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6 第二十七章 归云庄与太湖群盗
- 47 第二十八章 略施小计
- 48 第二十九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49 第三十章 程家有女初长成
- 50 第三十一章 神龙摆尾
- 51 第三十二章 进阶的太极拳
- 52 第三十三章 情海生波
- 53 第三十四章 佳期如梦
- 54 第三十五章 梦醒时分
- 55 第三十六章 蒙古使节
- 56 第三十七章 你们是野人
- 57 第三十八章 傻姑与心魔
- 58 第三十九章 初探中丹田与危局
- 59 第四十章 火药与夜奔
- 60 第四十一章 会飞
- 61 第四十二章 海底激战
- 62 第四十三章 四娘子
- 63 第四十四章 红袄军
- 64 第四十五章 归去来兮与脑电波
- 65 第四十六章 哥们儿哪儿去啊
- 66 第四十七章 暴雨梨花枪与过目不忘
- 67 第四十八章 敌后游击队
- 68 第四十九章 一锭金子与桃花迷阵
- 69 第五十章 碧海潮生曲与老顽童
- 70 第五十一章 差一点
- 71 第五十二章 智商捉急
- 72 第五十三章 蹊跷
- 73 第五十四章 分身有术
- 74 第五十五章 提亲
- 75 第五十六章 三题比试
- 76 第五十七章 又是三题
- 77 第五十八章 一个生日引发的血案
- 78 第五十九章 情势突变
- 79 第六十章 义之盟
- 80 第六十一章 义盟约
- 81 第六十二章 有何赐教
- 82 第六十三章 纠结
- 83 第六十四章 灵鹫宫
- 84 第六十五章 混乱的关系
- 85 第六十六章 修成正果
- 86 第六十七章 学术讨论与诡异的目光
- 87 第六十八章 何谓心性修为
- 88 第六十九章 看破了就突破了
- 89 第七十章 天地灵气洗礼?
- 90 第七十一章 电流?电浆?等离子体?
- 91 第七十二章 虚竹子的怀疑
- 92 第七十三章 武功没落的原因
- 93 第七十四章 仙人降世?
- 94 第七十五章 将错就错
- 95 第七十六章 惊为天人与临安逸事
- 96 第七十七章 十面埋伏
- 97 第七十八章 二踢脚,双响炮
- 98 第七十九章 阳谋
- 99 第八十章 ‘难飞’钻石
- 100 第八十一章 邀天之幸
- 101 第八十二章 蛇毒与濒死体验
- 102 第八十三章 鬼,鬼啊
- 103 第八十四章 穷子波动
- 104 第八十五章 关于武功的部分理解
- 105 第八十六章 顽童论道
- 106 上架感言
- 107 第八十七章 被碎三观?(爆更)
- 108 第八十八章 解放天性与抵达临安
- 109 第八十九章 内力电池
- 110 第九十章 天命?
- 111 第九十一章 上饶稼轩,幼安先生
- 112 第九十二章 稻麦二熟与头发几何
- 113 第九十三章 另有隐秘
- 114 第九十四章 地底迷宫?
- 115 第九十五章 入云龙公孙胜
- 116 第九十六章 前因后果
- 117 第九十七章 无果与转折
- 118 第九十八章 皇子风波
- 119 第九十九章 宜国宜邦宜室宜家的男人
- 120 第一百章 宋制与阴谋
- 121 第一百零一章 弃车保帅
- 122 第一零二章 密信
- 123 第一零三章 人算
- 124 第一零四章 群臣的心思
- 125 第一零五章 暗劲儿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七章 你们是野人
第三十七章 你们是野人
临安城中,今日蒙古的使节团已经抵达,比他们晚了一天,金国使节也抵达了临安。
皇帝赵扩也是雷厉风行,当日就接见了杨康,两人相互说了几句面子话,什么金国与宋国比邻而居,世代友好云云。
毕竟,杨康以金国的皇室成员身份前来,目的是为了表示对于此次联盟的重视,也只是金国使节团的代表罢了,具体如何还要等金国的使节团抵达,由专人负责谈判。
而蒙古使节团则是由宰相韩侂胄接待。拖雷三人进了皇宫,在一处偏殿等了都快两个时辰了,茶水都换了五六次,韩侂胄才晃晃悠悠的踱步而来,博尔忽脾气急躁,见终于有人来了就要怒,还好哲别反应快,连忙拦住了。
宰相韩侂胄也不客气,进来随意打了个招呼,就自己往椅子上一坐,端起了茶杯,品了一口,摇头晃脑的道,“好茶,好茶。”也不说让拖雷他们坐下。
这回哲别也是大怒,这人好生无礼,亏的还是个宰相。
拖雷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也是悠悠然坐下,道,“久闻大宋乃是礼仪之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韩侂胄笑道,“四王子还是不太了解大宋啊,我们宋人,不像蒙古,虽然来者皆是客,但却不会对每个人都杀牛宰羊盛情招待的。”
拖雷面无表情的道,“却是与蒙古不同,不过,今日我等自蒙古而来,是为了……”
韩侂胄都不听完,直接挥手打断拖雷,正色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尔等蒙古,乃蛮夷之地,部落之人更是茹毛饮血之辈,不知礼数,不遵教化,居无定所,不事生产,劫掠四方,大军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更兼杀戮成性,大肆屠杀平民,实乃野人也。”
“我大宋虽于金国有世仇,然绝不会与野人结盟,自堕身份,诸位也不必多言,请回吧。”说罢就起身要离开。
哲别和博尔忽怒冲冠,你们这是欺人太甚!口口声声的骂我们是野人?!还礼仪之邦?
