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0 第100章 经卷
- 101 第101章 龙虎坛(上)
- 102 第102章 龙虎坛(中)
- 103 第103章 龙虎坛(下)
- 104 第104章 暴露
- 105 第105章 万斤桃花,一剑开蜀
- 106 第106章 执迷不悟
- 107 第107章 湖总该旧去新来
- 108 第108章 青梅煮竹马
- 109 第109章 十年
- 110 第110章 大当家的
- 111 第111章 家贼难防
- 112 第112章 暗流涌动
- 113 第113章 心思
- 114 第114章 匕首
- 115 第115章 变故横生
- 116 第116章 人与人心,风与风筝
- 117 第117章 枇杷树下亡人悼亡人
- 118 第118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 119 第119章 夜色如鬼
- 120 第120章 兵马乱
- 121 第121章 一纸招安
- 122 第122章 第十五个攘外安内
- 123 第123章 白衣
- 124 第124章 拉拢
- 125 第125章 梅子黄时酒
- 126 第126章 北方有佳人
- 127 第127章 兵临城下
- 128 第128章 一骑当先去,一刀破城楼
- 129 第129章 几斤风骨
- 130 第130章 出城入城,擦肩回眸
- 131 第131章 女子惺惺相惜
- 132 第132章 南来北往
- 133 第133章 烽烟远,雁声近(第一更)
- 134 第134章 人命薄如纸(第二更)
- 135 第135章 公子请留步(第三更)
- 136 第136章 弹指弄剑有十三
- 137 第137章 高手有多高
- 138 第138章 水深火不热
- 139 第139章 慢刀杀人
- 140 第140章 秋风秋煞人
- 141 第141章 去死好了
- 142 第142章 会长大的人
- 143 第143章 拦路的
- 144 第144章 养气于胎
- 145 第145章 风雨如晦人如鬼
- 146 第146章 刹那芳华
- 147 第147章 别让竹马负了青梅
- 148 第148章 拂尽尘烟
- 149 第149章 龙虎坛道士
- 150 第150章 旌旗十万,满天黄纸
- 151 第151章 开坛做法
- 152 第152章 锈剑生青莲
- 153 第153章 观书观剑
- 154 第154章 南佛北菩萨
- 155 第155章 并肩
- 156 第156章 鬼物金乌
- 157 第157章 往事
- 158 第158章 画卷
- 159 第159章 欺男霸女
- 160 第160章 夜谈
- 161 第161章 有一人挑符下山
- 162 第162章 南来北往,西去东来
- 163 第163章 第三是我辈风流
- 164 第164章 退敌三千
- 165 第165章 西北望乾京
- 166 第166章 霸刀楚阎罗
- 167 第167章 一卦测人不测己
- 168 第168章 飞扬跋扈
- 169 第169章 和尚与道士
- 170 第170章 八方风云
- 171 第171章 大乾铁骑甲天下
- 172 第172章 暮霭沉沉楚天阔
- 173 第173章 万军之战,万人之中
- 174 第174章 北方有佳人
- 175 第175章 联姻
- 176 第176章 三千贼首
- 177 第177章 相见不欢
- 178 第178章 当关
- 179 第179章 剑对剑
- 180 第180章 心有不平,意能平川
- 181 第181章 仙人放屁
- 182 第182章 南李北宋
- 183 第183章 秋场点兵
- 184 第184章 倾覆(本卷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0章 大当家的
第110章 大当家的
小孩儿欢呼雀跃,大人们也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往山寨外面走去。
黔岭地处偏僻,越往内越是混乱不堪,各地扎营为寨不说,暗地里杀人劫道的事儿更是不少见,往年里朝廷还设了都护府管理此处,这几年越发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所谓天高皇帝远,乾京离着这儿少说有上万里路,上面一道圣旨下来,恐怕大军还没遣来,人都已经跑没影儿了,只要不是活腻了去扯旗造反,谁又会在意这芝麻绿豆的烂事。
十里寨在黔岭名声不显,算上孤寡老弱,全寨上下也就不过百十号人,比起那些动辄上万人的大寨子自然是拍马不及,若不是有个彪悍的大当家的撑着场面,指不定早就被周围几个虎视眈眈的寨子瓜分干净了,说起这个大当家的,还真有几分厉害,一介女子竟然在黔岭这凶险的地方闯出偌大的名声来,也算是一段传奇了,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让全寨老少无人不服。
这不,人还没到,只是消息传回来,一群人便在寨门前翘首以待了。
以树枝为首的三人忙着穿过拥挤的人群,往外面走去,作为三人中的大姐头,干起这事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宽广的官道上有数十道身影策马扬鞭而来,掀起的风尘都快遮住半边天了,就连竹马和青梅都踮着脚,激动的脸蛋通红,更不用说视大当家的为偶像的树枝,早已拉着青梅的手,欢呼道:“快看,那是大当家的。”
地面轻颤,隔着好远,便能听到那一声声马匹的嘶鸣。
数十道身影逐渐出现在视线之中,有一骑当先而来,身穿一袭绣白上衣,外披着枣红色轻裘长袍,衣袍鼓动,风沙飞扬,整个人散发着飒爽英姿,还有数十骑紧随其后,皆是手持长短兵械,队形整齐,如影随形。
那队人马疾驰而来,几乎片刻间就到了寨门之前。
刘老爷子已经带着寨子里的人站在那儿,拱手说道:“恭迎大当家的。”
树枝看着从马上一跃而下的飒爽女子,眼中满是崇拜的神色,有些忘我,一时竟忘了退出道路来。
几个月前,大当家的从寨子里外出办事,带走一批人,如今终于回来了。
树枝眼中,只见那女子手持长剑,牵马往前走来,对刘老爷子等人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远处的她身上,忽然笑了笑,说道:“几个月不见,树枝长的越发水灵了,要不要姑姑给你从外面挑几个如意郎君回来?”
