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6 第105章 王入师府
- 107 第106章 臣妃眼拙
- 108 第107 召合公主
- 109 第108章 窗笼无户(本日三更)
- 110 第109章 文大如天(二更)
- 111 第110章 多谢夫人(三更)
- 112 第111章 草民姓房
- 113 第112章 文图弄朝
- 114 第113章 真人苏士
- 115 第114章 老臣接旨
- 116 第115章 才子之殇
- 117 第116章 王才大考
- 118 第117章 半卷之争
- 119 第118章 半纸文魁1
- 120 第119章 半纸文魁2(一更)
- 121 第120章 昔年毒变(二更)
- 122 第121章 乱起边城
- 123 第122章 王殿杀王
- 124 第123章 终究老了(一更)
- 125 第124章 异世情侣(二更)
- 126 第125章 危难来临(三更)
- 127 第126章 反心已定(一更)
- 128 第127章 告发毒事(二更)
- 129 第128章 王上之皇(三更)
- 130 第129章 吟君之侧(一更)
- 131 第130章 北土起兵(二更)
- 132 第131章 惊魂出窍(三更)
- 133 第132章 陈族之孽1(一更)
- 134 第133章 陈族之孽2(二更)
- 135 第134章 陈族之孽3(三更)
- 136 第135章 十年一见(一更)
- 137 第136章 北城之守(二更)
- 138 第137章 长廊御敌(三更)
- 139 第138章 无论生死(一更)
- 140 第139章 群主僵持(二更)
- 141 第140章 兵罢阳乌(三更)
- 142 第141章 一滴异血(一更)
- 143 第142章 穿越之密
- 144 第143章 别南王朝(南国结,三更)
- 145 第144章 再回龙城(幼妻记完结)
- 146 第一章 再穿梭
- 147 第二章 卓姬传
- 148 第三章 霸王餐
- 149 第四章 讨说法
- 150 第五章 怒东土
- 151 第六章 等相公
- 152 第七章 孕姬难
- 153 第八章 伤太守
- 154 第九章 亡灵谷
- 155 第十章 孕女浴
- 156 第十一章 接生子
- 157 第十二章 毕子现
- 158 第十三章 奔鸟现
- 159 第十四章 奔皇都
- 160 第十五章 阅英山
- 161 第十六章 初端倪
- 162 第十七章 谁争锋
- 163 第十八章 盟主弱
- 164 第十九章 东郡主
- 165 第二十章 三钓鱼
- 166 第二十一章 杀涅帝
- 167 第二十二章 吻郡主(求订阅谢谢)
- 168 第二十三章 杀声荡
- 169 第二十四章 战响马
- 170 第二十五章 亡灵出
- 171 第二十六章 射杀皇
- 172 第二十七章 太后传
- 173 第二十八章 册卓妃(求订阅)
- 174 第二十九章 放卓妃(祝国庆快乐~)
- 175 第三十章 疯女人
- 176 第三十一章 姬遇皇
- 177 第三十二章 帝藏娇
- 178 第三十三章 问生死
- 179 第三十四章 涅戏姬
- 180 第三十五章 京师判
- 181 第三十六章 杀了吧
- 182 第三十七章 懿之裁
- 183 第三十八章 暗杀皇
- 184 第三十九章 四方变
- 185 第四十章 潘王爷
- 186 第四十一章 砍柴帝
- 187 第四十二章 新王妃
- 188 第四十三章 选宫女
- 189 第四十四章 双师对
- 190 第四十五章 摸胸手
- 191 第四十六章 广慈毒
- 192 第四十七章 赐全尸
- 193 第四十八章 做太子
- 194 第四十九章 一知现
- 195 第五十章 知毕子
- 196 第五十一章 对潘王
- 197 第五十二章 识皇孙
- 198 第五十三章 斥宾王
- 199 第五十四章 空楼计
- 200 第五十五章 后宫乱
- 201 第五十六章 杀皇妃
- 202 第五十七章 惊现道
- 203 第五十八章 千人死
- 204 第五十九章 公子爹
- 205 第六十章 缚文图
- 206 第六十一章 困太后
- 207 第六十二章 嫁符柔
- 208 第六十三章 抢王妃
- 209 第六十四章 群英见
- 210 第六十五章 一烛笼
- 211 第六十六章 借皇帝
- 212 第六十七章 狡兔窟
- 213 第六十八章 拿潘王
- 214 第六十九章 皇太子
- 215 第七十章 劫牢狱
- 216 第七十一章 天之孽
- 217 第七十二章 双鸟弈
- 218 第七十三章 政机府
- 219 第七十四章 杀将军
- 220 第七十五章 长街跪
- 221 第七十六章 太子晋1
