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22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复仇
- 2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乘风
- 224 第二百二十三章 托妻
- 225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诺
- 226 第二百二十五章 委身
- 227 第二百二十六章 风回
- 228 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问
- 229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两难
- 230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心愿
- 231 第二百三十章 毒心
- 232 第二百三十一章 惊闻
- 233 第二百三十二章 怀恩
- 234 第二百三十三章 好疼
- 235 第二百三十四章 事发
- 236 第二百三十五章 紧追
- 237 第二百三十六章 泥泽
- 238 第二百三十七章 崖头
- 239 第二百三十八章 秘事
- 240 第二百三十九章 纰漏
- 241 第二百四十章 寻父
- 242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像
- 243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夜探
- 244 第二百四十三章 歌谣
- 245 第二百四十四章
- 246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诱劝
- 247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奔
- 248 第二百四十七章 行刺
- 249 第二百四十八章 旧地
- 250 第二百四十九章 孝悌
- 251 第二百五十章 明珠
- 252 第二百五十一章 逃生
- 253 第二百五十二章 水落
- 254 第二百五十三章 石出
- 255 第二百五十四章 控心
- 256 第二百五十五章 动机
- 257 第二百五十六章 离间
- 258 第二百五十七章
- 259 第二百五十八章 毕露
- 260 第二百五十九章 爱恨
- 261 第二百六十章 火铳
- 262 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挟
- 263 第二百六十一章 杀戮
- 264 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谜
- 265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伯!不要
- 266 第二百六十四章 侍凤
- 267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云飞(一)
- 268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云飞(二)
- 269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发梦
- 270 第二百六十八章 忽悠
- 271 第二百六十九章 效忠
- 272 第二百七十章 太平
- 273 第二百七十一章 哑弹
- 274 第二百七十二章 愤怒
- 275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阶
- 276 第二百七十四章 羊王
- 277 第二百七十五章 震惊
- 278 第二百七十六章 毒城
- 279 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法
- 280 第二百七十八章 风筝
- 281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传说
- 282 第二百八十九章 灵药
- 283 第二百九十章 广孝
- 284 第二百九十一章 云飞(三)
- 285 第二百九十二章 壁书
- 286 第二百九十三章 震天
- 287 第二百九十四章 五画
- 288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戒令
- 289 第二百九十六章 神兵
- 290 第二百九十七章 请命
- 291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危机
- 292 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情
- 293 第三百章 受封
- 294 第三百零一章 玄机
- 295 第三百零二章 绝学
- 296 第三百零三章 凤翔渤海
- 297 第三百零四章 凤翔渤海(下)
- 298 第三百零五章 盐雨
- 299 第三百零六章 危局
- 300 第三百零七章 现身
- 301 第三百零八章 乱战
- 302 第三百零九章 遇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三十一章 惊闻
第二百三十一章 惊闻
蒋乘风虽然苏醒过来,但神志还是迷迷糊糊,茫然见一个老者站在面前,好像有些面熟,不由得问道:“你是何人?我这是在哪里?”
那老者并未回答,而是反问道:“我是谁无关紧要,反而你究竟是何人?姓字名谁?哪里人士?”
蒋乘风这会还没完全清醒过来,听那老者突然发问,本能地答道:“我姓蒋名乘风,本是姑苏人士,如今早已无家可归,不过我记得方才我好像应该是在王宫之中,这里又是哪里?”
那老者不听还好,一听蒋乘风三字,脸色一变,同时说道:“你果真是那一十三年前从渤海出海,从此杳无音信的蒋乘风?”
