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1章 叶家有君子
- 2 第2章 唐家二公子
- 3 第3章 铁面李大人
- 4 第4章 挖坑叶明跳
- 5 第5章 祖父请息怒
- 6 第6章 唐家的家宴
- 7 第7章 所谓的哥哥
- 8 第8章 回廊夜色暖
- 9 第9章 溜进屋共枕
- 10 第10章 悠闲的早晨
- 11 第11章 大理寺公差
- 12 第12章 蒲州有姑母
- 13 第13章 此女有威胁
- 14 第14章 乱碰会没命
- 15 第15章 欢乐的清晨
- 16 第16章 姑侄初斗法
- 17 第17章 小巷的深处
- 18 第18章 设下个骗局
- 19 第19章 谁与谁相配
- 20 第20章 阿霄病了吗
- 21 第21章 定不负所托
- 22 第22章 新交易成立
- 23 第23章 唐霄的强势
- 24 第24章 一波又三折
- 25 第25章 心虚也凑对
- 26 第26章 言多则必失
- 27 第27章 敏锐的唐云
- 28 第28章 叶逸的父亲
- 29 第29章 一定保护你
- 30 第30章 移动活靶子
- 31 第31章 伴驾很辛苦
- 32 第32章 任性的皇帝
- 33 第33章 误闯的叶爹
- 34 第34章 双面叶爹爹
- 35 第35章 唐云生气了
- 36 第36章 撕下的裤腿
- 37 第37章 叶逸的自觉
- 38 第38章 两情相悦兮
- 39 第39章 一言为之喜
- 40 第40章 双双入东宫
- 41 第41章 我依然爱你
- 42 第42章 女装的叶逸
- 43 第43章 玄风立功了
- 44 第44章 一群猪队友
- 45 第45章 祸总不单行
- 46 第46章 各有各方法
- 47 第47章 公子适合嫁
- 48 第48章 玉器行偶遇
- 49 第49章 唐夫人离家
- 50 第50章 好忙啊好忙
- 51 第51章 东宫玄爱卿
- 52 第52章 吵闹的父母
- 53 第53章 祖父给嫁妆
- 54 第54章 唐云的死讯
- 55 第55章 弘文馆夜话
- 56 第56章 出发去西北
- 57 第57章 西域再相见
- 58 第58章 害死云的人
- 59 第59章 被程开堵了
- 60 第60章 来比试一场
- 61 第61章
- 62 第62章
- 63 第63章
- 64 第64章 番外1
- 65 第65章 番外2
- 66 第66章 番外3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章 铁面李大人
第3章 铁面李大人
如叶逸所算,当他抵达大理寺时,不早不晚,刚巧是午时,于是叶逸便没急着进入大理寺官署,而是晃去了官署旁的食堂。
这长安城的皇宫,宫城在北,乃皇帝居所,皇城在南,为百司所在,两者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横街。这样的安排倒是方便了百官与皇帝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只是也有不便之处,就比如这午饭,若百官要离开皇城回家吃饭,来回所需时间怕是不止一两个时辰。为了避免这样的时间虚耗,皇帝便下令给百司在各自的官署旁建一处食堂,由朝廷公厨统一准备午饭。
然而叶逸并不是十分喜欢这段与同僚共进午餐的时间。
当然,若碰上个和善的上司,午饭时与同僚们共享美食,天上地下地胡侃一番也是乐趣无穷。只是他们大理寺里的这位大理寺卿是个认真过头的人,整日黑着张脸催着他们工作不说,连午饭的时间都不放过,冷着脸往食堂里一坐,谁敢闲聊就一记冷眼瞪过去,再搭配上那刻了满墙的律法条文,当真是极有大理寺严肃严谨的特色的。
这也正是叶逸踩着午饭的点儿回来的理由。若没点儿事情与大理寺卿聊着,他还真是没办法在这严肃沉默的气氛中用饭,光是想想都觉得胃疼。
踏进食堂大门,叶逸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大理寺卿李彦的所在,因为这不算宽阔的食堂里,只有李彦一人独坐,且其周身的七八个位置也都是空着的,这样的清净与食堂其余各处的拥挤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惹人注目。
叶逸就觉得奇怪了,这李彦早过而立,家中两子一女,小女儿只有两岁,讨喜得紧,有那样可爱的小人儿在家里,怎的就不见李彦变得更有父爱、更慈祥些呢?难不成他面对小女儿时也是这副门神脸?啧啧啧。
顶着一众同僚的同情目光,叶逸行至李彦面前,拱手一拜,道:“李大人,我回来了。”
听到声音,李彦慢条斯理地咽下口中食物,放下箸子,这才缓缓抬起他那张万年永黑的脸看着叶逸,低声问道:“今日你只需前往右金吾卫营,为何却用了一上午的时间?”