- 222 第七十七章 太子晋2
- 223 第七十八章 罢太傅
- 224 第七十九章 观星府
- 225 第八十章 皇手谕
- 226 第八十一章 红城变
- 227 第八十二章 告御状
- 228 第八十三章 刺花池
- 229 第八十四章 破典当
- 230 第八十五章 杀无赦
- 231 第八十六章 意中人
- 232 第八十七章 拒皇婚
- 233 第八十八章 丧阳刚
- 234 第八十九章 太后哭
- 235 第九十章 杀文图(求保底月票~)
- 236 第九十一章 择日斩
- 237 第九十二章 杀亲信
- 238 第九十三章 政机破
- 239 第九十四章 吾皇儿
- 240 第九十五章 锁皇都
- 241 第九十六章 接皇后
- 242 第九十七章 竹林斗
- 243 第九十八章 毕方飞
- 244 第九十九章 成双墓
- 245 第一百章 五十两
- 246 第一百零一章 裹绸缎
- 247 第一百零二章 皇后巢
- 248 第一百零三章 刺太子
- 249 第一百零四章 牵芳心
- 250 第一百零五章 太子妃
- 251 第一百零六章 公主归
- 252 第一百零七章 媛妃记
- 253 第一百零八章 双妃对
- 254 第一百零九章 临幸夜
- 255 第一百一十章 众罚妃
- 25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弹玉腕
- 25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制媛妃
- 25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双冷宫
- 259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何为道
- 260 第一百一十五章 赴鬼巢
- 261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逆兵出
- 262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战京师
- 263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君子瓣
- 264 第一百一十九章 别皇朝
- 265 终章 唤文图(新书已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15章 才子之殇
第115章 才子之殇
望万里蓝空,入百丈红宫,踏青石之路,步绿柱殿堂。百官齐上朝,三人两伙各自谈笑揣摩深思。唯独护国公、二亲王远远相视会意一笑,志在必得之气势令大朝汗颜。
诸王与文武官员两列立好,齐声喊道:“参见大王!”
大王陈肃异常,似是闻到殿内异常之味,抬手示意众臣平身,诸王之前自是护国公,其后二亲王,之后邓亲王。
“今日开朝,只为一事,”大王抬起一根手指,猛然落下,“便是明日文人王考,二亲王那里准备得如何?”
“回大王,”二王侧前一步,“经各城初选,地域复选,参加王考的文子计五十八名,加之王命五人,大王历二十年王考共六十三人;除王命才子之外,各考生均已妥善安置,只待明日开考。”
“好──”大王略带兴致起身,走入百官中央通道,“有人说本王既已有了王命文人,自会在前五文魁中令入榜的王命才子入殿,今日诸位倒是议议,究竟选几人入这王殿为官,何等官职更为适宜,免得本王落下口实……护国公,你先说!”
陈王拱手回道:“无论选中何人,均为王命,臣等自然听从大王口令,绝不怠慢;至于王选几人,授予何职,老臣昨晚一夜未曾熟睡,便也是细细琢磨来琢磨去,那日文房雅室室主之言不无道理,倘若再过些年,这殿内老臣估计走不动的人越来越多,到那时慌忙择选,恐怕手足无措,甚至会出现瑕疵导致用人不善误了国事,此殿之内年过花甲之人不在少数,臣以为多入为善;至于赐封何等官职,老臣认为次王为宜,既有参政之权,待诸王逐一退位之后也可直接为王。只是……”陈王停住,看似遇到难题。
大王踱步来到陈王身边,意味深长道:“但说无妨。”
陈王干咳一声回道:“这是首次王选学子入朝,定要给天下才子一个交代,大王可否考虑榜首之人给予厚遇,否则定会伤到殷殷学子之心。”
“依护国公之见呢?”大王暗想,你这是真心为了朝政,还是算准文房雅室之人无法夺魁?
“老臣斗胆回禀,可否考虑直接封王,辅佐二亲王梳理天下文事,也可帮老臣打理官刑之府,毕竟老臣年逾六十,有时倒是力不从心……”
直接封王?!
大王心中一凛,不自觉向王台走去,眉头皱在一起,如果依照护国公之见,这王考榜首协力文武二权,倒是平了护国公与亲王之职。他停在王台之前,没有转身,不想令众臣发现自己踌躇之像,低声问道:“二亲王,你意下如何?”
