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1 第四百九十二章 不适
- 492 第四百九十三章 烤片
- 493 第四百九十四章 养猫
- 494 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事
- 495 第四百九十六章 情绪
- 496 第四百九十七章 难民
- 497 第四百九十八章 探营
- 498 第四百九十九章 调包
- 499 第五百章 贪吃
- 500 第五百零一章 屯田
- 501 第五百零二章 采纳
- 502 第五百零三章 安置
- 503 第五百零四章 编制
- 504 第五百零五章 评理
- 505 第五百零六章 创收
- 506 第五百零七章 非议
- 507 第五百零八章 误事
- 508 第五百零九章 守臣
- 509 第五百一十章 责任
- 510 第五百一十一章 连韵
- 511 第五百一十二章 骑马
- 512 第五百一十三章 教化
- 513 第五百一十四章 踏青
- 514 第五百一十五章 邂逅
- 515 第五百一十六章 送嫁
- 516 第五百一十七章 夏夜
- 517 第五百一十八章 简单
- 518 第五百一十九章 调换
- 519 第五百二十章 烤鱼
- 520 第五百二十一章 教他
- 521 第五百二十二章 陷饼
- 522 第五百二十三章 围观
- 523 第五百二十四章 边贸
- 524 第五百二十五章 恩爱
- 525 第五百二十六章 待产
- 526 第五百二十七章 出世
- 527 第五百二十八章 抚养
- 528 第五百二十九章 方案
- 529 第五百三十章 钱庄
- 530 第五百三十一章 境界
- 531 第五百三十二章 回庄
- 532 第五百三十三章 商议
- 533 第五百三十四章 小姐
- 534 第五百三十五章 选媳
- 535 第五百三十六章 花落
- 536 第五百三十七章 谁家
- 537 第五百三十八章 关心
- 538 第五百三十九章 圈套
- 539 第五百四十章 再遇
- 540 第五百四十一章 功过
- 541 第五百四十二章 相处
- 542 第五百四十三章 糊涂
- 543 第五百四十四章 太快
- 544 第五百四十五章 坑孙
- 545 第五百四十六章 来信
- 546 第五百四十七章 病情
- 547 第五百四十八章 今昔
- 548 第五百四十九章 荣归
- 549 第五百五十章 旧识
- 550 第五百五十一章 熟人
- 551 第五百五十二章 探望
- 552 第五百五十三章 交待
- 553 第五百五十四章 盘问
- 554 第五百五十五章 揭穿
- 555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处置
- 556 第五百五十七章 搬离
- 557 第五百五十八章 忆苦
- 558 第五百五十九章 思甜
- 559 第五百六十章 塞阳
- 560 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变
- 561 第五百六十二章 救人
- 562 第五百六十三章 接旨
- 563 第五百六十四章 劝告
- 564 第五百六十五章 安置
- 565 第五百六十六章 哭声
- 566 第五百六十七章 被围
- 567 第五百六十八章 重建
- 568 第五百六十九章 求策
- 569 第五百七十章 值得
- 570 第五百七十一章 推让
- 571 第五百七十二章 有女
- 572 第五百七十三章 焦心
- 573 第五百七十四章 归途
- 574 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生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百零二章 采纳
第五百零二章 采纳
第五百零二章 采纳
好一个屯田戍边!
景帝接到朱义的折子的时候,朝中也有御史弹骇云山说他不务正业,不顾国之安危劳民伤财想要好喜贪功。
同时,也有御史弹骇海纳郡主私自前往前线收买民心,夫妻二人居心叵测。
所有的折子留中不发,景帝倒想知道,还有些什么花样出来。
凌云山庄的影响力有多深远景帝是知道的,而乔小乔的金手指景帝也是甘拜下风。如果说夫妻二人联手,或许还真的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景帝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屯田戍边到底可不可取。
“爷,前方急奏,内里还有海纳郡主的一封信!”正在这时全总管捧了云山的奏折进来汇报。说是休整期前方无战事,但是皇帝还是经常彻夜无眠,脸上的焦虑全总管可是看得见的。好在由云山挂帅出征收复了一个小城镇,只是也不知道这次夫妻俩人又说了什么事。
乔小乔没有写奏折,那样显得太正式。
她以书信的形式建议景帝在失地免赋税,号召当地的难民回原籍重新建设家园,用行动支持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正如兰老爷子所想,背井离乡不是饿死就是穷死,奔波劳累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给其附近的城镇乡村带去了不少安全隐患不好治理。而如果朝廷颁发安民告示,鼓励难民回乡,只要战事一年不停就一年不用交赋税,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的。
“爷,与命相比,钱财估计都是身外之的吧?”当全总管被景帝问着乔小乔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时,他还是忍不住吐槽了:“战事一日不结束,生命财产安全一日就得不到保障,哪怕安民告示贴出估计也没什么用!”
