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5 第二十五章 道歉
- 26 第二十六章 红骷髅
- 27 第二十七章 落选
- 28 第二十八章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 29 第二十九章 国会纵火案
- 30 第三十章 组建党卫军
- 31 第三十一章 暗杀
- 32 第三十二章 长刀之夜前
- 33 第三十三章长刀之夜
- 34 第三十四章 清剿犹太资产
- 35 第三十五章 疯狂的年代。
- 36 第三十六章 北极熊国之行
- 37 第三十七章 娜塔莎
- 38 第三十八章 BT快速坦克
- 39 第三十九章伊-15
- 40 第四十章 讨价还价
- 41 第四十一章 锁定
- 42 第四十二章 阴沟翻船
- 43 第四十三章 变异药剂
- 44 第四十四章 神龙炮
- 45 第四十五章 EMP(电磁脉冲炸弹)
- 46 第四十六章 道森跑了
- 47 第四十七章 洗洗睡吧
- 48 第四十八章互不侵犯条约
- 49 第四十九章 返回柏林
- 50 第五十章 唇印
- 51 第五十一章 谁好看
- 52 第五十二章 推到
- 53 第五十三章 慕尼黑阴谋
- 54 第五十四章 自残
- 55 第五十五章 拆家
- 56 第五十六章东瀛之行
- 57 第五十七章 诡异的杉泽村
- 58 第五十八章 异常空间
- 59 第五十九章 武士军团
- 60 第六十章 樱之城
- 61 第六十一章 满城烤肉味道
- 62 第六十二章 鬼姬
- 63 第六十三章 血祭樱花
- 64 第六十四章 樱花树人
- 65 第六十五章 生化植物兵器
- 66 第六十六章 燃烧吧!燃烧吧!火苗!
- 67 第六十七章 分身术
- 68 第六十八章 厉害了我的的小姐姐
- 69 第六十九章1600摄氏度
- 70 第七十章 白色方案
- 71 第七十一章 兵营
- 72 第七十二火箭与卫星
- 73 第七十三章 陷入被动
- 74 第七十四章 点评
- 75 第七十五章 闪电战的成功的背后
- 76 第七十六章 巴巴罗萨计划
- 77 第七十七章 借我一个XXI级潜艇。
- 78 第七十八章 “白鱼”级潜艇
- 79 第七十九章 被镶嵌在金属墙壁之中人类
- 80 第八十章 实验失败的原因(作者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81 第八十一章 那来的导弹
- 82 第八十二章 我去这是核弹
- 83 第八十三章 九头蛇成立
- 84 第八十四章 防范
- 85 第八十五章 蝰蛇
- 86 第八十六章 练习
- 87 第八十七章 剑齿虎危机
- 88 第八十八章 不要迷恋哥嫂子挠你
- 89 第八十九章 精神力研究的胖子
- 90 第九十章 你懂的
- 91 第九十一章 我居然会迷路
- 92 第九十二章 这么着急吗?
