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40 第九百三十九章、曙光:明悟!
- 941 第九百四十章、天门再现,天下震动!
- 942 第九百四十一章、滚!
- 943 第九百四十二章、沉默!
- 944 第九百四十三章、武道之祖!
- 945 第九百四十四章、文气的世界
- 946 第九百四十五章、集文斋
- 947 第九百四十六章、天地童生!
- 948 第九百四十七章、斋主
- 949 第九百四十八章、困龙棋局
- 950 第九百四十九章、县试
- 951 第九百五十章、镇运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动荡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召唤蛮神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十万火急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男儿行之杀蛮令!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落幕!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悬赏!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紫竹林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血庙祝,神射手,大力士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绝望
- 961 第九百六十章、半圣?!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三年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十月初十!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震动,各怀鬼胎!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驾临文庙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谁赞成,谁反对?!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我即民意,我即大势!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天下文士,皆可成圣!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第六道门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混沌气运
- 971 第九百七十章、来自混沌之上的秘法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bug!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肉身十二重禁,混沌古兽王者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传说中的那位!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混沌禁器!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再杀混沌之上!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神女没脑子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混沌本源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再见刀祖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莫名律动
- 981 第九百八十章、大道真名,不是也是!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局!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争运!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秘境暴动!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人在修炼中,宝从天上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突破:肉身十二重禁!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胆大包天!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镇压诸强:我于此地已无敌!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再次破境:道果雏形!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混沌境之路,有进无退,唯有争渡!
- 991 第九百九十章、诸位,我来迎接你们了!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颠倒逻辑,逆转时空,成不可能成之事!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唯有道果才能对抗道果!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不可知之地的呼唤!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再见故人!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道果雏形的修行之路!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核心本源之地,最关键之地!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大宇宙之怒!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机缘巧合!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大恐怖,大机缘!
- 1001 第一千章、少了......一双眼睛!
- 1002 第一千零一章、混沌境强者拥有的非逻辑状态!
- 1003 第一千零二章、混沌祖气运
- 1004 第一千零三章、就那么......轻轻一招手!
- 1005 第一千零四章、混沌大劫
- 1006 第一千零五章、凝道果,证混沌!
- 1007 第一千零六章、杀上混沌,一往无前(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四十九章、县试
第九百四十九章、县试
大晋国,安州,南川郡,平安县。
二月之初,草长莺飞,春风如刀,杨柳飘飘。
平安县衙,已经人满为患,参考的,送考的,观望的......一众人汇聚在一起,真是人山人海。
“肃静!不得喧哗!”
吵吵嚷嚷之间,平安县衙大开,两排甲士轰然而出,为首的是一名文士,头戴士子冠,腰配长剑,儒雅之中,充斥肃穆之气。
“此次考试,一共三天!参加县试的考生速来此排队!不得携带书籍、纸条等文书之物,一经发现,以作弊论处!尔等皆是有望文士之人,还请不要自误!”
一声轻喝,仿若天地正气在震动,阳刚浩大,令众人一阵侧目,不敢逼视。
很快,参加考试的考生排成了两条长长的队伍,如蛇一般蜿蜒,接受检查,然后进入县衙,准备参考。
李林也跟在其中,长发散落,儒服飘动,缓步而行,气质高雅,脚踩在阳光铺设的地上,笼罩周身,眉心璀璨,宛若一尊谪仙下凡。
“这是谁?竟然有这等气质!此人必是案首无疑!”
“这等如仙般的人物也来参考?能和此人一起,朕乃幸事!”
“哼!装什么装,别是一肚子草包吧。还案首?我倒要看看,县试之后,此人能得什么名次?!”
“......”
有人称赞其无上气质,也有人不满其装模作样,纷乱之间,李林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面色从容,接受检查,缓缓进入县衙之内。
“县尊,他已经来了。”县衙后院,陈管家躬身说道。
“天地童生啊!我平安县城终于出现了这样一尊人物!只是不知是偶然,还是实力使然。”陈沉县尊沉声开口,“既如此,那便看看吧。究竟有何实力,竟然能引动天地共鸣,降落才气,为其灌顶。”
“平安县试,正式开始!”
