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前世今生
- 2 第2章 回忆
- 3 第3章 相遇
- 4 第4章 意外
- 5 第5章 父亲
- 6 第6章 并嫡
- 7 第7章 劝说
- 8 第8章 怨憎会
- 9 第9章 较量
- 10 第10章 心思
- 11 第11章 巧取
- 12 第12章 豪夺
- 13 第13章 遇见
- 14 第14章 权衡
- 15 第15章 疑惑
- 16 第16章 庆王府
- 17 第17章 面对
- 18 第18章 解围
- 19 第19章 怀春
- 20 第20章 震惊
- 21 第21章 中计
- 22 第22章 蠢蠢欲动
- 23 第23章 山雨欲来
- 24 第24章 风满楼
- 25 第25章 反噬
- 26 第26章 自食其果
- 27 第27章 破碎
- 28 第28章 风暴
- 29 第29章 诡辩
- 30 第30章 拒绝
- 31 第31章 自尽
- 32 第32章 亲事
- 33 第33章 见证
- 34 第34章 热闹
- 35 第35章 悲喜
- 36 第36章 姻缘
- 37 第37章 应对
- 38 第38章 奇谋
- 39 第39章 新人
- 40 第40章 索要
- 41 第41章 离开
- 42 第42章 秘密
- 43 第43章 他她
- 44 第44章 宫闱
- 45 第45章 陷害
- 46 第46章 赐婚
- 47 第47章 鱼饵
- 48 第48章 惊魂
- 49 第49章 五月五
- 50 第50章 落水
- 51 第51章 喜欢
- 52 第52章 情意绵绵
- 53 第53章 成亲
- 54 第54章 姐妹
- 55 第55章 哭闹
- 56 第56章 石破天惊
- 57 第57章 真相
- 58 第58章 底牌
- 59 第59章 归来
- 60 第60章 夫妻
- 61 第61章 端倪
- 62 第62章 风浪
- 63 第63章 精彩
- 64 第64章 纷呈
- 65 第65章 佳人
- 66 第66章 流言蜚语
- 67 第67章 燕王世子
- 68 第68章 庆功宴
- 69 第69章 相依相偎
- 70 第70章 相知相许
- 71 第71章 反转
- 72 第72章 揭穿
- 73 第73章 撕撕撕
- 74 第74章 无赖
- 75 第75章 暗涌
- 76 第76章 燕王
- 77 第77章 吃亏?
- 78 第78章 不吃亏
- 79 第79章 难缠
- 80 第80章 风云突变
- 81 第81章 风波起
- 82 第82章 霹雳
- 83 第83章 惊雷
- 84 第84章 骤雨
- 85 第85章 雨过
- 86 第86章 天晴
- 87 第87章 黄雀
- 88 第88章 漩涡
- 89 第89章 剪除
- 90 第90章 伤心
- 91 第91章 情殇
- 92 第92章 伤了谁
- 93 第93章 孝和之死
- 94 第94章 人心
- 95 第95章 琉璃脆
- 96 第96章 分飞燕
- 97 第97章 柳暗花明
- 98 第98章 又一村
- 99 第99章 不相识
- 100 第100章 心计
- 101 第101章 幻梦
- 102 第102章 真假
- 103 第103章 时疫
- 104 第104章 计谋
- 105 第105章 铲除
- 106 第106章 惊马
- 107 第107章 缠绵
- 108 第108章 蛇毒
- 109 第109章 纠葛
- 110 第110章 大结局(一)
- 111 第111章 大结局(二)
- 112 第112章 大结局(三)
- 113 第113章 大结局(四)
- 114 第114章 大结局(终)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2章 回忆
第2章 回忆
邵母生平有两个癖好,一是抽水烟,一是叶子牌,这两样是她的命根子,比吃饭睡觉都更要紧,一天也离不了。
邵景烨陪着母亲出了门,七拐八拐,在邻里找到祖母。
“啥?找到元亨了!”邵母一听说儿子的消息,手上叶子牌一扔,赢的铜板也不要了,甚至连心爱的烟枪都没顾得上拿,就脚不沾地的赶回了家。
刚巧吃晚饭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七嘴八舌都在说着邵元亨。
邵景烨已经说了三、四遍,众人还是听不够,“要不说巧呢。”他眼里还有淡淡兴奋没有散尽,“刚巧今天另一个伙计不在,掌柜的就带着我去送皮毛,好巧不巧,那个收皮毛的人就是赵大有!”
