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15 第二百一十四章 化鹰
- 216 第二百一十五章 试毒
- 217 第二百一十六章 柳生
- 218 第二百一十七章 对峙
- 219 第二百一十八章 红颜
- 220 第二百一十九章 珺梅
- 221 第二百二十章 再变
- 222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复仇
- 2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乘风
- 224 第二百二十三章 托妻
- 225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诺
- 226 第二百二十五章 委身
- 227 第二百二十六章 风回
- 228 第二百二十七章 虚问
- 229 第二百二十八章 两难
- 230 第二百二十九章 心愿
- 231 第二百三十章 毒心
- 232 第二百三十一章 惊闻
- 233 第二百三十二章 怀恩
- 234 第二百三十三章 好疼
- 235 第二百三十四章 事发
- 236 第二百三十五章 紧追
- 237 第二百三十六章 泥泽
- 238 第二百三十七章 崖头
- 239 第二百三十八章 秘事
- 240 第二百三十九章 纰漏
- 241 第二百四十章 寻父
- 242 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像
- 243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夜探
- 244 第二百四十三章 歌谣
- 245 第二百四十四章
- 246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诱劝
- 247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奔
- 248 第二百四十七章 行刺
- 249 第二百四十八章 旧地
- 250 第二百四十九章 孝悌
- 251 第二百五十章 明珠
- 252 第二百五十一章 逃生
- 253 第二百五十二章 水落
- 254 第二百五十三章 石出
- 255 第二百五十四章 控心
- 256 第二百五十五章 动机
- 257 第二百五十六章 离间
- 258 第二百五十七章
- 259 第二百五十八章 毕露
- 260 第二百五十九章 爱恨
- 261 第二百六十章 火铳
- 262 第二百六十一章 要挟
- 263 第二百六十一章 杀戮
- 264 第二百六十二章 死谜
- 265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伯!不要
- 266 第二百六十四章 侍凤
- 267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云飞(一)
- 268 第二百六十六章 云飞(二)
- 269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发梦
- 270 第二百六十八章 忽悠
- 271 第二百六十九章 效忠
- 272 第二百七十章 太平
- 273 第二百七十一章 哑弹
- 274 第二百七十二章 愤怒
- 275 第二百七十三章 二阶
- 276 第二百七十四章 羊王
- 277 第二百七十五章 震惊
- 278 第二百七十六章 毒城
- 279 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法
- 280 第二百七十八章 风筝
- 281 第二百八十八章 传说
- 282 第二百八十九章 灵药
- 283 第二百九十章 广孝
- 284 第二百九十一章 云飞(三)
- 285 第二百九十二章 壁书
- 286 第二百九十三章 震天
- 287 第二百九十四章 五画
- 288 第二百九十五章 戒令
- 289 第二百九十六章 神兵
- 290 第二百九十七章 请命
- 291 第二百九十八章 危机
- 292 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情
- 293 第三百章 受封
- 294 第三百零一章 玄机
- 295 第三百零二章 绝学
- 296 第三百零三章 凤翔渤海
- 297 第三百零四章 凤翔渤海(下)
- 298 第三百零五章 盐雨
- 299 第三百零六章 危局
- 300 第三百零七章 现身
- 301 第三百零八章 乱战
- 302 第三百零九章 遇秦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诺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诺
尽管文仲山爱煞了李明姬,但是奈何二人叔嫂有别,有时自己想的辛苦,也不免暗自叹息,自己虽贵为一国之君,后宫也有不少佳丽,渤海虽然比不了朝鲜,更比不上大明,但是举国上下也多有美人,怎么就找不出来一个像李明姬这般倾国倾城的佳人呢?唉!那蒋乘风真是天大的福分啊,如果可能的话,孤甚至愿意将整个渤海赠给蒋乘风,只为了能换得李明姬。不过他很清楚这不过是他的胡思乱想,乃是根本不可能之事,只不过他却身不由己,对那李明姬早已是念念不忘。
此时此刻,文仲山见李明姬差点上吊殒命,白皙的玉颈上一道深红的绳印就在自己眼前,真是恨不得把心都掏给李明姬,别说是认下李明姬肚子里的孩子,只要能让李明姬不再自寻短见,就是让他去摘天上的月亮他也会毫不犹豫就去了,一时情难自禁,竟然将他心中肺腑之言全都说了出来。
李明姬愣了片刻,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但是她实在无法自己起身,只能让文仲山扶着她到了床边,李明姬靠在床头,对文仲山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大王你还是要三思才是。”
文仲山此刻心中早已情欲难抑,一听李明姬这话有回旋的余地,当即指天盟誓,言说天地为证,孤所言句句属实,如果口不对心,即刻身死。
李明姬见文仲山发下重誓,却是半晌无言,好半天叹息一声道:“既然大王立下毒誓,妾也明白大王是真心实意,但是此事妾还要再斟酌几日,如今夜深,大王在此多有不便,还是请大王先回去,三日后妾自会给大王一个答复。”
文仲山说什么也不走,嘴里说道:“莫说三日,就是三年,孤也等得,孤不是怕嫂嫂不答应,也不是不给嫂嫂时间斟酌,而是担心孤一走,嫂嫂一时想不开再寻了短见,那可如何是好?”
