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3 第83章 杀人赏雪
- 84 第84章 雪落三分白
- 85 第85章 不肖子孙
- 86 第86章 杀人
- 87 第87章 求死
- 88 第88章 请列祖列宗
- 89 第89章 有人枯老,有剑孤
- 90 第90章 危局
- 91 第91章 白衣白蛇
- 92 第92章 落幕
- 93 第93章 故郡遇故人
- 94 第94章 庭中老槐,湘西小道
- 95 第95章 蒲妖
- 96 第96章 南蛮妖冢
- 97 第97章 踪迹
- 98 第98章 依偎
- 99 第99章 医治
- 100 第100章 经卷
- 101 第101章 龙虎坛(上)
- 102 第102章 龙虎坛(中)
- 103 第103章 龙虎坛(下)
- 104 第104章 暴露
- 105 第105章 万斤桃花,一剑开蜀
- 106 第106章 执迷不悟
- 107 第107章 湖总该旧去新来
- 108 第108章 青梅煮竹马
- 109 第109章 十年
- 110 第110章 大当家的
- 111 第111章 家贼难防
- 112 第112章 暗流涌动
- 113 第113章 心思
- 114 第114章 匕首
- 115 第115章 变故横生
- 116 第116章 人与人心,风与风筝
- 117 第117章 枇杷树下亡人悼亡人
- 118 第1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 119 第119章 夜色如鬼
- 120 第120章 兵马乱
- 121 第121章 一纸招安
- 122 第122章 第十五个攘外安内
- 123 第123章 白衣
- 124 第124章 拉拢
- 125 第125章 梅子黄时酒
- 126 第126章 北方有佳人
- 127 第127章 兵临城下
- 128 第128章 一骑当先去,一刀破城楼
- 129 第129章 几斤风骨
- 130 第130章 出城入城,擦肩回眸
- 131 第131章 女子惺惺相惜
- 132 第132章 南来北往
- 133 第133章 烽烟远,雁声近(第一更)
- 134 第134章 人命薄如纸(第二更)
- 135 第135章 公子请留步(第三更)
- 136 第136章 弹指弄剑有十三
- 137 第137章 高手有多高
- 138 第138章 水深火不热
- 139 第139章 慢刀杀人
- 140 第140章 秋风秋煞人
- 141 第141章 去死好了
- 142 第142章 会长大的人
- 143 第143章 拦路的
- 144 第144章 养气于胎
- 145 第145章 风雨如晦人如鬼
- 146 第146章 刹那芳华
- 147 第147章 别让竹马负了青梅
- 148 第148章 拂尽尘烟
- 149 第149章 龙虎坛道士
- 150 第150章 旌旗十万,满天黄纸
- 151 第151章 开坛做法
- 152 第152章 锈剑生青莲
- 153 第153章 观书观剑
- 154 第154章 南佛北菩萨
- 155 第155章 并肩
- 156 第156章 鬼物金乌
- 157 第157章 往事
- 158 第158章 画卷
- 159 第159章 欺男霸女
- 160 第160章 夜谈
- 161 第161章 有一人挑符下山
- 162 第162章 南来北往,西去东来
- 163 第163章 第三是我辈风流
- 164 第164章 退敌三千
- 165 第165章 西北望乾京
- 166 第166章 霸刀楚阎罗
- 167 第167章 一卦测人不测己
- 168 第168章 飞扬跋扈
- 169 第169章 和尚与道士
- 170 第170章 八方风云
- 171 第171章 大乾铁骑甲天下
- 172 第172章 暮霭沉沉楚天阔
- 173 第173章 万军之战,万人之中
- 174 第174章 北方有佳人
- 175 第175章 联姻
- 176 第176章 三千贼首
- 177 第177章 相见不欢
- 178 第178章 当关
- 179 第179章 剑对剑
- 180 第180章 心有不平,意能平川
- 181 第181章 仙人放屁
- 182 第182章 南李北宋
- 183 第183章 秋场点兵
- 184 第184章 倾覆(本卷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93章 故郡遇故人
第93章 故郡遇故人
桃笙儿神识受损,无法动用法力,苏逸便祭出浑天仪,将她背在身后,往羽仙宫方向飞去了。
来去匆匆,道德宗本就是短暂停留之处,已经两三日过去,想必地底的那一群人早已散去,太上教那位神秘的白先生就算还惦记着两人,怕是也无从下手,反倒是前往羽仙宫,不失为一道良计,只是苏逸早在地下就已经和宗门割袍断义,如今只算是个外人,再次踏上那熟悉的路,心中惆怅可想而知。
桃笙儿似乎看出了苏逸情绪的低落,当初两人见面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如今将脸贴在他身后,不禁闭上眼,轻声说道:“慢些飞吧,故郡之地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小心点。”
苏逸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忽然想起一事来,不由问道:“不知那位林姑娘如何了?”
