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 第四十章 紫霞青衣论真性
- 41 第四十一章 佛前青灯盗法书
- 42 第四十二章 灵山似幻蛇化形
- 43 第四十三章 明己明时守真静
- 44 第四十四章 通法显心悲传道
- 45 第四十五章 天地玄音受道剑
- 46 第四十六章 心持剑种下天元
- 47 第四十七章 情义两难风信儿
- 48 第四十八章 亲情难酬寅时汤
- 49 第四十九章 问答启灵粟米粥
- 50 第五十章 蛇妖坐问食人否
- 51 第五十一章 群魔乱舞天目山
- 52 第五十二章 法从心起封魔灵
- 53 第五十三章 方寸天地镇神魔
- 54 第五十四章 前缘往事恩仇记
- 55 第五十五章 一眼堕劫寻法解
- 56 第五十六章 转瞬十年入天河
- 57 第五十七章 蝎尾营中任神职
- 58 第五十八章 银月霜华巡查使
- 59 第五十九章 曾有道祖卷天河
- 60 第六十章 公主化鲤游天河
- 61 第六十一章 心念动间往天宫
- 62 第六十二章 女仙摘簪刺金蛇
- 63 第六十三章 天河边上妖魔现
- 64 第六十四章 花之世界悟真言
- 65 第六十五章 丹田有浪翻腾涌
- 66 第六十六章 修罗入侵众仙隐
- 67 第六十七章 九齿钉耙显凶威
- 68 第六十八章 下得凡间任逍遥
- 69 第六十九章 毒泉潭前有阵起
- 70 第七十章 黑光灭神定杀心
- 71 第七十一章 凶阵恶风枯竹威
- 72 第七十二章 妖从不需要敬仰
- 73 第七十三章 破界九重名开天
- 74 第七十四章 世事如烟不留痕
- 75 第七十五章 裂字法咒心间筑
- 76 第七十六章 星君府里弄风云
- 77 第七十七章 耳闻佛祖转世去
- 78 第七十八章 幽冥山庄通冥泉
- 79 第七十九章 同门符印烙泉壁
- 80 第八十章 尸王千手化如来
- 81 第八十一章 鬼畜窟淮字洒馆
- 82 第八十二章 方寸弟子李淮步
- 83 第八十三章 白山府中聚风云
- 84 第八十四章 八卦帕下话阴山
- 85 第八十五章 地府监牢府妖魔乱
- 86 第八十六章 地魂府灭魂袭白山
- 87 第八十七章 一遁步一遁出城去
- 88 第八十八章 重回章方寸再修法
- 89 第八十九步章 千衍诀与步虚术
- 90 第九十章 火火德五行烈炎阵
- 91 第九十一章 山河印镇五术士
- 92 第九十二章 孤山上听三界事
- 93 第九十三章 花果山中众妖乱
- 94 第九十四章 水帘洞天群妖聚
- 95 第九十五章 万浪重山禁妖王
- 96 九十六章 镇杀
- 97 第九十七章 双王之战
- 98 第九十八章 花果山中的妖
- 99 第九十九章 神威天降火漫天
- 100 第一百章 轮回通道杀机露
- 101 第一零一章 清风传信妖名扬
- 102 第一零二章 有风伸手定飞环
- 103 第一零三章 风雨封天神将至
- 104 第一零四章 封神战将炳灵公
- 105 第一零五章 剑光穿空青扇扬
- 106 第一零六章 九曲盘桓祖翁召
- 107 第一零七章 师徒怨缠吴钩剑
- 108 第一零八章 妖魔齐聚故人现
- 109 第一零九章 各怀心思入灵山
- 110 第一一零章 灵山妙景步步生
- 111 第一一一章 琉璃盏与宝莲灯
- 112 第一一二章 佛殿之中唤师兄
- 113 第一一三章 八部天龙金蛇咒
- 114 第一一四章 剑刃风暴卷 尊者
- 115 第一一五章 大日当空如来佛
- 116 请一下假
- 117 第一一六章 九灵吞佛众妖遁
- 118 第一一七章 灵山法象方寸间
- 119 第一一八章 来去匆匆师兄弟
- 120 第一一九章 大觉寺前扫地僧
- 121 第一二零章 白龙桥下算姻缘
- 122 第一二一章 阴阳神算观因果
