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3 第二十三章 关于下颌的回忆
- 24 第二十四章 那个声音
- 25 第二十五章 问道
- 26 第二十六章 小塘朝霞
- 27 第二十七章 初明道性
- 28 第二十八章 去乡离思
- 29 第二十九章 火车上
- 30 第三十章 家丁袁野
- 31 第三十一章 洗白是难度活
- 32 第三十二章 以身焚蚊
- 33 第三十三章 寺中论律
- 34 第三十四章 荷风雪亭
- 35 第三十五章 慈悲法门
- 36 第三十六章 解惑更惑
- 37 第三十七章 流金岁月
- 38 第三十八章 人人都是周淮安
- 39 第三十九章 开会开会
- 40 第四十章 小公子
- 41 第四十一章 朱雀BB
- 42 第四十二章 火热的生活
- 43 第四十三章 以蕾蕾的名义
- 44 第四十四章 罗汉像前的奸笑
- 45 第四十五章 叠罗汉(上)
- 46 第四十五章 叠罗汉(下)
- 47 第四十六章 老祖宗
- 48 第四十七章 缘份啊
- 49 第四十八章 妖,是一种问题
- 50 第四十九章 见色起义
- 51 第五十章 卡斯帕清源荣华高进桑
- 52 第五十一章 遥相望
- 53 第五十二章 真兰弦
- 54 第五十三章 焚柳煮衣
- 55 第五十四章 温柔小火(上)
- 56 第五十五章 温柔小火(下)
- 57 第五十六章 石钓鱼
- 58 第五十七章 塘中鱼
- 59 第五十八章 天火一刀
- 60 第五十九章 无名火起
- 61 第六十章 真元充盈
- 62 第六十一章 回到省城(1)
- 63 第六十二章 回到省城(2)
- 64 第六十三章 回到省城(3)
- 65 第六十三章 回到省城(4)
- 66 第六十四章 夜里站着个瞎子
- 67 第六十五章 大手印
- 68 第六十六章 朱雀之庇
- 69 第六十七章 传经者
- 70 第六十八章 自己是妖怪?
- 71 第六十九章 特殊地位
- 72 第七十章 缘至福通
- 73 第七十一章 神仙的跟班
- 74 第七十二章 二体一心
- 75 第七十三章 神识交流
- 76 第七十四章 白日梦啊
- 77 第七十五章 黑衣人啊
- 78 第七十六章 小辩论
- 79 第七十七章 小赌约
- 80 第七十八章 小易快跑
- 81 第七十九章 在路上
- 82 第八十章 进山
- 83 第八十一章 被忽悠了
- 84 第八十二章 用拳头讲道理
- 85 第八十三章 无耻是一种境界
- 86 第八十四章 真石剑
- 87 第八十五章 大光明
- 88 第八十六章 跳台纪事
- 89 第八十七章 拳拳之辛
- 90 第八十八章 天!袈裟!
- 91 第八十九章 残局
- 92 第一章 减肥与X光
- 93 第二章 蕾蕾妈与鸟儿子
- 94 第三章 问星空
- 95 第四章 不如跳舞
- 96 第五章 东风破
- 97 第六章 小易的乱战
- 98 第七章 素斋恕哉
- 99 第八章 佛塔里的爱情墙
- 100 第九章 立碑
- 101 第十章 秦俑的设计
- 102 第十一章 莲动也
- 103 第十二章 囚歌
- 104 第十三章 漫长的一日(上)
- 105 第十四章 漫长的一日(中)
- 106 第十五章 漫长的一日(续)
- 107 第十六章 漫长的一日(终)
- 108 第十七章 入舍
- 109 第十八章 戒指
- 110 第十九章 相当失败的实验
- 111 第二十章 夜探六处
- 112 第二十一章 胜利的大会
- 113 第二十二章 过年
- 114 第二十三章 初春一梦
- 115 第二十四章 小书亭
- 116 第二十五章 交易
- 117 第二十六章 农民
- 118 第二十七章 商人
- 119 第二十八章 莫杀火妖
- 120 第二十九章 关于四月十五日的回忆
- 121 第三十章 赴沙场
- 122 第三十一章 黄沙落尽
- 123 第三十二章 黄雀啄了老爷子
- 124 第三十三章 爱国卫生运动
- 125 第三十四章 黑棋与虚梅
- 126 第三十五章 一应皆是浮云啊
- 127 第三十六章 编织袋4991以及告别
- 128 第一章 蕾蕾进城
- 129 第二章 坐怀不乱叶相僧
- 130 第三章 自信满满蕾蕾妈
- 131 第四章 天沟
- 132 第五章 桃花儿开
- 133 第六章 爹,俺回来了
- 134 第七章 倒霉孩子
- 135 第八章 初次教育
- 136 第九章 大海
- 137 第十章 看电影
