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63 第560章 回归
- 564 第561章 岁月如梭
- 565 第562章 娘娘有请
- 566 第563章 骑着毛驴进皇宫
- 567 第564章 太上皇的病
- 568 第565章 治不了
- 569 第567章 不能接受的药引
- 570 第568章 藏书阁顶
- 571 第569章 白虹贯日
- 572 第570章 天意不可违
- 573 第571章 不可预知的路
- 574 第572章 事情搞大了
- 575 第573章 循环报应
- 576 第574章 传国玉玺
- 577 第575章 意外的后果
- 578 第576章 西域番僧
- 579 第577章 编瞎话
- 580 第578章 弄巧成拙当法王
- 581 第579章 金蝉脱不了壳
- 582 第580章 登徒子色狼
- 583 第581章 去那遥远的地方
- 584 第582章 水混才能逃走
- 585 第583章 没办法的败家子
- 586 第584章 拦截
- 587 第585章 卑鄙手段
- 588 第586章 沉重的拥戴
- 589 第587章 情义
- 590 第588章 法力
- 591 第589章 医术即法术
- 592 第590章 迷桑酋长
- 593 第591章 怪兽猫咪
- 594 第592章 胆量
- 595 第593章 美妾侍寝
- 596 第594章 两件难事
- 597 第595章 和鱼虾说话
- 598 第596章 喷泉
- 599 第597章 金沙和美女
- 600 第598章 工匠的价值
- 601 第599章 多弥国王子
- 602 第600章 事关国运
- 603 第601章 人祭
- 604 第602章 重逢在天涯
- 605 第603章 悲凉的坛城
- 606 第604章 发展是硬道理
- 607 第605章 条件
- 608 第606章 烽烟四起
- 609 第607章 重归大唐
- 610 第608章 治不了
- 611 第609章 绕着弯
- 612 第610章 气个半死
- 613 第611章 一切皆有目的
- 614 第612章 三句话
- 615 第613章 遭遇武媚娘
- 616 第614章 虎有害人心
- 617 第615章 换太子
- 618 第616章 骑着毛驴进皇宫
- 619 第617章 不老丹
- 620 第618章 半瓶醋
- 621 第619章 公主新婚夜
- 622 第620章 怪脾气
- 623 第621章 深山宝藏
- 624 第622章 尼姑师徒
- 625 第623章 老尼姑的横祸
- 626 第624章 秘洞
- 627 第625章 惊变
- 628 第626章 喜事与坏事
- 629 第627章 两难抉择
- 630 第628章 三个条件
- 631 第629章 防微杜渐
- 632 第630章 地狱无门自来投
- 633 第631章 笑里藏刀
- 634 第632章 带着皇帝修道去
- 635 第633章 人算天算
- 636 第634章 骨肉情
- 637 第535章 漏算
- 638 第536章 死里逃生
- 639 第537章 绝不落泪
- 640 第538章 想活多久
- 641 第639章 把握
- 642 第640章 还是归隐的好
- 643 第641章 去留之间
- 644 第642章 各奔东西
- 645 第643章 三喜临门
- 646 第644章 拜火节
- 647 第645章 酒楼
- 648 第646章 闭门留寇
- 649 第647章 尿炕
- 650 第648章 三者兼顾
- 651 第649章 无效
- 652 第650章 横生意外
- 653 第651章 道德底线
- 654 第652章 都吓跑了
- 655 第653章 另有商量
- 656 第654章 沙漠那边的怪病
- 657 第655章 沙漠行
- 658 第656章 夜遇
- 659 第657章 登门
- 660 第658章 怪病
- 661 第659章 跑路
- 662 第660章 乘风归去
- 663 尾声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571章 不可预知的路
第571章 不可预知的路
第571章 不可预知的路
比如这一次的事件!
左少阳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历史,历史学的很不错的,加上铺天盖地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小说网络文章,更让他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而大唐又是中华历史上最璀璨的一页,特别是李世民,这位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历史,各种媒体介绍的太多太多了,他不想知道都没办法,很多信息会通过不同渠道往他脑袋里钻,所以,大唐的很多重要事件都知道。
他记得,李渊是在让位数年后去世的,具体时间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绝对是在贞观的中前期。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而他当时给李渊诊治的时候,李渊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如果不是自己,他相信李渊活不下去的。自己现在救了李渊一条性命,让李渊继续了他的生命。而后面这一段新生,却是历史上没有的。
历史上没有的道路,谁知道是什么样的路?!