- 93 第九十三章 群殴
- 94 第九十四章 装备归您
- 95 第九十五章 放烟花
- 96 第九十六章 黄色方案上
- 97 第九十七章 黄色方案下
- 98 第九十八章 战火
- 99 第九十九章敦克尔克大撤退
- 100 第一百章 全球扫描
- 101 第一百零一章“白鲸运输机”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球主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海狮计划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百变莉莎。
- 105 第一百零七章 打狗从来不看主人
- 106 第一百零八章 轰炸城堡
- 107 第一百零九章 女神在哪里
- 108 第一百一十一章St-G44步枪步枪
- 109 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狮计划拉开序幕
- 110 第一百一十三章 阴谋
- 111 第一百一十四章 轰炸雷达站
- 112 第一百一十五章 空战史上奇观
- 113 第一百一十六章目标雅库蒂亚市
- 114 第一百一十七章 自动防御武器
- 11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基地车
- 116 第一百一十九章 装甲集群
- 117 第一百二十章 什么情况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十五章 疯狂的年代。
第三十五章 疯狂的年代。
1934年的秋冬,纳粹汉斯国违反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进行重整军备,已经越来越成为公开的秘密。当时的一些报刊上流传着不少这样的笑话:汉斯国工厂接受的订货单是婴儿的摇篮车,而装配起来却成了机关枪。
事实上,汉斯国秘密扩军也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再继续实行隐蔽将妨碍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莉莎一方面施放“和平”烟幕,用许诺、誓言和空洞的双边“友好条约”来麻痹西方国家,使它们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则周密策划,寻找时机,以便在不致遭到西方国家制裁的情况下,大胆迅速地完全撕毁凡尔赛条约限制汉斯国军备的条款,达到能够公开放手进行扩军的目的。
莉莎在这个期间所发表的演说和谈话,言必称颂和平、谴责战争。1934年8月,他专门安排接见英国《每日邮报》记者瓦德?普赖斯,宣称汉斯国“对战争造成的恶果比别的任何国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认为,汉斯国当前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
同年11月,他会见高卢鸡议员、退伍军人协会主席让?戈埃,大谈“你和我”都是参加过上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战争的无益与恐怖”;并且说汉斯国正在忙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抽不出时间和力量准备战争。
在此之前不久,汉斯国还同高卢鸡签订了一项双方保证和平进行“萨尔归属公民投票”的协议。萨尔在汉斯、高卢鸡边境。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萨尔地区的煤矿开采权归高卢鸡,行政权由国际联盟掌管,15年后再举行萨尔区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1935年1月萨尔举行了公民投票,以90%的赞成票重归汉斯国,莉莎趁此机会,信誓旦旦地说:“汉斯国再没有对高卢鸡的领土要求了”;暗示汉斯国甚至连过去一直强调的、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领土要求也愿意放弃,“以确保(汉斯与高卢鸡)两国的和平”。这些宽容、和解与理智的甜言蜜语,自然使得本来就想通过某些让步来绥靖汉斯国的英、法两国领导人,沉浸于“和平”的迷雾之中。在这种乐观和“友善”的气氛中,英、法政府一起于2月初向汉斯国正式提出了,以同意汉斯国“军备平等”来换取莉莎同意缔结东方公约的“全面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给了汉斯国突破凡尔赛条约限制公开扩军的一定自由,这是莉莎表示欢迎的。但他并不满意,因为汉斯国的扩军仍要受到同高卢鸡“军备平等”的限制,而且缔结一项集体安全的东方公约,会使汉斯国对外扩张的行动受到束缚,这是莉莎所绝对不能答应的。由于英、法两国在缔结东方公约和给予汉斯国“军备平等”的问题上都存在着分歧,莉莎便从中加以利用。
2月14日,他对高卢鸡、约翰牛的“全面解决”方案作了一个含糊其词的答复,然后建议在举行总的会谈之前先进行双边谈判,邀请约翰牛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前来柏林访问。西蒙欣然同意,双方商定3月7日在柏林会晤。
恰恰在这个时候,约翰牛国公布了它的年度国防白皮书,内中谈到基于汉斯国正在大规模重整军备的事实,约翰牛国也必须适当地增加自己的军备。莉莎对此深感恼火,于是汉斯国外交部通知约翰牛国政府:“元首患了感冒”。西蒙的柏林之行只好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约翰牛国为了弥补因一次大战死亡和生育减少所造成的适龄应征壮丁人数不足。
通过了把军队服役期限从18个月延长到两年的新征兵法令。莉莎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以约翰牛国和约翰牛国进行扩军为借口,实行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限制汉斯国军备的条款。由于此举事关重大,莉莎首先放出一个试探性气球来探测协约国的决心。
3月10日,戈林接见约翰牛国《每日邮报》记者瓦德?普赖斯,告诉他“汉斯国已经有了一支空军”(这虽然已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但却是凡尔赛条约所禁止的)。结果英、法均未作出反应。约翰牛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仍然在下院中说:他期待着前往柏林访问。
1935年3月16日,星期六(莉莎大多数惊人之举都是在星期六采取的),这位纳粹汉斯国元首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汉斯国重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重建包括空军在内的国防军,将常备陆军增加到36个师约50万人。
第二天3月17日是星期天,恰好又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莉莎在柏林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隆重的军事典礼,这是汉斯国20多年来所没有过的场面。
整个大厅是一片军服的海洋,原来德意志威廉帝国陆军的褪色灰制服和尖顶钢盔,同纳粹汉斯国军队的新制服交织在一起,还有人们以前未见过的汉斯国空军天蓝色制服。
坐在莉莎旁边的是穿着髑髅骠骑兵礼服的冯?马肯森(他是唯一还活着的原威廉帝国陆军元帅)。台上灯光辉煌,军旗林立,青年军官像大理石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
他们后面的巨幅帷幕上,挂着一个极大的银黑两色铁十字徽章。表面上这是一个纪念阵亡将士的仪式,实际上却是庆祝凡尔赛条约死亡和汉斯国军队复活的典礼。
当时在充满民族主义激情的汉斯国,人们,不管他是多么不喜欢莉莎和不满纳粹制度的统治,也不得不承认:元首完成了魏玛共和政府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恢复国家的荣誉。
不过,对于莉莎来说,问题不在国内而在于国外,在于西方大国对纳粹汉斯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反应。
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各大国反应如何呢?
