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9 第三百九十六章 宠溺
- 400 第三百九十七章 废砖有来历
- 401 第三百九十八章 童男
- 402 第三百九十九章 鞋子的问题
- 403 第四百章 升级
- 404 第四百零一章 挑衅
- 405 第四百零二章 同榻
- 406 第四百零三章 近身搏斗
- 407 第四百零四章 真善良
- 408 第四百零五章 辩论
- 409 第四百零六章 向文明迈进
- 410 第四百零七章 教育
- 411 第四百零八章 团圆饭
- 412 第四百零九章 和谐
- 413 第四百一十章 联欢
- 414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亲人
- 415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文艺范儿
- 416 第四百一十三章 熟悉的陌生人
- 417 第四百一十四章 招生的问题
- 418 第四百一十五章 比赛
- 419 第四百一十六章 席面
- 420 第四百一十七章 父子情
- 421 第四百一十八章 甩手掌柜
- 422 第四百一十九章 整顿
- 423 第四百二十章 幸福的事儿
- 424 第四百二十一章 新点子
- 425 第四百二十二章 手工编织
- 426 第四百二十三章 艰难的“猫步”
- 427 第四百二十四章 香水女人
- 428 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牙的问题
- 429 第四百二十六章 热闹的日子
- 430 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水线工艺
- 431 第四百二十八章 香气扑鼻
- 432 第四百二十九章 连锁
- 433 第四百三十章 意外来客
- 434 第四百三十一章 被抛弃的娃儿
- 435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多一个儿子
- 436 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朋友
- 437 第四百三十四章 功夫之王
- 438 第四百三十五章 榆木疙瘩
- 439 第四百三十六章 亲人回来
- 440 第四百三十七章 好命
- 441 第四百三十八章 搜寻
- 442 第四百三十九章 线索
- 443 第四百四十章 小白归来
- 444 第四百四十一章 追踪
- 445 第四百四十二章 狗王
- 446 第四百四十三章 千总的美梦
- 447 第四百四十四章 婚事提前
- 448 第四百四十五章 孩子和狗
- 449 第四百四十六章 关键时刻
- 450 第四百四十七章 官和财
- 451 第四百四十八章 待嫁
- 452 第四百四十九章 成亲
- 453 第四百五十章 坍塌的新房
- 454 第四百五十一章 追踪
- 455 第四百五十二章 获救
- 456 第四百五十三章 幸福的背后
- 457 第四百五十四章 行不行
- 458 第四百五十五章 棘手的问题
- 459 第四百五十六章 新的理想
- 460 第四百五十七章 法令
- 461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找上门来
- 462 第四百五十九章 闹腾
- 463 第四百六十章 喜庆
- 464 第四百六十一章 有喜有忧
- 465 第四百六十二章 孩子跟谁
- 466 第四百六十三章 喜宴
- 467 第四百六十四章 幸福的理想
- 468 第四百六十五章 生活
- 469 第四百六十六章 推测
- 470 第四百六十七章 母子情
- 471 第四百六十八章 桑七的线索
- 472 第四百六十九章 云城政变
- 473 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莅临
- 474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兄弟
- 475 第四百七十二章 图穷匕见
- 476 第四百七十三章 殇
- 477 第四百七十四章 失落
- 478 第四百七十五章 展昭的粉丝
- 479 第四百七十六章 拜师记
- 480 第四百七十七章 还施彼身
- 481 第四百七十八章 比斗
- 482 第四百七十九章 喜欢
- 483 第四百八十章 鸡兔同笼
- 484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下战书
- 485 第四百八十二章 疯狂的管理员
- 486 第四百八十三章 传授
- 487 第四百八十四章 跟屁虫
- 488 第四百八十五章 锦衣夜行
- 489 第四百八十六章 明星范儿
- 490 第四百八十七章 郡主别走
- 491 第四百八十八章 冒雨
- 492 第四百八十九章 遮雨伞
- 493 第四百九十章 童年的伙伴
- 494 第四百九十一章 险情
- 495 第四百九十二章 **
- 496 第四百九十三章 撤退
- 497 第四百九十四章 郡主快跑
- 498 第四百九十五章 湮没
- 499 第四百九十六章 施救
- 500 第四百九十七章 被救
- 501 第四百九十八章 仇恨
- 502 第四百九十九章 谁入了谁的局
- 503 第五百章 没心没肺的苏醒
- 504 第五百零一章 女子书院
- 505 第五百零二章 好办法
- 506 第五百零三章 老三的妖蛾子
- 507 第五百零四章 有志气的人生
- 508 第五百零五章 习惯
- 509 第五百零六章 如意
- 510 第五百零七章 准备
- 511 第五百零八章 毒物
- 512 第五百零九章 母子
- 513 第五百一十章 耳光
- 514 桂林之行的一点感想
- 515 第五百一十一章 渣