李明姬惨然一笑,说道:“大王放心,既然如今这孩子或许有了一线生路,妾自会小心,不会再想不开了,三日之后,无论如何,妾都会给大王一个交代。”
文仲山见李明姬如此说了,只好作罢,便说道:“既然如此,嫂嫂还要为肚中孩子着想,莫再增添悲情,伤了身子,早些休息,孤就先走了。”这才恋恋不舍,转身离去。
夜深人静,李明姬坐在床头,轻抚小腹,心中是百转柔肠,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暗暗叹道:“想我明珠出身庆尚名门,于姑苏蒋郎匹配婚姻,天幸那蒋郎待我如珍宝一般,百般呵护,万分爱惜,本以为今生今世明珠能从一而终,与蒋郎白头偕老,今生已无憾事。哪知道天降横祸,到如今,蒋郎命丧蓬莱岛,我那命苦的万里孩儿殒身大海,我本想追随他们于地下,奈何肚子里还有这蒋家最后的骨血,如今蒋氏一门尽绝,只剩下这半点香烟,如我一死,他们蒋家再无后续香火,我纵是死后,也无颜再见蒋郎,如果那文仲山真能如他所言,无论这孩子是男是女,日后都将江山社稷传位于他,那我纵然委屈求生,日后背上失节骂名,也算是给蒋郎有个交待了。也罢,命当如此,只希望将来这孩子长大之后,能认祖归宗,延续蒋家香火,那就罢了。”
这三日,文仲山是度日如年,心乱如麻,虽然每日早晚依旧去李明姬处问安,但是李明姬闭门不见,以身体不适为由,委婉拒绝文仲山进屋,文仲山心中更是七上八下,坐卧不安,唯一庆幸的是李明姬再无寻死觅活之举。
直到三日后,李明姬命人去请文仲山,文仲山早已是急不可耐,一夜未眠,半夜就在李明姬的院外等待,直到过了午后。一听李明姬有请,文仲山三步并作两步,进了房中,谁知道太过激动,这一见到李明姬,反而手麻舌短,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连坐都忘了坐了,只是站在那里,急的满头大汗。
李明姬轻轻做回到椅子上,也看到文仲山的窘迫,先是将左右人等喝退,屋里就剩下他们二人,李明姬这才长叹一声,说道:“大王,妾本未亡之人,蒙您不弃,妾也细细斟酌,如大王能允诺妾三事,妾愿意报答大王的厚爱之恩。”
文仲山一听此言,脑子嗡嗡直响,就觉得天旋地转一般,两步上前,两腿一抖,扑通一声,跪在李明姬身前,伸出双手紧紧抱住李明姬双腿,说道:“嫂嫂如能愿意,莫说三件,就三十件,三百件,孤也应得。嫂嫂快说,是哪三件,孤全都应得。”
李明姬说道:“大王莫要先应了,也无需那般许多,这第一件就是如大王之前所说,无论日后大王有无子嗣,只要如今妾肚中孩子长大成人,将来就将渤海王位传给于他,不知大王能应否?”
文仲山满口应承,说道:“这是孤之前自己所立誓言,无需嫂嫂再问,孤定会如此,第二件呢?”
