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52 第九百五十一章、动荡
- 953 第九百五十二章、召唤蛮神
- 954 第九百五十三章、十万火急
- 955 第九百五十四章、男儿行之杀蛮令!
- 956 第九百五十五章、落幕!
- 957 第九百五十六章、悬赏!
- 958 第九百五十七章、紫竹林
- 959 第九百五十八章、血庙祝,神射手,大力士
- 960 第九百五十九章、绝望
- 961 第九百六十章、半圣?!
- 962 第九百六十一章、三年
- 963 第九百六十二章、十月初十!
- 964 第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震动,各怀鬼胎!
- 965 第九百六十四章、驾临文庙
- 966 第九百六十五章、谁赞成,谁反对?!
- 967 第九百六十六章、我即民意,我即大势!
- 968 第九百六十七章、天下文士,皆可成圣!
- 969 第九百六十八章、第六道门
- 970 第九百六十九章、混沌气运
- 971 第九百七十章、来自混沌之上的秘法
- 972 第九百七十一章、bug!
- 973 第九百七十二章、肉身十二重禁,混沌古兽王者
- 974 第九百七十三章、传说中的那位!
- 975 第九百七十四章、混沌禁器!
- 976 第九百七十五章、再杀混沌之上!
- 977 第九百七十六章、神女没脑子
- 978 第九百七十七章、混沌本源
- 979 第九百七十八章、再见刀祖
- 980 第九百七十九章、莫名律动
- 981 第九百八十章、大道真名,不是也是!
- 982 第九百八十一章、局!
- 983 第九百八十二章、争运!
- 984 第九百八十三章、秘境暴动!
- 985 第九百八十四章、人在修炼中,宝从天上落!
- 986 第九百八十五章、突破:肉身十二重禁!
- 987 第九百八十六章、胆大包天!
- 988 第九百八十七章、镇压诸强:我于此地已无敌!
- 989 第九百八十八章、再次破境:道果雏形!
- 990 第九百八十九章、混沌境之路,有进无退,唯有争渡!
- 991 第九百九十章、诸位,我来迎接你们了!
- 992 第九百九十一章、颠倒逻辑,逆转时空,成不可能成之事!
- 993 第九百九十二章、唯有道果才能对抗道果!
- 994 第九百九十三章、不可知之地的呼唤!
- 995 第九百九十四章、再见故人!
- 996 第九百九十五章、道果雏形的修行之路!
- 997 第九百九十六章、核心本源之地,最关键之地!
- 998 第九百九十七章、大宇宙之怒!
- 999 第九百九十八章、机缘巧合!
- 1000 第九百九十九章、大恐怖,大机缘!
- 1001 第一千章、少了......一双眼睛!
- 1002 第一千零一章、混沌境强者拥有的非逻辑状态!
- 1003 第一千零二章、混沌祖气运
- 1004 第一千零三章、就那么......轻轻一招手!
- 1005 第一千零四章、混沌大劫
- 1006 第一千零五章、凝道果,证混沌!
- 1007 第一千零六章、杀上混沌,一往无前(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百六十一章、三年
第九百六十一章、三年
“此言不错!一尊人族半圣的出现,别说攻破安州城了,能不能活着离开都是一个问题。”
东夷壮汉心中惶恐,也顾不上其他,当即开口道,“咱们分头走,能走一个是一个!”
一道黑光划破了长空,宛若黑色神箭一般,破开空间阻隔,眨眼便是数百米,消失在众人眼前。
“走!”
西戎大胖子想都没想,斗神神环环绕而出,直接将虚空砸出一个大洞,一个闪身,便进入了其中。
北狄血胜一句话都没说出来,血色符文闪烁,一道血光从北方接应而至。
“想走?晚了!”
李林眸光淡然,冷冷一笑,大手一挥,紫竹笔连连晃动,紫光映照虚空,绚烂之中,充斥无尽杀机。
“诛!诛!诛!”
三个大字,顷刻而出,这三个“诛”字,直接消失在虚空,再次出现之时,直接出现那三大蛮夷强者的头颅之上。
“什么?这不可......啊!”
西戎大胖子发出一声惨叫,诛字落下,破开斗神神环,一股磅礴而浩大的正气紫光从其头顶而落,如雪融一般,整个人消失在虚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东夷壮汉,北狄血胜,两人也没有逃脱诛字的追杀,黑光被打断,血光被击碎,诛字落下,抹杀一切!
“刚刚发生了什么?紫光一闪,蛮夷大敌尽灭?!”
“我这是在做梦吗?”
“这种力量,超越了大儒,与天地合一,难道是......半圣?!”
“......”
纷纷扰扰,一片喧嚣,原本以为是必死之局,可却突然发生了大转机,这种惊喜来得太过突然了。
“半圣?!我们安州竟然有一位半圣存在?”
州牧李科心中一动,望向虚空,陡然高声道,“李科求见半圣,感谢半圣守护安州之大恩!”
