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3 第三节 小色鬼
- 74 第四节 吻
- 75 第五节 月儿
- 76 第六节 遇伏
- 77 第七节 拦江
- 78 第八节 沉船
- 79 第九节 中毒
- 80 第十节 关熙卓
- 81 第十一节 鏖战
- 82 第十二节 玉树临风
- 83 第十三节 国事
- 84 第十四节 以江湖制约庙堂
- 85 第十五节 侠之剑
- 86 第十六节 冤家路窄
- 87 第十七节 九字大禁咒
- 88 第十八节 因祸得福
- 89 第十九节 气运
- 90 第二十节 我回来了
- 91 第二十一节 异地重逢
- 92 第二十二节 该走了
- 93 第二十三节 包拯
- 94 第二十四节 生具法则
- 95 第二十五节 不速之客
- 96 第二十六节 曹玮
- 97 第二十七节 草草了之
- 98 第二十八节 可堪大任
- 99 第二十九节 洞庭谈心
- 100 第三十节 渐渐融洽
- 101 第三十一节 刘娥
- 102 第三十二节 你变了
- 103 第三十三节 赞善大师
- 104 第三十四节 六国来朝
- 105 第三十五节 赤壁
- 106 第三十六节 臆断
- 107 第三十七节 靠岸
- 108 第三十八节 慕容嫣
- 109 第三十九节 东方明
- 110 第四十节 以意行剑
- 111 第四十一节 轻松取胜
- 112 第四十二节 恭候多时
- 113 第四十三节 以守为攻
- 114 第四十四节 僵持
- 115 第四十五节 自己的剑意
- 116 第四十六节 不肯拔剑
- 117 第四十七节 清净心
- 118 第四十八节 缘生性空
- 119 第四十九节 情谊
- 120 第一节 夜探皇宫
- 121 第二节 大相国寺
- 122 第三节 京城
- 123 第四节 可疑之人
- 124 第五节 山庄访客
- 125 第六节 沉寂
- 126 第七节 危险
- 127 第八节 大门
- 128 第九节 契丹高手
- 129 第十节 气场
- 130 第十一节 好友寻来
- 131 第十二节 退走
- 132 第十三节 白芳华
- 133 第十四节 好色之徒
- 134 第十五节 缠斗
- 135 第十六节 有机可乘
- 136 第十七节 局势有变
- 137 第十八节 立地成佛
- 138 第十九节 怪异打斗
- 139 第二节十节 唐壁
- 140 第二十一节 十书生
- 141 二第二十二节 返回
- 142 第二十三节十 姐妹重逢
- 143 重第二十四节 故地重游
- 144 第二十节五节 徒弟
- 145 节第二十六节 姑奶奶
- 146 第二十七二节 拦路
- 147 后第二十八节 后院
- 148 第二十节九节 传功
- 149 节第三十节 大奶奶
- 150 第三十一节 老夫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三节 国事
第十三节 国事
“熙卓呀,快与本官说说,你父母这些年都过得怎么样?”
“是呀,熙卓,你快说说,这些年你们杳无音信,大伯不知道有多想你们。”
寇准倒是放开了抓着小凡的双手,却是与关承义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盘问起来。
小凡微一点头,“乘寇大人跟大伯挂怀,家父家母他们很好。熙卓在家时,还常听父亲提起大人呢,说寇大人乃是朝廷肱骨。只是不知今次大人身至此处,又是所谓何来?”
听小凡问及此事,寇准不由一声长叹,刚刚才调动起来的那股激情一下子便冷却了下去。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小凡不无担心地道。
“大人遭贬了。”关承义缓缓接口道。
“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再次起用大人做宰相了吗?怎么又要贬呢?”
“此事说来话长,夜里寒气重,我们进洞里慢慢说吧。”关承义说着话转向了寇准。
寇准点了点头,挽起小凡的手步入洞中。
护卫们不用安排,便已在洞中生起了一团篝火。
三人坐到了篝火旁,寇准耐心地说起了朝中的局势。
小凡原以为他是要直接痛骂朝中的奸臣,不想他却是由尚未入宫前的皇后说起。
大宋的当今皇后,名唤刘娥,本是一名蜀女。十五岁时随一个叫龚美的人在开封街头抛头露面击鼗挣钱为生。而皇上当时还只是襄王,也是十五岁,那年时逢王府选姬,刘娥就是在那时入了王府。然而先皇却对刘娥的出身颇为介怀,一道圣旨下来,便逐了刘娥出京。
直至十五年后,皇上登基,才把刘娥接入宫里。刘娥进宫后,一直获得皇上的专宠,很快便被晋封为一品德妃。而龚美这时也被皇上赐姓刘,任职宫中。要说这刘美任官,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还从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可说是恪尽职守。
可自打他入了宫后,皇上的五位皇子皆接连不幸夭折。虽然死亡原因当时都清楚记录在案,但寇准却不能释疑,并一直于暗中进行调查,直到后来,他疑心上了刘美时,却不幸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了知州。后来再为相时,已然是十年以后,想要再追查此事,已无从查起了。
而五位夭折的皇子中有三位都为郭皇后亲生,郭皇后连受打击,终于一病不起,于景德四年薨。
那时,皇上就想立刘娥为后,但刘娥既无法怀孕又出身低微,群臣都未赞同。于是皇上与刘娥便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大中祥符二年,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代替刘娥为皇上生下一子,也就是当今的太子。刘娥既已“生子”,皇上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立后之行并不顺利。皇上无奈之下,不经朝臣公议,便自行立了后,当然也没有封后仪式。