“你是不相信云帅的本事还是不相信朕用人的眼光?”景帝倒觉得这个方法可行,用乔小乔的话说,且不说让边境民众支援战急。如果他们都回了乡搞好了生产,她自己要买个米面买点家禽牲畜也方面,而不是像现在花钱都找不到东西买:“再则,朕的皇妹都在边境亲自操劳,她尊贵的身份都不怕丧命,尔等还有什么不舍的?”
“爷这是要曝光海纳郡主的行踪?”全总管有些不解,毕竟每一次八王爷出宫都是秘密行动的,去向绝对不会泄露。而听皇帝的意思,是在安民告示里写上那么一句:海纳郡主为了支持夫君抗敌亲自在前线都在边防种田。
“非常时期时常手段,海纳身边有凌云山庄的护卫,相信她能护得了皇叔的皇婶的安全,朕决定了就这么办!”景帝觉得乔小乔的建议很好,他相当期待来年的丰收时刻的到来。
您既然都决定了,还问我等奴才干嘛,全总管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当然面上不敢有任何显现。
而最让他想到好笑的是这么一纸安民告示的出台其实就是深深的打了那些想尽办法弹骇海纳郡主夫妇御史的脸。
一边是置之不理;一边是大力宣扬,皇帝的态度朝臣们也就心知肚明了。
“万岁爷,此计万万不可啊!”也有那顽固的人顶力劝阻:“前方战局未定,战事瞬息万变,朝廷一纸安民告示出去,千千万万的难民回到失地,倘若战乱再起,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
此谏言一出,景帝的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
而聪明的朝臣们也在心里替他默哀,历朝历代,皇帝都是喜欢听好的,像这般大胆的言辞放在朝堂上说出来也是极其愚蠢的。你可以说海纳郡主置难民的性命于不顾;而不该说是朝廷让他们送死。
说小是关心难民安危,说大是咒骂战事将不利于本国,更有置疑皇帝的英明之嫌。
他们齐齐在想,明年的今朝或许就是你的忌日了!
“朕知道,你是关心难民;但朕同时也要告诉你,无论是难民,还是朕的皇妹,他们每一个人的命都很重要,朕断不会置他们安危于不顾,你给朕好好的活着,好好睁大你的眼睛看着,不久的将来前线将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退朝!”不等他们辩解,景帝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
“退朝!”全总管连忙高声呼喊,一边上前掺扶了景帝退回后殿,一边也暗骂那位不长眼的大臣,好好的心情又给搅了。
退朝后的众位大臣见那位抹汗的御史都替他叹息。也幸好景帝不暴戾,否则早就人头落地。
不过,通过这件事让他们也感觉到了一点危机,那就是是景帝重用的人才是新进的海纳郡主夫妻,但凡是他们说的估计都是正确的,但凡反对他们说的估计都要被皇帝记恨。明白了这一点,人精一样的人们就开始谋划着要寻机会靠近海纳郡主才行。
无奈这二位一向深入简出,颇有当年八王爷的风范,更有甚者流行四起,说海纳郡主原本就是八王爷的亲女。
“爷,坊间传言八王爷当年出京流历遇着了王妃暗结珠胎,如今才有了机会让她们认祖归宗!”全总管也是想要逗景帝开心,将民间流言说给了他听。
“一派胡言!”且不说皇叔几十年从未离京半步,就算他真有心仪的女子,硕大一个皇家还容不下吗?何况,皇叔从来就未在意过皇位更不需要妻族的助力,他与前皇婶青梅竹马伉俪情深,前皇婶逝去了几十年如今才走出来,又何来暗结珠胎之说啊:“朕看他们是太闲了吧!”因为有乔小乔给创造的财富,这次战事还没有加重赋税和苛捐,日子好过就有时间闲谈。
乔小乔很快得到了皇帝的回信和表扬,同来的还是安民告示。
“小乔啊,这有用吗?”皇帝的旨意一下来,高穗倒替女儿着急了:“娘真怕雷声大雨点小,毕竟这些流民已逃难了,再回来他们肯定会害怕的!”
“应该有一点用处!”乔小乔知道高穗是担心自己,她不停的宽慰着娘亲:“娘,您想啊,没有赋税苛捐,种出来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边防这边又有云山看守稳定下来,大胆一些的乡民应该会回来!”
好一个屯田戍边!
景帝接到朱义的折子的时候,朝中也有御史弹骇云山说他不务正业,不顾国之安危劳民伤财想要好喜贪功。
同时,也有御史弹骇海纳郡主私自前往前线收买民心,夫妻二人居心叵测。
所有的折子留中不发,景帝倒想知道,还有些什么花样出来。
凌云山庄的影响力有多深远景帝是知道的,而乔小乔的金手指景帝也是甘拜下风。如果说夫妻二人联手,或许还真的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景帝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屯田戍边到底可不可取。
“爷,前方急奏,内里还有海纳郡主的一封信!”正在这时全总管捧了云山的奏折进来汇报。说是休整期前方无战事,但是皇帝还是经常彻夜无眠,脸上的焦虑全总管可是看得见的。好在由云山挂帅出征收复了一个小城镇,只是也不知道这次夫妻俩人又说了什么事。
乔小乔没有写奏折,那样显得太正式。
她以书信的形式建议景帝在失地免赋税,号召当地的难民回原籍重新建设家园,用行动支持这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正如兰老爷子所想,背井离乡不是饿死就是穷死,奔波劳累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大量难民流离失所,给其附近的城镇乡村带去了不少安全隐患不好治理。而如果朝廷颁发安民告示,鼓励难民回乡,只要战事一年不停就一年不用交赋税,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的。
“爷,与命相比,钱财估计都是身外之的吧?”当全总管被景帝问着乔小乔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时,他还是忍不住吐槽了:“战事一日不结束,生命财产安全一日就得不到保障,哪怕安民告示贴出估计也没什么用!”