约翰牛国提出了严重抗议,也向国际联盟发出了呼吁,但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来支持其抗议;相反还声明,约翰牛国愿意寻求和解的方法来“消除已经产生的紧张局势”。
约翰牛国同样提出了抗议照会,但随即表示其外交大臣仍将期待访问汉斯国,询问元首是否仍然准备接待约翰?西蒙。
靴子国政府也发出了对汉斯国违反凡尔赛条约表示遗憾的照会。4月11日,根据约翰牛国的建议,高卢鸡、约翰牛、靴子国三个凡尔赛条约主要签字大国的首脑和外长,在靴子国北部的斯特雷扎举行会议,讨论有关汉斯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行动。
这次会议被当时的西方报刊,渲染为遏制汉斯国的所谓“斯特雷扎阵线”。但实际上只是通过一纸决议,对汉斯国毁约扩军表示遗憾,重申保证奥地利的独立,宣称三国将为“维持集体和平而进行亲密的合作”等等。
几天之后,国际联盟在日内瓦也通过一纸决议,谴责汉斯国单方面废除凡尔赛条约重整军备的行动,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研究“可能的”对汉斯国经济制裁措施。然而,这些都仅仅是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行动。
1935年11月的最初几天,莉莎、赫斯和戈培尔参观了在紧挨莉莎起居室的总理府“大会堂”里展出的战舰模型。这些模型是汉斯国海军总司令部在同约翰牛签署了海军协定之后随海军的建设计划给莉莎送来的。
里宾特洛甫1935年6月18日在约翰牛签署的汉斯、约翰牛两国海军协定让莉莎十分兴奋。他解释说,同约翰牛的海军协定是他伟大的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成功。莉莎认为,这一海军协定首先意味着这样一来约翰牛就正式承认了汉斯国违背凡尔赛和约扩充军备,第二点,裁军和集体安全体系的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在参观战舰模型时莉莎宣称:“我们瞒着他们,建设一支我们认为必要的舰队。当里宾特洛甫动身前往伦敦时,我曾经对他讲:‘条文对我们不起作用。魏玛共和国的政客们太愚蠢,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项条文。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如何能够掩饰必要的吨位了。’”
走出会场之后,莉莎、赫斯和戈培尔在副官布吕克纳和管家林格的陪同下来到吸烟室,莉莎的飞行员鲍尔和他的摄影师已经坐在那里的壁炉旁了。
进来后,莉莎神情庄重地宣布:“里宾特洛甫证明了他是位优秀的外交官。我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这一才能。”
“可兴登堡不想要他。”戈培尔回答道。莉莎坐下来,模仿业已亡故的兴登堡的低沉声音讲道:“我的总理,我听说,您手下有个年轻人,您想让他担任外交部长。可我不希望他担任此职。”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在兴登堡生前,莉莎装得好像两人的关系情同父子,他转向戈培尔,以嘲讽的声调继续说道:“您还记得卐字旗的故事吗,博士?”又模仿兴登堡的低沉声音说道:“听说戈培尔的宣传部上空飘扬着一面新旗帜。我不喜欢。”
事实上,汉斯国秘密扩军也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再继续实行隐蔽将妨碍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莉莎一方面施放“和平”烟幕,用许诺、誓言和空洞的双边“友好条约”来麻痹西方国家,使它们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则周密策划,寻找时机,以便在不致遭到西方国家制裁的情况下,大胆迅速地完全撕毁凡尔赛条约限制汉斯国军备的条款,达到能够公开放手进行扩军的目的。
莉莎在这个期间所发表的演说和谈话,言必称颂和平、谴责战争。1934年8月,他专门安排接见英国《每日邮报》记者瓦德?普赖斯,宣称汉斯国“对战争造成的恶果比别的任何国家有更深刻的印象……我们认为,汉斯国当前的问题不能通过战争来获得解决”。
同年11月,他会见高卢鸡议员、退伍军人协会主席让?戈埃,大谈“你和我”都是参加过上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都非常清楚地知道战争的无益与恐怖”;并且说汉斯国正在忙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抽不出时间和力量准备战争。
