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 第七章 完颜康与杨康
- 10 第八章 李莫愁
- 11 第九章 不告而别
- 12 第十章 绝情谷
- 13 第十一章 武功被废
- 14 第十二章 再次实验
- 15 第十三章 两年
- 16 第十四章 假死脱身与‘电磁炮’初显威
- 17 第十五章 公孙止之死
- 18 第十六章 无间道与逍遥琅琊候
- 19 第十七章 五年之约
- 20 第一章 别时容易见时难
- 21 第二章 恋热情浓与少年郭靖
- 22 第三章 变脸与争论
- 23 第四章 打败你不如碎你三观与野心
- 24 第五章 比武招亲
- 25 第六章 二康和莫愁
- 26 第七章 侯通海的命运邂逅
- 27 第八章 计划又见计划
- 28 第九章 计划里还有你?
- 29 第十章 转身就跑的欧阳克
- 30 第十一章 死亡小学生柯杨康
- 31 第十二章 舍身救人与梅超风
- 32 第十三章 无名高手
- 33 第十四章 江南七怪
- 34 第十五章 再论封建礼教
- 35 第十六章 再开嘴炮
- 36 第十七章 拜师学艺
- 37 第十八章 招式磁场
- 38 第十九章 两对冤家聚天山
- 39 第二十章 坐而论道
- 40 第二十一章 玉笛谁家听落梅
- 41 第二十二章 未尽全力
- 42 第二十三章 烂屁股猴子上树
- 43 第二十四章 什么叫破身?
- 44 第二十五章 二靖与靡战一路
- 45 第二十六章 声名鹊起与飞剑
- 46 第二十七章 归云庄与太湖群盗
- 47 第二十八章 略施小计
- 48 第二十九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49 第三十章 程家有女初长成
- 50 第三十一章 神龙摆尾
- 51 第三十二章 进阶的太极拳
- 52 第三十三章 情海生波
- 53 第三十四章 佳期如梦
- 54 第三十五章 梦醒时分
- 55 第三十六章 蒙古使节
- 56 第三十七章 你们是野人
- 57 第三十八章 傻姑与心魔
- 58 第三十九章 初探中丹田与危局
- 59 第四十章 火药与夜奔
- 60 第四十一章 会飞
- 61 第四十二章 海底激战
- 62 第四十三章 四娘子
- 63 第四十四章 红袄军
- 64 第四十五章 归去来兮与脑电波
- 65 第四十六章 哥们儿哪儿去啊
- 66 第四十七章 暴雨梨花枪与过目不忘
- 67 第四十八章 敌后游击队
- 68 第四十九章 一锭金子与桃花迷阵
- 69 第五十章 碧海潮生曲与老顽童
- 70 第五十一章 差一点
- 71 第五十二章 智商捉急
- 72 第五十三章 蹊跷
- 73 第五十四章 分身有术
- 74 第五十五章 提亲
- 75 第五十六章 三题比试
- 76 第五十七章 又是三题
- 77 第五十八章 一个生日引发的血案
- 78 第五十九章 情势突变
- 79 第六十章 义之盟
- 80 第六十一章 义盟约
- 81 第六十二章 有何赐教
- 82 第六十三章 纠结
- 83 第六十四章 灵鹫宫
- 84 第六十五章 混乱的关系
- 85 第六十六章 修成正果
- 86 第六十七章 学术讨论与诡异的目光
- 87 第六十八章 何谓心性修为
- 88 第六十九章 看破了就突破了
- 89 第七十章 天地灵气洗礼?
- 90 第七十一章 电流?电浆?等离子体?
- 91 第七十二章 虚竹子的怀疑
- 92 第七十三章 武功没落的原因
- 93 第七十四章 仙人降世?
- 94 第七十五章 将错就错
- 95 第七十六章 惊为天人与临安逸事
- 96 第七十七章 十面埋伏
- 97 第七十八章 二踢脚,双响炮
- 98 第七十九章 阳谋
- 99 第八十章 ‘难飞’钻石
- 100 第八十一章 邀天之幸
- 101 第八十二章 蛇毒与濒死体验
- 102 第八十三章 鬼,鬼啊
- 103 第八十四章 穷子波动
- 104 第八十五章 关于武功的部分理解
- 105 第八十六章 顽童论道
- 106 上架感言
- 107 第八十七章 被碎三观?(爆更)
- 108 第八十八章 解放天性与抵达临安
- 109 第八十九章 内力电池
- 110 第九十章 天命?