当初在天青峰走的匆忙,似乎都忘了那殿内那位女子的身影了。虽然不知道她为何会同意这门婚事,如今道德宗已不在,不知她该何去何从。
桃笙儿嘴角一笑,说道:“怎么,放不下那位姑娘了?”
“那倒是没有,只是总觉得那位林姑娘答应这门亲事,有太多蹊跷,不过如今道德宗不在,想必也不用如此了,我曾听朱师兄说过,水月门当初也曾说中州名门,只是到了这一代才逐渐势微。”
桃笙儿托腮说道:“那倒是,那位林姑娘想来也是有难言之隐。”
苏逸沉默片刻,叹了一声,一时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人生在世,江湖险恶,其中多少辛酸苦楚不为人知,就算修道之人也不例外,身在凡尘中,又有几人真正能做到脱俗出尘。
途径故郡,桃笙儿扯了扯他衣角,让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降下浑天仪,两人稍微改变了下着装,便往故郡之内走去了。
大街之上人来人往,一如来时那般热闹,这座古老的城池里有太多的故事发生,也是从这里开始,后来经历的那些,依旧还历历在目。
苏逸站在街头,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叟从他身边经过,桃笙儿从腰囊里掏出几枚铜钱给他,买了一串糖葫芦,高兴的吃着,不时还分他几颗,身旁的叫卖声,呼喊声不绝于耳,隔着好远的酒铺里小二招呼的声音都清晰入耳,莫名的,苏逸很喜欢这种市井的生活,只是或许他自己的也知道,踏入修行这条路以后,就离凡俗越来越远了。
桃笙儿拉着他往街市深处走去,不知不觉中,走到一处酒楼,抬头看去,那酒楼的牌匾上写着水月楼三个滚金大字,忽然想起来那日在故郡,朱师兄正是带他来的这里。
还未走进,店小二已经迎了出来,笑容可掬道:“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苏逸还未说话,桃笙儿已经说道:“三两米酒,两碟小菜,就要七分热,菜要微辣。”
店小二高声吆喝了声,笑着退了出去。
桃笙儿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手里握着还没吃完的糖葫芦,无聊的看着窗外,忽然愣在了那儿,急忙招呼了苏逸一声。
苏逸听到她招呼,转头看去,却也是一下愣住了,所谓他乡遇故知,没想到在这故郡之中,竟然遇到当初走散的余老头。
热闹的大街上,往来的行人里,一个手扶杏黄旗的老头手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安静的站在人群之中。
苏逸忽然想起余老头说过,他还有一个孙女,就是这个小女孩吧。
远处的余老头显然没有发现酒楼之内有人注意到他,只见他一脸笑意的走向一个肥头油面的乡绅,手里的那杆杏黄旗迎风飘展,和他那身旧黄袍相互映衬,当真有几分得道高人的模样。
那乡绅之人被余老头拉住,似乎有些不耐烦,只是看着旁边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刚生出的脾气又没了,也不知余老头在他耳边说了什么,那人顿时来了兴趣,和余老头多说了几句,反倒是余老头卖起了关子,看样子是不付银子不说了。
果然没过多久,那人就拉着余老头往酒楼走来,刚好就坐在苏逸这一桌的斜对角。
苏逸有去打招呼的念头,却被桃笙儿拉了回来,只见她眨了眨眼,眼神示意他静观其变。
这边酒菜送来了,苏逸二人放轻动作,看着对面。
余老头显然轻车熟路,拉着店小二点了几壶美酒,*菜肴,一个人拿起酒杯就开始自斟自饮起来,那杆杏黄旗放在桌旁,破旧的黄布都快挂到地上了。
“来来来,你我有缘,先干为敬。”
余老头与那人互敬一杯,仰头一饮而尽,脸上含笑,似乎对这美酒颇为中意,反倒是他身边之人,一脸沉思的神色,显然心不在焉。
果然,不多时,那人还是开口问道:“老道长既然能算我过往那些事来,是否能替我指出一条明路来。”
余老头闻言脸色一边,忽然放下酒杯,盯着那人说道:“叶老板,行走江湖讲究一个信字当头,我老余做人实在,从来没骗过人,这相术里门道颇多,就算我浸淫一生,也不过勉强懂个皮毛。”