在此之前不久,汉斯国还同高卢鸡签订了一项双方保证和平进行“萨尔归属公民投票”的协议。萨尔在汉斯、高卢鸡边境。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萨尔地区的煤矿开采权归高卢鸡,行政权由国际联盟掌管,15年后再举行萨尔区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
1935年1月萨尔举行了公民投票,以90%的赞成票重归汉斯国,莉莎趁此机会,信誓旦旦地说:“汉斯国再没有对高卢鸡的领土要求了”;暗示汉斯国甚至连过去一直强调的、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的领土要求也愿意放弃,“以确保(汉斯与高卢鸡)两国的和平”。这些宽容、和解与理智的甜言蜜语,自然使得本来就想通过某些让步来绥靖汉斯国的英、法两国领导人,沉浸于“和平”的迷雾之中。在这种乐观和“友善”的气氛中,英、法政府一起于2月初向汉斯国正式提出了,以同意汉斯国“军备平等”来换取莉莎同意缔结东方公约的“全面解决”方案。
这个方案,给了汉斯国突破凡尔赛条约限制公开扩军的一定自由,这是莉莎表示欢迎的。但他并不满意,因为汉斯国的扩军仍要受到同高卢鸡“军备平等”的限制,而且缔结一项集体安全的东方公约,会使汉斯国对外扩张的行动受到束缚,这是莉莎所绝对不能答应的。由于英、法两国在缔结东方公约和给予汉斯国“军备平等”的问题上都存在着分歧,莉莎便从中加以利用。
2月14日,他对高卢鸡、约翰牛的“全面解决”方案作了一个含糊其词的答复,然后建议在举行总的会谈之前先进行双边谈判,邀请约翰牛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前来柏林访问。西蒙欣然同意,双方商定3月7日在柏林会晤。
恰恰在这个时候,约翰牛国公布了它的年度国防白皮书,内中谈到基于汉斯国正在大规模重整军备的事实,约翰牛国也必须适当地增加自己的军备。莉莎对此深感恼火,于是汉斯国外交部通知约翰牛国政府:“元首患了感冒”。西蒙的柏林之行只好延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约翰牛国为了弥补因一次大战死亡和生育减少所造成的适龄应征壮丁人数不足。
通过了把军队服役期限从18个月延长到两年的新征兵法令。莉莎立刻抓住这个机会,以约翰牛国和约翰牛国进行扩军为借口,实行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限制汉斯国军备的条款。由于此举事关重大,莉莎首先放出一个试探性气球来探测协约国的决心。
3月10日,戈林接见约翰牛国《每日邮报》记者瓦德?普赖斯,告诉他“汉斯国已经有了一支空军”(这虽然已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秘密,但却是凡尔赛条约所禁止的)。结果英、法均未作出反应。约翰牛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仍然在下院中说:他期待着前往柏林访问。
1935年3月16日,星期六(莉莎大多数惊人之举都是在星期六采取的),这位纳粹汉斯国元首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汉斯国重新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重建包括空军在内的国防军,将常备陆军增加到36个师约50万人。
第二天3月17日是星期天,恰好又是阵亡将士纪念日,莉莎在柏林的国家歌剧院举行了隆重的军事典礼,这是汉斯国20多年来所没有过的场面。
整个大厅是一片军服的海洋,原来德意志威廉帝国陆军的褪色灰制服和尖顶钢盔,同纳粹汉斯国军队的新制服交织在一起,还有人们以前未见过的汉斯国空军天蓝色制服。
坐在莉莎旁边的是穿着髑髅骠骑兵礼服的冯?马肯森(他是唯一还活着的原威廉帝国陆军元帅)。台上灯光辉煌,军旗林立,青年军官像大理石那样一动不动地站着。
他们后面的巨幅帷幕上,挂着一个极大的银黑两色铁十字徽章。表面上这是一个纪念阵亡将士的仪式,实际上却是庆祝凡尔赛条约死亡和汉斯国军队复活的典礼。
当时在充满民族主义激情的汉斯国,人们,不管他是多么不喜欢莉莎和不满纳粹制度的统治,也不得不承认:元首完成了魏玛共和政府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打破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恢复国家的荣誉。
不过,对于莉莎来说,问题不在国内而在于国外,在于西方大国对纳粹汉斯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反应。
签署凡尔赛条约的各大国反应如何呢?