- 111 第九十一章 上饶稼轩,幼安先生
- 112 第九十二章 稻麦二熟与头发几何
- 113 第九十三章 另有隐秘
- 114 第九十四章 地底迷宫?
- 115 第九十五章 入云龙公孙胜
- 116 第九十六章 前因后果
- 117 第九十七章 无果与转折
- 118 第九十八章 皇子风波
- 119 第九十九章 宜国宜邦宜室宜家的男人
- 120 第一百章 宋制与阴谋
- 121 第一百零一章 弃车保帅
- 122 第一零二章 密信
- 123 第一零三章 人算
- 124 第一零四章 群臣的心思
- 125 第一零五章 暗劲儿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七章 五年之约
第十七章 五年之约
其实历史上,在南宋后期,蒙古军南下攻宋,南宋在长达四十五年的时间里,对阵蒙元这一劲敌,虽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但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而更令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大汗,蒙哥,也会在南宋的某城墙下,受伤殒命。
要知道蒙古征服西辽只用了一年,征服花刺子模只用了一年半,征服罗斯联盟(今俄罗斯)用了五年,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八年,征服西夏用了十年,征服金朝也只用了二十二年。
而蒙古彻底打败人们印象中所谓文弱的南宋,居然用去了四十五年!
而且这也是蒙古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以举国之兵进攻一国。
还要通过迂回包抄(灭亡大理后形成两面夹击)、多年苦战之后,才艰难取得胜利。
这在蒙古征服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蒙古军征服世界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南宋!
而且,南北宋朝加起来,万人级别以上的对外战争,其胜率高达七成,比之贞观盛世的大唐,都要高了不少,这还是后期被蒙古压着打了四十五年之后的统计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出了蒙古这个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千年未有之强敌”,大宋说不定也能打到波斯帝国去呢。
“但是,平民的生存状态实在是……”裘穷作为一个现代人重生于此,对皇帝实在是没什么敬畏感,只当是和一位老者聊天罢了,是以显得不卑不亢,却不失礼。
这时,裘穷很直接的道,“我于路上所见,民间疾苦不堪,和大宋的军事力量对比,犹如天上地下。不知是何原因?”
而赵扩也不生气,道,“其实,南宋居民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
确实,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朝代。
宋军可以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常备雇佣军,且待遇极为优厚。
当时也只有宋朝有实力实行募兵制。
其中最具独创性的举措就是“荒年募兵”,每当一地闹灾荒百姓生存不下去时,朝廷就在那里大量募兵。
所谓“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
一人当兵,则全家温饱无虞。
宋代农民起义较少且规模都不大,荒年募兵功不可没!
唐朝人口最盛时有五千多万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时突破一亿。即使是现在,只剩下南宋,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万。
裘穷之所以觉得民间疾苦,完全是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不足,医疗水平不高等等原因所致。
对比前世来看,这里的确是人间地狱。对比裘穷的铁掌帮生涯,平民的生存条件的确是惨不忍睹。
而千里不见人踪,那也是裘穷自己的错觉罢了,当年他一路向山东而去的那条路线,几乎就是金宋交界的战乱区,怎么可能有很多人住在那儿?
再说,南宋现在,在册的人口数量只有六千多万人,而前世BJ,TJ加sh的三个城市,人口就将近六千万。所以,裘穷当然会觉得大宋地广人稀。