对李彦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责问已经习以为常了,叶逸又是躬身一拜,语气极其诚恳道:“下官办事不利,请大人责罚。只是右金吾卫负责京中各处巡查事宜,其轮值安排繁复,加之临时的调整,要寻人问话、抽调记录本册着实花费了一番功夫。”
李彦细细将叶逸的表情审视一番,而后才冷声开口让叶逸坐下,待杂役给叶逸端上饭菜之后,李彦才又开口问道:“问出什么了?”
李彦既准了杂役给他端上饭菜,叶逸也不再拘着礼数,一边吃一边说道:“大人,据下官了解,吏部崔尚书爱女失踪前后,京城并未出现形迹可疑之人,也没有商队进出,从巡察们的供词以及本册记录来看,这段时间并未有生面孔出现。”
也就是说犯人一直在长安城中?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绑架吏部尚书的女儿,是为了威逼求官,还是为了寻仇?
李彦夹起一片肉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起来,一边嚼,一边在脑中分析叶逸所说,而后沉声道:“继续说。”
“是,大人。”趁着李彦思考的工夫吃了几口菜,叶逸应李彦要求继续说道,“下官之前去崔尚书府里问过,崔姑娘失踪当日,是与自己的贴身女婢去了西市,途中被人偷了钱袋,崔姑娘也是胆大,与自己的女婢一起追进了一条小巷,而后那女婢便被人打昏,醒来时便已失了崔姑娘的踪影。”
“那女婢可瞧见什么人了?”
“并没有。”叶逸摇了摇头。
李彦沉思片刻,又问道:“从十六卫那里问出了什么?”
“回禀大人,金吾卫的京城巡察并未发现可疑之处,但领军卫处的出入城记录中有载,崔姑娘失踪之日起到昨日巳时止,共有三队人马趁夜出城,其中一队是咱们开始查案后离开的。”过目不忘和过耳不忘是叶逸在大理寺里工作几年所练就出来的本事。
李彦眉心一蹙,问道:“为何是到昨日巳时止?”
叶逸的嘴角不着痕迹地一抽,抬眼笑容温雅地答道:“回禀大人,下官是昨日上午去的领军卫,下午去的羽林卫。”
“恩……三队出城的人是哪三队?”李彦已经吃完了饭,便放下箸子,直勾勾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叶逸。
心知李彦并无催促之意,也并非对他有所不满,只是习惯性举动罢了,可吃饭时被人这样盯着看,叶逸还是觉得十分尴尬,于是便也放下了箸子,索性等与李彦汇报完毕之后再吃。
“一月初五,也就是崔姑娘失踪当日,有一队茶商于亥时匆匆出城,通行凭证是商用的,理由是老家母亲病危,因为与当值的城门守卫有些交情,便被放行出城了。
一月初八的丑时,四皇子带人出城,并未告知理由。
一月十三的子时也有一队人马出城,身份不明,但有陛下手令,城门守卫瞧着对方一行六人个个都带着煞气,也没敢多问,便放人出城了。”叶逸有条不紊地将自己脑中的信息说与李彦听。
李彦听后便眯起眼睛静静思考。四皇子断是没有理由绑架吏部尚书的女儿,那一队携有陛下手令的人也不该在怀疑之列,这便只剩下那一队茶商了。
“去查查那一队茶商。”
“是,大人。”叶逸微微垂头应下,而后又抬眼说道,“大人,下官还有一事需向大人禀明。”
“说。”李彦看着叶逸眉心微蹙。
叶逸笑对李彦的黑脸,道:“大人,下官离开崔府之后,便去了西市求证,可西市几名贩夫所言,与那女婢所说略有出入。”
见叶逸顿住,李彦只得又道:“继续说。”
叶逸这才再度开口道:“据西市几名贩夫所言,那日崔姑娘的确是与一名女婢出现在西市,有人说她是在悠然闲逛,也有人说她神情严肃步履匆匆。之后下官又去了东市,却问出东市的贩夫也在那日见过崔姑娘,只是时间稍晚,若按照贩夫所言来推算的话,那崔姑娘那日该是从西市离开之后去的东市,又如何会是在西市被掳走的呢?”
