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88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三章 再谈
- 889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四章 盛宴
- 890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五章 敲竹杠
- 891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七章 风潮 上
- 892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七章 风潮 下
- 893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八章 风潮2
- 894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九章 当真
- 895 壬卷 家与国 地九十章 总办
- 896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一章 差别
- 897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二章 重大
- 898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三章 为定
- 899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四章 露底
- 900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五章 ****1
- 901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六章 漂娼2
- 902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七章 漂娼3
- 903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八章 漂娼4
- 904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九章 何处去
- 905 壬卷 家与国 第一百章 乱了
- 906 壬卷 家与国 第一百零一章 赢了
- 907 壬卷 家与国第一百零二章 怎么选
- 908 第一章 悲剧
- 909 第二章 俄国
- 910 第三章 叮嘱
- 911 第四章 简单
- 912 第五章 弃舰
- 913 第六章 事实
- 914 第七章 震撼
- 915 第八章 调子
- 916 第九章 狼狈
- 917 第十章 救人
- 918 第十一章 造云
- 919 第十二章 顺手
- 920 第十三章 加把劲
- 921 第十四章 送上去
- 922 第十五章 糖葫芦串
- 923 第十六章 三种武器
- 924 第十七章 一样
- 925 第十八章 蘑菇云
- 926 第十九章 热情
- 927 第二十章 两场战争
- 928 第二十一章 不是这样
- 929 第二十二章 胜负
- 930 第二十三章 不下场
- 931 第二十四章 道格拉斯
- 932 第二十五章 当他死了
- 933 第二十六章 看看
- 934 第二十七章 和平
- 935 第二十八章 款待
- 936 第二十九章 听听
- 937 第三十章 有办法的
- 938 第三十一章 造船
- 939 第三十二章 误大事
- 940 第三十三章 犹豫
- 941 第三十四章 行为
- 942 第三十五章 条约
- 943 第三十六章 顺眼
- 944 备注:GDP、GDP增长,以及武器造价
- 945 第三十七章 调停
- 946 第三十八章 支持
- 947 第三十九章 放心
- 948 第四十章 架势
- 949 第四十一章 不错
- 950 四十二章 同胞
- 951 第四十三张 总会来的1
- 952 第四十四章 总会来的2
- 953 第四十五章 两难
- 954 第四十六章 滚雷
- 955 第四十七章 和比战难1
- 956 第四十八章 和比战难2
- 957 第四十九章 和比战难3
- 958 第五十章 和比战难4
- 959 第五十一章 一大半
- 960 第五十二章 挑事
- 961 第五十三章 起飞
- 962 第五十四章 种海藕
- 963 第五十五章 一个样
- 964 第五十六章 胸膛
- 965 第五十七章 刺骨
- 966 第五十八章 铁疙瘩
- 967 第五十九章 滚!
- 968 第六十章 猜着了
- 969 第六十一章 立威
- 970 第六十二章 乱下去
- 971 第六十三章 西厂
- 972 第六十四章 稀巴烂
- 973 第六十五章 下次
- 974 第六十六章 绝尘
- 975 第一章 拖下去
- 976 第二章 胜利
- 977 第三章 回天
- 978 第四章 汇报1
- 979 第五章 汇报2
- 980 第六章 必要
- 981 第七章 祸首
- 982 第八章 祝愿
- 983 第九章 也要去
- 984 第十章 所在
- 985 第十一章 一回
- 986 第十二章 生乱
- 987 第十三章 不归路
- 988 第十四章 奉献
- 989 第十五章 批准
- 990 第十八章 很远很远
- 991 最后的话
- 992 第十八章 很远很远
- 993 最后的话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三章 为定
壬卷 家与国 第九十三章 为定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马寅初因为堪破国家银行计划而兴奋,杨锐则为日本人死拧伦敦条约而苦恼。虽然在伦敦负责谈判的日本代表、滨口内阁的若规礼次郎和海军代表财部彪基本同意会英美提议,即中日与英国、美国的重巡洋舰、轻巡舰吨位比例与主力舰吨位比例基本相同,大致定在6:10之间。重巡洋舰因之前中国已造十二艘,日本已造八艘、且正在建造四艘,这等于说美国方面最终将允许建造四十艘;轻巡单舰吨位限制在两千吨以内,吨位大致中日是十八万吨对美国二十四万吨。
但这种比例是日本海军难以接受的,6:10的比例放大后,美国重巡洋舰数目远超中日两国,一旦美畜偷袭,那日本海军将损失惨重。是否要拆毁一些巡洋舰,把重巡数量压倒十六比二十六的水平,日本海军正在考虑;同时,对外强硬的反条约派并不想接受英美给定的6:10重巡比例,加藤宽治等人希望重巡比例为7:10,这就与滨口内阁代表产生严重矛盾,在国内天皇无法圣断时,日本人跑到辽东希望杨锐影响中国代表团,以最终支撑他们的想法。
日本的算盘就是如此,可杨锐对是7:10还是6:10一点也不在乎。就财大气粗的美帝来说,真要开战他还绝不会卡着海军条约造舰,到时来一个珍珠港式的突然袭击?上等人肯定是先开动战争机器造两三年的船,然后铺天盖地平a过来,7:10还是6:10到时候都会变成3:10、4:10。有必要去争7还是6吗?
