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3 第十三节 国事
- 84 第十四节 以江湖制约庙堂
- 85 第十五节 侠之剑
- 86 第十六节 冤家路窄
- 87 第十七节 九字大禁咒
- 88 第十八节 因祸得福
- 89 第十九节 气运
- 90 第二十节 我回来了
- 91 第二十一节 异地重逢
- 92 第二十二节 该走了
- 93 第二十三节 包拯
- 94 第二十四节 生具法则
- 95 第二十五节 不速之客
- 96 第二十六节 曹玮
- 97 第二十七节 草草了之
- 98 第二十八节 可堪大任
- 99 第二十九节 洞庭谈心
- 100 第三十节 渐渐融洽
- 101 第三十一节 刘娥
- 102 第三十二节 你变了
- 103 第三十三节 赞善大师
- 104 第三十四节 六国来朝
- 105 第三十五节 赤壁
- 106 第三十六节 臆断
- 107 第三十七节 靠岸
- 108 第三十八节 慕容嫣
- 109 第三十九节 东方明
- 110 第四十节 以意行剑
- 111 第四十一节 轻松取胜
- 112 第四十二节 恭候多时
- 113 第四十三节 以守为攻
- 114 第四十四节 僵持
- 115 第四十五节 自己的剑意
- 116 第四十六节 不肯拔剑
- 117 第四十七节 清净心
- 118 第四十八节 缘生性空
- 119 第四十九节 情谊
- 120 第一节 夜探皇宫
- 121 第二节 大相国寺
- 122 第三节 京城
- 123 第四节 可疑之人
- 124 第五节 山庄访客
- 125 第六节 沉寂
- 126 第七节 危险
- 127 第八节 大门
- 128 第九节 契丹高手
- 129 第十节 气场
- 130 第十一节 好友寻来
- 131 第十二节 退走
- 132 第十三节 白芳华
- 133 第十四节 好色之徒
- 134 第十五节 缠斗
- 135 第十六节 有机可乘
- 136 第十七节 局势有变
- 137 第十八节 立地成佛
- 138 第十九节 怪异打斗
- 139 第二节十节 唐壁
- 140 第二十一节 十书生
- 141 二第二十二节 返回
- 142 第二十三节十 姐妹重逢
- 143 重第二十四节 故地重游
- 144 第二十节五节 徒弟
- 145 节第二十六节 姑奶奶
- 146 第二十七二节 拦路
- 147 后第二十八节 后院
- 148 第二十节九节 传功
- 149 节第三十节 大奶奶
- 150 第三十一节 老夫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三节 包拯
第二十三节 包拯
午时,湘水之滨。
“小哥。”一老者的喊叫声响起。
关熙卓一行回首看去,只见谭乐府带着一肤色黝黑的白衣书生从后面奔袭过来。
谭乐府还是那身灰色襦衫,跑了几步就有些气喘嘘嘘了,“果然是小哥,我一听到学生们议论书院门口的事情,就猜到一定是你回来了,怎么一回来,就要走了吗?”。
“噢,走得匆忙,没顾上知会先生。小子的家人这两日承蒙先生多方照顾,小子就此谢过。”说着便拱手行了一礼。
谭乐府忙摆着手道:“不防事,不防事,小哥太客气了。对了,小哥这么急着,是要去哪呢?”
“京城,若不是出了点意外,此刻小子已经在京城了。”
“是吗?看来小哥是有急事了。”谭乐府一时变得有些黯然,“没有机会与小哥多聚上几日,老夫深为遗憾,小哥若是下次有暇再来潭州,请一定要让老夫尽下地主之谊。”
“欸,先生此言差矣,您老不是还请小子听了回曲儿了吗?”
“啊,哈哈,对对对,如此,老夫就再无遗憾了。”
“先生,他朝有缘,小子定来拜会。”随即有意无意地向谭乐府身旁的黝黑青年看了一眼,“先生不会是特地来送小子的吧?”
“老夫可没有那未卜先知的本领。老夫此来是来送包公子的。”跟着右手微扬,微微一笑道:“老夫来为小哥引见一下,这位是庐州的包拯包公子,包公子此次游学返家,应与小哥坐的同一艘船。包公子虽非出身江湖,但却心存侠义,小哥不防与他多多亲近一番。”
关熙卓一早就注意上了这黑面青年了,不为别的,只为此人一来,便给他一种压迫感。并非他身怀绝世武功,而是此人天生带有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很特别,它不是端庄,更不是洒脱,当然,也不是超然,而是一种让人一看到他,就会觉得他就是主宰,他就是“律”,他就是“纲”。
包拯当先执礼道:“昨日里还听谭先生提起公子,不想今日便能得见,包拯心中实感幸甚。关公子乃人中龙凤,若能造福社稷,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关熙卓连忙回礼,心道,来了,果然是出口成“纲”。当下头皮都发麻了起来,“包公子太高抬在下了,在下实在愧不敢当,比起包公子胸怀天下之志,在下实难企及。”
“关公子过谦了,在下空有书生意气,眼下却是无所作为。公子仗剑天下,说不定便是这解局之人。”说着话,那两只铜铃大眼便如两根钉子般地盯了过来。
关熙卓当下便是一震,心道他的想法竟与寇准不谋而合。自己若非见过寇准,并听他谈到天下时局,今日包拯的这句话,自己根本就听不懂在说什么。那他究竟是无意出口,还是有意试探呢?