- 138 第十一章 三个要求
- 139 第十二章 NPT行动
- 140 第十三章 一战
- 141 第十四章 二战
- 142 第十五章 夜空中的流星
- 143 第十六章 顺流逆流
- 144 第十七章 鄱阳湖上
- 145 第十八章 后园里的总结会
- 146 第十九章 谈恋爱
- 147 第二十章 再见秦梓
- 148 第二十一章 赴宴
- 149 第二十二章 小拜山
- 150 第二十三章 小楼
- 151 第二十四章 且听杀声
- 152 第二十五章 那一步
- 153 第二十六章 有生皆喜
- 154 第二十七章 哎哟
- 155 第二十八章 大礼包及出行
- 156 第二十九章 人在旅途(上)
- 157 第三十章 人在旅途(下)
- 158 第三十一章 那城那寺那人
- 159 第三十二章 菩萨的故事
- 160 第三十二章 五十三参
- 161 第三十三章 墓碣文
- 162 第三十四章 白象吼
- 163 第三十五章 明月照人间
- 164 第一章 开学首日
- 165 第二章 猪样年华
- 166 第三章 风萧萧兮耳朵疼
- 167 第四章 过江佛
- 168 第五章 白案
- 169 第六章 吸血记
- 170 第七章 捞过界
- 171 第八章 小麻烦
- 172 第九章 人人都爱叶相僧
- 173 第十章 狗狗
- 174 第十一章 第二次勾结
- 175 第十二章 请约伯休息
- 176 第十三章 破青山
- 177 第十四章 不疯魔不成佛
- 178 第十五章 老子也能成佛
- 179 第十六章 焚心以火
- 180 第十七章 菩萨蛮
- 181 第十八章 傻鸟不飞
- 182 第十九章 乱
- 183 第二十章 大逃杀(上)
- 184 第二十一章 大逃杀(中)
- 185 第二十二章 大逃杀(下)
- 186 第二十三章 易猜
- 187 第二十四章 翼外之喜
- 188 第二十五章 秋日私语
- 189 第二十六章 太平
- 190 第一章 铃儿钉铛响
- 191 第二章 异国之行
- 192 第三章 中国来的荷米斯
- 193 第四章 沙漠中的城市
- 194 第五章 最佳男主角
- 195 第六章 手心花
- 196 第七章 过海
- 197 第八章 梵蒂冈
- 198 第九章 真言之口
- 199 第十章 上天
- 200 第十一章 奔月
- 201 第十二章 深蓝之上
- 202 第十三章 睡美人
- 203 第十四章 寒宫夜话
- 204 第十五章 闯天门
- 205 第十六章 银鼠
- 206 第十七章 斩帝君
- 207 第十八章 宝伞
- 208 第十九章 烧火棍
- 209 第二十章 摘星楼
- 210 第二十一章 五公主
- 211 第二十二章 华氏911
- 212 第二十三章 逃亡的恐怖分子
- 213 第二十四章 无题
- 214 第二十五章 血战
- 215 第二十六章 踩红绫
- 216 第二十七章 诛仙
- 217 第二十八章 开苞
- 218 第二十九章 冰河的奥义
- 219 第三十章 龟儿子
- 220 第三十一章 人间
- 221 第三十二章 织网
- 222 第三十三章 羽翼
- 223 第三十四章 卧牛山
- 224 第三十五章 焚鹤
- 225 第三十六章 西山松泉
- 226 第三十七章 天人交战
- 227 第三十八章 瘟疫
- 228 第三十九章 木乃伊
- 229 第四十章 又见黄沙
- 230 第四十一章 天有眼
- 231 第四十二章 闲笔
- 232 第四十三章 红衣与叫驴
- 233 第四十四章 草芒杀
- 234 第四十五章 千年以后
- 235 第四十六章 三儿
- 236 第四十七章 人才天地
- 237 第四十八章 闲话江湖(1)
- 238 第四十九章 闲话江湖(2)
- 239 第五十章 一蓑烟雪任平生
- 240 第五十一章 拔剑茫然
- 241 第五十二章 须弥山上
- 242 第五十三章 师叔你好
- 243 第五十四章 果园之辩
- 244 第五十五章 鸟事
- 245 第五十六章 终身大事
- 246 第五十七章 天界自助游
- 247 第五十八章 血树下
- 248 第五十九章 一觉到天明
- 249 第六十章 焚香(1)
- 250 第六十一章 焚香(2)
- 251 第六十二章 焚香(3)
- 252 第六十三章 焚香(4)
- 253 第六十四章 穿日一剑
- 254 第六十五章 猪的背影
- 255 第六十六章 斯人正在种树
- 256 第六十七章 南无我佛
- 257 第六十八章 终极答案?