当然条约对中国而言也不是太顺利,日本海军对巡洋舰比例不满。中国海军则对潜艇比例不满:虽然三方潜艇吨位一致,可中日两国潜艇吨位加起来已超十万吨。条约却限制在五万两千余吨,这等于说要拆掉一半的潜艇;另外潜艇单艇吨位不能超过两千吨,这个吨位对广袤的太平洋来说还是太小;最后麻烦的还有因吨位限制而带来的检查问题,中国海军后续潜艇将是德式xxi型的改进版,诸如无火炮、水滴造型、消声瓦、通气管……,这些东西是实在不能给英美检查团检查。
中日各有各的烦恼,看着眼前的伏见宫博恭王和他的跟班日海军联合舰队参谋长岛田繁太郎,杨锐对他们的抱怨唯有浅笑,待日本人说完。他才道:“亲王殿下,此次条约限制仅仅是巡洋舰和潜艇,况且潜艇吨位虽然不如意,但最少大家是一样的。我们有什么好忧愁的呢?毕竟主力舰吨位早已确定,航母上我们还占有优势……”
日本海军中,因为对待华盛顿条约态度不同,分为反条约派(军政派,类似国防部)和条约派(军令派,类似总参谋部);又因为对航母制胜论的态度不同。分为舰队派和航母派。这几类人当中,反条约派和舰队派大致重合,条约派与航母派小部分雷同,比如山本五十六既是航母派又是条约派。
杨锐的海军战术思想伏见宫博恭王是清楚的。中国海军就是以这样思想为基础建立,但在诸多日本海军军官看来,如此孤注一掷只要空母简直是疯子行为。也正因为此,中日虽然同盟近十年。可海军联合协作一直不如陆军,在陆军正逐步统一武器口径、军内规制时。两国海军连联合指挥都困难中国海军认为战列舰仅仅是航母的保镖肉盾,而日本海军则认为航母仅仅是战列舰的眼线奇兵,反正是谁也不服谁。
听闻杨锐的口气似乎也赞同签订条约,伏见宫有些泄气,他看着杨锐道:“阁下,但是到现在为止,飞机还是不能击沉战列舰的呀!”
“不能击沉?”杨锐看着他笑。与历史不同,日本航空业完全依靠中国的帮助建立,这就使得日本航空完全比中国晚一步,发动机更是如此。心中掂量过之后,杨锐说道:“现在飞机不能击沉战列舰那是因为发动机功率不够,速度慢而携带的弹药有限,但如果发动机功率得到提升,结果就会大不一样。现在太原已经研制了功率超过一千匹马力的发动机,使用这种发动机,飞机速度将超过五百公里每小时,以后要击沉战列舰就不难事了。”
杨锐透露着太原飞机发动机的机密,一千出头的马力已是二战前的水平了,不过这并不令他满意,他认为发动机最少也要有两千马力。杨锐如此,听闻已有一千匹马力发动机的岛田繁太郎动容道:“这不是现在发动机功率的一倍吗?”他还没来得及赞叹,却看到伏见宫博恭王对此无动于衷后,又马上改口道:“可飞机还是太脆弱了,只要防空火炮足够,战舰依然可以抵御飞机的进攻。阁下,冒昧的说,空母的真正作用是掩护战舰做最终决战。”
“呵呵,是吗?”杨锐并不在意别人不赞同航母制胜论,而此时对飞机的质疑不说日本,即便是中国也有诸多反对的声音。他笑道:“我能确定的的是,装上这种发动机的新飞机,一旦将敌方航母或者航空力量摧毁,那敌方战舰只是它们的活靶子,即便战列舰造到五万吨又能如何,数十枚高爆炸弹洗甲板,十多枚鱼雷击中攻击一侧,怎么也得沉吧。”
杨锐说着记忆中大和武藏的结局,这只让伏见宫博恭王脸皮绷的更加紧,脸色也发黑。作为笃定的舰队决战派,听到这样直截了当的战列舰无用论断,他是一定要驳斥的,可碍于杨锐的身份,他只能把这口气忍下了。他打断正要反驳的岛田,压着嗓子道:“阁下,如果真有一艘五万吨级的战列舰,其装甲防护的水平肯定会让飞机攻击无果。”
“是吗?一千马力并不是飞机发动机的最终功率,十年之后飞机发动机功率将达到两千匹。炸弹的重量超过八百公斤,同时鱼雷的投放条件也会更佳……”说着。杨锐拿出一张总参海军办公室提供的图表,道:“这是我方关于俯冲轰炸机投掷炸弹的总结。即便对七点二五英吋装甲,俯冲轰炸机也能从五千米高空用八百公斤的炸弹将其击穿。殿下,战舰的甲板能铺设多少英吋的甲板您应该非常清楚。退一步说,即便炸弹不能击穿水平装甲,也能清扫甲板一切防空火力,而一旦缺少这些防空火力,战舰又如何抵挡飞机的密集鱼雷攻击?”