武器都留在了殿外,这时候博尔忽一个健步上去,对着韩侂胄就是一拳,口中怒喝,“我们蒙古纵横天下全无敌手,你们大宋都被人打的快要灭国了,我们是野人,你们是什么东西?”
只见韩侂胄轻轻一闪,变躲了开去,装出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对着拖雷几人冷笑道,“野人。”说罢扭头就走。
哲别和博尔忽简直要气炸了肺,就要冲出去与他厮杀。
拖雷却是一直很冷静,这时拽住两人,道,“此地不宜久留,看着人的态度,再待下去只怕我们就要死在这里了。”
哲别二人一惊,一身冷汗,这可是大宋腹地,若是闹翻了,他们怎么可能冲杀的出去?
不由压制了怒火,又恨恨的看了眼韩侂胄去的方向,这才跟着拖雷愤愤离去。
只见偏殿中,韩侂胄躬身跟在一人身后,转了出来,正是皇帝赵扩。
二人看着拖雷三人的背影,赵扩不由感慨道,“无故加之而不怒,临危而不乱,此人真是大将之才。”
韩侂胄躬身道,“皇上慧眼,这四王子据说正是蒙古大汉的几个子孙中,最具大将之风的人,所以他才会被派来出使。只可惜却是个蒙古人……皇上……要不要,微臣……”说着眼睛一眯,右手向下一切。
赵扩挥了挥手,道,“不必节外生枝,一切按计划行事。”
韩侂胄压低了身子,恭声应是。
赵扩却不理他,抬头看了看夜空,问道,“你觉得逍遥侯此人如何?”
韩侂胄闻言诧异的抬头看去,只见赵扩仰着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犹豫了一下道,“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能,更兼得对大宋忠心耿耿,实在是我大宋之福星,皇上之良助啊。”
赵扩不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圆滑了些。”
韩侂胄不由大汗,他的庆元党禁,不知杀了多少人,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他还圆滑,不过既然皇帝这么认为,他也没法反驳,只能擦了擦汗,道,“皇上智若渊海,而微臣才疏学浅,自然说话做事就小心了些。”
赵扩呵呵一乐,说话的语气却没什么喜感,只听他低声道,“逍遥侯,逍遥侯,也不甘心只逍遥于江湖的。”
韩侂胄又是大汗,这皇帝赵扩本来挺好糊弄的,前两年重视台鉴,收买几个人,说什么他听什么。
这几年,尤其是和这逍遥侯聊了一年之后,却是有些深不可测了,一字一句都有深意。
皇上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不甘心只逍遥于江湖?有可能是想要在朝廷上当个有势无权的闲散侯爷,倒也逍遥,也有可能是……谋反,当皇帝,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么……
韩侂胄还在思量,赵扩已经挥了挥手,旁边立刻冲出来一个老太监,大声喊道,“起驾!朝阳宫!”
韩侂胄急忙跪地拜倒,“恭送皇上。”
心里却不由想起了这次的计划,据说是一个月前,逍遥侯执笔,飞鸽传书而来。只写了一句话,完颜洪烈来了,引蒙古使节杀之。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很多信息,完颜洪烈来了,这是哪儿来的消息?一个月前,蒙古使节刚确定要出来大宋,他就已经知道,完颜洪烈要来了?
而且这句话的语气,也不由得不让人疑惑啊,何谓他来了,莫非逍遥侯早就知道完颜洪烈要来?
而皇上显然也知道完颜洪烈要来,难道是俩人一年前便早有计划?
