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序章:粒子风暴
- 2 第一章 我是谁我在哪你干嘛
- 3 第二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
- 4 第三章 受不了了
- 5 第四章 钱乃身内之物
- 6 第五章 有钱花了
- 7 第六章 终于有像样的生活了
- 8 第七章 想到个大买卖
- 9 第八章 饥饿营销
- 10 第九章 买卖开张
- 11 第十章 铁炉子
- 12 第十一章 魔术
- 13 第十二章 夏收
- 14 第十三章 俏寡妇
- 15 第十四章 安顿
- 16 第十五章 俏寡妇的家事
- 17 第十六章 叔父这个人
- 18 第十七章 外八行
- 19 第十八章 庞氏骗局
- 20 第十九章 俏寡妇做家教
- 21 第二十章 溶月
- 22 第二十一章 倒了血霉的宋啓
- 23 第二十二章 取解
- 24 第二十三章 应试(上)
- 25 第二十四章 应试(下)
- 26 第二十五章 放松
- 27 第二十六章 放榜
- 28 第二十七章 新年(求推荐收藏)
- 29 第二十八章 元宵
- 30 第二十九章 和买
- 31 第三十章 烦心事一箩筐
- 32 第三十一章 脱了虎穴入狼巢
- 33 第三十二章 怀疑
- 34 第三十三章 工匠
- 35 第三十四章 刘思
- 36 第三十五章 答案
- 37 第三十六章 二郎的差事
- 38 第三十七章 公主驾到
- 39 第三十八章 被卖了
- 40 第三十九章 坏事了
- 41 第四十章 条件
- 42 第四十一章 枯木逢春
- 43 第四十二章 发酒疯的老刘头
- 44 第四十三章 初试身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想到个大买卖
第七章 想到个大买卖
勤劳的婶娘吃完午饭就下地了,蕊娘兜了不少的零食蹦蹦跳跳的出门了,说是找胖墩玩去,估计也是炫耀去了,张守留在家里看书。好吧,其实并不是看书,早绝了读书的念头了。虽说有宋以来,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汉,但做为一个现代文化深入骨髓的人,想靠科举进阶,您省省吧!想想你要面对的对手吧!那可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那可是“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王安石,还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欧阳修,他们是撑起了中华文化半壁江山的人物,和这样一帮子妖孽古人争夺有数的一点进士名额,想想都让人绝望。
洛阳城里走一遭,张守发现,做个有钱人,在大宋也是能生活的很舒坦的。至于有钱之后还能干些什么,且行且看吧!
这两天张守已经想好要做什么了。洛阳居大不易,城中柴薪都要从城外运来,价格已经堪比粗粮,因此很早时宋人就打上了石炭的主意,每日里运进城的煤车能有十几辆,这还只是张守能瞅见的。想起小时候家里用的简陋的煤球筒,找人做一个应该不难。买点碎煤、煤渣,掺上土打成蜂窝煤拿去卖,绝对是个大买卖啊!
说做就做,张守拿出自己包里的白纸还有圆珠笔,画了个详细的草图。这种老式的煤球筒是用人力来做蜂窝煤的,装置其实很简单,底部就像个倒着的搪瓷杯,只不过里面立着几根小柱子,柱子上套个和杯底一样大的活动铁片,用一根通过杯底的传动杆和铁片焊在一起,使用的时候杯口向下杵进混合好的湿煤堆里,让煤填满杯子后到空地处,推动传送杆,连接的铁片就会把煤压出来,形成一个蜂窝煤。为了省力,煤球筒两边还要焊上两个长杆,方便压煤球的时候能用脚来踩传动杆。这种煤球筒的主要部分就是那个像搪瓷杯的部分,估计需要铸模来做。
张守画的草图里有分解图,也有最后成品的详图,觉着找个铁匠铺就很容易实现。因而他径直找了村子里的一个老铁匠,据说平时里谁家的农具坏了都是他修的。
老铁匠仔细看了张守的草图,“做不了。老汉也就是能修修犁铧,偶或谁家锄头断了俺给锻一锻,你的这个玩意太精巧哩,老汉做不成。要不你去府城看下吧,那里有老师傅或能做哩。”
得,白跑了。原以为这玩意很简单呢,现在看来还得去府城啊,一事不烦二主,继续找刘三吧。
到了刘三家,发现刘三早下地去了,只留他那个叫刘四的妹子在家。瞧瞧这什么爹啊,起的什么破名都是。刘三他爹叫刘均成,是个好名字吧?但可惜了,这位爹是个庄稼汉子,大字不识,生了四个儿女,从一排到四,很省事!刘大是个配军,几年前死在了伐党项的路上,刘二据说是生下来没几个月就夭折了,然后就是刘三和刘四了。也就是刘三母亲过世的早,不然不定要排到刘几呢......