“寡人已经尽力而为了,只可惜……世事便是如此,如今的大宋便犹如沉珂之体,朕也无能为力啊。”赵扩这些年虽然励精图治,但也很是无奈。
不过裘穷却眼睛越来越亮,这一切可都和自己想象中不同啊。
既然南宋底子不弱,那就有了反抗的底气。
军事力量足够抵御外敌入侵,领导班子也不是迂腐之人,更兼城高地利。
只要能够勤修内政,让子民休养生息,富国强民。
以他的时代的战略眼光,咳,就是大体知道历史走向。
加上合适的战略部署,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他又手握武穆遗书,精兵强将之下,就是反灭金国,甚至反攻蒙古,都有可能啊。
将这个想法与赵扩一交流,赵扩越听越激动。
裘穷讲起民、军事,头头是道,还有些什么由武林高手组成的特种兵之类的奇思妙想,那地雷热、气球之法更是出自他手。
“如此人才……”赵扩激动的地双手直抖,抓住裘穷的手说道,“大宋之中兴,必由你而来。”
“朕本以为你成长于江湖,必不能……却不想你居然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样样皆通。还是宝琴妹妹说的对啊,封侯拜相,真乃是封侯拜相之才。”赵扩双眼有些红。
“额……”裘穷有些惊愕,“至于吗,我这只是讲了讲现代战法和一些农用器械的明用法啊,怎么就文韬武略了,汗……”
“不对,宝琴妹妹是个什么鬼?”裘穷一脸看到失联多年的亲爹的表情,看着赵扩,“莫非……”
“不知陛下为何,称呼我娘为……”裘穷顿了顿,又道,“而且陛下一直如此厚待于我,莫非……”
“朕只是一时失言,一时失言罢了,你母亲是朕母后的侄女,也就是朕的表姐,我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你们母子长得又像,朕看到你便如看到了你娘,不自觉有些亲近罢了。”赵扩掩饰的挥了挥手。
裘穷一脸黑线,要知道裘穷长着一对浓眉,鼻梁高挺,这长相放在男子身上便是英俊,放在女子身上……裘穷想到了如花的一对浓眉,一阵恶寒……
仔细看了看,见赵扩长得和自己完全不一样,倒是送了口气。
“你不想说就算了,何必恶心我,切。”
当然这话裘穷是不会说出来的,只好略过这部分,掏出武穆遗书,递了过去。
赵扩一见到‘武穆遗书’四个字又激动了,“你……你……”话没说完便两眼一翻向后,昏倒。
幸好裘穷的内力百变,反应过来,直接切换了稳定心神的属性,稳住了赵扩的情绪,将他救醒。
当下裘穷也不敢再多说,生怕这老头儿跟范伟中奖似的又抽过去。
只是说,明日再来,便匆匆去了。
却说裘穷在这临安城一住便是大半年。
这段时间中,裘穷和赵扩无数次探讨该如何经营国家,如何应对外敌。
赵扩被他的奇思妙想所折服,更是无数次邀请他上朝议政,但都被裘穷拒绝了。
裘穷其实也有些犹豫,好男儿志在四方,有此身份机遇,若不将一腔热血抱负于国家,实在是不甘。
但这是射雕世界啊,此时剧情应该已经开始了,一个个大侠,传奇人物在裘穷眼前飘过,若不能在有生之年领略一番爱恨江湖的滋味,更是不甘啊。
不过赵扩身为皇帝,又怎么会看不出裘穷心中还有牵挂,不愿舍弃呢。
但是国家和个人,孰轻孰重?
数月相处下来,赵扩当然知道裘穷虽然温厚纯良,但是性格却十分固执,怕是只能迁就于他了。
“他若不是宝琴的孩子,以他的性子,怕是早被朕,叫人拖出去打死了。哼哼。”
于是,这日赵扩旧事重提,道,“朕知道你心有挂念,但是,大宋的如今状况你也知道,若朕能得你相助,尚有一线生机,否则百年之后,只怕……”
“陛下,反正最近金国,蒙古打的正欢,增强民力这种事情,我在不在都无所谓的。不若给我十年时间,了却个人心愿,再来朝堂,可好?”
“罢了,罢了,你若心不在焉,强留下你也是无用。只是十年太长了,朕怕是等不到十年之后了。”赵扩一声长叹。
“不过,有一些治民治军之法,即便你不在,也的确影响不大。你便留下‘武穆遗书’、所谓‘杂交’之法还有织布机,还有,把你的特种部队训练之法也留下。”
赵扩说到这里,又看了眼裘穷,说道,“不若三年可好?”
未等裘穷回答,眼睛一转,又道,“三年太短,十年太长,便折中一下,五年算了。就这么定了。”
说罢转身就走,算是造成既定事实。
裘穷哭笑不得,这老头儿……不过为了大宋,他倒也是尽心尽力。
(这是人家的江山,怎么可能像你一样,吊儿郎当的,不当回事--!)
“五年之后,裘穷当归。”裘穷扬声说道。
赵扩道,“你到底是叫裘穷还是叫赵贤?”
裘穷道,“我名裘穷,字佶贤。”
说罢,运起轻功,眨眼间便去的远了。
赵扩急道,“让你留的东西呢?!”
“早已放在你书房的桌上了……”
风中隐约传来裘穷的坏笑声。
第一卷,初出江湖,完。
ps:
却说这日,还挺风和日丽的。
只见裘千丈忽然一溜小跑,冲出房来,扬天怒吼,“作者菌!我抗议,我要加戏!”
