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5 第四百八十节
- 486 第四百八十一节
- 487 第四百八十二节
- 488 第四百八十三节
- 489 第四百八十四节
- 490 第四百八十五节
- 491 第四百八十六节
- 492 第四百八十七节
- 493 第四百八十八节
- 494 第四百八十九节
- 495 第四百九十节
- 496 第四百九十一节
- 497 第四百九十二节
- 498 第四百九十三节
- 499 第四百九十四节
- 500 第四百九十五节
- 501 第四百九十六节
- 502 第四百九十七节
- 503 第四百九十八节
- 504 第四百九十九节
- 505 第五百节
- 506 第五百零一节
- 507 第五百零二节
- 508 第五百零三节
- 509 第五百零四节
- 510 第五百零五节
- 511 第五百零六节
- 512 第五百零七节
- 513 第五百零八节
- 514 第五百零九节
- 515 第五百一十节
- 516 第五百一十一节
- 517 第五百一十二节
- 518 第五百一十三节
- 519 第五百一十四节
- 520 第五百一十五节
- 521 第五百一十六节
- 522 第五百一十七节
- 523 第五百一十八节
- 524 第五百一十九节
- 525 第五百二十节
- 526 第五百二十一节
- 527 第五百二十二节
- 528 第五百二十三节
- 529 第五百二十四节
- 530 第五百二十五节
- 531 第五百二十六节
- 532 第五百二十七节
- 533 第五百二十八节
- 534 第五百二十九节
- 535 第五百三十节
- 536 第五百三十一节
- 537 第五百三十二节
- 538 第五百三十三节
- 539 第五百三十四节
- 540 第五百三十五节
- 541 第五百三十六节
- 542 第五百三十七节
- 543 第五百三十八节
- 544 第五百三十九节
- 545 第五百四十节
- 546 第五百四十一节
- 547 第五百四十二节
- 548 第五百四十三节
- 549 第五百四十四节
- 550 第五百四十五节
- 551 第五百四十六节
- 552 第五百四十七节
- 553 第五百四十八节
- 554 第五百四十九节
- 555 第五百五十节
- 556 第五百五十一节
- 557 第五百五十二节
- 558 第五百五十三节
- 559 第五百五十四节
- 560 第五百五十五节
- 561 第五百五十六节
- 562 第五百五十七节
- 563 第五百五十八节
- 564 第五百五十九节
- 565 第五百六十节
- 566 第五百六十一节
- 567 第五百六十二节
- 568 第五百六十三节
- 569 第五百六十四节
- 570 第五百六十五节
- 571 第五百六十六节
- 572 第五百六十七节
- 573 第五百六十八节
- 574 第五百六十九节
- 575 第五百七十节
- 576 第五百七十一节
- 577 第五百七十二节
- 578 第五百七十三节
- 579 第五百七十四节
- 580 第五百七十五节
- 581 第五百七十六节
- 582 第五百七十七节
- 583 第五百七十八节
- 584 第五百七十九节
- 585 第五百八十节
- 586 第五百八十一节
- 587 第五百八十二节
- 588 第五百八十三节
- 589 第五百八十四节
- 590 第五百八十五节
- 591 第五百八十六节
- 592 第五百八十七节
- 593 第五百八十八节
- 594 第五百八十九节
- 595 第五百九十节
- 596 第五百九十一节
- 597 第五百九十二节
- 598 第五百九十三节
- 599 第五百九十四节
- 600 第五百九十五节
- 601 第五百九十六节
- 602 第五百九十七节
- 603 第五百九十八节
- 604 第五百九十九节
- 605 第六百节
- 606 第六百零一节 我会回来的!(剧终)
- 607 历史上的“老三团”-现在的65集团军
- 608 中国抗战历史上真实的“八一式步枪”
