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 第3章 处境
- 4 第4章 醍醐灌顶
- 5 第5章 杀鸡儆猴
- 6 第6章 落峡村
- 7 第7章 要价二十两的媳妇儿
- 8 第8章 扛个媳妇儿回家去
- 9 第9章 用心良苦的何氏
- 10 第10章 所谓的明媒正娶
- 11 第11章 杨家的轩然大波(上)
- 12 第12章 杨家的轩然大波(下)
- 13 第13章 铁柱上山
- 14 第14章 给你我的倾尽所有
- 15 第15章 谣言将起
- 16 第16章 流言是非
- 17 第17章 打牙祭引发的矛盾〔一〕
- 18 第18章 打牙祭引发的矛盾(二)
- 19 第19章 下聘
- 20 第20章 要成亲了
- 21 第21章 成亲
- 22 第22章 敬茶
- 23 第23章 小两口的小金库
- 24 第24章 老猎户
- 25 第25章 做饭的规矩
- 26 第26章 秋收
- 27 第27章 王氏被罚
- 28 第28章 何氏开小灶啦?
- 29 第29章 打嘴事件(一)
- 30 第30章 打嘴事件(二)
- 31 第31章 杨大姐上门
- 32 第32章 不消停的白莲花儿
- 33 第33章 虚伪的白莲花
- 34 第34章 补衣服
- 35 第35章 交锋
- 36 第36章
- 37 第37章
- 38 第40章
- 39 第41章
- 40 第38章
- 41 第39章
- 42 第42章
- 43 第43章 归家脸色
- 44 第44章 第一步:开小灶
- 45 第45章 第二步:赚点钱
- 46 第46章 第三步:下个套儿
- 47 第47章 大房开闹
- 48 第48章 杨老爷子的‘决断’
- 49 第49章 何氏坐不住了
- 50 第50章 分家(一)
- 51 第51章 分家(二)
- 52 第52章 分家(三)
- 53 第53章 分家后续
- 54 第54章 做腊肠
- 55 第55章 事先准备
- 56 第56章 杨学章 说亲
- 57 第57章 似乎不错?
- 58 第58章 顺利
- 59 第59章 幺蛾子
- 60 第60章 61章
- 61 第62章 63章
- 62 第64章 65章
- 63 第66章 67章
- 64 第68章 69章
- 65 第70章 71章
- 66 第72章 73章
- 67 第74章 75章
- 68 第76章 77章
- 69 第78章 79章
- 70 第8081章
- 71 第82章 83章
- 72 第84章 85章
- 73 第86章 87章
- 74 第88章 89章
- 75 第90章 91章
- 76 第92章 93章
- 77 第94章
- 78 第95章 96章
- 79 第97章 98章
- 80 第99章 100章
- 81 第101章 102章
- 82 第103章 104章
- 83 第105章 106章
- 84 第107章 108章
- 85 第109章
- 86 第110章 111章
- 87 第112章
- 88 第113章
- 89 第114章
- 90 第115章 116章
- 91 第117章
- 92 第118章
- 93 第119章
- 94 第1章 .18|
- 95 第126章
- 96 第127章
- 97 第128章
- 98 第1章 .18|
- 99 117| 1.18|
- 100 118| 1.18|
- 101 119| 1.18|
- 102 120| 1.18|
- 103 121| 1.18|
- 104 117| 1.18|
- 105 118| 1.18|
- 106 119| 1.18|
- 107 120| 1.18|
- 108 121| 1.18|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3章 铁柱上山
第13章 铁柱上山
晚上,杨家人都熄灯休息了。
东屋里,杨铁栓和王氏躺在炕上准备睡觉。
王氏心里闹腾,怎么睡也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
她戳了戳杨铁栓,“这二弟成亲了,以后咱们怎么办呀?”