“亏得赵大有还认识你。”邵母乐开了花,笑得脸上皱纹都挤一块儿去了。
“怎么能不认识?”邵景烨给祖母端了一碗汤,“别说赵大有以前见过我,便是没有见过,我又和爹长得一个模样,岂能不认得?赵大有刚一见到我,就认出来了。”
“是啊。”沈氏喜中带泪,“你这模样,和你爹年轻的时候一个样儿。”
邵母亦是连连点头,“没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饭桌上另外几个都插不上嘴,明蕙离开父亲的时候才得两岁,哪里还记得?至于邵大奶奶和才得两岁的琴姐儿,更是不可能知道了。
仙蕙低头喝粥,心情好似潮水一般起伏不定。
前世的这个时候,自己不知道父亲长得是何模样,重活一世,却是知道的。
父亲的五个儿女里面,自己和姐姐像母亲,邵彤云和邵景钰像荣氏,只有哥哥长得像父亲,而且祖母的话并不夸张,父子俩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可是那又如何?父亲并没有因此而多疼哥哥一分。
“仙蕙,蒸蛋好了。”邵大奶奶去了灶台,拿凉水沾了手,然后端了一碗嫩黄鲜香的鸡蛋羹过来,“趁热吃。”因为烫手,在耳朵上面捏了捏,“凉了,就有腥气了。”
琴姐儿见了,嚷嚷道:“我要吃蒸蛋!”
邵大奶奶斥道:“别闹,你小姑姑病了才吃蒸蛋的。”
当初沈氏带着儿女和婆婆,没了男人,日子自然过得艰难,好在她会一项别人都比不了的活计,----刺绣。沈氏娘家开了好几代人的绣庄,沈家的女儿,个个都有一双巧手,沈氏做姑娘的时候,那是家中绣活上头的第一人。
沈氏凭着这个,不时的给大户人家做点精致活计,间或教待嫁姑娘们做点针线,勉强养家糊口。等到儿子大了,在外面给人当学徒挣几个钱,再到两个女儿大了,帮着多做一点绣活,家里日子才稍微宽松一点。
但也只是刚刚够吃饱,想吃好,却是不能。
----蒸蛋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我想吃……”琴姐儿扁了扁小嘴,不敢争,眼泪却啪嗒啪嗒的往下掉,“我想吃蒸蛋……,呜呜,我也要生病……”
“胡说!”邵景烨脸色一板,“病也是可以随便生的?”
邵大奶奶又是心疼女儿,又是尴尬,赶忙哄劝,“琴姐儿听话,别闹人。”更怕女儿惹得一家人不喜,抬头赔笑,“都怪我,今儿听说爹的消息,太过欢喜,就忘了把蒸蛋端去仙蕙屋子里……”
仙蕙想起父亲和荣氏母子,想起他们在江都穿金戴银、呼奴唤婢,自己却和侄女争一碗蒸蛋,不由心酸难忍,“嫂嫂,别说了。”拿了勺,“蒸蛋我和琴姐儿一起吃。”
“那怎么行?”邵大奶奶把碗又推了回去,“不行,不行。”
琴姐儿瞅着有蒸蛋吃,不哭了,只眼巴巴的望着,“小姑姑……”又想吃,又怕被父亲骂,小小声道:“我……,我只尝一点点儿。”
邵大奶奶还要训斥,仙蕙二话没说就拨了一半过去,不是舍不得,而是不想像前世那样,让侄女再次挨骂,抬头笑道:“咱们不是有了爹的消息吗?爹有钱,往后我们天天都吃得起蒸蛋,不稀罕的。”
原本尴尬的场面,顿时因为她的话而欢喜起来。
邵母转头和沈氏笑道:“是啊,是啊,既然元亨发了大财,往后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哪还能缺一碗蒸蛋?吃香的、喝辣的,那还不是应有尽有。”
沈氏笑着点头,朝小孙女哄劝道:“吃罢,吃罢。”
明蕙亦笑,“是呢,大家怎么把爹给忘了。”
邵大奶奶被小姑子解了围,一面道谢,一面跟着笑,“还是仙蕙说得有道理,我们都是高兴地糊涂了。”推了推女儿,“快给谢过你小姑姑。”
琴姐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儿,咧嘴儿笑,“谢谢小姑姑。”
