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805 第一千八百章 我们是盟友
- 1806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船队消息
- 1807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革命的热潮
- 1808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人才济济
- 1809 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决战之心
- 1810 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战略安排
- 1811 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各司其职
- 1812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谁主沉浮?
- 1813 第一千八零八章 燕云不还,宁死不归
- 1814 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将门之后(上)
- 1815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将门之后(下)
- 1816 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围杀
- 1817 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还看今朝
- 1818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秘辛
- 1819 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全面开战
- 1820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都很赶时间
- 1821 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杀声依旧,未见故人
- 1822 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高歌猛进
- 1823 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钢铁洪流
- 1824 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 冲阵
- 1825 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生死时速
- 1826 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鏖战
- 1827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焦灼
- 1828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逐鹿河套
- 1829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斗智斗勇
- 1830 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统兵南下
- 1831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毁灭
- 1832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打探虚实
- 1833 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粮食很贵滴!
- 1834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再兴制造
- 1835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第一战将
- 1836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激战
- 1837 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放炮全靠蒙
- 1838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灭敌为先
- 1839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齿轮风潮
- 1840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他爸叫李纲
- 1841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官场险恶
- 1842 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运势正旺
- 1843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权臣?奸臣?弄臣?
- 1844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狡猾的女真人,愚蠢的党项人
- 1845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猎手和猎物
- 1846 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三十万贯借条
- 1847 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消失的军队
- 1848 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整合兵马
- 1849 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兵临城下
- 1850 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围攻策略
- 1851 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远程打击
- 1852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期待黎明
- 1853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毁灭性轰炸
- 1854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复活的金军
- 1855 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绝境!
- 1856 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惨烈的战争
- 1857 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重斧劈开白登山
- 1858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水火相争
- 1859 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虎鼠之别
- 1860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闪电降高昌
- 1861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复仇者入关
- 1862 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老骥伏枥,志在报国
- 1863 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 箭阵
- 1864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攻城
- 1865 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以文克武
- 1866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骑士的禁区
- 1867 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信厨王,得永生
- 1868 第一千百六十三章 急转直下
- 1869 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乌合之众
- 1870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神来之笔
- 1871 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1872 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青衣战士,银甲将军
- 1873 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大迂回
- 1874 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直捣黄龙(上)
- 1875 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直捣黄龙(下)
- 1876 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四渡宋瓦江
- 1877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会合
- 1878 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全面反攻
- 1879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胜利的天平
- 1880 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围剿
- 1881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突围
- 1882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鬼神之才
- 1883 的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十年轮回
- 1884 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见好就收
- 1885 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物归原主
- 1886 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最后一计
- 1887 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 不讲道理
- 1888 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十日灭夏
- 1889 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稳中求胜
- 1890 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见缝插针
- 1891 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拆分集 团
- 1892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带我离开
- 1893 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还是那熟悉的味道
- 1894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花枯人亡
- 1895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追捕
- 1896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舍身取义
- 1897 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长城之盟(上)
- 1898 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长城之盟(下)
- 1899 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想死夫君我了
- 1900 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人各有志
- 1901 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变节
- 1902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帝王的猜忌
- 1903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遗臭万年
- 1904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大宋联邦
- 1905 第一千九百章 解锁计划
- 1906 大结局 幸福
- 1907 就这样了!
- 1908 开新书啦!开新书啦!
- 1909 新书已发《承包大明》
- 1910 新书《周天子》已发,求支持
- 1911 新书《北宋大法官》已发,求一波支持!!!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将门之后(下)
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将门之后(下)
这还真不是张叔夜狗眼看人低,别看这是宋朝,但也是一个拼爹的年代呀,什么将门之后,士大夫子弟,那一出生就不得了啊,有些官宦子弟甚至刚出生,就能挂个有品阶的虚职,普通百姓见到一个婴儿,都得行礼,这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你刘锜是得有多么多么的无能,方能做到,这到了而立之年,才混到一个小小的队长,这显然是一个对社会行情不负责的官二代,当以谴责,说给百姓听,百姓都不会相信啊。±
开什么玩笑,少保之子,当个小小队长?人家一个县城老爷的公子,尚且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耀武扬威,欺男霸女,而你老子还是大将军,你却是这幅德行,清官也不至于如此啊,您这哪是出淤泥而不染,你压根就闷死在淤泥里面了,哪怕您露出个小尖尖,也不至于如此啊。
试问如此官二代,我能放心让你去打头阵吗?