杨铁栓刚睡着就被弄醒,烦躁的推开她戳他的手,“二弟娶亲了,跟我们以后有什么关系?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装,你就装吧!王氏在黑暗中翻翻白眼。
二弟要是娶亲了,以后交公中的钱就会少了一半。
杨家是没有分家的,家里有的儿子娶亲了,有的还没有,所以定下的规矩是家里的地一起种一起收,平时吃饭都在一起,不分钱给每房,家里的日常开支走公中。
平日里农闲的时候,男人们都会出去打几天零工啥的,像这种属于格外收入的,没成亲的全部上交,已经成家的上交一半。
打零工能赚几个钱?杨家赚钱的主要大头是杨铁柱每隔一段时间上一次山,一次怎么也有好几两银子,所以杨家的日子才会比其他光指望地里刨食的农户们要宽裕一些。
当然,这也仅仅是宽裕一些,毕竟家里还白养了个‘秀才坯子’老四呢,成天什么活儿都不干,一心只读圣贤书,还三五不时不是要交束脩,就是要买笔墨纸砚,偶尔考试前还需要银钱打点什么的。
以后老二交公中的钱少了,家里这么多口人吃饭,还要供着吃白食的老四考秀才,可以想象公中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然后这些本来是老二一个人承担压力就会分散到他们三房一起承担。他们好不容易攒了点私房说不定都得搭进去……
王氏不相信杨铁栓会不懂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一想到今后有一双锐利的老眼成天盯着他们,指望从他们身上抠出点血来,王氏就感到不寒而栗,更加睡不着了。
……………………
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杨铁柱想了想,还是将要迎娶林青婉的事儿在饭桌上说出来了。
毕竟闹归闹,亲还是要娶的。
“请花轿?还要下聘请酒?”一听杨铁柱说完,何氏‘啪’的一下就将手里的筷子拍在桌上。“不行!你看哪家花钱买个媳妇回来还用这么麻烦的,不都是往家里一领完事。”连个堂都不用拜。
杨铁柱皱着眉头,但态度异常坚决。“反正我不想把人往家里一领就算娶亲了,怎么说也要明媒正娶。”
大嫂王氏在旁边插了一句,“二弟,娘她老人家说的没错,哪有人家买个媳妇回来还要花轿迎娶还要摆酒的?”那不是钱作的吗,又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千金大小姐。
在王氏的认知中,又或是在普遍村民认知中,买回来的媳妇通常没啥好货色的。
不是缺胳膊断腿,就是脑子傻人瞎的,要么就是有钱人家被人睡过的丫鬟之类的,反正就没一个是正常的,附近有的人家买回来的媳妇都是这样的。
也只有那些家里穷的娶不起亲的才会去用买媳妇,因为给不起聘礼钱。
她才不管杨铁柱买个媳妇回来传出去会不会丢人的,反正再从公中出一份儿钱给老二办亲事,她就不同意,怎么着也得给他搅黄了。
杨铁柱没有出声,但是看着何氏的眼神很是坚定。
何氏顿时不干了,“不行。老娘说不行就是不行。”让她掏钱门都没有。
虽说杨家家境还不错,家里也有十来亩地,每次农闲的时候几个儿子都会打些零工来贴补家里,但是架不住家里有个读书人杨学章。
杨学章在镇上书院里读书,每半年一交束脩。一年的束脩下来就需要几两银子,还不加旁的其他笔墨纸砚之类的开销,零零总总来说,对杨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何氏对自己手里的银子向来都看的很紧,典型的逢进不逢出。
王氏眼珠转了转,在一旁假意劝道,“就是,二弟,你也要替家里想想。四弟又要交束脩,你昨日才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人。家里自从盖了房子以后,银钱上就不宽裕,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不是为难娘吗?”那个‘二十两银子’说的声音特别重。
反正想从公中出钱,她是绝对不会同意,她才不会管公中的钱谁交的多谁交的少。动了公中的钱,那就是在割她的肉。
包括昨天那二十两,在王氏看来那就是割她的肉,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外面听了流言,就回来撺唆何氏闹。
何氏刚好找到借口,义正严词的开口说道:“你大哥当时娶亲的时候加彩礼加摆酒才总共花了8两不到。老三成婚晚几年,那也才不到10两。你昨日光买个狐狸精就花了二十两,今天还想让我给掏钱办亲事,你让你这两个已经娶亲的兄弟怎么想?”她指指坐一旁看戏的老大和一直闷头吃饭的老三。
“更何况你弟弟读书,也是需要银子的。”
这才是主要原因吧。不过杨学章今日一大早就去书院了,也听不到他老娘如此尽心尽力的为他省银子。
杨铁栓嬉皮笑脸的挤兑,“是啊老二,你看你这几个侄子,裤子都盖不住脚脖子了,有那个钱,你给几个侄子做身衣服呀。”
老三杨铁根闷着头吃饭,仿佛这一切都跟他没关系。
杨老爷子本来想开口说两句,但是一看自己老婆子那坚决不掏银子的样儿。他一开口估计又要闹,便没有出声。
更何况杨老爷子也是不赞同的,农户人家买个媳妇回来本来就是为了省聘礼的,哪有买了人回来,再下一遍聘的道理。那不是本末倒置的了吗?