关熙卓的眼睛不由扬了起来与包拯对视到了一起。
好一会儿后,包拯“呵呵”一笑,“关公子如此年轻,便有此经天纬地之才,包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包公子可是很不地道,你夸我经天纬地,岂不是连自己也一并夸了。”
“呃,”包拯一阵错愕,接着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看来熙卓很不喜欢我的说话方式。”
“现在就要好多了,老包。”
“老包?哈,有意思!好,就叫老包。老包我突然想与熙卓一同进京,不知熙卓意下如何?”
“不是不行,只是你太有魅力了,我怕我的女人会爱上你。”
“你是在说我丑吗?”
“这你都听得出来?”
“行,我就算你同意了。船来了。”
“那就请吧,老包。”
包拯冲谭乐府一拱手,而后率先登船而去。关熙卓也一样对谭乐府抱了下拳,跟着便也上船去了。
留下谭乐府与侯栖峦几人,到此刻都还是一头雾里。
“小哥。”一老者的喊叫声响起。
关熙卓一行回首看去,只见谭乐府带着一肤色黝黑的白衣书生从后面奔袭过来。
谭乐府还是那身灰色襦衫,跑了几步就有些气喘嘘嘘了,“果然是小哥,我一听到学生们议论书院门口的事情,就猜到一定是你回来了,怎么一回来,就要走了吗?”。
“噢,走得匆忙,没顾上知会先生。小子的家人这两日承蒙先生多方照顾,小子就此谢过。”说着便拱手行了一礼。
谭乐府忙摆着手道:“不防事,不防事,小哥太客气了。对了,小哥这么急着,是要去哪呢?”
“京城,若不是出了点意外,此刻小子已经在京城了。”
“是吗?看来小哥是有急事了。”谭乐府一时变得有些黯然,“没有机会与小哥多聚上几日,老夫深为遗憾,小哥若是下次有暇再来潭州,请一定要让老夫尽下地主之谊。”
“欸,先生此言差矣,您老不是还请小子听了回曲儿了吗?”
“啊,哈哈,对对对,如此,老夫就再无遗憾了。”
“先生,他朝有缘,小子定来拜会。”随即有意无意地向谭乐府身旁的黝黑青年看了一眼,“先生不会是特地来送小子的吧?”
“老夫可没有那未卜先知的本领。老夫此来是来送包公子的。”跟着右手微扬,微微一笑道:“老夫来为小哥引见一下,这位是庐州的包拯包公子,包公子此次游学返家,应与小哥坐的同一艘船。包公子虽非出身江湖,但却心存侠义,小哥不防与他多多亲近一番。”
关熙卓一早就注意上了这黑面青年了,不为别的,只为此人一来,便给他一种压迫感。并非他身怀绝世武功,而是此人天生带有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很特别,它不是端庄,更不是洒脱,当然,也不是超然,而是一种让人一看到他,就会觉得他就是主宰,他就是“律”,他就是“纲”。
包拯当先执礼道:“昨日里还听谭先生提起公子,不想今日便能得见,包拯心中实感幸甚。关公子乃人中龙凤,若能造福社稷,实乃天下苍生之福。”
关熙卓连忙回礼,心道,来了,果然是出口成“纲”。当下头皮都发麻了起来,“包公子太高抬在下了,在下实在愧不敢当,比起包公子胸怀天下之志,在下实难企及。”
“关公子过谦了,在下空有书生意气,眼下却是无所作为。公子仗剑天下,说不定便是这解局之人。”说着话,那两只铜铃大眼便如两根钉子般地盯了过来。
关熙卓当下便是一震,心道他的想法竟与寇准不谋而合。自己若非见过寇准,并听他谈到天下时局,今日包拯的这句话,自己根本就听不懂在说什么。那他究竟是无意出口,还是有意试探呢?
关熙卓的眼睛不由扬了起来与包拯对视到了一起。
好一会儿后,包拯“呵呵”一笑,“关公子如此年轻,便有此经天纬地之才,包拯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包公子可是很不地道,你夸我经天纬地,岂不是连自己也一并夸了。”
“呃,”包拯一阵错愕,接着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看来熙卓很不喜欢我的说话方式。”
“现在就要好多了,老包。”
“老包?哈,有意思!好,就叫老包。老包我突然想与熙卓一同进京,不知熙卓意下如何?”
“不是不行,只是你太有魅力了,我怕我的女人会爱上你。”
“你是在说我丑吗?”
“这你都听得出来?”
“行,我就算你同意了。船来了。”
“那就请吧,老包。”
包拯冲谭乐府一拱手,而后率先登船而去。关熙卓也一样对谭乐府抱了下拳,跟着便也上船去了。
留下谭乐府与侯栖峦几人,到此刻都还是一头雾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