- 123 第一二二章 大觉寺中大劫生
- 124 下一章 暗室生花见天地
- 125 第一二三章 神室生花见天地
- 126 第一二四章 陷空山中天王坐
- 127 第一二五章 云台府里妖神会
- 128 第一二七章 金蛇咒惊九尾狐
- 129 第一二八章 乾坤迸裂化九月
- 130 第一二九章 金蛇一吼无声走
- 131 第一三零章 鹰愁涧中白龙困
- 132 第一三一章 青芽萌动游幽冥
- 133 第一三二章 渊魔城里神犬坐
- 134 第一三三章 酆都城边见阴山
- 135 第一三四章 妖魔齐聚地牢现
- 136 第一三五章 三坛海会思新生
- 137 第一三六章 真君庙中谈过往
- 138 第一三七章 北阴冥狱金蛇至
- 139 第一三八章 诡异冥狱陷神魔
- 140 第一三九章 漫步小千观监牢
- 141 第一四零章 狱中妖魔问地藏
- 142 第一四一章 画壁内外两生死
- 143 第一四二章 象缔为先法已结
- 144 第一四三章 蟒化门金蛇称王
- 145 第一四四章 蛇象一现吞枭魔
- 146 第一四五章 大道烙印青衣魄
- 147 第一四六章 西周姬姓隐大千
- 148 第一四七章 冥狱妖蛇似大魔
- 149 第一四八章 天下谁人能长生
- 150 第一四九章 坐守石山观大漠
- 151 第一五零章 城外茶馆品山茶
- 152 第一五一章 陈塘李氏有金吒
- 153 第一五二章 飞云洞天请土灵
- 154 第一五三章 四方伏合吴钩剑
- 155 第一五四章 新老妖王之战
- 156 第一五五章 :红法色彩阻佛意
- 157 第一五六章 :风信雨中收小妖
- 158 第一五七章:三代第一两刃刀
- 159 第一五八章 二郞真君占妖城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章 蛇妖坐问食人否
第五十章 蛇妖坐问食人否
金象缔身上那种气定神闲超然于这红尘之外的感觉在这小店之中显得格格不入。一身暗金色的玄袍上有鱼鳞一样的纹路,一眼看去就是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那些来这里吃粥的人进来第一眼就看到这个坐在最里面位置的年轻人。
即使以店主那开了二十多年店铺的眼力也看不出金象缔到底是什么来历,说是王孙贵族子弟,可是王孙贵族子弟又不可能来他这种地方,而且他们也不能表现出这般仔细品偿的样子来。就店主的判断,这人一定是个大有来头之人。
金象缔一口一口的喝着粟粥,吃着小菜,听着店中那些人类的议论,感受着时常滑过自己脸庞的审视目光。心中暗想:“这人间果然不可思议,即使那正源真是妖怪,这么多年来也不曾害过一人,现在却没有一人念着他平时的好,好像他真的是一个祸乱人间的妖怪一样。在山中是绝对不会有这样事发生,至少我不会是,我化形成人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修行,不是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依然是一个蛇妖。”
远处忽有鼓响,锣鸣随之。
店中之人立即起身付账,兴奋朝外面走去,上了街道后脚步加快地朝玄观方向而去。
唯有金象缔与萧九还坐在那里,金象缔依然是那样地喝着粥。萧九看着金象缔,问道:“你准备怎么救人。”
金象缔没有回答,似在思索,萧九不等金象缔回答已经怒哼一声站了起来,抓起包袱便朝外面而去。出了灵台宗后,他的脾气似乎日渐暴烈起来。
店中主人看在眼中,也并没有上来问钱,虽然他很想关了店门去看,但是他并没有行动,他依然在那里熬着粥。
远处人声鼎沸,店主自屋里探头朝外面看了看,又看了看那个唯一的客人。他心中突然想:“这人莫不是妖怪,刚才那个恶人说要救人,现在又出去了,难道是要去救那妖怪?”
