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0 第四百八十五节
- 491 第四百八十六节
- 492 第四百八十七节
- 493 第四百八十八节
- 494 第四百八十九节
- 495 第四百九十节
- 496 第四百九十一节
- 497 第四百九十二节
- 498 第四百九十三节
- 499 第四百九十四节
- 500 第四百九十五节
- 501 第四百九十六节
- 502 第四百九十七节
- 503 第四百九十八节
- 504 第四百九十九节
- 505 第五百节
- 506 第五百零一节
- 507 第五百零二节
- 508 第五百零三节
- 509 第五百零四节
- 510 第五百零五节
- 511 第五百零六节
- 512 第五百零七节
- 513 第五百零八节
- 514 第五百零九节
- 515 第五百一十节
- 516 第五百一十一节
- 517 第五百一十二节
- 518 第五百一十三节
- 519 第五百一十四节
- 520 第五百一十五节
- 521 第五百一十六节
- 522 第五百一十七节
- 523 第五百一十八节
- 524 第五百一十九节
- 525 第五百二十节
- 526 第五百二十一节
- 527 第五百二十二节
- 528 第五百二十三节
- 529 第五百二十四节
- 530 第五百二十五节
- 531 第五百二十六节
- 532 第五百二十七节
- 533 第五百二十八节
- 534 第五百二十九节
- 535 第五百三十节
- 536 第五百三十一节
- 537 第五百三十二节
- 538 第五百三十三节
- 539 第五百三十四节
- 540 第五百三十五节
- 541 第五百三十六节
- 542 第五百三十七节
- 543 第五百三十八节
- 544 第五百三十九节
- 545 第五百四十节
- 546 第五百四十一节
- 547 第五百四十二节
- 548 第五百四十三节
- 549 第五百四十四节
- 550 第五百四十五节
- 551 第五百四十六节
- 552 第五百四十七节
- 553 第五百四十八节
- 554 第五百四十九节
- 555 第五百五十节
- 556 第五百五十一节
- 557 第五百五十二节
- 558 第五百五十三节
- 559 第五百五十四节
- 560 第五百五十五节
- 561 第五百五十六节
- 562 第五百五十七节
- 563 第五百五十八节
- 564 第五百五十九节
- 565 第五百六十节
- 566 第五百六十一节
- 567 第五百六十二节
- 568 第五百六十三节
- 569 第五百六十四节
- 570 第五百六十五节
- 571 第五百六十六节
- 572 第五百六十七节
- 573 第五百六十八节
- 574 第五百六十九节
- 575 第五百七十节
- 576 第五百七十一节
- 577 第五百七十二节
- 578 第五百七十三节
- 579 第五百七十四节
- 580 第五百七十五节
- 581 第五百七十六节
- 582 第五百七十七节
- 583 第五百七十八节
- 584 第五百七十九节
- 585 第五百八十节
- 586 第五百八十一节
- 587 第五百八十二节
- 588 第五百八十三节
- 589 第五百八十四节
- 590 第五百八十五节
- 591 第五百八十六节
- 592 第五百八十七节
- 593 第五百八十八节
- 594 第五百八十九节
- 595 第五百九十节
- 596 第五百九十一节
- 597 第五百九十二节
- 598 第五百九十三节
- 599 第五百九十四节
- 600 第五百九十五节
- 601 第五百九十六节
- 602 第五百九十七节
- 603 第五百九十八节
- 604 第五百九十九节
- 605 第六百节
- 606 第六百零一节 我会回来的!(剧终)
- 607 历史上的“老三团”-现在的65集团军
- 608 中国抗战历史上真实的“八一式步枪”
- 1211 第六百零一节-我会回来的!-剧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九十五节
第四百九十五节
第四百九十五节
汽车保养和操作都不易,曾在西北联合大学转抗大机械系毕业的李卫深有所知,他也没有任何驾驶经验,就算一时心血来潮缴辆卡车玩玩,指不定李卫能连人带车都弄进沟里。
也就只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大的范国文可以弄得动起这玩意儿,毕竟是见过汽车的,和其他仍摸个不休的群众和战士们相比,李卫的新鲜感过得很快,很快把注意力放到正题上。
“商量个事儿?!”李卫揽过范国文的肩跑到一个角落。四连带着一群普通群众要想走回区队营地,实在是有点累赘,眼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不用,那就是傻子了。
“老大有什么吩咐?!”范国文一边受宠若惊,一边诚惶诚恐,平常李卫以这种态度时,都没什么好事。
“看见没!”李卫指了指躲在树荫下的那些群众,道:“一百多号人被日本人拉去做矿工的,运气好,半道上被咱连碰上了,给救了下来,现在送到区队营地再做打算,靠两条腿还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呢。”
“老大的意思是?!”范国文听出了李卫老大的意思,他的战利品又要被征用。
“没错,借你的车用用,把这些群众尽快送回营区安置!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的五连。”李卫顺便把这一巨大的累赘丢给了范国文,听话的小弟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啊!不用白不用!