- 516 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疾
- 517 第五百一十三章 救心丹
- 518 第五百一十四章 影五
- 519 第五百一十五章 趴下
- 520 第五百一十六章 天真
- 521 第五百一十七章 直面
- 522 第五百一十八章 卖娘记
- 523 第五百一十九章 手印
- 524 第五百二十章 精神有问题
- 525 第五百二十一章 狗血的除夕
- 526 第五百二十二章 害羞的男人
- 527 第五百二十三章 鸡蛋
- 528 第五百二十四章 猫和老鼠
- 529 第五百二十五章 推——倒
- 530 第五百二十六章 回京
- 531 第五百二十七章 十二生肖
- 532 第五百二十八章 福瑞
- 533 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头
- 534 第五百三十章 干你何事
- 535 第五百三十一章 枪很重要
- 536 第五百三十二章 皇子回归
- 537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关系
- 538 第五百三十四章 爱
- 539 第五百三十五章 甜园福地
- 540 万重阳的番外
- 541 万重阳的番外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百零六章 向文明迈进
第四百零六章 向文明迈进
阿圆的脑海里思路开始清晰,被忽视了的文化教育要提上日程,一百多个汉子想成为“兰博”这很不错,那就把“兰博”的故事再修整修整,既要让他“野蛮其体魄”,还要让他“文明其精神”。
就算是只为了自家两个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得提上日程,皇帝把一百多名军士交给了丈夫,不可能只希望他们练一副好身子骨,要想行军打仗打得漂亮,文韬武略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越想越明白的郡主可不得了了,张大山被派出去采购书籍,万重阳去找先生,就连阿圆自己,也第一次不钻到砖窑厂的小砖窑,而是盘腿坐在火炕上勾画新的故事书。
小时候看过的战争片电影也不少,能想起多少来就算多少吧,好歹提高一下军士们的兴趣。
两个小子竟然也破天荒的留在了娘亲身边,画完一张他们就率先琢磨一张,尤其是关于游击战的理论解说,连白承光都被展堂拉了来观摩。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其实是前世的军事家领袖提出的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简称“游击作战十六字诀”。
这十六字诀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领袖做出的一副对联,其原对联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爷儿三个抱着那几张军事故事画稿小声商谈。阿圆这边继续埋头勾勒与文字记录,再把初中时期背过的那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撵到宣纸上去。先秦时期: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大军对抗17万,依然令对方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 3万对抗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伊阙之战,白起 12万——24万,全歼……
也许战争的名字和地点有可能弄混,但是成败的原因不能随便改头换面。要让军士们首先知道,任何战役的成功都不仅仅只凭借力气,将帅的脑子是更关键的利器……
这一夜儿子们又得到了听母亲讲故事睡觉的福利,宋好好睡着以后,隔壁的《三国演义》就开了头。既然儿子们表现出来的兴趣目前集中在军营这里,当娘的,自然也得把精力都投入到有关战争的方方面面。
手指头酸疼嗓子沙哑的郡主终于回到卧室,连常备的洗浴程序都想省略,好在懂事儿的男人抱起媳妇儿接替了任务。费了不少劲儿,才安置到炕头儿。
“媳妇你放心吧,我听懂了你的意思,咱这两个儿子,就培养成文武全才好了,我以后也跟着他们继续学习,就像当初每天晚上跟儿子们演习兵法一样……”。
白承光的优点是不说假话,阿圆摆摆手点个头,就急急忙忙去梦周公,虽然,这一晚上都净是在各个战争片的梦境里穿梭了。
丢下了一整天的玻璃试验,却就在这一天出了明显的成果。
小五也是清早赶回砖窑的,现在他每天都尽可能回县城里陪伴待产的妻子,昨日里小五忙销售去了,郡主又嘱咐过多烧一会儿,负责添火的雇工就没敢停,以至于郡主始终没再回砖窑,那火就一直烧着……
可是,奇迹就是这么出现的,当小五撵雇工回去休息,自己照例打开小砖窑准备再一次迎接失败的时候,他发现那些试验球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扁扁的平平的一块东西,甚至还像可以流动似的。
砖窑里毕竟太热了,小五决定再等等冷却之后的效果,于是冒着巨大的热气对着那几块怪异的东西泼冷水,“刺啦——”一声,然后又传来“咔吧——”碎裂的声响……
不过,有一块还是完整的,就像外面水缸表面的那层冰一般晶莹剔透。
小五的手脚就有些不听使唤了,再也不敢轻易去扒拉那块宝贝,好不容易才拖拉着双腿去找东家汇报。
阿圆还在笔耕不辍呢,闻言丢下纸笔就跑,脚上的鞋子都没顾得上穿好,据说,一心做学问的专家都得这样……
其实这块东西跟前世的玻璃还不算很像,但是,足够透明了是一定的,看来除了调整材料的比例,火候的延长也是奇迹的必备品。
再结合真金火炼淬炼的原理,就能解决玻璃遇冷就碎裂的问题,两个人只觉得浑身都长满了劲儿,那没别的可说的了,继续做试验品,继续烧吧!
