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56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二章 心安1
- 857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三章 心安2
- 858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四章 心安3
- 859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五章 汇报
- 860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六章 制成
- 861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七章 招安
- 862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八章 不成钢
- 863 壬卷 家与国 第五十九章 接受
- 864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章 异端
- 865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一章 行事
- 866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二章 报告
- 867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三章 问题
- 868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四章 决断
- 869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五章 轮回
- 870 有些东西要说一下
- 871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六章 轮回2
- 872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七章 轮回3
- 873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八章 去做
- 874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九章 还不了
- 875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章 不好
- 876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一章 运河
- 877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二章 实现
- 878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三章 怎么办
- 879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四章 可笑
- 880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五章 美国人
- 881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六章 太蠢
- 882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七章 一样
- 883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八章 怎么办
- 884 壬卷 家与国 第七十九章 犯错
- 885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章 忘恩负义
- 886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一章 选择题
- 887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二章 发生
- 888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三章 再谈
- 889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四章 盛宴
- 890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五章 敲竹杠
- 891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七章 风潮 上
- 892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七章 风潮 下
- 893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八章 风潮2
- 894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九章 当真
- 895 壬卷 家与国 地九十章 总办
- 896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一章 差别
- 897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二章 重大
- 898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三章 为定
- 899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四章 露底
- 900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五章 ****1
- 901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六章 漂娼2
- 902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七章 漂娼3
- 903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八章 漂娼4
- 904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九章 何处去
- 905 壬卷 家与国 第一百章 乱了
- 906 壬卷 家与国 第一百零一章 赢了
- 907 壬卷 家与国第一百零二章 怎么选
- 908 第一章 悲剧
- 909 第二章 俄国
- 910 第三章 叮嘱
- 911 第四章 简单
- 912 第五章 弃舰
- 913 第六章 事实
- 914 第七章 震撼
- 915 第八章 调子
- 916 第九章 狼狈
- 917 第十章 救人
- 918 第十一章 造云
- 919 第十二章 顺手
- 920 第十三章 加把劲
- 921 第十四章 送上去
- 922 第十五章 糖葫芦串
- 923 第十六章 三种武器
- 924 第十七章 一样
- 925 第十八章 蘑菇云
- 926 第十九章 热情
- 927 第二十章 两场战争
- 928 第二十一章 不是这样
- 929 第二十二章 胜负
- 930 第二十三章 不下场
- 931 第二十四章 道格拉斯
- 932 第二十五章 当他死了
- 933 第二十六章 看看
- 934 第二十七章 和平
- 935 第二十八章 款待
- 936 第二十九章 听听
- 937 第三十章 有办法的
- 938 第三十一章 造船
- 939 第三十二章 误大事
- 940 第三十三章 犹豫
- 941 第三十四章 行为
- 942 第三十五章 条约
- 943 第三十六章 顺眼
- 944 备注:GDP、GDP增长,以及武器造价
- 945 第三十七章 调停
- 946 第三十八章 支持
- 947 第三十九章 放心
- 948 第四十章 架势
- 949 第四十一章 不错
- 950 四十二章 同胞
- 951 第四十三张 总会来的1
- 952 第四十四章 总会来的2
- 953 第四十五章 两难
- 954 第四十六章 滚雷
- 955 第四十七章 和比战难1
- 956 第四十八章 和比战难2
- 957 第四十九章 和比战难3
- 958 第五十章 和比战难4
- 959 第五十一章 一大半
- 960 第五十二章 挑事
- 961 第五十三章 起飞
- 962 第五十四章 种海藕
- 963 第五十五章 一个样
- 964 第五十六章 胸膛
- 965 第五十七章 刺骨
- 966 第五十八章 铁疙瘩
- 967 第五十九章 滚!
- 968 第六十章 猜着了
- 969 第六十一章 立威
- 970 第六十二章 乱下去
- 971 第六十三章 西厂
- 972 第六十四章 稀巴烂
- 973 第六十五章 下次
- 974 第六十六章 绝尘
- 975 第一章 拖下去
- 976 第二章 胜利
- 977 第三章 回天
- 978 第四章 汇报1
- 979 第五章 汇报2
- 980 第六章 必要
- 981 第七章 祸首
- 982 第八章 祝愿
- 983 第九章 也要去
- 984 第十章 所在
- 985 第十一章 一回
- 986 第十二章 生乱
- 987 第十三章 不归路
- 988 第十四章 奉献
- 989 第十五章 批准
- 990 第十八章 很远很远
- 991 最后的话
- 992 第十八章 很远很远
- 993 最后的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二章 报告
壬卷 家与国 第六十二章 报告
外交内政经济,这是今日杨锐要大致交代的东西,虽然宋教仁干的不好稽疑院可以发起不信任案,把备用的杜亚泉推上来组阁,但他还是希望事情不要做的难看;再说宋教仁混迹政坛十多载,眼界、手腕都已磨练得炉火纯青,四十五岁年纪作为政客来说又值壮年,以他这些年的表现来看,还是很有希望任一届总理的。
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喝得面红耳赤的宋教仁便告辞了;章太炎越来越有妻管严的味道,宋教仁走后他也被汤国梨带走了,这一次谢缵泰的家眷省亲没来,所以女眷那张桌子开始收拾时,餐厅里只剩下杨锐和谢缵泰还在喝酒。
“遁初也成熟了。”谢缵泰在宋教仁走后说道:“有的时候还真担心他带着国民党把我们推下去,到时候他们是大党,我们是小党。”
“国民党也就遁初数人优秀而已,这些人下去后,他们还有什么人?”杨锐对国民党的威胁毫不在意,“不说复兴军那些退役后将步入政坛的将军,就是新入会的那些士绅之流也不是国民党可以抗衡的。遁初啊,还是小气,你看他把国民党总部放在湖广会馆就知道了,这不明摆着说国民党是湖广党吗?其他诸省会服他们?”
