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5 源远流长(63)
- 366 源远流长(64)
- 367 源远流长(65)
- 368 源远流长(66)
- 369 源远流长(67)
- 370 源远流长(68)
- 371 人过是非
- 372 人过是非(1)
- 373 人过是非(2)
- 374 人过是非(3)
- 375 人过是非(4)
- 376 人过是非(5)
- 377 人过是非(6)
- 378 人过是非(7)
- 379 人过是非(8)
- 380 人过是非(9)
- 381 人过是非(10)
- 382 人过是非(11)
- 383 人过是非(12)
- 384 人过是非(13)
- 385 人过是非(14)
- 386 人过是非(15)
- 387 人过是非(16)
- 388 人过是非(17)
- 389 人过是非(18)
- 390 人过是非(19)
- 391 人过是非(20)
- 392 人过是非(21)
- 393 人过是非(22)
- 394 人过是非(23)
- 395 人过是非(24)
- 396 人过是非(25)
- 397 人过是非(26)
- 398 人过是非(27)
- 399 人过是非(28)
- 400 人过是非(29)
- 401 人过是非(30)
- 402 人过是非(31)
- 403 人过是非(32)
- 404 人过是非(33)
- 405 人过是非(34)
- 406 人过是非(35)
- 407 人过是非(36)
- 408 人过是非(37)
- 409 人过是非(38)
- 410 人过是非(39)
- 411 人过是非(40)
- 412 人过是非(41)
- 413 人过是非(42)
- 414 人过是非(43)
- 415 人过是非(44)
- 416 人过是非(45)
- 417 人过是非(46)
- 418 人过是非(47)
- 419 人过是非(48)
- 420 人过是非(49)
- 421 人过是非(50)
- 422 人过是非(51)
- 423 人过是非(52)
- 424 人过是非(53)
- 425 人过是非(54)
- 426 人过是非(55)
- 427 人过是非(56)
- 428 人过是非(57)
- 429 人过是非(58)
- 430 人过是非(59)
- 431 人过是非(60)
- 432 人过是非(61)
- 433 人过是非(62)
- 434 人过是非(63)
- 435 人过是非(64)
- 436 人过是非(65)
- 437 江山如画
- 438 江山如画(1)
- 439 江山如画(2)
- 440 江山如画(3)
- 441 江山如画(4)
- 442 江山如画(5)
- 443 江山如画(6)
- 444 江山如画(7)
- 445 江山如画(8)
- 446 江山如画(9)
- 447 江山如画(10)
- 448 江山如画(11)
- 449 江山如画(12)
- 450 江山如画(13)
- 451 江山如画(14)
- 452 江山如画(15)
- 453 江山如画(16)
- 454 江山如画(17)
- 455 江山如画(18)
- 456 江山如画(19)
- 457 江山如画(20)
- 458 江山如画(21)
- 459 江山如画(22)
- 460 江山如画(23)
- 461 江山如画(24)
- 462 江山如画(25)
- 463 江山如画(26)
- 464 江山如画(27)
- 465 江山如画(28)
- 466 江山如画(29)