“臣附和护国公之见,如今天下昌和,正是培树年轻人之机,为南国后日长盛不衰扎下根基,臣以为入殿之人不少于五人最为适合;至于榜首学子,理应厚待,封其为王以号令天下文人以真才实学入殿,更是利于今后的王考……”二王振振有词,一同迎合这年轻志士入朝,与当年反对王考大相径庭,正因为有王命才子,才一面迎合大王,另一面却暗谋毒意!
五人!文首封王!
大王暗叫,没想到你二人密谋得如此合契!
“邓亲王!”大王又向前一步,仍是背对朝臣。
“回大王,五数学子入朝,老臣还是觉得多些,这朝堂瞬时便进入五人,着实不好把持,”他自然希望王命才子能有一人入榜,到时能够压制陈王与二王门人,自己年迈已是无真正才子拜入门下,他当然知道那五十八人之中的名士尽数在二位手中,而王命才子均是民间志士,绝无把握问鼎,“至于榜首官职,还望大王三思……”
这话满堂之人皆是听得明白,邓王眼睁睁地看着第一年轻朝臣归于陈王与二王门下,老亲王自然不是滋味。
大王猛一转身,知道想拦也拦不住,便高声说道,“本王之见,便允了这文榜前五人尽数入朝,免得你们说本王厚此薄彼;至于榜首,本王不但要封其为王,着其辅佐文武两府,还要加封,大大的加封,”他终于相信王后所言,此次开朝定会有人提及榜首之职,不如借势发力,引来这榜首,如果直接允准,学子定然会恩谢护国公与二王,而自己加封,定会扳回一些劣势,说不定反倒被自己所用,“本王要在这朝廷之内设殿丞之职,赐封文人榜首,齐亲王之位,统领非王各官之见!”
诸王一时骚动不安,这殿丞之职不但齐了护国公与两位亲王,若再统率非王的诸官,岂不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护国公与二王顿时陷入两难境地,明明是自己意欲提拔榜首,无论是谁,自是两位门人,自可互相照应,如今突然大升,地位扶摇直上,甚至暗中有着更为强大的亲王之权。驳斥,意味着自己打自己嘴巴,出尔反尔,附和则是拱手让出一份王权!
邓王老谋深算,立刻对大王的聪明才智折服,无论是谁的门人,封王拜丞那是大王之意,也可以对自己有些益处,未等护国公与二王说话突然喊道:“老臣附和!”
诸王一听邓王竟顺着护国公与二王,纷纷言道:“臣附和!”
各官也是同声道:“谨遵大王之旨!”
护国公与二王各自暗骂自己门下之王,可是为时已晚。
大王之令不胫而走,京城之官民无不动容,这一届文人王考可谓是鼓天下文人之气,榜首无论老少,直接成为殿丞,乃南国第一朝臣,一旦王令附和与驳斥平均,自是此人言之能胜,因为手中还有非王的诸官。
大王更是开历史先河,在朝中逐步树立类似于丞相的高于王的政官之职,为王制的变更扎下根基。
文房雅室之内一片沉寂,文图万万没有想到此次王考如此受到朝廷重视,直愣愣盯着苏士等人。
苏士咧嘴一笑:“大王果然英明,护国公与二亲王提出榜首封王,本是破例之举,明知无法反驳,干脆再加封,无论是何人得此殊荣,定不会忘记大王恩惠,实在是高明!”
文图根本听不进去,开口说道:“各位兄台,我文房雅室成败在此一举,天下更多的文人墨客也是翘首瞻望着文房雅室,本室主在此拜托各位不但展露出才华,还要谨言慎行,不可枉自诋毁朝政,至于王制,那是入朝之后才能言之之事!明日便是王考,只可惜廉盖无法参加,你等四人便代表凡间学子,唱一出四子弄王考,诸位,天色已晚,即刻休寝吧。”
文房雅室烛灯熄灭。
时间一刻刻过去,临近丑时京街之上已是无人。
上弦之月孤单单凝视着京城大地,随着热气逐渐一同消逝。
忽然,由四处涌来数名蒙面之人,速度之快定是武林高手,瞬间手中干柴被点燃架在四周,文房雅室的门房尽数木制,时逢夏日,那诡红的火苗立即冲天而起!
一人远处疾速奔来,突见火势已起纵身跃向房顶,他简直不敢相信地面之上的蒙面人如此迅捷!