“可我们也四分五裂啊。”虽然第四届稽疑院选举还没有全部结束,但谢缵泰还是预见到新的代表肯定和以前的傀儡代表完全不同,虽然刚上来的时候这些人或许会听些话,可到最后熟悉游戏规则了,知道自己的根完全在州府,翅膀长硬的他们肯定会不老实。
“四分五裂就四分五裂吧。”杨锐毫不在意,“从第四届开始,稽疑院通过的议案才是真议案,之前的不都是我们一手操控的吗。”
“可……”谢缵泰仔细看了看杨锐,他认真道:“虽然事情已时过境迁多说无益,可竟成你真希望政局变成现在这样?譬如法国。内阁没几个月就倒台一次。”
“法国那样当然不行。”杨锐笑,“但美国英国如果总统首相不上班,白宫白厅关门,这有什么要紧。因为权力根本就不在政府,政府关门谁在乎?现在金融、经济、舆论、工业都是我们在控制或者影响,有没有政府真的不重要。宋遁初不行就换王遁初,王遁初不听话就换刘遁初,刘遁初还调皮。那就再换。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谁听话谁上台,再不行那就随便找个士绅上去。以后的斗争是政府将和稽疑院之间的斗争,但稽疑院随时可以倒阁,所以按现有法律,政府是输定了。”
杨锐的想法之前谢缵泰也知道,他笑道,“那要不按法律呢?”
“那就是只有革命、民粹、战争三途。”杨锐道,“革命和战争都是武力,据说同志社的那个杜雯。就一直在质疑复兴军的战斗力,说是和清军一样仅仅是物资运输队,她宣称一旦发动工人占领城市,她的工人纠察队就能全歼前去围剿的部队,缴获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呵呵……”
杨锐想到情报局关于杜雯发动工人,进行城市暴动的计划,还有那些煞有其事的重重数据,就感觉很好笑。即便斯大林帮着同志社训练一批军官,那也无法成事。想当年复兴军杭州起义事败。依旧要靠袁世凯的私心才能在北洋军的枪口下留一条命,这还有数百名军官从关外调过去、有飞艇补给弹药、有严州险峻的地势,以及当地人半心半意的支持。
她那些乱七八糟的计划和数字,只能骗骗革命党罢了。以后的农村。依照新的预备役法,不再有农兵,只有宗族的族兵和三一教的教兵,两者都是自费购枪,平时归总参管辖训练,战时才编入现役部队。他们的利益和统治者是完全一致的,对于杜雯这种起义,也许不需复兴军进剿叛乱就会被他们剿灭,至于侥幸缴获两者的武器,无非是子弹打完当烧火棍罢了;而城市,不说巡警税警以及商团,谁真要在城市暴动,总参高兴还来不及。
想过那个寄生在苏俄的杜雯,杨锐再道,“战争就不必说了,这个说的实在是太多了,最后就是民粹。布尔什维克、美国的民主自由、以前的复兴会,基本都可归为民粹党,他们都是代表人民大众问政府要权的,这些都在我们打压的范围之内。”
“竟成,可欧洲已经全民普选了,亚洲诸国虽然全是君主制,或者是君主立宪制,可究竟……”谢缵泰的眼界毕竟开阔,更清楚中国受欧洲的影响极深,欧洲战后都全民普选了,亚洲又能撑到几时?