韩侂胄想到这里不由打了个寒颤,这里的水好深啊。
至于引蒙古使节杀之,也是妙计。
一是,蒙古使节在大宋境内,杀死了金国王爷,蒙古人这事儿做出来,就没有借口再要求大宋出兵相助了。
二来,蒙古、金国也必然势成水火。
最后,大宋又和大金结盟,金国也不会攻打大宋,只会要求大宋出兵,但是大宋和蒙古现在并未接壤,如何出兵?于是蒙金交战,大宋就能隔岸观火,养精蓄锐。端的好计谋,端的好心机啊。
这逍遥侯才十九吧,未来不可限量啊,幸好自强与他交好,当时庆元党禁,我也听了他的建议,算是结了善缘,幸好幸好。
不说这韩侂胄六十多还跪在那儿想事情也不觉得累,却说拖雷三人出了大宋皇宫,博尔忽破口大骂,哲别也是脸色铁青,只有拖雷面露不屑。
哲别不由好奇的问拖雷,“四王子,你不生气?”
只听拖雷道,“大宋官员昏聩不堪,果然如此,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腐朽了,他日我大军南征之时,必然摧枯拉朽,一战可破。一群将死之人,我何必与他怄气。”
博尔忽听了大笑,“四王子说的对,一群将死之人罢了。哈哈哈哈!”
二人心情这才有所好转,这时拖雷又道,“这宰相韩侂胄如此行事,必有蹊跷,我们需离去,再另行打探。”
正说着,只见远处有两顶小轿,急急忙忙的奔来,轿中之人扬起门帘,急呼道,“四王子且慢行,四王子且慢行!”
拖雷三人回头望去,两顶小轿被轿夫抬着一溜小跑到了近前,一个圆滚滚的家伙从后面轿子里滚了下来,恩,是的,这人实在太胖了,以至于走下来和滚下来看起来都几乎没有区别了。
这人虽是坐轿子来的,却是满头大汗,只见他擦了擦汗,拱手道,“下官吴曦,拜见四王子。”
而前面的轿子中则是礼部侍郎史弥远,史弥远下来也不说话,只是拱了拱手。
拖雷沉吟了下,道,“原来是史大人和吴太尉,不知二位匆匆而来,找我何事?”
这吴曦本是信王吴璘之孙,节度使吴挺之子,但为人有才无德,自视甚高。
而且他和韩侂胄可不是一个阵营的,正是朝中的亲蒙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既然金国和蒙古都是敌人,二者择其一,金国和大宋仇深似海,所以只能选蒙古,即便是不与蒙古结盟,也不能与蒙古闹翻。
所以他一听得蒙古结盟之事陡生波折,立马就跑过来示好了。
而史弥远则是奉了密旨而来的,这也是裘穷和赵扩计划的一部分,史弥远的任务就是留住蒙古人,并暗中协助他们刺杀完颜洪烈。
几人一番交谈,吴曦是一个劲儿的道歉加示好,表示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而史弥远则话不多,听了半晌,才说道,“上次金国使节团覆灭,而这次的使节团据说是赵王爷完颜洪烈带队,若是完颜洪烈的队伍再出什么意外,这金宋联盟不就是个笑话么?”
然后顿了顿,又若有所指的道,“不过,这完颜洪烈肯定带着大队人马而来,想要让他们全军覆没,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啊。”
吴曦眼珠一转,忽的一亮,道,“不若四王子遣好手行刺完颜洪烈,不求全军覆灭,但使赵王身死或受伤便可。如此,金宋结盟之事必然不顺。到时蒙古再求联盟,必水到渠成。”
拖雷却犹豫道,“这……完颜洪烈何时会来?若一直在临安城中等待不免太过危险,我等不便久留啊。”
吴曦和史弥远笑道,“四王子多虑了,就算是大宋与蒙古不结盟,下官等也必将力保王子安全不失。若是王子离开,又哪里有我等的消息灵通,况且行事之时,我等也可暗中相助。”
拖雷沉吟了片刻,觉得只要有官员支持蒙宋结盟,他就不会有太大危险。于是,他就答应下来,并立刻派博尔忽去找寻郭靖,请求援助。毕竟说起好手,他的安达郭靖,实在是当仁不让啊。
皇帝赵扩也是雷厉风行,当日就接见了杨康,两人相互说了几句面子话,什么金国与宋国比邻而居,世代友好云云。
毕竟,杨康以金国的皇室成员身份前来,目的是为了表示对于此次联盟的重视,也只是金国使节团的代表罢了,具体如何还要等金国的使节团抵达,由专人负责谈判。
而蒙古使节团则是由宰相韩侂胄接待。拖雷三人进了皇宫,在一处偏殿等了都快两个时辰了,茶水都换了五六次,韩侂胄才晃晃悠悠的踱步而来,博尔忽脾气急躁,见终于有人来了就要怒,还好哲别反应快,连忙拦住了。
宰相韩侂胄也不客气,进来随意打了个招呼,就自己往椅子上一坐,端起了茶杯,品了一口,摇头晃脑的道,“好茶,好茶。”也不说让拖雷他们坐下。
这回哲别也是大怒,这人好生无礼,亏的还是个宰相。