听过这番话之后,李彦眼神一凛,瞪着叶逸微怒道:“这话为何不早说?”
叶逸眯起眼睛一笑,道:“大人您的问题之中没提及此事,下官自是要先为大人解惑,才好抒一己之见。”
能让“铁面李大人”的表情崩坏还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啊,不枉他每每都故意寻些无伤大雅的地方与李彦周旋。这气氛紧绷的大理寺中,也唯有这件事情能给人带来几分乐趣了。
这长安城的皇宫,宫城在北,乃皇帝居所,皇城在南,为百司所在,两者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横街。这样的安排倒是方便了百官与皇帝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只是也有不便之处,就比如这午饭,若百官要离开皇城回家吃饭,来回所需时间怕是不止一两个时辰。为了避免这样的时间虚耗,皇帝便下令给百司在各自的官署旁建一处食堂,由朝廷公厨统一准备午饭。
然而叶逸并不是十分喜欢这段与同僚共进午餐的时间。
当然,若碰上个和善的上司,午饭时与同僚们共享美食,天上地下地胡侃一番也是乐趣无穷。只是他们大理寺里的这位大理寺卿是个认真过头的人,整日黑着张脸催着他们工作不说,连午饭的时间都不放过,冷着脸往食堂里一坐,谁敢闲聊就一记冷眼瞪过去,再搭配上那刻了满墙的律法条文,当真是极有大理寺严肃严谨的特色的。
这也正是叶逸踩着午饭的点儿回来的理由。若没点儿事情与大理寺卿聊着,他还真是没办法在这严肃沉默的气氛中用饭,光是想想都觉得胃疼。
踏进食堂大门,叶逸很轻松地就找到了大理寺卿李彦的所在,因为这不算宽阔的食堂里,只有李彦一人独坐,且其周身的七八个位置也都是空着的,这样的清净与食堂其余各处的拥挤形成鲜明对比,十分惹人注目。
叶逸就觉得奇怪了,这李彦早过而立,家中两子一女,小女儿只有两岁,讨喜得紧,有那样可爱的小人儿在家里,怎的就不见李彦变得更有父爱、更慈祥些呢?难不成他面对小女儿时也是这副门神脸?啧啧啧。
顶着一众同僚的同情目光,叶逸行至李彦面前,拱手一拜,道:“李大人,我回来了。”
听到声音,李彦慢条斯理地咽下口中食物,放下箸子,这才缓缓抬起他那张万年永黑的脸看着叶逸,低声问道:“今日你只需前往右金吾卫营,为何却用了一上午的时间?”
对李彦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责问已经习以为常了,叶逸又是躬身一拜,语气极其诚恳道:“下官办事不利,请大人责罚。只是右金吾卫负责京中各处巡查事宜,其轮值安排繁复,加之临时的调整,要寻人问话、抽调记录本册着实花费了一番功夫。”
李彦细细将叶逸的表情审视一番,而后才冷声开口让叶逸坐下,待杂役给叶逸端上饭菜之后,李彦才又开口问道:“问出什么了?”