“第二件就是,妾虽然应了大王,但是毕竟妾乃是蒋家的媳妇,如今蒋郎新亡,妾要为亡夫守孝三年,以尽孝节,三年期满,再和大王完婚,不知大王能应否?”
文仲山一听这个条件,脸上顿时僵住,嘴里连说了三个这个,面带难色,李明姬一看,说道:“大王正当壮年,想必三年没有夫妻之礼,大王定然难以接受,妾自能理解,如果大王难以应下,无需为难,妾这就自行离去就是。”说着就想站起身来。
文仲山一看赶紧用手抱紧李明姬双腿急道:“嫂嫂你误会了,误会了,孤并非是那般意思,嫂嫂所言合乎人伦道理,孤岂能不应,只是渤海自古以来,就有规矩,无论诸君是男是女,一旦立为储君,其母必先封为王后,然后才能立储,眼看嫂嫂再有几月就要分娩,如果不把嫂嫂立为王后,则就不能立这孩子作为储君,但如果三年之后,再行周公之礼,可那时孩子都已然两岁,不免引起举国猜忌,如果单单猜测是孤幸了嫂嫂却没有把嫂嫂纳入宫闱,倒也罢了,不过是礼仪检点之罪,最怕的是万一有传言这孩子不是孤之所出,要再立为储君,恐怕就……”
李明姬听文仲山说的也是在理,略一犹豫,说道:“既然如此,看来妾和大王无缘,大王不必为难,此事还是就此作罢算了。”
文仲山急的是抓耳挠腮,赶紧又说道:“嫂嫂莫急,先听孤把话说完,孤有一法,既能保全嫂嫂守节,也能让外面不会猜忌,不知嫂嫂肯与不肯。”
李明姬说道:“如能守妾孝节,又能将这孩子立储,妾自当愿意,只是不知道大王有何办法?”
文仲山说道:“此法到也简单,只是要委屈嫂嫂一下,在凤梧城城西,有一座极小的道观,名叫青凤观,不过一两个道人打理,香客稀少,清净无人,一旦嫂嫂同意,孤先将嫂嫂置于城南青凤观中,言之嫂嫂乃是观中修道之人,渤海与大明朝鲜不同,只因人丁稀少,无论僧道凡出家之人,均可成家生子,不受戒律约束,而后孤借机去观中进香之时,夜宿在嫂嫂房中,不过请嫂嫂放心,孤定会对嫂嫂以礼相待,绝不会做越礼之事,等第二日,孤借神凤托梦,言嫂嫂必须在观中修行三载,方能入宫,此后嫂嫂就在观中名为修行,实则安心守孝,等到嫂嫂生产之日,回宫待产,身体将养完好后再到观中继续以修行之名为王兄守孝,直到三年期满,届时孤再接嫂嫂回宫,正式册封王后,定立储君,到时满朝上下举国百姓,就不会有任何猜忌诽谤,而嫂嫂也能为王兄守节,只是委屈嫂嫂要在那观中苦闷三载,不知道嫂嫂意下如何?”
李明姬一听,到觉得这的确是个办法,说道,既然能两全其美,就按大王的意思办即可。
文仲山见李明姬答应,这才松了口气,又问道:“不知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这第三件事,就是如果妾那蒋郎真如大王所言,并未身死,一旦来寻妾母子,或者妾得知蒋郎尚在人间,落在哪里,那妾母子二人即可离开渤海,大王不可阻拦,不知大王能应否?“
文仲山一听,心里就一阵翻腾,升起一阵无名之火,不过又转念一想,这一件事,岂不是如同没说一般,那大明千门大炮炮轰蓬莱岛,又仔细盘问过那下人,亲眼所见蒋乘风被炮轰坠崖,就是神仙也早死多时了,绝无幸免之理,那还能再回来寻妻找子?这件事不是如那水中捞月,镜中摘花一般,想到这里,文仲山毫不犹豫,满口应承下来。
李明姬见文仲山三件事都答应下来,这才点头,算是同意文仲山,文仲山顿时心花怒放,忍不住起身一把握住李明姬的双手,一时情难自禁,就想往李明姬的双唇上吻去。
此时此刻,文仲山见李明姬差点上吊殒命,白皙的玉颈上一道深红的绳印就在自己眼前,真是恨不得把心都掏给李明姬,别说是认下李明姬肚子里的孩子,只要能让李明姬不再自寻短见,就是让他去摘天上的月亮他也会毫不犹豫就去了,一时情难自禁,竟然将他心中肺腑之言全都说了出来。
李明姬愣了片刻,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但是她实在无法自己起身,只能让文仲山扶着她到了床边,李明姬靠在床头,对文仲山说道:“此事事关重大,大王你还是要三思才是。”
文仲山此刻心中早已情欲难抑,一听李明姬这话有回旋的余地,当即指天盟誓,言说天地为证,孤所言句句属实,如果口不对心,即刻身死。
李明姬见文仲山发下重誓,却是半晌无言,好半天叹息一声道:“既然大王立下毒誓,妾也明白大王是真心实意,但是此事妾还要再斟酌几日,如今夜深,大王在此多有不便,还是请大王先回去,三日后妾自会给大王一个答复。”
文仲山说什么也不走,嘴里说道:“莫说三日,就是三年,孤也等得,孤不是怕嫂嫂不答应,也不是不给嫂嫂时间斟酌,而是担心孤一走,嫂嫂一时想不开再寻了短见,那可如何是好?”