暗守文房雅室的兵丁见状,呼喊着冲向起火之处,可是哪里能是这秘武对手,根本进不了跟前,随着几人惨叫,火势吞并了一层木房。
文图忽听异响,已是闻到干火气味,有人纵火!
他翻身而起抄过王牒,一脚踢开苏士房门大喊:“快起来,有人放火!”
此时,烟火已然扑向上楼,下楼无路可走,文图怒喝一声抬手向屋顶袭去,顿时顶部出现一处破裂空洞,他连忙抱起苏士与身边的况明,可是另外两人怎么办,慕容正与夫子丹连忙推着文图大声呼叫:“室主快走!”
已是来不及多想,文图腾身而起跃出楼顶,就在此时一人跳进屋内,火光迎面袭来,他抓起夫子丹,再去抢夺慕容正,可是自己力不从心无法越身,眼见干火已经烧至裤脚,慕容正一把推开那人喝道:“快走,告知诸位一定要考好!我慕容正在九泉之下听候佳音!”怕是来人犹豫,自己纵身跳向火中,竟然一声不吭,不知是否担心引来救人之士!
来人猛然跃起,踩着摇摇欲坠的楼顶跳向临楼,只见两人死死抱着嘶哑的文图,眼看着文房雅室瞬间倒塌,无奈之下文图与来人再次抄起三人沿着楼脊消失在夜色之中。
文图欲哭无泪,眨眼间慕容正葬身火海!
几人逃至一片林中,漆黑一片,文图问来人:“多谢英雄相救,请问阁下是?”
“房室主,在下廉盖!”
“廉盖?”文图大为不解。
“正是,如果有英雄,定当是那慕容正,廉某惭愧无力携带二人,为了令我尽快脱身,他纵身跳入大火之中。”
“我等定会择日厚葬慕容正,拜祭英魂,”文图声泪俱下,都是自己的文房雅室令慕容正丧命,“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苏士等人更是咬牙切齿,可已无力回天。
文图深深难过道:“若是无文房雅室,慕容正岂能枉自送了性命。”
“室主大可不必自责,想那慕容正定不会后悔,我等均为死士,”苏士安慰道,“从未将性命放在心上,慕容正为知己逝去,自当成为英烈,只要我等全力赴考取得佳绩,他在天之灵定会欣慰无比!”
廉盖等人纷纷应是。
“廉兄弟,室主苦苦思盼,你却为何迟迟到来?”夫子丹余悸未消,颤声问道。
廉盖深深一叹道:“我于十日前便来到京城,一直在暗中守护文房雅室,只是不晓得哪里来得如此高手,瞬间便点燃木房,即便是眼瞅着,也无法下楼脱生,楼外也有兵丁守护,可是根本进不了前,好在室主身怀绝艺,才能保全各位。”
这时,况鸣等人才发现文图武功如此高强,更是觉得室主扑朔迷离。
“今日之考,我要代慕容正去,无论何等名次,绝不辱了他的名声!”文图如泣如诉,众人皆知道这一切出自陈王与二王之手,“既然已经下手,明日王考诸位定要多加小心,我也好入场守护各位,只要凭心尽力便可!”
几人就地休息,天一发亮便悄悄摸近考场,草草吃毕早餐,见考生纷纷入场。
“第五十八,还有没有人?”侍卫大声喊道。
“有!”文图高喊一声,从旁边拐角出现,身后跟着苏士等四人!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诸王与文武官员两列立好,齐声喊道:“参见大王!”
大王陈肃异常,似是闻到殿内异常之味,抬手示意众臣平身,诸王之前自是护国公,其后二亲王,之后邓亲王。
“今日开朝,只为一事,”大王抬起一根手指,猛然落下,“便是明日文人王考,二亲王那里准备得如何?”
“回大王,”二王侧前一步,“经各城初选,地域复选,参加王考的文子计五十八名,加之王命五人,大王历二十年王考共六十三人;除王命才子之外,各考生均已妥善安置,只待明日开考。”
“好──”大王略带兴致起身,走入百官中央通道,“有人说本王既已有了王命文人,自会在前五文魁中令入榜的王命才子入殿,今日诸位倒是议议,究竟选几人入这王殿为官,何等官职更为适宜,免得本王落下口实……护国公,你先说!”
