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7 第九十七章 生死交易
- 98 第九十八章 金蝉脱壳
- 99 第九十九章 脱衣许身
- 100 第一百章 冲动是魔鬼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卖身危机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美人计?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蛮女克星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意外惊喜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一字眉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大扫除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尊师礼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前狼后虎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幼稚鬼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女人缘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意乱情迷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茶中有料
- 113 第一百十三章 关系缓和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君子之约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醉酒失意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师徒相见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杀虎之人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讹上高人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法度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反客为主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屁股账
-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来是误会
- 123 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城
- 124 第一百二十四章 坑爹
- 125 第一百二十五章 飞走的鸭子
- 126 第一百二十六章 债主上门
- 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喜当爹
- 128 第一百二十八章 醋坛子
- 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失忆之痛
- 130 第一百三十章 我是小白
- 131 第一百三十一章 美后
- 132 第一百三十二章 隔墙有耳
- 133 第一百三十三章 乞巧节(一)
- 134 第一百三十四章 乞巧节(二)
- 135 第一百三十五章 乞巧节(三)
- 136 第一百三十六章 乞巧节(四)
- 137 第一百三十七章 乞巧节(五)
- 138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乞巧节(六)
- 139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灵鸡汤
- 140 第一百四十章 我欠你一个人情
- 141 第一百四十一章 奸夫****
- 142 第一百四十二章 钥匙
- 143 第一百四十三章 杀人夜
- 144 第一百四十四章 催泪剧
- 145 第一百四十五章 杭州四害
- 146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垒打
- 147 第一百四十七章 飞霖
- 148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五顾镇
- 149 第一百四十九章 青淞山寨
- 150 第一百五十章 古怪的薛大维
- 151 第一百五十一章 倒霉
- 152 第一百五十二章 分赃不均
- 153 第一百五十三章 逼上绝路
- 154 第一百五十四章 九死一生
- 155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亲芳泽
- 156 第一百五十六章 戏弄
- 157 第一百五十七章 危机边缘
- 158 第一百五十八章 毒发身亡
- 159 第一百五十九章 明白
- 160 第一百六十章 伸舌头
- 161 第一百六十二章 灵隐二僧
- 162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深夜寻书
- 163 第一百六十四章 历史的错乱
- 164 第一百五十六章 吟一手好诗
- 165 第一百六十六章 伤透女儿心
- 166 第一百六十七章 演戏
- 167 第一百六十八章 死战
- 168 第一百六十九章 漏网之鱼
- 169 第一百七十章 有得有失
- 170 第一百七十三章 桃花劫
- 171 第一百七十二章 小乞丐
- 172 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举弊端
- 173 第一百七十五章 青箩山房
- 174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跌眼镜
- 175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武双全
- 176 第一百七十八章 家中困境
- 177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敬茶
- 178 第一百八十章 死活不借
- 179 第一百八十一章 抢粮
- 180 第一百八十二章 后院起火
- 181 第一百八十三章 阴谋初露
- 182 第一百八十四章 不杀人的杀手
