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8 408.第408章 小关成败(一)
- 409 409.第409章 小关成败(二)
- 410 410.第410章 力挽狂澜(一)
- 411 411.第411章 力挽狂澜(二)
- 412 412.第412章 临终托孤
- 413 413.第413章 收服人心
- 414 414.第414章 烽烟渐熄
- 415 415.第415章 金丸射鸦
- 416 416.第416章 春风得意
- 417 417.第417章 痛快怒斥
- 418 418.第418章 祸事上身
- 419 419.第419章 恨意深种
- 420 420.第420章 尺子夭折
- 421 421.第421章 有意搅局
- 422 422.第422章 黯然销魂
- 423 423.第423章 风声鹤唳
- 424 424.第424章 不期而至
- 425 425.第425章 滴水不漏
- 426 426.第426章 相互试探
- 427 427.第427章 郎心如铁
- 428 428.第428章 心照不宣
- 429 429.第429章 玻璃蒙窗
- 430 430.第430章 兄弟异心
- 431 431.第431章 大傩之仪
- 432 432.第432章 白纻之舞
- 433 433.第433章 天子之赐
- 434 434.第434章 处处为难
- 435 435.第435章 陈兵耀武
- 436 436.第436章 七郎献策(上)
- 437 437.第437章 七郎献策(下)
- 438 438.第438章 互相利用
- 439 439.第439章 设计争宠
- 440 440.第440章 意外相见
- 441 441.第441章 司徒离间
- 442 442.第442章 卿是美人
- 443 443.第443章 突闻噩耗(一)
- 444 444.第444章 突闻噩耗(二)
- 445 445.第445章 四面火起
- 446 446.第446章 君子一舞
- 447 447.第447章 拉拢痴奴
- 448 448.第448章 彻夜难眠
- 449 449.第449章 命悬一线
- 450 450.第450章 各生异心
- 451 451.第451章 心思狠绝
- 452 452.第452章 赤诚相待
- 453 453.第453章 棺椁出城
- 454 454.第454章 祸事在前
- 455 455.第455章 生如朝露
- 456 456.第456章 另结新欢
- 457 457.第457章 金蝉脱壳
- 458 458.第458章 晋位郡王
- 459 459.第459章 豫州待变
- 460 460.第460章 大乱之始
- 461 461.第461章 议立嫡妃
- 462 462.第462章 剥骨离肉
- 463 463.第463章 同床异梦
- 464 464.第464章 剖心以对
- 465 465.第465章 名动天下
- 466 466.第466章 借机发难
- 467 467.第467章 大打出手
- 468 468.第468章 陷入僵局
- 469 469.第469章 侯景叛国
- 470 470.第470章 太子降生
- 471 471.第471章 李氏秘告
- 472 472.第472章 高王暴怒
- 473 473.第473章 暗下功夫
- 474 474.第474章 一剑削首
- 475 475.第475章 亲赴豫州
- 476 476.第476章 痴奴殒命
- 477 477.第477章 祸国愚臣
- 478 478.第478章 情非得已
- 479 479.第479章 鸩杀之毒
- 480 480.第480章 见机而逃
- 481 481.第481章 代饮毒酒
- 482 482.第482章 诱骗侯景
- 483 483.第483章 收复豫州
- 484 484.第484章 恩断情绝
- 485 485.第485章 吴兴太守
- 486 486.第486章 相拥向火
- 487 487.第487章 废立天子
- 488 488.第488章 齐王得女
- 489 489.第489章 议请代魏
- 490 490.第490章 以退为进
- 491 491.第491章 置身事外
- 492 492.第492章 怒责母亲
- 493 493.第493章 金雀高飞(一)
- 494 494.第494章 金雀高飞(二)
- 495 495.第495章 金雀高飞(三)
- 496 496.第496章 金雀高飞(四)
- 497 497.第497章 齐王代魏(上)
- 498 498.第498章 齐王代魏(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418.第418章 祸事上身
418.第418章 祸事上身
华山王妃见琅琊公主元玉仪已经被命妇们簇拥着推到前面来,恰在高王妃身后侧。她禁不住扯了扯唇角,恶毒一笑,向月光走过来。
“高王妃教训得是。”她一边说一边往元玉仪身边靠近。
月光也不由转过身来对着她。
“柔然公主原本是要嫁过来当皇后的,可惜主上与皇后情意甚笃,不愿废后。所以公主才降为王妃。王妃刚才说的话,看来是没做成皇后心有不甘。不知道这话要是让皇后听到了又会怎么想?”