想到这里,他突然浑身一抖,四处望了望,空无一人,心中突然害怕起来。
“不不,怎么可能会是妖怪,妖怪都是凶神恶煞的残忍兽类,断不可能是这般清高。”他自己宽慰自己地想着,又忍不住上前寻问道:“不知公子是哪国人士?”
金象缔夹起一块腌兽肉,轻嚼着,并不回答店家的话,而是说道:“不知这肉是何兽之肉?”
店家忙答道:“这是前月家里的几个孩子进山打猎,猎得了一条大蛇之肉。”
金象缔那本来伸出的筷子立即顿住了,停放在桌上。
店家突然觉得遍身生寒,耳中听到面前的公子说道:“你有没有听过人食人之事?”
“回公子,传说有大荒之时的青沙国中曾发生过人食人之事,天元国断不会有此事发生。”店家回答道。
“若有人蒙骗,以人肉腌成美味,煮以客食,客知后,将何处之?”
店家听着金象缔的话,心中暗自想:“他怎么突然问这样的话,这天下又怎么会有那样的人呢。”当下便说道:“若非生死之间,又岂有食人之人。更不可能有以人肉待客之事发生,公子不知在何处听得这样的话。”
随之又像是醒悟过来什么,连忙说道:“公子,万万勿要悟会,此肉绝非人肉,确实是一月前我家的几个孩儿在黄石岭猎得的大蛇。”
在他的紧张解释之中,看见金象缔突然抬头朝他笑了笑,笑容虽然很生硬,但他也知道面前这个不知什么来历的公子并没怀疑自己。只听面前这个身穿暗金衣袍的公子说道:“我食你两碗粟米粥,没有钱付于你,就拿这个还你吧。”
店家一愣,还没有回过神来,眼前金光闪耀,自窗口冲飞而起,他大呼一声,扑到窗口看,只见极高的天空之中有一人踩在一朵白云之上。
“仙人也,驾雾腾云,真神仙也。”店家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呼。
他追出屋外,朝玄机观跑去,路上行人稀少。他远远地听到有一阵惊呼,又听到天空之中有人威严地喝问道:“谁说我灵台宗弟子是妖怪?”
声音落时,但见金光漫天,隐隐间有玄音渺渺。
当他回过神来之时,金光已经散去。他跑到玄机观,只见木塔的祭台边上跪倒一圈一圈的人,而祭台上有妖兽卧于血泊之中。又有正源国师跪倒在一个身着暗金玄袍的年轻人身前,同时听到那已经灰白了头的正源国师口呼:“弟子正源,拜见师叔。”
只见那年轻人点了点头,却没听见他说了一些什么,已经脚踩金光而去。
他没有看到过程,却看到了开始和结果。看着踩着金光远去的人,听着大王喊道:“仙长,请留步,寡人有话要说,寡人设宴为仙长接风……”
后面还有什么声音他也没有听到,眼中那点远去的金光扩散,迷蒙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耳中依然玄音渺渺。
当他回过神来之时,却又见到祭台上不知何时跃上了一个人,抬手拔出后背的刀,一刀斩下那头卧在血中妖兽的后腿,三下两下剥去了皮,张嘴便撕咬下一大口,鲜血淋漓。又一刀捅开那妖兽的肚子,伸手入内掏了一阵子,拿出手时已经多了一颗心脏。
他环刀入鞘,张嘴咬一口那心脏,环视一周,众人连连后退,面露恐惧之色,又见他捡起那另一条兽腿,一跃而下祭台,围在祭台前的人惊散开来,瞬间让出一条通道任其离去。
店家认得他正是那个从自己店中走了的老者,当时他便觉得他不似良善,现在看他居然敢生吃妖怪,心中惊诧连连,想道:“仙人身边的人都能生吃妖怪,我回去定要请画师将之画像画出贴于门上以阻妖孽,镇宅安家。”
这家粟米粥店铺在许久以后成为天元国第一大的酒楼,酒楼起了一个名字叫“金仙坐问楼。”而且这家店主最爱讲的一件事便是与金象缔的对答之话。
后世每一代都有人琢磨着金象缔说出那些话来的意思,各有各的判断,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那句“我食你两碗粟米粥,没有钱付于你,就拿这个还你吧”,都认他是在以除妖之事当粟米粥钱。
不禁一个个感叹,仙人行事,果然与众不同。
他们只知道这些,并不知在金象缔离去之后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在祭台上他与正源国师又说了什么。
天元国的国史之中也就有了这么一段记载:“天元中平十七年,师正源受妖辱,王蔽之,悬师于城头五日,将祭于天,师叔至。金光漫天,清香扑鼻,仙音渺渺。妖伏诛,师叔远去。又有一人一跃三丈上祭台,斩妖腿,掏妖之心,生食之,顷刻远去,王异之,疑其中仙仆。”