陈王拱手回道:“无论选中何人,均为王命,臣等自然听从大王口令,绝不怠慢;至于王选几人,授予何职,老臣昨晚一夜未曾熟睡,便也是细细琢磨来琢磨去,那日文房雅室室主之言不无道理,倘若再过些年,这殿内老臣估计走不动的人越来越多,到那时慌忙择选,恐怕手足无措,甚至会出现瑕疵导致用人不善误了国事,此殿之内年过花甲之人不在少数,臣以为多入为善;至于赐封何等官职,老臣认为次王为宜,既有参政之权,待诸王逐一退位之后也可直接为王。只是……”陈王停住,看似遇到难题。
大王踱步来到陈王身边,意味深长道:“但说无妨。”
陈王干咳一声回道:“这是首次王选学子入朝,定要给天下才子一个交代,大王可否考虑榜首之人给予厚遇,否则定会伤到殷殷学子之心。”
“依护国公之见呢?”大王暗想,你这是真心为了朝政,还是算准文房雅室之人无法夺魁?
“老臣斗胆回禀,可否考虑直接封王,辅佐二亲王梳理天下文事,也可帮老臣打理官刑之府,毕竟老臣年逾六十,有时倒是力不从心……”
直接封王?!
大王心中一凛,不自觉向王台走去,眉头皱在一起,如果依照护国公之见,这王考榜首协力文武二权,倒是平了护国公与亲王之职。他停在王台之前,没有转身,不想令众臣发现自己踌躇之像,低声问道:“二亲王,你意下如何?”
“臣附和护国公之见,如今天下昌和,正是培树年轻人之机,为南国后日长盛不衰扎下根基,臣以为入殿之人不少于五人最为适合;至于榜首学子,理应厚待,封其为王以号令天下文人以真才实学入殿,更是利于今后的王考……”二王振振有词,一同迎合这年轻志士入朝,与当年反对王考大相径庭,正因为有王命才子,才一面迎合大王,另一面却暗谋毒意!
五人!文首封王!
大王暗叫,没想到你二人密谋得如此合契!
“邓亲王!”大王又向前一步,仍是背对朝臣。
“回大王,五数学子入朝,老臣还是觉得多些,这朝堂瞬时便进入五人,着实不好把持,”他自然希望王命才子能有一人入榜,到时能够压制陈王与二王门人,自己年迈已是无真正才子拜入门下,他当然知道那五十八人之中的名士尽数在二位手中,而王命才子均是民间志士,绝无把握问鼎,“至于榜首官职,还望大王三思……”
这话满堂之人皆是听得明白,邓王眼睁睁地看着第一年轻朝臣归于陈王与二王门下,老亲王自然不是滋味。
大王猛一转身,知道想拦也拦不住,便高声说道,“本王之见,便允了这文榜前五人尽数入朝,免得你们说本王厚此薄彼;至于榜首,本王不但要封其为王,着其辅佐文武两府,还要加封,大大的加封,”他终于相信王后所言,此次开朝定会有人提及榜首之职,不如借势发力,引来这榜首,如果直接允准,学子定然会恩谢护国公与二王,而自己加封,定会扳回一些劣势,说不定反倒被自己所用,“本王要在这朝廷之内设殿丞之职,赐封文人榜首,齐亲王之位,统领非王各官之见!”
诸王一时骚动不安,这殿丞之职不但齐了护国公与两位亲王,若再统率非王的诸官,岂不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护国公与二王顿时陷入两难境地,明明是自己意欲提拔榜首,无论是谁,自是两位门人,自可互相照应,如今突然大升,地位扶摇直上,甚至暗中有着更为强大的亲王之权。驳斥,意味着自己打自己嘴巴,出尔反尔,附和则是拱手让出一份王权!
邓王老谋深算,立刻对大王的聪明才智折服,无论是谁的门人,封王拜丞那是大王之意,也可以对自己有些益处,未等护国公与二王说话突然喊道:“老臣附和!”
诸王一听邓王竟顺着护国公与二王,纷纷言道:“臣附和!”
各官也是同声道:“谨遵大王之旨!”
护国公与二王各自暗骂自己门下之王,可是为时已晚。
大王之令不胫而走,京城之官民无不动容,这一届文人王考可谓是鼓天下文人之气,榜首无论老少,直接成为殿丞,乃南国第一朝臣,一旦王令附和与驳斥平均,自是此人言之能胜,因为手中还有非王的诸官。
大王更是开历史先河,在朝中逐步树立类似于丞相的高于王的政官之职,为王制的变更扎下根基。
文房雅室之内一片沉寂,文图万万没有想到此次王考如此受到朝廷重视,直愣愣盯着苏士等人。
苏士咧嘴一笑:“大王果然英明,护国公与二亲王提出榜首封王,本是破例之举,明知无法反驳,干脆再加封,无论是何人得此殊荣,定不会忘记大王恩惠,实在是高明!”