华山王妃挑衅地看着月光。“听说公主的阿姊倒是给西寇皇帝做皇后,最后还不是受冷落而身死?”
月光大怒,她阿姊落英的事此刻从一个贱妇口中说出,格外刺激她。她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地一脚便踹过来,怒喝道,“贱妇住口!”
华山王妃这次事先已预料,立刻就向元玉仪身边一躲。月光踢得不解恨,手上又是挥着弓打过来。华山王妃又是一躲。
元玉仪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今日入宫会遇到这样的祸事。在命妇们又喊又叫,忽而往前涌,忽而往退的混乱中,高王妃的那张弓扫过来,恰巧就打在她肩背上。既便有缇女扶着她,她还是没控制住失控的身子,立刻就扑倒下去。
缇女也被人推来推去身不由己。她努力去扶元玉仪,但没接得太稳,跟着一起扑倒在地。
当元玉仪扑倒在地上的时候,华山王妃看到了,大笑起来。
殿内安静了。
这时所有的命妇都看着元玉仪。元玉仪蹙着眉被缇女扶着,她扶着肚子,蜷在缇女身上,没有动。
这下连皇后都大惊失色。她是万万不能让元玉仪在宫中出事的。小虎已经命人快去请太医令。
那提着青釉壶的侍女看一眼济北王妃。
济北王妃倒是很镇定,专注地看着眼前态势,没有看那侍女一眼。
倒是高阳王妃往前走了走,也格外地关注。
月光没想到自己打在了元玉仪身上。她倒没有惊慌,想着不过是个外妇,又能如何?
元仲华也讶然了。她刚才没留神元玉仪,不明白她身重如此为什么非要入宫来凑热闹,还要往前面挤。
正想着皇后怎么还没回来,抬头看到皇后其实已经回来了,正往这儿走过来,满面的不悦之色。
高远君最怕的就是元玉仪出事。先吩咐人把元玉仪扶到供坐的大床上躺下等太医令。
命妇们人人往后躲,殿内几乎鸦雀无声。高远君心里确实是极不痛快,好好的冬至日,被搅得如此混乱血腥,她这个皇后还有什么威仪?刚才又听了华山王妃那些不该说的话,高远君心里勾起旧事,满心生怨。
看皇后四处环顾,满面怒色,命妇们纷纷跪下请罪。
高远君心里明白,也只能拿华山王妃出气了。
殿内匍匐一片,高远君心里恨极,只能盯着华山王妃冷冷道,“长公主说得不错,尔这等贱妇,不配为命妇……”话说到这儿,高远君沉默了。
跪在地上的命妇们心里纷纷为华山王妃惋惜。好好的一个王妃,非要和长公主作对,弄得被废,何必呢?