尚在愣神中的树枝顿时闹得个面红耳赤,那女子又转身对身后的人说道:“把鞍前带回来的那些东西拿过来。”
说完,对周围几个翘首以待的孩子说道:“别急,都给你们带东西。”
将递来的包袱打开,虽然都是些小玩意儿,不过穿金戴银,却也是价值不菲,足以见得这位大当家的颇为念旧,出门还不忘给寨子里的晚辈带东西。
寨子里的老人们笑着看自家的孩子争抢那些东西,抢不到的也不哭闹,大当家的从没亏待过谁,指不定后面还有什么稀罕的东西呢。
竹马早早就挤到人群里了,青梅性格内向,却是害羞的不敢上前,不过她的那份自然有竹马替她拿来,反倒是树枝站在原地没有动作。大当家的见她发呆,弯腰拍了拍她的脑袋,笑着说道:“怎么了?”
树枝难得害躁一次,红着脸吞吞吐吐道:“那些是小孩子玩的,我就不要了。”
大当家的愣了一下,笑着问道:“那什么不是小孩的东西。”
不知为何,树枝想也没想,脱口说道:“我想和大当家的一样,做一个女侠。”
大当家的眯眼望着官道之上低头打着响鼻的马匹,大抵是没想到小姑娘是这般心思,不禁莞尔,笑道:“怎么有这个想法了?”
树枝歪着脑袋,似乎也有些困惑。
大当家的一身轻裘长袍风中飒爽,拉着树枝走在官道上,对这个憧憬江湖的孩子,眼中只有溺爱,柔声说道:“别一口一个大当家的,刘老爷子对我来说也算半个亲人,叫我一声姑姑你也不吃亏,听姑姑一句,别做什么刀口上舔血的女侠,还不如在寨子里安生度日,这天下快乱了,日子可不比从前景气。”
小姑娘似懂非懂,只觉得功夫厉害的人说话也这么厉害,朝身前这个自称姑姑的女子眨了眨眼睛,说道:“做不了女侠,那也要做姑姑这般厉害的人。”
大当家的摸了摸她的头,笑而不语。
都说离乱人不如太平犬,年少哪里知愁啊。
刘老爷子拄着拐杖看着远处闲聊的一大一小,眼中满是笑意,这小丫头整日里想着做什么女侠,骂不得也劝不回,这些话由大当家的说来才最为合适,到他这般年纪才明白这太平日子有多难得,年轻时刀口舔血、打拼基业,图的就是个安享晚年,越是这样越是舍不得丢下,都说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最是伤怀,到他这个年纪全看开了,得过且过才会好过,什么英雄什么美人,过眼云烟罢了。
大当家的拉着树枝走到刘老爷子身前,问道:“老爷子近来身子可好?”
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一脸慈祥,眯眼笑着说道:“好着好着,等不到小丫头嫁人那天,怎么也不肯躺那棺材板。”
大当家的轻声说道:“老爷子还请宽心,这小丫头懂事的紧呢。”
刘老爷子嗯了一声,又问道:“这次回来还走吗?”
大当家的站起神来,手指放在唇边吹了声口哨,远处的黑马闻声低头走了过来,她从马背旁取下那柄轻剑,一边说道:“暂时走不了,这次赶着回来,是让大家有个准备,北方出事了。”
刘老爷子面露异色,问道:“北方?莫非是?”