蒋乘风头脑昏沉,点点头说道:“不错,我就是蒋乘风,你们究竟是何人?带我来的究竟是什么所在?不行,我要速速离去,还要去见我那明珠。”说着就想站起身来,结果他浑身无力,半天也没起来。
那老者一动不动,又再次仔仔细细端详了蒋乘风半天,这才说道:“你现在尚未完全恢复,不过不用担心,也就几个时辰,自然复原,我们并无歹意,你安心在这里休息,养好精神,或许明日你就有可能见到你日思夜想的明珠。”那老者说罢,吩咐两个儿子守着蒋乘风,不可让他自行离开,而后转身出了石道,急匆匆直奔凤梧宫而去。
第二天,渤海王文仲山和王后李明姬一起用完了早膳,文仲山照例要去上朝,李明姬亲手给文仲山带好冕冠,扎好玉带。文仲山见李明姬愁容满面,心中怜惜,伸出手将李明姬抱在怀中,柔声说道:“爱妃,鸾栖城也并不遥远,柳将军也会悉心照料,每年还有假日,风儿也能回来,三年时间,一晃而过,你就莫要如此难过了。”
李明姬靠在丈夫怀中,轻叹一声,说道:“风儿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我们,说是成人了,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十二岁,正是调皮惹祸的年龄,母子连心,让我这当娘的怎么能说放就放得下呢?”
文仲山微微一笑,在李明姬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同时将嘴贴在李明姬耳边轻声说道:“你呀,总以为风儿还是个孩子,都说儿大不由娘,说不定风儿早被你管的厌烦了,这出去正不知道如何惬意快活呢?你这不是瞎担心吗?你也别多惦念了,正好风儿不在,没人打扰,这些时日,我们也能尽享一下夫妻之乐。”
李明姬脸上微微一红,白了文仲山一眼,啐道:“如今风儿都这么大了,等他鸾栖城回来,都可以大婚了,大王怎么反而倒回去了,这般年纪了,又是一国君主,怎么还讲这样无礼的疯话?”
文仲山哈哈大笑,说道:“无妨,无妨,在外面,孤是一国之君,但在爱妃面前,孤永远是当年初见爱妃时的那个文仲山,再说了,这夫妻之礼明明乃是周公大礼,何曾变成无礼的呢?”说着就想朝李明姬双唇上吻去。
李明姬侧脸一躲,嘴里说道:“好了,大王别闹了,时候不早了,文武都该等的急了。”
文仲山一看时候的确不早,说道:“那爱妃好好休息,莫再自寻烦恼,孤先走了,今日乃是武科举之日,朝后孤要赶往校场,晚间才能回宫,不用等孤用午膳了。”说罢起身,门口几个太监接上,前往前殿上朝去了。
等文仲山走后,李明姬就觉得身体无力,精神也极为不爽,便斜靠在凤椅之上,双目微微失神,呆呆发愣,身后站着两个宫女伺候着,李明姬就觉得文寅风这一走,这宫里立刻好像变的空荡荡的,不知为何,总是阵阵心神不宁,躺了一会儿也没觉得好转,这才对一个宫女说道:“去传本宫旨意,请柳太医过来。”
那宫女施礼称是,出门而去,不一会儿,领着一个老者,背着药箱,跟着宫女从门外进来,双膝跪倒,朝上扣头,嘴里说道:“王后在上,老臣叩拜千岁。”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昨日晚间将蒋乘风送到凤冢,又将他就醒的那个老者。
李明姬微微欠身,命宫女赐座,那宫女搬来凳子,柳太医起身谢恩落座,李明姬说道:“先生,本宫今日早起之后,总是觉得六神不安,心绪不宁,还偶有咳嗽,劳烦先生看看,本宫是否感染了风寒?”