华山王妃也知道自己必要受重惩,心里也无话可说。
小虎看皇后的神色就知道,华山王妃是保不住了。她再看一眼这些命妇,心里就知道她们的心思,连她心里都忍不住鄙夷。
皇后高远君这时抬起头来,扫一眼这些命妇,淡然吩咐道,“将此贱妇拉出去杖弊。”
殿内一霎时所有人都心头震惊。原来皇后想的不是废名位,竟如此严惩。
华山王妃猛然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着高远君。
高远君面色冰冷,并不看她。完全不像是她和济北王妃私下里拜见时的和蔼样子。
华山王妃转身想找济北王妃,命妇众多,她没有看到,口中呼道,“王妃……”
济北王妃跪在人后一动不动,只俯身低头。
倒是高阳王妃惊出一身冷汗来。
元仲华和郁久闾氏及李祖娥等人再抬起头来时,见殿内已进来宿卫军侍卫,来得好快。立刻将华山王妃拖出去,华山王妃犹自喊叫不止。
皇后高远君对喊声充耳不闻,笑容满面地向元仲华等走过来,笑道,“长公主快快请起,”一边感叹,“好好的亚岁,全让这个贱妇给搅了。”
她亲自来扶元仲华,又吩咐人把高王妃和太原公夫人也扶起来。
处置了华山王妃,宫婢们收拾眼前那些乱七八糟的首饰、假髻等物。皇后走到大床边去看琅琊公主元玉仪。
惊魂刚定的命妇们也一拥围了过去。人人都想知道这个大将军的骨血还保不保得住。
皇后是拉着高王妃郁久闾氏和世子妃元仲华一起去的,两个人都不愿意过去。月光是真的不在乎,元仲华是真的不想看。
太原公夫人李祖娥也只能跟着过来。
元玉仪躺在榻上这时醒过味来才觉得肩背上痛得厉害。心里真是恨透了高王妃郁久闾氏,也没想到她有这么大的力气。这时不方便又不能解衣细看,想必已经是青紫得不成样子了。
元玉仪肌肤细腻,几乎遍身无瑕疵,真怕就此身上留下印记。倒还好,别的没什么反映。
太医令奉召急匆匆而来。正是从前在长公主元仲华孕中诊脉的那一位。不等他见礼,皇后高远君就连声吩咐:快去瞧瞧公主。
太医令急切上前,跪下来给元玉仪诊脉,仔细地望闻问切。反复思索、判断,最后回禀皇后说:公主无恙。
太医令这一句话价值千金。
元玉仪顾不上肩背上的疼痛,几乎都快喜极而泣了,大大地放下心来,顿时心情开朗。
皇后面上也满是笑容,她总算是不用担责任。忽然回身看了一眼,只见殿内已经打扫得很洁净,便问小虎,何时开宴。
皇后这一问题转变得太突然,连小虎都一时没适应。幸好她机灵,立刻回禀说:诸事俱已妥帖,只等皇后吩咐。皇后一瞬未停地立刻吩咐摆放宴席。这才又在宫婢们刚搬来的绳床上坐下,又笑着问了元玉仪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命妇们哪儿还管元玉仪现在这儿躺着。既然刚才的风波过去了,皇后也舒服了,不再发怒,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玩乐了。于是又都恢复了刚刚入宫时的心思,把华山王妃引起的那一场风波全都抛诸脑后,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元仲华出去更衣。
高王妃郁久闾氏带着几分无关紧要的好奇心看着眼前大床上的美姬。这时候元玉仪无恙,以她高王妃的身份,自然也没有人再来追究刚才是不是她打了琅琊公主。她正好放松心情,近距离打量了几眼这个在传闻中大将军至宠的外妇。
倒是太原公夫人李祖娥在一侧觉得无聊,又不便离开,正想着要不要也借口更衣先出去。
