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一梦千年
- 2 第二章 一一风荷举
- 3 第三章 食包包食饱
- 4 第四章 包吃包住
- 5 第五章 大小姐的家世
- 6 第六章 姜琅的目标
- 7 第七章 新吃食
- 8 第八章 小笼包大卖
- 9 第九章 大小姐的震惊
- 10 第十章 扩张扩张
- 11 第十一章 青楼的外卖(1)
- 12 第十二章 青楼的外卖(2)
- 13 第十三章 青楼的外卖(3)
- 14 第十四章 订餐服务
- 15 第十五章 形象代言人
- 16 第十六章 作画能加分
- 17 第十七章 美人痣
- 18 第十八章 江宁城的形势
- 19 第十九章 香满楼赛诗会
- 20 第二十章 林梦竹
- 21 第二十一章 江宁城“三贱客”
- 22 第二十二章 赛诗会之咏荷
- 23 第二十三章 赛诗会之行酒令(1)
- 24 第二十四章 赛诗会之行酒令(2)
- 25 第二十五章 赛诗会之对子风波(1)
- 26 第二十六章 赛诗会之对子风波(2)
- 27 第二十七章 你有麻烦了
- 28 第二十八章 深夜火并
- 29 第二十九章 买肉风波(1)
- 30 第三十章 买肉风波(2)
- 31 第三十一章 积德行善的买卖
- 32 第三十二章 有人砸场子
- 33 第三十三章 我要和你决斗
- 34 第三十四章 赛马(1)
- 35 第三十五章 赛马(2)
- 36 第三十六章 武学废材
- 37 第三十七章 交易路线
- 38 第三十八章 小龙湾交易
- 39 第三十九章 一个都能少
- 40 第四十章 粪有税屁无捐
- 41 第四十一章 老匠人
- 42 第四十二章 再遇刘乐瑶
- 43 第四十三章 好吃的香皂
- 44 第四十四章 乞巧节(1)
- 45 第四十五章 45乞巧节(2)
- 46 第四十六章 乞巧节(3)
- 47 第四十七章 财迷的大小姐
- 48 第四十八章 破土动工
- 49 第四十九章 月夕中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章 一一风荷举
第二章 一一风荷举
跟着自己的记忆,姜琅终于找到了住处。顺着河堤的陡坡滑到到底,一个桥洞出现在面前,没错就是这里了。
桥洞两面各支起来一块木板,堪堪能算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屋内阴仄昏暗,紧挨着潺潺流水显得潮湿异常。还好这个时候没有水污染,要在后世光是味道就能把人熏死。
姜琅挑挑拣拣总算是凑齐了一身相对干净点的衣衫,洗漱用品更是一样没有,自己一个穷酸书生,吃饭都成问题,这些都是奢侈品,而且以前的“姜琅”也并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
说到个人卫生,姜琅不禁吐槽一些整日之乎者也的文人士子。近的就仁宗朝的王安石,仪表邋遢,着衣肮脏,须发凌乱,不修边幅的样子登峰造极。远一点的就前秦王猛,有一个成语“扪虱而谈”说的就是他。晋书记载:“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就是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论当世之事,旁若无人。王猛扪虱的时候不说虱子的感受,也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虽说这些人都比较邋遢,但丝毫的不影响他们的才干,不影响他们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王安石饱受争议暂且不提,王猛则是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辅佐苻坚歼灭群雄,统一北方。只可惜王猛逝世,苻坚淝水一役一败涂地,最后只落得个国破身体下场。这些都是名人的个性,姜琅从小接受教育就是勤洗手讲卫生,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沿着青石小巷寻觅着,姜琅总算是找到一处相对僻静的荷花池,环顾四周,四下无人,打算就在此处沐浴更衣了。
姜琅先俯身在水池边,仔细的打量一下自己现在的样貌。皮肤白皙,五官俊美,虽没帅到让美女面红耳赤,呻吟尖叫的地步,但也算是俊秀灵动,翩翩少年。褪下身上繁琐的长衫,姜琅一低头,也颇为满意,最重要的是还有很大发育空间。
一边洗澡姜琅一点消化脑海中的信息,想起年号,姜琅就咂舌苦笑。此刻年号是“建中靖国”元年,是端王赵佶登基的第二年,是著名的“青楼天子”宋徽宗的第一个年号。宋徽宗实在不是一个好皇帝,《宋史》的评价就是“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徽宗任用奸佞,六贼当政,又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使得内忧外患,导致“靖康之变”,落得凄惨无比的下场。