“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无故喧哗,不许......一旦发现,以作弊论处,终身不得参与县试!”
大晋对于科举考试作弊极为严厉,而县试又是最为基础的考试,这是成为文士的第一步,一旦被限制终身不得参与县试,那就意味着永远不能成为文士。
除非如李林一般,引动天地才气,成为天地童生,或者离开大晋,隐姓埋名,前往大蜀或大吴。
但值此三国争雄之际,人口又是决定因素之一,因而对于户籍的管理极为严格。
考院之内,有一座小型庙宇,最里面供奉的是文圣,稍稍往外一点是楚王,文圣与楚王,虽为圣人,但却列于圣人之上。
再往外则是诸子百圣,如琴棋书画等圣人,如李子、陈子、董子等诸子,这些诸子百圣,一承文圣之教化天下,二承楚王之科举功德,这些人,或与文圣同一时代,或与楚王同一时期,但无论是谁,都要承文圣与楚王之德。
因为这二人的教化与科举,诸子百圣,思想碰撞,才最终迈出最后一步,借助天地文气,成就圣人之位。
诸子百圣,不仅仅是指诸子与圣人,还有许多亚圣与半圣,这些人合在一起,才称之为诸子百圣。
单论圣人,古往今来,除却文圣与楚王之外,绝不超过双手之数,而这些成就圣人之位的,大都处于文圣与楚王同一时期。
文圣与楚王的时期,盖压同代,成为天下第一人,堪称绝无仅有的时代,气运恢弘,文气浩瀚,让天地都在震惊。
而自文圣与楚王之后,文气已然广大无边,气运依旧恢弘浩瀚,但却再难出如此二人一般的绝代人物。
似乎所有的气运与功德,都被文圣与楚王给用尽了。
李林眸光如莹,看着这方庙宇,感受这些雕像,有一股无形却又实质般的力量,如山岳之高,似汪洋之广,无边而无际。
“诸位考生,文圣楚王在上,诸子百圣在上,还请好自为之!”主考官对着庙宇躬身,以示尊敬,并提醒众考生。
众考生一时凛然,依稀之间,仿佛有许多眼睛在盯着自己,感觉很不自在,直到片刻之后,那种不自在的感觉才逐渐散去。
主考官说完注意事项,确认考生之后,随即一声轻喝,好似一缕清风在场内回荡,考题贴板显化,出现在众考生之前。
第一场试经文,类似现代的填空,主要填写有关诸子百圣的事情,这些内容都需要以诸子百圣的话语来回答,不得随意用自己的话,此之谓请圣言。
“文圣所著千古奇书?”
第一道题极为简单,只要是考生,基本没有答不出来的,李林随机写下,“文典!”
第二题,楚王手持何物?
古今士子,诸子百圣,大都佩剑,以剑为兵,因为剑乃百兵之君,象征君子,以儒雅而称,但在这些人当中,却有一人例外,便是楚王。
楚王虽未士子,却力大无穷,手持大戟,雷霆霹雳,横扫无敌!