“呃!~”看到李卫虚伪的笑容,范国文哪里敢说个不字,只好乖乖地接下了这个保姆式的活儿,谁愿意带着一堆没什么战斗力的人,又得照顾吃,又得照顾喝的往营区送,迫于李卫的淫威,范国文只能点头,没权力说“no!”。
跟着四连步行的那些群众全部得到了优待,一股脑儿挤上军用卡车,车斗也大,可以站上四五十号人,车头还能挤个五六个,不过卡车也是装载量有限,才装了一半不到,就已经超员超载,不过这会儿还没什么多管闲事的交警来开罚单。但还有一部分群众没能挤上车去,也不能只带着一部分人走,不过这也难不倒机械专业毕业的李卫,从附近村子里搜罗了几辆大车,车轱辘临时拼上几对,挂在卡后屁股后面,就像是少数民族的勒勒车队,五六辆串成一起,颇为壮观。
轰鸣声中,装满了人的军用卡车气缸内爆发出畜力所不及的强劲动力,几声尖锐喇叭,范国文启动了车辆,轰隆隆声中,拖着屁股后面一长串群众开始上路。
那些木制的大车实在经不起卡车这种快速行驶,若是颠得厉害,范国文只能放慢车速,拖着车队在颠簸的大路上行驶。
一条长龙带着滚滚烟尘从大路上驶过,公路附近据点里的日伪军有些不可思议得看着这一幕,起初还以为哪个太君无聊拖着这一大帮子人开车兜风玩,可待近了才发现卡车上挂的日本人的太阳旗而是八路军惯用的红色军旗,而车上架着马克泌的机枪手赫然穿着十二区队的军装,日伪军们这会儿才扒在据点墙头一齐嗫着牙花子,直翻白眼儿。
十二区队也不知从哪儿捣鼓来一辆军用卡车,看样子又有哪儿遭了十二区队的毒手。
“小,小队长!打,还是不打!”一个撸着半挂鼻涕的伪军问着自己的长官,不管怎么说伪军与十二区队也是敌对状态下,这十二区队一向大摇大摆地从据点附近过,这个伪军幻想着能不能占点便宜,好向日本人加官讨赏,对于听话的忠狗,日本人还是不太吝啬那两块骨头的。
“打,打个屁!”伪军小队长厌恶地瞪了一眼这个邋遢的部下,气道:“想找死啊!十二区队的,你也敢动,不想活啦!”升官发财也得有命享才是,一枪放过去,不论有没有打中,不立刻招来十二区队的强攻才怪,十二区队可不比别的八路军那么好说话,还讲什么宽带俘虏,尤其是那个四连,敢递爪子的没几个不被赶尽杀绝的,比日本人还要凶悍几分,寻常的十二区队战士遇上日本兵也不见有绕着走的。
“可......”伪军还想说什么被就自己的小队长一巴掌抽在脸上,把下半句话也给抽了回去,脸上立刻浮起一只大红手印。
“可,可是什么?!只许看,不许动!想找死自己去,别拖累别人。”伪军小队长带着几分胆颤,却气势汹汹的威胁着那个伪军士兵,搞不好十二区队就等着哪个楞头青找碴呢!