姜琅想起后世史书介绍“靖康之变”,就觉得愤懑郁结,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那是史书上最耻辱的一页,姜琅都不愿想起。但是自己回到了这个时代,他是这个时代的先知,姜琅想要尽最大的可能改写这段历史。有任何一丝的可能姜琅也不打算放弃,一定要阻止那场惨剧的发生。
想通了这些,姜琅打定主意,学业不能丢,文人士子的身份不能丢。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解决掉“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藩镇割据的局面后,一直是“重文教,轻武事”,这一治国政策执行的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所以姜琅想要有所作为,还是士子身份好使,最好是能“东华门唱名”方能一展抱负。
想到到“靖康之变”还有很长时间,说不定自己还能回去,姜琅也就释然了。
澡洗的差不多了,姜琅上岸往身上套衣衫。时令正是夏暑,水面荷叶清润圆正,荷花亭亭玉立。姜琅突然诗兴大发,想到一首诗词非常的贴切,决定做一次文坛的剽窃大盗。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姜琅刚吟完上阕,正喘口气的功夫,突然听到一个惊呼,“好词,好词,没想到在这僻静的荷花池畔,还能听到如此佳句。”
姜琅听到这清脆悦耳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巷口走出一绝美少女。少女柳眉杏目,明眸皓齿,身着一身粉色缎面齐腰襦裙,犹如出水芙蓉一般,与池中荷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少女看着正在套衣衫的姜琅,又看地上的脏衣服,顿时面红耳赤,拉着身边的小丫鬟,躲在湖边的垂柳后面,羞道:“你这书生好生无礼,光天化日之下沐浴更衣,真是有辱斯文。”
姜琅顿时无语了,我这白日沐浴,也不是白日宣淫,怎么还有辱斯文了。说不定这小娘皮偷窥自己洗澡,然后倒打一耙呢。
姜琅笑道:“小生只是白日沐浴,姑娘不知躲在何处偷窥在下,子曰:‘非礼勿视’,姑娘这么做丝毫不合乎礼数。”
听到姜琅如此说,少女气急,碎了一口,怒骂道:“你这登徒浪子”。小丫鬟听到姜琅骂自己家小姐没教养,气不过,站出来道:“你这登徒浪子,出言不逊,知道我家小姐是谁吗?”
“我怎么认得你家小姐,我也不是你家姑爷”,姜琅道。
姜琅的话音刚落,这主仆一起从柳树后跳了出来,伸着芊芊玉指,指着姜琅道:“你…你这登徒浪子,真是欺人太甚。”
看着这主仆二人衣着不凡,小娘皮还气的杏目泛红。姜琅觉得自己调戏良家少女实在罪恶,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道:“小生一时失言,姑娘莫要见怪,小生这就把这词下阕补齐,权当是赔罪。”
姜琅看出来了,这少女极喜欢这首词,之所以现在都没有掩面羞走,就是为了听他的下阕。
听姜琅如此说,少女的俏丽小脸终于缓和下来,娇哼一声,道:“你且说来,莫要糊弄于我。”
看到鱼儿上钩了,姜琅暗自窃喜,故作为难道:“补齐也不难,只是小生家境赤贫,平日都是靠卖字画为生活计,这润笔费用…”
少女看姜琅眼里冒着金光,鄙视的看了一眼,道:“你且补齐这词,润笔费不成问题。”
听了这话,姜琅顿时心安,北宋的第一桶金就要挖到了。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金陵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为了更贴切一点,姜琅把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沈香》做了一下微调,把地名给换了。
少女听了这下阕更是眼前一亮,如痴如醉,喃喃自语道:“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金陵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好词好词,开始写这一池的荷花姿态,然后梦回故乡。有虚有实,让人遐想联翩…”
姜琅看着少女吟词走神,没有给钱的意思,不禁使劲咳了几声。
“咳…”
听到这不和谐的声音,少女终于回过神来,上下打量了一眼姜琅道:“这首词的意境如此之高,是你这样登徒浪子能做出来的吗?”