正源又重新成了天元国的国师,出入王宫之中,当他在半夜之时回到玄机观中时,却看到了有一人站在观中的桃树下,他连忙上前拜见师叔。
金象缔看着眼前这个慧言师兄的弟子,不由得想起了慧言师兄,认真计较起来,慧言师兄实际上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师父,虽然没有教他什么法术,却给他开灵,教导了他许多东西。
这个时候的金象缔回想起来,才知道真正的开灵并非在于最后那一刻点开灵台,而在于开灵之前道心的开灵。所以,之前萧九才会问金象缔是不是想引风信儿入灵山,因为他那时候就有点在为风信儿开灵的味道在内。
“慧言师兄死了。”金象缔说道,他说得很直接。
正源一愣,随之脸上涌起一股悲伤,过了许久他才问道:“师尊葬于何处?”
“葬在离此地三千余里处的一片山中,智通师兄推倒四座山脉为坟丘,朝西而行三千余里,应当能找到。”金象缔说完又将慧言埋葬的地方描绘了一番。他却像是忘记了已经过了八年,慧言埋藏之处与他记忆之中的样子已经有了偏差。
正源久久不语,一阵沉默之后,他说道:“弟子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金象缔问道。
“师父在世之时,虽然从不曾说过原来还有师伯师叔,但我们都猜得到师父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师承,我们的修行之法异于道门,看似浅显,实则博大。可惜弟子天性鲁钝,不能学得师父半点妙法于身。”
金象缔看着,就修行天姿来说,金象缔实在无法定论。一个人修行,肉身这个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在金象缔看来,思想却更为重要。
而面前这个正源肉身看起来不错,又是慧言师兄的弟子,修行思想方面定然也不会差,而法力却这般低,定然是因为在这里当国师的原因,被红尘缠心了。
“有智通师伯这般推山倒岳的大神通者在,定然已经为师父报仇,弟子想去拜祭师尊,从此长守师尊坟前,不再踏足红尘。”正源说道。
金象缔看着他那悲切的面容,心中已经明白了慧言师兄为什么会收他为弟子。
他又说道:“弟子与天元国缘份已尽,倒也无可留恋之处,唯有曾说要将风信儿引荐于师尊面前,现在师尊仙去,弟子求师叔能收此女为徒弟。”
金象缔没有直接回答,不置可否地继续问道:“就是这个?还有什么事吗?”
正源又连忙说道:“师父当年离开之时,曾说过要开宗立派,山门已经选好,可是这些年来,弟子俗事缠身,没有时间回去看,也不知道门中现在怎么样了。”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又涌起深深的担忧。
即使以店主那开了二十多年店铺的眼力也看不出金象缔到底是什么来历,说是王孙贵族子弟,可是王孙贵族子弟又不可能来他这种地方,而且他们也不能表现出这般仔细品偿的样子来。就店主的判断,这人一定是个大有来头之人。
金象缔一口一口的喝着粟粥,吃着小菜,听着店中那些人类的议论,感受着时常滑过自己脸庞的审视目光。心中暗想:“这人间果然不可思议,即使那正源真是妖怪,这么多年来也不曾害过一人,现在却没有一人念着他平时的好,好像他真的是一个祸乱人间的妖怪一样。在山中是绝对不会有这样事发生,至少我不会是,我化形成人不过是为了更好的修行,不是要成为这样的人,我依然是一个蛇妖。”
远处忽有鼓响,锣鸣随之。
店中之人立即起身付账,兴奋朝外面走去,上了街道后脚步加快地朝玄观方向而去。
唯有金象缔与萧九还坐在那里,金象缔依然是那样地喝着粥。萧九看着金象缔,问道:“你准备怎么救人。”
金象缔没有回答,似在思索,萧九不等金象缔回答已经怒哼一声站了起来,抓起包袱便朝外面而去。出了灵台宗后,他的脾气似乎日渐暴烈起来。
店中主人看在眼中,也并没有上来问钱,虽然他很想关了店门去看,但是他并没有行动,他依然在那里熬着粥。
远处人声鼎沸,店主自屋里探头朝外面看了看,又看了看那个唯一的客人。他心中突然想:“这人莫不是妖怪,刚才那个恶人说要救人,现在又出去了,难道是要去救那妖怪?”