虚空沉默,一片寂静,没有任何的回应。
“州牧大人,会不会搞错了。半圣有数,皆在文庙,与蛮夷强者对峙;更何况,半圣现世必有天象,也未曾听闻有哪位大儒破开桎梏,成为半圣啊。”
一位州文院的大儒提出了异议。
“可眼前这一幕又该如何解释?若非半圣,又怎能如此轻易诛灭堪比大儒存在的蛮夷强者。”
另一个州文院大儒却是赞同州牧李科,毕竟世界之大,有半圣隐世也不稀奇,而眼前的场景,却非半圣不可,“还请半圣现身一见,我等不胜感激。”
“请半圣现身一见!”
安州城下,诸多文士,纷纷抬头,高声大喝,声若雷霆,震耳欲聋。
然而,伴随话音落下,蓝天白云,紫竹幽幽,安谧沉寂,唯有一片沉默留存。
“可惜,不得与半圣一见啊!”
州牧李科微微一叹。
“半圣吗?”
安州城外,李林听着若有若无的高喊声,不由摇了摇头,“这是天地之道!所谓文士,掌天地权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学士,大儒,半圣,亚圣,圣人......只是领悟天地之道最深,故而执掌天地权柄最为厚重。”
“至于文圣与楚王.....一个开辟文道,一位制定科举,于天地有功,故有一丝超脱此方世界的机缘。”
李林越是接触这方世界,越是对这方天地的感悟颇深,“此地打开门的方法,在于自身,在于功德。”
“以我之力,解除封印,固然能以强大的力量破开此方世界,从而离开,但也以为着这第五道门的考验失败了,从哪里来便会哪里去。”
“想要渡过这道门的考验,进入第六道门,便不可用蛮力,要符合这片天地规则与道理。”
李林一路前行,与天地合一,与自然相通,逐渐有了不同的感悟。
“这方天地的规则与道理是什么?是覆灭三大蛮夷吗?不!这是中原人族的规则与道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天地的道理,很简单,便是发展,便是壮大!”
“我要做的,也很简单,便是增其本源,使其拥有足够晋升的潜力,又或者世界积累足够,在最后一刻,助其一臂之力!”
“等等,好像有些不对......”
李林脚步忽然一顿,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莲池之旁,此为青莲池,位于大晋与大蜀交界之处,万丈高峰之顶,生有朵朵青莲,每一朵具是天地灵秀,荡涤心神,澄净灵台。
“这里是......原来我竟来到了此处,万丈高峰之上,竟然有青莲绽放,天地真是玄奇无比......等等,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此刻,旭日自峰峦之中升起,万朵莲花,层层绽放,宛若万物复生,景象万千,一股明悟,自李林心中升起。
“文圣开辟文道,楚王建立科举,此道生一,一生二,而我便是这‘三’,所谓三者,三生万物!”
“那又该如何做呢?”
李林陷入了沉思,转而离开万丈高峰,自大晋而入大蜀,一路而去,每一座城池,每一处风景,都有他的身影,体察国情,考察民生,感悟自然。
他一路向西,开始进入西戎地界,西戎族,力大无穷,崇尚斗神,性格好斗,以战斗为生存,所过之处,几乎没有一个族人不斗。
但相应的,西戎族的社会很是糟糕,又兼西戎地处荒凉,水源、粮食、疾病等,都带给西戎一族很大的打击,每年足足有十分之一的人因此而死亡。
“难怪西戎想要进入中原,没想到这片天地如此糟糕。再加上西戎一族擅斗,却又不善种田,以至于所处环境越来越差.......这样说来,只怕东夷,北狄都差不了多少吧。”
李林自西戎而入,又自西戎而出,越过大蜀最南方一处,进入大吴地界;大吴与大蜀社会、体制等一脉相承,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所处地域不同,有些因地制宜。
“一路走来,每座城池,文院规模不一,生产不一,发展不一......三国看似停战,但其实暗流汹涌,还有三大蛮夷窥视一侧,民生凋敝。”
“而一众文士,大多为百姓所供奉,以抵御他国、三大蛮夷为主,于社会发展却并未有很大的益处。”
李林皱了皱眉,一些想法在其内心逐渐成型,他并未很快做出决定,而是经过大吴之后,进入东夷之地。
东夷壮汉心中惶恐,也顾不上其他,当即开口道,“咱们分头走,能走一个是一个!”
一道黑光划破了长空,宛若黑色神箭一般,破开空间阻隔,眨眼便是数百米,消失在众人眼前。
“走!”
西戎大胖子想都没想,斗神神环环绕而出,直接将虚空砸出一个大洞,一个闪身,便进入了其中。
北狄血胜一句话都没说出来,血色符文闪烁,一道血光从北方接应而至。
“想走?晚了!”
李林眸光淡然,冷冷一笑,大手一挥,紫竹笔连连晃动,紫光映照虚空,绚烂之中,充斥无尽杀机。
“诛!诛!诛!”
三个大字,顷刻而出,这三个“诛”字,直接消失在虚空,再次出现之时,直接出现那三大蛮夷强者的头颅之上。
“什么?这不可......啊!”