柳太医称是,给李明姬把了把脉,又询问了饮食,说道:“王后安心,以老臣看来,王后的身子并无大碍,不过是太子刚走,王后不舍,内生忧悲,因而冲了肺气,这才神绪难安,偶有咳喘,到并无风寒之像。不过王后身体虽然无恙,但是……这……”
李明姬点了点头,这时就见柳太医神色犹豫,欲言又止,不禁问道:“既然本宫并无大碍,为何先生欲言又止呢?如有事情,先生当面说来,自是无妨。”
这柳太医犹豫良久,最后这才下定决心,说道:“其实王后今日不找老臣,老臣也正准备求见王后。”
李明姬见柳太医说完,双眼扫了一下自己身后的宫女,微微一愣,心中当即明白,便对身后两个宫女说道:“你们二人不用在此伺候,都退下吧。”
两个宫女施礼称是,自行出门而去,这时柳太医见四周无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压低声音说道:“王后千岁,老臣对不起您啊,老臣罪该万死。”
这一下把李明姬弄了个愣怔,赶忙说道:“先生,你这又是为何?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柳太医以头杵地,并不起身,嘴里说道:“自从老臣这条命被千岁所救,老臣日思夜想的就是报答千岁,但阴差阳错之下,却险些就铸成大错,如今老臣得知了一件惊天大事,只是一旦讲出,老臣满门上下必定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如果老臣不讲,虽然能保全全家上下,但是却对不起千岁的救命之恩,老臣自己死不足惜,只希望老臣死后,千岁能想办法,保全老臣家小,老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能安心而去。”
李明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愣地看着柳太医,紧接着噗嗤一笑,说道:“先生这是哪里话来,什么事能这般严重,自从本宫入宫,到太子出生,直到现在,我们母子二人都是先生你尽心伺候,你不用担心,只要本宫在,先生你和你们全家上下都会平安无事。到底是什么事?”
柳太医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又再次确认四周确无旁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王后千岁,老臣知道太子生父蒋乘风如今身在何处!”
柳太医这声音极低,但却如那晴天霹雳一般在李明姬耳边炸开,李明姬本来脸上尚带笑容,此刻那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不由自主站起身来,声音也颤抖了,问道:“先生待怎讲?”
柳太医又重复一遍道:“老臣知道太子生父蒋乘风现在身在哪里!”
这次李明姬听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见她身子摇两摇,晃两晃,而后犹如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心断缆崩舟,身子直挺挺向后倒下,柳太医赶紧起身上前,将李明姬扶在凤椅之上。
李明姬秀面煞白,玉体乱抖,好半天说不一句话来,吓得柳太医在李明姬耳边不停呼唤,好一会儿就听李明姬说道:“你……你……你……你的意思是,我那蒋郎并没有死,如今尚在人间?!”
柳太医见李明姬这口气出来了,他也松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是,那蒋乘风如今还活在世上。”
李明姬顿时如木雕泥塑一般,双目发红,嘴里说道:“天哪!我那蒋郎尚在人间,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啊,他既然还活着,为什么不来找我们母子俩人,他现在人在何处?快,快带我去找寻于他。”说着就想站起身来。
柳太医说道:“千岁稍安,千岁稍安,老臣还有下情回禀。那蒋乘风虽然还过着,只不过,不过……”
此刻李明姬心如火烧一般,见柳太医吞吞吐吐,又是欲言又止,不由急道:“不过什么?你快说啊!”
柳太医长叹一声说道:“蒋乘风虽然还活着,但是说实话,还不如死了倒好,如今他已是断鼻瞎眼,残臂跛脚,变成了似鬼非人之像。而且,而且,昨日他还险些命丧在老臣的手上。”
李明姬听完就觉得耳中万炮齐鸣,眼前金星打转,眼睛不由得立了起来,盯着柳太医,说道:“你说什么?蒋郎差点命丧在你的手里?这是什么意思?”
柳太医就把昨天文仲山突然来找他,命他用毒药毒死一个人,之后自己怎么下的毒,怎么运的尸,又怎么救醒那人,说那人最后醒过来说,自己叫做蒋乘风,乃是姑苏人士,来渤海乃是寻找明珠而来等等所有,从头到尾给李明姬讲了一遍。
李明姬不听则已,结果尚未听完柳太医之言,哎呦一声,身子就往下倒去。
那老者并未回答,而是反问道:“我是谁无关紧要,反而你究竟是何人?姓字名谁?哪里人士?”
蒋乘风这会还没完全清醒过来,听那老者突然发问,本能地答道:“我姓蒋名乘风,本是姑苏人士,如今早已无家可归,不过我记得方才我好像应该是在王宫之中,这里又是哪里?”
那老者不听还好,一听蒋乘风三字,脸色一变,同时说道:“你果真是那一十三年前从渤海出海,从此杳无音信的蒋乘风?”