张叔夜很是怀疑啊。
那刘锜一直是低着头的,毕竟官职太小,连抬头的资格都没有,他用余光偷偷瞧了眼张叔夜,心里立刻明白了,于是道:“家父曾随童贯出征河湟,获以大胜,加封步军副都指挥使,卑职也曾在高俅高太尉推荐下,入得殿前司捧日军当指挥使。”
话虽至此,戈然而止。
张叔夜一听,全然明白了,官二代就是官二代,果然厉害,而且童贯、高俅,这二人足以说明一切了。
要说这刘锜还真是命运坎坷,他自小随父征战,立功不少功劳,随后调往殿前司,成为皇上身边的禁卫,本身又是将门之后。大好前途正等着他,羡煞旁人,可哪里知道,一场政变,直接把他从天堂打入地狱,差点连性命都丢了。
当初赵楷发动政变,这童贯是首当其冲,因为童贯握有军权,所以第一个杀的就是他,刘仲武虽然累积不少功劳。但你曾跟随过童贯征战过,而且还因此升官了,那么你就是童贯的人,赵楷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即便当时刘仲武已经去世了,他的后代还是免不了被贬的下场。
而刘锜就更加悲催了,他不禁在童贯帐下当过先锋将,而且后来又被俅哥推荐给宋徽宗,因为长得帅。所以深得宋徽宗喜爱,艺术家吗,喜欢帅气的人,李奇能深受宋徽宗的喜爱。样貌加了不少分,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这一点李师傅从不否认,还引以为荣。所以这刘锜曾还一度充当保镖跟随宋徽宗南下。
这赵楷如何还敢留他在宫中,没有杀他真算是客气了,但还是将他贬出京城。
当然。赵楷不知道这事,他针对的是童贯、梁师成、蔡京、高俅这种级别的大臣,像刘锜这种将门之后,秦桧都不屑于知道,是秦桧手下的手下处理的。
刘锜当时心里委屈的要死,我刘家一门良将,不说世世代代,至少两代都是忠君报国,适才当时童贯是统帅,家父又是西北守将,肯定得听从童贯的命令,你不能以此断定家父就是童贯的人,更何况,童贯还抢了家父的功劳,而我蒙高太尉和太上皇看得起,那也不是我的错,难道长得帅也怪我咯。
这刘锜很不甘心,不能有辱门风,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正巧当时燕云在扩军,宗泽要重拾部队,巩固燕云防卫,所以刘锜又跑到燕云投军,京城肯定是没希望了,但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在军中一直受到打压,毕竟他是被贬之人,军中都是有记载的,不得重用,军演的时候,他总是当一名押粮小官,不过后来因为宗泽治军严明,选贤任能,这刘锜箭术又非常了得,于是就让他当了一个队长,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出彩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通常情况下,刘锜这一生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出头了,政治利益高于一切,甭管你有多大的能耐。
巧合的是这张叔夜知道刘仲武非童贯的人,而且是一门忠烈,得知原因后,他又开始重新审视着刘锜,于是问道:“不知你有何计策,可破金军?”
刘锜一听这话,知道机会来了,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必须得抓住,还稍微停顿了下,组织下言语,才道:“女真人持勇骄横,目中无人,更是视我宋军于鱼肉也,我军虽众,且倍于他们,恐也不入其法眼,此乃其一,其二,金军擅于进攻,不擅于防守,只要我们以弱示敌,诱其出战,便可避其险要,从而先一举围歼敌人,再夺古北口。”
哎呦!是个人才啊!
