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 第五章 野性的强大力量
- 7 第六章 来自神灵的任务
- 8 第七章 新人猎手加入
- 9 第八章 功高震主的战功
- 10 第九章 大祭司相关事宜
- 11 第十章 接踵的内忧外患
- 12 第十一章 太阳落下的地方
- 13 第十二章 轰然消失的敌部
- 14 第十三章 如无远虑必有近忧
- 15 第十四章 沸腾的草原部落
- 16 第十五章 这个时代真单纯
- 17 第十六章 正是月黑风高夜
- 18 第十七章 当为杀人越货时
- 19 第十八章 失踪的部分族人
- 20 第十九章 四散逃亡的残敌
- 21 第二十章 唯一的草原部落
- 22 第二十一章 现有语言的混乱
- 23 第二十二章 火热的生殖季节
- 24 第二十三章 草原乃偏安一隅
- 25 第二十四章 神秘的思迪穆德
- 26 第二十五章 您也才刚成年啊
- 27 第二十六章 到了该走的时候
- 28 第二十七章 沙漠腹地的文明
- 29 第二十八章 丰饶的两河流域
- 30 第二十九章 回乡桑田竟沧海
- 31 第三十章 超级季风的降临
- 32 第三十一章 新家日记进行时
- 33 第三十二章 超时代的炼金术
- 34 第三十三章 蓝海对岸的土地
- 35 第三十四章 渺无人烟的荒野
- 36 第三十五章 骇人的自然力量
- 37 第三十六章 自然财富的诱惑
- 38 第三十七章 革新的财富定义
- 39 第三十八章 来自家乡的噩耗
- 40 第三十九章 艾格氏族大阴谋
- 41 第四十章 英雄迟暮的哈度
- 42 第四十一章 因祸得福的永生
- 43 第四十二章 衰落的部落现状
- 44 第四十三章 伤筋动骨的战役
- 45 第四十四章 终将覆灭的部落
- 46 第四十五章 艾格氏族的下落
- 47 第四十六章 掠夺能力的起源
- 48 第四十七章 氏族的研究记录
- 49 第四十八章 仿佛前路金灿灿
- 50 第四十九章 凶蛮的爱琴海人
- 51 第五十章 未曾预料的结果
- 52 第五十一章 应保留怀疑态度
- 53 第五十二章 迅速崛起的文明
- 54 第五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浩劫
- 55 第五十四章 六千年部落败亡
- 56 第五十五章 悄然变化的哈度
- 57 第五十六章 族人面临的惨状
- 58 第五十七章 六十年物是人非
- 59 第五十八章 历史车轮的前进
- 60 第五十九章 侦测到时空干扰
- 61 第六十章 出现断层的时空
- 62 第六十一章 断层效应的加剧
- 63 第六十二章 公元元年大事件
- 64 第六十三章 是盟友还是敌人
- 65 第六十四章 行使议会控制权
- 66 第六十五章 未来的自己来访
- 67 第六十六章 两大家族的世仇
- 68 第六十七章 齐克恩弱鸡大军
- 69 第六十八章 过去现在和未来
- 70 第六十九章 留给自己的遗产
- 71 第七十章 上帝使者来拜访
- 72 第七十一章 同组的实验对象
- 73 第七十二章 应当警惕的人物
- 74 第七十三章 大人物的大事件
- 75 第七十四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 76 第七十五章 蝗虫般的基督教
- 77 第七十六章 与日耳曼的缘分
- 78 第七十七章 2组的长期布局
- 79 第七十八章 议会的产生方式
- 80 第七十九章 分道扬镳的三族
- 81 第八十章 另一时空的冒险
- 82 第八十一章 同一地点的穿越
- 83 第八十二章 历史事件的顺序
- 84 第八十三章 不同哈度的选择
- 85 第八十四章 齐克恩家族据点
- 86 第八十五章 被牺牲的齐克恩
- 87 第八十六章 极盛的罗马帝国
- 88 第八十七章 获得成果的联盟
- 89 第八十八章 转瞬即逝的机会