那姓叶的中年人显然非富即贵,出手也颇为阔绰,从怀里掏出一把银子,也不看是几两,就塞到了余老头手中,说道:“老道人不能见死不救啊。”
余老头自斟自饮一杯,面带微笑说道:“这事也未必没有挽救的余地,无非是家宅不宁,招惹了鬼畜,贫道布下个周天大阵,便能手到擒来,只是这布阵颇为繁琐呐。”
那人还没等余老头说完,就又从腰间掏出一叠银票塞入他手里。
余老头显然被这人的举动镇住了,手都吓得抖了抖,偏偏还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皱起眉头说道:“唔,这捉妖的法门啊,贫道倒是懂的几手,不敢说十拿九稳,但寻常小妖,还是不在话下的。”
那人闻言一喜,不禁说道:“多些道长救命之恩,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余老头轻抚着胡须,故作高人模样。
桃笙儿看在眼里,见苏逸一脸怪异的表情,顿时明白过来,那余老头身上几斤几两她还瞧不出来?见他一脸得意的模样,她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更是对道士入宅捉妖这件事尤为敏感,当初大姐也正是因为有此事引出无穷祸端来,此刻见到,实在忍无可忍了,刚要掀桌子过去揭穿那个老骗子,忽然被身边的苏逸拉住。
“你拉着我干嘛,让我去揭穿他。”桃笙儿不禁嗔道。
苏逸小声安慰道:“咱们跟着过去瞧瞧不就得了。”
桃笙儿一想也是,干脆坐了下来,看着那边。
不过盏茶的功夫,余老头将几碟酒菜都吃完了,还有意犹未尽的样子,只是他身边那人已经露出迫不及待的神色,他才缓缓站起神来,整理了下身上破旧的黄袍,咳嗽一声,手扶杏黄旗,颇有仙风道骨的模样,说道:“那咱们就出发吧。”
来去匆匆,道德宗本就是短暂停留之处,已经两三日过去,想必地底的那一群人早已散去,太上教那位神秘的白先生就算还惦记着两人,怕是也无从下手,反倒是前往羽仙宫,不失为一道良计,只是苏逸早在地下就已经和宗门割袍断义,如今只算是个外人,再次踏上那熟悉的路,心中惆怅可想而知。
桃笙儿似乎看出了苏逸情绪的低落,当初两人见面时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如今将脸贴在他身后,不禁闭上眼,轻声说道:“慢些飞吧,故郡之地人多眼杂,咱们还是小心点。”
苏逸点了点头,刚要说话,忽然想起一事来,不由问道:“不知那位林姑娘如何了?”
当初在天青峰走的匆忙,似乎都忘了那殿内那位女子的身影了。虽然不知道她为何会同意这门婚事,如今道德宗已不在,不知她该何去何从。
桃笙儿嘴角一笑,说道:“怎么,放不下那位姑娘了?”
“那倒是没有,只是总觉得那位林姑娘答应这门亲事,有太多蹊跷,不过如今道德宗不在,想必也不用如此了,我曾听朱师兄说过,水月门当初也曾说中州名门,只是到了这一代才逐渐势微。”
桃笙儿托腮说道:“那倒是,那位林姑娘想来也是有难言之隐。”
苏逸沉默片刻,叹了一声,一时却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人生在世,江湖险恶,其中多少辛酸苦楚不为人知,就算修道之人也不例外,身在凡尘中,又有几人真正能做到脱俗出尘。
途径故郡,桃笙儿扯了扯他衣角,让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降下浑天仪,两人稍微改变了下着装,便往故郡之内走去了。
大街之上人来人往,一如来时那般热闹,这座古老的城池里有太多的故事发生,也是从这里开始,后来经历的那些,依旧还历历在目。
苏逸站在街头,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叟从他身边经过,桃笙儿从腰囊里掏出几枚铜钱给他,买了一串糖葫芦,高兴的吃着,不时还分他几颗,身旁的叫卖声,呼喊声不绝于耳,隔着好远的酒铺里小二招呼的声音都清晰入耳,莫名的,苏逸很喜欢这种市井的生活,只是或许他自己的也知道,踏入修行这条路以后,就离凡俗越来越远了。
桃笙儿拉着他往街市深处走去,不知不觉中,走到一处酒楼,抬头看去,那酒楼的牌匾上写着水月楼三个滚金大字,忽然想起来那日在故郡,朱师兄正是带他来的这里。