命妇们的心思早不在元玉仪身上了,对她都视而不见。除了个别几人。
高王妃郁久闾氏觉得此美人有种惯会取悦别人的心思想必是由来已久了。她同时又有种眼高于顶的做作,并希望以此而引人注目。这就是说,有某些东西,她自己是视为珍品的,可在别人眼里不过玩乐。
元玉仪见殿内情景,自己躺在这儿心里并不舒服。除了皇后的一张虚假面孔,早没有人将她放在眼里,完全对她失了兴趣。借口不舒服跟皇后请辞,皇后然是随口挽留。
缇女说公主刚才在外面站得久了受了寒气。
皇后笑说,“这个容易”,说着左右看看,一边是高王妃郁久闾氏,一边是太原公夫人李氏。恰好李氏身后就是高阳王妃,元玉仪的长嫂。皇后一点没沉吟就笑着烦劳太原公夫人和高阳王妃一起去看看有什么热汤来给琅琊公主祛祛寒气。
皇后心里也明白,郁久闾氏是不好支使的,而且刚刚那行事的做派,明显脾气太大,说不定什么事不如意就又会脾气上来,真不敢劳烦她。
太原公夫人好支使,元斌妃本就长嫂算是至亲,暂把琅琊公主交给她们二人照顾,就是在宫中真有了什么意外,也没人敢说皇后的不是。
月光是推不开,高阳王妃想起刚才皇后对华山王妃的冷面,也有话没敢说出口,两个人都领了命。
宫宴终于大开,昭台殿内想必是花团锦簇。皇后移驾,命妇们也纷纷跟着去了昭台殿。
昭台观里转眼就空下来。只有元玉仪躺在大床上对着窗外那两盆绿萼梅。遥闻其香,隔窗隐约看到梅树的影子,忽然觉得怪异无比,怎么也不像刚才那么赏心悦目。
也许是因为此刻坐在她面前的人不对。
昭台观里除了殿角有几个宫婢听候传唤就只剩下高阳王妃与元玉仪独对。
殿内早把刚才那场风波的所有痕迹都打扫干净了。但元玉仪还是觉得气氛古怪得厉害。要不是怕皇后不高兴,她现在就想回东柏堂去。
皇后把她安置在这儿,交给了高阳王妃和太原公夫人就卸了责任。
不管怎么说,她肚子里也是大将军高澄的骨血。长公主元仲华也对她不闻不问,出去了就再没有回来,也没有遣人来问候过她。
还有打了她的高王妃郁久闾氏。虽然不是直指着她来的,但就算误伤也毕竟是她下的手。居然也抛开一边不管了。
眼前的高阳王妃一向对元玉仪没有好感,此刻就好像是监管一般面无表情又大模大样地坐在刚才皇后坐过的绳床上看着元玉仪。倒好像防她逃走似的。看样子就像是如果元玉仪有点逃走的意思,她必定抓回来。
高阳王妃自始至终没有和元玉仪说过一句话。反正是她是奉皇后之间照看,只要这个人活生生躺在这儿,那就没有她的责任。
楼梯上有响动。猜也没有别人,应当是太原公夫人李祖娥。
元玉仪像得救了一般探身去看。
高阳王妃也漠不关心地转头看一眼。
果然看到李氏聘聘婷婷地走来,身后跟着几个宫婢,手里都捧着东西。
高阳王妃不管那宫婢,倒上下打量李祖娥。心里觉得怪不得都说太原公夫人是美人,看来确实如此。只是她的目光并不友善。
月光其实也满心地不愿意。以她的出身,她的身份,以及她和元仲华的关系,她也实在难以喜欢元玉仪。最重要的原因是元玉仪以一个舞姬的微贱身份,却能让高澄独宠,这才是月光心里最难以接受的事。
一直站在大床一侧的缇女看到太原公夫人身后的奴婢们各自捧着食器,她知道娘子一大早起身为了进宫兴奋至极,没有好好进饮食,必定是饿了。
月光的侍婢婉儿见缇女走过来,她也迎上去。婉儿深知主母的心思。她拦在缇女面前,回头唤一个提着青釉壶的宫婢过来。
“这是热的奶汤,特用牛骨熬制。”婉儿简短一句。又指了指后面的宫婢,“太医令也送了压惊的汤药来。还有皇后赏赐的饮食。”