“阁下……”在说不过的伏见宫博恭王又要把自己全封闭起来时,岛田繁太郎再道:“飞机要挂载八百公斤炸弹从五千米高空俯冲,这种飞机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吧。飞机的发动机能够改进。战舰的防护装甲也能改进。矛与盾之间有时候是矛锋利,有时候又是盾坚固,怎么能因为矛的暂时锋利而彻底放弃盾呢?”
能做参谋长的人思维自然很快,看杨锐以数据说话,岛田繁太郎立即以矛与盾做比,只让伏见宫博恭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杨锐的眉毛则拧起来了。他看着岛田繁太郎道:“飞机从二十多年发明到现在,其进步速度远不是战舰能够追平的,再过二十年。飞机发动机也不再是螺旋桨式而是喷气式,这一点欧洲诸国航空界人士都是认同的。到时候喷气式飞机速度和功率将大大超过螺旋桨式飞机,炸弹不再是以公斤计而是以吨计,那时战舰能有什么盾来抵挡超过两吨的俯冲炸弹?”
杨锐说完又把日本人看了一遍伏见宫还是一副‘我就是听不进’的欠抽模样;岛田繁太郎眼睛则在骨碌碌打转。想找出反驳理由。杨锐见此再道:“我知道,很多人把中国海军现在所走路子等同于法国海军以前曾走过的路子,还有人更以为中国老是提航母必胜论。是因为想霍取中日联合舰队的指挥权……,呵呵。谁叫贵国海军的优势是战列舰,而我国海军专长于航空作战呢?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过错。但无视技术进步只会付出惨重后果。我们和美国相比,工业实力本就是远远落后,如果在战术上还落后,那连战胜的希望都没有。”
“那阁下认为应该不造战列舰而造航母,可条约的限制……”与伏见宫不同,这是岛田第一次见杨锐,对这个有亚洲第一军事家美誉的人,他还是抱有极大的兴趣。
“我们的工业水平在上升,而美国的工业则在下降,条约到期之日就是美国退出条约之日。一旦彻底放开手脚,不是我们得益而是美国得益。我们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自己多造航母,同时想办法让美国多造战列舰……”
杨锐的策略让伏见宫再次闭耳,这种策略在他看来是寻死之路,但杨锐怎知他的想法,只自顾自道:“美国不是俄国,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劳师远征,全歼之后不可能有第二次决战,而美国不同,即便第一次我们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两年后明白航母重要性的美国将造出我们无法企及数量的航母,那时候的决战才是最艰难的。”
“可是米国人根本不会打战!”岛田繁太郎说着所有日本军官都挂在口中的东西,一战美国陆军打酱油行为更是让这种说辞深入人心。
“美国人不会打仗?”杨锐看着认真的岛田繁太郎发笑,同时也很苦恼复兴军陆军对日本陆军、德国陆军的胜利建立了足够的威望,使日本陆军将领接受机械化作战的思路毫无异议,但复兴军海军却没有足够成绩压制获得对马海战胜利的日本海军,所以现在弄得矛盾重重。
“技术越是进步,战争就越会演化成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对决,在这一点上,特别是工业实力上,我们最多只及美国人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一直认为海军条约所涉及的吨位比例全是水面上的浮冰,真正的问题在水面之下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这两点我们不占优,即便战舰吨位一比一又如何?难道一次决战后美国人就会投降或求和?”