- 1211 第六百零一节-我会回来的!-剧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九十节
第四百九十节
第四百九十节
毕竟河间县城内留守的人数有限,当来敌突然出现在城外时,没有做好多少防御准备的民兵连并没有坚持多久,将近两个中队的日伪军杀将过来,民兵们很快就失去了对城门的控制。
不过李卫留下的那一个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迅速组织民兵连的阻击火力,利用城门的建筑和巷道地形,构筑有效火力网将敌人阻击在城门口附近,使其无法进一步向城门推进,为城内的群众和其他民兵争取到了宝贵的防御时间。
日本人原计划的重点是放在李卫的四连身上,对河间县城并也没有太过重视,舍不得将精锐兵力来攻击县城,而且还怕河间县被轻而易举地打下来后,四连反而不再过来救援,、所以仅点了两支地方的混成日伪军中队佯攻,还特意交待了放缓攻击节奏,要把这诱饵味儿给放足了,逼得四连尽快进入伏击圈。
却因为日本人对四连战斗力的错误估计,派去伏击四连的精锐却被击溃,攻城日伪军中队依然按着原计划扣着节奏进攻。敌人没有发动全力进攻,却给了城内军民们机会,并没有因为突然遭袭而阵脚大乱,民兵们组织的防御显得从容不迫,与突然出现的两个日伪军中队打的有声有色。
动员起来的群众依着街道建立起防御工事,砖头沙袋门板,所有能拿起来的资源都被集中起来,建立起节节阻击线,以空间换时间,竭尽所能的拖延敌人的进攻。
县城内所有能参加战斗的人都拿起了武器,丝毫不畏惧来敌疯狂的嚎叫和进攻,即使是民兵连,十二区队的对其基础训练也不亚于一般的八路军,而李卫留下的那一个班起到了临时指挥作战的作用,卫生队也分出一部分能拿枪的人员补充进人手不足的战斗部队,也参与到阻击敌人的战斗中,城里的人知道他们多拖得一刻,四连就近了一步,待十二区队最强的连队赶到时,城外的敌人哪怕再嚣张,只要碰上四连就会变得和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在复杂的城内环境下,地利永远站在防御的一方,敌人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来敌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严重缺乏配合,乱哄哄的挤作一团冲上来,却又被城内民兵们的火力给揍得鬼哭狼嚎地连滚带爬退了回去,民兵们从各个位置射出的子弹却不是能依靠人多才能抵消的。
为避免被战火波及,城里的老百姓都被集中在原河间县城的县政府内,由民兵连派人保护,驻留在城内的卫生队同时开始起接收伤员的准备,打仗总免不了伤亡,但是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作为最专业的卫生队自然是希望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报告林队长!城外突然出现战斗!好像很激烈!”一直保持着对城内外侦察的民兵发现了城南面的枪炮声,虽然附近不时有其他村子的民兵支援河间县城,却多是各乡各村维持治安的少数人马,人少力孤,最多只能骚扰性质的牵制一下敌人进攻势头,然而却没有城南外那么引人注意的巨大动静,很显然战斗的规模至少有百人以上,这对于敌我双方来说是决定河间战斗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四连李卫带队离开后,卫生队长林欣雨就自然成为了河间县城内级别最高的干部,当仁不让担负起领导职责,好在她本身就是在战火中的工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并没有任何慌乱无措,下达的指令也是中规中据。
“知道了!”林欣雨在得知民兵的回报信息后,仅仅应了一句,头也不转继续组织手上的工作,大声喊着:“快点!组织人多架几口锅,多烧热水,多找些剪子还有尖刀,注意消毒,把城里所有的烧酒都集中起来,还有盐!把床铺架起来,谁都不要闲着,赶紧忙起来!”林欣雨平时特有的娇弱嗓音此刻却有一种不容违抗的威严。
“林队长!”听到报告的林欣雨没有下达进一步指示,那名民兵再次叫了一声。