- 90 第八十九章 匈奴人万里来袭
- 91 第九十章 东西罗马的分裂
- 92 第九十一章 中世纪黑暗时代
- 93 第九十二章 默罕默德的崛起
- 94 第九十三章 帝国的全盛时期
- 95 第九十四章 全球人口新纪录
- 96 第九十五章 近代帝国的建立
- 97 第九十六章 发现所谓新大陆
- 98 第九十七章 最不发达的国家
- 99 第九十八章 瓜分世界的列强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五章 这个时代真单纯
第十五章 这个时代真单纯
哈度亲自带队,沿着草原的主要河流进发,这时候已经开始有动物从另一边往回迁徙,因此他们就边行军边狩猎。河流的走向和高塔并不在完全同一方向上,而是岔开着流到一处浅浅的峡谷当中,从这处峡谷就可以轻松地绕行到高塔的后面去——这也是“Shin'ne-Nu”的几位首领告诉他的重要情报之一。
通过峡谷的时候有惊无险:融雪逐渐的增大了河流的径流量,而峡谷位置相对狭窄,还好水深尚未及腰,否则那么大群人要趟过峡谷可就成了头疼之事了。哈度从队伍前面逐渐调整到队伍的中间,专注地防止有族人踩到软泥而滑倒落水,只见他在河道的乱石上轻盈地跳来跳去,看到有族人身体失衡就一跃过去扶起,他的举动保证了整个队伍没有出现任何的非战斗减员,同时也使穿越峡谷的速度高了至少两成。
全队渡河完成后,族人们的体力消耗都不少,哈度就命令他们在“足够高、足够平坦、有遮掩物、干燥通风”的地方扎营,这一做法是为了防备那坑爹的“突发状况”,但即使他的命令尽可能的预防了包括泥石流和洪水、地震、冰雹、暴雨在内的各种,这时候他还是碰到了没办法解决的麻烦——能够供800人马扎营的高岗平地只有峡谷高处的山腰处,而这里是一片刚刚越冬的阔叶林地带,融雪才刚结束,树上都还没有新芽,也就是说,这就是一片只有树枝的枯木。一众兵马开始逐步的在山腰上清理出一片空旷的露营地,然后,他们就感受到一股热浪正在涌来——远处着火了。干燥的枯木加上烈日的暴晒致使树冠的密集树枝开始自燃,而这一森林火灾最终顺着这些阔叶林上缠绕的寄生植物开始蔓延。只能说队伍上来的非常不是时候,也可以说这是哈度唯一没有算到的事情。
看到大火袭来,一众人马也只能手忙脚乱的撤到湿漉漉的河滩上。这次也只能说众人有些倒霉,碰到这样一起“偶发”的火灾也是没谁了。既然这片山岗不能待人,他们也只能继续行进,准备完全出了峡谷范围再行修整。
从河滩出来了以后都是平路,哈度指挥队伍继续向前行,他自己则攀到不远处的土丘上向远方瞭望。这里离高塔又进了不少,从这个位置向还能够看到“法烈”。他在视野中很快就发现了天边飞扬的尘土,看来那就是。。等等,有些不对,他敏锐的视力告诉他,是有一队人马正向这边冲了过来。他再定睛一看,是12名身着甲胄、头戴铜盔的骑兵——应该是“Mu-Tua-Yin”部落的斥候小队。这样的小队应该不在少数,毕竟大军出动,是需要很多这样的侦查部队获知战场情况的。看到这里,哈度心生一计。
从土丘上下来,和自己的队伍汇合,哈度告诉大家他的新计划。然后就看到众人走一段路就跪下来假意膜拜神灵一段,直到远处的敌兵冲到近旁,看到他们的举动,才停下马来恭敬的问话。如对方所问,作为“领队”的哈度走了出来,看到他身上的祭礼花纹,几名侦查骑兵都礼貌的点头示意。哈度解释说,他们是“Ye-Dun”的祭礼队伍,现在正值火季初临,“Ye-Dun”需要一批新鲜的牲品,他们这群人正是要沿河狩猎,完成这项“神灵”的任务。
信仰“Ye-Dun”的部落。。?这队侦查骑兵面面相觑,他们从没有听说过草原上有这样一个部落。按照草原上的原始崇拜来划分,有崇拜熊豹蛇鹰的、有信仰山河谷涵的、有膜拜天地光暗的,但是梦境之神的子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即使如此,毕竟对方是一名大祭司领队,该有的礼遇他们还是要有的。