“你是不相信云帅的本事还是不相信朕用人的眼光?”景帝倒觉得这个方法可行,用乔小乔的话说,且不说让边境民众支援战急。如果他们都回了乡搞好了生产,她自己要买个米面买点家禽牲畜也方面,而不是像现在花钱都找不到东西买:“再则,朕的皇妹都在边境亲自操劳,她尊贵的身份都不怕丧命,尔等还有什么不舍的?”
“爷这是要曝光海纳郡主的行踪?”全总管有些不解,毕竟每一次八王爷出宫都是秘密行动的,去向绝对不会泄露。而听皇帝的意思,是在安民告示里写上那么一句:海纳郡主为了支持夫君抗敌亲自在前线都在边防种田。
“非常时期时常手段,海纳身边有凌云山庄的护卫,相信她能护得了皇叔的皇婶的安全,朕决定了就这么办!”景帝觉得乔小乔的建议很好,他相当期待来年的丰收时刻的到来。
您既然都决定了,还问我等奴才干嘛,全总管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当然面上不敢有任何显现。
而最让他想到好笑的是这么一纸安民告示的出台其实就是深深的打了那些想尽办法弹骇海纳郡主夫妇御史的脸。
一边是置之不理;一边是大力宣扬,皇帝的态度朝臣们也就心知肚明了。
“万岁爷,此计万万不可啊!”也有那顽固的人顶力劝阻:“前方战局未定,战事瞬息万变,朝廷一纸安民告示出去,千千万万的难民回到失地,倘若战乱再起,无疑是让他们去送死!”
此谏言一出,景帝的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
而聪明的朝臣们也在心里替他默哀,历朝历代,皇帝都是喜欢听好的,像这般大胆的言辞放在朝堂上说出来也是极其愚蠢的。你可以说海纳郡主置难民的性命于不顾;而不该说是朝廷让他们送死。
说小是关心难民安危,说大是咒骂战事将不利于本国,更有置疑皇帝的英明之嫌。
他们齐齐在想,明年的今朝或许就是你的忌日了!
“朕知道,你是关心难民;但朕同时也要告诉你,无论是难民,还是朕的皇妹,他们每一个人的命都很重要,朕断不会置他们安危于不顾,你给朕好好的活着,好好睁大你的眼睛看着,不久的将来前线将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象,退朝!”不等他们辩解,景帝怒气冲冲的站了起来。
“退朝!”全总管连忙高声呼喊,一边上前掺扶了景帝退回后殿,一边也暗骂那位不长眼的大臣,好好的心情又给搅了。
退朝后的众位大臣见那位抹汗的御史都替他叹息。也幸好景帝不暴戾,否则早就人头落地。
不过,通过这件事让他们也感觉到了一点危机,那就是是景帝重用的人才是新进的海纳郡主夫妻,但凡是他们说的估计都是正确的,但凡反对他们说的估计都要被皇帝记恨。明白了这一点,人精一样的人们就开始谋划着要寻机会靠近海纳郡主才行。
无奈这二位一向深入简出,颇有当年八王爷的风范,更有甚者流行四起,说海纳郡主原本就是八王爷的亲女。
“爷,坊间传言八王爷当年出京流历遇着了王妃暗结珠胎,如今才有了机会让她们认祖归宗!”全总管也是想要逗景帝开心,将民间流言说给了他听。
“一派胡言!”且不说皇叔几十年从未离京半步,就算他真有心仪的女子,硕大一个皇家还容不下吗?何况,皇叔从来就未在意过皇位更不需要妻族的助力,他与前皇婶青梅竹马伉俪情深,前皇婶逝去了几十年如今才走出来,又何来暗结珠胎之说啊:“朕看他们是太闲了吧!”因为有乔小乔给创造的财富,这次战事还没有加重赋税和苛捐,日子好过就有时间闲谈。
乔小乔很快得到了皇帝的回信和表扬,同来的还是安民告示。
“小乔啊,这有用吗?”皇帝的旨意一下来,高穗倒替女儿着急了:“娘真怕雷声大雨点小,毕竟这些流民已逃难了,再回来他们肯定会害怕的!”
“应该有一点用处!”乔小乔知道高穗是担心自己,她不停的宽慰着娘亲:“娘,您想啊,没有赋税苛捐,种出来多少都是自己的,而且边防这边又有云山看守稳定下来,大胆一些的乡民应该会回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