“还有什么事?!”林欣雨皱了皱眉头,对于医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而现在人多手杂,卫生队又被抽调了一部分人参加战斗,帮忙的群众缺乏专业医疗知识,需要她时刻盯住并指挥,以避免出现纰漏。
“卫生队还是尽快从地道撤离吧!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民兵说道,卫生队可以说是一支防御能力最弱,却是最为重要的队伍。
河间县城内也有秘密地道通向城外,以前是用于打探情报使用,仅容两人同时通过,不适合大批人马通过,现在河间面临城外敌人兵临城下,狭小的地道却成了救命的活路,不过也只能让少数老弱妇孺先利用地道撤离,而且地道内的行动速度不高,对于整个县城的人来说,这条生路也仅是杯水车薪。
“不行!城里的群众还没有走完,卫生队要是撤了,伤员怎么办,难道丢给敌人送死么!?”林欣雨说的是格外的严肃,战场上早一分抢救,就多一分生的希望,通常情况下卫生队的位置往往与战场非常近,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的抢救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不惜流血牺牲的战士。
“可,可是.....”民兵哪想得林队长这样执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城内外的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外面的敌人正一步步往城内推进,已经有炮弹落入城中,炸倒了几座房子。
“没什么可是的,不要说了!别人没走,我就决不走!”林欣雨斩钉截铁的道,物以类聚,别看她平时柔柔弱弱,但在危急时刻,她和李卫一样都是杀伐决断毫不犹豫的人。
“是!”民兵咬了咬牙,转身离开。
城南的枪声弱了下去,城门一带依然枪声喊杀声不停,林欣雨目光远眺着南方,似乎要穿透那层层建筑和城墙,看到城外之前枪声大作的地方,脸上依然神色坚强,但嘴唇深深的出现咬印,出卖了她心中的不安和担心。
城南的枪声几乎让人揪起心,城外的这支援军怎么样了,打胜了还是打败了?四连现在究竟是在哪个位置?有没有遭遇敌人?虽然林欣雨对李卫十分有信心,但在这情况多变的战场上,再厉害的人也不是刀枪不入,至少林欣雨知道李卫是挡不住子弹的,小女人的心思都是不由自主的会想到那个万一。
城门口已经变成了拉锯战,在四连留下的一个班指挥下,虽然占着地利之便,民兵们打的却很保守,尽量保证己方的战斗力,避免无畏的伤亡,再加上攻城的敌人有意放水,几处阵地前敌人冲上两步又退回一步。
突然,城外敌人的身后猛地响起激烈的枪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就像是一支利刃狠狠地插进敌人的身体,还在肆无忌惮的割来割去。
“四连!是四连回来了!河间有救了。”负责侦察敌情的民兵甚至不惜曝露自己潜伏的位置,高声大呼起自己的发现。
方才还不紧不慢发动攻势的两个日伪军中队一下子就像炸了锅的苍蝇,不仅乱了阵形,进攻县城的士兵立时失去的控制,虽然兵力占优,混成杂牌部队的本质在四连的进攻下原形毕露,迫击炮弹不住的往城门外的敌群投去,炸开一团团火球和血雾,四连有如被烧红的刀子融开了黄油,城门口的敌人禁不住这么猛烈的进攻,隐隐出现溃散。
“卫哥!”林欣雨一直坚持着带领城内军民抵御敌寇的身心疲劳一扫而空,目光中绽放出异常的神彩,城外杀声震天,李卫果然没有辜负她和群众的期望,带队杀了回来。
十二区队的兵贵精不贵多的政策总是让敌人在兵力安排上出现错误估计,杀败了城外伏兵的四连与河间城内的民兵来了个精彩的里外配合,两个中队的日伪军立刻成了夹心饼干,日本人的围点打援变成四连的里应外合,敌我双方在战斗打响前能够预料到的。
十二区队四连凶名之盛,城外的敌人已经顾不得再攻打河间县城,这时候只知道保命要紧,四连的战士所到之处,来不及逃散的伪军士兵,毫不犹豫地丢开枪,双手抱头跪下,生怕丢枪丢的晚了,让四连的战士有借口负隅顽搞将自己给毙了。
而大多数日军士兵面露绝望,发出尖凄嚎叫,拼命顽抗,直到被四连战士击毙,中日战争已经进行这么多年来,许多日本人都明白,中华民族和日本已经成为不死不休的死敌,中国的抗日部队也许会看在同胞的份上,对伪军网开一面,但绝对不会日本兵手软。