“不去提文化隔阂,那怕中华现在就是个民主国家,也不一定非要实行普选不可。”杨锐道。“只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发生,美国没有从美洲冲到前台来,一切都还可以维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谢缵泰吃惊于这个词。
“之前的欧洲大战是第一次,若德国再挑起战争,苏俄也介入其中,那就是第二次。”杨锐道,“这个时候英国将彻底衰弱,世界霸权彻底转移给美国。我说过,虽然美国没有国教,但他本质上就是清教徒共和国,自由民主制度与其说存于美国宪法当中,不如说存于清教徒的教义中。他们和只求挣钱的英国人不同,意识形态才是他外交决策的第一考量。
我们、朝鲜、日本、汨罗、波斯、阿富汗、希瓦、布哈拉……,这是亚洲现存的独立国家,都是君主国或类君主国。美国人是不会让这些有违他意识形态的国家存在多久的。在清教徒看来,君主制就是罪恶,我们也是罪恶。
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推行威尔逊主义失败后,她逐渐的,更准确的说,是她国内的孤立主义又回潮了——在美国的清教徒看来,欧洲大陆、包括亚洲大陆全是恶棍,全是腐朽肮脏的历史积淀,这些人欠我们几百亿美元还不想还,再也不跟这些恶棍骗子们玩了……”
“哈哈……”杨锐说的幽默,谢缵泰不由大笑起来。虽然杨锐不涉入具体的外交事务。但他以文明为工具,确实把美国外交策略背后的心里描述的极为准确。
“美国人就是这样。”杨锐见识过后世充当世界警察、横行霸道的美国,再结合当下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威尔逊主义正在第一次交替,所以对美国的外交本质了解的更加清楚。“他们自以为自己是上帝选民。生来就被上帝保佑,所以对美洲大陆以外的事情不想去管,因为这会让美国变得如旧大陆那样肮脏。
但是国内的工业基本饱和,资本家需要新的市场和原料,所以从马汉开始美国人就开始鼓吹海权。希望开拓巨大的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他们占领了夏威夷,从西班牙手里抢走菲律宾,他们当初还帮着我们修了安通梅铁路,又实行金元外交,支持我们和日本打一战,最后更以天使的名义去拯救古老欧洲。
可结果呢?在他们看来,是我们欺骗了他们,中日韩三国结盟在太平洋和他对抗就是欺骗的最好证据;这是亚洲,欧洲也是如此,出兵近两百万帮协约国打赢了战争。可英法在和会上都不买他的帐,威尔逊的国联方案几成废纸,最重要的是欠的钱还没还,甚至不想还。
既然旧大陆都是坏人,那上帝的选民又何必要与这些肮胀的人为伍呢?还是关起门安安稳稳过日子吧。到这里,可以说从马汉开始的威尔逊主义彻底回潮,如果不再有什么事情去惊动她、不再有什么经济压力要转移,她是再也不会出来了。”
杨锐的讲话完毕,谢缵泰频频点头后再道:“竟成,这可能吗?我是说。美国一直缩在北美不出来,一直孤立主义下去。”
“很难。”杨锐深深喝了口酒,“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美国的经济现在是肥皂泡,股市投机疯狂的不得了。最近一两年这肥皂泡就要碎的,到那时候经济硬着陆是很惊人的。他空有那么大的产能,国内却消费不足;靠他放贷勉强维系繁荣的欧洲也消费不足,所以真挺不下去的资本家说不定就会怂恿政府开战,一打仗那需求就上去了。
再就是欧洲,特别是德国。他的经济完全依靠美国贷款,美国的如果肥皂泡破了,那他的经济自然要完全崩盘。前几年马克贬值就预演了一场暴乱,真要经济危机发生就更不得了了……”
杨锐说道这里忽然猛然顿住,脸色开始有些发白,额头的汗珠也禁不住的流下来,谢缵泰见他前一句还挥洒自如,现在却汗珠连连,当即吓了一跳,他抓住杨锐的手臂道;“竟成……,你这是……身子不舒服?”
“没有!”杨锐擦了一把汗,他苦笑道:“忽然想到了一个哲理,那就是会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会有一次预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既是如此——1905年是预告,1917是正式上演;德国以后的局势也如此,1923年是预告,1933年很可能是正式上演;再往前,欧洲大战也是如此,1909的波斯尼亚危机是预告,1914年是正式上演……”
虽然杨锐说的有凭有据,但谢缵泰还是有些莫名,他追问道:“竟成想说什么?”
“我不想说什么,暂时也说不出什么。”杨锐摇头,他转回之前的话题,道:“如果能在美国经济危机前,或经济危机中,把美国经济崩溃的诱因归罪于欧洲,包括欠钱不还、包括为了欧洲战争不得不扩建工厂,扩建之后又不能解雇工人,所以不得不鼓励社会进行提交消费以保证工厂持续运作,让工人有工资可以养家,然后,一夜之间经济崩溃了,美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重安,如果能在经济危机时对美国人反复灌输这种思想,那肯定会加重他们的孤立主义情绪。”
“那欧洲真打起来怎么办?难道要我们出兵?”谢缵泰不得不同意杨锐的想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是好,可现实吗?