这些年,公路旁曾布着大大小上地据点,被十二区队连根拔起的不知几何,有不少地方甚至日本人都不敢再派兵驻扎,被十二区队收拾掉的汉奸也不知道有多少,欺软怕硬的敌人相比起十二区队建立前,气焰已经收敛了不少,相当多的伪军和少数日本兵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照过,就算上级有命令,也是胡乱开上几枪应付糊弄过去。
三连的渗透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有出现几个从上至下都被清一色换水,领着日本人军饷,替八路军办事儿的白皮红心据点,在表面上和暗地里在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将李卫甩下的大包袱送回营区后,缴获的军用卡车立刻被两眼放光的区队长王保当场没收、拿下、打包、藏好,好像当成了十二区队的压箱宝似的,话说回来,就算是分区司令部也不见得有这么先进的机械化装备,也够让王保往自己脸上贴上一阵金。
不少区队听说了十二区队缴了一辆日军军用大卡车,那些个区队长个个嫉妒地肠子直抽抽,什么狗日的好东西都让十二区队给捞了回去,自己咋就只能捡个破车轱辘回来显摆呢。
夏末,几乎是一年最为繁忙的季节,成熟的小麦田黄灿灿的遍野。收获的号角已经吹响,各根据地的民兵们几乎是三班倒,白天背着枪在庄稼地里抢收,晚上则在田边烧起火堆,趁夜抢收。
日本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侵略者恨透了的老百姓哪个会替日本人收粮食,让自己辛辛苦苦了一年全部喂这些狼心狗肺的吃人豺狼,而那些跟着日本人的地主汉奸们都是靠惯了喝民血吃民膏的,哪里做得了农家活,可是日本人不管这些,为了自己填饱肚子,收缴军粮才是生存大事,日军把那些维持会、棒棒队甚至伪军都给赶到田里,组成了抢收队,试图不劳而获的抢夺群众们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
有时候这些社会的蛀虫,人民的败类,也是需要劳动改造的,民兵和百姓们也是这么认为,至于日本人这不这样想就不知道了,他们只知道不多收点粮食,以后一年里能混个饱饭吃就不错了。
群众们手无寸铁,与敌人抢收队的针尖对麦芒的任务就落到了地方抗日武装的身上,民兵、游击队、武工队和八路军们哪里会让敌人这么容易占得群众们的血汗!麻雀战,游击战等各种骚扰战术层出不穷,粮食对双方而言就是生命,抗日军民多抢一点,就意味着侵略者少得一点,抢收行动对双方而言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级的意义,收获的粮食将对双方的实力产生很长时间的影响。
十二区队各连也是被分配包干到地区,保护当地军民收获粮食,不让一粒粮食落入敌人的手中,各连的连长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无所不用其极,各个地方情况不同,各连的连长各自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的抢收队较量着。
三连的武工队没事儿就往敌人据点里摸,专门逮着那些抢收队的督工下暗刀子,搞的陈佳瑶负责的这片根据地的抢收队个个人心惶惶,唯恐朝不保夕。
六连的范国文照着老规矩派出若干精锐,对这些抢夺劳动成果的家伙冷枪伺候,六连可不像三连首恶必办那么好说话,那些在田里被鬼子兵的刺刀顶着抢收的地主伪军,冷不丁的被稻田里飞出来的子弹崩掉半个后脑勺,连带着看监工的日本兵都有不少伤亡。
一连和二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两个连长都是老实人,老实人有老实人的法子,正编战士带着民队,拉起封锁线,将那些据点盯得死死地,规规矩矩的严防死守,让那些抢收队就算是想见缝插针也没地儿插。
十二区队四连长是好主意没有,坏点子倒是一堆一堆的,带了人在深更半夜敲了几口破锣,扯着五音不全的嗓子在敌人抢收队驻地附近鬼哭狼嚎。
若是唱也就唱了,嚎也就嚎了,可偏偏就是跑调跑地离谱,士可忍,孰不可忍,让人几乎有种精神要崩溃的感觉。
汽车保养和操作都不易,曾在西北联合大学转抗大机械系毕业的李卫深有所知,他也没有任何驾驶经验,就算一时心血来潮缴辆卡车玩玩,指不定李卫能连人带车都弄进沟里。
也就只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大的范国文可以弄得动起这玩意儿,毕竟是见过汽车的,和其他仍摸个不休的群众和战士们相比,李卫的新鲜感过得很快,很快把注意力放到正题上。
“商量个事儿?!”李卫揽过范国文的肩跑到一个角落。四连带着一群普通群众要想走回区队营地,实在是有点累赘,眼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不用,那就是傻子了。
“老大有什么吩咐?!”范国文一边受宠若惊,一边诚惶诚恐,平常李卫以这种态度时,都没什么好事。
“看见没!”李卫指了指躲在树荫下的那些群众,道:“一百多号人被日本人拉去做矿工的,运气好,半道上被咱连碰上了,给救了下来,现在送到区队营地再做打算,靠两条腿还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呢。”
“老大的意思是?!”范国文听出了李卫老大的意思,他的战利品又要被征用。
“没错,借你的车用用,把这些群众尽快送回营区安置!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的五连。”李卫顺便把这一巨大的累赘丢给了范国文,听话的小弟等同于免费劳动力啊!不用白不用!