张叔夜眼中一亮,这刘锜话不多,但句句都说在点上了,金军看不起宋军,这是众所皆知的,以前宋军狼狈的逃窜的背影,是很难令人忘怀的,虽然开封保卫战和燕云大战取得了胜利,但是金军却认为,不是我军无能,而是金刀厨王太狡猾了,凭实力,宋军还是不堪一击,只是完颜宗望过于大意,兵败黄河,导致后面的燕云大战,兵力不足,又准备匆忙,再加上宋军水师的强横,才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金军也想一雪前耻,跟宋军好好打一仗,让宋军明白,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而且,金军以骑兵为主,其战术也是以进攻为主,擅于主动出击,所以真有可能会主动出击。
张叔夜也不是一个废话的人,问道:“你可有把握?”
刘锜更直接,“卑职愿立军令状。”
他知道,张叔夜这么问他,无非就是嫌他资历低,不是很信任他,虽然他的计谋好,但是张叔夜也有可能派其他人去,但是刘锜要证明自己,要洗刷刘家的冤屈,所以他非常迫切的希望张叔夜能派他前去打头阵,就算我说得天花乱坠,你也不会相信,男人嘛,干脆就直接一点。
张叔夜还真有些不放心,毕竟他们是打头阵的,这头阵若败。士气必将受到影响,可他见刘锜十分自信,犹豫了一会儿,拍板道:“好,老夫就派你做先锋官,给予你八千兵马,前去打头阵。”
刘锜手一抬,道:“副帅,无须八千,敌军五千。我也只需五千兵马足以。”
关胜急忙道:“刘队长勿要轻敌,金兵骁勇善战,想要全歼,亦非易事。”
这宋军习惯以多打少,一万打一千,宋军和金军都会觉得毫不为过,所以刘锜只要五千兵马,这让人觉得刘锜有些狂妄自大了。
刘锜抱拳虚心道:“关将军误会了,我此去主要是诱敌出击。兵宜精不宜多。”
张叔夜既已拿定注意,让刘锜前去,这疑人不用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道:“你既如此说了。那老夫就依你所言,给你五千兵马,你速速前去吧。”
“卑职定当不辱使命。”
刘锜立刻抱拳,也不再多言。转身就出了营帐。
他一走,张叔夜的儿子张伯奋就道:“父亲真的放心让刘锜前去?”
张叔夜微微笑道:“此人虽官职卑微,但是却知金军性格。洞悉其弱点,可见他平时是非常用心的,心怀天下大事,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而且他敢于主动请战,由此可见,此人有胆有谋,绝非狂妄之辈,而且,为父相信天道酬勤。”
此话一出,众将士心悦诚服,因为一般的士兵,能够管好自己的事,那就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了,一般人不会去想职责范围外的事情,但是刘锜却能一语道出金军持勇骄横,极可能会出动出击,可见他是非常关注这一切,非寻常士兵能比的。
当日,刘锜就领着五千士兵出征了,他挑选全是年轻一代,年纪最大的就是他,而且都没有上过战场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职位卑微,又有政治缺陷,选那些老兵,不一定会服他,与其如此,还不如选一些能够听从自己命令的士兵。
行军途中,这刘锜骑在马上,没有走在最前面,而是走在军队的最末端,他一直在关注士兵行军,突然叫道:“先停一停。”又道:“你们这么走可不行,我们是来诱敌出击的,必须要以弱示敌。”
那些士兵转过头来的错愕望着刘锜,这以弱示敌跟走路有什么关系,我们平时都是这么走的。
刘锜跳下来马来,兴致盎然道:“来来来,我教你们怎么走。”
他说着就上前,在一名士兵身上拉扯了几下,不一会儿,那名士兵就变得衣履不整,头发也比较乱,刘锜看了一会儿,满意的点点头笑道:“这样才像我们宋军。”
那名士兵委屈的都想哭了,你用得着这么糟践我么。
而其余士兵也露出不满之色,你不是侮辱我们宋军吗,这样子哪里像一个士兵,分明就是街边的闲汉。
刘锜也察觉到士兵那不满的眼神,忙道:“各位弟兄误会了,我绝非此意,我方才所言的宋军乃是十几年前的宋军,我们要做一个金军心中的宋军,如此才能引诱他们出击。”
士兵们恍然大悟,因为他们都很年轻,没有见过当初的宋军是什么样子,心里也觉得非常好奇。刘锜不同,刘锜是亲眼见证过宋军当初狼狈的样子,印象非常深刻,立刻调集一千士兵出来,告诉他们怎么打扮自己,又怎么行军。
这学好不容易,学坏那就是弹指间的事,不一会儿,这一千士兵就变身为一群军痞,而一旁的士兵则是笑声不断,倒也欢乐,这个先锋将忒有趣了。
不过这要是让宗泽看到,非得气得吐血不可,我好不容易训练处一只谨守军纪的精锐来,你这眨眼功夫,就把我的精锐变成了一群草包,不待这么欺负人的。
.....