说这个时代的人单纯可以,但更应该说他们没有任何保密意识。哈度三下两下就问明白了“Mu-Tua-Yin”的行军目标:此番2000人大军出发,目的并不如哈度他们所想是对方以盟友身份过来“帮忙平叛”的——实则“Mu-Tua-Yin”很早想要吃掉整个“Mo-Ruq-Fa”,奈何对方在金属刀斧上有独特的技艺,真的要攻打也就只能凭人数来堆,这样一来战损肯定不低。而这时听说“Mo-Ruq-Fa”内部权力争夺混乱,高层就认为这正是出发攻伐的好机会。这次大军开拔,也算是全兵出击了,城内的都是妇孺和守备人员,算算应该有6000人出头,然后则是祭礼规制人员——就这部分就有近2000人——都留在了城池当中。
说起来,“Mu-Tua-Yin”虽然听起来是“建了一座有城墙的城池”,但是按照这个年代的建筑能力和工艺水平而言,用木头堆出一座高塔不难,但要建造连绵不绝、坚固不摧的城墙反倒是难事,而对方的城墙也不过2人高罢了。
都说“Mu-Tua-Yin”研究暗杀之法卓有成效,本来哈度还担心对方这次来袭会拍刺客一同前来,现在听到说祭礼人员都在城内未出,他心中顿时轻松不少——如他的部落规矩,刺客和斥候的训练都由大祭司完成,想来对方也不会随意的僭越这个规矩的。
哈度原来的计划是在对方到达高塔以后,由于营寨中并未见乱象就能够迟滞他们的动作,现在看来,不仅仅能让对方暂停行动,还挽救了一个部落于生死存亡之际。不过这样一来,他想要暗中掠夺的方案也无用了:他必定是不可能进入对方队伍中的,想要再来做一次“部队检阅”也是不得要领的。但是眼前的这支侦查小队给了哈度新的计策:他可以控制这支小队,用这支小队作为诱饵,把敌军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散开来,最后就能够全部掠夺去了。
他又从头思索了一遍,认为没有疏漏的地方,就开口问这些骑兵,他们效忠的对象是谁。看到骑兵们显露出疑惑的表情,哈度就解释说,他要先“Ye-Dun”祈福,让他们的上司在这一次攻略行动中能够获得“神灵”的“护佑”——这也是哈度认为应该询问的要点,他不想再出现前几次掠夺失败的奇葩经历了。听到哈度有这样的打算,这几名骑兵都十分愉快地回答说,他们效忠的对象是大祭司——这让哈度有些诧异,他也就直接询问,答案令他有些无语——开拔的第三天,首领旧伤复发死了,大祭司暂代首领之位。
这下也更加容易了:到时候他只要进城去解决了大祭司,整座城池就自然而然的被掠夺了下来。现在他示意几位骑兵下马,走上前去做欲行祭礼之举,然后立即发动了掠夺。尔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在侦查骑兵的带领下,众人找到了比较适合的宿营地,都停下来歇息,而哈度则是让这些骑兵去其他方向收拢侦查小队,然后又发动了几次掠夺能力。就这样,“Mu-Tua-Yin”在河岸这边的侦查部队全部被哈度收服,可以说在这个方向上对方就成了瞎子和聋子。
事情也确实如此,在发现侦查小队出去半晌后都没有回来,而且消失的分队数量愈发增多,就连大军中带队的副首领和一帮小祭司们都坐不住了,不断地加派部队前来河岸搜索,一开始是多派几支侦查骑兵,然后是百人队,最后直接派了三个百人队来查看,结果都不知所踪。这个情况令大军高层非常心惊:在首领病发死后,情况就越发得有些不对了,都不知道这次出征到底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哈度派遣队伍中的“Shin'ne-Nu”骑手去高塔报告前敌情报,要对方准备好在各个方面袭扰敌方的侦查部队。这个策略最终就会导致敌方中军匮乏,只要哈度他们一次出击就能够令对方全面溃败。诚然,哈度是不喜杀戮的,但是他并不是不明白,有些时候只有杀戮才能够解决问题,而若是真的走到了那一步,需要他举起刀斧的时候,他还是会毫不犹豫下手的。
在休息了一阵后,哈度带着这支800人的部队,和新加入的约500人的“骑步混成部队”开始摸向敌人的后路。即使战场状况不明,敌方也还是“很聪明的”派出了边际巡逻小队,就近探明战场情报——当然,这些小队也被哈度派出的“自己人”引来,被哈度发动掠夺能力给一波带走了。从峡谷绕过来,可以看到大军人马走过以后像被翻过一遍的草地,顺着这道痕迹看去,就是高塔的方向。看来这确实是敌方后路没错,而且看到敌方应该刚走没多久,篝火还冒着余烟,显然是才结束休息后开拔的。