杨锐道。“美**队之所以无所建树,是因为美**队从来进行过长期战争。除了内战。而且,对于一个大部分是基督清教徒的国家。我们根本不应该怀疑其士兵的牺牲性。中日和美国之间的战争绝不是抢夺殖民地的战争,它只会是十字军东征的翻版。在那些美国士兵看来,他们绝不是为了殖民地、为了切身利益打仗,他们是在与魔鬼抗争,死后是能上天堂的。要说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那简直是侮辱人的智商……”
伏见宫这次耳朵是半闭半开,岛田则有些面红耳赤,他再想反驳时,杨锐却不再理论。只道:“黑龙江油田马上要开采,如果条件允许,我可以说服当地领主,准许日本海军入股油田。”
库页岛油田虽然储量‘丰富’,但石油埋藏的太深以致日本人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在去年开始的大采购中,见中国人又是钻机、又是输油管道,大家都猜到黑龙江油田储量惊人。这一次伏见宫博恭王跑来除了条约之事外,另一个就是油田了。他希望杨锐能允许右日海军主导的公司入股油田。此时听闻杨锐主动说起油田,伏见宫的耳朵霍然全开,他道:“阁下,油田将有多大产量?”又担心杨锐来个远期。他再道:“就在这十年内能有多大的产量?”
“最少两千吨!”杨锐竖着两根手指看着日本人,只觉得他们太二。“建成后年产石油最少两千吨,我可以做主。分八百吨给日本。日本海军的股份也就定在八百吨。如果不够,我可以让出属于中方的产能。以该油田实际成本出售给日本。”
“阿……”伏见宫忍不住啊了一下,眼睛亮了又亮。八百吨已经完全满足日本当下对石油的需求,这可是库页岛产量的四十倍。“阁下……”他吞着口水,“阁下,请问是什么条件?”
“条件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八万吨航母吨位建造、使用、训练、以及相关海军航空兵建设都纳入中国海军管理体系,以使两国海空力量密切协作、融为一体。”杨锐道,“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时,如果我们大家还是谁也不能说服谁,那就干脆来一次实战演习,届时航母胜则两国海军以后就造航母,反之则造战列舰。”
“阁下,是单纯的战列舰舰队对阵空母舰队吗?”伏见宫博恭王还在思考,岛田繁太郎则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国的观点并不是认为空母毫无作用,而是认为空母和战列舰结合……”
“不是结合,是飞机掩护战列舰决战吧?”杨锐及时纠正道。
“确实如此。”岛田繁太郎点头承认。在此时的日本海军中,除了海军大佐井上成美一人,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忽略战列舰的重要性,包括军阶最高、曾任天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的山本五十六少将。真实进行实战演习,日本战列舰舰队就不能缺少航母。
“那也行。演习就以我国海军六艘航母为主力,以太平洋特鲁克岛为基地,与以日本单冠湾为基地的日海军主力发生交战,双方就争夺硫磺岛海域的制海权吧,我军海军陆战队一旦登陆硫磺岛机场,陆基轰炸机便可空袭整个日本,所以占领硫磺岛机场即为胜。如此演习贵方看如何?”杨锐略作思考便答应了岛田的条件。条约到期时日本最多只有四艘航母,即天城、赤城两艘大航母,还在船厂的龙骧,以及日本第一艘航母凤翔。至于造完龙骧后还剩余的一万五千吨吨位余量,在实战演习时是造不出来的。
天城赤城两舰按标准舰载机为一百四十四架,再算上龙骧的二十四架、凤翔的十五架,也就只有一百八十九架;而中国海军六艘航母每艘舰载机设计量都在七十二架,届时再替换可大幅度折叠机翼的舰载机、并进行甲板系留,单舰舰载机数量可提升至八十到八十四架,总计四百八十多架飞机肯定可以把日本海军轮一遍。
杨锐这已经是邀战了,岛田繁太郎快速思考的同时又看向伏见宫博恭王,他最后挣扎道:“日方既然是防守,那么理当能使用岛上的机场,并设布置一定数量的航空队和陆军”
“我国海军是模拟美国海军来袭,规模、时间日方都大致清楚,再布置陆基飞机就没什么意思了。”杨锐反驳道。“再说,日本海军总不能赖在陆基飞机的保护网下吧。硫磺岛上有机场,可其他岛上也有机场吗?”