约翰牛国提出了严重抗议,也向国际联盟发出了呼吁,但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行动来支持其抗议;相反还声明,约翰牛国愿意寻求和解的方法来“消除已经产生的紧张局势”。
约翰牛国同样提出了抗议照会,但随即表示其外交大臣仍将期待访问汉斯国,询问元首是否仍然准备接待约翰?西蒙。
靴子国政府也发出了对汉斯国违反凡尔赛条约表示遗憾的照会。4月11日,根据约翰牛国的建议,高卢鸡、约翰牛、靴子国三个凡尔赛条约主要签字大国的首脑和外长,在靴子国北部的斯特雷扎举行会议,讨论有关汉斯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的行动。
这次会议被当时的西方报刊,渲染为遏制汉斯国的所谓“斯特雷扎阵线”。但实际上只是通过一纸决议,对汉斯国毁约扩军表示遗憾,重申保证奥地利的独立,宣称三国将为“维持集体和平而进行亲密的合作”等等。
几天之后,国际联盟在日内瓦也通过一纸决议,谴责汉斯国单方面废除凡尔赛条约重整军备的行动,决定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来研究“可能的”对汉斯国经济制裁措施。然而,这些都仅仅是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行动。
1935年11月的最初几天,莉莎、赫斯和戈培尔参观了在紧挨莉莎起居室的总理府“大会堂”里展出的战舰模型。这些模型是汉斯国海军总司令部在同约翰牛签署了海军协定之后随海军的建设计划给莉莎送来的。
里宾特洛甫1935年6月18日在约翰牛签署的汉斯、约翰牛两国海军协定让莉莎十分兴奋。他解释说,同约翰牛的海军协定是他伟大的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成功。莉莎认为,这一海军协定首先意味着这样一来约翰牛就正式承认了汉斯国违背凡尔赛和约扩充军备,第二点,裁军和集体安全体系的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在参观战舰模型时莉莎宣称:“我们瞒着他们,建设一支我们认为必要的舰队。当里宾特洛甫动身前往伦敦时,我曾经对他讲:‘条文对我们不起作用。魏玛共和国的政客们太愚蠢,他们认真对待每一项条文。我们已经知道我们如何能够掩饰必要的吨位了。’”
走出会场之后,莉莎、赫斯和戈培尔在副官布吕克纳和管家林格的陪同下来到吸烟室,莉莎的飞行员鲍尔和他的摄影师已经坐在那里的壁炉旁了。
进来后,莉莎神情庄重地宣布:“里宾特洛甫证明了他是位优秀的外交官。我很快就发现了他的这一才能。”
“可兴登堡不想要他。”戈培尔回答道。莉莎坐下来,模仿业已亡故的兴登堡的低沉声音讲道:“我的总理,我听说,您手下有个年轻人,您想让他担任外交部长。可我不希望他担任此职。”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在兴登堡生前,莉莎装得好像两人的关系情同父子,他转向戈培尔,以嘲讽的声调继续说道:“您还记得卐字旗的故事吗,博士?”又模仿兴登堡的低沉声音说道:“听说戈培尔的宣传部上空飘扬着一面新旗帜。我不喜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