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5 你会是我的(一)
- 86 你会是我的(二)
- 87 找上门来的段墨(一)
- 88 找上门来的段墨(二)
- 89 不许为难她(一)
- 90 不许为难她(二)
- 91 不许为难她(三)
- 92 谁在找她(一)
- 93 谁在找她(二)
- 94 踏雪追来是韩王(一)
- 95 踏雪追来是韩王(二)
- 96 踏雪追来是韩王(三)
- 97 再次消失的卫芊(一)
- 98 再次消失的卫芊(二)
- 99 再次消失的卫芊(三)
- 100 谁先找到她(一)
- 101 谁先找到她(二)
- 102 夺妻之恨(一)
- 103 夺妻之恨(二)
- 104 当个姬妾就好(一)
- 105 当个姬妾就好(二)
- 106 给你一个战场(一)
- 107 给你一个战场(二)
- 108 不一样的韩非(一)
- 109 不一样的韩非(二)
- 110 孩子没有了(一)
- 111 孩子没有了(二)
- 112 臣妾有功(一)
- 113 臣妾有功(二)
- 114 动情了(一)
- 115 动情了(二)
- 116 王孙如故(一)
- 117 王孙如故(二)
- 118 各有坚持(一)
- 119 各有坚持(二)
- 120 各有坚持(三)
- 121 挫了谁的锐气(一)
- 122 挫了谁的锐气(二)
- 123 可以示弱不能退让(一)
- 124 可以示弱不能退让(二)
- 125 再生间隙(一)
- 126 再生间隙(二)
- 127 出宫(一)
- 128 出宫(二)
- 129 鲁齐的琴师(一)
- 130 鲁齐的琴师(二)
- 131 难道爱上了(一)
- 132 难道爱上了(二)
- 133 韩王的女人(一)
- 134 韩王的女人(二)
- 135 亲自送她走(一)
- 136 亲自送她走(二)
- 137 男人间的对话(一)
- 138 男人间的对话(二)
- 139 只要你幸福(一)
- 140 只要你幸福(二)
- 141 放手了,仍然可以守望(一)
- 142 放手了,仍然可以守望(二)
- 143 变故(一)
- 144 变故(二)
- 145 冷战(一)
- 146 冷战(二)
- 147 还要坚持吗(一)
- 148 还要坚持吗(二)
- 149 越公主之死(一)
- 150 越公主之死(二)
- 151 越公主之死(三)
- 152 越公主之死(四)
- 153 越公主之死(五)
- 154 越公主之死(六)
- 155 大局初定(一)
- 156 大局初定(二)
- 157 离间(一)
- 158 离间(二)
- 159 离间(三)
- 160 愤怒的卫姣(一)
- 161 愤怒的卫姣(二)
- 162 是谁负了谁(一)
- 163 是谁负了谁(二)
- 164 两两想忘
- 165 两两想忘(二)
- 166 决绝(一)
- 167 决绝(二)
- 168 后事(一)
- 169 后事(二)
- 170 暗战(一)
- 171 暗战(二)
- 172 突至(一)
- 173 突至(二)
- 174 狂喜过后心更伤(一)
- 175 狂喜过后心更伤(二)
- 176 狂喜过后心更伤(三)
- 177 还了,清了
- 178 真正的段墨(一)
- 179 真正的段墨(二)
- 180 真相(一)
- 181 真相(二)
- 182 一败再败(一)
- 183 一败再败(二)
- 184 可以为你死(一)
- 185 可以为你死(二)
- 186 可以为你死(三)
- 187 秋歌(一)
- 188 秋歌(二)
- 189 清算(一)
- 190 清算(二)
- 191 重逢(三)
- 192 重逢(四)
- 193 生不相随死相随(一)
- 194 生不相随死相随(二)
- 195 心痛身死(一)
- 196 心痛身死(二)
- 197 鬼医后人(一)
- 198 鬼医后人(二)
- 199 魔女依依(一)
- 200 魔女依依(二)
- 201 这个男人我要了
- 202 这个男人我要了(二)
- 203 痛失鲁齐(一)
- 204 痛失鲁齐(二)
- 205 痛失鲁齐(三)
- 206 回不去了(一)