元玉仪正是又饿又渴,其实她也不想喝苦药。
缇女就好像知道她的心思似的,接了从青釉壶里倒入陶碗中的奶汤。顿时牛骨的香气四溢而出。
高阳王妃始终未说话,也未伸手出来,连她的奴婢都远远站着。
月光走过来,亲眼看着元玉仪接了缇女手中的陶碗,一点没有犹豫,慢慢地饮了个干净。
昭台殿内的宴饮则正是酣畅的时候。
雅乐奏响,钟磬声清悠悦耳。音色华贵而节奏轻缓,殿内的气氛随着音乐的节奏也轻松起来。
皇后高远君高坐在上,面上微笑地看着殿内的一片欢庆。这让她心里很有成就感。从不受父母看重的女儿,到刚嫁入宫中处处生涩的皇后,再到现在主中馈游刃有余的宫中女主,她越来越明白权力和地位的重要。
只是一想到昭台观中躺着的元玉仪,高远君心里就有点失落。她还没有一子一女,这是最让她焦急的事。
高王妃郁久闾氏和长公主元仲华的坐席比邻。月光显然是忘了刚才的事,反正她今日是极其痛快。
元仲华对这宴饮的场面好像无感似的。她既不在意饮食,也不在意歌舞。甚至后悔今日就不该入宫。
这宴饮的时辰甚是不短。一直到日昳时才罢。
皇后原本也就想着元玉仪这时无恙,可令人将其送回东柏堂中,只要一出宫,再有什么事也与宫中无关了。心里已经决定,无论如何再不许元玉仪入宫。总觉得她每次入宫都会生事。
这时一个宫婢从外面匆匆而来,走到小虎身边低语了几句。
小虎立刻脸色大变,急趋上前,又伏在皇后高远君耳边低语了几句。
命妇们尽了兴,也知道该出宫了,并没有太多人留意到皇后的身边的变化。
只有济北王妃一直格外留心地盯着看。
但是济北王妃什么都没看出来,皇后虽然一瞬间收了笑面上似是不怿,但很快就放平缓了。听小虎说完了,摆了摆手,小虎便随着那宫婢去了。
皇后吩咐命妇出宫,又各自赏赐,命妇们也就心满意足地叩辞而去。
“高王妃教训得是。”她一边说一边往元玉仪身边靠近。
月光也不由转过身来对着她。
“柔然公主原本是要嫁过来当皇后的,可惜主上与皇后情意甚笃,不愿废后。所以公主才降为王妃。王妃刚才说的话,看来是没做成皇后心有不甘。不知道这话要是让皇后听到了又会怎么想?”
华山王妃挑衅地看着月光。“听说公主的阿姊倒是给西寇皇帝做皇后,最后还不是受冷落而身死?”
月光大怒,她阿姊落英的事此刻从一个贱妇口中说出,格外刺激她。她完全控制不住自己地一脚便踹过来,怒喝道,“贱妇住口!”
华山王妃这次事先已预料,立刻就向元玉仪身边一躲。月光踢得不解恨,手上又是挥着弓打过来。华山王妃又是一躲。
元玉仪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她今日入宫会遇到这样的祸事。在命妇们又喊又叫,忽而往前涌,忽而往退的混乱中,高王妃的那张弓扫过来,恰巧就打在她肩背上。既便有缇女扶着她,她还是没控制住失控的身子,立刻就扑倒下去。
缇女也被人推来推去身不由己。她努力去扶元玉仪,但没接得太稳,跟着一起扑倒在地。
当元玉仪扑倒在地上的时候,华山王妃看到了,大笑起来。
殿内安静了。
这时所有的命妇都看着元玉仪。元玉仪蹙着眉被缇女扶着,她扶着肚子,蜷在缇女身上,没有动。
这下连皇后都大惊失色。她是万万不能让元玉仪在宫中出事的。小虎已经命人快去请太医令。
那提着青釉壶的侍女看一眼济北王妃。
济北王妃倒是很镇定,专注地看着眼前态势,没有看那侍女一眼。
倒是高阳王妃往前走了走,也格外地关注。
月光没想到自己打在了元玉仪身上。她倒没有惊慌,想着不过是个外妇,又能如何?
