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 第十二章 素手
- 13 第十三章 蜜茶
- 14 第十四章 恋童
- 15 第十五章 蒸糕
- 16 第十六章 唱戏
- 17 第十七章 痛心
- 18 第十八章 妙人
- 19 第十九章 吓唬
- 20 第二十章 究底
- 21 第二十一章 敲打
- 22 第二十二章 接旨
- 23 第二十三章 入宫
- 24 第二十四章 糕点
- 25 第二十五章 败火
- 26 第二十六章 野鸡
- 27 第二十七章 操心
- 28 第二十八章 管家
- 29 第二十九章 挑人
- 30 第三十章 发作
- 31 第三十一章 调动
- 32 第三十二章 换书
- 33 第三十三章 期盼
- 34 第三十四章 果酱
- 35 第三十五章 埋怨
- 36 第三十六章 震慑
- 37 第三十七章 牛奶
- 38 第三十八章 跑马
- 39 第三十九章 手心
- 40 第四十章 卸权
- 41 第四十一章 娉婷
- 42 第四十二章 诓骗
- 43 第四十三章 马鞭
- 44 第四十四章 划界
- 45 第四十五章 书签
- 46 第四十六章 心意
- 47 第四十七章 践行
- 48 第四十八章 乞丐
- 49 第四十九章 风起
- 50 第五十章 玉佩
- 51 第五十一章 熟人
- 52 第五十二章 点戏
- 53 第五十三章 挟持
- 54 第五十四章 急智
- 55 第五十五章 待兔
- 56 第五十六章 手环
- 57 第五十七章 耍赖
- 58 第五十八章 对抗
- 59 第五十九章 规矩
- 60 第六十章 皂角
- 61 第六十一章 谈兵
- 62 第六十二章 忐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二章 接旨
第二十二章 接旨
一群人早在长松院等着了,大夫人与二夫人都随自家老爷的官级,一个穿着三品淑人诰命服,一个则着五品宜人诰命服。三品与四品差得不多,但五品诰命服就差远了。最大差别不过淑人霞帔与特髻饰以孔雀,而宜人只为鸳鸯。
秦侞暮与秦侞妍一进屋子,被两位夫人的气压所影响,各自分开。
相顾无言地坐着吃过一盏茶,老夫人出来了,却是套了件未受诰命的妇人逢节日惯爱穿的暗纹刻丝圆领衫,不同的是老夫人这圆领衫乃真红色的。
一向爱到处指摘的两位夫人也没多说,受封的是秦侞暮一人,秦府也没多沾点光,老夫人穿什么样也与她们无干。
秦府开了正门,老夫人领着女眷在影壁后头等着,待街口候着的小厮跑着回来报过,一行人就在门前站好了。
小黄门打起轿帘扶了周公公出来,周公公眼尖立刻瞧见了穿着圆领衫被秦府女眷拥在中间的秦老夫人,他眼珠转了半圈,笑着道,“许久不见老夫人,身子越发硬朗了。”
秦老夫人要行半礼,周公公哪敢受老人家的礼,一旁机灵的小黄门立刻地搀住老夫人。
老夫人笑道,“是多年未见周公公了,周公公素日繁忙,劳你跑这一趟。”
两人寒暄了几句,周公公瞟了低眉敛目的秦侞暮道,“好罢,现时辰也不早了,三姑娘领了旨还要随咱家进宫谢恩。”
说了,小黄门长喊,“秦府领旨。”
众人跪了高呼三声万岁,周公公接过小黄门递过的诏书,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忠郡王府乃皇族之支,数年来兢兢业业克己自制,然子嗣艰难,朕心甚忧,特于齐泰十三年诏曰,凡西忠郡王府子嗣,毋论嫡庶毋论生处,男者循制封之,女者视状封之,最下册为乡君。秦家第三女,知书识理聪慧敏捷,依旧制册封乡君,享六品薪给,赐号‘韶元’,钦此!”
谢了隆恩众人起身,秦侞暮接旨交于老夫人。这空档里,大夫人递给小黄门两个红封。小黄门掂了掂塞进衣襟,喜气洋洋的贺喜,“恭喜韶元乡君,恭喜秦府夫人们了。”
周公公宣完旨就要走,一杯热茶也不吃,老夫人留不住,便要送他上官轿,他嗔笑着拦了,“咱家是劳碌命,来来往往地跑惯了,您岁数大了赶紧回屋歇着去。届时府上宴席,送一份请帖便了了。”
只是句客套话,总管公公哪有空上宫外头来看戏。
老夫人应过,回头不放心地拉着秦侞暮叮嘱,“不过是去磕头说几句吉利话,也没恁个别的事儿。宫里头大,你这时进去要耽搁午膳,我让书丹揣了点糕点,进宫前路上吃一点。谢了恩立即出来别耽搁,切记不要一个人走,也不要跟人乱走,不要管闲事儿,还有别在里头吃东西……”
老夫人有越说越多的架势,二夫人过来制止,“您也说了没恁个大事儿,且快让三丫头去吧,周公公等着呐。”
秦侞暮宽慰过老夫人,上了周公公后头那抬绯红色锡顶官轿,秦府一干人望着两顶官轿走远了才回府。
抬轿的宫人走得快,书丹吃力地跟着,“姑娘,吃点糕垫垫吧?”