李明姬惨然一笑,说道:“大王放心,既然如今这孩子或许有了一线生路,妾自会小心,不会再想不开了,三日之后,无论如何,妾都会给大王一个交代。”
文仲山见李明姬如此说了,只好作罢,便说道:“既然如此,嫂嫂还要为肚中孩子着想,莫再增添悲情,伤了身子,早些休息,孤就先走了。”这才恋恋不舍,转身离去。
夜深人静,李明姬坐在床头,轻抚小腹,心中是百转柔肠,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暗暗叹道:“想我明珠出身庆尚名门,于姑苏蒋郎匹配婚姻,天幸那蒋郎待我如珍宝一般,百般呵护,万分爱惜,本以为今生今世明珠能从一而终,与蒋郎白头偕老,今生已无憾事。哪知道天降横祸,到如今,蒋郎命丧蓬莱岛,我那命苦的万里孩儿殒身大海,我本想追随他们于地下,奈何肚子里还有这蒋家最后的骨血,如今蒋氏一门尽绝,只剩下这半点香烟,如我一死,他们蒋家再无后续香火,我纵是死后,也无颜再见蒋郎,如果那文仲山真能如他所言,无论这孩子是男是女,日后都将江山社稷传位于他,那我纵然委屈求生,日后背上失节骂名,也算是给蒋郎有个交待了。也罢,命当如此,只希望将来这孩子长大之后,能认祖归宗,延续蒋家香火,那就罢了。”
这三日,文仲山是度日如年,心乱如麻,虽然每日早晚依旧去李明姬处问安,但是李明姬闭门不见,以身体不适为由,委婉拒绝文仲山进屋,文仲山心中更是七上八下,坐卧不安,唯一庆幸的是李明姬再无寻死觅活之举。
直到三日后,李明姬命人去请文仲山,文仲山早已是急不可耐,一夜未眠,半夜就在李明姬的院外等待,直到过了午后。一听李明姬有请,文仲山三步并作两步,进了房中,谁知道太过激动,这一见到李明姬,反而手麻舌短,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连坐都忘了坐了,只是站在那里,急的满头大汗。
李明姬轻轻做回到椅子上,也看到文仲山的窘迫,先是将左右人等喝退,屋里就剩下他们二人,李明姬这才长叹一声,说道:“大王,妾本未亡之人,蒙您不弃,妾也细细斟酌,如大王能允诺妾三事,妾愿意报答大王的厚爱之恩。”
文仲山一听此言,脑子嗡嗡直响,就觉得天旋地转一般,两步上前,两腿一抖,扑通一声,跪在李明姬身前,伸出双手紧紧抱住李明姬双腿,说道:“嫂嫂如能愿意,莫说三件,就三十件,三百件,孤也应得。嫂嫂快说,是哪三件,孤全都应得。”
李明姬说道:“大王莫要先应了,也无需那般许多,这第一件就是如大王之前所说,无论日后大王有无子嗣,只要如今妾肚中孩子长大成人,将来就将渤海王位传给于他,不知大王能应否?”