仙蕙微笑,“吃罢。”
原本板着脸的邵景烨,也缓和神色,“往后啊,咱们可都有好日子过了。”没有再苛责小女儿,而是对妻子道:“明儿你蒸两碗蛋,仙蕙一碗,琴姐儿一碗。”
邵大奶奶忙道:“记着了。”
邵景烨又道:“听说爹现在手下铺子好几个,生意做得很大。”他自认是邵家的长子长男,须得照顾好家人,“回头我跟着爹学学做生意,等有了体己,先给祖母买一杆上好的水烟枪,还有最好的烟丝,再给娘、妹妹们……”看向妻子,“还有你,给你们每人打一套金头面戴。”
邵大奶奶是做媳妇的,赶忙自谦,“我就不用了,给琴姐儿做几身新衣裳就行。”
沈氏笑道:“都有,都有。”
一家子,欢天喜地的好似过年。
仙蕙无法融入到欢乐的气氛里,看着家人眼里的欣喜明亮,既觉得不值,又觉得隐隐心痛,----他们都还不知道,在江都,除了父亲,还有荣氏母子几个在等着,热闹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闹心事儿多着呢。
夜里睡觉前,明蕙又打来了温水,给妹妹擦了一遍,“你呀,赶快好起来吧。”动作又温柔,又细致,眼里透着关心和心疼,“咱们马上就要去江都,你若病着,路上折腾该难受了。”
仙蕙拉着她的袖子,“姐姐,你快过来躺着。”
明蕙给她再擦了一遍,才放下帕子,笑道:“你这一病,倒是懂事了许多。”
仙蕙心酸一笑。
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这一世……,决不让悲剧重演!自己要照顾好姐姐,照顾好母亲和哥嫂,还有祖母、小侄女,让疼爱自己的人都活得好好儿的。
她给姐姐掖了掖被子,“睡罢。”
可是闭上眼睛,思绪却是一直翻涌不定。
仙芝镇去江都有七、八天路程,一来一回,也就半个月时间,而前世,父亲却过了二十天才到。现在回想,他所谓的路上耽误了几天,实际上是因为在和荣氏争执吧?谈好了条件,然后才来接这一房人。
也就是说,还得在仙芝镇呆二十天时间。
记忆里,自己的这次烧热并不严重,没几天就好了,现在更是想早一点好起来。因为自己要趁着这二十天时间,去办一件挺要紧的事儿。
前世自己死得头一年,江都发生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瘟疫。当时感染瘟疫的人先是发热,继而身上开始起小红点儿,然后便身上溃烂,到死的时候人不人、鬼不鬼的,简直惨不忍睹。
方才琴姐儿争蒸蛋吃,想起这事儿,因为她就是在那场瘟疫里不幸夭折了。
还有……,自己亡故的未婚夫。
那年春天,家里给自己订下了一门亲事。对方名叫陆涧,和姐夫宋文庭一起中了秀才,有同年之谊,两人性子相投常在一起做学问,慢慢成了至交好友。
姐姐嫁人以后,一直担心荣氏会给父亲乱上眼药,胡乱把自己嫁了。因而和姐夫商议,姐夫便推荐了陆涧,说是人物、模样、学问都不错,重点是人品性子好,将来能跟自己和和□□的过一辈子。
姐夫宋文庭是一个好脾气的人,母亲听说是他的至交,便先有了三分愿意,后面又亲自相看陆涧,细节自己不知道……,但没过几天,母亲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自然是很满意了。
那时自己是待字闺中的姑娘,没见过陆涧,不知道长什么模样,是什么性格。只知道订亲以后,每逢过节、生辰,他都礼数周到的亲自登门送礼,虽然他家清寒,但是心意礼数是足足的。
还记得,他通过母亲送了自己一对画眉鸟儿。
自己逗着那对可爱的画眉鸟儿,芳心初动,私下里向姐姐问起他,“那陆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姐姐听了便笑,“放心,我的妹妹长得跟天仙儿似的,自然要配一个如意郎君。那陆涧啊,人品好,学问好,模样儿也……”压低了声音,“悄悄的说,比你姐夫还要好看不少呢。”
