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19 第九十六章 再赌
- 720 第九十七章 毁身
- 721 第九十八章 与天无关
- 722 第九十九章 放而纵之
- 723 第一百章 天数动 ,此心亡
- 724 第一章 新局
- 725 第二章 生机
- 726 第三章 高手
- 727 第四章 己欲丧心谁可救
- 728 第五章 名动天下人何在
- 729 第六章 变乱无依索遗意
- 730 第七章 天地曾为我驱驰
- 731 第八章 此中玄妙谁观得
- 732 第九章 临机无碍暂施设
- 733 第十章 三十二外荒唐相
- 734 第十一章 正是伊人独舞时
- 735 第十二章 凝情此刻谁消得
- 736 第十三章 何故相爱转相失
- 737 第十四章 此事从来少人知
- 738 第十五章 掷身问命语铿锵
- 739 第十六章 我来天地何所对
- 740 第十七章 先有鸡乎先有蛋
- 741 第十八章 直造先天未画前
- 742 第十九章 当时只道是寻常
- 743 第二十章 所谓命者非令也
- 744 第二十一章 所谓命者非赋予
- 745 第二十二章 抟泥造形有样依
- 746 第二十三章 垂象成形赋自然
- 747 第二十四章 知敬鬼神而远之
- 748 第二十五章 从此人间无神迹
- 749 第二十六章 道术分裂方术出
- 750 第二十七章 雪地冰天育红莲
- 751 第二十八章 咒曰自在能感应
- 752 第二十九章 破戒之僧何所愿
- 753 第三十章 当初金身曾出血
- 754 第三十一章 为现三宝于世间
- 755 第三十二章 佛国仙界何眼前
- 756 第三十三章 妒火烧尽功德林
- 757 第三十四章 遮心欺主用巧言
- 758 第三十五章 行圆愿满针尖血
- 759 第三十六章 一刀斩尽莲花开
- 760 第三十七章 胜愿无悔一腔血
- 761 第三十八章 大慈悲起天人同
- 762 第三十九章 知命起行于愿中
- 763 第四十章 此心有愿三不死
- 764 第四十一章 佛音禅声袈裟错
- 765 第四十二章 容情利爪留僧命
- 766 第四十三章 法器降妖亦染血
- 767 第四十四章 戒立功德是非外
- 768 第四十五章 我行有缺袈裟漏
- 769 第四十六章 赏月吟风莫要论
- 770 第四十七章 从无住立一切法
- 771 第四十八章 天意可知不可违
- 772 第四十九章 只手遮天金刚意
- 773 第五十章 转见败阙不坏身
- 774 第五十一章 历历过去命中缘
- 775 第五十二章 莫问前行向何处
- 776 第五十三章 人与妖物合一身
- 777 第五十四章 往事无心谁为受
- 778 第五十五章 前谋早预顺成局
- 779 第五十六章 相对不识眼前身
- 780 第五十七章 功德催促大器成
- 781 第五十八章 天地之道具一琴
- 782 第五十九章 播名感得故人至
- 783 第六十章 寻师千里尘满身
- 784 第六十一章 遇之不期天意深
- 785 第六十二章 忽从水中见天青
- 786 第六十三章 此是谁家故人物
- 787 第六十四章 亘古一脉称天巫
- 788 第六十五章 道天佛尊山下立
- 789 第六十六章 天人感应真神降
- 790 第六十七章 灵地巫山出巫女
- 791 第六十八章 千年流光凝当初
- 792 第六十九章 一念之间有鬼神
- 793 第七十章 谁执何凭许永生
- 794 第七十一章 原始反终一心贯
- 795 第七十二章 此德此身此千年
- 796 第七十三章 故人千年越茫茫
- 797 第七十四章 所行与命莫相妨
- 798 第七十五章 鼎成革替实天启
- 799 第七十六章 智愚千虑自得失
- 800 第七十七章 坦然之涉渡大川
- 801 第七十八章 一之与万孰为重
- 802 第七十九章 圣身残留唯一念
- 803 第八十章 虚言巧心遇纯真
- 804 第八十一章 谁来施手补造化
- 805 第八十二章 真性何妨由运行
- 806 第八十三章 不见佛山只见僧
- 807 第八十四章 招提之僧名小心
- 808 第八十五章 机锋应对法王身
- 809 第八十六章 把断津梁绝人行
- 810 第八十七章 鱼龙潜跃波生纹
- 811 第八十八章 几人无处觅来由