即便中国航母舰载机只有四十二架,但数目的悬殊伏见宫博恭王还是能大致算到的,不过他拦下了还要为己方争取有利条件的岛田,只问道:“阁下,仅凭橡胶子弹和石灰粉炮弹,如何确定进攻飞机是否被击落?”
“实弹也行。”杨锐寒芒一闪,接口说道,“我军训练和演习都规定了伤亡率,所以伤亡不必担忧,但飞机击落不怕,战舰如何才能证明已被飞机击沉?总不能上实弹吧?”
每一艘战列舰都是日本海军的命根子,一听两位大佬要玩真的,岛田繁太郎立即打圆场道:“阁下、殿下,我们还有五年六年时间,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总会有办法的!”
“不,如果不用实弹,如何才能获得实战效果?”伏见宫博恭王一把将岛田繁太郎推开每次听杨锐宣扬航母必胜论,不太善于言辞又要主意礼节的他只能闭耳不听,真来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将是对杨锐观点的最好反击。“如果真如阁下所说,战列舰已经过时,那被击沉将也是战列舰的最终宿命,只不过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这没什么好可惜的。这件事情我会亲自汇报给天皇,你就不要费心了。”
“亲王殿下好魄力!”被日本海军的顽固派弄得很不爽、早就想抽日本人一顿的杨锐对伏见宫的如此明理极为赞赏,“那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吧。演习时间放在神武二十五年好了,框架就是我刚才说的框架,届时大家真枪实弹,好好决斗一场,一较高下!”
“一言为定!”伏见宫举着手道,他是想与杨锐击掌为誓。
“一言为定!”杨锐与他击了一掌,慨然而道。(未完待续。)
ps:前夜在南朝诸君的启发下,一夜未睡把最后的大纲简单推演了一遍,中午时大致完成。而后本想发消息宣布昨日不更,但后台发消息居然要五百字最少,所以……,
马寅初因为堪破国家银行计划而兴奋,杨锐则为日本人死拧伦敦条约而苦恼。虽然在伦敦负责谈判的日本代表、滨口内阁的若规礼次郎和海军代表财部彪基本同意会英美提议,即中日与英国、美国的重巡洋舰、轻巡舰吨位比例与主力舰吨位比例基本相同,大致定在6:10之间。重巡洋舰因之前中国已造十二艘,日本已造八艘、且正在建造四艘,这等于说美国方面最终将允许建造四十艘;轻巡单舰吨位限制在两千吨以内,吨位大致中日是十八万吨对美国二十四万吨。
但这种比例是日本海军难以接受的,6:10的比例放大后,美国重巡洋舰数目远超中日两国,一旦美畜偷袭,那日本海军将损失惨重。是否要拆毁一些巡洋舰,把重巡数量压倒十六比二十六的水平,日本海军正在考虑;同时,对外强硬的反条约派并不想接受英美给定的6:10重巡比例,加藤宽治等人希望重巡比例为7:10,这就与滨口内阁代表产生严重矛盾,在国内天皇无法圣断时,日本人跑到辽东希望杨锐影响中国代表团,以最终支撑他们的想法。
日本的算盘就是如此,可杨锐对是7:10还是6:10一点也不在乎。就财大气粗的美帝来说,真要开战他还绝不会卡着海军条约造舰,到时来一个珍珠港式的突然袭击?上等人肯定是先开动战争机器造两三年的船,然后铺天盖地平a过来,7:10还是6:10到时候都会变成3:10、4:10。有必要去争7还是6吗?
当然条约对中国而言也不是太顺利,日本海军对巡洋舰比例不满。中国海军则对潜艇比例不满:虽然三方潜艇吨位一致,可中日两国潜艇吨位加起来已超十万吨。条约却限制在五万两千余吨,这等于说要拆掉一半的潜艇;另外潜艇单艇吨位不能超过两千吨,这个吨位对广袤的太平洋来说还是太小;最后麻烦的还有因吨位限制而带来的检查问题,中国海军后续潜艇将是德式xxi型的改进版,诸如无火炮、水滴造型、消声瓦、通气管……,这些东西是实在不能给英美检查团检查。
中日各有各的烦恼,看着眼前的伏见宫博恭王和他的跟班日海军联合舰队参谋长岛田繁太郎,杨锐对他们的抱怨唯有浅笑,待日本人说完。他才道:“亲王殿下,此次条约限制仅仅是巡洋舰和潜艇,况且潜艇吨位虽然不如意,但最少大家是一样的。我们有什么好忧愁的呢?毕竟主力舰吨位早已确定,航母上我们还占有优势……”
日本海军中,因为对待华盛顿条约态度不同,分为反条约派(军政派,类似国防部)和条约派(军令派,类似总参谋部);又因为对航母制胜论的态度不同。分为舰队派和航母派。这几类人当中,反条约派和舰队派大致重合,条约派与航母派小部分雷同,比如山本五十六既是航母派又是条约派。
杨锐的海军战术思想伏见宫博恭王是清楚的。中国海军就是以这样思想为基础建立,但在诸多日本海军军官看来,如此孤注一掷只要空母简直是疯子行为。也正因为此,中日虽然同盟近十年。可海军联合协作一直不如陆军,在陆军正逐步统一武器口径、军内规制时。两国海军连联合指挥都困难中国海军认为战列舰仅仅是航母的保镖肉盾,而日本海军则认为航母仅仅是战列舰的眼线奇兵,反正是谁也不服谁。
听闻杨锐的口气似乎也赞同签订条约,伏见宫有些泄气,他看着杨锐道:“阁下,但是到现在为止,飞机还是不能击沉战列舰的呀!”