有了玻璃,可不仅仅是鼓了钱包这点出息,最起码,自家的窗户不用再纸糊了,省的冬日里屋里总是昏暗暗的看不清东西。
“小五,玻璃做好了以后,砖窑厂的红砖继续降价,我们只凭借玻璃这一块买卖就能做的盆满钵满,而且这是新产品,市场上绝无仅有,销量不是一般的大……”,阿圆一边动手在把材料捏成个小兔子形状,一边絮絮叨叨的对小五讲述美好的前景。
“那我们干脆不烧砖了行不行?东家,既然这玻璃这般金贵,专心做这一样不是更好?”小五也学着阿圆胡乱捏制材料,他手笨,只能捏出个粗碗的形状。
阿圆一板脸:“背一遍我们砖窑厂的宗旨!”
砖窑厂有什么宗旨?还不就是那句宣传标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庇我天下寒士尽欢颜”吗?
小五“呸”的啐了自己一口,傻笑几声:“东家我是说着玩儿的,咱家的砖窑,非得等到老百姓都住上了砖房才能停工,再降价的话,就都能买得起啦!”
“你接着再找几个铁匠,做几件这样的家什。”做完了玻璃坯子,阿圆又勾画了一张铁皮盒子的图形,斜斜的立一个架子,可以安置在屋顶。
铁皮盒子上面设计了安装玻璃用的凹槽,等这一窑试验品烧出来,成功的话,就可以试验制作平面玻璃了。
“这东西烧的时间长了会成水一样,东家,真的不需要先做一个模子吗?”小五在排放两个人的试验品,捏的倒是有样子,只不能确定烧出来会是什么样。
“先这么试试吧,交代下去,烧——六个时辰就熄火,冷却后再看效果。”
事实上阿圆始终心里没底气,到底昨儿烧出来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前世的玻璃,她都不敢确定,因为,那模样似是而非,硬度、脆度,都跟记忆里有差距。
万重阳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出来合适的先生,干脆把自己的师爷差遣了来,识文断字是没问题的,而且还喜欢读些兵书,喜欢高谈阔论战争。
做吴路的思想工作很简单,阿圆把“兰博”描述成一个知识型特警人员就可以了,故事讲完,师爷见面,军士们的训练课程马上多了一项。
师爷姓黄,平生第一次给人上课,竟然还有点紧张,阿圆坐在最前面,看见黄师爷的两条大腿一直在抖动,手指头也犯抽。
身边的两个小子开始嬉笑,因为黄师爷自从站到前面去,半晌儿还没说出一个字,脸上的汗水倒是有增无减,在大冷的天儿,很罕见。
展堂的眼睛看到了母亲的瞪眼示意,于是很舍不得的出溜下了座位,给黄师爷递过去一个小本子,然后挤眉弄眼的回来了。
那是一本连环画,关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黄师爷其实也知道不少,翻到第二页,那手指头就不抽抽了,清一清嗓子就开始宣讲。
赤壁之战很能引人入胜,黄师爷终于又想起自己临来前的准备,于是侃侃而谈,老学究再加上做师爷必备的老奸巨猾,足可以唬弄住百十个兵蛋子……
总之,第一堂课的效果不错,最起码,大家达成了共识,当将领的,不但要跨上战马能征善战,还要学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减少自家伤亡的军事手段,就是俗称的“会动脑子”。
很遗憾的一点就是,这一上课,发现大字不识的军士还存在着不少,或者就是能狗刨儿一笔自己的名字就算能耐了。
这还不如白承光现在呢!马王爷当年安排专人特训他的成就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能看懂兵书,能书写信件,还能讲出几个军事韬略……
人死去了,后辈儿们就往往会记起所有的好来,而选择遗忘所有的伤害。白承光愣愣的回忆起亲生父亲的样子,一时之间,还有些痴……。
读过几天书的白承耀,这会儿有些扬风炸毛,拉着齐子玉笑得跟二百五似的。
郡主手一挥,帮着定下一条新规矩,每天晚上睡觉前,十个人一组学习认字,按照黄师爷布置的任务,认字的军士教给不认字的战友,完不成的话,集体挨训。
吴路也手一挥:“完不成的小组,不但集体挨训,还要集体受罚!”