- 812 第八十九章 扶精灵兮行于妖
- 813 第九十章 佛在心头莫远求
- 814 第九十一章 好向心头自修求
- 815 第九十二章 往事勾陈意何如
- 816 第九十三章 佛观众生皆颠倒
- 817 第九十四章 梦中试认取前身
- 818 第九十五章 对镜见形知是我
- 819 第九十六章 缥缈入云佛影现
- 820 第九十七章 花开一树几多闻
- 821 第九十八章 兴疑答非所问者
- 822 第九十九章 颠倒恐怖谁先破
- 823 第一百章 当初显圣功德身
- 824 第一章 前尘
- 825 第二章 赌约
- 826 第三章 出身
- 827 第四章 疑心
- 828 第五章 天地之心
- 829 第六章 妖圣
- 830 第七章 无情
- 831 第八章 无私
- 832 第九章 麒麟
- 833 第十章 礼乐
- 834 第十一章 立场
- 835 第十二章 神化
- 836 第十三章 各有所谋
- 837 第十四章 多此一念
- 838 第十五章 知天境
- 839 第十六章 观我生
- 840 第十七章 失刀
- 841 第十八章 失神
- 842 第十九章 反转
- 843 第二十章 以一敌六
- 844 第二十一章 意外
- 845 第二十二章 成人
- 846 第二十三章 混沌之天
- 847 第二十四章 知天境
- 848 第二十五章 梦尽头
- 849 第二十六章 琴
- 850 第二十七章 器心
- 851 第二十八章 石像
- 852 第二十九章 心化苍鹰
- 853 第三十章 佛山之争
- 854 第三十一章 相见无欢
- 855 第三十二章 无缝玉塔
- 856 第三十三章 虚与委蛇
- 857 第三十四章 不知道
- 858 第三十五章 他知道
- 859 第三十六章 己愿
- 860 第三十七章 阿弥陀佛
- 861 第三十七章 阿弥章 陀佛
- 862 第三十八章 辩佛
- 863 第三十九章 认凶
- 864 第四十章 魔罗
- 865 第四十一章 天心
- 866 第四十二章 妖厉
- 867 第四十三章 聚歼
- 868 第四十四章 袈裟身
- 869 第四十五章 白虎
- 870 第四十六章 三教子之闻
- 871 第四十七章 企
- 872 第四十八章 天地之愿
- 873 第四十九章 释妖
- 874 第五十章 机谋败露
- 875 第五十一章 始作之者
- 876 第五十二章 万妖至
- 877 第五十三章 妖音
- 878 第五十四章 九龙绕佛
- 879 第五十五章 来历
- 880 第五十六章 金刚入地
- 881 第五十七章 挂碍
- 882 第五十八章 佛山动
- 883 第五十九章 忘我死
- 884 第六十章 七劫琴
- 885 第六十一章 不可伤
- 886 第六十二章 混沌妖音
- 887 第六十三章 七弦同奏
- 888 第六十四章 日月所向
- 889 第六十五章 可趁之机
- 890 第六十六章 纷至沓来
- 891 第六十七章 纵情一剑破金刚
- 892 第六十八章 含生之趣岂梦中
- 893 第六十九 一箭
- 894 第七十章 天地之外
- 895 第七十一章 再回天地
- 896 第七十二章 明月无归处
- 897 第七十四章 聚散一片云
- 898 第七十四章 重逢
- 899 第七十五章 穷奇
- 900 第七十六章 出渊
- 901 第七十七章 风散
- 902 第七十八章 缘会
- 903 第七十九章 关键
- 904 第八十章 一念之机
- 905 第八十一章 大鹏起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章 变乱无依索遗意
第六章 变乱无依索遗意
陆正之名,对于修行界的人来说,其实早已不是个陌生的名字,也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物。其最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当年妖物山鬼祸乱天宗四相境,掳走了一名天宗记名弟子,引得当时的天宗宗主渊无咎亲至道海请得涤玄天的忘情天令,召齐道门宗主施展搜天罗地大阵,为的就是寻找这个陆正。正是这一举动,让陆正之名第一次在修行界流传开来。当时修行界的人都大为惊讶,不知道这个陆正是个什么来历,竟让堂堂天宗宗主为了一个记名弟子如此大费周折。