蒋乘风头脑昏沉,点点头说道:“不错,我就是蒋乘风,你们究竟是何人?带我来的究竟是什么所在?不行,我要速速离去,还要去见我那明珠。”说着就想站起身来,结果他浑身无力,半天也没起来。
那老者一动不动,又再次仔仔细细端详了蒋乘风半天,这才说道:“你现在尚未完全恢复,不过不用担心,也就几个时辰,自然复原,我们并无歹意,你安心在这里休息,养好精神,或许明日你就有可能见到你日思夜想的明珠。”那老者说罢,吩咐两个儿子守着蒋乘风,不可让他自行离开,而后转身出了石道,急匆匆直奔凤梧宫而去。
第二天,渤海王文仲山和王后李明姬一起用完了早膳,文仲山照例要去上朝,李明姬亲手给文仲山带好冕冠,扎好玉带。文仲山见李明姬愁容满面,心中怜惜,伸出手将李明姬抱在怀中,柔声说道:“爱妃,鸾栖城也并不遥远,柳将军也会悉心照料,每年还有假日,风儿也能回来,三年时间,一晃而过,你就莫要如此难过了。”
李明姬靠在丈夫怀中,轻叹一声,说道:“风儿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我们,说是成人了,满打满算也不过一十二岁,正是调皮惹祸的年龄,母子连心,让我这当娘的怎么能说放就放得下呢?”
文仲山微微一笑,在李明姬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同时将嘴贴在李明姬耳边轻声说道:“你呀,总以为风儿还是个孩子,都说儿大不由娘,说不定风儿早被你管的厌烦了,这出去正不知道如何惬意快活呢?你这不是瞎担心吗?你也别多惦念了,正好风儿不在,没人打扰,这些时日,我们也能尽享一下夫妻之乐。”
李明姬脸上微微一红,白了文仲山一眼,啐道:“如今风儿都这么大了,等他鸾栖城回来,都可以大婚了,大王怎么反而倒回去了,这般年纪了,又是一国君主,怎么还讲这样无礼的疯话?”
文仲山哈哈大笑,说道:“无妨,无妨,在外面,孤是一国之君,但在爱妃面前,孤永远是当年初见爱妃时的那个文仲山,再说了,这夫妻之礼明明乃是周公大礼,何曾变成无礼的呢?”说着就想朝李明姬双唇上吻去。
李明姬侧脸一躲,嘴里说道:“好了,大王别闹了,时候不早了,文武都该等的急了。”
文仲山一看时候的确不早,说道:“那爱妃好好休息,莫再自寻烦恼,孤先走了,今日乃是武科举之日,朝后孤要赶往校场,晚间才能回宫,不用等孤用午膳了。”说罢起身,门口几个太监接上,前往前殿上朝去了。
等文仲山走后,李明姬就觉得身体无力,精神也极为不爽,便斜靠在凤椅之上,双目微微失神,呆呆发愣,身后站着两个宫女伺候着,李明姬就觉得文寅风这一走,这宫里立刻好像变的空荡荡的,不知为何,总是阵阵心神不宁,躺了一会儿也没觉得好转,这才对一个宫女说道:“去传本宫旨意,请柳太医过来。”
那宫女施礼称是,出门而去,不一会儿,领着一个老者,背着药箱,跟着宫女从门外进来,双膝跪倒,朝上扣头,嘴里说道:“王后在上,老臣叩拜千岁。”这老者不是别人,正是昨日晚间将蒋乘风送到凤冢,又将他就醒的那个老者。
李明姬微微欠身,命宫女赐座,那宫女搬来凳子,柳太医起身谢恩落座,李明姬说道:“先生,本宫今日早起之后,总是觉得六神不安,心绪不宁,还偶有咳嗽,劳烦先生看看,本宫是否感染了风寒?”