姜琅一听这少女有赖账的意思,急了。老脸也不红,虽然只改了两个字,但这也算是自己写的,说道:“自然是小生写的了,难道姑娘囊中羞涩,想要赖账不成。”
少女瞥了姜琅一眼,哼了一声,道:“本小姐岂能赖账,环儿,拿十两银子给这位公子。”
小丫鬟鄙视的看了一眼姜琅,从香囊中拿出一个银锭,朝姜琅丢过来。
姜琅接过银锭,用牙使劲咬了咬,立刻显出一个牙印,这才放心的揣入怀里。这可是十两,这小娘皮果然出手阔绰,十两够姜琅省吃俭用的吃两年了!
真是赚大发了!看在银子的面子上,这小娘皮就算是故意偷窥自己的“风荷举”,姜琅也不打算再追究了。
银子已到手,这是非之地多留无益,姜琅跟少女道了一声谢,在二人鄙视的目光中,匆匆离开了这片荷花池。
桥洞两面各支起来一块木板,堪堪能算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屋内阴仄昏暗,紧挨着潺潺流水显得潮湿异常。还好这个时候没有水污染,要在后世光是味道就能把人熏死。
姜琅挑挑拣拣总算是凑齐了一身相对干净点的衣衫,洗漱用品更是一样没有,自己一个穷酸书生,吃饭都成问题,这些都是奢侈品,而且以前的“姜琅”也并不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
说到个人卫生,姜琅不禁吐槽一些整日之乎者也的文人士子。近的就仁宗朝的王安石,仪表邋遢,着衣肮脏,须发凌乱,不修边幅的样子登峰造极。远一点的就前秦王猛,有一个成语“扪虱而谈”说的就是他。晋书记载:“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就是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论当世之事,旁若无人。王猛扪虱的时候不说虱子的感受,也不知道有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虽说这些人都比较邋遢,但丝毫的不影响他们的才干,不影响他们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王安石饱受争议暂且不提,王猛则是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辅佐苻坚歼灭群雄,统一北方。只可惜王猛逝世,苻坚淝水一役一败涂地,最后只落得个国破身体下场。这些都是名人的个性,姜琅从小接受教育就是勤洗手讲卫生,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沿着青石小巷寻觅着,姜琅总算是找到一处相对僻静的荷花池,环顾四周,四下无人,打算就在此处沐浴更衣了。
姜琅先俯身在水池边,仔细的打量一下自己现在的样貌。皮肤白皙,五官俊美,虽没帅到让美女面红耳赤,呻吟尖叫的地步,但也算是俊秀灵动,翩翩少年。褪下身上繁琐的长衫,姜琅一低头,也颇为满意,最重要的是还有很大发育空间。
一边洗澡姜琅一点消化脑海中的信息,想起年号,姜琅就咂舌苦笑。此刻年号是“建中靖国”元年,是端王赵佶登基的第二年,是著名的“青楼天子”宋徽宗的第一个年号。宋徽宗实在不是一个好皇帝,《宋史》的评价就是“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徽宗任用奸佞,六贼当政,又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使得内忧外患,导致“靖康之变”,落得凄惨无比的下场。
姜琅想起后世史书介绍“靖康之变”,就觉得愤懑郁结,心情久久的不能平静,那是史书上最耻辱的一页,姜琅都不愿想起。但是自己回到了这个时代,他是这个时代的先知,姜琅想要尽最大的可能改写这段历史。有任何一丝的可能姜琅也不打算放弃,一定要阻止那场惨剧的发生。
想通了这些,姜琅打定主意,学业不能丢,文人士子的身份不能丢。自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解决掉“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藩镇割据的局面后,一直是“重文教,轻武事”,这一治国政策执行的矫枉过正,过犹不及。所以姜琅想要有所作为,还是士子身份好使,最好是能“东华门唱名”方能一展抱负。