自己先是脸上一红,继而打趣,“好哇,回头我要告诉姐夫。”
“我拧你这个小油嘴!”姐姐回了娘家,多少带出一些做姑娘时的淘气,和自己扭打在床上,两个人笑作一团儿。
可惜那样的欢笑时光持续不长,到了秋天,满城瘟疫就开始了。
当时闹得很大,京城里派了一群太医过来。没多久,太医们公布了研制出来的祛瘟药方,里面需要一味比较少见的药,----仙灵芝。这味药长在陡峭的崖壁上,叶子状若灵芝,每年秋天结果,果子晒干以后,里面小小的籽可以入药。
仙灵芝产量稀少,别的地方没有,仙芝镇却正是因为这个得名。
可惜当时江都的瘟疫蔓延太大,消息一经传出,仙灵芝就被哄抢,很快整个仙芝镇的药铺都被抢光。仙灵芝成了稀罕货,原本只要二两银子一斤的药材,后来二百两银子都买不来,价钱足足翻了一百倍,并且还是有价无市。
而且那药不是吃一副就能好的,少说得吃上个七、八副,还得搭上别的药材。算下来,即便运气好,吃了药能治得了病,至少也要花上几百两银子才够。
穷人得了这病,只能等死。
邵家虽然有钱,却有荣氏管着,父亲又并不心疼一个小孙女。为了治好琴姐儿,哥哥嫂嫂把体己全拿了出来,母亲也贴补,自己的月例银子亦是交出,----但小孩子经不起折腾,最终没有熬过去。
而陆涧家十分清寒,他家的人为了治好他,把整个陆家都给折腾得精光,还是没有能够留住他的性命。自己和他的亲事不了了之,不然的话,就得捧着牌位嫁人,守望门寡,----别说自己不肯,就是母亲和哥哥姐姐也不愿意。
侄女死了,未婚夫也死了。
那之后,自己郁郁寡欢了好长时间。
正是因为这些事儿,在次年大郡王妃三十寿诞的时候,母亲才会被荣氏游说,同意带着自己去庆王府拜寿,想着一则散散心,二则宴席上面贵客多,没准儿能给自己相一门不错的亲事。
不料……,荣氏她们一早就存了歹意。
邵景烨陪着母亲出了门,七拐八拐,在邻里找到祖母。
“啥?找到元亨了!”邵母一听说儿子的消息,手上叶子牌一扔,赢的铜板也不要了,甚至连心爱的烟枪都没顾得上拿,就脚不沾地的赶回了家。
刚巧吃晚饭了,一家人围坐在桌子边,七嘴八舌都在说着邵元亨。
邵景烨已经说了三、四遍,众人还是听不够,“要不说巧呢。”他眼里还有淡淡兴奋没有散尽,“刚巧今天另一个伙计不在,掌柜的就带着我去送皮毛,好巧不巧,那个收皮毛的人就是赵大有!”
“亏得赵大有还认识你。”邵母乐开了花,笑得脸上皱纹都挤一块儿去了。
“怎么能不认识?”邵景烨给祖母端了一碗汤,“别说赵大有以前见过我,便是没有见过,我又和爹长得一个模样,岂能不认得?赵大有刚一见到我,就认出来了。”
“是啊。”沈氏喜中带泪,“你这模样,和你爹年轻的时候一个样儿。”
邵母亦是连连点头,“没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饭桌上另外几个都插不上嘴,明蕙离开父亲的时候才得两岁,哪里还记得?至于邵大奶奶和才得两岁的琴姐儿,更是不可能知道了。
仙蕙低头喝粥,心情好似潮水一般起伏不定。
前世的这个时候,自己不知道父亲长得是何模样,重活一世,却是知道的。
父亲的五个儿女里面,自己和姐姐像母亲,邵彤云和邵景钰像荣氏,只有哥哥长得像父亲,而且祖母的话并不夸张,父子俩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可是那又如何?父亲并没有因此而多疼哥哥一分。
“仙蕙,蒸蛋好了。”邵大奶奶去了灶台,拿凉水沾了手,然后端了一碗嫩黄鲜香的鸡蛋羹过来,“趁热吃。”因为烫手,在耳朵上面捏了捏,“凉了,就有腥气了。”
琴姐儿见了,嚷嚷道:“我要吃蒸蛋!”