“不能击沉?”杨锐看着他笑。与历史不同,日本航空业完全依靠中国的帮助建立,这就使得日本航空完全比中国晚一步,发动机更是如此。心中掂量过之后,杨锐说道:“现在飞机不能击沉战列舰那是因为发动机功率不够,速度慢而携带的弹药有限,但如果发动机功率得到提升,结果就会大不一样。现在太原已经研制了功率超过一千匹马力的发动机,使用这种发动机,飞机速度将超过五百公里每小时,以后要击沉战列舰就不难事了。”
杨锐透露着太原飞机发动机的机密,一千出头的马力已是二战前的水平了,不过这并不令他满意,他认为发动机最少也要有两千马力。杨锐如此,听闻已有一千匹马力发动机的岛田繁太郎动容道:“这不是现在发动机功率的一倍吗?”他还没来得及赞叹,却看到伏见宫博恭王对此无动于衷后,又马上改口道:“可飞机还是太脆弱了,只要防空火炮足够,战舰依然可以抵御飞机的进攻。阁下,冒昧的说,空母的真正作用是掩护战舰做最终决战。”
“呵呵,是吗?”杨锐并不在意别人不赞同航母制胜论,而此时对飞机的质疑不说日本,即便是中国也有诸多反对的声音。他笑道:“我能确定的的是,装上这种发动机的新飞机,一旦将敌方航母或者航空力量摧毁,那敌方战舰只是它们的活靶子,即便战列舰造到五万吨又能如何,数十枚高爆炸弹洗甲板,十多枚鱼雷击中攻击一侧,怎么也得沉吧。”
杨锐说着记忆中大和武藏的结局,这只让伏见宫博恭王脸皮绷的更加紧,脸色也发黑。作为笃定的舰队决战派,听到这样直截了当的战列舰无用论断,他是一定要驳斥的,可碍于杨锐的身份,他只能把这口气忍下了。他打断正要反驳的岛田,压着嗓子道:“阁下,如果真有一艘五万吨级的战列舰,其装甲防护的水平肯定会让飞机攻击无果。”
“是吗?一千马力并不是飞机发动机的最终功率,十年之后飞机发动机功率将达到两千匹。炸弹的重量超过八百公斤,同时鱼雷的投放条件也会更佳……”说着。杨锐拿出一张总参海军办公室提供的图表,道:“这是我方关于俯冲轰炸机投掷炸弹的总结。即便对七点二五英吋装甲,俯冲轰炸机也能从五千米高空用八百公斤的炸弹将其击穿。殿下,战舰的甲板能铺设多少英吋的甲板您应该非常清楚。退一步说,即便炸弹不能击穿水平装甲,也能清扫甲板一切防空火力,而一旦缺少这些防空火力,战舰又如何抵挡飞机的密集鱼雷攻击?”
“阁下……”在说不过的伏见宫博恭王又要把自己全封闭起来时,岛田繁太郎再道:“飞机要挂载八百公斤炸弹从五千米高空俯冲,这种飞机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吧。飞机的发动机能够改进。战舰的防护装甲也能改进。矛与盾之间有时候是矛锋利,有时候又是盾坚固,怎么能因为矛的暂时锋利而彻底放弃盾呢?”