被哈度掠夺过的敌方骑兵中有几名是百人队的头目,据他们所说,大军高层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部队的正中央,而且在首领死后,他们轻易不敢跃出中军一步。不过这也就导致另一个破绽的发生:所有的食物、淡水和各种命令的进出,都需要在中军的边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互,但这样也就造成外部和内部有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发生,外面发生的事情没办法快速传达给中军,中军的命令也没办法快速地传递出来。
这样一来,大军除中军以外的部队就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了,即使遇到如哈度这样有可能是敌对人员的状况,外面的部队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这可是难以遇到的好机会,也可以说,就算是哈度大摇大摆地走到敌方的队伍当中,对方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反而会因为哈度身上的花纹对他“友好对待”呢。
而此时,“Mu-Tua-Yin”大军的中军部分尚处在喧闹的争吵之中,由于大祭司离前线较远,大军的实际代行领导权落到了两位副首领肩上——对,就是两位副首领,而且他们的意见还不一致。一位副首领认为,现在军外有不知名敌人的袭扰,必须要尽早除掉对方才能够让战事顺利进行下去;而另一位则反驳说,现在大军的力量已经去了十之二三,若是继续分兵,那这场战役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而那些小祭司们也没有能够在向“神灵”祭拜后得到么么“神灵的传语”,这让他们也不好去掺和中军的争执。两位副首领的亲兵见他们的领导都快兵刀相向了,赶忙上去拉开两人,但是并没有使争吵停止。而在他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大军的其他部分只能够茫然地继续前进,就他们的位置和现在的时间而言,他们必须赶在天黑之前抵达高塔外的一座矮丘进行扎营修整,但中军迟迟没有命令传出,这些人马也不知道该加快脚步还是在原地等待命令,只好亦步亦趋的缓慢前行。
这些人马并不知道,哈度已经带领自己的“混成部队”迅速地摸到了他们即将扎营的地方,躲藏在两边的山麓上,由于天色稍晚,从远处根本没有办法发现这些躲藏在草丛当中的埋伏者。
其实哈度知道,只要自己走下去,对这些盲目前行的人马发动掠夺,就能很轻易地解决这场危机。但他不得不防:如果掠夺没有一步到位,如果敌兵看到他以后提前向中军进行了报告,如果对方对他身上的花纹没有反应,甚至,如果对方队伍前头领头的是“Mo-Ruq-Fa”部落逃出去报信的祭礼亲兵。。那么他都必须做好防范准备,防止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他身边的部队已经有上千人了,他可没有办法照顾到所有的人。
做好了埋伏准备以后,哈度就随着那几名百人队的头目迎向大军。还真被哈度猜对了:在大军前部领队的正是那些出逃报信的祭礼亲兵,不过看对方身上穿着的皮制甲胄就可以知道,他们一定是已经归降了“Mu-Tua-Yin”部落了。不过这下却是好办了,这几名逃兵并没有亲眼看到过哈度掠夺其他族人时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哈度的长相,这时候看到几名头目带着哈度一同前来,并没有任何惊讶的事情,只是单单认为几名头目押解了一名俘虏回来而已。