邵大奶奶斥道:“别闹,你小姑姑病了才吃蒸蛋的。”
当初沈氏带着儿女和婆婆,没了男人,日子自然过得艰难,好在她会一项别人都比不了的活计,----刺绣。沈氏娘家开了好几代人的绣庄,沈家的女儿,个个都有一双巧手,沈氏做姑娘的时候,那是家中绣活上头的第一人。
沈氏凭着这个,不时的给大户人家做点精致活计,间或教待嫁姑娘们做点针线,勉强养家糊口。等到儿子大了,在外面给人当学徒挣几个钱,再到两个女儿大了,帮着多做一点绣活,家里日子才稍微宽松一点。
但也只是刚刚够吃饱,想吃好,却是不能。
----蒸蛋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我想吃……”琴姐儿扁了扁小嘴,不敢争,眼泪却啪嗒啪嗒的往下掉,“我想吃蒸蛋……,呜呜,我也要生病……”
“胡说!”邵景烨脸色一板,“病也是可以随便生的?”
邵大奶奶又是心疼女儿,又是尴尬,赶忙哄劝,“琴姐儿听话,别闹人。”更怕女儿惹得一家人不喜,抬头赔笑,“都怪我,今儿听说爹的消息,太过欢喜,就忘了把蒸蛋端去仙蕙屋子里……”
仙蕙想起父亲和荣氏母子,想起他们在江都穿金戴银、呼奴唤婢,自己却和侄女争一碗蒸蛋,不由心酸难忍,“嫂嫂,别说了。”拿了勺,“蒸蛋我和琴姐儿一起吃。”
“那怎么行?”邵大奶奶把碗又推了回去,“不行,不行。”
琴姐儿瞅着有蒸蛋吃,不哭了,只眼巴巴的望着,“小姑姑……”又想吃,又怕被父亲骂,小小声道:“我……,我只尝一点点儿。”
邵大奶奶还要训斥,仙蕙二话没说就拨了一半过去,不是舍不得,而是不想像前世那样,让侄女再次挨骂,抬头笑道:“咱们不是有了爹的消息吗?爹有钱,往后我们天天都吃得起蒸蛋,不稀罕的。”
原本尴尬的场面,顿时因为她的话而欢喜起来。
邵母转头和沈氏笑道:“是啊,是啊,既然元亨发了大财,往后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哪还能缺一碗蒸蛋?吃香的、喝辣的,那还不是应有尽有。”
沈氏笑着点头,朝小孙女哄劝道:“吃罢,吃罢。”
明蕙亦笑,“是呢,大家怎么把爹给忘了。”
邵大奶奶被小姑子解了围,一面道谢,一面跟着笑,“还是仙蕙说得有道理,我们都是高兴地糊涂了。”推了推女儿,“快给谢过你小姑姑。”
琴姐儿脸上还挂着泪珠儿,咧嘴儿笑,“谢谢小姑姑。”
仙蕙微笑,“吃罢。”
原本板着脸的邵景烨,也缓和神色,“往后啊,咱们可都有好日子过了。”没有再苛责小女儿,而是对妻子道:“明儿你蒸两碗蛋,仙蕙一碗,琴姐儿一碗。”
邵大奶奶忙道:“记着了。”
邵景烨又道:“听说爹现在手下铺子好几个,生意做得很大。”他自认是邵家的长子长男,须得照顾好家人,“回头我跟着爹学学做生意,等有了体己,先给祖母买一杆上好的水烟枪,还有最好的烟丝,再给娘、妹妹们……”看向妻子,“还有你,给你们每人打一套金头面戴。”
邵大奶奶是做媳妇的,赶忙自谦,“我就不用了,给琴姐儿做几身新衣裳就行。”
沈氏笑道:“都有,都有。”
一家子,欢天喜地的好似过年。
仙蕙无法融入到欢乐的气氛里,看着家人眼里的欣喜明亮,既觉得不值,又觉得隐隐心痛,----他们都还不知道,在江都,除了父亲,还有荣氏母子几个在等着,热闹的日子才刚刚开始,闹心事儿多着呢。
夜里睡觉前,明蕙又打来了温水,给妹妹擦了一遍,“你呀,赶快好起来吧。”动作又温柔,又细致,眼里透着关心和心疼,“咱们马上就要去江都,你若病着,路上折腾该难受了。”
仙蕙拉着她的袖子,“姐姐,你快过来躺着。”
明蕙给她再擦了一遍,才放下帕子,笑道:“你这一病,倒是懂事了许多。”
仙蕙心酸一笑。
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这一世……,决不让悲剧重演!自己要照顾好姐姐,照顾好母亲和哥嫂,还有祖母、小侄女,让疼爱自己的人都活得好好儿的。