不过随着搜天罗地大阵无功,此事也就渐渐淡出了众修行人记忆中,众修行人都觉得是天宗对于本宗弟子果然关爱有加,倒是并没有太多关注陆正到底是什么人。但没想到的是就在此事发生一年多以后,道门举行演法证道大会,冒出一个妖物黑甲叩临道海三山,一刀斩出杀败道门两代忘情天。涤玄天在危急之际将忘情天信物之一的银丝拂尘托付给了一个道门弟子,居然又是这个陆正。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这个陆正又被妖物黑甲掳走,再一次在修行界消失了踪影。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门记名弟子,居然总是卷入这样的大事之中,而且每每都是被妖物掳走。因为这两件事,修行界之中许多人都对这个经历奇异、来历莫测的道门弟子印象极为深刻。开始有不少修行人打探这个总是吸引妖物注意的道门弟子究竟是个什么人、什么来历。但打听来去,却发现除了道门中人之外,竟然谁也没有见过这个陆正究竟长得什么样子,是方脸还是圆脸、是高个还是矮个子,究竟是什么修为,都做过些什么事情。与什么门派、哪位修行人有所交往等等,一概都没有谁知道。
而陆正被黑甲掳走了三年,三年之中道门由渊无咎执掌,也曾四处搜索他和黑甲的踪迹,但可惜最后仍是没有半点儿的消息。就在众修行人心想这个叫陆正的家伙这一回绝对是十死无生的时候,天意花降世。他居然又冒了出来。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还炼化了天命花,成为了天命花之主。但是即便如此,最后还是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妖物在荒未央、大夏龙图等三大脱天高手的阻拦之下生生给掳走了。
这样的经历就让所有的修行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不知道这个陆正究竟是长着一个什么招妖物觊觎的脸,只要一出现,怎么什么妖物都会费尽千般辛苦地将他掳走,而且那些妖物还一次比一次厉害!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经受的起的,若是命不够硬。已经够生来死去好几回了。看来果然是天命之主,不是其他凡俗之人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天意花降世之会后,修行界可是对于这个天命之主的好奇远远超过了对于其他一切事情,对陆正的议论也是最多。不知从哪儿流传出了各种对于陆正来历的猜测,不少编排的怪异绝伦,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一种说法说到,陆正其实是修行界一个隐世不出的大宗门的传人,这个宗门神秘莫测。只有佛门世间尊和道门忘情天才知道,所以涤玄天才会对他刮目相看。在危急之际以拂尘相托;也有的说陆正其实并不是人,而是天地之间罕见的一种妖物,所以才能在每次被妖物掳走之后而能无恙回来。从天意花之会上突然出现的帮助修行人的麒麟妖就可以知道,而且在场人也见证了黑甲和他关系非凡,好像压根就是旧识,至于究竟是什么关系。那就不是太清楚了……
当时率意山发生的种种事情,在场的修行人所见如此,但是对于背后的种种缘由却没有一人能够说清楚。对于许多事情也不免出于自身的猜测,导致种种流言喧嚣不已,谁也不知道真伪。但有一点。就在天意花之会结束之后,整个修行界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各种暗流汹涌的变化。
首先是道门各大宗主从率意山回转宗门之后,果然得到众门人回报,有大批妖物曾经围攻本门宗门到场,幸亏有不少佛门高人及时现身相助,将他们惊走,这才得免一场场的大战。那些妖物似乎也是得到命令,意在偷袭,而不作死战,看见道门有所防备,便立即离开了,只是在进退之际出现了一些小争斗,妖物和道门弟子都略有死伤,万幸并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