这第二题也是极为简单,李林如此想到,随即写下自己的答案。
而试卷越往后,题目越难,不少考生抓耳挠腮,面露为难之色,不时摇头叹息;但对于李林来说,却是简单不过,一路过关斩将,将所有题目答完。
虽然也有不少题目隐藏陷阱,但李林思维何其敏捷,足以将之洞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将这第一场试经文答完。
铜锣响彻,足有三声,却是考试时间到了,几名甲士走过来,收走众人的试卷。
第二天,第二场考试,对子、成语解释与诗词歌赋。
李林翻了翻试卷,对子只有五道题,虽然题数最少,但这五个对子,必须是自己的答案,不得将前人的对子放置上面,若是如此,则不得分。
第一个对子,盗者莫来,道者来。
文气涌动,一个偷盗之人被驱逐,一位头戴簪子,手持拂尘的道士向前而来。
李林微一思考,当即写下,闲人免进,贤人进。
文气高升,朦朦胧胧,约有三寸,一位贤士,立下不朽功勋,为世人所歌颂。
第二个对子,凤落梧桐梧落凤。
依稀之间,火红光芒扑面而来,一尊凤凰,振翅而来,栖于梧桐之上,二者合一,契合无比,倏忽间,那凤凰好似看了过来,有睥睨天下之意。
李林手一动,笔落下,墨色沾纸,珠联璧合壁连珠。
一颗稀世珍珠,一块天然美玉,分别化作一名绝世美女,和一位天下英雄,二者结合,宛若珍珠与美玉相连,散发出极为璀璨的光芒。
此时,文气再度高涨。
第三题,第四题,李林先后对上,词与意,都很契合,使得文气不断高涨,冲破一尺之数,震动了整个县衙,让人不由纷纷侧目。
李林面色不变,视若无睹,继续回答第五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此刻,李林心念一动,笔走龙蛇,挥洒恣意。
轰隆隆!
刹那之间,文气如云般汹涌,瞬息高涨,突破三尺,冲出考院,破开云霞,仿若一道硕大的光柱,直入星斗。
二月之初,草长莺飞,春风如刀,杨柳飘飘。
平安县衙,已经人满为患,参考的,送考的,观望的......一众人汇聚在一起,真是人山人海。
“肃静!不得喧哗!”
吵吵嚷嚷之间,平安县衙大开,两排甲士轰然而出,为首的是一名文士,头戴士子冠,腰配长剑,儒雅之中,充斥肃穆之气。
“此次考试,一共三天!参加县试的考生速来此排队!不得携带书籍、纸条等文书之物,一经发现,以作弊论处!尔等皆是有望文士之人,还请不要自误!”
一声轻喝,仿若天地正气在震动,阳刚浩大,令众人一阵侧目,不敢逼视。
很快,参加考试的考生排成了两条长长的队伍,如蛇一般蜿蜒,接受检查,然后进入县衙,准备参考。
李林也跟在其中,长发散落,儒服飘动,缓步而行,气质高雅,脚踩在阳光铺设的地上,笼罩周身,眉心璀璨,宛若一尊谪仙下凡。
“这是谁?竟然有这等气质!此人必是案首无疑!”
“这等如仙般的人物也来参考?能和此人一起,朕乃幸事!”
“哼!装什么装,别是一肚子草包吧。还案首?我倒要看看,县试之后,此人能得什么名次?!”
“......”
有人称赞其无上气质,也有人不满其装模作样,纷乱之间,李林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面色从容,接受检查,缓缓进入县衙之内。
“县尊,他已经来了。”县衙后院,陈管家躬身说道。
“天地童生啊!我平安县城终于出现了这样一尊人物!只是不知是偶然,还是实力使然。”陈沉县尊沉声开口,“既如此,那便看看吧。究竟有何实力,竟然能引动天地共鸣,降落才气,为其灌顶。”
“平安县试,正式开始!”
“不许交头接耳,不许无故喧哗,不许......一旦发现,以作弊论处,终身不得参与县试!”