文仲山满口应承,说道:“这是孤之前自己所立誓言,无需嫂嫂再问,孤定会如此,第二件呢?”
“第二件就是,妾虽然应了大王,但是毕竟妾乃是蒋家的媳妇,如今蒋郎新亡,妾要为亡夫守孝三年,以尽孝节,三年期满,再和大王完婚,不知大王能应否?”
文仲山一听这个条件,脸上顿时僵住,嘴里连说了三个这个,面带难色,李明姬一看,说道:“大王正当壮年,想必三年没有夫妻之礼,大王定然难以接受,妾自能理解,如果大王难以应下,无需为难,妾这就自行离去就是。”说着就想站起身来。
文仲山一看赶紧用手抱紧李明姬双腿急道:“嫂嫂你误会了,误会了,孤并非是那般意思,嫂嫂所言合乎人伦道理,孤岂能不应,只是渤海自古以来,就有规矩,无论诸君是男是女,一旦立为储君,其母必先封为王后,然后才能立储,眼看嫂嫂再有几月就要分娩,如果不把嫂嫂立为王后,则就不能立这孩子作为储君,但如果三年之后,再行周公之礼,可那时孩子都已然两岁,不免引起举国猜忌,如果单单猜测是孤幸了嫂嫂却没有把嫂嫂纳入宫闱,倒也罢了,不过是礼仪检点之罪,最怕的是万一有传言这孩子不是孤之所出,要再立为储君,恐怕就……”
李明姬听文仲山说的也是在理,略一犹豫,说道:“既然如此,看来妾和大王无缘,大王不必为难,此事还是就此作罢算了。”
文仲山急的是抓耳挠腮,赶紧又说道:“嫂嫂莫急,先听孤把话说完,孤有一法,既能保全嫂嫂守节,也能让外面不会猜忌,不知嫂嫂肯与不肯。”
李明姬说道:“如能守妾孝节,又能将这孩子立储,妾自当愿意,只是不知道大王有何办法?”
文仲山说道:“此法到也简单,只是要委屈嫂嫂一下,在凤梧城城西,有一座极小的道观,名叫青凤观,不过一两个道人打理,香客稀少,清净无人,一旦嫂嫂同意,孤先将嫂嫂置于城南青凤观中,言之嫂嫂乃是观中修道之人,渤海与大明朝鲜不同,只因人丁稀少,无论僧道凡出家之人,均可成家生子,不受戒律约束,而后孤借机去观中进香之时,夜宿在嫂嫂房中,不过请嫂嫂放心,孤定会对嫂嫂以礼相待,绝不会做越礼之事,等第二日,孤借神凤托梦,言嫂嫂必须在观中修行三载,方能入宫,此后嫂嫂就在观中名为修行,实则安心守孝,等到嫂嫂生产之日,回宫待产,身体将养完好后再到观中继续以修行之名为王兄守孝,直到三年期满,届时孤再接嫂嫂回宫,正式册封王后,定立储君,到时满朝上下举国百姓,就不会有任何猜忌诽谤,而嫂嫂也能为王兄守节,只是委屈嫂嫂要在那观中苦闷三载,不知道嫂嫂意下如何?”
李明姬一听,到觉得这的确是个办法,说道,既然能两全其美,就按大王的意思办即可。
文仲山见李明姬答应,这才松了口气,又问道:“不知第三件事又是什么?”
“这第三件事,就是如果妾那蒋郎真如大王所言,并未身死,一旦来寻妾母子,或者妾得知蒋郎尚在人间,落在哪里,那妾母子二人即可离开渤海,大王不可阻拦,不知大王能应否?“
文仲山一听,心里就一阵翻腾,升起一阵无名之火,不过又转念一想,这一件事,岂不是如同没说一般,那大明千门大炮炮轰蓬莱岛,又仔细盘问过那下人,亲眼所见蒋乘风被炮轰坠崖,就是神仙也早死多时了,绝无幸免之理,那还能再回来寻妻找子?这件事不是如那水中捞月,镜中摘花一般,想到这里,文仲山毫不犹豫,满口应承下来。
李明姬见文仲山三件事都答应下来,这才点头,算是同意文仲山,文仲山顿时心花怒放,忍不住起身一把握住李明姬的双手,一时情难自禁,就想往李明姬的双唇上吻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