.....
古北口。这地方不大,但是极为险要,所以完颜宗望留了五千精兵镇守于此,因为平州就在后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平州就可以来救援,而且这隘口,兵多了也放不下。
这镇守古北口的,乃是完颜宗望帐下大将台实,以前也是跟着完颜宗望南征百战,不过当初完颜宗望南下,他并没有跟去,而是在攻打燕云的其它地区,另外还有一员副将董才,这董才乃是当初完颜宗望在燕山府招降的降将,是跟郭药师一同归降的。
完颜宗望对于郭药师一直都是看不起,但是完颜宗望非常看重董才,又因为董才了解燕云地形,于是派董才辅佐台实镇守古北口。
这大将台实原本就在埋怨老大没有带他去西北逛逛,看看西北风景,泡泡波斯美女,反而让他待在这里山上,天天除了打猎,还是打猎,穷极无聊,他也想静极思动,可是军令如山,他也不敢妄动,就是偶尔偷偷潜入大宋境内,掳劫大宋姑娘,干些这下三滥的勾当,反正他也从未想过做一个高素质人才。
突然听闻檀州一支宋军进犯,这台实半天没有醒过神来,我不去打你,你就得感谢上苍了,而你不但不感谢上苍,反而跑来打我,你这不是找死么,这一回过神来,就哈哈大笑起来,“南朝娘们,也敢犯境,莫不是知晓本将军无聊,特意送上门来陪本将军作乐。”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开什么玩笑,少保之子,当个小小队长?人家一个县城老爷的公子,尚且在这一亩三分地上,耀武扬威,欺男霸女,而你老子还是大将军,你却是这幅德行,清官也不至于如此啊,您这哪是出淤泥而不染,你压根就闷死在淤泥里面了,哪怕您露出个小尖尖,也不至于如此啊。
试问如此官二代,我能放心让你去打头阵吗?
张叔夜很是怀疑啊。
那刘锜一直是低着头的,毕竟官职太小,连抬头的资格都没有,他用余光偷偷瞧了眼张叔夜,心里立刻明白了,于是道:“家父曾随童贯出征河湟,获以大胜,加封步军副都指挥使,卑职也曾在高俅高太尉推荐下,入得殿前司捧日军当指挥使。”
话虽至此,戈然而止。
张叔夜一听,全然明白了,官二代就是官二代,果然厉害,而且童贯、高俅,这二人足以说明一切了。
要说这刘锜还真是命运坎坷,他自小随父征战,立功不少功劳,随后调往殿前司,成为皇上身边的禁卫,本身又是将门之后。大好前途正等着他,羡煞旁人,可哪里知道,一场政变,直接把他从天堂打入地狱,差点连性命都丢了。
当初赵楷发动政变,这童贯是首当其冲,因为童贯握有军权,所以第一个杀的就是他,刘仲武虽然累积不少功劳。但你曾跟随过童贯征战过,而且还因此升官了,那么你就是童贯的人,赵楷怎么可能会放过他,即便当时刘仲武已经去世了,他的后代还是免不了被贬的下场。
而刘锜就更加悲催了,他不禁在童贯帐下当过先锋将,而且后来又被俅哥推荐给宋徽宗,因为长得帅。所以深得宋徽宗喜爱,艺术家吗,喜欢帅气的人,李奇能深受宋徽宗的喜爱。样貌加了不少分,不过与别人不同的是,这一点李师傅从不否认,还引以为荣。所以这刘锜曾还一度充当保镖跟随宋徽宗南下。
这赵楷如何还敢留他在宫中,没有杀他真算是客气了,但还是将他贬出京城。
当然。赵楷不知道这事,他针对的是童贯、梁师成、蔡京、高俅这种级别的大臣,像刘锜这种将门之后,秦桧都不屑于知道,是秦桧手下的手下处理的。
刘锜当时心里委屈的要死,我刘家一门良将,不说世世代代,至少两代都是忠君报国,适才当时童贯是统帅,家父又是西北守将,肯定得听从童贯的命令,你不能以此断定家父就是童贯的人,更何况,童贯还抢了家父的功劳,而我蒙高太尉和太上皇看得起,那也不是我的错,难道长得帅也怪我咯。