可惜,杨铁柱的心思他们都猜不懂,也低估了他在此事上的决心。
只见杨铁柱抹了把脸,异常坚决的说道:“我没说让家里给我出钱,钱我自己想办法,只是告诉你们一声。”他昨天晚上就做好何氏不给他出钱办亲事的心理准备了。
“这两天我要上趟山,出去几天才会回来。”
他快速的扒完碗里的饭,放下碗,也没理会何氏难看的脸色,就转身出了门。
……………………
杨铁柱进门的时候杨氏和林青婉刚用完早饭。
昨天晚上林青婉吃完晚饭就睡了,穿过来第一次安稳的睡觉,所以睡的特别香。
早上起来梳洗过后,林青婉就帮着杨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林青婉也不是个没眼色的,不可能坐在那里让人把她当成大小姐供着。
杨氏很满意这姑娘的态度,也有心教她,乡下的媳妇不会做家里活计,到时候可是会招人笑话的。
“铁柱,来啦,吃过早饭没?”
杨氏看杨铁柱一大早就脸色不好的跑过来,就猜到昨天杨家肯定是又大闹了一场。
林青婉今天穿的是杨氏儿媳妇留在家里的衣服,一身青葱色的襦裙,外面是一件淡绿色的短褙子。衬的她皮肤越发白皙,在阳光底下甚至可以隐约看到青色的血管,凭添了一抹弱不禁风的神态。
杨铁柱一进门就看呆了。听到他大姑招呼他,赶紧移开眼。
“吃……吃过了,大姑。”一碰到林青婉,杨铁柱就觉得自己手脚不灵便,嘴巴也不听使唤,笨拙极了。
杨氏挑挑眉,“怎么?昨天家里闹了?”
杨铁柱找个凳子坐下,低头恩了一声。
“你娘不打算出钱给你办喜事?”不得不说,杨氏慧眼如炬,也足够了解杨家的那群极品。
杨铁柱沉默了下,没有回答是,也没有回答不是。
“大姑,我准备再上一趟山。”
杨氏皱起眉来,“你才去了一趟,又去?”
别人都以为杨家铁柱打猎本事好,钱来的容易,她跟杨铁柱相处时间久了,却是知道些里面的内情。
人想打野兽,野兽想吃你,运气不好,那可是搏命的事情。前几年铁柱总是受了伤回来,虽然都不是什么重伤,但杨氏也是挺心疼的,所以她一直不赞同杨铁柱总是上山打猎贴补家里。
“没事,我多做些准备,这次准备多去几天。”
他这次准备往山里走远一些,平时总是在山外部转悠,猎物倒也不少,但都是些不怎么值钱的。
自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他很少往山里面去,他也清楚山再往里面的危险,落峡山可是有狼群的,碰到狼群,就算他经验丰富身手不差,也是九死一生。
“放心吧,山里面的地形我都熟,当心一点,没事的。更何况还有大黑、二黑呢。”他这话是对杨氏说,也是对一直担忧望着他的林青婉说。
“唉……你小子……”杨氏叹口气,知道杨铁柱下了决定就不会改,再加上有大黑、二黑跟着她也是挺放心的,便不再劝他,而是又嘱咐几句让他注意安全。
杨铁柱坐在那里听大姑的各种嘱咐,心里暖暖的。
同样是打猎,大姑是各种劝阻,劝阻不了就各种担心他的安全。他家里人则是从来都不担心他安全的,恨不得他天天都在山上,多赚银钱给家里。
两种对比,天壤之别。
这也是为什么杨铁柱跟杨氏亲的原因,不光因为他是大姑奶大的,还有这种在自己家里从来体会不到的亲人的关怀。
东屋里,杨铁栓和王氏躺在炕上准备睡觉。
王氏心里闹腾,怎么睡也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的。
她戳了戳杨铁栓,“这二弟成亲了,以后咱们怎么办呀?”