想到到“靖康之变”还有很长时间,说不定自己还能回去,姜琅也就释然了。
澡洗的差不多了,姜琅上岸往身上套衣衫。时令正是夏暑,水面荷叶清润圆正,荷花亭亭玉立。姜琅突然诗兴大发,想到一首诗词非常的贴切,决定做一次文坛的剽窃大盗。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姜琅刚吟完上阕,正喘口气的功夫,突然听到一个惊呼,“好词,好词,没想到在这僻静的荷花池畔,还能听到如此佳句。”
姜琅听到这清脆悦耳的声音,循声望去,只见巷口走出一绝美少女。少女柳眉杏目,明眸皓齿,身着一身粉色缎面齐腰襦裙,犹如出水芙蓉一般,与池中荷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少女看着正在套衣衫的姜琅,又看地上的脏衣服,顿时面红耳赤,拉着身边的小丫鬟,躲在湖边的垂柳后面,羞道:“你这书生好生无礼,光天化日之下沐浴更衣,真是有辱斯文。”
姜琅顿时无语了,我这白日沐浴,也不是白日宣淫,怎么还有辱斯文了。说不定这小娘皮偷窥自己洗澡,然后倒打一耙呢。
姜琅笑道:“小生只是白日沐浴,姑娘不知躲在何处偷窥在下,子曰:‘非礼勿视’,姑娘这么做丝毫不合乎礼数。”
听到姜琅如此说,少女气急,碎了一口,怒骂道:“你这登徒浪子”。小丫鬟听到姜琅骂自己家小姐没教养,气不过,站出来道:“你这登徒浪子,出言不逊,知道我家小姐是谁吗?”
“我怎么认得你家小姐,我也不是你家姑爷”,姜琅道。
姜琅的话音刚落,这主仆一起从柳树后跳了出来,伸着芊芊玉指,指着姜琅道:“你…你这登徒浪子,真是欺人太甚。”
看着这主仆二人衣着不凡,小娘皮还气的杏目泛红。姜琅觉得自己调戏良家少女实在罪恶,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道:“小生一时失言,姑娘莫要见怪,小生这就把这词下阕补齐,权当是赔罪。”
姜琅看出来了,这少女极喜欢这首词,之所以现在都没有掩面羞走,就是为了听他的下阕。
听姜琅如此说,少女的俏丽小脸终于缓和下来,娇哼一声,道:“你且说来,莫要糊弄于我。”
看到鱼儿上钩了,姜琅暗自窃喜,故作为难道:“补齐也不难,只是小生家境赤贫,平日都是靠卖字画为生活计,这润笔费用…”
少女看姜琅眼里冒着金光,鄙视的看了一眼,道:“你且补齐这词,润笔费不成问题。”
听了这话,姜琅顿时心安,北宋的第一桶金就要挖到了。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金陵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为了更贴切一点,姜琅把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沈香》做了一下微调,把地名给换了。
少女听了这下阕更是眼前一亮,如痴如醉,喃喃自语道:“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金陵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好词好词,开始写这一池的荷花姿态,然后梦回故乡。有虚有实,让人遐想联翩…”
姜琅看着少女吟词走神,没有给钱的意思,不禁使劲咳了几声。
“咳…”
听到这不和谐的声音,少女终于回过神来,上下打量了一眼姜琅道:“这首词的意境如此之高,是你这样登徒浪子能做出来的吗?”
姜琅一听这少女有赖账的意思,急了。老脸也不红,虽然只改了两个字,但这也算是自己写的,说道:“自然是小生写的了,难道姑娘囊中羞涩,想要赖账不成。”
少女瞥了姜琅一眼,哼了一声,道:“本小姐岂能赖账,环儿,拿十两银子给这位公子。”
小丫鬟鄙视的看了一眼姜琅,从香囊中拿出一个银锭,朝姜琅丢过来。
姜琅接过银锭,用牙使劲咬了咬,立刻显出一个牙印,这才放心的揣入怀里。这可是十两,这小娘皮果然出手阔绰,十两够姜琅省吃俭用的吃两年了!
真是赚大发了!看在银子的面子上,这小娘皮就算是故意偷窥自己的“风荷举”,姜琅也不打算再追究了。
银子已到手,这是非之地多留无益,姜琅跟少女道了一声谢,在二人鄙视的目光中,匆匆离开了这片荷花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