- 467 江山如画(30)
- 468 江山如画(31)
- 469 江山如画(32)
- 470 江山如画(33)
- 471 江山如画(34)
- 472 江山如画(35)
- 473 江山如画(36)
- 474 江山如画(37)
- 475 江山如画(38)
- 476 江山如画(39)
- 477 江山如画(40)
- 478 江山如画(41)
- 479 江山如画(42)
- 480 江山如画(43)
- 481 江山如画(44)
- 482 江山如画(45)
- 483 江山如画(46)
- 484 江山如画(47)
- 485 江山如画(48)
- 486 江山如画(49)
- 487 江山如画(50)
- 488 江山如画(51)
- 489 江山如画(52)
- 490 江山如画(53)
- 491 江山如画(54)
- 492 江山如画(55)
- 493 江山如画(56)
- 494 江山如画(57)
- 495 江山如画(58)
- 496 江山如画(59)
- 497 江山如画(60)
- 498 江山如画(61)
- 499 江山如画(62)
- 500 江山如画(63)
- 501 江山如画(**)
- 502 江山如画(65)
- 503 江山如画(66)
- 504 江山如画(67)
- 505 江山如画(68)
- 506 江山如画(69)
- 507 江山如画(70)
- 508 江山如画(71)
- 509 江山如画(72)
- 510 江山如画(73)
- 511 江山如画(74)
- 512 江山如画(75)
- 513 江山如画(76)
- 514 江山如画(77)
- 515 江山如画(78)
- 516 江山如画(79)
- 517 江山如画(80)
- 518 指点江山
- 519 指点江山(1)
- 520 指点江山(2)
- 521 指点江山(3)
- 522 指点江山(4)
- 523 指点江山(5)
- 524 指点江山(6)
- 525 指点江山(7)
- 526 指点江山(8)
- 527 指点江山(9)
- 528 指点江山(10)
- 529 指点江山(11)
- 530 指点江山(12)
- 531 指点江山(13)
- 532 指点江山(14)
- 533 指点江山(15)
- 534 指点江山(16)
- 535 指点江山(17)
- 536 指点江山(18)
- 537 指点江山(19)
- 538 指点江山(20)
- 539 指点江山(21)
- 540 指点江山(22)
- 541 指点江山(23)
- 542 指点江山(24)
- 543 指点江山(25)
- 544 指点江山(26)
- 545 指点江山(27)
- 546 指点江山(28)
- 547 指点江山(29)
- 548 指点江山(30)
- 549 指点江山(31)
- 550 指点江山(32)
隐藏
显示工具栏
人过是非(4)
人过是非(4)
面对四方门骑兵冲击,黑榜联军与四方门精英终究肉体凡胎,人仰马鸣声中,四千骑兵虽有折损,亦将炽烈的战场冲开两条血路,一路向傲红尘所在之处掩杀。眼见对方骑兵冲杀而来,催旸忍禁不住催促傲红尘,说道:“你还有谋划吗?”傲红尘朗声道:“当然。”说罢,但见傲红尘右足一动,轰隆声中但见前方地面为之震裂,进而坍塌,一条宽愈十丈,深愈两丈有五的壕沟呈现在众人面前,将幕僚司诸众惊得目瞪口呆。天珠山大战傲红尘暗中挖了一条七八里的地道从容撤退,今日竟然再现如此神通。地面依旧在坍塌,很快第二条壕沟坍塌,位置正在刚刚杀出血路的四方门骑兵面前,骑兵冲势不减,犹如洪水入沟,纷纷坠入坑中。四千骑兵虽分为两路,顷刻间损失过半数。