当四连长李卫一身灰头土脸带着斑斑血迹出现在林欣雨面前时,林欣雨第一个念头不是劫后余生的欣喜,而是带着泪珠儿扑出李卫的怀中,大声哽咽着,宣泄着压在身上全城军民生死存亡的重担压力。
毕竟河间县城内留守的人数有限,当来敌突然出现在城外时,没有做好多少防御准备的民兵连并没有坚持多久,将近两个中队的日伪军杀将过来,民兵们很快就失去了对城门的控制。
不过李卫留下的那一个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迅速组织民兵连的阻击火力,利用城门的建筑和巷道地形,构筑有效火力网将敌人阻击在城门口附近,使其无法进一步向城门推进,为城内的群众和其他民兵争取到了宝贵的防御时间。
日本人原计划的重点是放在李卫的四连身上,对河间县城并也没有太过重视,舍不得将精锐兵力来攻击县城,而且还怕河间县被轻而易举地打下来后,四连反而不再过来救援,、所以仅点了两支地方的混成日伪军中队佯攻,还特意交待了放缓攻击节奏,要把这诱饵味儿给放足了,逼得四连尽快进入伏击圈。
却因为日本人对四连战斗力的错误估计,派去伏击四连的精锐却被击溃,攻城日伪军中队依然按着原计划扣着节奏进攻。敌人没有发动全力进攻,却给了城内军民们机会,并没有因为突然遭袭而阵脚大乱,民兵们组织的防御显得从容不迫,与突然出现的两个日伪军中队打的有声有色。
动员起来的群众依着街道建立起防御工事,砖头沙袋门板,所有能拿起来的资源都被集中起来,建立起节节阻击线,以空间换时间,竭尽所能的拖延敌人的进攻。
县城内所有能参加战斗的人都拿起了武器,丝毫不畏惧来敌疯狂的嚎叫和进攻,即使是民兵连,十二区队的对其基础训练也不亚于一般的八路军,而李卫留下的那一个班起到了临时指挥作战的作用,卫生队也分出一部分能拿枪的人员补充进人手不足的战斗部队,也参与到阻击敌人的战斗中,城里的人知道他们多拖得一刻,四连就近了一步,待十二区队最强的连队赶到时,城外的敌人哪怕再嚣张,只要碰上四连就会变得和土鸡瓦狗一般不堪一击。
在复杂的城内环境下,地利永远站在防御的一方,敌人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来敌虽然人多势众,却是严重缺乏配合,乱哄哄的挤作一团冲上来,却又被城内民兵们的火力给揍得鬼哭狼嚎地连滚带爬退了回去,民兵们从各个位置射出的子弹却不是能依靠人多才能抵消的。
为避免被战火波及,城里的老百姓都被集中在原河间县城的县政府内,由民兵连派人保护,驻留在城内的卫生队同时开始起接收伤员的准备,打仗总免不了伤亡,但是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作为最专业的卫生队自然是希望从战场上撤下来的伤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报告林队长!城外突然出现战斗!好像很激烈!”一直保持着对城内外侦察的民兵发现了城南面的枪炮声,虽然附近不时有其他村子的民兵支援河间县城,却多是各乡各村维持治安的少数人马,人少力孤,最多只能骚扰性质的牵制一下敌人进攻势头,然而却没有城南外那么引人注意的巨大动静,很显然战斗的规模至少有百人以上,这对于敌我双方来说是决定河间战斗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四连李卫带队离开后,卫生队长林欣雨就自然成为了河间县城内级别最高的干部,当仁不让担负起领导职责,好在她本身就是在战火中的工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并没有任何慌乱无措,下达的指令也是中规中据。
“知道了!”林欣雨在得知民兵的回报信息后,仅仅应了一句,头也不转继续组织手上的工作,大声喊着:“快点!组织人多架几口锅,多烧热水,多找些剪子还有尖刀,注意消毒,把城里所有的烧酒都集中起来,还有盐!把床铺架起来,谁都不要闲着,赶紧忙起来!”林欣雨平时特有的娇弱嗓音此刻却有一种不容违抗的威严。
“林队长!”听到报告的林欣雨没有下达进一步指示,那名民兵再次叫了一声。