能做参谋长的人思维自然很快,看杨锐以数据说话,岛田繁太郎立即以矛与盾做比,只让伏见宫博恭王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杨锐的眉毛则拧起来了。他看着岛田繁太郎道:“飞机从二十多年发明到现在,其进步速度远不是战舰能够追平的,再过二十年。飞机发动机也不再是螺旋桨式而是喷气式,这一点欧洲诸国航空界人士都是认同的。到时候喷气式飞机速度和功率将大大超过螺旋桨式飞机,炸弹不再是以公斤计而是以吨计,那时战舰能有什么盾来抵挡超过两吨的俯冲炸弹?”
杨锐说完又把日本人看了一遍伏见宫还是一副‘我就是听不进’的欠抽模样;岛田繁太郎眼睛则在骨碌碌打转。想找出反驳理由。杨锐见此再道:“我知道,很多人把中国海军现在所走路子等同于法国海军以前曾走过的路子,还有人更以为中国老是提航母必胜论。是因为想霍取中日联合舰队的指挥权……,呵呵。谁叫贵国海军的优势是战列舰,而我国海军专长于航空作战呢?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什么过错。但无视技术进步只会付出惨重后果。我们和美国相比,工业实力本就是远远落后,如果在战术上还落后,那连战胜的希望都没有。”
“那阁下认为应该不造战列舰而造航母,可条约的限制……”与伏见宫不同,这是岛田第一次见杨锐,对这个有亚洲第一军事家美誉的人,他还是抱有极大的兴趣。
“我们的工业水平在上升,而美国的工业则在下降,条约到期之日就是美国退出条约之日。一旦彻底放开手脚,不是我们得益而是美国得益。我们唯一可行的策略就是自己多造航母,同时想办法让美国多造战列舰……”
杨锐的策略让伏见宫再次闭耳,这种策略在他看来是寻死之路,但杨锐怎知他的想法,只自顾自道:“美国不是俄国,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劳师远征,全歼之后不可能有第二次决战,而美国不同,即便第一次我们歼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两年后明白航母重要性的美国将造出我们无法企及数量的航母,那时候的决战才是最艰难的。”
“可是米国人根本不会打战!”岛田繁太郎说着所有日本军官都挂在口中的东西,一战美国陆军打酱油行为更是让这种说辞深入人心。
“美国人不会打仗?”杨锐看着认真的岛田繁太郎发笑,同时也很苦恼复兴军陆军对日本陆军、德国陆军的胜利建立了足够的威望,使日本陆军将领接受机械化作战的思路毫无异议,但复兴军海军却没有足够成绩压制获得对马海战胜利的日本海军,所以现在弄得矛盾重重。
“技术越是进步,战争就越会演化成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对决,在这一点上,特别是工业实力上,我们最多只及美国人的三分之一,所以我一直认为海军条约所涉及的吨位比例全是水面上的浮冰,真正的问题在水面之下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这两点我们不占优,即便战舰吨位一比一又如何?难道一次决战后美国人就会投降或求和?”
杨锐道。“美**队之所以无所建树,是因为美**队从来进行过长期战争。除了内战。而且,对于一个大部分是基督清教徒的国家。我们根本不应该怀疑其士兵的牺牲性。中日和美国之间的战争绝不是抢夺殖民地的战争,它只会是十字军东征的翻版。在那些美国士兵看来,他们绝不是为了殖民地、为了切身利益打仗,他们是在与魔鬼抗争,死后是能上天堂的。要说这样的军队没有战斗力,那简直是侮辱人的智商……”
伏见宫这次耳朵是半闭半开,岛田则有些面红耳赤,他再想反驳时,杨锐却不再理论。只道:“黑龙江油田马上要开采,如果条件允许,我可以说服当地领主,准许日本海军入股油田。”
库页岛油田虽然储量‘丰富’,但石油埋藏的太深以致日本人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而在去年开始的大采购中,见中国人又是钻机、又是输油管道,大家都猜到黑龙江油田储量惊人。这一次伏见宫博恭王跑来除了条约之事外,另一个就是油田了。他希望杨锐能允许右日海军主导的公司入股油田。此时听闻杨锐主动说起油田,伏见宫的耳朵霍然全开,他道:“阁下,油田将有多大产量?”又担心杨锐来个远期。他再道:“就在这十年内能有多大的产量?”
“最少两千吨!”杨锐竖着两根手指看着日本人,只觉得他们太二。“建成后年产石油最少两千吨,我可以做主。分八百吨给日本。日本海军的股份也就定在八百吨。如果不够,我可以让出属于中方的产能。以该油田实际成本出售给日本。”
“阿……”伏见宫忍不住啊了一下,眼睛亮了又亮。八百吨已经完全满足日本当下对石油的需求,这可是库页岛产量的四十倍。“阁下……”他吞着口水,“阁下,请问是什么条件?”