听到说哈度是“Ye-Dun”的大祭司,要面见中军的首领们,大军中的士兵都没有多加怀疑,只是散开一条通往中军的道路。就连哈度来到中军外,向两位副首领的亲兵解释的时候,对方都没有任何疑虑——这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实在是单纯得有些吓人了。
不过中军当中的情况有些出乎哈度的意料:两位副首领根本就不理睬哈度,只管你来我往的在马上互相乱怼,而其他的亲兵则头疼的不断劝解。哈度等待一会儿也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只好先来到队伍后面的祭礼人员部分。这些祭礼人员当然对哈度非常谦谨,为首的主管仪制的小祭司走上前来打招呼,也由此哈度几句话就套出了对方效忠分划:祭礼人员当然是信仰阴影之神“Sjo-Far're”;两位副首领本是跟从已故首领的,现在则忠于尚在世的首领兄弟;骑兵的效忠对象则是两名副首领,而那些步兵猎手却是相信刚刚获得首领代行资格的大祭司。这么复杂的忠信方向就是这个时代过于讲究权力分划导致的麻烦结果:骑兵首领命令不了步兵,步兵头目也指挥不动骑兵。
不过对哈度来说这没有么么麻烦的地方,只要他发动掠夺能力,这些忠信不同的部队就都不是问题了。不过他心中还是有感到奇怪的地方:为何对方这次大军“奔袭”,带出来的祭礼人员那么的少,甚至连每百人一个祭司都不足——对方这次就带了10个祭司,这么点人根本就不可能在部队遇到伤亡的时候有所作为,甚至没有办法去维护士气、收拢溃兵。
而对方的回答才让他明白这个“大军”为何会这样华而不实:作为“Mo-Ruq-Fa”多年的盟友,“Mu-Tua-Yin”一直都是和对方友好往来的,但最近新首领上台,奉行扩张政策,也就想要吃掉“Mo-Ruq-Fa”。但是这个提议遭到族内的反对,而这时几名逃兵的出现令新领袖认定这是“神灵”派遣给他的使命——而这一说法遭到大祭司的否决,那么最终情况也很明显:意气使然的新首领带军出征,随行只能够“象征性地”带着几个祭礼人员——大祭司不允许更多的祭礼人员出行。
这些随行的小祭司们很多都是和新首领一同长大的,新首领一号召他们也就跟了上了,前三天行军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第三天一到就出了问题——队伍在晚上宿营的时候遭遇到了狼群,在遇狼群搏斗的时候,新首领被咬伤导致旧伤复发,很快就撒手人寰了。
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低下,人一旦受伤就很难存活。哈度看着对方脸上止不住的忧伤,心中也是一片同情。而为了让对方能够快些脱离苦海,他就发动了“财富掠夺”的能力。
通过峡谷的时候有惊无险:融雪逐渐的增大了河流的径流量,而峡谷位置相对狭窄,还好水深尚未及腰,否则那么大群人要趟过峡谷可就成了头疼之事了。哈度从队伍前面逐渐调整到队伍的中间,专注地防止有族人踩到软泥而滑倒落水,只见他在河道的乱石上轻盈地跳来跳去,看到有族人身体失衡就一跃过去扶起,他的举动保证了整个队伍没有出现任何的非战斗减员,同时也使穿越峡谷的速度高了至少两成。
全队渡河完成后,族人们的体力消耗都不少,哈度就命令他们在“足够高、足够平坦、有遮掩物、干燥通风”的地方扎营,这一做法是为了防备那坑爹的“突发状况”,但即使他的命令尽可能的预防了包括泥石流和洪水、地震、冰雹、暴雨在内的各种,这时候他还是碰到了没办法解决的麻烦——能够供800人马扎营的高岗平地只有峡谷高处的山腰处,而这里是一片刚刚越冬的阔叶林地带,融雪才刚结束,树上都还没有新芽,也就是说,这就是一片只有树枝的枯木。一众兵马开始逐步的在山腰上清理出一片空旷的露营地,然后,他们就感受到一股热浪正在涌来——远处着火了。干燥的枯木加上烈日的暴晒致使树冠的密集树枝开始自燃,而这一森林火灾最终顺着这些阔叶林上缠绕的寄生植物开始蔓延。只能说队伍上来的非常不是时候,也可以说这是哈度唯一没有算到的事情。