文图根本听不进去,开口说道:“各位兄台,我文房雅室成败在此一举,天下更多的文人墨客也是翘首瞻望着文房雅室,本室主在此拜托各位不但展露出才华,还要谨言慎行,不可枉自诋毁朝政,至于王制,那是入朝之后才能言之之事!明日便是王考,只可惜廉盖无法参加,你等四人便代表凡间学子,唱一出四子弄王考,诸位,天色已晚,即刻休寝吧。”
文房雅室烛灯熄灭。
时间一刻刻过去,临近丑时京街之上已是无人。
上弦之月孤单单凝视着京城大地,随着热气逐渐一同消逝。
忽然,由四处涌来数名蒙面之人,速度之快定是武林高手,瞬间手中干柴被点燃架在四周,文房雅室的门房尽数木制,时逢夏日,那诡红的火苗立即冲天而起!
一人远处疾速奔来,突见火势已起纵身跃向房顶,他简直不敢相信地面之上的蒙面人如此迅捷!
暗守文房雅室的兵丁见状,呼喊着冲向起火之处,可是哪里能是这秘武对手,根本进不了跟前,随着几人惨叫,火势吞并了一层木房。
文图忽听异响,已是闻到干火气味,有人纵火!
他翻身而起抄过王牒,一脚踢开苏士房门大喊:“快起来,有人放火!”
此时,烟火已然扑向上楼,下楼无路可走,文图怒喝一声抬手向屋顶袭去,顿时顶部出现一处破裂空洞,他连忙抱起苏士与身边的况明,可是另外两人怎么办,慕容正与夫子丹连忙推着文图大声呼叫:“室主快走!”
已是来不及多想,文图腾身而起跃出楼顶,就在此时一人跳进屋内,火光迎面袭来,他抓起夫子丹,再去抢夺慕容正,可是自己力不从心无法越身,眼见干火已经烧至裤脚,慕容正一把推开那人喝道:“快走,告知诸位一定要考好!我慕容正在九泉之下听候佳音!”怕是来人犹豫,自己纵身跳向火中,竟然一声不吭,不知是否担心引来救人之士!
来人猛然跃起,踩着摇摇欲坠的楼顶跳向临楼,只见两人死死抱着嘶哑的文图,眼看着文房雅室瞬间倒塌,无奈之下文图与来人再次抄起三人沿着楼脊消失在夜色之中。
文图欲哭无泪,眨眼间慕容正葬身火海!
几人逃至一片林中,漆黑一片,文图问来人:“多谢英雄相救,请问阁下是?”
“房室主,在下廉盖!”
“廉盖?”文图大为不解。
“正是,如果有英雄,定当是那慕容正,廉某惭愧无力携带二人,为了令我尽快脱身,他纵身跳入大火之中。”
“我等定会择日厚葬慕容正,拜祭英魂,”文图声泪俱下,都是自己的文房雅室令慕容正丧命,“来了就好,来了就好!”
苏士等人更是咬牙切齿,可已无力回天。
文图深深难过道:“若是无文房雅室,慕容正岂能枉自送了性命。”
“室主大可不必自责,想那慕容正定不会后悔,我等均为死士,”苏士安慰道,“从未将性命放在心上,慕容正为知己逝去,自当成为英烈,只要我等全力赴考取得佳绩,他在天之灵定会欣慰无比!”
廉盖等人纷纷应是。
“廉兄弟,室主苦苦思盼,你却为何迟迟到来?”夫子丹余悸未消,颤声问道。
廉盖深深一叹道:“我于十日前便来到京城,一直在暗中守护文房雅室,只是不晓得哪里来得如此高手,瞬间便点燃木房,即便是眼瞅着,也无法下楼脱生,楼外也有兵丁守护,可是根本进不了前,好在室主身怀绝艺,才能保全各位。”
这时,况鸣等人才发现文图武功如此高强,更是觉得室主扑朔迷离。
“今日之考,我要代慕容正去,无论何等名次,绝不辱了他的名声!”文图如泣如诉,众人皆知道这一切出自陈王与二王之手,“既然已经下手,明日王考诸位定要多加小心,我也好入场守护各位,只要凭心尽力便可!”
几人就地休息,天一发亮便悄悄摸近考场,草草吃毕早餐,见考生纷纷入场。
“第五十八,还有没有人?”侍卫大声喊道。
“有!”文图高喊一声,从旁边拐角出现,身后跟着苏士等四人!
<!--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