“我们不必出兵,只要在关键的节点上力助英法强硬。德国如果找不到盟友,或者国社党冒险失败,被德国人赶下台,那战争很可能会消弭。”杨锐思索着,他同时想到如果欧洲不开战转移美国注意力,那倒霉的就很可能是自己。
二战后中美苏三足鼎立是一种抗拒美国的办法。但至始至终让美国陷于孤立主义,使其不介入亚欧大陆事务更是一个办法。前者,百年后苏联解体,依旧是中美对抗;后者。则继续保持现在的国际局势,不过排除美国对自己开战的风险不说,自己又怎么去干涉欧洲事务、平息希特勒第二呢?
——虽然希特勒早就死亡,可纳粹党的骨干人物都在,且神奇的是。连纳粹旗和纳粹礼都与历史一成不变,难得冥冥中一切自有天定?
想到除了鼎立计划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后面和谢缵泰的谈话就不了了之了。此时放下筷子的杨锐步入只有自己能进的书房,而后看着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和无数便利贴发呆。他很记得一句话,那就是二十世纪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大英帝国的衰弱。而大英帝国之所以会衰弱,在于内燃机、电力的出现。
科技改变了经济格局,更改变了军事力量对比,德国虽然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大洋对岸的美国更是如此。而且那里的地缘境况更好,战略物资更加充裕,所以最终是美国接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而不是德国。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剧情大致确定,演员已经就位,导演已经喊了“Action”,可在导演的设定里,刚毕业的中国只是个龙套小角色,再怎么卖力演,最终还是捧红了红脖子主角。
以今年的商情局数据看,中国GDP为三百九十亿华元[ 注130:若非注明。书中GDP数值是以1911年美元币值计算。一战后美元持续贬值,最大的贬值在1934年,美元贬值40.94%。],即一百九十五亿美元。日本GDP预估为九十亿美元,加起来两百八十五、还不到三百亿美元。这虽然超过了英国和德国,但仅为美国的三成。即便超过了英国和德国,中国GDP中农业部分却超过百分之五十,工业里有一大半是基础设施建设,真去细算制造业GDP。结果大概会和法国差不多,也许会高一些,但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单纯以制造业GDP比较,中日加起来还不到美国的两成。
既然如此,那何不破坏拍摄,让美利坚红脖子继续去演家庭主妇看的肥皂剧?这样好歹自己也是世界五强,东亚乃至半个亚洲都是自己说了算,何必坐看历史演进让美利坚摆脱孤立主义,最终成为世界警察……
想到要逆转历史,杨锐便感觉血有点往头上涌,他不得不冷静下来,不去想那么复杂的事情。将一根雪茄小心的剪开,吞云吐雾小半个小时他才重新恢复思考。
要想阻止战争,原子弹是最好的,一旦德国开战,瞅准纳粹党开大会的时候,核平柏林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至于之后,国际压力下自然是核弹换权益,南洋从今以后成为中日英法荷的共同殖民地——何必去解放南洋猴子,印度阿三最好继续被殖民三百年……
可万一原子弹技术交出去,自己被英法美三国卖了呢? 或者因此更验证了‘傅满洲博士’的存在,黄祸论大兴,把美利坚这个上帝选民给勾出来了,之后演变成黄白种族对立的冷战,百年后中国如苏联那样轰然倒地。
原子弹是要慎之又慎的,可不用原子弹,即便抓住了一些历史节点,那倍感不满的德国和一味绥靖的英法,还是会使德国重新武装,以期望她进攻苏联,最终的结果将和二战无异。中国如果被美国所威胁,或者此时正和美国交战,那无论如何也干涉不了欧洲的,最后世界还得靠上帝选民美利坚来拯救。
一战为世界经济危机埋下祸根,凡尔赛条约、马克贬值以及世界经济危机成为纳粹上台的铺垫,纳粹‘只要大炮不要黄油’的立场又使得战争最终不可避免。历史犹如铁链,一环勾着一环,真要破开是极为艰难的。以中国为例,对日战争就是破环之战,而之所以能破,在于渤海地形和潜艇鱼雷轰炸机的使用,可德国那边的历史,哪一环是不怎么出力就能破的?