想到这里,他突然浑身一抖,四处望了望,空无一人,心中突然害怕起来。
“不不,怎么可能会是妖怪,妖怪都是凶神恶煞的残忍兽类,断不可能是这般清高。”他自己宽慰自己地想着,又忍不住上前寻问道:“不知公子是哪国人士?”
金象缔夹起一块腌兽肉,轻嚼着,并不回答店家的话,而是说道:“不知这肉是何兽之肉?”
店家忙答道:“这是前月家里的几个孩子进山打猎,猎得了一条大蛇之肉。”
金象缔那本来伸出的筷子立即顿住了,停放在桌上。
店家突然觉得遍身生寒,耳中听到面前的公子说道:“你有没有听过人食人之事?”
“回公子,传说有大荒之时的青沙国中曾发生过人食人之事,天元国断不会有此事发生。”店家回答道。
“若有人蒙骗,以人肉腌成美味,煮以客食,客知后,将何处之?”
店家听着金象缔的话,心中暗自想:“他怎么突然问这样的话,这天下又怎么会有那样的人呢。”当下便说道:“若非生死之间,又岂有食人之人。更不可能有以人肉待客之事发生,公子不知在何处听得这样的话。”
随之又像是醒悟过来什么,连忙说道:“公子,万万勿要悟会,此肉绝非人肉,确实是一月前我家的几个孩儿在黄石岭猎得的大蛇。”
在他的紧张解释之中,看见金象缔突然抬头朝他笑了笑,笑容虽然很生硬,但他也知道面前这个不知什么来历的公子并没怀疑自己。只听面前这个身穿暗金衣袍的公子说道:“我食你两碗粟米粥,没有钱付于你,就拿这个还你吧。”
店家一愣,还没有回过神来,眼前金光闪耀,自窗口冲飞而起,他大呼一声,扑到窗口看,只见极高的天空之中有一人踩在一朵白云之上。
“仙人也,驾雾腾云,真神仙也。”店家情不自禁地大声惊呼。
他追出屋外,朝玄机观跑去,路上行人稀少。他远远地听到有一阵惊呼,又听到天空之中有人威严地喝问道:“谁说我灵台宗弟子是妖怪?”
