,而且这里无险可守,要打的话,肯定是输啊!
源为义就给他叔父献上一计,这若狭州虽然不好守,但毕竟三面环山,看上去就好像一个布袋口,是一个围歼的好地方,我们的士兵可以隐藏与山上,更为主要的是,这若狭州东面就是日本最大的内湖,因为形似琵琶,故此称之为琵琶湖,源为义就向要叔父要千骑兵,你给我一千骑兵,我偷偷从琵琶湖绕到平氏的后方,咱们四面夹击。
这日本的骑兵可是非常值钱的,根本就没有什么骑兵,为数不多的骑兵都在朝廷这边,平氏那边骑兵少的可怜,一千骑兵对于日本而言可就不少了。
而且他还跟他叔父分析了平忠正的心理,说平忠正此时一定得意忘形,麻痹大意了,而且你也说了这若狭州不好守,我们正面肯定打不过,那么平忠正肯定也是这么想的,这打仗打仗,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我们就要在平氏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开战,一举围歼对方的所有主力。
源义忠也是被平忠正逼得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知道平忠正肯定要杀他的,于是就采用了源为义的建议,并且拨给他一千精骑,自己则是率领大军佯装退出若狭州,摆出一副要在京都府与平时决一死战的架势,背地里却是偷偷的调集所有的主力,甚至还从京都府调来一万士兵,一共五万大军,埋伏在野坂山附近,而源为义则是赶紧率领一千精骑从琵琶湖偷偷绕到了平氏的后方,就等着平氏自己走进这包围圈了。
果不其然,平忠正料定源氏不敢在此设伏,根本就没有怎么打探,就大摇大摆的就走了进去,就在傍晚时分,源氏吹响了总攻的号角,源氏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冲了下来,这山虽然不高,但好歹是居高临下呀,非常适合冲锋,这也实在是平忠正作死,当真就以为一条大道通罗马,只占领了边境上的几个制高点,就以为这若狭州是囊中之物了。
这若狭州发生过不少战事,一半都是双方争夺制高点,但是平忠正为了赶快,想趁源氏还未部署完毕前,发起进攻,结果就中了源为义的圈套。
平氏大军哪里想到这里还有敌人,而且四面办法都是敌人,又是黄昏之际,天地一色,一目望去,敌人多得就跟蚂蚁似得,一时间军心大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平忠正知道中计了,但为时已晚,拼了命的叫喊,组织士兵阻挡敌人的冲锋,可军心已乱,平氏的武士们是抱头鼠窜,拼了命的往回逃。
可就在这时,后方突然杀声震天,一支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杀过来,这一支骑兵就彻底要了平氏的一条老命,这就是骑兵对于步兵的优势,只要你步兵失去了阵型,军心一乱,那就只有被收割的份了,因为骑兵高高在上,这一冲进来,步兵抬头就是敌人,虽然只有一千骑兵,但是平氏的士兵却觉得到处都是敌人。
这一战完全就是收割,不到夜深之际,就已经濒临尾声了。
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平氏大军全军覆没。
这要是让李奇知道了,那嘴都会笑歪去,因为李奇知道每个人对于外来者都会有一颗提防之心,平氏肯定公会防着他的,如果大宋想要征服日本,就必须在一个合适的时候,铲除平氏,否则的话,一旦平氏壮大起来,到最后就真的会演变成,他们真的就只是来援助的,打完了就老老实实的回家。
所以日本战役最关键的一点,不是打败源氏,而是怎么消灭平氏。
这也是李奇最不放心的一点,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弄,这事是事先安排不了的,只能让牛皋见机行事,但是李奇万万没有想到,都不用宋军从中作梗,平氏自己就跳入了火坑,而且还被坑的这么惨,这似乎又超出了李奇的预料,他只是希望平氏遭受重创,最好还能给他留一点生力军,没想到平忠正这么干脆,直接来了一个全军覆没。
经野坂山一战,平氏恐怕是很难再恢复了。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