元仲华也讶然了。她刚才没留神元玉仪,不明白她身重如此为什么非要入宫来凑热闹,还要往前面挤。
正想着皇后怎么还没回来,抬头看到皇后其实已经回来了,正往这儿走过来,满面的不悦之色。
高远君最怕的就是元玉仪出事。先吩咐人把元玉仪扶到供坐的大床上躺下等太医令。
命妇们人人往后躲,殿内几乎鸦雀无声。高远君心里确实是极不痛快,好好的冬至日,被搅得如此混乱血腥,她这个皇后还有什么威仪?刚才又听了华山王妃那些不该说的话,高远君心里勾起旧事,满心生怨。
看皇后四处环顾,满面怒色,命妇们纷纷跪下请罪。
高远君心里明白,也只能拿华山王妃出气了。
殿内匍匐一片,高远君心里恨极,只能盯着华山王妃冷冷道,“长公主说得不错,尔这等贱妇,不配为命妇……”话说到这儿,高远君沉默了。
跪在地上的命妇们心里纷纷为华山王妃惋惜。好好的一个王妃,非要和长公主作对,弄得被废,何必呢?
华山王妃也知道自己必要受重惩,心里也无话可说。
小虎看皇后的神色就知道,华山王妃是保不住了。她再看一眼这些命妇,心里就知道她们的心思,连她心里都忍不住鄙夷。
皇后高远君这时抬起头来,扫一眼这些命妇,淡然吩咐道,“将此贱妇拉出去杖弊。”
殿内一霎时所有人都心头震惊。原来皇后想的不是废名位,竟如此严惩。
华山王妃猛然抬起头来,不敢置信地看着高远君。
高远君面色冰冷,并不看她。完全不像是她和济北王妃私下里拜见时的和蔼样子。
华山王妃转身想找济北王妃,命妇众多,她没有看到,口中呼道,“王妃……”
济北王妃跪在人后一动不动,只俯身低头。
倒是高阳王妃惊出一身冷汗来。
元仲华和郁久闾氏及李祖娥等人再抬起头来时,见殿内已进来宿卫军侍卫,来得好快。立刻将华山王妃拖出去,华山王妃犹自喊叫不止。
皇后高远君对喊声充耳不闻,笑容满面地向元仲华等走过来,笑道,“长公主快快请起,”一边感叹,“好好的亚岁,全让这个贱妇给搅了。”
她亲自来扶元仲华,又吩咐人把高王妃和太原公夫人也扶起来。
处置了华山王妃,宫婢们收拾眼前那些乱七八糟的首饰、假髻等物。皇后走到大床边去看琅琊公主元玉仪。
惊魂刚定的命妇们也一拥围了过去。人人都想知道这个大将军的骨血还保不保得住。
皇后是拉着高王妃郁久闾氏和世子妃元仲华一起去的,两个人都不愿意过去。月光是真的不在乎,元仲华是真的不想看。
太原公夫人李祖娥也只能跟着过来。
元玉仪躺在榻上这时醒过味来才觉得肩背上痛得厉害。心里真是恨透了高王妃郁久闾氏,也没想到她有这么大的力气。这时不方便又不能解衣细看,想必已经是青紫得不成样子了。
元玉仪肌肤细腻,几乎遍身无瑕疵,真怕就此身上留下印记。倒还好,别的没什么反映。
太医令奉召急匆匆而来。正是从前在长公主元仲华孕中诊脉的那一位。不等他见礼,皇后高远君就连声吩咐:快去瞧瞧公主。
太医令急切上前,跪下来给元玉仪诊脉,仔细地望闻问切。反复思索、判断,最后回禀皇后说:公主无恙。
太医令这一句话价值千金。
元玉仪顾不上肩背上的疼痛,几乎都快喜极而泣了,大大地放下心来,顿时心情开朗。
皇后面上也满是笑容,她总算是不用担责任。忽然回身看了一眼,只见殿内已经打扫得很洁净,便问小虎,何时开宴。