没看到刘三,倒是在他家看到了蕊娘。小姑娘拿了挺多好吃的,又得了哥哥的命令,一路从村东头发到村西头,每人两个零嘴,如今屁股后面跟了一堆野小子小丫头,正要来找刘四玩呢。
远远的看到张守,小丫头就张开双手飞奔而来,张守赶紧一把抱起来,在脸蛋上亲了一口,方转头跟刘四说话,“那个......妹子啊,你跟刘三说声,让他明日里陪我再去下府城,有个赚大钱的营生,嘿嘿。还有,妹子啊,跟你爹说声改下名字吧,叫刘思吧,思念的思,同音,我觉得挺好的,你跟你爹商量下呗。”
“奴奴晓得了......大官人您屋里坐会吧,爹爹和哥兴许一会就回来了。”
“不了不了,回去了。蕊娘你是跟我回去还是留在姐姐这玩啊?”
“俺要在刘姐姐这里玩,姐姐教俺绣鸳鸯呢!”蕊娘估计是还没玩够,找借口不想回去呢。
“那行你呆这吧,我先回去了。妹子记得跟刘三说声,让他明日起来去找我。”
“恩,大官人慢走!”......
第二天,张守刚起来,刘三就赶来了。上次眼看着张守不知卖了点什么就弄了一袋子钱,怕不有好几贯,如今一听有大买卖很是兴奋,“几时走?”
“现在就走吧,我去跟婶娘说声。”婶娘住隔壁院子,也才刚起来,张守就说是刘三在府城找了个差事,他去看下能不能赚到些钱......
行在路上,刘三提了件事,“昨日里你跟俺妹子说了啥哩?咋俺们一回去四儿就吵着要改名,俺爹不同意,四儿都要跟俺爹打起来了!”
“啊?不是吧!我就昨天提了下,刘四这名字不适合女孩子,改成刘思,思念的思,还是那个音,但总归像个女孩名字啊。我让你妹子跟你爹商量下的,咋还就打起来了呢?”
“刘思,嘿,还是你们秀才公了得,一肚子弯弯绕哩,就这么一小改着实好听。那你去劝劝俺爹呗?”
“打住,要劝你去劝,我可不去,就你爹那倔脾气,我怕他把我打晕了,好嘛,你们父子俩一人给我一棍子,拿我练手玩啊?他爱同意不同意......”
“嘿嘿。”
两人这次去府城直奔铁匠铺,刘三路熟的很,直接找了最大的铺子,在坊市的最边上。里面的伙计看了张守要打的东西,觉得棘手,就给叫了个炉候出来。炉候是宋时对有官身的铁匠的专门称呼,算是铺子里的大拿,负责教徒弟一般不动手,还负责督造官府铁器甚至有时会集中起来给军队打造兵器。到了南宋炉候已经变成所有铁匠的昵称了。
“你这图做的甚巧啊,要做的玩意也不简单,是做啥用的?还有这两边要是焊上去,只能用小焊,这做出来可贵的紧哩!”
“贵点不要紧,你报个价不太离谱就成。这玩意是用来把石炭沫子打成蜂窝煤的,用来烧火做饭最好不过。”
“稀奇稀奇,不知这蜂窝煤是个什么物事,郎君要是做出来一定要让老汉瞧瞧。您这个要做模子,还要用小焊,难倒也不难,就是费时费工,至少得五百文。”
五百文也不多,张守直接同意了,只叮嘱这炉候要尽快做出来。
“郎君放心就是,明日尽管来取。这物事罕见,老汉也迫不及待哩。还有郎君,你这纸是何处购得呀,澄心纸都没得你这纸亮堂啊。”
这张守就没法实话实说了,“想知道呀,你早点把我的东西打出来,我就告诉你......”
洛阳城里走一遭,张守发现,做个有钱人,在大宋也是能生活的很舒坦的。至于有钱之后还能干些什么,且行且看吧!
这两天张守已经想好要做什么了。洛阳居大不易,城中柴薪都要从城外运来,价格已经堪比粗粮,因此很早时宋人就打上了石炭的主意,每日里运进城的煤车能有十几辆,这还只是张守能瞅见的。想起小时候家里用的简陋的煤球筒,找人做一个应该不难。买点碎煤、煤渣,掺上土打成蜂窝煤拿去卖,绝对是个大买卖啊!