杨铁栓刚睡着就被弄醒,烦躁的推开她戳他的手,“二弟娶亲了,跟我们以后有什么关系?什么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装,你就装吧!王氏在黑暗中翻翻白眼。
二弟要是娶亲了,以后交公中的钱就会少了一半。
杨家是没有分家的,家里有的儿子娶亲了,有的还没有,所以定下的规矩是家里的地一起种一起收,平时吃饭都在一起,不分钱给每房,家里的日常开支走公中。
平日里农闲的时候,男人们都会出去打几天零工啥的,像这种属于格外收入的,没成亲的全部上交,已经成家的上交一半。
打零工能赚几个钱?杨家赚钱的主要大头是杨铁柱每隔一段时间上一次山,一次怎么也有好几两银子,所以杨家的日子才会比其他光指望地里刨食的农户们要宽裕一些。
当然,这也仅仅是宽裕一些,毕竟家里还白养了个‘秀才坯子’老四呢,成天什么活儿都不干,一心只读圣贤书,还三五不时不是要交束脩,就是要买笔墨纸砚,偶尔考试前还需要银钱打点什么的。
以后老二交公中的钱少了,家里这么多口人吃饭,还要供着吃白食的老四考秀才,可以想象公中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然后这些本来是老二一个人承担压力就会分散到他们三房一起承担。他们好不容易攒了点私房说不定都得搭进去……
王氏不相信杨铁栓会不懂这其中的厉害关系。
一想到今后有一双锐利的老眼成天盯着他们,指望从他们身上抠出点血来,王氏就感到不寒而栗,更加睡不着了。
……………………
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杨铁柱想了想,还是将要迎娶林青婉的事儿在饭桌上说出来了。
毕竟闹归闹,亲还是要娶的。
“请花轿?还要下聘请酒?”一听杨铁柱说完,何氏‘啪’的一下就将手里的筷子拍在桌上。“不行!你看哪家花钱买个媳妇回来还用这么麻烦的,不都是往家里一领完事。”连个堂都不用拜。
杨铁柱皱着眉头,但态度异常坚决。“反正我不想把人往家里一领就算娶亲了,怎么说也要明媒正娶。”
大嫂王氏在旁边插了一句,“二弟,娘她老人家说的没错,哪有人家买个媳妇回来还要花轿迎娶还要摆酒的?”那不是钱作的吗,又不是什么黄花大闺女千金大小姐。
在王氏的认知中,又或是在普遍村民认知中,买回来的媳妇通常没啥好货色的。
不是缺胳膊断腿,就是脑子傻人瞎的,要么就是有钱人家被人睡过的丫鬟之类的,反正就没一个是正常的,附近有的人家买回来的媳妇都是这样的。
也只有那些家里穷的娶不起亲的才会去用买媳妇,因为给不起聘礼钱。
她才不管杨铁柱买个媳妇回来传出去会不会丢人的,反正再从公中出一份儿钱给老二办亲事,她就不同意,怎么着也得给他搅黄了。
杨铁柱没有出声,但是看着何氏的眼神很是坚定。
何氏顿时不干了,“不行。老娘说不行就是不行。”让她掏钱门都没有。
虽说杨家家境还不错,家里也有十来亩地,每次农闲的时候几个儿子都会打些零工来贴补家里,但是架不住家里有个读书人杨学章。
杨学章在镇上书院里读书,每半年一交束脩。一年的束脩下来就需要几两银子,还不加旁的其他笔墨纸砚之类的开销,零零总总来说,对杨家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何氏对自己手里的银子向来都看的很紧,典型的逢进不逢出。
王氏眼珠转了转,在一旁假意劝道,“就是,二弟,你也要替家里想想。四弟又要交束脩,你昨日才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人。家里自从盖了房子以后,银钱上就不宽裕,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这不是为难娘吗?”那个‘二十两银子’说的声音特别重。
反正想从公中出钱,她是绝对不会同意,她才不会管公中的钱谁交的多谁交的少。动了公中的钱,那就是在割她的肉。
包括昨天那二十两,在王氏看来那就是割她的肉,要不然她也不会在外面听了流言,就回来撺唆何氏闹。
何氏刚好找到借口,义正严词的开口说道:“你大哥当时娶亲的时候加彩礼加摆酒才总共花了8两不到。老三成婚晚几年,那也才不到10两。你昨日光买个狐狸精就花了二十两,今天还想让我给掏钱办亲事,你让你这两个已经娶亲的兄弟怎么想?”她指指坐一旁看戏的老大和一直闷头吃饭的老三。
“更何况你弟弟读书,也是需要银子的。”
这才是主要原因吧。不过杨学章今日一大早就去书院了,也听不到他老娘如此尽心尽力的为他省银子。
杨铁栓嬉皮笑脸的挤兑,“是啊老二,你看你这几个侄子,裤子都盖不住脚脖子了,有那个钱,你给几个侄子做身衣服呀。”
老三杨铁根闷着头吃饭,仿佛这一切都跟他没关系。
杨老爷子本来想开口说两句,但是一看自己老婆子那坚决不掏银子的样儿。他一开口估计又要闹,便没有出声。
更何况杨老爷子也是不赞同的,农户人家买个媳妇回来本来就是为了省聘礼的,哪有买了人回来,再下一遍聘的道理。那不是本末倒置的了吗?