“就是,就是,我也要加戏!”小琼枝挥舞双臂,一脸愤怒。
“都提到我了,还不让我上场,再不给我加戏,我就跳河!”琅琊夫人也不知从何处飘来。
作者菌,“加,都加,你们都有加戏。不要急,我挖了那么多坑,肯定会慢慢填就是了……”说罢抱头鼠窜而去。
裘千尺一脸黑线,无力地抬了抬手,“我还没说话呢……”
而更令蒙古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大汗,蒙哥,也会在南宋的某城墙下,受伤殒命。
要知道蒙古征服西辽只用了一年,征服花刺子模只用了一年半,征服罗斯联盟(今俄罗斯)用了五年,征服波斯和阿拔斯王朝用了八年,征服西夏用了十年,征服金朝也只用了二十二年。
而蒙古彻底打败人们印象中所谓文弱的南宋,居然用去了四十五年!
而且这也是蒙古军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以举国之兵进攻一国。
还要通过迂回包抄(灭亡大理后形成两面夹击)、多年苦战之后,才艰难取得胜利。
这在蒙古征服史上是仅有的一次。
蒙古军征服世界遇到的最强劲对手,就是南宋!
而且,南北宋朝加起来,万人级别以上的对外战争,其胜率高达七成,比之贞观盛世的大唐,都要高了不少,这还是后期被蒙古压着打了四十五年之后的统计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出了蒙古这个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千年未有之强敌”,大宋说不定也能打到波斯帝国去呢。
“但是,平民的生存状态实在是……”裘穷作为一个现代人重生于此,对皇帝实在是没什么敬畏感,只当是和一位老者聊天罢了,是以显得不卑不亢,却不失礼。
这时,裘穷很直接的道,“我于路上所见,民间疾苦不堪,和大宋的军事力量对比,犹如天上地下。不知是何原因?”
而赵扩也不生气,道,“其实,南宋居民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的。”
确实,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朝代。
宋军可以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常备雇佣军,且待遇极为优厚。
当时也只有宋朝有实力实行募兵制。
其中最具独创性的举措就是“荒年募兵”,每当一地闹灾荒百姓生存不下去时,朝廷就在那里大量募兵。
所谓“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
一人当兵,则全家温饱无虞。
宋代农民起义较少且规模都不大,荒年募兵功不可没!
唐朝人口最盛时有五千多万人口,宋朝人口最盛时突破一亿。即使是现在,只剩下南宋,人口也比盛唐多一千多万。
裘穷之所以觉得民间疾苦,完全是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粮食不足,医疗水平不高等等原因所致。
对比前世来看,这里的确是人间地狱。对比裘穷的铁掌帮生涯,平民的生存条件的确是惨不忍睹。
而千里不见人踪,那也是裘穷自己的错觉罢了,当年他一路向山东而去的那条路线,几乎就是金宋交界的战乱区,怎么可能有很多人住在那儿?
再说,南宋现在,在册的人口数量只有六千多万人,而前世BJ,TJ加sh的三个城市,人口就将近六千万。所以,裘穷当然会觉得大宋地广人稀。
“寡人已经尽力而为了,只可惜……世事便是如此,如今的大宋便犹如沉珂之体,朕也无能为力啊。”赵扩这些年虽然励精图治,但也很是无奈。
不过裘穷却眼睛越来越亮,这一切可都和自己想象中不同啊。
既然南宋底子不弱,那就有了反抗的底气。
军事力量足够抵御外敌入侵,领导班子也不是迂腐之人,更兼城高地利。
只要能够勤修内政,让子民休养生息,富国强民。
以他的时代的战略眼光,咳,就是大体知道历史走向。
加上合适的战略部署,和先进的武器装备,他又手握武穆遗书,精兵强将之下,就是反灭金国,甚至反攻蒙古,都有可能啊。
将这个想法与赵扩一交流,赵扩越听越激动。
裘穷讲起民、军事,头头是道,还有些什么由武林高手组成的特种兵之类的奇思妙想,那地雷热、气球之法更是出自他手。