看到大火袭来,一众人马也只能手忙脚乱的撤到湿漉漉的河滩上。这次也只能说众人有些倒霉,碰到这样一起“偶发”的火灾也是没谁了。既然这片山岗不能待人,他们也只能继续行进,准备完全出了峡谷范围再行修整。
从河滩出来了以后都是平路,哈度指挥队伍继续向前行,他自己则攀到不远处的土丘上向远方瞭望。这里离高塔又进了不少,从这个位置向还能够看到“法烈”。他在视野中很快就发现了天边飞扬的尘土,看来那就是。。等等,有些不对,他敏锐的视力告诉他,是有一队人马正向这边冲了过来。他再定睛一看,是12名身着甲胄、头戴铜盔的骑兵——应该是“Mu-Tua-Yin”部落的斥候小队。这样的小队应该不在少数,毕竟大军出动,是需要很多这样的侦查部队获知战场情况的。看到这里,哈度心生一计。
从土丘上下来,和自己的队伍汇合,哈度告诉大家他的新计划。然后就看到众人走一段路就跪下来假意膜拜神灵一段,直到远处的敌兵冲到近旁,看到他们的举动,才停下马来恭敬的问话。如对方所问,作为“领队”的哈度走了出来,看到他身上的祭礼花纹,几名侦查骑兵都礼貌的点头示意。哈度解释说,他们是“Ye-Dun”的祭礼队伍,现在正值火季初临,“Ye-Dun”需要一批新鲜的牲品,他们这群人正是要沿河狩猎,完成这项“神灵”的任务。
信仰“Ye-Dun”的部落。。?这队侦查骑兵面面相觑,他们从没有听说过草原上有这样一个部落。按照草原上的原始崇拜来划分,有崇拜熊豹蛇鹰的、有信仰山河谷涵的、有膜拜天地光暗的,但是梦境之神的子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即使如此,毕竟对方是一名大祭司领队,该有的礼遇他们还是要有的。
说这个时代的人单纯可以,但更应该说他们没有任何保密意识。哈度三下两下就问明白了“Mu-Tua-Yin”的行军目标:此番2000人大军出发,目的并不如哈度他们所想是对方以盟友身份过来“帮忙平叛”的——实则“Mu-Tua-Yin”很早想要吃掉整个“Mo-Ruq-Fa”,奈何对方在金属刀斧上有独特的技艺,真的要攻打也就只能凭人数来堆,这样一来战损肯定不低。而这时听说“Mo-Ruq-Fa”内部权力争夺混乱,高层就认为这正是出发攻伐的好机会。这次大军开拔,也算是全兵出击了,城内的都是妇孺和守备人员,算算应该有6000人出头,然后则是祭礼规制人员——就这部分就有近2000人——都留在了城池当中。
说起来,“Mu-Tua-Yin”虽然听起来是“建了一座有城墙的城池”,但是按照这个年代的建筑能力和工艺水平而言,用木头堆出一座高塔不难,但要建造连绵不绝、坚固不摧的城墙反倒是难事,而对方的城墙也不过2人高罢了。
都说“Mu-Tua-Yin”研究暗杀之法卓有成效,本来哈度还担心对方这次来袭会拍刺客一同前来,现在听到说祭礼人员都在城内未出,他心中顿时轻松不少——如他的部落规矩,刺客和斥候的训练都由大祭司完成,想来对方也不会随意的僭越这个规矩的。
哈度原来的计划是在对方到达高塔以后,由于营寨中并未见乱象就能够迟滞他们的动作,现在看来,不仅仅能让对方暂停行动,还挽救了一个部落于生死存亡之际。不过这样一来,他想要暗中掠夺的方案也无用了:他必定是不可能进入对方队伍中的,想要再来做一次“部队检阅”也是不得要领的。但是眼前的这支侦查小队给了哈度新的计策:他可以控制这支小队,用这支小队作为诱饵,把敌军一部分一部分的分散开来,最后就能够全部掠夺去了。
他又从头思索了一遍,认为没有疏漏的地方,就开口问这些骑兵,他们效忠的对象是谁。看到骑兵们显露出疑惑的表情,哈度就解释说,他要先“Ye-Dun”祈福,让他们的上司在这一次攻略行动中能够获得“神灵”的“护佑”——这也是哈度认为应该询问的要点,他不想再出现前几次掠夺失败的奇葩经历了。听到哈度有这样的打算,这几名骑兵都十分愉快地回答说,他们效忠的对象是大祭司——这让哈度有些诧异,他也就直接询问,答案令他有些无语——开拔的第三天,首领旧伤复发死了,大祭司暂代首领之位。