西戎大胖子发出一声惨叫,诛字落下,破开斗神神环,一股磅礴而浩大的正气紫光从其头顶而落,如雪融一般,整个人消失在虚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东夷壮汉,北狄血胜,两人也没有逃脱诛字的追杀,黑光被打断,血光被击碎,诛字落下,抹杀一切!
“刚刚发生了什么?紫光一闪,蛮夷大敌尽灭?!”
“我这是在做梦吗?”
“这种力量,超越了大儒,与天地合一,难道是......半圣?!”
“......”
纷纷扰扰,一片喧嚣,原本以为是必死之局,可却突然发生了大转机,这种惊喜来得太过突然了。
“半圣?!我们安州竟然有一位半圣存在?”
州牧李科心中一动,望向虚空,陡然高声道,“李科求见半圣,感谢半圣守护安州之大恩!”
虚空沉默,一片寂静,没有任何的回应。
“州牧大人,会不会搞错了。半圣有数,皆在文庙,与蛮夷强者对峙;更何况,半圣现世必有天象,也未曾听闻有哪位大儒破开桎梏,成为半圣啊。”
一位州文院的大儒提出了异议。
“可眼前这一幕又该如何解释?若非半圣,又怎能如此轻易诛灭堪比大儒存在的蛮夷强者。”
另一个州文院大儒却是赞同州牧李科,毕竟世界之大,有半圣隐世也不稀奇,而眼前的场景,却非半圣不可,“还请半圣现身一见,我等不胜感激。”
“请半圣现身一见!”
安州城下,诸多文士,纷纷抬头,高声大喝,声若雷霆,震耳欲聋。
然而,伴随话音落下,蓝天白云,紫竹幽幽,安谧沉寂,唯有一片沉默留存。
“可惜,不得与半圣一见啊!”
州牧李科微微一叹。
“半圣吗?”
安州城外,李林听着若有若无的高喊声,不由摇了摇头,“这是天地之道!所谓文士,掌天地权柄,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学士,大儒,半圣,亚圣,圣人......只是领悟天地之道最深,故而执掌天地权柄最为厚重。”
“至于文圣与楚王.....一个开辟文道,一位制定科举,于天地有功,故有一丝超脱此方世界的机缘。”
李林越是接触这方世界,越是对这方天地的感悟颇深,“此地打开门的方法,在于自身,在于功德。”
“以我之力,解除封印,固然能以强大的力量破开此方世界,从而离开,但也以为着这第五道门的考验失败了,从哪里来便会哪里去。”
“想要渡过这道门的考验,进入第六道门,便不可用蛮力,要符合这片天地规则与道理。”
李林一路前行,与天地合一,与自然相通,逐渐有了不同的感悟。
“这方天地的规则与道理是什么?是覆灭三大蛮夷吗?不!这是中原人族的规则与道理,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天地的道理,很简单,便是发展,便是壮大!”
“我要做的,也很简单,便是增其本源,使其拥有足够晋升的潜力,又或者世界积累足够,在最后一刻,助其一臂之力!”
“等等,好像有些不对......”
李林脚步忽然一顿,不知不觉间,来到一处莲池之旁,此为青莲池,位于大晋与大蜀交界之处,万丈高峰之顶,生有朵朵青莲,每一朵具是天地灵秀,荡涤心神,澄净灵台。
“这里是......原来我竟来到了此处,万丈高峰之上,竟然有青莲绽放,天地真是玄奇无比......等等,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此刻,旭日自峰峦之中升起,万朵莲花,层层绽放,宛若万物复生,景象万千,一股明悟,自李林心中升起。
“文圣开辟文道,楚王建立科举,此道生一,一生二,而我便是这‘三’,所谓三者,三生万物!”
“那又该如何做呢?”
李林陷入了沉思,转而离开万丈高峰,自大晋而入大蜀,一路而去,每一座城池,每一处风景,都有他的身影,体察国情,考察民生,感悟自然。
他一路向西,开始进入西戎地界,西戎族,力大无穷,崇尚斗神,性格好斗,以战斗为生存,所过之处,几乎没有一个族人不斗。
但相应的,西戎族的社会很是糟糕,又兼西戎地处荒凉,水源、粮食、疾病等,都带给西戎一族很大的打击,每年足足有十分之一的人因此而死亡。
“难怪西戎想要进入中原,没想到这片天地如此糟糕。再加上西戎一族擅斗,却又不善种田,以至于所处环境越来越差.......这样说来,只怕东夷,北狄都差不了多少吧。”
李林自西戎而入,又自西戎而出,越过大蜀最南方一处,进入大吴地界;大吴与大蜀社会、体制等一脉相承,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所处地域不同,有些因地制宜。
“一路走来,每座城池,文院规模不一,生产不一,发展不一......三国看似停战,但其实暗流汹涌,还有三大蛮夷窥视一侧,民生凋敝。”
“而一众文士,大多为百姓所供奉,以抵御他国、三大蛮夷为主,于社会发展却并未有很大的益处。”
李林皱了皱眉,一些想法在其内心逐渐成型,他并未很快做出决定,而是经过大吴之后,进入东夷之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