- 207 回不去了(二)
- 208 你是谁(一)
- 209 你是谁(二)
- 210 奇怪的感觉(一)
- 211 奇怪的感觉(二)
- 212 毒妇之死(一)
- 213 毒妇之死(二)
- 214 毒妇之死(三)
- 215 让他们敦伦(一)
- 216 让他们敦伦(二)
- 217 遇剌(一)
- 218 遇剌(二)
- 219 送给韩王的妇人(一)
- 220 送给韩王的妇人(二)
- 221 送给韩王的妇人(三)
- 222 烟雨太原(一)
- 223 烟雨太原(二)
- 224 烟雨太原(三)
- 225 生死同行(一)
- 226 生死同行(二)
- 227 生死同行(三)
- 228 最终的圆满
- 229 最终的圆满(二)
- 230 番外之——怜取眼前人
- 231 番外之——怜取眼前人(二)
- 232 番外之——今生无悔
- 233 番外之——原来是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踏雪追来是韩王(二)
踏雪追来是韩王(二)
马车返回大宅,卫芊才一回屋,便有侍婢赶紧地迎了上来,替她脱去狐皮大氅。睍莼璩伤
一众侍婢,将屋子里的炭火拔旺了,又煮茶温酒忙活开了。
直到茶香酒温,卫芊这才挥退侍婢,一个人依榻而坐,静静地品酒赏雪。
叟跟张槐一回府,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景象。
俩人躬身上前,小声禀道:“女郎,我们回来了。榛”
卫芊闻言抬头,静静地瞥了俩人一眼后,莞尔一笑:“卫将军所需的军粮够了么?”
“够了,够了!我等捐粮之后,不仅商户、庶民都有前去捐粮,到后来无论是公卿大臣,还是四大士族的人都唯恐被人看低了,一个个都抢着前去捐粮呢?”
叟呵呵笑着向卫芊禀道冶。
“是啊!属下还听说,这次捐粮最多的,要算苏城的卫良府上,据说他捐了足足三十车粟米,直连秦、苏、白、三大士族都比了下去。”
张槐的话,倒是让卫芊惊诧不已。
她没有想到,卫良还不算太笨,知道把握这样一个借着向朝廷示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身望,挽回自己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卫芊一笑,冲两人缓缓颔首道:“我知道了。”
说完,她径自端起几上的酒轻啜了一口。叟跟张槐相视一眼,俩人朝卫芊一揖,便退了出去。
因为顺利地募集到了足够的粮草,再加上前方战事吃紧,事隔一天,卫青便押着粮草上路了。
卫青走那一天,卫芊的马车远远地跟着,一直跟到城门口。
直到卫青的队伍走远了,远到看不见了,她才怏怏而返。
一路上卫芊在想,这一次也算是卫青从军之后第一次执行任务,如果他能将这些军粮顺利地送到前方段墨的手中,那么卫青这次的募粮便算是成功了。
从此以后,他在军的威望便会有所提高。
以后收复苏城的时候,三军行赏,功劳薄上必然少不了卫青这一笔。
到了那时候,卫青就算没有继续卫良的族长之位,无论是在士族或是在朝堂之上,必然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再说到了现在,就算卫良极力想要挽回声誉,他的族长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
卫氏未来的族长之位,卫氏的宗亲们必定会在嫡系长子的卫青,跟本族庶子出身的族叔卫能之间甄选。
如果这次卫青能为朝廷立下大功,以他嫡长子的身份,又有功名在身,族叔卫能只怕对族长的位置,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可是,明明是挺好的事,但是卫芊在一路往回走的时候,心里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直到她回到府中,用了膳食之后,这股隐约的担忧还在。
就在她心绪莫明的烦乱之际,朱嬷嬷从外面蹒跚着走了进来。
她直接走到卫芊面前,很是担忧地问道:“小姐,奴婢听说少主今天押粮去了苏城,你说这冰天雪地的,他押着那么多的粮草,得走上多少时间才能安然归来呀?”