“条件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八万吨航母吨位建造、使用、训练、以及相关海军航空兵建设都纳入中国海军管理体系,以使两国海空力量密切协作、融为一体。”杨锐道,“华盛顿海军条约到期时,如果我们大家还是谁也不能说服谁,那就干脆来一次实战演习,届时航母胜则两国海军以后就造航母,反之则造战列舰。”
“阁下,是单纯的战列舰舰队对阵空母舰队吗?”伏见宫博恭王还在思考,岛田繁太郎则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国的观点并不是认为空母毫无作用,而是认为空母和战列舰结合……”
“不是结合,是飞机掩护战列舰决战吧?”杨锐及时纠正道。
“确实如此。”岛田繁太郎点头承认。在此时的日本海军中,除了海军大佐井上成美一人,其他任何人都不敢忽略战列舰的重要性,包括军阶最高、曾任天城号航空母舰舰长的山本五十六少将。真实进行实战演习,日本战列舰舰队就不能缺少航母。
“那也行。演习就以我国海军六艘航母为主力,以太平洋特鲁克岛为基地,与以日本单冠湾为基地的日海军主力发生交战,双方就争夺硫磺岛海域的制海权吧,我军海军陆战队一旦登陆硫磺岛机场,陆基轰炸机便可空袭整个日本,所以占领硫磺岛机场即为胜。如此演习贵方看如何?”杨锐略作思考便答应了岛田的条件。条约到期时日本最多只有四艘航母,即天城、赤城两艘大航母,还在船厂的龙骧,以及日本第一艘航母凤翔。至于造完龙骧后还剩余的一万五千吨吨位余量,在实战演习时是造不出来的。
天城赤城两舰按标准舰载机为一百四十四架,再算上龙骧的二十四架、凤翔的十五架,也就只有一百八十九架;而中国海军六艘航母每艘舰载机设计量都在七十二架,届时再替换可大幅度折叠机翼的舰载机、并进行甲板系留,单舰舰载机数量可提升至八十到八十四架,总计四百八十多架飞机肯定可以把日本海军轮一遍。
杨锐这已经是邀战了,岛田繁太郎快速思考的同时又看向伏见宫博恭王,他最后挣扎道:“日方既然是防守,那么理当能使用岛上的机场,并设布置一定数量的航空队和陆军”
“我国海军是模拟美国海军来袭,规模、时间日方都大致清楚,再布置陆基飞机就没什么意思了。”杨锐反驳道。“再说,日本海军总不能赖在陆基飞机的保护网下吧。硫磺岛上有机场,可其他岛上也有机场吗?”
即便中国航母舰载机只有四十二架,但数目的悬殊伏见宫博恭王还是能大致算到的,不过他拦下了还要为己方争取有利条件的岛田,只问道:“阁下,仅凭橡胶子弹和石灰粉炮弹,如何确定进攻飞机是否被击落?”
“实弹也行。”杨锐寒芒一闪,接口说道,“我军训练和演习都规定了伤亡率,所以伤亡不必担忧,但飞机击落不怕,战舰如何才能证明已被飞机击沉?总不能上实弹吧?”
每一艘战列舰都是日本海军的命根子,一听两位大佬要玩真的,岛田繁太郎立即打圆场道:“阁下、殿下,我们还有五年六年时间,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总会有办法的!”
“不,如果不用实弹,如何才能获得实战效果?”伏见宫博恭王一把将岛田繁太郎推开每次听杨锐宣扬航母必胜论,不太善于言辞又要主意礼节的他只能闭耳不听,真来一次近似实战的演习,将是对杨锐观点的最好反击。“如果真如阁下所说,战列舰已经过时,那被击沉将也是战列舰的最终宿命,只不过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这没什么好可惜的。这件事情我会亲自汇报给天皇,你就不要费心了。”
“亲王殿下好魄力!”被日本海军的顽固派弄得很不爽、早就想抽日本人一顿的杨锐对伏见宫的如此明理极为赞赏,“那事情就这么定下来吧。演习时间放在神武二十五年好了,框架就是我刚才说的框架,届时大家真枪实弹,好好决斗一场,一较高下!”
“一言为定!”伏见宫举着手道,他是想与杨锐击掌为誓。
“一言为定!”杨锐与他击了一掌,慨然而道。(未完待续。)
ps:前夜在南朝诸君的启发下,一夜未睡把最后的大纲简单推演了一遍,中午时大致完成。而后本想发消息宣布昨日不更,但后台发消息居然要五百字最少,所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