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 第十章 技惊四座
- 11 第十一章 王者归来
- 12 第十二章 惊天逆转
- 13 第十三章 佳人如伊
- 14 第十四章 万字健色铺
- 15 第十五章 逼债
- 16 第十六章 报告别打了
- 17 第十七章 赵掌柜的心意
- 18 第十八章 标准化生产
- 19 第十九章 万字商社
- 20 第二十章 考察市场
- 21 第二十一章 一票难求的比赛
- 22 第二十二章 再遇归义社
- 23 第二十三章 争锋相对
- 24 第二十四章 冰镇雪梨汁
- 25 第二十五章 圆月弯刀
- 26 第二十六章 兄弟反目
- 27 第二十七章 杀!杀!杀!
- 28 第二十八章 狼狈为奸
- 29 第二十九章 第一只签名足球
- 30 第三十章 销金窟
- 31 第三十一章 广告与赞助
- 32 第三十二章 清倌人
- 33 第三十三章 合资公司
- 34 第三十四章 狄主祭召见
- 35 第三十五章 盘问
- 36 第三十六章 请诸位大人责罚
- 37 第三十七章 罚薪、禁赛、悔过
- 38 第三十八章 小黑屋里的服务
- 39 第三十九章 倒卖签名
- 40 第四十章 遥控指挥
- 41 第四十一章 不速之客
- 42 第四十二章 心跳的感觉
- 43 第四十三章 达成合作
- 44 第四十四章 日行一善
- 45 第四十五章 与世隔绝
- 46 第四十六章 强买强卖
- 47 第五十七章 我们吴家要了
- 48 第四十八章 教你做人
- 49 第四十九章 乱战
- 50 第五十章 擒贼先擒王
- 51 第五十一章 快跑,官府来了
- 52 第五十二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53 第五十三章 骚乱!骚乱!
- 54 第五十四章 我要出去
- 55 第五十五章 蛟龙出水
- 56 第五十六章 君子一怒
- 57 第五十七章 给吴家带句话
- 58 第五十八章 顾先生也失踪了
- 59 第五十九章 单刀赴会
- 60 第六十章 闹剧开锣
- 61 第六十一章 屁股朝后,平沙落雁
- 62 第六十二章 征服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章 考察市场
第二十章 考察市场
后来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垄断大明体育产业十几载的万字商社,于永乐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在淮安府街头的一家茶馆内宣告诞生。
休沐日只有一天,众人第二天还是要回到圆社内。陆应青名义上是个社工,但不会有任何人来支使他做任何事情,他的时间完全自由。
他基本上每天早起跑步,做体能训练,练球,在这个蹴鞠至上的时代,踢的一脚好球才能获得巨大的声望。陆应青来到兰陵社以后,正式比赛只踢了一场,造成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他需要更多的比赛,来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因此每天的训练是绝对不能荒废的。
下午,陆应青主要关在房间内埋头写东西,一份是蹴鞠改制计划书,一份是万字的商业计划书。蹴鞠的改制需要巨大的商业利益支持,而创造商业利益又不能借助陆应青在蹴鞠场上赚来的影响力与威望。这三者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用罢晚饭,一般便没什么事了。圆社的规矩,有家室的可以回家过夜,其他子弟则严禁出门,除非持有各级教习的手令。
岑闻远一直觉得对陆应青十分亏欠,所以从不干涉他的行踪,给了陆应青一张总教习的手令,只要他不在外头花天酒地,一般也不过问。癞头早已成亲,所以也能够来去自由。岑闻远对王朝绪督促甚严,每晚都要加练,根本出不去。二狗和张有弟在各自的教习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考察市场的重任便落到了陆应青和癞头身上,两人这几天利用晚饭后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淮安府大大小小的健色铺子,形形色色的屠宰场,光是买蹴鞠的钱就花出去十几两,但好在基本摸清了淮安府健色行业的状况。
淮安蹴鞠之风盛行,闲暇之时约三五好友一起踢场球,如同后世打麻将一般普遍,就连三岁小孩也会踢上两脚。全城有大量人员以此为生,圆社子弟就不用说了,还有很多的酒楼、茶馆、客栈都是球员与球迷的重要消费地点,最直接的当然还是健色店。
淮安府大大小小的健色店有近百家,不过大多售卖的都是面向平民百姓的蹴鞠,而有向圆社提供专业用球的,仅有十来家而已。有着官府背景的魏家和吴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家一南一北占据了圆社用球的大部分份额,而吴家的艾叶菊牌健色,便是由吴思鸿的二叔,吴二爷打理。