几乎是朱嬷嬷的话音一落,卫芊心中灵光一闪,一些前世她根本不曾放在心上的细枝末节,突然从她脑海中冒了出来。
卫芊嗖地从榻上站起,大声唤道:“让叟快快前来见我。”
外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应诺之后,接着是一路小跑着离开的声音。
这会儿,卫芊也顾不上朱嬷嬷了,她又连续吩咐道:“叫张槐赶快集中府中护卫。快快替我着装,让驭夫府外候命。”
随着卫芊的一个个指令发出,原本安静的府第,突然便忙碌起来了。
待到叟匆匆赶来时,卫芊已经着装完毕,披着厚实的狐皮大氅,戴着纱帽的她正往外走去。
她几乎是一路走,一路跟叟交待道:“我要出远门一趟,府中护卫除了少数留守的,其余之人我要全部带走。叟,我离开后,府中上下所有的事,你看着拿主意就好了。”
叟唯唯诺诺,一路跟随着卫芊走出府门,直到她跳上马车,在张槐跟一百余护卫的拥护下急驰而去时,叟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竟然连卫芊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都忘记要问了。
一百余人的护卫队伍,不亚于一小股的私军队伍。卫芊一行急驰出城时,竟引得人人侧目。
直到出了城门,卫芊也没有告诉张槐,她这是要去哪里。
张槐忍不住驱马上前,对坐在奔驰着的马车中的卫芊大声问道:“郎主,我们这是要上哪去?”
直过了好一会儿,卫芊无比肯定的声音由马车内高声传出道:“随着卫将军押送粮草的队伍前行,记着,别让他发现我们在后面追着。”
张槐答应着交待了下去。
坐在奔行中马车里,卫芊正紧张地思索着。
她努力地回想着前生的种种,妄图再从中能记起一些关键的东西来。
然而,她所能想起来的,便是当年依稀听说过,那支押粮的队伍曾在半路遇到过前来夺粮的狄人的伏兵,导致全军覆没。
所幸韩王识破了狄人的诡计,率军赶了过来,虽然其时段人负责押粮的兵士俱已阵亡了,但好在那些好不容易才募来的粮食却没有被狄人夺走。
卫芊所有的记忆中能想起来的,也就这么多了。
而她之所以能想起这些,还是因为那次元氏大手笔地捐出了二十车粮的缘故。
那时的元氏,手上有卫芊陪嫁的奁田,加上又发了一笔横财,所以行事极为大方。
为了能博得太子段墨的另眼相看,以便将卫姣推上太子妃之位,元氏才砸下这等血本。
事实证明,她这二十车的粮食的确没有白捐。
正因为她在关键时刻捐的这二十车的粮,才让段墨对卫氏改观,继而在四大家族中,选择了从卫氏的姑子里,挑选他的太子妃人选。
那时候卫芊的清白已毁,无疑,卫姣是最大的受益者。
卫芊之所以知道,也仅仅是在某一次的宴席中,她刻意地制造了机会想要接近段墨,却在无意中,依稀听到段墨跟卫良提起过此事的。
至于狄人是在哪里设的伏?
是在什么时候设的伏?