拖雷挥挥手,示意他们安静,也是悠悠然坐下,道,“久闻大宋乃是礼仪之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韩侂胄笑道,“四王子还是不太了解大宋啊,我们宋人,不像蒙古,虽然来者皆是客,但却不会对每个人都杀牛宰羊盛情招待的。”
拖雷面无表情的道,“却是与蒙古不同,不过,今日我等自蒙古而来,是为了……”
韩侂胄都不听完,直接挥手打断拖雷,正色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尔等蒙古,乃蛮夷之地,部落之人更是茹毛饮血之辈,不知礼数,不遵教化,居无定所,不事生产,劫掠四方,大军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更兼杀戮成性,大肆屠杀平民,实乃野人也。”
“我大宋虽于金国有世仇,然绝不会与野人结盟,自堕身份,诸位也不必多言,请回吧。”说罢就起身要离开。
哲别和博尔忽怒冲冠,你们这是欺人太甚!口口声声的骂我们是野人?!还礼仪之邦?
武器都留在了殿外,这时候博尔忽一个健步上去,对着韩侂胄就是一拳,口中怒喝,“我们蒙古纵横天下全无敌手,你们大宋都被人打的快要灭国了,我们是野人,你们是什么东西?”
只见韩侂胄轻轻一闪,变躲了开去,装出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对着拖雷几人冷笑道,“野人。”说罢扭头就走。
哲别和博尔忽简直要气炸了肺,就要冲出去与他厮杀。
拖雷却是一直很冷静,这时拽住两人,道,“此地不宜久留,看着人的态度,再待下去只怕我们就要死在这里了。”
哲别二人一惊,一身冷汗,这可是大宋腹地,若是闹翻了,他们怎么可能冲杀的出去?
不由压制了怒火,又恨恨的看了眼韩侂胄去的方向,这才跟着拖雷愤愤离去。
只见偏殿中,韩侂胄躬身跟在一人身后,转了出来,正是皇帝赵扩。
二人看着拖雷三人的背影,赵扩不由感慨道,“无故加之而不怒,临危而不乱,此人真是大将之才。”
韩侂胄躬身道,“皇上慧眼,这四王子据说正是蒙古大汉的几个子孙中,最具大将之风的人,所以他才会被派来出使。只可惜却是个蒙古人……皇上……要不要,微臣……”说着眼睛一眯,右手向下一切。
赵扩挥了挥手,道,“不必节外生枝,一切按计划行事。”
韩侂胄压低了身子,恭声应是。
赵扩却不理他,抬头看了看夜空,问道,“你觉得逍遥侯此人如何?”
韩侂胄闻言诧异的抬头看去,只见赵扩仰着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犹豫了一下道,“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社稷之能,更兼得对大宋忠心耿耿,实在是我大宋之福星,皇上之良助啊。”
赵扩不由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圆滑了些。”
韩侂胄不由大汗,他的庆元党禁,不知杀了多少人,不知有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他还圆滑,不过既然皇帝这么认为,他也没法反驳,只能擦了擦汗,道,“皇上智若渊海,而微臣才疏学浅,自然说话做事就小心了些。”
赵扩呵呵一乐,说话的语气却没什么喜感,只听他低声道,“逍遥侯,逍遥侯,也不甘心只逍遥于江湖的。”
韩侂胄又是大汗,这皇帝赵扩本来挺好糊弄的,前两年重视台鉴,收买几个人,说什么他听什么。
这几年,尤其是和这逍遥侯聊了一年之后,却是有些深不可测了,一字一句都有深意。
皇上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不甘心只逍遥于江湖?有可能是想要在朝廷上当个有势无权的闲散侯爷,倒也逍遥,也有可能是……谋反,当皇帝,到时候还不是想怎么逍遥就怎么逍遥么……
韩侂胄还在思量,赵扩已经挥了挥手,旁边立刻冲出来一个老太监,大声喊道,“起驾!朝阳宫!”
韩侂胄急忙跪地拜倒,“恭送皇上。”
心里却不由想起了这次的计划,据说是一个月前,逍遥侯执笔,飞鸽传书而来。只写了一句话,完颜洪烈来了,引蒙古使节杀之。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很多信息,完颜洪烈来了,这是哪儿来的消息?一个月前,蒙古使节刚确定要出来大宋,他就已经知道,完颜洪烈要来了?