但见傲红尘信步念道:“江山百里,山高龙自灵,一丘一壑,快意江湖,挥手功名。”傲红尘豪言一出,面对四方门的高山流水筝音,黑榜联军八千杀手虽有锐减,但席卷之势渐进尾声,四千四方门精英在这些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杀手面前坚持不到一刻。傲红尘声音一出,黑榜联军剩余七千余众飞天遁地掩向被拦在两道壕沟之外的胡道所在之处。杀手来势汹涌,胡道一声令下箭之所指覆盖了整个下游口。密集弓弩下纵使神通亦难护得自身周全。两道壕沟之间不过十余丈,当弓弩齐发时,多数杀手尽掩自壕沟的沿垛下,来不及的拿战马尸体做护盾,来不及躲藏的便听天由命。一波箭雨下来联军七千余人折损数百众,而胡道的箭雨并未停歇。此时处在壕沟中间的傲红尘已整合了三千辅军,一千箭营及五百骑,五千余众尽数裹在盾阵中,毕竟大部分皆是杀手,手力不差,盾上虽扎得如刺猬,倒并未打乱阵形。胡道一瞧得杀手如此阵仗便知此战要败,可怜朝堂上那些大臣以为只需三万精英便能大败黑榜联军,将战争比作人数的较量。开战之前尽管郭晓不说,但四方门诸众已知结局,故而郭晓所奏的乃是知音之调,国殇之词已不堪听用。
如此一战得战损多少性命?在那些文臣看来这还是削弱四方门的好时机,世事可笑,无知更可笑。胡道愤怒了,四方门终究只是朝廷面对武道的直接棋子罢了,随着朝武议和,四方门甚至面临撤门的危局。随着胡道一声怒吼,四方门战阵收开,盾手,朴刀,钩镰枪,长枪手兼并排列,等待联军杀手进攻。仅刚刚这几波箭雨,无辜惨死在自己手中的四方门轻骑兵便不下少数。剩下的两千一百骑遭此横祸俱都情绪失控,弓弩齐放射向躲在对面沿垛下的杀手。联军杀手要保持进攻的人力并未反击,而是用放在沿垛下的竹盾掩护身体。此时的司马错所部亦徒步下山意欲后堵,左谷口的何进五千人马与郭达的五千辅军亦有交战,三千主军将郭达等逼在山蛮上不敢下来,毕竟辅军缺少攻击军备,弓弩自不用说。但令郭达疑惑的是,何进领着两千重甲并不停歇。这两千众军备齐整,在这坑洼的地面上依旧稳重,一瞧便知是高手所成之阵。郭达暗叫不好,不再犹豫,领军冒着对方庞大的箭阵,仅以壕沟,堡垒,木盾迅速冲到了山脚下的深沟内,并发出警号。虽是如此,何进所部三千主军并未进攻,仍旧以进攻之令堵截郭达。
何进带着满腔愤怒冲向司马错所在之地,司马错得到郭达的警示,当即掉头去迎战何进。如此所部人力皆全面投入,傲红尘所部的联军杀手亦发动攻击,冲向胡道大军所在。四方门一直在强调黑榜联军的不同之处,偏偏连陛下都不愿四方门牺牲太大,让武道占了便宜,仍旧执行他以武治武的国策。何进是失望的,陛下雄心不再,大宋朝终究陷入历史的轮回,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轰隆声中,黑榜联军数千杀手各展神通翻越壕沟涌向胡道所在之地。眼前的阵仗让何进陷入艰难的抉择当中,战则伤亡甚剧,不战亦败,败则自身难保,四方门不保。何进充血的双眼紧紧握着手中的忠容剑,眼见杀手愈来愈近,愤然怒吼:“护国安邦,万死不辞。”口号一出,整个四方门为之沸腾,攻势再起,整个战场乱成一团。所不同的是,经过蜕变的杀手联军在密集的人群中各展所能,所爆发的惊人攻势顷刻间便将胡道的军阵冲散的七零八落。
山岗上,诸宗与儒门皆深深的震撼着内心。经过整合的四方门确实变强了,但黑榜联军经过傲红尘的手一夜之间蜕变,此等神通匪夷所思。儒门眼中所见,大宋安土之下汇聚数万众,以謀逆之举而横行,这还是文明开泰的朝廷吗?一场不输于辽宋之间的战争就这麽发生在儒门眼前,不到半日之间伤亡愈万,这一条条性命又如何看待?