李彦既准了杂役给他端上饭菜,叶逸也不再拘着礼数,一边吃一边说道:“大人,据下官了解,吏部崔尚书爱女失踪前后,京城并未出现形迹可疑之人,也没有商队进出,从巡察们的供词以及本册记录来看,这段时间并未有生面孔出现。”
也就是说犯人一直在长安城中?是早有预谋,还是临时起意?绑架吏部尚书的女儿,是为了威逼求官,还是为了寻仇?
李彦夹起一片肉片放入口中,细细咀嚼起来,一边嚼,一边在脑中分析叶逸所说,而后沉声道:“继续说。”
“是,大人。”趁着李彦思考的工夫吃了几口菜,叶逸应李彦要求继续说道,“下官之前去崔尚书府里问过,崔姑娘失踪当日,是与自己的贴身女婢去了西市,途中被人偷了钱袋,崔姑娘也是胆大,与自己的女婢一起追进了一条小巷,而后那女婢便被人打昏,醒来时便已失了崔姑娘的踪影。”
“那女婢可瞧见什么人了?”
“并没有。”叶逸摇了摇头。
李彦沉思片刻,又问道:“从十六卫那里问出了什么?”
“回禀大人,金吾卫的京城巡察并未发现可疑之处,但领军卫处的出入城记录中有载,崔姑娘失踪之日起到昨日巳时止,共有三队人马趁夜出城,其中一队是咱们开始查案后离开的。”过目不忘和过耳不忘是叶逸在大理寺里工作几年所练就出来的本事。
李彦眉心一蹙,问道:“为何是到昨日巳时止?”
叶逸的嘴角不着痕迹地一抽,抬眼笑容温雅地答道:“回禀大人,下官是昨日上午去的领军卫,下午去的羽林卫。”
“恩……三队出城的人是哪三队?”李彦已经吃完了饭,便放下箸子,直勾勾地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叶逸。
心知李彦并无催促之意,也并非对他有所不满,只是习惯性举动罢了,可吃饭时被人这样盯着看,叶逸还是觉得十分尴尬,于是便也放下了箸子,索性等与李彦汇报完毕之后再吃。
“一月初五,也就是崔姑娘失踪当日,有一队茶商于亥时匆匆出城,通行凭证是商用的,理由是老家母亲病危,因为与当值的城门守卫有些交情,便被放行出城了。
一月初八的丑时,四皇子带人出城,并未告知理由。
一月十三的子时也有一队人马出城,身份不明,但有陛下手令,城门守卫瞧着对方一行六人个个都带着煞气,也没敢多问,便放人出城了。”叶逸有条不紊地将自己脑中的信息说与李彦听。
李彦听后便眯起眼睛静静思考。四皇子断是没有理由绑架吏部尚书的女儿,那一队携有陛下手令的人也不该在怀疑之列,这便只剩下那一队茶商了。
“去查查那一队茶商。”
“是,大人。”叶逸微微垂头应下,而后又抬眼说道,“大人,下官还有一事需向大人禀明。”
“说。”李彦看着叶逸眉心微蹙。
叶逸笑对李彦的黑脸,道:“大人,下官离开崔府之后,便去了西市求证,可西市几名贩夫所言,与那女婢所说略有出入。”
见叶逸顿住,李彦只得又道:“继续说。”
叶逸这才再度开口道:“据西市几名贩夫所言,那日崔姑娘的确是与一名女婢出现在西市,有人说她是在悠然闲逛,也有人说她神情严肃步履匆匆。之后下官又去了东市,却问出东市的贩夫也在那日见过崔姑娘,只是时间稍晚,若按照贩夫所言来推算的话,那崔姑娘那日该是从西市离开之后去的东市,又如何会是在西市被掳走的呢?”
听过这番话之后,李彦眼神一凛,瞪着叶逸微怒道:“这话为何不早说?”
叶逸眯起眼睛一笑,道:“大人您的问题之中没提及此事,下官自是要先为大人解惑,才好抒一己之见。”
能让“铁面李大人”的表情崩坏还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啊,不枉他每每都故意寻些无伤大雅的地方与李彦周旋。这气氛紧绷的大理寺中,也唯有这件事情能给人带来几分乐趣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