再者,修行界之中那些佛道之外的各大宗门和世家则是活跃了起来。那些宗主和家主们开始与平日交好的门派和世家之间频频会面,或者亲自前往、或者派遣弟子,往来不绝,总之不外乎一个目的,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人妖大战缔结各种盟约,相约互救同保。除此之外,在宗门和世家内部,也纷纷加紧督促子弟修炼增强法术修为,以及炼制储备各种法器和丹药,尤其是加固护山大阵和排布种种阵法,以备未来不测。
至于那些小宗门或者散修就比较麻烦了,他们修为往往不怎么高,又没有大宗门大世家那样的道场福地,而且就算联结成盟,不仅人数杂乱难以制约,而且说到底实力也不会太强。因此他们之中除了性情特为孤僻者,大部分人都不约而同作了一种选择,那就是前往投靠那些大宗门、大世家。有的小宗门、小世家干脆是直接消没自己门派名号,直接并入大宗门、大世家之中。
而面对这些前来投奔之人,那些大宗门和大世家也只是稍加考察,基本上都会收纳进来,毕竟多一份力量,到时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有些宗门和世家为了增强实力,更是直接就向修行界的小宗门和散修发出征召,不惜以法诀和丹药为交换,令他们前来投靠。有时候为了争取一些修为高超的游仙散人,更是明争暗斗,甚至出现斗法伤人之事。
虽然还没有见到断慈山的妖物出没,但是修行界的修行人却已有些惊弓之鸟的架势,乱相四起。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一来数千年前的人妖大战之事代代流传,众修行人都知道当初妖物几乎覆灭人间,所以心中本有忌惮。二来也是因为黑甲的出现,仅仅是他一个妖物,凭着一把黑刀几乎捣乱了整个道门,据说就连佛门的莲花尊都死在了他的刀下。谁知道断慈山之中还有多少可怕的妖物呢?三来也是因为佛道力两位第一人不在,修行界失去拥有如此大威望之人,荒未央和三十二相毕竟年轻,虽得其位而无百年积聚之威,自然号令不足。
修行界这些变化,荒未央在发出这三道忘情天令的时候几乎就已经都预料到了,这都是可预见之变。其实这三道令也不是出自他一个人的主意,其中很大一部分意思是来自大夏龙图。大夏龙图在建议他发出这几道令的时候,就已经将可能发生的变化跟他说了。荒未央知道这位师兄素来智计过人,又不似自己那么莽撞,也不耐烦听他具体细说,很干脆地就直接发出了这三道忘情天令。
荒未央发出忘情天令之后不久,道门各位宗主一起上了三山一次,他们来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荒未央如今已是忘情天,当时在率意山匆匆由涤玄天传位,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不合历来道门之规,所以他们是来给荒未央举行升位仪式的。第二个目的当然是也借这个机会,和荒未央一起商讨一下未来道门该如何应对天地之劫,人妖之乱,这第二个目的自然尤其重要。
道门忘情天升位乃是道门盛事,往往十分隆重,除了有天地二宗、阴阳八派的宗主和弟子之外,还会请来一些和道门渊源很深的宗门和世家人物前来观礼。许多听闻消息的宗门和世家之主都想借机前往,但没想到荒未央却提前发出召令,除了道门十宗宗主之外,其他人一概谢绝,不得上三山半步。这一下便让那些宗主和家主们想来探听道门如何应对断慈山妖物的盘算都落了空,猜不透这位昔日的不才子究竟是存了什么心思。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荒未央不过是心情郁闷,懒得见那么多闲杂人等罢了。
升位仪式之后,荒未央便换上了一身流光溢彩的羽衣,尽显身为忘情天的风仪气度。但是之后他并没有如道门各位宗主所想,一起商议如何应对未来之局,而是直接就打发了他们回去自己宗门。各位宗主都感莫名其妙,欲要询问,荒未央却已经起身离座而去,只好对望叹息,各自作罢,离开了三山。
其实荒未央倒不是不想跟道门宗主商议对策,而是他自己本身心中还有各种疑惑未解,懒得对他们解释罢了。就在道门各宗主离开之后,他便独自一人上了玄都山来到道祖殿,先祭拜了道祖,然后来到了羽化台上站定,这一站就是整整三天。