柳太医称是,给李明姬把了把脉,又询问了饮食,说道:“王后安心,以老臣看来,王后的身子并无大碍,不过是太子刚走,王后不舍,内生忧悲,因而冲了肺气,这才神绪难安,偶有咳喘,到并无风寒之像。不过王后身体虽然无恙,但是……这……”
李明姬点了点头,这时就见柳太医神色犹豫,欲言又止,不禁问道:“既然本宫并无大碍,为何先生欲言又止呢?如有事情,先生当面说来,自是无妨。”
这柳太医犹豫良久,最后这才下定决心,说道:“其实王后今日不找老臣,老臣也正准备求见王后。”
李明姬见柳太医说完,双眼扫了一下自己身后的宫女,微微一愣,心中当即明白,便对身后两个宫女说道:“你们二人不用在此伺候,都退下吧。”
两个宫女施礼称是,自行出门而去,这时柳太医见四周无人,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嘴里压低声音说道:“王后千岁,老臣对不起您啊,老臣罪该万死。”
这一下把李明姬弄了个愣怔,赶忙说道:“先生,你这又是为何?有什么话起来再说!”
柳太医以头杵地,并不起身,嘴里说道:“自从老臣这条命被千岁所救,老臣日思夜想的就是报答千岁,但阴差阳错之下,却险些就铸成大错,如今老臣得知了一件惊天大事,只是一旦讲出,老臣满门上下必定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如果老臣不讲,虽然能保全全家上下,但是却对不起千岁的救命之恩,老臣自己死不足惜,只希望老臣死后,千岁能想办法,保全老臣家小,老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能安心而去。”
李明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愣地看着柳太医,紧接着噗嗤一笑,说道:“先生这是哪里话来,什么事能这般严重,自从本宫入宫,到太子出生,直到现在,我们母子二人都是先生你尽心伺候,你不用担心,只要本宫在,先生你和你们全家上下都会平安无事。到底是什么事?”
柳太医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又再次确认四周确无旁人,这才压低声音说道:“王后千岁,老臣知道太子生父蒋乘风如今身在何处!”
柳太医这声音极低,但却如那晴天霹雳一般在李明姬耳边炸开,李明姬本来脸上尚带笑容,此刻那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不由自主站起身来,声音也颤抖了,问道:“先生待怎讲?”
柳太医又重复一遍道:“老臣知道太子生父蒋乘风现在身在哪里!”
这次李明姬听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见她身子摇两摇,晃两晃,而后犹如万丈高楼失脚,扬子江心断缆崩舟,身子直挺挺向后倒下,柳太医赶紧起身上前,将李明姬扶在凤椅之上。
李明姬秀面煞白,玉体乱抖,好半天说不一句话来,吓得柳太医在李明姬耳边不停呼唤,好一会儿就听李明姬说道:“你……你……你……你的意思是,我那蒋郎并没有死,如今尚在人间?!”
柳太医见李明姬这口气出来了,他也松了口气,点了点头,说道:“是,那蒋乘风如今还活在世上。”
李明姬顿时如木雕泥塑一般,双目发红,嘴里说道:“天哪!我那蒋郎尚在人间,整整十三年,十三年啊,他既然还活着,为什么不来找我们母子俩人,他现在人在何处?快,快带我去找寻于他。”说着就想站起身来。
柳太医说道:“千岁稍安,千岁稍安,老臣还有下情回禀。那蒋乘风虽然还过着,只不过,不过……”
此刻李明姬心如火烧一般,见柳太医吞吞吐吐,又是欲言又止,不由急道:“不过什么?你快说啊!”
柳太医长叹一声说道:“蒋乘风虽然还活着,但是说实话,还不如死了倒好,如今他已是断鼻瞎眼,残臂跛脚,变成了似鬼非人之像。而且,而且,昨日他还险些命丧在老臣的手上。”
李明姬听完就觉得耳中万炮齐鸣,眼前金星打转,眼睛不由得立了起来,盯着柳太医,说道:“你说什么?蒋郎差点命丧在你的手里?这是什么意思?”
柳太医就把昨天文仲山突然来找他,命他用毒药毒死一个人,之后自己怎么下的毒,怎么运的尸,又怎么救醒那人,说那人最后醒过来说,自己叫做蒋乘风,乃是姑苏人士,来渤海乃是寻找明珠而来等等所有,从头到尾给李明姬讲了一遍。
李明姬不听则已,结果尚未听完柳太医之言,哎呦一声,身子就往下倒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