秦侞暮平日出门都是坐马车,在轿子里被颠得七荤八素,扶着轿壁眼冒金星地说,“出来再吃……吃多了又要喝水……”
眼看到了宫门,书丹急急忙忙拿绢子包了块糕点递进窗去,“姑娘不吃也先拿着,饿极了吃一点不妨事的。待会儿马婆赶车过来,我们在宫门口等姑娘。”
秦侞暮胃里简直翻江倒海,捂着嘴忍住不适,胡乱接了绢子嗯了声。感觉过了一段阴影,轿子停了,轿帘外复透进来一片阳光落在脚边。
小黄门过来给秦侞暮拉开轿帘,“乡君,打这儿起要步行了。”
秦侞暮出了轿谢过,按捺不住抬头四顾一番。
按脚程的远近,应该是从东华门进来的,入眼就是绵延不尽的宫殿,往前几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和一座白玉石拱桥,临近正午的日光浸在河里,粼粼的水光耀花人眼。
周公公等了会儿道,“乡君,约摸不过半个多时辰御膳房要送膳了。”
那你只能在外头等着,得皇上用过膳吃过茶,兴起了还要再用些点心才会召见你了。
秦侞暮垂目,“失礼了,烦请公公引路。”
秦侞暮来得不凑巧,御书房里有大臣议事。
周公公换过常服与秦侞暮一道站在檐廊下候着,关切地问,“这时候闷热,乡君要用点水?”
老夫人才说过不要吃宫里的东西,秦侞暮牢牢地记着,“谢公公美意,我尚且不渴。”
她这么拘谨周公公也不强求,两人站了两刻钟,听见殿内有脚步声传来,接着门开,走出两个人。
秦侞暮不能看,只影绰瞟见两人俱着红色朝服。二人见了周公公,略微停了停,这才看清走在前头这个的衣摆纹着云锦麒麟,另一个纹的云锦武豹。
周公公欠身笑道,“靖国公慢走,尚书大人慢走。”
后头那位回了一句,“劳烦公公。”
皇上高坐桌案后一手搓着太阳穴,一手端茶喝,周公公轻步进来道,“皇上,韶元乡君来了。”
“嗯?”皇上心情不好,语气烦躁地说,“朕上午答应皇后今儿个陪太后用午膳,不是使人与你去说,摆膳仁寿宫,让你领人往那儿去么?”
周公公呆怔一瞬没答上话,倏忽间他睃了眼桌案边站着的副总管公公梁震,双手即刻握得发白。
皇上不耐,“算了算了,先领进来。”
周公公反应机敏,转瞬装作为难踌躇的姿态,屏气凝神的细声答,“奴才该死,不过是今儿去秦府宣旨时,瞧见秦老夫人穿着一件圆领衫子。怕说与您听,您心里疑虑,既韶元乡君要进宫,奴才就想着先带她过来回个话,最为稳妥。”
圆领衫子?竟是诰命服都不肯穿?
那就是借秦家老夫人之手,告诉众人他始终不愿意还俗的意思了……
皇上夹眉连连叹气,挥手道,“不问了,你先领她去仁寿宫吧,太后想见见她,朕待会儿再去。”
秦侞暮与秦侞妍一进屋子,被两位夫人的气压所影响,各自分开。
相顾无言地坐着吃过一盏茶,老夫人出来了,却是套了件未受诰命的妇人逢节日惯爱穿的暗纹刻丝圆领衫,不同的是老夫人这圆领衫乃真红色的。
一向爱到处指摘的两位夫人也没多说,受封的是秦侞暮一人,秦府也没多沾点光,老夫人穿什么样也与她们无干。
秦府开了正门,老夫人领着女眷在影壁后头等着,待街口候着的小厮跑着回来报过,一行人就在门前站好了。
小黄门打起轿帘扶了周公公出来,周公公眼尖立刻瞧见了穿着圆领衫被秦府女眷拥在中间的秦老夫人,他眼珠转了半圈,笑着道,“许久不见老夫人,身子越发硬朗了。”
秦老夫人要行半礼,周公公哪敢受老人家的礼,一旁机灵的小黄门立刻地搀住老夫人。
老夫人笑道,“是多年未见周公公了,周公公素日繁忙,劳你跑这一趟。”
两人寒暄了几句,周公公瞟了低眉敛目的秦侞暮道,“好罢,现时辰也不早了,三姑娘领了旨还要随咱家进宫谢恩。”
说了,小黄门长喊,“秦府领旨。”
众人跪了高呼三声万岁,周公公接过小黄门递过的诏书,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忠郡王府乃皇族之支,数年来兢兢业业克己自制,然子嗣艰难,朕心甚忧,特于齐泰十三年诏曰,凡西忠郡王府子嗣,毋论嫡庶毋论生处,男者循制封之,女者视状封之,最下册为乡君。秦家第三女,知书识理聪慧敏捷,依旧制册封乡君,享六品薪给,赐号‘韶元’,钦此!”