皇后这一问题转变得太突然,连小虎都一时没适应。幸好她机灵,立刻回禀说:诸事俱已妥帖,只等皇后吩咐。皇后一瞬未停地立刻吩咐摆放宴席。这才又在宫婢们刚搬来的绳床上坐下,又笑着问了元玉仪几句无关痛痒的话。
命妇们哪儿还管元玉仪现在这儿躺着。既然刚才的风波过去了,皇后也舒服了,不再发怒,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玩乐了。于是又都恢复了刚刚入宫时的心思,把华山王妃引起的那一场风波全都抛诸脑后,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元仲华出去更衣。
高王妃郁久闾氏带着几分无关紧要的好奇心看着眼前大床上的美姬。这时候元玉仪无恙,以她高王妃的身份,自然也没有人再来追究刚才是不是她打了琅琊公主。她正好放松心情,近距离打量了几眼这个在传闻中大将军至宠的外妇。
倒是太原公夫人李祖娥在一侧觉得无聊,又不便离开,正想着要不要也借口更衣先出去。
命妇们的心思早不在元玉仪身上了,对她都视而不见。除了个别几人。
高王妃郁久闾氏觉得此美人有种惯会取悦别人的心思想必是由来已久了。她同时又有种眼高于顶的做作,并希望以此而引人注目。这就是说,有某些东西,她自己是视为珍品的,可在别人眼里不过玩乐。
元玉仪见殿内情景,自己躺在这儿心里并不舒服。除了皇后的一张虚假面孔,早没有人将她放在眼里,完全对她失了兴趣。借口不舒服跟皇后请辞,皇后然是随口挽留。
缇女说公主刚才在外面站得久了受了寒气。
皇后笑说,“这个容易”,说着左右看看,一边是高王妃郁久闾氏,一边是太原公夫人李氏。恰好李氏身后就是高阳王妃,元玉仪的长嫂。皇后一点没沉吟就笑着烦劳太原公夫人和高阳王妃一起去看看有什么热汤来给琅琊公主祛祛寒气。
皇后心里也明白,郁久闾氏是不好支使的,而且刚刚那行事的做派,明显脾气太大,说不定什么事不如意就又会脾气上来,真不敢劳烦她。
太原公夫人好支使,元斌妃本就长嫂算是至亲,暂把琅琊公主交给她们二人照顾,就是在宫中真有了什么意外,也没人敢说皇后的不是。
月光是推不开,高阳王妃想起刚才皇后对华山王妃的冷面,也有话没敢说出口,两个人都领了命。
宫宴终于大开,昭台殿内想必是花团锦簇。皇后移驾,命妇们也纷纷跟着去了昭台殿。
昭台观里转眼就空下来。只有元玉仪躺在大床上对着窗外那两盆绿萼梅。遥闻其香,隔窗隐约看到梅树的影子,忽然觉得怪异无比,怎么也不像刚才那么赏心悦目。
也许是因为此刻坐在她面前的人不对。
昭台观里除了殿角有几个宫婢听候传唤就只剩下高阳王妃与元玉仪独对。
殿内早把刚才那场风波的所有痕迹都打扫干净了。但元玉仪还是觉得气氛古怪得厉害。要不是怕皇后不高兴,她现在就想回东柏堂去。
皇后把她安置在这儿,交给了高阳王妃和太原公夫人就卸了责任。
不管怎么说,她肚子里也是大将军高澄的骨血。长公主元仲华也对她不闻不问,出去了就再没有回来,也没有遣人来问候过她。
还有打了她的高王妃郁久闾氏。虽然不是直指着她来的,但就算误伤也毕竟是她下的手。居然也抛开一边不管了。