神武十六年的最后几天,杨锐满脑子在想德国那边的事情,他希望能找到不怎么花钱、不怎么冒险就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办法。他想得如此之深,以致最后的总理工作报告都是由李子龙代劳的。
腊月十七这一天,灯火通明、掌上如雷的稽疑院大厅,近千人的瞩目和近百台照相机的闪光中,杨锐走上了讲演台,在议长的指挥下,他带着所有人对国旗鞠躬,礼毕才开始宣读总理工作报告。
“尊敬的稽疑院代表、理藩院代表、以及大中华国民:本届政府于神武十二年四月就职,迄今已是五载。在此,余谨代表总理府,向第三届稽疑院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本届内阁任期的成就及缺憾,请诸君予以审议。
其一,任期内政务回顾。
毋庸置疑,本届总理任期是开国以来最为动乱的一届,余迄今仍无法相信为了某种所谓的救世理想,谦谦君子亦可杀人如麻、血流成河而面不改色。西风东渐,由西洋传入救世理想不知凡几,杀戮有一,即可能有二,为此,本届内阁再次修正宪法、改革政体、完善法律、敬告国民,以期惨剧不再发生;以后历届内阁,亦当谨记血之教训,不得妄纵姑息。
除去叛乱,本届内阁任期内,因世界经济发展平稳,外交政局稳定,国民经济发展成果殊为可观——
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三百九十亿元,此为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英、德三国;全国财政税收为十一亿三千五百万元,税率仅为百分之二点八九,为世界列国最低;人均国民生产净值为六十七点九四元,世界诸国排名第五十七位,比上一任期有了极大提高。
全国粮食连续十五年增产,十七亿亩耕地,今年粮食总产量为二点六亿吨,为世界第一。此距亩产两百四十公斤之目标尚有一旦差距,但多年研究的杂交水稻今年终于开始育种并推广,全国粮食亩产两百四十公斤在未来数年即可达到并超越;
全国棉花亦连续十五年增产,今年棉花总产量为三十五万吨,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自神武十二年开始,我国扭住棉花进出口态势,开始对外出口棉花,并受棉花产量、棉花价格影响,全国纱厂纱锭共计七百三十四万枚之巨,棉布出口紧俏;
全国交通网持续建设中,开国迄今修通铁路两万一千五百公里,四纵三横铁路网已初具雏形,武昌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现已竣工通车;全国公路修筑三十四万余公里,其中国道三万六千四百公里,省道九万三千余公里,县道二十四万余公里;全国河运网建设顺利,长江水系、松花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大运河等河流经彻底疏浚,内河通航里程总计十四万公里,可通行一百吨之六级航道超过八万公里,五年共建设内河码头一千二百三十个,年货物运输量超过两亿吨;
全国基本普及五年教育,其中初小学生数量接近三千万,高小学生数量为一千七百万;中学以及技校毕业生为一百四十万;专科、大学毕业生为十五万四千三百余。全国科学研究成绩突出,五年内全国共申请发明专利四万一千三百七十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为三万四千一百二十二件;
全国工业发展迅速,年采煤达一千六百三十万吨,电力装机一百九十四万千瓦,采油三百五十万吨,炼油五百三十万吨,钢铁产量九百万吨……”(未完待续。)
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喝得面红耳赤的宋教仁便告辞了;章太炎越来越有妻管严的味道,宋教仁走后他也被汤国梨带走了,这一次谢缵泰的家眷省亲没来,所以女眷那张桌子开始收拾时,餐厅里只剩下杨锐和谢缵泰还在喝酒。
“遁初也成熟了。”谢缵泰在宋教仁走后说道:“有的时候还真担心他带着国民党把我们推下去,到时候他们是大党,我们是小党。”
“国民党也就遁初数人优秀而已,这些人下去后,他们还有什么人?”杨锐对国民党的威胁毫不在意,“不说复兴军那些退役后将步入政坛的将军,就是新入会的那些士绅之流也不是国民党可以抗衡的。遁初啊,还是小气,你看他把国民党总部放在湖广会馆就知道了,这不明摆着说国民党是湖广党吗?其他诸省会服他们?”
“可我们也四分五裂啊。”虽然第四届稽疑院选举还没有全部结束,但谢缵泰还是预见到新的代表肯定和以前的傀儡代表完全不同,虽然刚上来的时候这些人或许会听些话,可到最后熟悉游戏规则了,知道自己的根完全在州府,翅膀长硬的他们肯定会不老实。
“四分五裂就四分五裂吧。”杨锐毫不在意,“从第四届开始,稽疑院通过的议案才是真议案,之前的不都是我们一手操控的吗。”
“可……”谢缵泰仔细看了看杨锐,他认真道:“虽然事情已时过境迁多说无益,可竟成你真希望政局变成现在这样?譬如法国。内阁没几个月就倒台一次。”
“法国那样当然不行。”杨锐笑,“但美国英国如果总统首相不上班,白宫白厅关门,这有什么要紧。因为权力根本就不在政府,政府关门谁在乎?现在金融、经济、舆论、工业都是我们在控制或者影响,有没有政府真的不重要。宋遁初不行就换王遁初,王遁初不听话就换刘遁初,刘遁初还调皮。那就再换。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谁听话谁上台,再不行那就随便找个士绅上去。以后的斗争是政府将和稽疑院之间的斗争,但稽疑院随时可以倒阁,所以按现有法律,政府是输定了。”
杨锐的想法之前谢缵泰也知道,他笑道,“那要不按法律呢?”