“还有什么事?!”林欣雨皱了皱眉头,对于医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而现在人多手杂,卫生队又被抽调了一部分人参加战斗,帮忙的群众缺乏专业医疗知识,需要她时刻盯住并指挥,以避免出现纰漏。
“卫生队还是尽快从地道撤离吧!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民兵说道,卫生队可以说是一支防御能力最弱,却是最为重要的队伍。
河间县城内也有秘密地道通向城外,以前是用于打探情报使用,仅容两人同时通过,不适合大批人马通过,现在河间面临城外敌人兵临城下,狭小的地道却成了救命的活路,不过也只能让少数老弱妇孺先利用地道撤离,而且地道内的行动速度不高,对于整个县城的人来说,这条生路也仅是杯水车薪。
“不行!城里的群众还没有走完,卫生队要是撤了,伤员怎么办,难道丢给敌人送死么!?”林欣雨说的是格外的严肃,战场上早一分抢救,就多一分生的希望,通常情况下卫生队的位置往往与战场非常近,为的就是能够尽可能的抢救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不惜流血牺牲的战士。
“可,可是.....”民兵哪想得林队长这样执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毕竟城内外的双方兵力对比悬殊,外面的敌人正一步步往城内推进,已经有炮弹落入城中,炸倒了几座房子。
“没什么可是的,不要说了!别人没走,我就决不走!”林欣雨斩钉截铁的道,物以类聚,别看她平时柔柔弱弱,但在危急时刻,她和李卫一样都是杀伐决断毫不犹豫的人。
“是!”民兵咬了咬牙,转身离开。
城南的枪声弱了下去,城门一带依然枪声喊杀声不停,林欣雨目光远眺着南方,似乎要穿透那层层建筑和城墙,看到城外之前枪声大作的地方,脸上依然神色坚强,但嘴唇深深的出现咬印,出卖了她心中的不安和担心。
城南的枪声几乎让人揪起心,城外的这支援军怎么样了,打胜了还是打败了?四连现在究竟是在哪个位置?有没有遭遇敌人?虽然林欣雨对李卫十分有信心,但在这情况多变的战场上,再厉害的人也不是刀枪不入,至少林欣雨知道李卫是挡不住子弹的,小女人的心思都是不由自主的会想到那个万一。
城门口已经变成了拉锯战,在四连留下的一个班指挥下,虽然占着地利之便,民兵们打的却很保守,尽量保证己方的战斗力,避免无畏的伤亡,再加上攻城的敌人有意放水,几处阵地前敌人冲上两步又退回一步。
突然,城外敌人的身后猛地响起激烈的枪声,惨叫声此起彼伏,就像是一支利刃狠狠地插进敌人的身体,还在肆无忌惮的割来割去。
“四连!是四连回来了!河间有救了。”负责侦察敌情的民兵甚至不惜曝露自己潜伏的位置,高声大呼起自己的发现。
方才还不紧不慢发动攻势的两个日伪军中队一下子就像炸了锅的苍蝇,不仅乱了阵形,进攻县城的士兵立时失去的控制,虽然兵力占优,混成杂牌部队的本质在四连的进攻下原形毕露,迫击炮弹不住的往城门外的敌群投去,炸开一团团火球和血雾,四连有如被烧红的刀子融开了黄油,城门口的敌人禁不住这么猛烈的进攻,隐隐出现溃散。
“卫哥!”林欣雨一直坚持着带领城内军民抵御敌寇的身心疲劳一扫而空,目光中绽放出异常的神彩,城外杀声震天,李卫果然没有辜负她和群众的期望,带队杀了回来。
十二区队的兵贵精不贵多的政策总是让敌人在兵力安排上出现错误估计,杀败了城外伏兵的四连与河间城内的民兵来了个精彩的里外配合,两个中队的日伪军立刻成了夹心饼干,日本人的围点打援变成四连的里应外合,敌我双方在战斗打响前能够预料到的。
十二区队四连凶名之盛,城外的敌人已经顾不得再攻打河间县城,这时候只知道保命要紧,四连的战士所到之处,来不及逃散的伪军士兵,毫不犹豫地丢开枪,双手抱头跪下,生怕丢枪丢的晚了,让四连的战士有借口负隅顽搞将自己给毙了。
而大多数日军士兵面露绝望,发出尖凄嚎叫,拼命顽抗,直到被四连战士击毙,中日战争已经进行这么多年来,许多日本人都明白,中华民族和日本已经成为不死不休的死敌,中国的抗日部队也许会看在同胞的份上,对伪军网开一面,但绝对不会日本兵手软。
当四连长李卫一身灰头土脸带着斑斑血迹出现在林欣雨面前时,林欣雨第一个念头不是劫后余生的欣喜,而是带着泪珠儿扑出李卫的怀中,大声哽咽着,宣泄着压在身上全城军民生死存亡的重担压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