眼前的高阳王妃一向对元玉仪没有好感,此刻就好像是监管一般面无表情又大模大样地坐在刚才皇后坐过的绳床上看着元玉仪。倒好像防她逃走似的。看样子就像是如果元玉仪有点逃走的意思,她必定抓回来。
高阳王妃自始至终没有和元玉仪说过一句话。反正是她是奉皇后之间照看,只要这个人活生生躺在这儿,那就没有她的责任。
楼梯上有响动。猜也没有别人,应当是太原公夫人李祖娥。
元玉仪像得救了一般探身去看。
高阳王妃也漠不关心地转头看一眼。
果然看到李氏聘聘婷婷地走来,身后跟着几个宫婢,手里都捧着东西。
高阳王妃不管那宫婢,倒上下打量李祖娥。心里觉得怪不得都说太原公夫人是美人,看来确实如此。只是她的目光并不友善。
月光其实也满心地不愿意。以她的出身,她的身份,以及她和元仲华的关系,她也实在难以喜欢元玉仪。最重要的原因是元玉仪以一个舞姬的微贱身份,却能让高澄独宠,这才是月光心里最难以接受的事。
一直站在大床一侧的缇女看到太原公夫人身后的奴婢们各自捧着食器,她知道娘子一大早起身为了进宫兴奋至极,没有好好进饮食,必定是饿了。
月光的侍婢婉儿见缇女走过来,她也迎上去。婉儿深知主母的心思。她拦在缇女面前,回头唤一个提着青釉壶的宫婢过来。
“这是热的奶汤,特用牛骨熬制。”婉儿简短一句。又指了指后面的宫婢,“太医令也送了压惊的汤药来。还有皇后赏赐的饮食。”
元玉仪正是又饿又渴,其实她也不想喝苦药。
缇女就好像知道她的心思似的,接了从青釉壶里倒入陶碗中的奶汤。顿时牛骨的香气四溢而出。
高阳王妃始终未说话,也未伸手出来,连她的奴婢都远远站着。
月光走过来,亲眼看着元玉仪接了缇女手中的陶碗,一点没有犹豫,慢慢地饮了个干净。
昭台殿内的宴饮则正是酣畅的时候。
雅乐奏响,钟磬声清悠悦耳。音色华贵而节奏轻缓,殿内的气氛随着音乐的节奏也轻松起来。
皇后高远君高坐在上,面上微笑地看着殿内的一片欢庆。这让她心里很有成就感。从不受父母看重的女儿,到刚嫁入宫中处处生涩的皇后,再到现在主中馈游刃有余的宫中女主,她越来越明白权力和地位的重要。
只是一想到昭台观中躺着的元玉仪,高远君心里就有点失落。她还没有一子一女,这是最让她焦急的事。
高王妃郁久闾氏和长公主元仲华的坐席比邻。月光显然是忘了刚才的事,反正她今日是极其痛快。
元仲华对这宴饮的场面好像无感似的。她既不在意饮食,也不在意歌舞。甚至后悔今日就不该入宫。
这宴饮的时辰甚是不短。一直到日昳时才罢。
皇后原本也就想着元玉仪这时无恙,可令人将其送回东柏堂中,只要一出宫,再有什么事也与宫中无关了。心里已经决定,无论如何再不许元玉仪入宫。总觉得她每次入宫都会生事。
这时一个宫婢从外面匆匆而来,走到小虎身边低语了几句。
小虎立刻脸色大变,急趋上前,又伏在皇后高远君耳边低语了几句。
命妇们尽了兴,也知道该出宫了,并没有太多人留意到皇后的身边的变化。
只有济北王妃一直格外留心地盯着看。
但是济北王妃什么都没看出来,皇后虽然一瞬间收了笑面上似是不怿,但很快就放平缓了。听小虎说完了,摆了摆手,小虎便随着那宫婢去了。
皇后吩咐命妇出宫,又各自赏赐,命妇们也就心满意足地叩辞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