“那就是只有革命、民粹、战争三途。”杨锐道,“革命和战争都是武力,据说同志社的那个杜雯。就一直在质疑复兴军的战斗力,说是和清军一样仅仅是物资运输队,她宣称一旦发动工人占领城市,她的工人纠察队就能全歼前去围剿的部队,缴获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呵呵……”
杨锐想到情报局关于杜雯发动工人,进行城市暴动的计划,还有那些煞有其事的重重数据,就感觉很好笑。即便斯大林帮着同志社训练一批军官,那也无法成事。想当年复兴军杭州起义事败。依旧要靠袁世凯的私心才能在北洋军的枪口下留一条命,这还有数百名军官从关外调过去、有飞艇补给弹药、有严州险峻的地势,以及当地人半心半意的支持。
她那些乱七八糟的计划和数字,只能骗骗革命党罢了。以后的农村。依照新的预备役法,不再有农兵,只有宗族的族兵和三一教的教兵,两者都是自费购枪,平时归总参管辖训练,战时才编入现役部队。他们的利益和统治者是完全一致的,对于杜雯这种起义,也许不需复兴军进剿叛乱就会被他们剿灭,至于侥幸缴获两者的武器,无非是子弹打完当烧火棍罢了;而城市,不说巡警税警以及商团,谁真要在城市暴动,总参高兴还来不及。
想过那个寄生在苏俄的杜雯,杨锐再道,“战争就不必说了,这个说的实在是太多了,最后就是民粹。布尔什维克、美国的民主自由、以前的复兴会,基本都可归为民粹党,他们都是代表人民大众问政府要权的,这些都在我们打压的范围之内。”
“竟成,可欧洲已经全民普选了,亚洲诸国虽然全是君主制,或者是君主立宪制,可究竟……”谢缵泰的眼界毕竟开阔,更清楚中国受欧洲的影响极深,欧洲战后都全民普选了,亚洲又能撑到几时?
“不去提文化隔阂,那怕中华现在就是个民主国家,也不一定非要实行普选不可。”杨锐道。“只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发生,美国没有从美洲冲到前台来,一切都还可以维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谢缵泰吃惊于这个词。
“之前的欧洲大战是第一次,若德国再挑起战争,苏俄也介入其中,那就是第二次。”杨锐道,“这个时候英国将彻底衰弱,世界霸权彻底转移给美国。我说过,虽然美国没有国教,但他本质上就是清教徒共和国,自由民主制度与其说存于美国宪法当中,不如说存于清教徒的教义中。他们和只求挣钱的英国人不同,意识形态才是他外交决策的第一考量。
我们、朝鲜、日本、汨罗、波斯、阿富汗、希瓦、布哈拉……,这是亚洲现存的独立国家,都是君主国或类君主国。美国人是不会让这些有违他意识形态的国家存在多久的。在清教徒看来,君主制就是罪恶,我们也是罪恶。
可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推行威尔逊主义失败后,她逐渐的,更准确的说,是她国内的孤立主义又回潮了——在美国的清教徒看来,欧洲大陆、包括亚洲大陆全是恶棍,全是腐朽肮脏的历史积淀,这些人欠我们几百亿美元还不想还,再也不跟这些恶棍骗子们玩了……”
“哈哈……”杨锐说的幽默,谢缵泰不由大笑起来。虽然杨锐不涉入具体的外交事务。但他以文明为工具,确实把美国外交策略背后的心里描述的极为准确。
“美国人就是这样。”杨锐见识过后世充当世界警察、横行霸道的美国,再结合当下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和威尔逊主义正在第一次交替,所以对美国的外交本质了解的更加清楚。“他们自以为自己是上帝选民。生来就被上帝保佑,所以对美洲大陆以外的事情不想去管,因为这会让美国变得如旧大陆那样肮脏。
但是国内的工业基本饱和,资本家需要新的市场和原料,所以从马汉开始美国人就开始鼓吹海权。希望开拓巨大的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他们占领了夏威夷,从西班牙手里抢走菲律宾,他们当初还帮着我们修了安通梅铁路,又实行金元外交,支持我们和日本打一战,最后更以天使的名义去拯救古老欧洲。
可结果呢?在他们看来,是我们欺骗了他们,中日韩三国结盟在太平洋和他对抗就是欺骗的最好证据;这是亚洲,欧洲也是如此,出兵近两百万帮协约国打赢了战争。可英法在和会上都不买他的帐,威尔逊的国联方案几成废纸,最重要的是欠的钱还没还,甚至不想还。
既然旧大陆都是坏人,那上帝的选民又何必要与这些肮胀的人为伍呢?还是关起门安安稳稳过日子吧。到这里,可以说从马汉开始的威尔逊主义彻底回潮,如果不再有什么事情去惊动她、不再有什么经济压力要转移,她是再也不会出来了。”
杨锐的讲话完毕,谢缵泰频频点头后再道:“竟成,这可能吗?我是说。美国一直缩在北美不出来,一直孤立主义下去。”
“很难。”杨锐深深喝了口酒,“但也不是没有可能。美国的经济现在是肥皂泡,股市投机疯狂的不得了。最近一两年这肥皂泡就要碎的,到那时候经济硬着陆是很惊人的。他空有那么大的产能,国内却消费不足;靠他放贷勉强维系繁荣的欧洲也消费不足,所以真挺不下去的资本家说不定就会怂恿政府开战,一打仗那需求就上去了。
再就是欧洲,特别是德国。他的经济完全依靠美国贷款,美国的如果肥皂泡破了,那他的经济自然要完全崩盘。前几年马克贬值就预演了一场暴乱,真要经济危机发生就更不得了了……”
杨锐说道这里忽然猛然顿住,脸色开始有些发白,额头的汗珠也禁不住的流下来,谢缵泰见他前一句还挥洒自如,现在却汗珠连连,当即吓了一跳,他抓住杨锐的手臂道;“竟成……,你这是……身子不舒服?”