“呃!~”看到李卫虚伪的笑容,范国文哪里敢说个不字,只好乖乖地接下了这个保姆式的活儿,谁愿意带着一堆没什么战斗力的人,又得照顾吃,又得照顾喝的往营区送,迫于李卫的淫威,范国文只能点头,没权力说“no!”。
跟着四连步行的那些群众全部得到了优待,一股脑儿挤上军用卡车,车斗也大,可以站上四五十号人,车头还能挤个五六个,不过卡车也是装载量有限,才装了一半不到,就已经超员超载,不过这会儿还没什么多管闲事的交警来开罚单。但还有一部分群众没能挤上车去,也不能只带着一部分人走,不过这也难不倒机械专业毕业的李卫,从附近村子里搜罗了几辆大车,车轱辘临时拼上几对,挂在卡后屁股后面,就像是少数民族的勒勒车队,五六辆串成一起,颇为壮观。
轰鸣声中,装满了人的军用卡车气缸内爆发出畜力所不及的强劲动力,几声尖锐喇叭,范国文启动了车辆,轰隆隆声中,拖着屁股后面一长串群众开始上路。
那些木制的大车实在经不起卡车这种快速行驶,若是颠得厉害,范国文只能放慢车速,拖着车队在颠簸的大路上行驶。
一条长龙带着滚滚烟尘从大路上驶过,公路附近据点里的日伪军有些不可思议得看着这一幕,起初还以为哪个太君无聊拖着这一大帮子人开车兜风玩,可待近了才发现卡车上挂的日本人的太阳旗而是八路军惯用的红色军旗,而车上架着马克泌的机枪手赫然穿着十二区队的军装,日伪军们这会儿才扒在据点墙头一齐嗫着牙花子,直翻白眼儿。
十二区队也不知从哪儿捣鼓来一辆军用卡车,看样子又有哪儿遭了十二区队的毒手。
“小,小队长!打,还是不打!”一个撸着半挂鼻涕的伪军问着自己的长官,不管怎么说伪军与十二区队也是敌对状态下,这十二区队一向大摇大摆地从据点附近过,这个伪军幻想着能不能占点便宜,好向日本人加官讨赏,对于听话的忠狗,日本人还是不太吝啬那两块骨头的。
“打,打个屁!”伪军小队长厌恶地瞪了一眼这个邋遢的部下,气道:“想找死啊!十二区队的,你也敢动,不想活啦!”升官发财也得有命享才是,一枪放过去,不论有没有打中,不立刻招来十二区队的强攻才怪,十二区队可不比别的八路军那么好说话,还讲什么宽带俘虏,尤其是那个四连,敢递爪子的没几个不被赶尽杀绝的,比日本人还要凶悍几分,寻常的十二区队战士遇上日本兵也不见有绕着走的。
“可......”伪军还想说什么被就自己的小队长一巴掌抽在脸上,把下半句话也给抽了回去,脸上立刻浮起一只大红手印。
“可,可是什么?!只许看,不许动!想找死自己去,别拖累别人。”伪军小队长带着几分胆颤,却气势汹汹的威胁着那个伪军士兵,搞不好十二区队就等着哪个楞头青找碴呢!