“如此人才……”赵扩激动的地双手直抖,抓住裘穷的手说道,“大宋之中兴,必由你而来。”
“朕本以为你成长于江湖,必不能……却不想你居然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样样皆通。还是宝琴妹妹说的对啊,封侯拜相,真乃是封侯拜相之才。”赵扩双眼有些红。
“额……”裘穷有些惊愕,“至于吗,我这只是讲了讲现代战法和一些农用器械的明用法啊,怎么就文韬武略了,汗……”
“不对,宝琴妹妹是个什么鬼?”裘穷一脸看到失联多年的亲爹的表情,看着赵扩,“莫非……”
“不知陛下为何,称呼我娘为……”裘穷顿了顿,又道,“而且陛下一直如此厚待于我,莫非……”
“朕只是一时失言,一时失言罢了,你母亲是朕母后的侄女,也就是朕的表姐,我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你们母子长得又像,朕看到你便如看到了你娘,不自觉有些亲近罢了。”赵扩掩饰的挥了挥手。
裘穷一脸黑线,要知道裘穷长着一对浓眉,鼻梁高挺,这长相放在男子身上便是英俊,放在女子身上……裘穷想到了如花的一对浓眉,一阵恶寒……
仔细看了看,见赵扩长得和自己完全不一样,倒是送了口气。
“你不想说就算了,何必恶心我,切。”
当然这话裘穷是不会说出来的,只好略过这部分,掏出武穆遗书,递了过去。
赵扩一见到‘武穆遗书’四个字又激动了,“你……你……”话没说完便两眼一翻向后,昏倒。
幸好裘穷的内力百变,反应过来,直接切换了稳定心神的属性,稳住了赵扩的情绪,将他救醒。
当下裘穷也不敢再多说,生怕这老头儿跟范伟中奖似的又抽过去。
只是说,明日再来,便匆匆去了。
却说裘穷在这临安城一住便是大半年。
这段时间中,裘穷和赵扩无数次探讨该如何经营国家,如何应对外敌。
赵扩被他的奇思妙想所折服,更是无数次邀请他上朝议政,但都被裘穷拒绝了。
裘穷其实也有些犹豫,好男儿志在四方,有此身份机遇,若不将一腔热血抱负于国家,实在是不甘。
但这是射雕世界啊,此时剧情应该已经开始了,一个个大侠,传奇人物在裘穷眼前飘过,若不能在有生之年领略一番爱恨江湖的滋味,更是不甘啊。
不过赵扩身为皇帝,又怎么会看不出裘穷心中还有牵挂,不愿舍弃呢。
但是国家和个人,孰轻孰重?
数月相处下来,赵扩当然知道裘穷虽然温厚纯良,但是性格却十分固执,怕是只能迁就于他了。
“他若不是宝琴的孩子,以他的性子,怕是早被朕,叫人拖出去打死了。哼哼。”
于是,这日赵扩旧事重提,道,“朕知道你心有挂念,但是,大宋的如今状况你也知道,若朕能得你相助,尚有一线生机,否则百年之后,只怕……”
“陛下,反正最近金国,蒙古打的正欢,增强民力这种事情,我在不在都无所谓的。不若给我十年时间,了却个人心愿,再来朝堂,可好?”
“罢了,罢了,你若心不在焉,强留下你也是无用。只是十年太长了,朕怕是等不到十年之后了。”赵扩一声长叹。
“不过,有一些治民治军之法,即便你不在,也的确影响不大。你便留下‘武穆遗书’、所谓‘杂交’之法还有织布机,还有,把你的特种部队训练之法也留下。”
赵扩说到这里,又看了眼裘穷,说道,“不若三年可好?”
未等裘穷回答,眼睛一转,又道,“三年太短,十年太长,便折中一下,五年算了。就这么定了。”
说罢转身就走,算是造成既定事实。
裘穷哭笑不得,这老头儿……不过为了大宋,他倒也是尽心尽力。
(这是人家的江山,怎么可能像你一样,吊儿郎当的,不当回事--!)
“五年之后,裘穷当归。”裘穷扬声说道。
赵扩道,“你到底是叫裘穷还是叫赵贤?”
裘穷道,“我名裘穷,字佶贤。”
说罢,运起轻功,眨眼间便去的远了。
赵扩急道,“让你留的东西呢?!”
“早已放在你书房的桌上了……”
风中隐约传来裘穷的坏笑声。
第一卷,初出江湖,完。
ps:
却说这日,还挺风和日丽的。
只见裘千丈忽然一溜小跑,冲出房来,扬天怒吼,“作者菌!我抗议,我要加戏!”
“就是,就是,我也要加戏!”小琼枝挥舞双臂,一脸愤怒。
“都提到我了,还不让我上场,再不给我加戏,我就跳河!”琅琊夫人也不知从何处飘来。
作者菌,“加,都加,你们都有加戏。不要急,我挖了那么多坑,肯定会慢慢填就是了……”说罢抱头鼠窜而去。
裘千尺一脸黑线,无力地抬了抬手,“我还没说话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