这刘锜很不甘心,不能有辱门风,死也要死在战场上,正巧当时燕云在扩军,宗泽要重拾部队,巩固燕云防卫,所以刘锜又跑到燕云投军,京城肯定是没希望了,但是因为身份的原因,在军中一直受到打压,毕竟他是被贬之人,军中都是有记载的,不得重用,军演的时候,他总是当一名押粮小官,不过后来因为宗泽治军严明,选贤任能,这刘锜箭术又非常了得,于是就让他当了一个队长,但除此之外,并没有出彩的地方。
可以这么说,通常情况下,刘锜这一生也就这样了,不可能再出头了,政治利益高于一切,甭管你有多大的能耐。
巧合的是这张叔夜知道刘仲武非童贯的人,而且是一门忠烈,得知原因后,他又开始重新审视着刘锜,于是问道:“不知你有何计策,可破金军?”
刘锜一听这话,知道机会来了,这可能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必须得抓住,还稍微停顿了下,组织下言语,才道:“女真人持勇骄横,目中无人,更是视我宋军于鱼肉也,我军虽众,且倍于他们,恐也不入其法眼,此乃其一,其二,金军擅于进攻,不擅于防守,只要我们以弱示敌,诱其出战,便可避其险要,从而先一举围歼敌人,再夺古北口。”
哎呦!是个人才啊!
张叔夜眼中一亮,这刘锜话不多,但句句都说在点上了,金军看不起宋军,这是众所皆知的,以前宋军狼狈的逃窜的背影,是很难令人忘怀的,虽然开封保卫战和燕云大战取得了胜利,但是金军却认为,不是我军无能,而是金刀厨王太狡猾了,凭实力,宋军还是不堪一击,只是完颜宗望过于大意,兵败黄河,导致后面的燕云大战,兵力不足,又准备匆忙,再加上宋军水师的强横,才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金军也想一雪前耻,跟宋军好好打一仗,让宋军明白,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而且,金军以骑兵为主,其战术也是以进攻为主,擅于主动出击,所以真有可能会主动出击。
张叔夜也不是一个废话的人,问道:“你可有把握?”
刘锜更直接,“卑职愿立军令状。”
他知道,张叔夜这么问他,无非就是嫌他资历低,不是很信任他,虽然他的计谋好,但是张叔夜也有可能派其他人去,但是刘锜要证明自己,要洗刷刘家的冤屈,所以他非常迫切的希望张叔夜能派他前去打头阵,就算我说得天花乱坠,你也不会相信,男人嘛,干脆就直接一点。
张叔夜还真有些不放心,毕竟他们是打头阵的,这头阵若败。士气必将受到影响,可他见刘锜十分自信,犹豫了一会儿,拍板道:“好,老夫就派你做先锋官,给予你八千兵马,前去打头阵。”
刘锜手一抬,道:“副帅,无须八千,敌军五千。我也只需五千兵马足以。”
关胜急忙道:“刘队长勿要轻敌,金兵骁勇善战,想要全歼,亦非易事。”
这宋军习惯以多打少,一万打一千,宋军和金军都会觉得毫不为过,所以刘锜只要五千兵马,这让人觉得刘锜有些狂妄自大了。
刘锜抱拳虚心道:“关将军误会了,我此去主要是诱敌出击。兵宜精不宜多。”
张叔夜既已拿定注意,让刘锜前去,这疑人不用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道:“你既如此说了。那老夫就依你所言,给你五千兵马,你速速前去吧。”
“卑职定当不辱使命。”
刘锜立刻抱拳,也不再多言。转身就出了营帐。
他一走,张叔夜的儿子张伯奋就道:“父亲真的放心让刘锜前去?”