ps:
感谢夏天葡萄和鱼031269的粉红票!
就算是只为了自家两个孩子,教育的问题也得提上日程,皇帝把一百多名军士交给了丈夫,不可能只希望他们练一副好身子骨,要想行军打仗打得漂亮,文韬武略少了哪一样都不行。
越想越明白的郡主可不得了了,张大山被派出去采购书籍,万重阳去找先生,就连阿圆自己,也第一次不钻到砖窑厂的小砖窑,而是盘腿坐在火炕上勾画新的故事书。
小时候看过的战争片电影也不少,能想起多少来就算多少吧,好歹提高一下军士们的兴趣。
两个小子竟然也破天荒的留在了娘亲身边,画完一张他们就率先琢磨一张,尤其是关于游击战的理论解说,连白承光都被展堂拉了来观摩。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其实是前世的军事家领袖提出的关于人民军队在“敌强我弱”条件下广泛开展游击作战的指导性方针,简称“游击作战十六字诀”。
这十六字诀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江西宁都小布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上,领袖做出的一副对联,其原对联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爷儿三个抱着那几张军事故事画稿小声商谈。阿圆这边继续埋头勾勒与文字记录,再把初中时期背过的那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撵到宣纸上去。先秦时期: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大军对抗17万,依然令对方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 3万对抗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阴晋之战。吴起 5万——50万 大败秦军;伊阙之战,白起 12万——24万,全歼……
也许战争的名字和地点有可能弄混,但是成败的原因不能随便改头换面。要让军士们首先知道,任何战役的成功都不仅仅只凭借力气,将帅的脑子是更关键的利器……
这一夜儿子们又得到了听母亲讲故事睡觉的福利,宋好好睡着以后,隔壁的《三国演义》就开了头。既然儿子们表现出来的兴趣目前集中在军营这里,当娘的,自然也得把精力都投入到有关战争的方方面面。
手指头酸疼嗓子沙哑的郡主终于回到卧室,连常备的洗浴程序都想省略,好在懂事儿的男人抱起媳妇儿接替了任务。费了不少劲儿,才安置到炕头儿。
“媳妇你放心吧,我听懂了你的意思,咱这两个儿子,就培养成文武全才好了,我以后也跟着他们继续学习,就像当初每天晚上跟儿子们演习兵法一样……”。
白承光的优点是不说假话,阿圆摆摆手点个头,就急急忙忙去梦周公,虽然,这一晚上都净是在各个战争片的梦境里穿梭了。
丢下了一整天的玻璃试验,却就在这一天出了明显的成果。
小五也是清早赶回砖窑的,现在他每天都尽可能回县城里陪伴待产的妻子,昨日里小五忙销售去了,郡主又嘱咐过多烧一会儿,负责添火的雇工就没敢停,以至于郡主始终没再回砖窑,那火就一直烧着……
可是,奇迹就是这么出现的,当小五撵雇工回去休息,自己照例打开小砖窑准备再一次迎接失败的时候,他发现那些试验球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扁扁的平平的一块东西,甚至还像可以流动似的。
砖窑里毕竟太热了,小五决定再等等冷却之后的效果,于是冒着巨大的热气对着那几块怪异的东西泼冷水,“刺啦——”一声,然后又传来“咔吧——”碎裂的声响……
不过,有一块还是完整的,就像外面水缸表面的那层冰一般晶莹剔透。
小五的手脚就有些不听使唤了,再也不敢轻易去扒拉那块宝贝,好不容易才拖拉着双腿去找东家汇报。
阿圆还在笔耕不辍呢,闻言丢下纸笔就跑,脚上的鞋子都没顾得上穿好,据说,一心做学问的专家都得这样……
其实这块东西跟前世的玻璃还不算很像,但是,足够透明了是一定的,看来除了调整材料的比例,火候的延长也是奇迹的必备品。
再结合真金火炼淬炼的原理,就能解决玻璃遇冷就碎裂的问题,两个人只觉得浑身都长满了劲儿,那没别的可说的了,继续做试验品,继续烧吧!