- 183 第一百八十五章 赔了自己又折兵
- 184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孪生姐妹
- 185 第一百八十七章 内幕
- 186 第一百八十八章 又认师父
- 187 第一百八十九章 英雄救美
- 188 第一百九十章 三少爷的剑
- 189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另结新欢
- 190 第一百九十二章 躲不掉
- 191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单枪匹马
- 192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三天期限
- 193 第一百九十五章 恶魔
- 194 第一百九十六章 准备打脸
- 195 第一百九十七章 打脸完毕
- 196 第一百九十八章 计中谋(一)
- 197 第一百九十九章 计中谋(二)
- 198 第二百章 清白
- 199 第二百零一章 螳螂捕蝉
- 200 第二百零二章 大动作
- 201 第二百零三章 令牌归属
- 202 第二百零四章 打道回府
- 203 第二百零五章 没个省心的
- 204 第二百零六章 送信风波
- 205 第二百零七章 关系乱了
- 206 第二百零八章 夜访
- 207 第二百零九章 许诺
- 208 第二百一十章 再起波折
- 209 第二百一十一章 黄雀在后
- 210 第二百一十二章 二哥下落
- 211 第二百一十三章 蝙蝠
- 212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云中堂
- 213 第二百一十五章 软肋
- 214 第二百一十六章 准备
- 215 第二百一十七章 直上青云
- 216 第二百一十八章 毒计
- 217 第二百一十九章 第三条路
- 218 第二百二十章 一盘棋
- 219 第二百二十一章 坐山观虎斗(一)
- 220 第二百二十二章 坐山观虎斗(二)
- 221 第二百二十三章 坐山观虎斗(三)
- 222 第二百二十四章 坐山观虎斗(四)
- 223 第二百二十五章 坐山观虎斗(五)
- 224 第二百二十六章 坐山观虎斗(六)
- 225 第二百二十七章 坐山观虎斗(七)
- 226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内忧
- 227 第二百二十九章 杀机
- 228 第二百三十章 策反
- 229 第二百三十一章 臣服
- 230 第二百三十二章 病倒
- 231 第二百三十三章 认尸
- 232 第二百三十匹章 顶锅
- 233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还尸
- 234 第二百三十六章 试探
- 235 第二百三十七章 救人
- 236 第二百三十八章 作曲
- 237 第二百三十九章 献酒
- 238 第二百四十章 猫腻
- 239 第二百四十一章 做戏
- 240 第二百四十二章 眼光
- 241 第二百四十三章 蹂躏
- 242 第二百四十四章 各自忙活
- 243 第二百四十五章 流言
- 244 第二百四十六章 名字
- 245 第二百四十七章 离去
- 246 第二百四十八章 借钱
- 247 第二百四十九章 变故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零七章 尊师礼
第一百零七章 尊师礼
回到斋舍,余少白并没有看到林晚风,一人坐在房间无聊的快要霉了,直到鼓声再次响起,该吃晚饭了。 ≥ ≦
在饭斋里见到了林晚风,吃过晚饭二人一同回到房里,他坐在门前看着月亮呆,林晚风则是在房里读书。
……
第二日清晨,余少白天还没亮便被刘丰玉叫醒,带着他去了县学后面的澡堂,沐浴更衣之后才进了孔子庙,邹教谕站在堂前滔滔不绝,余少白听的稀里糊涂,最后结束时还让他带走了县学守则的簿子。
最让头疼的是成为生员后,还要接受诸多考校,一类由邹教谕考校,分月课、季考。月课每月进行一次。季考是春、夏、秋、冬每季考试一次,内容同月课。并且每月召集生员聚于明伦堂内,背诵四书五经,除丁忧、患病、外出从师以及不可脱身的事故外,一律不许告假。一年内有三次不参加月课者予以警告,一年内始终不参加月课、季考者革除名籍黜为民。月课、季考的试卷要送交学政查核备案。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特派的学政主持的考试。有岁试和科试两种。一般在学政三年任期内,第一年进行岁试,第二年进行科试。岁试对生员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岁试实行“六等黜陟法”,即按成绩划分六等进行赏罚,而第五等处罚便是由附生变青衣,余少白如今便是附生,不过他倒是对这处罚不太在意。
且不论科考马上就要停止,就单说这洪武年间,升官最快的便是举荐和建功。建功这一条路子余少白在没成为武林高手之前,是没那个想法,这弱不禁风,智商堪忧的他,如何在战场建功立业?不过大功搞不来,在这市井之中小功还是很容易,这点余少白还是有些自信。
至于举荐这条路,他倒是觉得可以从汪宜正下手,毕竟他岳父很牛掰。
心里有了这些打算,余少白原先有些郁闷的心情顿时消散了些,从斋舍里取来书籍便赶往讲课堂,今天郑训导讲的是《孟子》,在他还没到之前,学子们便已经提前进了讲课堂,坐下等待郑训导。
余少白选了最后面的位置坐下,开始了此生他的第一节课。
当~
听到锣声响起,昏昏沉沉的余少白顿时来了精神,站起身来将夫子送走,没过多久接着又是邹教谕进来授课……
整整一天下来,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枯燥乏味之极让人崩溃,一直到第四天,余少白忽然现田问和钱泽华还有叔晋他们并没有来讲课堂,从吴子初口中才知道一条“生路”。
“子初,他们几个都去了哪里?”吃过晚饭,余少白跟着吴子初走了出来。
吴子初凑到他们身旁,小声的说道:“嘿嘿~他们不小心染上风寒了。”
风寒?这都快热死狗的天气,居然会染上风寒?余少白疑道:“他们该不会是在装病。”??
吴子初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不是吧,三个人一起请病假?教谕会同意吗?一眼不就看穿他们是在装病?”
听到这话,吴子初说道:“这你是刚来,还不知道咱们县学的情况,如今马上就要临考,不少人都在家里潜心苦读,像景名便是如此,而有些人早已经出赶往杭州府城。原本咱们县学有六十名生员,这两天讲课你也看到了,也不过才二十人。这些大热天还在县学呆着的生员,都是被家里长辈逼着来的,希望在县学能够多些管教,再过些时日,这些生员也都要离开兰溪,所以这段时间教谕对我等的管束较为宽松些。”
“你的意思是说,教谕明知道他们装病。还睁只眼闭只眼?”