韩王是在什么时候察觉过来,又匆匆赶到的,等等等等,卫芊就一概不知了。
既然想不起,那就得凭自己去想像,去猜测了。
在自己没有将这一切想明白之前,卫芊不想让卫青知道。
卫芊深知,如果没有确定狄人动手的时间跟地点,再想出相应的对策,那么自己就算跟着卫青也没有用。
毕竟,凭着她手上这一百来号人,怎么也不可能与凶悍的狄人对抗。凭着卫芊的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她无法从狄人的弯刀下救下卫青的。
由于卫芊的队伍轻骑从简,相对来说行走的速度比起押送着大批粮食的卫青要快。
奔行了一天之后她们终于追上了卫青的队伍,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卫芊仍然没有想出来狄人的动手时间跟地点来。
就在卫芊冥思苦想却一直不得要领的时候,张槐又再次驱马来问:“女郎,再往前走就到渡水了,我们这是要跟着卫将军直到苏城吗?”
渡水!
这两个字突然闯入卫芊的脑海时,几乎是电光火石之间,一种可能突然在卫芊心中划过。
因为她突然想起,韩非之所以坚持要在现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去收复苏城,是因为他断定,才占领苏城的狄人,在经过破城之后疯狂的烧杀掠夺之后,现在苏城内已经没有太多的粮食了。
正是他们收到眼哨传报,说狄人最近频繁出城守猎。由此韩非判断,苏城中的狄人,必然是出现了断粮的危机,所以才开始用他们本族的生存方式开始生活。
这种时候,段韩两国联合前去收复失地,别说是攻打,就是采取围困的方式,也足以将苏城内的狄人活活饿死。
卫芊突然想到,现在这种天气,正是渡水河面的冰期,这对不善水路的狄人无异是个天赐良机。
已经围城半月有余的狄人,在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想要活命唯一的办法,便是趁着渡水河面冰期,趁黑摸过渡水河,绕到段韩两军的后方的段国境内抢粮。
看来,前一世时护粮的军队之所以全军覆没,也不过是时运不好罢了。
那支军队只是恰好在那个时机经过渡水,恰好遇上了出来找机会寻找粮食的狄人。
再加上,渡水算是三军交战中的后方,这支段人军队完全没有意料到,狄人会在三面环水,前有段韩两国兵士围城的情形下,从结了冰的渡水河面上绕到两军的后方来夺粮,因大意而全部毙命于狄人之手。
想明白了这层道理,接下来就好办了。
卫芊立即招来张槐,让他逢村逢城必停,沿途收集用于照明用的牛油。
这些一路收集下来,卫芊搜集下来的牛油已经有了三辆马车之多。
到了这个时候,卫芊才下令,加速前进,超过卫青的押运队伍,直奔渡水河边。
卫芊是早卫青两天到达渡水的,那时河面虽有结冰,但并不太厚。
卫芊沿河而行,她突然想到,狄火这次的夺粮行动,看来竟是临时起的意。
察看完河水的结冰状况,卫青便让张槐在渡水河边的密林里扎下营来,并让人不间断地视察湖面的结冰状况,若是河面的积冰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之时,便禀告她知。
张槐答应着正要去办,卫芊又叫住他道:“今夜会有大雪,让你的兄弟们多砍些树木取暖,可让他们喝酒御寒,但不可饮醉。这里的事若是完成得好,回到太原城之后,女郎我定有重赏。”
张槐大笑着答应而去。
这一夜,卫芊用过张槐送来的野兔肉后,便在马车里将就着睡了一觉。
“女郎,河面上的冰已经足以让人行走了。
直到天亮之时,卫芊被守护在马车外的护卫的说话声诧然惊醒,她掀开车帘一看,外面便是一片莹白的世界。
利索地将自己打理好,卫芊一掀车帘,从马车跳了下来,踩着那齐膝深的积雪向河边走去。
渡水河边,张槐正带着护卫在察看河面的情况,见了卫芊到来,忙一揖行礼道:“女郎,河面已经可容人行走,现在要怎么办。”
卫芊看着河面,心里却在沉思:卫青的军队应该是在天快黑的时候经过,或是驻扎在这里,临时起意的狄人,应该也是在那个时间刚刚从结冰的河面上过来,才会与他迎面碰上的。
由此推断,狄人从河面过来,再加上他们集结的时间,应该是后半夜的时候。
想到这里,卫芊神色一整,朗声令道:“张槐听令!”