这些年,公路旁曾布着大大小上地据点,被十二区队连根拔起的不知几何,有不少地方甚至日本人都不敢再派兵驻扎,被十二区队收拾掉的汉奸也不知道有多少,欺软怕硬的敌人相比起十二区队建立前,气焰已经收敛了不少,相当多的伪军和少数日本兵都选择了明哲保身,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照过,就算上级有命令,也是胡乱开上几枪应付糊弄过去。
三连的渗透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有出现几个从上至下都被清一色换水,领着日本人军饷,替八路军办事儿的白皮红心据点,在表面上和暗地里在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生产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将李卫甩下的大包袱送回营区后,缴获的军用卡车立刻被两眼放光的区队长王保当场没收、拿下、打包、藏好,好像当成了十二区队的压箱宝似的,话说回来,就算是分区司令部也不见得有这么先进的机械化装备,也够让王保往自己脸上贴上一阵金。
不少区队听说了十二区队缴了一辆日军军用大卡车,那些个区队长个个嫉妒地肠子直抽抽,什么狗日的好东西都让十二区队给捞了回去,自己咋就只能捡个破车轱辘回来显摆呢。
夏末,几乎是一年最为繁忙的季节,成熟的小麦田黄灿灿的遍野。收获的号角已经吹响,各根据地的民兵们几乎是三班倒,白天背着枪在庄稼地里抢收,晚上则在田边烧起火堆,趁夜抢收。
日本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对侵略者恨透了的老百姓哪个会替日本人收粮食,让自己辛辛苦苦了一年全部喂这些狼心狗肺的吃人豺狼,而那些跟着日本人的地主汉奸们都是靠惯了喝民血吃民膏的,哪里做得了农家活,可是日本人不管这些,为了自己填饱肚子,收缴军粮才是生存大事,日军把那些维持会、棒棒队甚至伪军都给赶到田里,组成了抢收队,试图不劳而获的抢夺群众们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
有时候这些社会的蛀虫,人民的败类,也是需要劳动改造的,民兵和百姓们也是这么认为,至于日本人这不这样想就不知道了,他们只知道不多收点粮食,以后一年里能混个饱饭吃就不错了。
群众们手无寸铁,与敌人抢收队的针尖对麦芒的任务就落到了地方抗日武装的身上,民兵、游击队、武工队和八路军们哪里会让敌人这么容易占得群众们的血汗!麻雀战,游击战等各种骚扰战术层出不穷,粮食对双方而言就是生命,抗日军民多抢一点,就意味着侵略者少得一点,抢收行动对双方而言已经上升到了战略级的意义,收获的粮食将对双方的实力产生很长时间的影响。
十二区队各连也是被分配包干到地区,保护当地军民收获粮食,不让一粒粮食落入敌人的手中,各连的连长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无所不用其极,各个地方情况不同,各连的连长各自用自己的智慧与敌人的抢收队较量着。
三连的武工队没事儿就往敌人据点里摸,专门逮着那些抢收队的督工下暗刀子,搞的陈佳瑶负责的这片根据地的抢收队个个人心惶惶,唯恐朝不保夕。
六连的范国文照着老规矩派出若干精锐,对这些抢夺劳动成果的家伙冷枪伺候,六连可不像三连首恶必办那么好说话,那些在田里被鬼子兵的刺刀顶着抢收的地主伪军,冷不丁的被稻田里飞出来的子弹崩掉半个后脑勺,连带着看监工的日本兵都有不少伤亡。
一连和二连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两个连长都是老实人,老实人有老实人的法子,正编战士带着民队,拉起封锁线,将那些据点盯得死死地,规规矩矩的严防死守,让那些抢收队就算是想见缝插针也没地儿插。
十二区队四连长是好主意没有,坏点子倒是一堆一堆的,带了人在深更半夜敲了几口破锣,扯着五音不全的嗓子在敌人抢收队驻地附近鬼哭狼嚎。
若是唱也就唱了,嚎也就嚎了,可偏偏就是跑调跑地离谱,士可忍,孰不可忍,让人几乎有种精神要崩溃的感觉。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