而且这句话的语气,也不由得不让人疑惑啊,何谓他来了,莫非逍遥侯早就知道完颜洪烈要来?
而皇上显然也知道完颜洪烈要来,难道是俩人一年前便早有计划?
韩侂胄想到这里不由打了个寒颤,这里的水好深啊。
至于引蒙古使节杀之,也是妙计。
一是,蒙古使节在大宋境内,杀死了金国王爷,蒙古人这事儿做出来,就没有借口再要求大宋出兵相助了。
二来,蒙古、金国也必然势成水火。
最后,大宋又和大金结盟,金国也不会攻打大宋,只会要求大宋出兵,但是大宋和蒙古现在并未接壤,如何出兵?于是蒙金交战,大宋就能隔岸观火,养精蓄锐。端的好计谋,端的好心机啊。
这逍遥侯才十九吧,未来不可限量啊,幸好自强与他交好,当时庆元党禁,我也听了他的建议,算是结了善缘,幸好幸好。
不说这韩侂胄六十多还跪在那儿想事情也不觉得累,却说拖雷三人出了大宋皇宫,博尔忽破口大骂,哲别也是脸色铁青,只有拖雷面露不屑。
哲别不由好奇的问拖雷,“四王子,你不生气?”
只听拖雷道,“大宋官员昏聩不堪,果然如此,连最起码的礼节都不知道,这个国家已经腐朽了,他日我大军南征之时,必然摧枯拉朽,一战可破。一群将死之人,我何必与他怄气。”
博尔忽听了大笑,“四王子说的对,一群将死之人罢了。哈哈哈哈!”
二人心情这才有所好转,这时拖雷又道,“这宰相韩侂胄如此行事,必有蹊跷,我们需离去,再另行打探。”
正说着,只见远处有两顶小轿,急急忙忙的奔来,轿中之人扬起门帘,急呼道,“四王子且慢行,四王子且慢行!”
拖雷三人回头望去,两顶小轿被轿夫抬着一溜小跑到了近前,一个圆滚滚的家伙从后面轿子里滚了下来,恩,是的,这人实在太胖了,以至于走下来和滚下来看起来都几乎没有区别了。
这人虽是坐轿子来的,却是满头大汗,只见他擦了擦汗,拱手道,“下官吴曦,拜见四王子。”
而前面的轿子中则是礼部侍郎史弥远,史弥远下来也不说话,只是拱了拱手。
拖雷沉吟了下,道,“原来是史大人和吴太尉,不知二位匆匆而来,找我何事?”
这吴曦本是信王吴璘之孙,节度使吴挺之子,但为人有才无德,自视甚高。
而且他和韩侂胄可不是一个阵营的,正是朝中的亲蒙派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既然金国和蒙古都是敌人,二者择其一,金国和大宋仇深似海,所以只能选蒙古,即便是不与蒙古结盟,也不能与蒙古闹翻。
所以他一听得蒙古结盟之事陡生波折,立马就跑过来示好了。
而史弥远则是奉了密旨而来的,这也是裘穷和赵扩计划的一部分,史弥远的任务就是留住蒙古人,并暗中协助他们刺杀完颜洪烈。
几人一番交谈,吴曦是一个劲儿的道歉加示好,表示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而史弥远则话不多,听了半晌,才说道,“上次金国使节团覆灭,而这次的使节团据说是赵王爷完颜洪烈带队,若是完颜洪烈的队伍再出什么意外,这金宋联盟不就是个笑话么?”
然后顿了顿,又若有所指的道,“不过,这完颜洪烈肯定带着大队人马而来,想要让他们全军覆没,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啊。”
吴曦眼珠一转,忽的一亮,道,“不若四王子遣好手行刺完颜洪烈,不求全军覆灭,但使赵王身死或受伤便可。如此,金宋结盟之事必然不顺。到时蒙古再求联盟,必水到渠成。”
拖雷却犹豫道,“这……完颜洪烈何时会来?若一直在临安城中等待不免太过危险,我等不便久留啊。”
吴曦和史弥远笑道,“四王子多虑了,就算是大宋与蒙古不结盟,下官等也必将力保王子安全不失。若是王子离开,又哪里有我等的消息灵通,况且行事之时,我等也可暗中相助。”
拖雷沉吟了片刻,觉得只要有官员支持蒙宋结盟,他就不会有太大危险。于是,他就答应下来,并立刻派博尔忽去找寻郭靖,请求援助。毕竟说起好手,他的安达郭靖,实在是当仁不让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