大中祥符初年,皇上要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群臣上书劝谏。丁谓却附和皇上说,建玉清昭应宫是用来祈皇嗣,于是便无人再敢劝谏。
次年,皇上命丁谓为修玉清昭应宫使。要说丁谓的才能,那可谓是无可挑剔,原估计二十五年建成的玉清昭应宫,在他手上只用了七年时间便建成。
自此,丁谓便更得皇上的宠幸。丁谓,确有实才,若是用在民,用在社稷,定是国家栋梁,然却是用在迎合皇上,这自然会遭到寇准等正直之士的反对。
后来,皇上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虽然刘娥贵为皇后,朝中反对刘娥掌政的人却并不少,其中就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刘娥也开始笼络自己的势力,丁谓为迎合刘娥,就跟刘美的大舅子结成了儿女亲家。
再后来,皇上病重,下了一道圣谕: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是认可了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刘娥参预朝政,凡事皆问丁谓。朝堂上丁谓独揽大权的格局自此而成。而丁谓与寇准素来不和,于是便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寇准再一次被罢相贬官。先贬为相州知州,后又贬为道州司马。
这趟便是他上任道州司马的途中,不想却是丁谓暗杀他的毒计,要不是有小凡半道杀出,寇准此次必难幸免。由此对丁谓的为人和智计也可见一斑。
“是呀,熙卓,你快说说,这些年你们杳无音信,大伯不知道有多想你们。”
寇准倒是放开了抓着小凡的双手,却是与关承义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相盘问起来。
小凡微一点头,“乘寇大人跟大伯挂怀,家父家母他们很好。熙卓在家时,还常听父亲提起大人呢,说寇大人乃是朝廷肱骨。只是不知今次大人身至此处,又是所谓何来?”
听小凡问及此事,寇准不由一声长叹,刚刚才调动起来的那股激情一下子便冷却了下去。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小凡不无担心地道。
“大人遭贬了。”关承义缓缓接口道。
“怎么会这样?朝廷不是再次起用大人做宰相了吗?怎么又要贬呢?”
“此事说来话长,夜里寒气重,我们进洞里慢慢说吧。”关承义说着话转向了寇准。
寇准点了点头,挽起小凡的手步入洞中。
护卫们不用安排,便已在洞中生起了一团篝火。
三人坐到了篝火旁,寇准耐心地说起了朝中的局势。
小凡原以为他是要直接痛骂朝中的奸臣,不想他却是由尚未入宫前的皇后说起。
大宋的当今皇后,名唤刘娥,本是一名蜀女。十五岁时随一个叫龚美的人在开封街头抛头露面击鼗挣钱为生。而皇上当时还只是襄王,也是十五岁,那年时逢王府选姬,刘娥就是在那时入了王府。然而先皇却对刘娥的出身颇为介怀,一道圣旨下来,便逐了刘娥出京。
直至十五年后,皇上登基,才把刘娥接入宫里。刘娥进宫后,一直获得皇上的专宠,很快便被晋封为一品德妃。而龚美这时也被皇上赐姓刘,任职宫中。要说这刘美任官,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还从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可说是恪尽职守。
可自打他入了宫后,皇上的五位皇子皆接连不幸夭折。虽然死亡原因当时都清楚记录在案,但寇准却不能释疑,并一直于暗中进行调查,直到后来,他疑心上了刘美时,却不幸被免去相职,到陕州去做了知州。后来再为相时,已然是十年以后,想要再追查此事,已无从查起了。
而五位夭折的皇子中有三位都为郭皇后亲生,郭皇后连受打击,终于一病不起,于景德四年薨。
那时,皇上就想立刘娥为后,但刘娥既无法怀孕又出身低微,群臣都未赞同。于是皇上与刘娥便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大中祥符二年,刘娥身边的侍女李氏代替刘娥为皇上生下一子,也就是当今的太子。刘娥既已“生子”,皇上便诏告群臣,欲立为后。然而不少官员都知道刘娥“生子”的真相,立后之行并不顺利。皇上无奈之下,不经朝臣公议,便自行立了后,当然也没有封后仪式。
大中祥符初年,皇上要在宫城营建玉清昭应宫,群臣上书劝谏。丁谓却附和皇上说,建玉清昭应宫是用来祈皇嗣,于是便无人再敢劝谏。
次年,皇上命丁谓为修玉清昭应宫使。要说丁谓的才能,那可谓是无可挑剔,原估计二十五年建成的玉清昭应宫,在他手上只用了七年时间便建成。
自此,丁谓便更得皇上的宠幸。丁谓,确有实才,若是用在民,用在社稷,定是国家栋梁,然却是用在迎合皇上,这自然会遭到寇准等正直之士的反对。
后来,皇上患病,难以支持日常政事,上呈到皇帝那里的政务实际上都由皇后刘娥处置。虽然刘娥贵为皇后,朝中反对刘娥掌政的人却并不少,其中就以寇准和李迪为首。刘娥也开始笼络自己的势力,丁谓为迎合刘娥,就跟刘美的大舅子结成了儿女亲家。
再后来,皇上病重,下了一道圣谕:此后由皇太子赵桢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便是认可了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刘娥参预朝政,凡事皆问丁谓。朝堂上丁谓独揽大权的格局自此而成。而丁谓与寇准素来不和,于是便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寇准再一次被罢相贬官。先贬为相州知州,后又贬为道州司马。
这趟便是他上任道州司马的途中,不想却是丁谓暗杀他的毒计,要不是有小凡半道杀出,寇准此次必难幸免。由此对丁谓的为人和智计也可见一斑。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