荒未央这是在做什么,当然不是在发愣。当初涤玄天羽化临去之后曾经看了他一眼,在这一眼之中就传了一道心念给他。当时荒未央并未来得及认真解读这道心念,此时回到了三山,才终于有机会去知道涤玄天临去之际的心念之中究竟对自己交代了什么!(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当年妖物山鬼祸乱天宗四相境,掳走了一名天宗记名弟子,引得当时的天宗宗主渊无咎亲至道海请得涤玄天的忘情天令,召齐道门宗主施展搜天罗地大阵,为的就是寻找这个陆正。正是这一举动,让陆正之名第一次在修行界流传开来。当时修行界的人都大为惊讶,不知道这个陆正是个什么来历,竟让堂堂天宗宗主为了一个记名弟子如此大费周折。
不过随着搜天罗地大阵无功,此事也就渐渐淡出了众修行人记忆中,众修行人都觉得是天宗对于本宗弟子果然关爱有加,倒是并没有太多关注陆正到底是什么人。但没想到的是就在此事发生一年多以后,道门举行演法证道大会,冒出一个妖物黑甲叩临道海三山,一刀斩出杀败道门两代忘情天。涤玄天在危急之际将忘情天信物之一的银丝拂尘托付给了一个道门弟子,居然又是这个陆正。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这个陆正又被妖物黑甲掳走,再一次在修行界消失了踪影。
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道门记名弟子,居然总是卷入这样的大事之中,而且每每都是被妖物掳走。因为这两件事,修行界之中许多人都对这个经历奇异、来历莫测的道门弟子印象极为深刻。开始有不少修行人打探这个总是吸引妖物注意的道门弟子究竟是个什么人、什么来历。但打听来去,却发现除了道门中人之外,竟然谁也没有见过这个陆正究竟长得什么样子,是方脸还是圆脸、是高个还是矮个子,究竟是什么修为,都做过些什么事情。与什么门派、哪位修行人有所交往等等,一概都没有谁知道。
而陆正被黑甲掳走了三年,三年之中道门由渊无咎执掌,也曾四处搜索他和黑甲的踪迹,但可惜最后仍是没有半点儿的消息。就在众修行人心想这个叫陆正的家伙这一回绝对是十死无生的时候,天意花降世。他居然又冒了出来。不仅活得好好的,而且还炼化了天命花,成为了天命花之主。但是即便如此,最后还是被一个来历不明的妖物在荒未央、大夏龙图等三大脱天高手的阻拦之下生生给掳走了。
这样的经历就让所有的修行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不知道这个陆正究竟是长着一个什么招妖物觊觎的脸,只要一出现,怎么什么妖物都会费尽千般辛苦地将他掳走,而且那些妖物还一次比一次厉害!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经受的起的,若是命不够硬。已经够生来死去好几回了。看来果然是天命之主,不是其他凡俗之人可以比拟的。
所以在天意花降世之会后,修行界可是对于这个天命之主的好奇远远超过了对于其他一切事情,对陆正的议论也是最多。不知从哪儿流传出了各种对于陆正来历的猜测,不少编排的怪异绝伦,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一种说法说到,陆正其实是修行界一个隐世不出的大宗门的传人,这个宗门神秘莫测。只有佛门世间尊和道门忘情天才知道,所以涤玄天才会对他刮目相看。在危急之际以拂尘相托;也有的说陆正其实并不是人,而是天地之间罕见的一种妖物,所以才能在每次被妖物掳走之后而能无恙回来。从天意花之会上突然出现的帮助修行人的麒麟妖就可以知道,而且在场人也见证了黑甲和他关系非凡,好像压根就是旧识,至于究竟是什么关系。那就不是太清楚了……
当时率意山发生的种种事情,在场的修行人所见如此,但是对于背后的种种缘由却没有一人能够说清楚。对于许多事情也不免出于自身的猜测,导致种种流言喧嚣不已,谁也不知道真伪。但有一点。就在天意花之会结束之后,整个修行界与之前相比,产生了各种暗流汹涌的变化。
首先是道门各大宗主从率意山回转宗门之后,果然得到众门人回报,有大批妖物曾经围攻本门宗门到场,幸亏有不少佛门高人及时现身相助,将他们惊走,这才得免一场场的大战。那些妖物似乎也是得到命令,意在偷袭,而不作死战,看见道门有所防备,便立即离开了,只是在进退之际出现了一些小争斗,妖物和道门弟子都略有死伤,万幸并没有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