几天以来,张槐还是首次从卫芊脸上看到如此严肃的表情,当下大声应诺道:“属下听令!”
“从现在开始,你让兄弟们吃好喝好,把精神养好。”
“是!”
“入夜时分,让你的兄弟们在河边找个隐蔽的地方架锅熬油,务必保证所有牛油不能结冰。”
“是!”
“从现在开始,你派人沿着渡水河面巡视,如果发现河面有人向这边岸边走来,速速向我禀告。”
注:今天还有一更。
一众侍婢,将屋子里的炭火拔旺了,又煮茶温酒忙活开了。
直到茶香酒温,卫芊这才挥退侍婢,一个人依榻而坐,静静地品酒赏雪。
叟跟张槐一回府,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景象。
俩人躬身上前,小声禀道:“女郎,我们回来了。榛”
卫芊闻言抬头,静静地瞥了俩人一眼后,莞尔一笑:“卫将军所需的军粮够了么?”
“够了,够了!我等捐粮之后,不仅商户、庶民都有前去捐粮,到后来无论是公卿大臣,还是四大士族的人都唯恐被人看低了,一个个都抢着前去捐粮呢?”
叟呵呵笑着向卫芊禀道冶。
“是啊!属下还听说,这次捐粮最多的,要算苏城的卫良府上,据说他捐了足足三十车粟米,直连秦、苏、白、三大士族都比了下去。”
张槐的话,倒是让卫芊惊诧不已。
她没有想到,卫良还不算太笨,知道把握这样一个借着向朝廷示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身望,挽回自己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卫芊一笑,冲两人缓缓颔首道:“我知道了。”
说完,她径自端起几上的酒轻啜了一口。叟跟张槐相视一眼,俩人朝卫芊一揖,便退了出去。
因为顺利地募集到了足够的粮草,再加上前方战事吃紧,事隔一天,卫青便押着粮草上路了。
卫青走那一天,卫芊的马车远远地跟着,一直跟到城门口。
直到卫青的队伍走远了,远到看不见了,她才怏怏而返。
一路上卫芊在想,这一次也算是卫青从军之后第一次执行任务,如果他能将这些军粮顺利地送到前方段墨的手中,那么卫青这次的募粮便算是成功了。
从此以后,他在军的威望便会有所提高。
以后收复苏城的时候,三军行赏,功劳薄上必然少不了卫青这一笔。
到了那时候,卫青就算没有继续卫良的族长之位,无论是在士族或是在朝堂之上,必然也有他的一席之地。
再说到了现在,就算卫良极力想要挽回声誉,他的族长地位也是岌岌可危的。
卫氏未来的族长之位,卫氏的宗亲们必定会在嫡系长子的卫青,跟本族庶子出身的族叔卫能之间甄选。
如果这次卫青能为朝廷立下大功,以他嫡长子的身份,又有功名在身,族叔卫能只怕对族长的位置,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可是,明明是挺好的事,但是卫芊在一路往回走的时候,心里却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直到她回到府中,用了膳食之后,这股隐约的担忧还在。
就在她心绪莫明的烦乱之际,朱嬷嬷从外面蹒跚着走了进来。
她直接走到卫芊面前,很是担忧地问道:“小姐,奴婢听说少主今天押粮去了苏城,你说这冰天雪地的,他押着那么多的粮草,得走上多少时间才能安然归来呀?”