这下也更加容易了:到时候他只要进城去解决了大祭司,整座城池就自然而然的被掠夺了下来。现在他示意几位骑兵下马,走上前去做欲行祭礼之举,然后立即发动了掠夺。尔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在侦查骑兵的带领下,众人找到了比较适合的宿营地,都停下来歇息,而哈度则是让这些骑兵去其他方向收拢侦查小队,然后又发动了几次掠夺能力。就这样,“Mu-Tua-Yin”在河岸这边的侦查部队全部被哈度收服,可以说在这个方向上对方就成了瞎子和聋子。
事情也确实如此,在发现侦查小队出去半晌后都没有回来,而且消失的分队数量愈发增多,就连大军中带队的副首领和一帮小祭司们都坐不住了,不断地加派部队前来河岸搜索,一开始是多派几支侦查骑兵,然后是百人队,最后直接派了三个百人队来查看,结果都不知所踪。这个情况令大军高层非常心惊:在首领病发死后,情况就越发得有些不对了,都不知道这次出征到底是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哈度派遣队伍中的“Shin'ne-Nu”骑手去高塔报告前敌情报,要对方准备好在各个方面袭扰敌方的侦查部队。这个策略最终就会导致敌方中军匮乏,只要哈度他们一次出击就能够令对方全面溃败。诚然,哈度是不喜杀戮的,但是他并不是不明白,有些时候只有杀戮才能够解决问题,而若是真的走到了那一步,需要他举起刀斧的时候,他还是会毫不犹豫下手的。
在休息了一阵后,哈度带着这支800人的部队,和新加入的约500人的“骑步混成部队”开始摸向敌人的后路。即使战场状况不明,敌方也还是“很聪明的”派出了边际巡逻小队,就近探明战场情报——当然,这些小队也被哈度派出的“自己人”引来,被哈度发动掠夺能力给一波带走了。从峡谷绕过来,可以看到大军人马走过以后像被翻过一遍的草地,顺着这道痕迹看去,就是高塔的方向。看来这确实是敌方后路没错,而且看到敌方应该刚走没多久,篝火还冒着余烟,显然是才结束休息后开拔的。
被哈度掠夺过的敌方骑兵中有几名是百人队的头目,据他们所说,大军高层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了部队的正中央,而且在首领死后,他们轻易不敢跃出中军一步。不过这也就导致另一个破绽的发生:所有的食物、淡水和各种命令的进出,都需要在中军的边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互,但这样也就造成外部和内部有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发生,外面发生的事情没办法快速传达给中军,中军的命令也没办法快速地传递出来。
这样一来,大军除中军以外的部队就处于不设防的状态了,即使遇到如哈度这样有可能是敌对人员的状况,外面的部队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这可是难以遇到的好机会,也可以说,就算是哈度大摇大摆地走到敌方的队伍当中,对方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反而会因为哈度身上的花纹对他“友好对待”呢。
而此时,“Mu-Tua-Yin”大军的中军部分尚处在喧闹的争吵之中,由于大祭司离前线较远,大军的实际代行领导权落到了两位副首领肩上——对,就是两位副首领,而且他们的意见还不一致。一位副首领认为,现在军外有不知名敌人的袭扰,必须要尽早除掉对方才能够让战事顺利进行下去;而另一位则反驳说,现在大军的力量已经去了十之二三,若是继续分兵,那这场战役就没有进行下去的必要了。而那些小祭司们也没有能够在向“神灵”祭拜后得到么么“神灵的传语”,这让他们也不好去掺和中军的争执。两位副首领的亲兵见他们的领导都快兵刀相向了,赶忙上去拉开两人,但是并没有使争吵停止。而在他们争吵不休的时候,大军的其他部分只能够茫然地继续前进,就他们的位置和现在的时间而言,他们必须赶在天黑之前抵达高塔外的一座矮丘进行扎营修整,但中军迟迟没有命令传出,这些人马也不知道该加快脚步还是在原地等待命令,只好亦步亦趋的缓慢前行。