战场上,何进后方的三千主军与郭达的五千辅军终于会战,怎料两千重甲将郭达的五千辅军一分为二,郭达没了军阵只得不断向右谷口撤退,收整队形,凭着人多势众以及杀手善于乱战再次反扑将两千重甲围了起来。此时的战场中心,联军数千杀手席卷之势不减,胡道已失去对军阵的控制,自顾不暇。后方的何进领着三千主军正缓缓靠近,司马错的五千辅军亦在形成包围圈,四方门败势已定。黑榜联军幕僚司震惊的盯着眼前的一切,他们竟然真的将朝廷击败了,杀手联军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乱战中爆发出惊人的攻势,四方门折损惨重。这时傲红尘却下令杀手联军向大营撤退,擂鼓收兵。激战正酣时擂鼓撤退,杀手们岂能甘愿?经此一站,虽死无憾,何惧军法。但总有人听话,已有部分人跃出战圈向何进所在之处撤离。何进但听得鼓声,已知傲红尘何意,胡道身份特殊,至少不能死在这场战争中。联军大营撤退鼓声一响,远在下游口的郭晓当即擂鼓撤军,激烈的战场噶然松散,几乎停顿。终究军令意识灌输太强,杀手们不得已纷纷停下手来。以天下杀手汇聚击败朝廷官军,能做到如此唯有吾等,这一刻杀手联军士气大振,终于扬眉吐气,一雪前耻。
伴随着战场双方的撤离,交战双方开始对伤亡人员救助和安置。郭晓重新收整阵型,四方门学子俱士气低落,心有余悸,毕竟多数人第一次参战,这些杀手都不是人,乱战之下你根本分不清哪个方向才是敌人的刀,恐惧只会越来越强烈。郭晓没有停留,傲红尘主动撤军并非全因胡道,其用意在于置四方门诟病。回到朝堂上恐怕说他郭晓与贼人串通一气的都有,但郭晓宁愿这个门主不当也不愿再无辜牺牲这些学子,武道之事本该武道解决,四方门要凭武力解决当前战事需十万之众不可,何况这是在武道不会增兵,不逃跑的境况下。
这一场充足的备战并没有激烈绞杀,否则四方门将会付出巨大的伤亡。傲红尘率部回到大营,幕僚司诸众对其霎时敬佩有加,仅这蜕变的八千人所爆发的惊天战力,若以臆测当可敌十万雄兵,古往今来何曾有之?幕僚司一众原本担忧官军势大,浑没想到对方出兵不过三万,一站而败并无悬念,亦暗暗担心,不知朝廷所图何意,竟然不惜丢失颜面,更担心张少英不顾约定出战,诸宗可不同于四方门,以纵横派换制后双卫组成的两万大军即是黑榜联军最恐惧的优势。而黑榜联军不会再有后援,如果刚刚是诸宗联军他们绝不会留下这些军帐,介时不必等到三月后黑榜联军便流离失所无所定居。战备辎重乃朝廷严峻禁止之事,长离无恨在这其中出了大力气,甚至朝廷为了促成此局而着意放水。幕僚司亦不知其是死是活,乃至在军营中留下埋伏。最后催旸建议将洛兮还回去,试试张少英的反应。
张少英在山岗上并未撤军,送来洛兮其除了受些精神折磨并未受到虐待。洛子秋被仙宗保护的严实,张少英都不知其状况。玉玲珑,随侯珠之事牵扯复杂,张少英即令送还灵女,随后撤军回营。经历一场大战的儒门三首此时均有了翻天覆地的感知,杀手之患万于计,苍生之下,七宗定侠亦有有利的一面,杀手之患势在必行。更深层次的,傲红尘此人来头传闻于云都天虎八策,其绝非这种疯狂的杀戮所能解决的。
张少英刚刚回营,儒门三首三院便来辞行,血腥的战争洗礼了他们的认知,他们需要回去向儒门禀报消化这些事实。