有了玻璃,可不仅仅是鼓了钱包这点出息,最起码,自家的窗户不用再纸糊了,省的冬日里屋里总是昏暗暗的看不清东西。
“小五,玻璃做好了以后,砖窑厂的红砖继续降价,我们只凭借玻璃这一块买卖就能做的盆满钵满,而且这是新产品,市场上绝无仅有,销量不是一般的大……”,阿圆一边动手在把材料捏成个小兔子形状,一边絮絮叨叨的对小五讲述美好的前景。
“那我们干脆不烧砖了行不行?东家,既然这玻璃这般金贵,专心做这一样不是更好?”小五也学着阿圆胡乱捏制材料,他手笨,只能捏出个粗碗的形状。
阿圆一板脸:“背一遍我们砖窑厂的宗旨!”
砖窑厂有什么宗旨?还不就是那句宣传标语:“安得广厦千万间,庇我天下寒士尽欢颜”吗?
小五“呸”的啐了自己一口,傻笑几声:“东家我是说着玩儿的,咱家的砖窑,非得等到老百姓都住上了砖房才能停工,再降价的话,就都能买得起啦!”
“你接着再找几个铁匠,做几件这样的家什。”做完了玻璃坯子,阿圆又勾画了一张铁皮盒子的图形,斜斜的立一个架子,可以安置在屋顶。
铁皮盒子上面设计了安装玻璃用的凹槽,等这一窑试验品烧出来,成功的话,就可以试验制作平面玻璃了。
“这东西烧的时间长了会成水一样,东家,真的不需要先做一个模子吗?”小五在排放两个人的试验品,捏的倒是有样子,只不能确定烧出来会是什么样。
“先这么试试吧,交代下去,烧——六个时辰就熄火,冷却后再看效果。”
事实上阿圆始终心里没底气,到底昨儿烧出来的这个东西是不是前世的玻璃,她都不敢确定,因为,那模样似是而非,硬度、脆度,都跟记忆里有差距。
万重阳一时半会儿的找不出来合适的先生,干脆把自己的师爷差遣了来,识文断字是没问题的,而且还喜欢读些兵书,喜欢高谈阔论战争。
做吴路的思想工作很简单,阿圆把“兰博”描述成一个知识型特警人员就可以了,故事讲完,师爷见面,军士们的训练课程马上多了一项。
师爷姓黄,平生第一次给人上课,竟然还有点紧张,阿圆坐在最前面,看见黄师爷的两条大腿一直在抖动,手指头也犯抽。
身边的两个小子开始嬉笑,因为黄师爷自从站到前面去,半晌儿还没说出一个字,脸上的汗水倒是有增无减,在大冷的天儿,很罕见。
展堂的眼睛看到了母亲的瞪眼示意,于是很舍不得的出溜下了座位,给黄师爷递过去一个小本子,然后挤眉弄眼的回来了。
那是一本连环画,关于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黄师爷其实也知道不少,翻到第二页,那手指头就不抽抽了,清一清嗓子就开始宣讲。
赤壁之战很能引人入胜,黄师爷终于又想起自己临来前的准备,于是侃侃而谈,老学究再加上做师爷必备的老奸巨猾,足可以唬弄住百十个兵蛋子……
总之,第一堂课的效果不错,最起码,大家达成了共识,当将领的,不但要跨上战马能征善战,还要学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减少自家伤亡的军事手段,就是俗称的“会动脑子”。
很遗憾的一点就是,这一上课,发现大字不识的军士还存在着不少,或者就是能狗刨儿一笔自己的名字就算能耐了。
这还不如白承光现在呢!马王爷当年安排专人特训他的成就还是不错的,最起码,能看懂兵书,能书写信件,还能讲出几个军事韬略……
人死去了,后辈儿们就往往会记起所有的好来,而选择遗忘所有的伤害。白承光愣愣的回忆起亲生父亲的样子,一时之间,还有些痴……。
读过几天书的白承耀,这会儿有些扬风炸毛,拉着齐子玉笑得跟二百五似的。
郡主手一挥,帮着定下一条新规矩,每天晚上睡觉前,十个人一组学习认字,按照黄师爷布置的任务,认字的军士教给不认字的战友,完不成的话,集体挨训。
吴路也手一挥:“完不成的小组,不但集体挨训,还要集体受罚!”
ps:
感谢夏天葡萄和鱼031269的粉红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