这些人马并不知道,哈度已经带领自己的“混成部队”迅速地摸到了他们即将扎营的地方,躲藏在两边的山麓上,由于天色稍晚,从远处根本没有办法发现这些躲藏在草丛当中的埋伏者。
其实哈度知道,只要自己走下去,对这些盲目前行的人马发动掠夺,就能很轻易地解决这场危机。但他不得不防:如果掠夺没有一步到位,如果敌兵看到他以后提前向中军进行了报告,如果对方对他身上的花纹没有反应,甚至,如果对方队伍前头领头的是“Mo-Ruq-Fa”部落逃出去报信的祭礼亲兵。。那么他都必须做好防范准备,防止可能出现的麻烦情况——他身边的部队已经有上千人了,他可没有办法照顾到所有的人。
做好了埋伏准备以后,哈度就随着那几名百人队的头目迎向大军。还真被哈度猜对了:在大军前部领队的正是那些出逃报信的祭礼亲兵,不过看对方身上穿着的皮制甲胄就可以知道,他们一定是已经归降了“Mu-Tua-Yin”部落了。不过这下却是好办了,这几名逃兵并没有亲眼看到过哈度掠夺其他族人时发生的事情,也不知道哈度的长相,这时候看到几名头目带着哈度一同前来,并没有任何惊讶的事情,只是单单认为几名头目押解了一名俘虏回来而已。
听到说哈度是“Ye-Dun”的大祭司,要面见中军的首领们,大军中的士兵都没有多加怀疑,只是散开一条通往中军的道路。就连哈度来到中军外,向两位副首领的亲兵解释的时候,对方都没有任何疑虑——这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人实在是单纯得有些吓人了。
不过中军当中的情况有些出乎哈度的意料:两位副首领根本就不理睬哈度,只管你来我往的在马上互相乱怼,而其他的亲兵则头疼的不断劝解。哈度等待一会儿也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只好先来到队伍后面的祭礼人员部分。这些祭礼人员当然对哈度非常谦谨,为首的主管仪制的小祭司走上前来打招呼,也由此哈度几句话就套出了对方效忠分划:祭礼人员当然是信仰阴影之神“Sjo-Far're”;两位副首领本是跟从已故首领的,现在则忠于尚在世的首领兄弟;骑兵的效忠对象则是两名副首领,而那些步兵猎手却是相信刚刚获得首领代行资格的大祭司。这么复杂的忠信方向就是这个时代过于讲究权力分划导致的麻烦结果:骑兵首领命令不了步兵,步兵头目也指挥不动骑兵。
不过对哈度来说这没有么么麻烦的地方,只要他发动掠夺能力,这些忠信不同的部队就都不是问题了。不过他心中还是有感到奇怪的地方:为何对方这次大军“奔袭”,带出来的祭礼人员那么的少,甚至连每百人一个祭司都不足——对方这次就带了10个祭司,这么点人根本就不可能在部队遇到伤亡的时候有所作为,甚至没有办法去维护士气、收拢溃兵。
而对方的回答才让他明白这个“大军”为何会这样华而不实:作为“Mo-Ruq-Fa”多年的盟友,“Mu-Tua-Yin”一直都是和对方友好往来的,但最近新首领上台,奉行扩张政策,也就想要吃掉“Mo-Ruq-Fa”。但是这个提议遭到族内的反对,而这时几名逃兵的出现令新领袖认定这是“神灵”派遣给他的使命——而这一说法遭到大祭司的否决,那么最终情况也很明显:意气使然的新首领带军出征,随行只能够“象征性地”带着几个祭礼人员——大祭司不允许更多的祭礼人员出行。
这些随行的小祭司们很多都是和新首领一同长大的,新首领一号召他们也就跟了上了,前三天行军速度都是很快的,但是第三天一到就出了问题——队伍在晚上宿营的时候遭遇到了狼群,在遇狼群搏斗的时候,新首领被咬伤导致旧伤复发,很快就撒手人寰了。
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低下,人一旦受伤就很难存活。哈度看着对方脸上止不住的忧伤,心中也是一片同情。而为了让对方能够快些脱离苦海,他就发动了“财富掠夺”的能力。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