而艾叶菊的利润也是十分的惊人,万字只卖三钱银子一只的健色,在艾叶菊要卖到一两一钱,而这只是基本款。吴家专供归义社的绣金艾叶菊售价惊人高达八两一只,让第一次看到它的癞头差点惊掉了下巴。
制作蹴鞠的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牛皮,不过在此时耕牛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动作,私自宰杀耕牛在有些时候甚至要比杀人还要严重。即使是这头牛是意外死亡或者老死的,也需要向官府报备,不能私自处理。
淮安府有资格宰杀耕牛的屠宰场只有一家,陆应青没有查到他的背景,想来也是非富即贵的。这家屠宰场产出的牛皮,也只向魏、吴两家供货。也就是说着两家不但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还控制着原材料市场。
好在这两家对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十分自信,收到牛皮后会把挑选剩下的边角料继续供应给其他小作坊。不过即使是他们自己留在下的牛皮,也不是全由自己处理,大多会把裁剪的工作外包出去。王母虽然自己经营着一家健色店,算是吴家名义上的竞争对手,但也会揽这些活来补贴家用。
给足球充气的气针,在后世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在此时却是闻所未闻的。市面上根本没有现成的东西,陆应青想要定制,但这玩意用不了多少铁料,又很考验铁匠的手艺,成功率还特别低,在走访了几家铁匠铺子以后,居然没有一家愿意接这个活。
也有一些好消息,后世建厂最重要的一道关卡,场地问题,在此时倒意外的容易的很。淮安虽然运河沿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城市,但城内边边角角的还是有不少闲置的宅院,售价十分低廉,若只是租的话,那就更便宜了。这让出道四五年才凑齐首付,买了第一套房的陆应青十分感慨,他的初恋女友就是在他买房的前两年,因看不到希望而离他而去的。
建厂开店的另一个人工问题,也要简单的多。陆应青在兰陵社是做杂活的社工,月薪是二钱银子,淮安府其他工坊的伙计差不多也是这个价钱。此时一旦大米的价钱大概在一两上下浮动,二钱银子勉强可以够一个单身汉解决温饱问题。
这几天兜兜转转的考察下来,陆应青对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一边不放松练球,一边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计划。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比赛的日子。
早在几日前,兰陵社就收到了邀约,这次对阵兰陵社待选乙字队的,居然又是十日前的对手,由吴家三少爷吴思贤领衔的,归义社待选丙字队。开出的赏格是高达十两银子,这已经达到了校尉的水准,并且归义社那边放出话来,点名要那个姓陆的社工上场。
陆应青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对王朝绪笑道:“总说银子不够用,这不,有人上赶着给咱们送来了。这就叫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咱们造。”
到了二十六日比赛当天,作为兰陵社待选乙字队的正选球头,金茂德适时的告假缺阵。而蹊跷的是,社里居然没有再挑拨其他球员补充进来,似乎默认了陆应青会顶替上场的事情。
陆应青等人从圆社内出来后,立刻被早已守候在门外的一群人围住。这些在见到当日那个大杀四方,如天神下凡一般陆应青,果然是只是个社工后更加兴奋。一行人穿街过巷往比赛场地所在的醴泉鞠室而去。
休沐日只有一天,众人第二天还是要回到圆社内。陆应青名义上是个社工,但不会有任何人来支使他做任何事情,他的时间完全自由。
他基本上每天早起跑步,做体能训练,练球,在这个蹴鞠至上的时代,踢的一脚好球才能获得巨大的声望。陆应青来到兰陵社以后,正式比赛只踢了一场,造成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他需要更多的比赛,来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因此每天的训练是绝对不能荒废的。
下午,陆应青主要关在房间内埋头写东西,一份是蹴鞠改制计划书,一份是万字的商业计划书。蹴鞠的改制需要巨大的商业利益支持,而创造商业利益又不能借助陆应青在蹴鞠场上赚来的影响力与威望。这三者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用罢晚饭,一般便没什么事了。圆社的规矩,有家室的可以回家过夜,其他子弟则严禁出门,除非持有各级教习的手令。