谢了隆恩众人起身,秦侞暮接旨交于老夫人。这空档里,大夫人递给小黄门两个红封。小黄门掂了掂塞进衣襟,喜气洋洋的贺喜,“恭喜韶元乡君,恭喜秦府夫人们了。”
周公公宣完旨就要走,一杯热茶也不吃,老夫人留不住,便要送他上官轿,他嗔笑着拦了,“咱家是劳碌命,来来往往地跑惯了,您岁数大了赶紧回屋歇着去。届时府上宴席,送一份请帖便了了。”
只是句客套话,总管公公哪有空上宫外头来看戏。
老夫人应过,回头不放心地拉着秦侞暮叮嘱,“不过是去磕头说几句吉利话,也没恁个别的事儿。宫里头大,你这时进去要耽搁午膳,我让书丹揣了点糕点,进宫前路上吃一点。谢了恩立即出来别耽搁,切记不要一个人走,也不要跟人乱走,不要管闲事儿,还有别在里头吃东西……”
老夫人有越说越多的架势,二夫人过来制止,“您也说了没恁个大事儿,且快让三丫头去吧,周公公等着呐。”
秦侞暮宽慰过老夫人,上了周公公后头那抬绯红色锡顶官轿,秦府一干人望着两顶官轿走远了才回府。
抬轿的宫人走得快,书丹吃力地跟着,“姑娘,吃点糕垫垫吧?”
秦侞暮平日出门都是坐马车,在轿子里被颠得七荤八素,扶着轿壁眼冒金星地说,“出来再吃……吃多了又要喝水……”
眼看到了宫门,书丹急急忙忙拿绢子包了块糕点递进窗去,“姑娘不吃也先拿着,饿极了吃一点不妨事的。待会儿马婆赶车过来,我们在宫门口等姑娘。”
秦侞暮胃里简直翻江倒海,捂着嘴忍住不适,胡乱接了绢子嗯了声。感觉过了一段阴影,轿子停了,轿帘外复透进来一片阳光落在脚边。
小黄门过来给秦侞暮拉开轿帘,“乡君,打这儿起要步行了。”
秦侞暮出了轿谢过,按捺不住抬头四顾一番。
按脚程的远近,应该是从东华门进来的,入眼就是绵延不尽的宫殿,往前几步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和一座白玉石拱桥,临近正午的日光浸在河里,粼粼的水光耀花人眼。
周公公等了会儿道,“乡君,约摸不过半个多时辰御膳房要送膳了。”
那你只能在外头等着,得皇上用过膳吃过茶,兴起了还要再用些点心才会召见你了。
秦侞暮垂目,“失礼了,烦请公公引路。”
秦侞暮来得不凑巧,御书房里有大臣议事。
周公公换过常服与秦侞暮一道站在檐廊下候着,关切地问,“这时候闷热,乡君要用点水?”
老夫人才说过不要吃宫里的东西,秦侞暮牢牢地记着,“谢公公美意,我尚且不渴。”
她这么拘谨周公公也不强求,两人站了两刻钟,听见殿内有脚步声传来,接着门开,走出两个人。
秦侞暮不能看,只影绰瞟见两人俱着红色朝服。二人见了周公公,略微停了停,这才看清走在前头这个的衣摆纹着云锦麒麟,另一个纹的云锦武豹。
周公公欠身笑道,“靖国公慢走,尚书大人慢走。”
后头那位回了一句,“劳烦公公。”
皇上高坐桌案后一手搓着太阳穴,一手端茶喝,周公公轻步进来道,“皇上,韶元乡君来了。”
“嗯?”皇上心情不好,语气烦躁地说,“朕上午答应皇后今儿个陪太后用午膳,不是使人与你去说,摆膳仁寿宫,让你领人往那儿去么?”
周公公呆怔一瞬没答上话,倏忽间他睃了眼桌案边站着的副总管公公梁震,双手即刻握得发白。
皇上不耐,“算了算了,先领进来。”
周公公反应机敏,转瞬装作为难踌躇的姿态,屏气凝神的细声答,“奴才该死,不过是今儿去秦府宣旨时,瞧见秦老夫人穿着一件圆领衫子。怕说与您听,您心里疑虑,既韶元乡君要进宫,奴才就想着先带她过来回个话,最为稳妥。”
圆领衫子?竟是诰命服都不肯穿?
那就是借秦家老夫人之手,告诉众人他始终不愿意还俗的意思了……
皇上夹眉连连叹气,挥手道,“不问了,你先领她去仁寿宫吧,太后想见见她,朕待会儿再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