吴子初摆了摆手,“哪有这么简单,你别看邹老头看上去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其实那都是装的。只要你在请病假的时候,给他点尊师礼,他自然就让你请假。”
“尊师礼?”余少白顿时恍然,原来这县学也兴这一套,现在想想也是,若没有什么捷径,吴子初他们如何出去到县城快活,原本应该在县学呆着的他们,如何出现在周家喜宴,诗社,还有青楼之中,靠的原来还是送礼。
“这个尊师礼大概要送多少才合适?”
“怎么?你要请病假?”
余少白叹气说道:“我这个人不喜欢拘束,在这县学实在呆不习惯。”
“看你这几天确实无精打采,大舅哥诓你来县学,做的却是有些欠考虑。那尊师礼不多,你直接给他两钱便好。”
忽然余少白见说完这话的吴子初凑了过来,忙说道:“你又要让我做什么?可别再坑我!”
“你不是要请假吗?要不然咱们一起请病假,顺便你把大舅哥的那份钱也送了吧。”
“你现在活的这么惨?一钱银子都没了?”余少白疑道。
吴子初唉声叹气:“我爹断了我的饷,这次我出去便是想去找我娘,看能不能给我点。”
听到这话,余少白无奈的摇了摇头。曾经二十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的吴子初,如今却被那未来老丈人娄老爹害成了连一钱银子都没有的境界,也不知娄月如可曾明白他对自己的真心。
“我这一共八两银子,给你四两。”余少白将怀里的四两银子递给吴子初,这家伙顿时多云转晴,搂着余少白的肩膀,朝邹教谕房间走去。
“怎么?你们也病了?”坐在桌前的邹教谕看着那两个面色红润的少年郎。
吴子初也算小有经验,将二钱放到桌上,却是不曾言语,那邹教谕只是扫了一眼那尊师礼,点头说道:“这次要请几天?”
“回夫子的话,这病也不知何时能好。”??
邹夫子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这小子还是如此顽劣,别人请假不是家中有事,便是要在家中苦读。怎么你们兰溪七怪就这么胡闹,周万里在家里经营生意,好好的学业就这么荒废。田问那几个就知道混迹青楼,泛舟赏月。就那李景名还有些资质,只是太过心高气傲。而你这小子也就只会惹是生非,听说最近改了性子,还破了命案,这点倒是让老夫有些意外。”
“教谕批评的是,子初一定三省吾身,让您不必再为子初费心。”
“哼~你小子哪次不都是这么说的。行了,反正今年的考核老夫也已经过了,也不怕朝廷怪罪下来。你们兰溪七怪就好自为之吧~”
见他端起茶杯,吴子初和余少白拱手拜退。
走出房间,余少白笑道:“怎么不知道你们除了兰溪七子还有兰溪七怪的别称?”
“这个不重要,能把假请了就行了。看来这次邹老头对刘丰玉他们很有信心,不怕我们这些不好读书的生员托他升迁的后腿。”
余少白微微点了点头,他倒是明白吴子初的意思。在唐宋及以前,对教师业务的考核主要在“教学量”上,明代则开始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钩。明朝对教育主管和教师的考核,除了和其他行业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外,还单设有“学官考课法”。
“学官考课法”是明太祖朱元璋推出的教师考核制度,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全国推行,但在江南各地已经推行。其中府学教授有9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可获升迁资格。
平时对教师也有考核。如在月考中,学生三月无长进,教师要被扣工资。当时教师工资由现钞和米两部分组成,扣工资的形式主要是“罚米”。如果学生在学年末举行的“岁考”中仍不进步,问题就大了——凡府学12人、州学8人、县学6人以上无长进,府州县地方官及所属学校教师除被“罚俸”外,还要被“训导”。?
如果“岁考”中,府学24人、州学16人、县学12人以上无长进,要取消教师资格,巡按御史或按察使有权直接开除(罢黜)教师。不仅教师被处理,府州、县的地方官员也跟着受罚,要被处以“笞刑”。
……
二人来到斋舍,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余少白进了房间,见林晚风放下书籍,揉着眼睛,不禁好奇问道:“我很好奇,你这也不像是大户人家出声,附生名额是如何得来的?”