可惜,杨铁柱的心思他们都猜不懂,也低估了他在此事上的决心。
只见杨铁柱抹了把脸,异常坚决的说道:“我没说让家里给我出钱,钱我自己想办法,只是告诉你们一声。”他昨天晚上就做好何氏不给他出钱办亲事的心理准备了。
“这两天我要上趟山,出去几天才会回来。”
他快速的扒完碗里的饭,放下碗,也没理会何氏难看的脸色,就转身出了门。
……………………
杨铁柱进门的时候杨氏和林青婉刚用完早饭。
昨天晚上林青婉吃完晚饭就睡了,穿过来第一次安稳的睡觉,所以睡的特别香。
早上起来梳洗过后,林青婉就帮着杨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林青婉也不是个没眼色的,不可能坐在那里让人把她当成大小姐供着。
杨氏很满意这姑娘的态度,也有心教她,乡下的媳妇不会做家里活计,到时候可是会招人笑话的。
“铁柱,来啦,吃过早饭没?”
杨氏看杨铁柱一大早就脸色不好的跑过来,就猜到昨天杨家肯定是又大闹了一场。
林青婉今天穿的是杨氏儿媳妇留在家里的衣服,一身青葱色的襦裙,外面是一件淡绿色的短褙子。衬的她皮肤越发白皙,在阳光底下甚至可以隐约看到青色的血管,凭添了一抹弱不禁风的神态。
杨铁柱一进门就看呆了。听到他大姑招呼他,赶紧移开眼。
“吃……吃过了,大姑。”一碰到林青婉,杨铁柱就觉得自己手脚不灵便,嘴巴也不听使唤,笨拙极了。
杨氏挑挑眉,“怎么?昨天家里闹了?”
杨铁柱找个凳子坐下,低头恩了一声。
“你娘不打算出钱给你办喜事?”不得不说,杨氏慧眼如炬,也足够了解杨家的那群极品。
杨铁柱沉默了下,没有回答是,也没有回答不是。
“大姑,我准备再上一趟山。”
杨氏皱起眉来,“你才去了一趟,又去?”
别人都以为杨家铁柱打猎本事好,钱来的容易,她跟杨铁柱相处时间久了,却是知道些里面的内情。
人想打野兽,野兽想吃你,运气不好,那可是搏命的事情。前几年铁柱总是受了伤回来,虽然都不是什么重伤,但杨氏也是挺心疼的,所以她一直不赞同杨铁柱总是上山打猎贴补家里。
“没事,我多做些准备,这次准备多去几天。”
他这次准备往山里走远一些,平时总是在山外部转悠,猎物倒也不少,但都是些不怎么值钱的。
自从家里的日子好过了,他很少往山里面去,他也清楚山再往里面的危险,落峡山可是有狼群的,碰到狼群,就算他经验丰富身手不差,也是九死一生。
“放心吧,山里面的地形我都熟,当心一点,没事的。更何况还有大黑、二黑呢。”他这话是对杨氏说,也是对一直担忧望着他的林青婉说。
“唉……你小子……”杨氏叹口气,知道杨铁柱下了决定就不会改,再加上有大黑、二黑跟着她也是挺放心的,便不再劝他,而是又嘱咐几句让他注意安全。
杨铁柱坐在那里听大姑的各种嘱咐,心里暖暖的。
同样是打猎,大姑是各种劝阻,劝阻不了就各种担心他的安全。他家里人则是从来都不担心他安全的,恨不得他天天都在山上,多赚银钱给家里。
两种对比,天壤之别。
这也是为什么杨铁柱跟杨氏亲的原因,不光因为他是大姑奶大的,还有这种在自己家里从来体会不到的亲人的关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