大晋对于科举考试作弊极为严厉,而县试又是最为基础的考试,这是成为文士的第一步,一旦被限制终身不得参与县试,那就意味着永远不能成为文士。
除非如李林一般,引动天地才气,成为天地童生,或者离开大晋,隐姓埋名,前往大蜀或大吴。
但值此三国争雄之际,人口又是决定因素之一,因而对于户籍的管理极为严格。
考院之内,有一座小型庙宇,最里面供奉的是文圣,稍稍往外一点是楚王,文圣与楚王,虽为圣人,但却列于圣人之上。
再往外则是诸子百圣,如琴棋书画等圣人,如李子、陈子、董子等诸子,这些诸子百圣,一承文圣之教化天下,二承楚王之科举功德,这些人,或与文圣同一时代,或与楚王同一时期,但无论是谁,都要承文圣与楚王之德。
因为这二人的教化与科举,诸子百圣,思想碰撞,才最终迈出最后一步,借助天地文气,成就圣人之位。
诸子百圣,不仅仅是指诸子与圣人,还有许多亚圣与半圣,这些人合在一起,才称之为诸子百圣。
单论圣人,古往今来,除却文圣与楚王之外,绝不超过双手之数,而这些成就圣人之位的,大都处于文圣与楚王同一时期。
文圣与楚王的时期,盖压同代,成为天下第一人,堪称绝无仅有的时代,气运恢弘,文气浩瀚,让天地都在震惊。
而自文圣与楚王之后,文气已然广大无边,气运依旧恢弘浩瀚,但却再难出如此二人一般的绝代人物。
似乎所有的气运与功德,都被文圣与楚王给用尽了。
李林眸光如莹,看着这方庙宇,感受这些雕像,有一股无形却又实质般的力量,如山岳之高,似汪洋之广,无边而无际。
“诸位考生,文圣楚王在上,诸子百圣在上,还请好自为之!”主考官对着庙宇躬身,以示尊敬,并提醒众考生。
众考生一时凛然,依稀之间,仿佛有许多眼睛在盯着自己,感觉很不自在,直到片刻之后,那种不自在的感觉才逐渐散去。
主考官说完注意事项,确认考生之后,随即一声轻喝,好似一缕清风在场内回荡,考题贴板显化,出现在众考生之前。
第一场试经文,类似现代的填空,主要填写有关诸子百圣的事情,这些内容都需要以诸子百圣的话语来回答,不得随意用自己的话,此之谓请圣言。
“文圣所著千古奇书?”
第一道题极为简单,只要是考生,基本没有答不出来的,李林随机写下,“文典!”
第二题,楚王手持何物?
古今士子,诸子百圣,大都佩剑,以剑为兵,因为剑乃百兵之君,象征君子,以儒雅而称,但在这些人当中,却有一人例外,便是楚王。
楚王虽未士子,却力大无穷,手持大戟,雷霆霹雳,横扫无敌!
这第二题也是极为简单,李林如此想到,随即写下自己的答案。
而试卷越往后,题目越难,不少考生抓耳挠腮,面露为难之色,不时摇头叹息;但对于李林来说,却是简单不过,一路过关斩将,将所有题目答完。
虽然也有不少题目隐藏陷阱,但李林思维何其敏捷,足以将之洞察,如入无人之境,很快便将这第一场试经文答完。
铜锣响彻,足有三声,却是考试时间到了,几名甲士走过来,收走众人的试卷。
第二天,第二场考试,对子、成语解释与诗词歌赋。
李林翻了翻试卷,对子只有五道题,虽然题数最少,但这五个对子,必须是自己的答案,不得将前人的对子放置上面,若是如此,则不得分。
第一个对子,盗者莫来,道者来。
文气涌动,一个偷盗之人被驱逐,一位头戴簪子,手持拂尘的道士向前而来。
李林微一思考,当即写下,闲人免进,贤人进。
文气高升,朦朦胧胧,约有三寸,一位贤士,立下不朽功勋,为世人所歌颂。
第二个对子,凤落梧桐梧落凤。
依稀之间,火红光芒扑面而来,一尊凤凰,振翅而来,栖于梧桐之上,二者合一,契合无比,倏忽间,那凤凰好似看了过来,有睥睨天下之意。
李林手一动,笔落下,墨色沾纸,珠联璧合壁连珠。
一颗稀世珍珠,一块天然美玉,分别化作一名绝世美女,和一位天下英雄,二者结合,宛若珍珠与美玉相连,散发出极为璀璨的光芒。
此时,文气再度高涨。
第三题,第四题,李林先后对上,词与意,都很契合,使得文气不断高涨,冲破一尺之数,震动了整个县衙,让人不由纷纷侧目。
李林面色不变,视若无睹,继续回答第五题,“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此刻,李林心念一动,笔走龙蛇,挥洒恣意。
轰隆隆!
刹那之间,文气如云般汹涌,瞬息高涨,突破三尺,冲出考院,破开云霞,仿若一道硕大的光柱,直入星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