林晚风闻言一愣,低头许久才说道:“我爹是打虎英雄,因他除了恶虎,朝廷赏了附生名额。只可惜他没办法看到我金榜题名。”
看到那少年脸上的泪水,余少白疑道:“令尊怎么了?”
林晚风抹掉脸上的泪水,“一年前,我爹便死了,死在了庸医手里。”
“庸医?”余少白虽然有些好奇,但也知道自己问错了话,害得人家想起了伤心事。“真是抱歉,在下有些多嘴了。你继续,我去睡了。”说罢他便走向床铺。
林晚风叹了口气,脸上的哀色慢慢散去,再次拿起书籍,看了起来……
??
在饭斋里见到了林晚风,吃过晚饭二人一同回到房里,他坐在门前看着月亮呆,林晚风则是在房里读书。
……
第二日清晨,余少白天还没亮便被刘丰玉叫醒,带着他去了县学后面的澡堂,沐浴更衣之后才进了孔子庙,邹教谕站在堂前滔滔不绝,余少白听的稀里糊涂,最后结束时还让他带走了县学守则的簿子。
最让头疼的是成为生员后,还要接受诸多考校,一类由邹教谕考校,分月课、季考。月课每月进行一次。季考是春、夏、秋、冬每季考试一次,内容同月课。并且每月召集生员聚于明伦堂内,背诵四书五经,除丁忧、患病、外出从师以及不可脱身的事故外,一律不许告假。一年内有三次不参加月课者予以警告,一年内始终不参加月课、季考者革除名籍黜为民。月课、季考的试卷要送交学政查核备案。
除此之外还有皇帝特派的学政主持的考试。有岁试和科试两种。一般在学政三年任期内,第一年进行岁试,第二年进行科试。岁试对生员分别优劣,酌定赏罚。岁试实行“六等黜陟法”,即按成绩划分六等进行赏罚,而第五等处罚便是由附生变青衣,余少白如今便是附生,不过他倒是对这处罚不太在意。
且不论科考马上就要停止,就单说这洪武年间,升官最快的便是举荐和建功。建功这一条路子余少白在没成为武林高手之前,是没那个想法,这弱不禁风,智商堪忧的他,如何在战场建功立业?不过大功搞不来,在这市井之中小功还是很容易,这点余少白还是有些自信。
至于举荐这条路,他倒是觉得可以从汪宜正下手,毕竟他岳父很牛掰。
心里有了这些打算,余少白原先有些郁闷的心情顿时消散了些,从斋舍里取来书籍便赶往讲课堂,今天郑训导讲的是《孟子》,在他还没到之前,学子们便已经提前进了讲课堂,坐下等待郑训导。
余少白选了最后面的位置坐下,开始了此生他的第一节课。
当~
听到锣声响起,昏昏沉沉的余少白顿时来了精神,站起身来将夫子送走,没过多久接着又是邹教谕进来授课……
整整一天下来,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枯燥乏味之极让人崩溃,一直到第四天,余少白忽然现田问和钱泽华还有叔晋他们并没有来讲课堂,从吴子初口中才知道一条“生路”。
“子初,他们几个都去了哪里?”吃过晚饭,余少白跟着吴子初走了出来。
吴子初凑到他们身旁,小声的说道:“嘿嘿~他们不小心染上风寒了。”
风寒?这都快热死狗的天气,居然会染上风寒?余少白疑道:“他们该不会是在装病。”??
吴子初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不是吧,三个人一起请病假?教谕会同意吗?一眼不就看穿他们是在装病?”
听到这话,吴子初说道:“这你是刚来,还不知道咱们县学的情况,如今马上就要临考,不少人都在家里潜心苦读,像景名便是如此,而有些人早已经出赶往杭州府城。原本咱们县学有六十名生员,这两天讲课你也看到了,也不过才二十人。这些大热天还在县学呆着的生员,都是被家里长辈逼着来的,希望在县学能够多些管教,再过些时日,这些生员也都要离开兰溪,所以这段时间教谕对我等的管束较为宽松些。”
“你的意思是说,教谕明知道他们装病。还睁只眼闭只眼?”
吴子初摆了摆手,“哪有这么简单,你别看邹老头看上去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其实那都是装的。只要你在请病假的时候,给他点尊师礼,他自然就让你请假。”
“尊师礼?”余少白顿时恍然,原来这县学也兴这一套,现在想想也是,若没有什么捷径,吴子初他们如何出去到县城快活,原本应该在县学呆着的他们,如何出现在周家喜宴,诗社,还有青楼之中,靠的原来还是送礼。
“这个尊师礼大概要送多少才合适?”