大当家的点了点头,拔剑出鞘七分,又收了回去,将那轻剑握在手里,轻声说道:“是的,北方有人揭竿起义了。”
树枝听得迷糊,刘老爷子却是眉头紧锁,沉默半晌,问道:“什么时候的消息?”
“两天前,估计这会儿已经传到乾京了,不出三日,大军就会随着圣旨驾到。”
“三日?那岂不是还会打到黔岭来?”
“我也是担心这样,黔岭地势复杂,易守难攻,若是让那些贼人占了这里,怕是少不了流血。”
刘老爷子面色微沉,沉吟片刻,说道:“那咱们准备怎么办?”
“静观其变,咱们十里寨地方小,用不着做那出头鸟。”
大当家的牵着马往寨子里走去,手上的那柄轻剑已经让树枝拿着,小姑娘捧着轻剑像捧着宝贝一样,舍不得放下。
老人家终究还是放不下心来,拄着拐杖敲打几下地面,说道:“明日安排几个人去镇上打探下消息,再买些存粮回来,寨子里的生意也要收拢收拢了。”
大当家的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如此。”
话语间,路过苏逸那间院子,当初还是她安排下来的,大当家的瞥见苏逸一个人坐在树下发呆,神色间依旧不改颓废之色,便问身边的刘老爷子道:“那位苏兄弟近来如何了?”
刘老爷子不知她为何对苏逸如此上心,但还是说道:“还是那样,整日里醉酒,要不是你当初一念心善,寨子里也不会留下这等闲人。”
大当家的闻言摇了摇头,缓步走进院子,远远的观望着当初自己带回来的男子,十年过去相貌改了不少,不复当初的稚嫩,却又多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苏逸抬头看了眼远处的轻裘披身的女子,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黔岭地处偏僻,越往内越是混乱不堪,各地扎营为寨不说,暗地里杀人劫道的事儿更是不少见,往年里朝廷还设了都护府管理此处,这几年越发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所谓天高皇帝远,乾京离着这儿少说有上万里路,上面一道圣旨下来,恐怕大军还没遣来,人都已经跑没影儿了,只要不是活腻了去扯旗造反,谁又会在意这芝麻绿豆的烂事。
十里寨在黔岭名声不显,算上孤寡老弱,全寨上下也就不过百十号人,比起那些动辄上万人的大寨子自然是拍马不及,若不是有个彪悍的大当家的撑着场面,指不定早就被周围几个虎视眈眈的寨子瓜分干净了,说起这个大当家的,还真有几分厉害,一介女子竟然在黔岭这凶险的地方闯出偌大的名声来,也算是一段传奇了,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就让全寨老少无人不服。
这不,人还没到,只是消息传回来,一群人便在寨门前翘首以待了。
以树枝为首的三人忙着穿过拥挤的人群,往外面走去,作为三人中的大姐头,干起这事来自然是轻车熟路,宽广的官道上有数十道身影策马扬鞭而来,掀起的风尘都快遮住半边天了,就连竹马和青梅都踮着脚,激动的脸蛋通红,更不用说视大当家的为偶像的树枝,早已拉着青梅的手,欢呼道:“快看,那是大当家的。”
地面轻颤,隔着好远,便能听到那一声声马匹的嘶鸣。
数十道身影逐渐出现在视线之中,有一骑当先而来,身穿一袭绣白上衣,外披着枣红色轻裘长袍,衣袍鼓动,风沙飞扬,整个人散发着飒爽英姿,还有数十骑紧随其后,皆是手持长短兵械,队形整齐,如影随形。
那队人马疾驰而来,几乎片刻间就到了寨门之前。
刘老爷子已经带着寨子里的人站在那儿,拱手说道:“恭迎大当家的。”
树枝看着从马上一跃而下的飒爽女子,眼中满是崇拜的神色,有些忘我,一时竟忘了退出道路来。
几个月前,大当家的从寨子里外出办事,带走一批人,如今终于回来了。
树枝眼中,只见那女子手持长剑,牵马往前走来,对刘老爷子等人点了点头,目光又落在远处的她身上,忽然笑了笑,说道:“几个月不见,树枝长的越发水灵了,要不要姑姑给你从外面挑几个如意郎君回来?”
尚在愣神中的树枝顿时闹得个面红耳赤,那女子又转身对身后的人说道:“把鞍前带回来的那些东西拿过来。”
说完,对周围几个翘首以待的孩子说道:“别急,都给你们带东西。”
将递来的包袱打开,虽然都是些小玩意儿,不过穿金戴银,却也是价值不菲,足以见得这位大当家的颇为念旧,出门还不忘给寨子里的晚辈带东西。
寨子里的老人们笑着看自家的孩子争抢那些东西,抢不到的也不哭闹,大当家的从没亏待过谁,指不定后面还有什么稀罕的东西呢。
竹马早早就挤到人群里了,青梅性格内向,却是害羞的不敢上前,不过她的那份自然有竹马替她拿来,反倒是树枝站在原地没有动作。大当家的见她发呆,弯腰拍了拍她的脑袋,笑着说道:“怎么了?”