“没有!”杨锐擦了一把汗,他苦笑道:“忽然想到了一个哲理,那就是会发生的事情一般都会有一次预告。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既是如此——1905年是预告,1917是正式上演;德国以后的局势也如此,1923年是预告,1933年很可能是正式上演;再往前,欧洲大战也是如此,1909的波斯尼亚危机是预告,1914年是正式上演……”
虽然杨锐说的有凭有据,但谢缵泰还是有些莫名,他追问道:“竟成想说什么?”
“我不想说什么,暂时也说不出什么。”杨锐摇头,他转回之前的话题,道:“如果能在美国经济危机前,或经济危机中,把美国经济崩溃的诱因归罪于欧洲,包括欠钱不还、包括为了欧洲战争不得不扩建工厂,扩建之后又不能解雇工人,所以不得不鼓励社会进行提交消费以保证工厂持续运作,让工人有工资可以养家,然后,一夜之间经济崩溃了,美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重安,如果能在经济危机时对美国人反复灌输这种思想,那肯定会加重他们的孤立主义情绪。”
“那欧洲真打起来怎么办?难道要我们出兵?”谢缵泰不得不同意杨锐的想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确实是好,可现实吗?
“我们不必出兵,只要在关键的节点上力助英法强硬。德国如果找不到盟友,或者国社党冒险失败,被德国人赶下台,那战争很可能会消弭。”杨锐思索着,他同时想到如果欧洲不开战转移美国注意力,那倒霉的就很可能是自己。
二战后中美苏三足鼎立是一种抗拒美国的办法。但至始至终让美国陷于孤立主义,使其不介入亚欧大陆事务更是一个办法。前者,百年后苏联解体,依旧是中美对抗;后者。则继续保持现在的国际局势,不过排除美国对自己开战的风险不说,自己又怎么去干涉欧洲事务、平息希特勒第二呢?
——虽然希特勒早就死亡,可纳粹党的骨干人物都在,且神奇的是。连纳粹旗和纳粹礼都与历史一成不变,难得冥冥中一切自有天定?
想到除了鼎立计划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后面和谢缵泰的谈话就不了了之了。此时放下筷子的杨锐步入只有自己能进的书房,而后看着墙壁上的世界地图和无数便利贴发呆。他很记得一句话,那就是二十世纪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为大英帝国的衰弱。而大英帝国之所以会衰弱,在于内燃机、电力的出现。
科技改变了经济格局,更改变了军事力量对比,德国虽然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但大洋对岸的美国更是如此。而且那里的地缘境况更好,战略物资更加充裕,所以最终是美国接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而不是德国。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剧情大致确定,演员已经就位,导演已经喊了“Action”,可在导演的设定里,刚毕业的中国只是个龙套小角色,再怎么卖力演,最终还是捧红了红脖子主角。
以今年的商情局数据看,中国GDP为三百九十亿华元[ 注130:若非注明。书中GDP数值是以1911年美元币值计算。一战后美元持续贬值,最大的贬值在1934年,美元贬值40.94%。],即一百九十五亿美元。日本GDP预估为九十亿美元,加起来两百八十五、还不到三百亿美元。这虽然超过了英国和德国,但仅为美国的三成。即便超过了英国和德国,中国GDP中农业部分却超过百分之五十,工业里有一大半是基础设施建设,真去细算制造业GDP。结果大概会和法国差不多,也许会高一些,但高也高不到哪里去,单纯以制造业GDP比较,中日加起来还不到美国的两成。
既然如此,那何不破坏拍摄,让美利坚红脖子继续去演家庭主妇看的肥皂剧?这样好歹自己也是世界五强,东亚乃至半个亚洲都是自己说了算,何必坐看历史演进让美利坚摆脱孤立主义,最终成为世界警察……
想到要逆转历史,杨锐便感觉血有点往头上涌,他不得不冷静下来,不去想那么复杂的事情。将一根雪茄小心的剪开,吞云吐雾小半个小时他才重新恢复思考。
要想阻止战争,原子弹是最好的,一旦德国开战,瞅准纳粹党开大会的时候,核平柏林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至于之后,国际压力下自然是核弹换权益,南洋从今以后成为中日英法荷的共同殖民地——何必去解放南洋猴子,印度阿三最好继续被殖民三百年……