张叔夜微微笑道:“此人虽官职卑微,但是却知金军性格。洞悉其弱点,可见他平时是非常用心的,心怀天下大事,是一个勤奋用功的人,而且他敢于主动请战,由此可见,此人有胆有谋,绝非狂妄之辈,而且,为父相信天道酬勤。”
此话一出,众将士心悦诚服,因为一般的士兵,能够管好自己的事,那就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了,一般人不会去想职责范围外的事情,但是刘锜却能一语道出金军持勇骄横,极可能会出动出击,可见他是非常关注这一切,非寻常士兵能比的。
当日,刘锜就领着五千士兵出征了,他挑选全是年轻一代,年纪最大的就是他,而且都没有上过战场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职位卑微,又有政治缺陷,选那些老兵,不一定会服他,与其如此,还不如选一些能够听从自己命令的士兵。
行军途中,这刘锜骑在马上,没有走在最前面,而是走在军队的最末端,他一直在关注士兵行军,突然叫道:“先停一停。”又道:“你们这么走可不行,我们是来诱敌出击的,必须要以弱示敌。”
那些士兵转过头来的错愕望着刘锜,这以弱示敌跟走路有什么关系,我们平时都是这么走的。
刘锜跳下来马来,兴致盎然道:“来来来,我教你们怎么走。”
他说着就上前,在一名士兵身上拉扯了几下,不一会儿,那名士兵就变得衣履不整,头发也比较乱,刘锜看了一会儿,满意的点点头笑道:“这样才像我们宋军。”
那名士兵委屈的都想哭了,你用得着这么糟践我么。
而其余士兵也露出不满之色,你不是侮辱我们宋军吗,这样子哪里像一个士兵,分明就是街边的闲汉。
刘锜也察觉到士兵那不满的眼神,忙道:“各位弟兄误会了,我绝非此意,我方才所言的宋军乃是十几年前的宋军,我们要做一个金军心中的宋军,如此才能引诱他们出击。”
士兵们恍然大悟,因为他们都很年轻,没有见过当初的宋军是什么样子,心里也觉得非常好奇。刘锜不同,刘锜是亲眼见证过宋军当初狼狈的样子,印象非常深刻,立刻调集一千士兵出来,告诉他们怎么打扮自己,又怎么行军。
这学好不容易,学坏那就是弹指间的事,不一会儿,这一千士兵就变身为一群军痞,而一旁的士兵则是笑声不断,倒也欢乐,这个先锋将忒有趣了。
不过这要是让宗泽看到,非得气得吐血不可,我好不容易训练处一只谨守军纪的精锐来,你这眨眼功夫,就把我的精锐变成了一群草包,不待这么欺负人的。
.....
.....
古北口。这地方不大,但是极为险要,所以完颜宗望留了五千精兵镇守于此,因为平州就在后面,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平州就可以来救援,而且这隘口,兵多了也放不下。
这镇守古北口的,乃是完颜宗望帐下大将台实,以前也是跟着完颜宗望南征百战,不过当初完颜宗望南下,他并没有跟去,而是在攻打燕云的其它地区,另外还有一员副将董才,这董才乃是当初完颜宗望在燕山府招降的降将,是跟郭药师一同归降的。
完颜宗望对于郭药师一直都是看不起,但是完颜宗望非常看重董才,又因为董才了解燕云地形,于是派董才辅佐台实镇守古北口。
这大将台实原本就在埋怨老大没有带他去西北逛逛,看看西北风景,泡泡波斯美女,反而让他待在这里山上,天天除了打猎,还是打猎,穷极无聊,他也想静极思动,可是军令如山,他也不敢妄动,就是偶尔偷偷潜入大宋境内,掳劫大宋姑娘,干些这下三滥的勾当,反正他也从未想过做一个高素质人才。
突然听闻檀州一支宋军进犯,这台实半天没有醒过神来,我不去打你,你就得感谢上苍了,而你不但不感谢上苍,反而跑来打我,你这不是找死么,这一回过神来,就哈哈大笑起来,“南朝娘们,也敢犯境,莫不是知晓本将军无聊,特意送上门来陪本将军作乐。”
ps: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