树枝难得害躁一次,红着脸吞吞吐吐道:“那些是小孩子玩的,我就不要了。”
大当家的愣了一下,笑着问道:“那什么不是小孩的东西。”
不知为何,树枝想也没想,脱口说道:“我想和大当家的一样,做一个女侠。”
大当家的眯眼望着官道之上低头打着响鼻的马匹,大抵是没想到小姑娘是这般心思,不禁莞尔,笑道:“怎么有这个想法了?”
树枝歪着脑袋,似乎也有些困惑。
大当家的一身轻裘长袍风中飒爽,拉着树枝走在官道上,对这个憧憬江湖的孩子,眼中只有溺爱,柔声说道:“别一口一个大当家的,刘老爷子对我来说也算半个亲人,叫我一声姑姑你也不吃亏,听姑姑一句,别做什么刀口上舔血的女侠,还不如在寨子里安生度日,这天下快乱了,日子可不比从前景气。”
小姑娘似懂非懂,只觉得功夫厉害的人说话也这么厉害,朝身前这个自称姑姑的女子眨了眨眼睛,说道:“做不了女侠,那也要做姑姑这般厉害的人。”
大当家的摸了摸她的头,笑而不语。
都说离乱人不如太平犬,年少哪里知愁啊。
刘老爷子拄着拐杖看着远处闲聊的一大一小,眼中满是笑意,这小丫头整日里想着做什么女侠,骂不得也劝不回,这些话由大当家的说来才最为合适,到他这般年纪才明白这太平日子有多难得,年轻时刀口舔血、打拼基业,图的就是个安享晚年,越是这样越是舍不得丢下,都说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最是伤怀,到他这个年纪全看开了,得过且过才会好过,什么英雄什么美人,过眼云烟罢了。
大当家的拉着树枝走到刘老爷子身前,问道:“老爷子近来身子可好?”
早已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一脸慈祥,眯眼笑着说道:“好着好着,等不到小丫头嫁人那天,怎么也不肯躺那棺材板。”
大当家的轻声说道:“老爷子还请宽心,这小丫头懂事的紧呢。”
刘老爷子嗯了一声,又问道:“这次回来还走吗?”
大当家的站起神来,手指放在唇边吹了声口哨,远处的黑马闻声低头走了过来,她从马背旁取下那柄轻剑,一边说道:“暂时走不了,这次赶着回来,是让大家有个准备,北方出事了。”
刘老爷子面露异色,问道:“北方?莫非是?”
大当家的点了点头,拔剑出鞘七分,又收了回去,将那轻剑握在手里,轻声说道:“是的,北方有人揭竿起义了。”
树枝听得迷糊,刘老爷子却是眉头紧锁,沉默半晌,问道:“什么时候的消息?”
“两天前,估计这会儿已经传到乾京了,不出三日,大军就会随着圣旨驾到。”
“三日?那岂不是还会打到黔岭来?”
“我也是担心这样,黔岭地势复杂,易守难攻,若是让那些贼人占了这里,怕是少不了流血。”
刘老爷子面色微沉,沉吟片刻,说道:“那咱们准备怎么办?”
“静观其变,咱们十里寨地方小,用不着做那出头鸟。”
大当家的牵着马往寨子里走去,手上的那柄轻剑已经让树枝拿着,小姑娘捧着轻剑像捧着宝贝一样,舍不得放下。
老人家终究还是放不下心来,拄着拐杖敲打几下地面,说道:“明日安排几个人去镇上打探下消息,再买些存粮回来,寨子里的生意也要收拢收拢了。”
大当家的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如此。”
话语间,路过苏逸那间院子,当初还是她安排下来的,大当家的瞥见苏逸一个人坐在树下发呆,神色间依旧不改颓废之色,便问身边的刘老爷子道:“那位苏兄弟近来如何了?”
刘老爷子不知她为何对苏逸如此上心,但还是说道:“还是那样,整日里醉酒,要不是你当初一念心善,寨子里也不会留下这等闲人。”
大当家的闻言摇了摇头,缓步走进院子,远远的观望着当初自己带回来的男子,十年过去相貌改了不少,不复当初的稚嫩,却又多了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苏逸抬头看了眼远处的轻裘披身的女子,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