- 258 第六十九章 阴谋与闷棍
- 259 第七十章 霸王夺
- 260 第七十一章 站在青山上
- 261 第七十二章 燃烧吧,火鸟
- 262 第七十三章 黑白山水
- 263 第七十四章 微笑着离开
- 264 第一章 栀子花开
- 265 第二章 大智慧
- 266 第三章 叶相的旅程(上)
- 267 第四章 叶相的旅程(下)
- 268 第五章 菩萨是这样炼成的(上)
- 269 第六章 菩萨是这样炼成的(下)
- 270 第七章 青狮哮
- 271 第八章 势至
- 272 第九章 无垢(上)
- 273 第十章 无垢(下)
- 274 第十一章 落花(上)
- 275 第十二章 落花(下)
- 276 第十三章 中指终止
- 277 第十四章 法会(上)
- 278 第十五章 法会(下)
- 279 第十六章 佛面
- 280 第十七章 易朱的判断
- 281 第十八章 童子拜观音
- 282 第十九章 大慈悲
- 283 第二十章 苦处
- 284 第二十一章 斩首(上)
- 285 第二十二章 斩首(中1)
- 286 第二十三章 斩首(中2)
- 287 第二十四章 斩首(下)
- 288 第二十五章 无量光
- 289 第二十六章 冥间
- 290 第二十七章 白塔上
- 291 第二十八章 坟(上)
- 292 第二十九章 坟(下)
- 293 第三十章 末法时代(上)
- 294 第三十一章 末法时代(中)
- 295 第三十二章 末法时代(下)
- 296 第三十三章 如果爱(上)
- 297 第三十四章 如果爱(下)
- 298 末章 彼岸(上)
- 299 末章 彼岸(中)
- 300 末章 彼岸(下)
- 301 后记
- 302 新书在此!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三章 寺中论律
第三十三章 寺中论律
归元寺是省城著名的大寺,是由两位江浙居士白光、主峰倡仪兴建,后由省城富商集民资而成。寺名归元二字,撷取自《愣伽经》“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一句,意为万法归一,方便法门各异。寺院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院落,现存着殿堂楼阁二十八栋,楼内藏经颇丰,香火极盛。
大多数庙宇名匾,多横书悬嵌于寺庙三门之楣,而归元寺为直匾,全国罕见,堪称塔林一奇。清道光以前,归元寺名和其余众寺一般均为横书,道光皇帝某时欣闻白光、主峰积善德善功,亲赐玉玺一方,玺上以阳文篆刻“敕赐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师之印”,以嘉其行。此后归元寺地位在万千寺中大大提高,寺名改为只有皇帝御赐玉玺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书。
易天行跟着小肖来到寺门口,了一眼寺院门口的那道大直匾,上面红底写着三个大大的金黄字体:“归元寺”,又看着眼前游客如织,不由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寺庙是清顺治年间才修,而且又在人烟茂盛之地,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灵气,若真有世外高人,又怎肯落脚于此?略斟酌了下,仍然抬步行了进去。
寺中佛像庄严,木刻石雕碑帖林立,浓浓檀香缭绕其间。小肖以为易天行这个冒牌少爷是来看新鲜,便使出浑身解数,卖弄着自己可怜的导游功夫,易天行微笑着听了会儿,便把他支开了,一个人在寺里闲逛着,趁着游人们不怎么注意,专向那些僻静的地方行去。
易天行身具异能,读的佛经又多,最近又习了三味坐禅经御火之法,对禅宗寺庙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这时嗅着身边檀香袅袅,闻着耳旁谒语声声,不觉心体俱适,直想就地坐下来盘个莲花台,好好静修一番。
不知如何,他竟慢慢走出了正寺,来到了后园。
他兴步走到后园才发现,先前看着格局颇小的归元寺,五座庭院是散落有致地分布,红墙黄檐,竟让观者感觉这整座寺庙,便是一道红色为底,金线穿连的袈裟,一股沛然莫御的,横贯于天地之间,仿似赋予了这件袈裟生命一般。
易天行见此妙地,自然是赞叹不已。
从寺庙一角的小木门里走出来一个白衣和尚,对着他合了一什。易天行急忙还礼,看着那和尚年岁已大,眉梢微乱,双眼却是清澈有神,倒是颇有些得道高人的感觉,易天行神思微微一动,心想莫非寻找那个古老太爷念念不忘声音的事情,就着落在这个忽然出现的僧人身上?