但见傲红尘信步念道:“江山百里,山高龙自灵,一丘一壑,快意江湖,挥手功名。”傲红尘豪言一出,面对四方门的高山流水筝音,黑榜联军八千杀手虽有锐减,但席卷之势渐进尾声,四千四方门精英在这些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杀手面前坚持不到一刻。傲红尘声音一出,黑榜联军剩余七千余众飞天遁地掩向被拦在两道壕沟之外的胡道所在之处。杀手来势汹涌,胡道一声令下箭之所指覆盖了整个下游口。密集弓弩下纵使神通亦难护得自身周全。两道壕沟之间不过十余丈,当弓弩齐发时,多数杀手尽掩自壕沟的沿垛下,来不及的拿战马尸体做护盾,来不及躲藏的便听天由命。一波箭雨下来联军七千余人折损数百众,而胡道的箭雨并未停歇。此时处在壕沟中间的傲红尘已整合了三千辅军,一千箭营及五百骑,五千余众尽数裹在盾阵中,毕竟大部分皆是杀手,手力不差,盾上虽扎得如刺猬,倒并未打乱阵形。胡道一瞧得杀手如此阵仗便知此战要败,可怜朝堂上那些大臣以为只需三万精英便能大败黑榜联军,将战争比作人数的较量。开战之前尽管郭晓不说,但四方门诸众已知结局,故而郭晓所奏的乃是知音之调,国殇之词已不堪听用。
如此一战得战损多少性命?在那些文臣看来这还是削弱四方门的好时机,世事可笑,无知更可笑。胡道愤怒了,四方门终究只是朝廷面对武道的直接棋子罢了,随着朝武议和,四方门甚至面临撤门的危局。随着胡道一声怒吼,四方门战阵收开,盾手,朴刀,钩镰枪,长枪手兼并排列,等待联军杀手进攻。仅刚刚这几波箭雨,无辜惨死在自己手中的四方门轻骑兵便不下少数。剩下的两千一百骑遭此横祸俱都情绪失控,弓弩齐放射向躲在对面沿垛下的杀手。联军杀手要保持进攻的人力并未反击,而是用放在沿垛下的竹盾掩护身体。此时的司马错所部亦徒步下山意欲后堵,左谷口的何进五千人马与郭达的五千辅军亦有交战,三千主军将郭达等逼在山蛮上不敢下来,毕竟辅军缺少攻击军备,弓弩自不用说。但令郭达疑惑的是,何进领着两千重甲并不停歇。这两千众军备齐整,在这坑洼的地面上依旧稳重,一瞧便知是高手所成之阵。郭达暗叫不好,不再犹豫,领军冒着对方庞大的箭阵,仅以壕沟,堡垒,木盾迅速冲到了山脚下的深沟内,并发出警号。虽是如此,何进所部三千主军并未进攻,仍旧以进攻之令堵截郭达。
何进带着满腔愤怒冲向司马错所在之地,司马错得到郭达的警示,当即掉头去迎战何进。如此所部人力皆全面投入,傲红尘所部的联军杀手亦发动攻击,冲向胡道大军所在。四方门一直在强调黑榜联军的不同之处,偏偏连陛下都不愿四方门牺牲太大,让武道占了便宜,仍旧执行他以武治武的国策。何进是失望的,陛下雄心不再,大宋朝终究陷入历史的轮回,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轰隆声中,黑榜联军数千杀手各展神通翻越壕沟涌向胡道所在之地。眼前的阵仗让何进陷入艰难的抉择当中,战则伤亡甚剧,不战亦败,败则自身难保,四方门不保。何进充血的双眼紧紧握着手中的忠容剑,眼见杀手愈来愈近,愤然怒吼:“护国安邦,万死不辞。”口号一出,整个四方门为之沸腾,攻势再起,整个战场乱成一团。所不同的是,经过蜕变的杀手联军在密集的人群中各展所能,所爆发的惊人攻势顷刻间便将胡道的军阵冲散的七零八落。
山岗上,诸宗与儒门皆深深的震撼着内心。经过整合的四方门确实变强了,但黑榜联军经过傲红尘的手一夜之间蜕变,此等神通匪夷所思。儒门眼中所见,大宋安土之下汇聚数万众,以謀逆之举而横行,这还是文明开泰的朝廷吗?一场不输于辽宋之间的战争就这麽发生在儒门眼前,不到半日之间伤亡愈万,这一条条性命又如何看待?