可万一原子弹技术交出去,自己被英法美三国卖了呢? 或者因此更验证了‘傅满洲博士’的存在,黄祸论大兴,把美利坚这个上帝选民给勾出来了,之后演变成黄白种族对立的冷战,百年后中国如苏联那样轰然倒地。
原子弹是要慎之又慎的,可不用原子弹,即便抓住了一些历史节点,那倍感不满的德国和一味绥靖的英法,还是会使德国重新武装,以期望她进攻苏联,最终的结果将和二战无异。中国如果被美国所威胁,或者此时正和美国交战,那无论如何也干涉不了欧洲的,最后世界还得靠上帝选民美利坚来拯救。
一战为世界经济危机埋下祸根,凡尔赛条约、马克贬值以及世界经济危机成为纳粹上台的铺垫,纳粹‘只要大炮不要黄油’的立场又使得战争最终不可避免。历史犹如铁链,一环勾着一环,真要破开是极为艰难的。以中国为例,对日战争就是破环之战,而之所以能破,在于渤海地形和潜艇鱼雷轰炸机的使用,可德国那边的历史,哪一环是不怎么出力就能破的?
神武十六年的最后几天,杨锐满脑子在想德国那边的事情,他希望能找到不怎么花钱、不怎么冒险就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办法。他想得如此之深,以致最后的总理工作报告都是由李子龙代劳的。
腊月十七这一天,灯火通明、掌上如雷的稽疑院大厅,近千人的瞩目和近百台照相机的闪光中,杨锐走上了讲演台,在议长的指挥下,他带着所有人对国旗鞠躬,礼毕才开始宣读总理工作报告。
“尊敬的稽疑院代表、理藩院代表、以及大中华国民:本届政府于神武十二年四月就职,迄今已是五载。在此,余谨代表总理府,向第三届稽疑院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本届内阁任期的成就及缺憾,请诸君予以审议。
其一,任期内政务回顾。
毋庸置疑,本届总理任期是开国以来最为动乱的一届,余迄今仍无法相信为了某种所谓的救世理想,谦谦君子亦可杀人如麻、血流成河而面不改色。西风东渐,由西洋传入救世理想不知凡几,杀戮有一,即可能有二,为此,本届内阁再次修正宪法、改革政体、完善法律、敬告国民,以期惨剧不再发生;以后历届内阁,亦当谨记血之教训,不得妄纵姑息。
除去叛乱,本届内阁任期内,因世界经济发展平稳,外交政局稳定,国民经济发展成果殊为可观——
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三百九十亿元,此为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英、德三国;全国财政税收为十一亿三千五百万元,税率仅为百分之二点八九,为世界列国最低;人均国民生产净值为六十七点九四元,世界诸国排名第五十七位,比上一任期有了极大提高。
全国粮食连续十五年增产,十七亿亩耕地,今年粮食总产量为二点六亿吨,为世界第一。此距亩产两百四十公斤之目标尚有一旦差距,但多年研究的杂交水稻今年终于开始育种并推广,全国粮食亩产两百四十公斤在未来数年即可达到并超越;
全国棉花亦连续十五年增产,今年棉花总产量为三十五万吨,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自神武十二年开始,我国扭住棉花进出口态势,开始对外出口棉花,并受棉花产量、棉花价格影响,全国纱厂纱锭共计七百三十四万枚之巨,棉布出口紧俏;
全国交通网持续建设中,开国迄今修通铁路两万一千五百公里,四纵三横铁路网已初具雏形,武昌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现已竣工通车;全国公路修筑三十四万余公里,其中国道三万六千四百公里,省道九万三千余公里,县道二十四万余公里;全国河运网建设顺利,长江水系、松花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大运河等河流经彻底疏浚,内河通航里程总计十四万公里,可通行一百吨之六级航道超过八万公里,五年共建设内河码头一千二百三十个,年货物运输量超过两亿吨;
全国基本普及五年教育,其中初小学生数量接近三千万,高小学生数量为一千七百万;中学以及技校毕业生为一百四十万;专科、大学毕业生为十五万四千三百余。全国科学研究成绩突出,五年内全国共申请发明专利四万一千三百七十一件,实用新型专利为三万四千一百二十二件;
全国工业发展迅速,年采煤达一千六百三十万吨,电力装机一百九十四万千瓦,采油三百五十万吨,炼油五百三十万吨,钢铁产量九百万吨……”(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