那僧人再一合什,道:“施主来了不该来之地。”
“何处不该来?”
那僧人面色平静,却透着股居高临下的感觉,悠然道:“佛门清静地,岂容俗子打扰。”
易天行见他说话不客气,不免来了兴趣,微微一笑应道:“既然大开方便门,何处不是度世地?”
归元寺,寺名取自愣伽经。易天行恼他无理,回他这句话,首一句用了寺名归元二字暗含的“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中的方便一典,而第二句却是禅宗上的一段史话,当日禅宗始祖达摩以《楞伽经》授慧可曰:“我观汉土,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句话便是暗刺僧人无理,既然寺名点明了要大开方便之门,依愣伽经度人度世,又何必拒人于门外?
僧人略一凝神,便悟了这句意思,似是没有想到这位年青人对佛经也有如此了解,面上露出一丝诧异来,旋即微微一笑重新行礼道:“施主原来是法门中人,贫僧冒失了。”
易天行亦重新合了一什。
“不过……”那僧人又笑道:“《景德传灯录》用是宋代道原编篡,其叙述真伪佛家众德至今仍是各执一词,愣伽一经是否由一祖由西携来,还是二话。”
易天行心知这僧人是和自己较上劲来,心底里暗自嗤笑了阵,道这等和尚争强好胜,哪里能体悟禅心?较自己的层次都远远不如,又如何能是自己寻找的高人,心里想着,嘴上却也不慢,问道:“师父这身袈裟倒也素净。”
那僧人低眉静道:“外物多扰心,应持素净观。”
易天行平生最瞧不起装腔作势之徒,读高中时身周无人与己能共参一二,此时难得见着一佛门中人,本以为是檀口慧心的真正智慧人,不料仍是如此做作,不由更瞧不起这厮,打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袈裟为五衣七衣大衣三等,便是所谓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你这袈裟模样像沙滩衣,又算哪等?而毗尼母经第八又说:‘诸比丘衣色尽褪,佛听用十种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树皮,三者婆陀树皮,四者非草……’”他越说眼睛中鄙意愈浓,语速愈快,而那僧人愈是惊愕。
“‘……又有三坏色、五坏色之谓,青黑相混,取之不正色,名为坏色。你这一身素白,又算哪种坏色?不合式不合色,空执着于皮相之美,忘却律法,糊涂。”易天行毫不给这僧人留脸面,一连串的话吐了出来,此时声音渐大,引得一干在归元寺后园静修的僧人出来。
那些人僧人见着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和寺中颇富才名的叶相师兄争执,似乎还略占上风,不由齐诧。
那叫做叶相的僧人被易天行一阵数落,脸上青红不定,强颜辩道:“施主执着于服色样式,才是真的着相。”
易天行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道:“敢请教,四分律第四十里那句是如何说?”不待叶相僧人回答,清声说道:“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在下在家中捧诵经书,书中此段注解白衣舍用俗人家,一直深以为然。今日见着高僧,才知道原来这白衣舍却是大庙一间,佩服佩服。”
两声佩服笑完,他已飘飘走到了归元寺的庙门之处。
“请留步。”
一个穿着杂褐色袈裟的僧人在侧面合什。先前寺内众僧见着此人,齐身行礼:“主持。”
易天行咪着眼看着他,合了一什。
归元寺主持走到一身白衣的叶相身前,叹息道:“徒儿,今日被施主当头棒喝,还不警醒?”叶相愧然道是。
易天行微微一笑道:“是在下造次,年轻气盛,徒逞口舌之快,还望大师饶恕则个。”
主持和蔼笑道:“哪里话,施主佛学经义纯熟,执律甚谨,倒教我这方外之人有了些不当艳羡心,还请往厢房静谈。”
易天行哪里肯放过这个深入探究归元寺秘密的机会,微微一笑应下,便随着主持往后园行去。