几乎是朱嬷嬷的话音一落,卫芊心中灵光一闪,一些前世她根本不曾放在心上的细枝末节,突然从她脑海中冒了出来。
卫芊嗖地从榻上站起,大声唤道:“让叟快快前来见我。”
外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应诺之后,接着是一路小跑着离开的声音。
这会儿,卫芊也顾不上朱嬷嬷了,她又连续吩咐道:“叫张槐赶快集中府中护卫。快快替我着装,让驭夫府外候命。”
随着卫芊的一个个指令发出,原本安静的府第,突然便忙碌起来了。
待到叟匆匆赶来时,卫芊已经着装完毕,披着厚实的狐皮大氅,戴着纱帽的她正往外走去。
她几乎是一路走,一路跟叟交待道:“我要出远门一趟,府中护卫除了少数留守的,其余之人我要全部带走。叟,我离开后,府中上下所有的事,你看着拿主意就好了。”
叟唯唯诺诺,一路跟随着卫芊走出府门,直到她跳上马车,在张槐跟一百余护卫的拥护下急驰而去时,叟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竟然连卫芊要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都忘记要问了。
一百余人的护卫队伍,不亚于一小股的私军队伍。卫芊一行急驰出城时,竟引得人人侧目。
直到出了城门,卫芊也没有告诉张槐,她这是要去哪里。
张槐忍不住驱马上前,对坐在奔驰着的马车中的卫芊大声问道:“郎主,我们这是要上哪去?”
直过了好一会儿,卫芊无比肯定的声音由马车内高声传出道:“随着卫将军押送粮草的队伍前行,记着,别让他发现我们在后面追着。”
张槐答应着交待了下去。
坐在奔行中马车里,卫芊正紧张地思索着。
她努力地回想着前生的种种,妄图再从中能记起一些关键的东西来。
然而,她所能想起来的,便是当年依稀听说过,那支押粮的队伍曾在半路遇到过前来夺粮的狄人的伏兵,导致全军覆没。
所幸韩王识破了狄人的诡计,率军赶了过来,虽然其时段人负责押粮的兵士俱已阵亡了,但好在那些好不容易才募来的粮食却没有被狄人夺走。
卫芊所有的记忆中能想起来的,也就这么多了。
而她之所以能想起这些,还是因为那次元氏大手笔地捐出了二十车粮的缘故。
那时的元氏,手上有卫芊陪嫁的奁田,加上又发了一笔横财,所以行事极为大方。
为了能博得太子段墨的另眼相看,以便将卫姣推上太子妃之位,元氏才砸下这等血本。
事实证明,她这二十车的粮食的确没有白捐。
正因为她在关键时刻捐的这二十车的粮,才让段墨对卫氏改观,继而在四大家族中,选择了从卫氏的姑子里,挑选他的太子妃人选。
那时候卫芊的清白已毁,无疑,卫姣是最大的受益者。
卫芊之所以知道,也仅仅是在某一次的宴席中,她刻意地制造了机会想要接近段墨,却在无意中,依稀听到段墨跟卫良提起过此事的。
至于狄人是在哪里设的伏?
是在什么时候设的伏?
韩王是在什么时候察觉过来,又匆匆赶到的,等等等等,卫芊就一概不知了。
既然想不起,那就得凭自己去想像,去猜测了。
在自己没有将这一切想明白之前,卫芊不想让卫青知道。
卫芊深知,如果没有确定狄人动手的时间跟地点,再想出相应的对策,那么自己就算跟着卫青也没有用。
毕竟,凭着她手上这一百来号人,怎么也不可能与凶悍的狄人对抗。凭着卫芊的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对策,她无法从狄人的弯刀下救下卫青的。
由于卫芊的队伍轻骑从简,相对来说行走的速度比起押送着大批粮食的卫青要快。
奔行了一天之后她们终于追上了卫青的队伍,然而,到了这个时候,卫芊仍然没有想出来狄人的动手时间跟地点来。
就在卫芊冥思苦想却一直不得要领的时候,张槐又再次驱马来问:“女郎,再往前走就到渡水了,我们这是要跟着卫将军直到苏城吗?”
渡水!