声音落时,但见金光漫天,隐隐间有玄音渺渺。
当他回过神来之时,金光已经散去。他跑到玄机观,只见木塔的祭台边上跪倒一圈一圈的人,而祭台上有妖兽卧于血泊之中。又有正源国师跪倒在一个身着暗金玄袍的年轻人身前,同时听到那已经灰白了头的正源国师口呼:“弟子正源,拜见师叔。”
只见那年轻人点了点头,却没听见他说了一些什么,已经脚踩金光而去。
他没有看到过程,却看到了开始和结果。看着踩着金光远去的人,听着大王喊道:“仙长,请留步,寡人有话要说,寡人设宴为仙长接风……”
后面还有什么声音他也没有听到,眼中那点远去的金光扩散,迷蒙一片,什么也看不到了,耳中依然玄音渺渺。
当他回过神来之时,却又见到祭台上不知何时跃上了一个人,抬手拔出后背的刀,一刀斩下那头卧在血中妖兽的后腿,三下两下剥去了皮,张嘴便撕咬下一大口,鲜血淋漓。又一刀捅开那妖兽的肚子,伸手入内掏了一阵子,拿出手时已经多了一颗心脏。
他环刀入鞘,张嘴咬一口那心脏,环视一周,众人连连后退,面露恐惧之色,又见他捡起那另一条兽腿,一跃而下祭台,围在祭台前的人惊散开来,瞬间让出一条通道任其离去。
店家认得他正是那个从自己店中走了的老者,当时他便觉得他不似良善,现在看他居然敢生吃妖怪,心中惊诧连连,想道:“仙人身边的人都能生吃妖怪,我回去定要请画师将之画像画出贴于门上以阻妖孽,镇宅安家。”
这家粟米粥店铺在许久以后成为天元国第一大的酒楼,酒楼起了一个名字叫“金仙坐问楼。”而且这家店主最爱讲的一件事便是与金象缔的对答之话。
后世每一代都有人琢磨着金象缔说出那些话来的意思,各有各的判断,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那句“我食你两碗粟米粥,没有钱付于你,就拿这个还你吧”,都认他是在以除妖之事当粟米粥钱。
不禁一个个感叹,仙人行事,果然与众不同。
他们只知道这些,并不知在金象缔离去之后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在祭台上他与正源国师又说了什么。
天元国的国史之中也就有了这么一段记载:“天元中平十七年,师正源受妖辱,王蔽之,悬师于城头五日,将祭于天,师叔至。金光漫天,清香扑鼻,仙音渺渺。妖伏诛,师叔远去。又有一人一跃三丈上祭台,斩妖腿,掏妖之心,生食之,顷刻远去,王异之,疑其中仙仆。”
正源又重新成了天元国的国师,出入王宫之中,当他在半夜之时回到玄机观中时,却看到了有一人站在观中的桃树下,他连忙上前拜见师叔。
金象缔看着眼前这个慧言师兄的弟子,不由得想起了慧言师兄,认真计较起来,慧言师兄实际上可以称得上是他的师父,虽然没有教他什么法术,却给他开灵,教导了他许多东西。
这个时候的金象缔回想起来,才知道真正的开灵并非在于最后那一刻点开灵台,而在于开灵之前道心的开灵。所以,之前萧九才会问金象缔是不是想引风信儿入灵山,因为他那时候就有点在为风信儿开灵的味道在内。
“慧言师兄死了。”金象缔说道,他说得很直接。
正源一愣,随之脸上涌起一股悲伤,过了许久他才问道:“师尊葬于何处?”
“葬在离此地三千余里处的一片山中,智通师兄推倒四座山脉为坟丘,朝西而行三千余里,应当能找到。”金象缔说完又将慧言埋葬的地方描绘了一番。他却像是忘记了已经过了八年,慧言埋藏之处与他记忆之中的样子已经有了偏差。
正源久久不语,一阵沉默之后,他说道:“弟子有一事相求。”
“什么事?”金象缔问道。
“师父在世之时,虽然从不曾说过原来还有师伯师叔,但我们都猜得到师父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师承,我们的修行之法异于道门,看似浅显,实则博大。可惜弟子天性鲁钝,不能学得师父半点妙法于身。”
金象缔看着,就修行天姿来说,金象缔实在无法定论。一个人修行,肉身这个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在金象缔看来,思想却更为重要。
而面前这个正源肉身看起来不错,又是慧言师兄的弟子,修行思想方面定然也不会差,而法力却这般低,定然是因为在这里当国师的原因,被红尘缠心了。
“有智通师伯这般推山倒岳的大神通者在,定然已经为师父报仇,弟子想去拜祭师尊,从此长守师尊坟前,不再踏足红尘。”正源说道。
金象缔看着他那悲切的面容,心中已经明白了慧言师兄为什么会收他为弟子。
他又说道:“弟子与天元国缘份已尽,倒也无可留恋之处,唯有曾说要将风信儿引荐于师尊面前,现在师尊仙去,弟子求师叔能收此女为徒弟。”
金象缔没有直接回答,不置可否地继续问道:“就是这个?还有什么事吗?”
正源又连忙说道:“师父当年离开之时,曾说过要开宗立派,山门已经选好,可是这些年来,弟子俗事缠身,没有时间回去看,也不知道门中现在怎么样了。”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又涌起深深的担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