“怎么?你要请病假?”
余少白叹气说道:“我这个人不喜欢拘束,在这县学实在呆不习惯。”
“看你这几天确实无精打采,大舅哥诓你来县学,做的却是有些欠考虑。那尊师礼不多,你直接给他两钱便好。”
忽然余少白见说完这话的吴子初凑了过来,忙说道:“你又要让我做什么?可别再坑我!”
“你不是要请假吗?要不然咱们一起请病假,顺便你把大舅哥的那份钱也送了吧。”
“你现在活的这么惨?一钱银子都没了?”余少白疑道。
吴子初唉声叹气:“我爹断了我的饷,这次我出去便是想去找我娘,看能不能给我点。”
听到这话,余少白无奈的摇了摇头。曾经二十两银子都不放在眼里的吴子初,如今却被那未来老丈人娄老爹害成了连一钱银子都没有的境界,也不知娄月如可曾明白他对自己的真心。
“我这一共八两银子,给你四两。”余少白将怀里的四两银子递给吴子初,这家伙顿时多云转晴,搂着余少白的肩膀,朝邹教谕房间走去。
“怎么?你们也病了?”坐在桌前的邹教谕看着那两个面色红润的少年郎。
吴子初也算小有经验,将二钱放到桌上,却是不曾言语,那邹教谕只是扫了一眼那尊师礼,点头说道:“这次要请几天?”
“回夫子的话,这病也不知何时能好。”??
邹夫子无奈的摇了摇头:“你这小子还是如此顽劣,别人请假不是家中有事,便是要在家中苦读。怎么你们兰溪七怪就这么胡闹,周万里在家里经营生意,好好的学业就这么荒废。田问那几个就知道混迹青楼,泛舟赏月。就那李景名还有些资质,只是太过心高气傲。而你这小子也就只会惹是生非,听说最近改了性子,还破了命案,这点倒是让老夫有些意外。”
“教谕批评的是,子初一定三省吾身,让您不必再为子初费心。”
“哼~你小子哪次不都是这么说的。行了,反正今年的考核老夫也已经过了,也不怕朝廷怪罪下来。你们兰溪七怪就好自为之吧~”
见他端起茶杯,吴子初和余少白拱手拜退。
走出房间,余少白笑道:“怎么不知道你们除了兰溪七子还有兰溪七怪的别称?”
“这个不重要,能把假请了就行了。看来这次邹老头对刘丰玉他们很有信心,不怕我们这些不好读书的生员托他升迁的后腿。”
余少白微微点了点头,他倒是明白吴子初的意思。在唐宋及以前,对教师业务的考核主要在“教学量”上,明代则开始与教学质量和升学率挂钩。明朝对教育主管和教师的考核,除了和其他行业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外,还单设有“学官考课法”。
“学官考课法”是明太祖朱元璋推出的教师考核制度,虽然现在还没有正式全国推行,但在江南各地已经推行。其中府学教授有9名学生在乡试中举,州学学正有6名学生中举,县学教谕有3名学生中举,方算称职,可获升迁资格。
平时对教师也有考核。如在月考中,学生三月无长进,教师要被扣工资。当时教师工资由现钞和米两部分组成,扣工资的形式主要是“罚米”。如果学生在学年末举行的“岁考”中仍不进步,问题就大了——凡府学12人、州学8人、县学6人以上无长进,府州县地方官及所属学校教师除被“罚俸”外,还要被“训导”。?
如果“岁考”中,府学24人、州学16人、县学12人以上无长进,要取消教师资格,巡按御史或按察使有权直接开除(罢黜)教师。不仅教师被处理,府州、县的地方官员也跟着受罚,要被处以“笞刑”。
……
二人来到斋舍,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余少白进了房间,见林晚风放下书籍,揉着眼睛,不禁好奇问道:“我很好奇,你这也不像是大户人家出声,附生名额是如何得来的?”
林晚风闻言一愣,低头许久才说道:“我爹是打虎英雄,因他除了恶虎,朝廷赏了附生名额。只可惜他没办法看到我金榜题名。”
看到那少年脸上的泪水,余少白疑道:“令尊怎么了?”
林晚风抹掉脸上的泪水,“一年前,我爹便死了,死在了庸医手里。”
“庸医?”余少白虽然有些好奇,但也知道自己问错了话,害得人家想起了伤心事。“真是抱歉,在下有些多嘴了。你继续,我去睡了。”说罢他便走向床铺。
林晚风叹了口气,脸上的哀色慢慢散去,再次拿起书籍,看了起来……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