这两个字突然闯入卫芊的脑海时,几乎是电光火石之间,一种可能突然在卫芊心中划过。
因为她突然想起,韩非之所以坚持要在现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去收复苏城,是因为他断定,才占领苏城的狄人,在经过破城之后疯狂的烧杀掠夺之后,现在苏城内已经没有太多的粮食了。
正是他们收到眼哨传报,说狄人最近频繁出城守猎。由此韩非判断,苏城中的狄人,必然是出现了断粮的危机,所以才开始用他们本族的生存方式开始生活。
这种时候,段韩两国联合前去收复失地,别说是攻打,就是采取围困的方式,也足以将苏城内的狄人活活饿死。
卫芊突然想到,现在这种天气,正是渡水河面的冰期,这对不善水路的狄人无异是个天赐良机。
已经围城半月有余的狄人,在走投无路之下,他们想要活命唯一的办法,便是趁着渡水河面冰期,趁黑摸过渡水河,绕到段韩两军的后方的段国境内抢粮。
看来,前一世时护粮的军队之所以全军覆没,也不过是时运不好罢了。
那支军队只是恰好在那个时机经过渡水,恰好遇上了出来找机会寻找粮食的狄人。
再加上,渡水算是三军交战中的后方,这支段人军队完全没有意料到,狄人会在三面环水,前有段韩两国兵士围城的情形下,从结了冰的渡水河面上绕到两军的后方来夺粮,因大意而全部毙命于狄人之手。
想明白了这层道理,接下来就好办了。
卫芊立即招来张槐,让他逢村逢城必停,沿途收集用于照明用的牛油。
这些一路收集下来,卫芊搜集下来的牛油已经有了三辆马车之多。
到了这个时候,卫芊才下令,加速前进,超过卫青的押运队伍,直奔渡水河边。
卫芊是早卫青两天到达渡水的,那时河面虽有结冰,但并不太厚。
卫芊沿河而行,她突然想到,狄火这次的夺粮行动,看来竟是临时起的意。
察看完河水的结冰状况,卫青便让张槐在渡水河边的密林里扎下营来,并让人不间断地视察湖面的结冰状况,若是河面的积冰可以让人在上面行走之时,便禀告她知。
张槐答应着正要去办,卫芊又叫住他道:“今夜会有大雪,让你的兄弟们多砍些树木取暖,可让他们喝酒御寒,但不可饮醉。这里的事若是完成得好,回到太原城之后,女郎我定有重赏。”
张槐大笑着答应而去。
这一夜,卫芊用过张槐送来的野兔肉后,便在马车里将就着睡了一觉。
“女郎,河面上的冰已经足以让人行走了。
直到天亮之时,卫芊被守护在马车外的护卫的说话声诧然惊醒,她掀开车帘一看,外面便是一片莹白的世界。
利索地将自己打理好,卫芊一掀车帘,从马车跳了下来,踩着那齐膝深的积雪向河边走去。
渡水河边,张槐正带着护卫在察看河面的情况,见了卫芊到来,忙一揖行礼道:“女郎,河面已经可容人行走,现在要怎么办。”
卫芊看着河面,心里却在沉思:卫青的军队应该是在天快黑的时候经过,或是驻扎在这里,临时起意的狄人,应该也是在那个时间刚刚从结冰的河面上过来,才会与他迎面碰上的。
由此推断,狄人从河面过来,再加上他们集结的时间,应该是后半夜的时候。
想到这里,卫芊神色一整,朗声令道:“张槐听令!”
几天以来,张槐还是首次从卫芊脸上看到如此严肃的表情,当下大声应诺道:“属下听令!”
“从现在开始,你让兄弟们吃好喝好,把精神养好。”
“是!”
“入夜时分,让你的兄弟们在河边找个隐蔽的地方架锅熬油,务必保证所有牛油不能结冰。”
“是!”
“从现在开始,你派人沿着渡水河面巡视,如果发现河面有人向这边岸边走来,速速向我禀告。”
注:今天还有一更。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