岑闻远一直觉得对陆应青十分亏欠,所以从不干涉他的行踪,给了陆应青一张总教习的手令,只要他不在外头花天酒地,一般也不过问。癞头早已成亲,所以也能够来去自由。岑闻远对王朝绪督促甚严,每晚都要加练,根本出不去。二狗和张有弟在各自的教习面前根本没有话语权,就更不用提了。
所以考察市场的重任便落到了陆应青和癞头身上,两人这几天利用晚饭后一两个时辰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淮安府大大小小的健色铺子,形形色色的屠宰场,光是买蹴鞠的钱就花出去十几两,但好在基本摸清了淮安府健色行业的状况。
淮安蹴鞠之风盛行,闲暇之时约三五好友一起踢场球,如同后世打麻将一般普遍,就连三岁小孩也会踢上两脚。全城有大量人员以此为生,圆社子弟就不用说了,还有很多的酒楼、茶馆、客栈都是球员与球迷的重要消费地点,最直接的当然还是健色店。
淮安府大大小小的健色店有近百家,不过大多售卖的都是面向平民百姓的蹴鞠,而有向圆社提供专业用球的,仅有十来家而已。有着官府背景的魏家和吴家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两家一南一北占据了圆社用球的大部分份额,而吴家的艾叶菊牌健色,便是由吴思鸿的二叔,吴二爷打理。
而艾叶菊的利润也是十分的惊人,万字只卖三钱银子一只的健色,在艾叶菊要卖到一两一钱,而这只是基本款。吴家专供归义社的绣金艾叶菊售价惊人高达八两一只,让第一次看到它的癞头差点惊掉了下巴。
制作蹴鞠的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牛皮,不过在此时耕牛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动作,私自宰杀耕牛在有些时候甚至要比杀人还要严重。即使是这头牛是意外死亡或者老死的,也需要向官府报备,不能私自处理。
淮安府有资格宰杀耕牛的屠宰场只有一家,陆应青没有查到他的背景,想来也是非富即贵的。这家屠宰场产出的牛皮,也只向魏、吴两家供货。也就是说着两家不但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还控制着原材料市场。
好在这两家对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十分自信,收到牛皮后会把挑选剩下的边角料继续供应给其他小作坊。不过即使是他们自己留在下的牛皮,也不是全由自己处理,大多会把裁剪的工作外包出去。王母虽然自己经营着一家健色店,算是吴家名义上的竞争对手,但也会揽这些活来补贴家用。
给足球充气的气针,在后世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玩意,在此时却是闻所未闻的。市面上根本没有现成的东西,陆应青想要定制,但这玩意用不了多少铁料,又很考验铁匠的手艺,成功率还特别低,在走访了几家铁匠铺子以后,居然没有一家愿意接这个活。
也有一些好消息,后世建厂最重要的一道关卡,场地问题,在此时倒意外的容易的很。淮安虽然运河沿线一个非常重要的商业城市,但城内边边角角的还是有不少闲置的宅院,售价十分低廉,若只是租的话,那就更便宜了。这让出道四五年才凑齐首付,买了第一套房的陆应青十分感慨,他的初恋女友就是在他买房的前两年,因看不到希望而离他而去的。
建厂开店的另一个人工问题,也要简单的多。陆应青在兰陵社是做杂活的社工,月薪是二钱银子,淮安府其他工坊的伙计差不多也是这个价钱。此时一旦大米的价钱大概在一两上下浮动,二钱银子勉强可以够一个单身汉解决温饱问题。
这几天兜兜转转的考察下来,陆应青对市场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他一边不放松练球,一边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计划。
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比赛的日子。
早在几日前,兰陵社就收到了邀约,这次对阵兰陵社待选乙字队的,居然又是十日前的对手,由吴家三少爷吴思贤领衔的,归义社待选丙字队。开出的赏格是高达十两银子,这已经达到了校尉的水准,并且归义社那边放出话来,点名要那个姓陆的社工上场。
陆应青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对王朝绪笑道:“总说银子不够用,这不,有人上赶着给咱们送来了。这就叫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咱们造。”
到了二十六日比赛当天,作为兰陵社待选乙字队的正选球头,金茂德适时的告假缺阵。而蹊跷的是,社里居然没有再挑拨其他球员补充进来,似乎默认了陆应青会顶替上场的事情。
陆应青等人从圆社内出来后,立刻被早已守候在门外的一群人围住。这些在见到当日那个大杀四方,如天神下凡一般陆应青,果然是只是个社工后更加兴奋。一行人穿街过巷往比赛场地所在的醴泉鞠室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