归元寺的后园有一面小湖,此时天上忽然下起小雨来。雨点如丝如烟,白色的雨气像浓雾般弥漫着,渐渐地拂过湖面,整个后园空寂无人,几片新荷在湖面上飘浮着,隔着水面,隐隐可见对岸的绿树在雨中成排伫立。
“施主可是来自上三天?”主持清澈眼神望着水面那处,貌似无意问道。
易天行一惊,心中猛然一喜,却是接着一酸……直到此时,一直还把自己当作妖怪的他,终于肯相信古老太爷的话。原来上三天真的存在!原来这个世上真的还有许多和自己一样,比寻常世人高出很多层次的存在,原来……自己不是真的孤单。
易天行看着主持,勉力稳住自己心绪,面上浮出最真挚的笑容,“主持看来知道很多……”他此时完全忘记问那个声音的事情,只想弄清楚自己的同道中人究竟在哪里。
不料他这句话一说,先前还是满面平静的主持却幽幽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就像是从风中撷的片段,又像是湖面上斩的一片荷香。
下一刻,易天行便感觉一道凄厉无比的杀气,随着这道叹息,从风中荷香里,无孔不入地向自己袭来!
大多数庙宇名匾,多横书悬嵌于寺庙三门之楣,而归元寺为直匾,全国罕见,堪称塔林一奇。清道光以前,归元寺名和其余众寺一般均为横书,道光皇帝某时欣闻白光、主峰积善德善功,亲赐玉玺一方,玺上以阳文篆刻“敕赐曹洞宗三十一世白光主峰祖师之印”,以嘉其行。此后归元寺地位在万千寺中大大提高,寺名改为只有皇帝御赐玉玺的建筑方可使用的直书。
易天行跟着小肖来到寺门口,了一眼寺院门口的那道大直匾,上面红底写着三个大大的金黄字体:“归元寺”,又看着眼前游客如织,不由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寺庙是清顺治年间才修,而且又在人烟茂盛之地,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灵气,若真有世外高人,又怎肯落脚于此?略斟酌了下,仍然抬步行了进去。
寺中佛像庄严,木刻石雕碑帖林立,浓浓檀香缭绕其间。小肖以为易天行这个冒牌少爷是来看新鲜,便使出浑身解数,卖弄着自己可怜的导游功夫,易天行微笑着听了会儿,便把他支开了,一个人在寺里闲逛着,趁着游人们不怎么注意,专向那些僻静的地方行去。
易天行身具异能,读的佛经又多,最近又习了三味坐禅经御火之法,对禅宗寺庙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这时嗅着身边檀香袅袅,闻着耳旁谒语声声,不觉心体俱适,直想就地坐下来盘个莲花台,好好静修一番。
不知如何,他竟慢慢走出了正寺,来到了后园。
他兴步走到后园才发现,先前看着格局颇小的归元寺,五座庭院是散落有致地分布,红墙黄檐,竟让观者感觉这整座寺庙,便是一道红色为底,金线穿连的袈裟,一股沛然莫御的,横贯于天地之间,仿似赋予了这件袈裟生命一般。
易天行见此妙地,自然是赞叹不已。
从寺庙一角的小木门里走出来一个白衣和尚,对着他合了一什。易天行急忙还礼,看着那和尚年岁已大,眉梢微乱,双眼却是清澈有神,倒是颇有些得道高人的感觉,易天行神思微微一动,心想莫非寻找那个古老太爷念念不忘声音的事情,就着落在这个忽然出现的僧人身上?
那僧人再一合什,道:“施主来了不该来之地。”
“何处不该来?”
那僧人面色平静,却透着股居高临下的感觉,悠然道:“佛门清静地,岂容俗子打扰。”
易天行见他说话不客气,不免来了兴趣,微微一笑应道:“既然大开方便门,何处不是度世地?”
归元寺,寺名取自愣伽经。易天行恼他无理,回他这句话,首一句用了寺名归元二字暗含的“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中的方便一典,而第二句却是禅宗上的一段史话,当日禅宗始祖达摩以《楞伽经》授慧可曰:“我观汉土,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句话便是暗刺僧人无理,既然寺名点明了要大开方便之门,依愣伽经度人度世,又何必拒人于门外?