战场上,何进后方的三千主军与郭达的五千辅军终于会战,怎料两千重甲将郭达的五千辅军一分为二,郭达没了军阵只得不断向右谷口撤退,收整队形,凭着人多势众以及杀手善于乱战再次反扑将两千重甲围了起来。此时的战场中心,联军数千杀手席卷之势不减,胡道已失去对军阵的控制,自顾不暇。后方的何进领着三千主军正缓缓靠近,司马错的五千辅军亦在形成包围圈,四方门败势已定。黑榜联军幕僚司震惊的盯着眼前的一切,他们竟然真的将朝廷击败了,杀手联军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乱战中爆发出惊人的攻势,四方门折损惨重。这时傲红尘却下令杀手联军向大营撤退,擂鼓收兵。激战正酣时擂鼓撤退,杀手们岂能甘愿?经此一站,虽死无憾,何惧军法。但总有人听话,已有部分人跃出战圈向何进所在之处撤离。何进但听得鼓声,已知傲红尘何意,胡道身份特殊,至少不能死在这场战争中。联军大营撤退鼓声一响,远在下游口的郭晓当即擂鼓撤军,激烈的战场噶然松散,几乎停顿。终究军令意识灌输太强,杀手们不得已纷纷停下手来。以天下杀手汇聚击败朝廷官军,能做到如此唯有吾等,这一刻杀手联军士气大振,终于扬眉吐气,一雪前耻。
伴随着战场双方的撤离,交战双方开始对伤亡人员救助和安置。郭晓重新收整阵型,四方门学子俱士气低落,心有余悸,毕竟多数人第一次参战,这些杀手都不是人,乱战之下你根本分不清哪个方向才是敌人的刀,恐惧只会越来越强烈。郭晓没有停留,傲红尘主动撤军并非全因胡道,其用意在于置四方门诟病。回到朝堂上恐怕说他郭晓与贼人串通一气的都有,但郭晓宁愿这个门主不当也不愿再无辜牺牲这些学子,武道之事本该武道解决,四方门要凭武力解决当前战事需十万之众不可,何况这是在武道不会增兵,不逃跑的境况下。
这一场充足的备战并没有激烈绞杀,否则四方门将会付出巨大的伤亡。傲红尘率部回到大营,幕僚司诸众对其霎时敬佩有加,仅这蜕变的八千人所爆发的惊天战力,若以臆测当可敌十万雄兵,古往今来何曾有之?幕僚司一众原本担忧官军势大,浑没想到对方出兵不过三万,一站而败并无悬念,亦暗暗担心,不知朝廷所图何意,竟然不惜丢失颜面,更担心张少英不顾约定出战,诸宗可不同于四方门,以纵横派换制后双卫组成的两万大军即是黑榜联军最恐惧的优势。而黑榜联军不会再有后援,如果刚刚是诸宗联军他们绝不会留下这些军帐,介时不必等到三月后黑榜联军便流离失所无所定居。战备辎重乃朝廷严峻禁止之事,长离无恨在这其中出了大力气,甚至朝廷为了促成此局而着意放水。幕僚司亦不知其是死是活,乃至在军营中留下埋伏。最后催旸建议将洛兮还回去,试试张少英的反应。
张少英在山岗上并未撤军,送来洛兮其除了受些精神折磨并未受到虐待。洛子秋被仙宗保护的严实,张少英都不知其状况。玉玲珑,随侯珠之事牵扯复杂,张少英即令送还灵女,随后撤军回营。经历一场大战的儒门三首此时均有了翻天覆地的感知,杀手之患万于计,苍生之下,七宗定侠亦有有利的一面,杀手之患势在必行。更深层次的,傲红尘此人来头传闻于云都天虎八策,其绝非这种疯狂的杀戮所能解决的。
张少英刚刚回营,儒门三首三院便来辞行,血腥的战争洗礼了他们的认知,他们需要回去向儒门禀报消化这些事实。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