还未走进,店小二已经迎了出来,笑容可掬道:“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苏逸还未说话,桃笙儿已经说道:“三两米酒,两碟小菜,就要七分热,菜要微辣。”
店小二高声吆喝了声,笑着退了出去。
桃笙儿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手里握着还没吃完的糖葫芦,无聊的看着窗外,忽然愣在了那儿,急忙招呼了苏逸一声。
苏逸听到她招呼,转头看去,却也是一下愣住了,所谓他乡遇故知,没想到在这故郡之中,竟然遇到当初走散的余老头。
热闹的大街上,往来的行人里,一个手扶杏黄旗的老头手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安静的站在人群之中。
苏逸忽然想起余老头说过,他还有一个孙女,就是这个小女孩吧。
远处的余老头显然没有发现酒楼之内有人注意到他,只见他一脸笑意的走向一个肥头油面的乡绅,手里的那杆杏黄旗迎风飘展,和他那身旧黄袍相互映衬,当真有几分得道高人的模样。
那乡绅之人被余老头拉住,似乎有些不耐烦,只是看着旁边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刚生出的脾气又没了,也不知余老头在他耳边说了什么,那人顿时来了兴趣,和余老头多说了几句,反倒是余老头卖起了关子,看样子是不付银子不说了。
果然没过多久,那人就拉着余老头往酒楼走来,刚好就坐在苏逸这一桌的斜对角。
苏逸有去打招呼的念头,却被桃笙儿拉了回来,只见她眨了眨眼,眼神示意他静观其变。
这边酒菜送来了,苏逸二人放轻动作,看着对面。
余老头显然轻车熟路,拉着店小二点了几壶美酒,*菜肴,一个人拿起酒杯就开始自斟自饮起来,那杆杏黄旗放在桌旁,破旧的黄布都快挂到地上了。
“来来来,你我有缘,先干为敬。”
余老头与那人互敬一杯,仰头一饮而尽,脸上含笑,似乎对这美酒颇为中意,反倒是他身边之人,一脸沉思的神色,显然心不在焉。
果然,不多时,那人还是开口问道:“老道长既然能算我过往那些事来,是否能替我指出一条明路来。”
余老头闻言脸色一边,忽然放下酒杯,盯着那人说道:“叶老板,行走江湖讲究一个信字当头,我老余做人实在,从来没骗过人,这相术里门道颇多,就算我浸淫一生,也不过勉强懂个皮毛。”
那姓叶的中年人显然非富即贵,出手也颇为阔绰,从怀里掏出一把银子,也不看是几两,就塞到了余老头手中,说道:“老道人不能见死不救啊。”
余老头自斟自饮一杯,面带微笑说道:“这事也未必没有挽救的余地,无非是家宅不宁,招惹了鬼畜,贫道布下个周天大阵,便能手到擒来,只是这布阵颇为繁琐呐。”
那人还没等余老头说完,就又从腰间掏出一叠银票塞入他手里。
余老头显然被这人的举动镇住了,手都吓得抖了抖,偏偏还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皱起眉头说道:“唔,这捉妖的法门啊,贫道倒是懂的几手,不敢说十拿九稳,但寻常小妖,还是不在话下的。”
那人闻言一喜,不禁说道:“多些道长救命之恩,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余老头轻抚着胡须,故作高人模样。
桃笙儿看在眼里,见苏逸一脸怪异的表情,顿时明白过来,那余老头身上几斤几两她还瞧不出来?见他一脸得意的模样,她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更是对道士入宅捉妖这件事尤为敏感,当初大姐也正是因为有此事引出无穷祸端来,此刻见到,实在忍无可忍了,刚要掀桌子过去揭穿那个老骗子,忽然被身边的苏逸拉住。
“你拉着我干嘛,让我去揭穿他。”桃笙儿不禁嗔道。
苏逸小声安慰道:“咱们跟着过去瞧瞧不就得了。”
桃笙儿一想也是,干脆坐了下来,看着那边。
不过盏茶的功夫,余老头将几碟酒菜都吃完了,还有意犹未尽的样子,只是他身边那人已经露出迫不及待的神色,他才缓缓站起神来,整理了下身上破旧的黄袍,咳嗽一声,手扶杏黄旗,颇有仙风道骨的模样,说道:“那咱们就出发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