僧人略一凝神,便悟了这句意思,似是没有想到这位年青人对佛经也有如此了解,面上露出一丝诧异来,旋即微微一笑重新行礼道:“施主原来是法门中人,贫僧冒失了。”
易天行亦重新合了一什。
“不过……”那僧人又笑道:“《景德传灯录》用是宋代道原编篡,其叙述真伪佛家众德至今仍是各执一词,愣伽一经是否由一祖由西携来,还是二话。”
易天行心知这僧人是和自己较上劲来,心底里暗自嗤笑了阵,道这等和尚争强好胜,哪里能体悟禅心?较自己的层次都远远不如,又如何能是自己寻找的高人,心里想着,嘴上却也不慢,问道:“师父这身袈裟倒也素净。”
那僧人低眉静道:“外物多扰心,应持素净观。”
易天行平生最瞧不起装腔作势之徒,读高中时身周无人与己能共参一二,此时难得见着一佛门中人,本以为是檀口慧心的真正智慧人,不料仍是如此做作,不由更瞧不起这厮,打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袈裟为五衣七衣大衣三等,便是所谓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你这袈裟模样像沙滩衣,又算哪等?而毗尼母经第八又说:‘诸比丘衣色尽褪,佛听用十种色染:一者泥,二者陀婆树皮,三者婆陀树皮,四者非草……’”他越说眼睛中鄙意愈浓,语速愈快,而那僧人愈是惊愕。
“‘……又有三坏色、五坏色之谓,青黑相混,取之不正色,名为坏色。你这一身素白,又算哪种坏色?不合式不合色,空执着于皮相之美,忘却律法,糊涂。”易天行毫不给这僧人留脸面,一连串的话吐了出来,此时声音渐大,引得一干在归元寺后园静修的僧人出来。
那些人僧人见着一个学生模样的人正和寺中颇富才名的叶相师兄争执,似乎还略占上风,不由齐诧。
那叫做叶相的僧人被易天行一阵数落,脸上青红不定,强颜辩道:“施主执着于服色样式,才是真的着相。”
易天行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道:“敢请教,四分律第四十里那句是如何说?”不待叶相僧人回答,清声说道:“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舍,深恐风吹袈裟,脱肩落地,在下在家中捧诵经书,书中此段注解白衣舍用俗人家,一直深以为然。今日见着高僧,才知道原来这白衣舍却是大庙一间,佩服佩服。”
两声佩服笑完,他已飘飘走到了归元寺的庙门之处。
“请留步。”
一个穿着杂褐色袈裟的僧人在侧面合什。先前寺内众僧见着此人,齐身行礼:“主持。”
易天行咪着眼看着他,合了一什。
归元寺主持走到一身白衣的叶相身前,叹息道:“徒儿,今日被施主当头棒喝,还不警醒?”叶相愧然道是。
易天行微微一笑道:“是在下造次,年轻气盛,徒逞口舌之快,还望大师饶恕则个。”
主持和蔼笑道:“哪里话,施主佛学经义纯熟,执律甚谨,倒教我这方外之人有了些不当艳羡心,还请往厢房静谈。”
易天行哪里肯放过这个深入探究归元寺秘密的机会,微微一笑应下,便随着主持往后园行去。
归元寺的后园有一面小湖,此时天上忽然下起小雨来。雨点如丝如烟,白色的雨气像浓雾般弥漫着,渐渐地拂过湖面,整个后园空寂无人,几片新荷在湖面上飘浮着,隔着水面,隐隐可见对岸的绿树在雨中成排伫立。
“施主可是来自上三天?”主持清澈眼神望着水面那处,貌似无意问道。
易天行一惊,心中猛然一喜,却是接着一酸……直到此时,一直还把自己当作妖怪的他,终于肯相信古老太爷的话。原来上三天真的存在!原来这个世上真的还有许多和自己一样,比寻常世人高出很多层次的存在,原来……自己不是真的孤单。
易天行看着主持,勉力稳住自己心绪,面上浮出最真挚的笑容,“主持看来知道很多……”他此时完全忘记问那个声音的事情,只想弄清楚自己的同道中人究竟在哪里。
不料他这句话一说,先前还是满面平静的主持却幽幽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息,就像是从风中撷的片段,又像是湖面上斩的一片荷香。
下一刻,易天行便感觉一道凄厉无比的杀气,随着这道叹息,从风中荷香里,无孔不入地向自己袭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