再者,修行界之中那些佛道之外的各大宗门和世家则是活跃了起来。那些宗主和家主们开始与平日交好的门派和世家之间频频会面,或者亲自前往、或者派遣弟子,往来不绝,总之不外乎一个目的,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人妖大战缔结各种盟约,相约互救同保。除此之外,在宗门和世家内部,也纷纷加紧督促子弟修炼增强法术修为,以及炼制储备各种法器和丹药,尤其是加固护山大阵和排布种种阵法,以备未来不测。
至于那些小宗门或者散修就比较麻烦了,他们修为往往不怎么高,又没有大宗门大世家那样的道场福地,而且就算联结成盟,不仅人数杂乱难以制约,而且说到底实力也不会太强。因此他们之中除了性情特为孤僻者,大部分人都不约而同作了一种选择,那就是前往投靠那些大宗门、大世家。有的小宗门、小世家干脆是直接消没自己门派名号,直接并入大宗门、大世家之中。
而面对这些前来投奔之人,那些大宗门和大世家也只是稍加考察,基本上都会收纳进来,毕竟多一份力量,到时就多一份活下去的希望。有些宗门和世家为了增强实力,更是直接就向修行界的小宗门和散修发出征召,不惜以法诀和丹药为交换,令他们前来投靠。有时候为了争取一些修为高超的游仙散人,更是明争暗斗,甚至出现斗法伤人之事。
虽然还没有见到断慈山的妖物出没,但是修行界的修行人却已有些惊弓之鸟的架势,乱相四起。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复杂,一来数千年前的人妖大战之事代代流传,众修行人都知道当初妖物几乎覆灭人间,所以心中本有忌惮。二来也是因为黑甲的出现,仅仅是他一个妖物,凭着一把黑刀几乎捣乱了整个道门,据说就连佛门的莲花尊都死在了他的刀下。谁知道断慈山之中还有多少可怕的妖物呢?三来也是因为佛道力两位第一人不在,修行界失去拥有如此大威望之人,荒未央和三十二相毕竟年轻,虽得其位而无百年积聚之威,自然号令不足。
修行界这些变化,荒未央在发出这三道忘情天令的时候几乎就已经都预料到了,这都是可预见之变。其实这三道令也不是出自他一个人的主意,其中很大一部分意思是来自大夏龙图。大夏龙图在建议他发出这几道令的时候,就已经将可能发生的变化跟他说了。荒未央知道这位师兄素来智计过人,又不似自己那么莽撞,也不耐烦听他具体细说,很干脆地就直接发出了这三道忘情天令。
荒未央发出忘情天令之后不久,道门各位宗主一起上了三山一次,他们来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荒未央如今已是忘情天,当时在率意山匆匆由涤玄天传位,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不合历来道门之规,所以他们是来给荒未央举行升位仪式的。第二个目的当然是也借这个机会,和荒未央一起商讨一下未来道门该如何应对天地之劫,人妖之乱,这第二个目的自然尤其重要。
道门忘情天升位乃是道门盛事,往往十分隆重,除了有天地二宗、阴阳八派的宗主和弟子之外,还会请来一些和道门渊源很深的宗门和世家人物前来观礼。许多听闻消息的宗门和世家之主都想借机前往,但没想到荒未央却提前发出召令,除了道门十宗宗主之外,其他人一概谢绝,不得上三山半步。这一下便让那些宗主和家主们想来探听道门如何应对断慈山妖物的盘算都落了空,猜不透这位昔日的不才子究竟是存了什么心思。其实他们哪里知道,荒未央不过是心情郁闷,懒得见那么多闲杂人等罢了。
升位仪式之后,荒未央便换上了一身流光溢彩的羽衣,尽显身为忘情天的风仪气度。但是之后他并没有如道门各位宗主所想,一起商议如何应对未来之局,而是直接就打发了他们回去自己宗门。各位宗主都感莫名其妙,欲要询问,荒未央却已经起身离座而去,只好对望叹息,各自作罢,离开了三山。
其实荒未央倒不是不想跟道门宗主商议对策,而是他自己本身心中还有各种疑惑未解,懒得对他们解释罢了。就在道门各宗主离开之后,他便独自一人上了玄都山来到道祖殿,先祭拜了道祖,然后来到了羽化台上站定,这一站就是整整三天。
荒未央这是在做什么,当然不是在发愣。当初涤玄天羽化临去之后曾经看了他一眼,在这一眼之中就传了一道心念给他。当时荒未央并未来得及认真解读这道心念,此时回到了三山,才终于有机会去知道涤玄天临去之际的心念之中究竟对自己交代了什么!(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