说做就做,张守拿出自己包里的白纸还有圆珠笔,画了个详细的草图。这种老式的煤球筒是用人力来做蜂窝煤的,装置其实很简单,底部就像个倒着的搪瓷杯,只不过里面立着几根小柱子,柱子上套个和杯底一样大的活动铁片,用一根通过杯底的传动杆和铁片焊在一起,使用的时候杯口向下杵进混合好的湿煤堆里,让煤填满杯子后到空地处,推动传送杆,连接的铁片就会把煤压出来,形成一个蜂窝煤。为了省力,煤球筒两边还要焊上两个长杆,方便压煤球的时候能用脚来踩传动杆。这种煤球筒的主要部分就是那个像搪瓷杯的部分,估计需要铸模来做。
张守画的草图里有分解图,也有最后成品的详图,觉着找个铁匠铺就很容易实现。因而他径直找了村子里的一个老铁匠,据说平时里谁家的农具坏了都是他修的。
老铁匠仔细看了张守的草图,“做不了。老汉也就是能修修犁铧,偶或谁家锄头断了俺给锻一锻,你的这个玩意太精巧哩,老汉做不成。要不你去府城看下吧,那里有老师傅或能做哩。”
得,白跑了。原以为这玩意很简单呢,现在看来还得去府城啊,一事不烦二主,继续找刘三吧。
到了刘三家,发现刘三早下地去了,只留他那个叫刘四的妹子在家。瞧瞧这什么爹啊,起的什么破名都是。刘三他爹叫刘均成,是个好名字吧?但可惜了,这位爹是个庄稼汉子,大字不识,生了四个儿女,从一排到四,很省事!刘大是个配军,几年前死在了伐党项的路上,刘二据说是生下来没几个月就夭折了,然后就是刘三和刘四了。也就是刘三母亲过世的早,不然不定要排到刘几呢......
没看到刘三,倒是在他家看到了蕊娘。小姑娘拿了挺多好吃的,又得了哥哥的命令,一路从村东头发到村西头,每人两个零嘴,如今屁股后面跟了一堆野小子小丫头,正要来找刘四玩呢。
远远的看到张守,小丫头就张开双手飞奔而来,张守赶紧一把抱起来,在脸蛋上亲了一口,方转头跟刘四说话,“那个......妹子啊,你跟刘三说声,让他明日里陪我再去下府城,有个赚大钱的营生,嘿嘿。还有,妹子啊,跟你爹说声改下名字吧,叫刘思吧,思念的思,同音,我觉得挺好的,你跟你爹商量下呗。”
“奴奴晓得了......大官人您屋里坐会吧,爹爹和哥兴许一会就回来了。”
“不了不了,回去了。蕊娘你是跟我回去还是留在姐姐这玩啊?”
“俺要在刘姐姐这里玩,姐姐教俺绣鸳鸯呢!”蕊娘估计是还没玩够,找借口不想回去呢。
“那行你呆这吧,我先回去了。妹子记得跟刘三说声,让他明日起来去找我。”
“恩,大官人慢走!”......
第二天,张守刚起来,刘三就赶来了。上次眼看着张守不知卖了点什么就弄了一袋子钱,怕不有好几贯,如今一听有大买卖很是兴奋,“几时走?”
“现在就走吧,我去跟婶娘说声。”婶娘住隔壁院子,也才刚起来,张守就说是刘三在府城找了个差事,他去看下能不能赚到些钱......
行在路上,刘三提了件事,“昨日里你跟俺妹子说了啥哩?咋俺们一回去四儿就吵着要改名,俺爹不同意,四儿都要跟俺爹打起来了!”
“啊?不是吧!我就昨天提了下,刘四这名字不适合女孩子,改成刘思,思念的思,还是那个音,但总归像个女孩名字啊。我让你妹子跟你爹商量下的,咋还就打起来了呢?”
“刘思,嘿,还是你们秀才公了得,一肚子弯弯绕哩,就这么一小改着实好听。那你去劝劝俺爹呗?”
“打住,要劝你去劝,我可不去,就你爹那倔脾气,我怕他把我打晕了,好嘛,你们父子俩一人给我一棍子,拿我练手玩啊?他爱同意不同意......”
“嘿嘿。”
两人这次去府城直奔铁匠铺,刘三路熟的很,直接找了最大的铺子,在坊市的最边上。里面的伙计看了张守要打的东西,觉得棘手,就给叫了个炉候出来。炉候是宋时对有官身的铁匠的专门称呼,算是铺子里的大拿,负责教徒弟一般不动手,还负责督造官府铁器甚至有时会集中起来给军队打造兵器。到了南宋炉候已经变成所有铁匠的昵称了。
“你这图做的甚巧啊,要做的玩意也不简单,是做啥用的?还有这两边要是焊上去,只能用小焊,这做出来可贵的紧哩!”
“贵点不要紧,你报个价不太离谱就成。这玩意是用来把石炭沫子打成蜂窝煤的,用来烧火做饭最好不过。”
“稀奇稀奇,不知这蜂窝煤是个什么物事,郎君要是做出来一定要让老汉瞧瞧。您这个要做模子,还要用小焊,难倒也不难,就是费时费工,至少得五百文。”
五百文也不多,张守直接同意了,只叮嘱这炉候要尽快做出来。
“郎君放心就是,明日尽管来取。这物事罕见,老汉也迫不及待哩。还有郎君,你这纸是何处购得呀,澄心纸都没得你这纸亮堂啊。”
这张守就没法实话实说了,“想知道呀,你早点把我的东西打出来,我就告诉你......”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