她给姐姐掖了掖被子,“睡罢。”
可是闭上眼睛,思绪却是一直翻涌不定。
仙芝镇去江都有七、八天路程,一来一回,也就半个月时间,而前世,父亲却过了二十天才到。现在回想,他所谓的路上耽误了几天,实际上是因为在和荣氏争执吧?谈好了条件,然后才来接这一房人。
也就是说,还得在仙芝镇呆二十天时间。
记忆里,自己的这次烧热并不严重,没几天就好了,现在更是想早一点好起来。因为自己要趁着这二十天时间,去办一件挺要紧的事儿。
前世自己死得头一年,江都发生了一场规模很大的瘟疫。当时感染瘟疫的人先是发热,继而身上开始起小红点儿,然后便身上溃烂,到死的时候人不人、鬼不鬼的,简直惨不忍睹。
方才琴姐儿争蒸蛋吃,想起这事儿,因为她就是在那场瘟疫里不幸夭折了。
还有……,自己亡故的未婚夫。
那年春天,家里给自己订下了一门亲事。对方名叫陆涧,和姐夫宋文庭一起中了秀才,有同年之谊,两人性子相投常在一起做学问,慢慢成了至交好友。
姐姐嫁人以后,一直担心荣氏会给父亲乱上眼药,胡乱把自己嫁了。因而和姐夫商议,姐夫便推荐了陆涧,说是人物、模样、学问都不错,重点是人品性子好,将来能跟自己和和□□的过一辈子。
姐夫宋文庭是一个好脾气的人,母亲听说是他的至交,便先有了三分愿意,后面又亲自相看陆涧,细节自己不知道……,但没过几天,母亲就同意了这门婚事,自然是很满意了。
那时自己是待字闺中的姑娘,没见过陆涧,不知道长什么模样,是什么性格。只知道订亲以后,每逢过节、生辰,他都礼数周到的亲自登门送礼,虽然他家清寒,但是心意礼数是足足的。
还记得,他通过母亲送了自己一对画眉鸟儿。
自己逗着那对可爱的画眉鸟儿,芳心初动,私下里向姐姐问起他,“那陆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姐姐听了便笑,“放心,我的妹妹长得跟天仙儿似的,自然要配一个如意郎君。那陆涧啊,人品好,学问好,模样儿也……”压低了声音,“悄悄的说,比你姐夫还要好看不少呢。”
自己先是脸上一红,继而打趣,“好哇,回头我要告诉姐夫。”
“我拧你这个小油嘴!”姐姐回了娘家,多少带出一些做姑娘时的淘气,和自己扭打在床上,两个人笑作一团儿。
可惜那样的欢笑时光持续不长,到了秋天,满城瘟疫就开始了。
当时闹得很大,京城里派了一群太医过来。没多久,太医们公布了研制出来的祛瘟药方,里面需要一味比较少见的药,----仙灵芝。这味药长在陡峭的崖壁上,叶子状若灵芝,每年秋天结果,果子晒干以后,里面小小的籽可以入药。
仙灵芝产量稀少,别的地方没有,仙芝镇却正是因为这个得名。
可惜当时江都的瘟疫蔓延太大,消息一经传出,仙灵芝就被哄抢,很快整个仙芝镇的药铺都被抢光。仙灵芝成了稀罕货,原本只要二两银子一斤的药材,后来二百两银子都买不来,价钱足足翻了一百倍,并且还是有价无市。
而且那药不是吃一副就能好的,少说得吃上个七、八副,还得搭上别的药材。算下来,即便运气好,吃了药能治得了病,至少也要花上几百两银子才够。
穷人得了这病,只能等死。
邵家虽然有钱,却有荣氏管着,父亲又并不心疼一个小孙女。为了治好琴姐儿,哥哥嫂嫂把体己全拿了出来,母亲也贴补,自己的月例银子亦是交出,----但小孩子经不起折腾,最终没有熬过去。
而陆涧家十分清寒,他家的人为了治好他,把整个陆家都给折腾得精光,还是没有能够留住他的性命。自己和他的亲事不了了之,不然的话,就得捧着牌位嫁人,守望门寡,----别说自己不肯,就是母亲和哥哥姐姐也不愿意。
侄女死了,未婚夫也死了。
那之后,自己郁郁寡欢了好长时间。
正是因为这些事儿,在次年大郡王妃三十寿诞的时候,母亲才会被荣氏游说,同意带着自己去庆王府拜寿,想着一则散散心,二则宴席上面贵客多,没准儿能给自己相一门不错的亲事。
不料……,荣氏她们一早就存了歹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