李渊死里逃生的新生命选择的道路,却是重夺皇位!这件事历史上李渊没有做过,但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历史上的他,历史上的他应该就在这时候死去了。可是,他却活了下来,而后面的路是历史上没有的。
李渊后面要走的,竟然是一条夺权之路!
这个问题,左少阳在说药方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上午发生的事情,才让他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思索下去,却是非常的可怕。
——大唐的历史,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几张药方,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偏离了历史的轨迹?
自己是后世穿越到唐朝来的人,又是一个医者,用自己的医术治好了很多必死之人。马列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改变历史的内在因素,是历史发展内因,帝王将相这些历史人物,只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辅助因素,是外因。
左少阳虽然医治了很多人,也救了很多人性命,但是这些人在整个大唐“人民”之中,只占了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而这些人都只是历史的过客,没有对历史的发展产生过特别重要的影响,所以,他医治救命的那些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他现在救治的是李渊,这位大唐的第一位皇帝!一位能征善战的马背皇帝!这位皇帝的性命,在历史上本来应当终止于贞观九年,可是,左少阳用绝世医术挽救了他的性命,让他得到了新生。
李渊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大唐帝国的缔造者,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大唐朝!改变这样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历史轨迹,将会发生什么,历史本身已经不能解答,因为这后面的事情,已经不是历史上出现的事情了。而是一段新的历史!
一段平行于真正历史的新历史!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左少阳的推测,就算是真的,他也不可能这么告诉李世民。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左少阳选择了装傻:“上午我说得天意不可违,是说生死有命,不可强求。”
这句话是一个循环解释,等于没有解释,李世民道:“现在只有你和朕,你尽可放心,现在你说的任何话,朕都不会追究的。”
若是四年前,左少阳听了这句话,保管热血奔流,激动不已,当当当便把心中的话竹筒倒豆子一般往外倒的,可是现在,经历了生死之间之后,他的性情已经大变,没有什么能让他热血奔流了。
左少阳拱手道:“我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医者,治病救人,尽自己所能,但如果阎王让他死,就算是神医,却也是不能逆天的。”
这还是一堆废话,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知道当时你的意思,其实是指朕不该用你的方子救治太上皇,而应该顺天意,让太上皇归天。如此这般,今天上午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左少阳瞧见李世民忧心忡忡的样子,心中一动,问道:“皇帝想必不仅仅是为了上午发生的事情吧?”
李世民身子一震,好生瞧了左少阳几眼,缓缓点头:“你很聪明,没错,中午和下午,太皇上召见了很多大臣,其中大部分是当年跟随他打天下的老臣,说了想重新登基的愿望,虽然那些老臣们大都维护朕,只有很少几个跟随他,他们向朕上书请求将皇位还给太上皇!朕不知事情如何会搞成这个样子!”
左少阳也有些傻眼了,争夺皇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会让很多人掉脑袋的。
这种事情还是少插嘴装傻的好。所以左少阳紧闭嘴巴,盯着地面,好象要找一条地缝钻进去躲起来似的。
李世民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栏杆边,凭栏远望,此刻已经是仲夏,登高凭栏,清风徐徐,酷热中平添了些许的凉意。
李世民背着身道:“左神医,上午皇太后晕倒之后你要走,朕让你给太子和皇后治病,你说了那句天意不可违的话,由此可见,你这句话还是指对太子和皇太后的病的!——你其实能够治他们的病,你不愿意治,便是因为天意,你认为你治好了他们的病,就可能违反天意,造成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朕说的没错吧?”
左少阳心头一凛,他当时的确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的,想不到李世民眼光如此毒辣,竟然看了出来。但是,他还是没有抬头。
李世民道:“朕知道,太子身体素来不好,加上腿有残疾,此前不少大臣都上书请求废太子立四皇子李泰为太子。两人明争暗斗的事情,朕都知道。可是,朕不明白的是,你帮太子治好脚疾,无非是巩固了太子之位而已,会有什么不利的后果吗?还有皇后,她从来不干预朝政,帮她治病,也会出现太上皇这样的可怕事情?”
李世民是不可能知道的,左少阳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自然知道,太子李承乾就是因为自己体弱多病,而且腿有残疾,不适合承继皇位,而四皇子李泰博学多才,皇帝对四皇子李泰又非常的赞赏,他生怕皇上将来会废除自己而另立李泰,所以准备发动政变夺权。没想到消息泄露,功败垂成。皇帝觉得他们俩争夺皇位,自己不管是把皇位交给谁,另一个将来都会被整死,为了保全骨肉,避免自己当年兄弟相残的悲剧在儿子身上重演,毅然废除了太子,也没有立四皇子李泰为太子,而是将太子之位了忠厚老实的三皇子李治。李治也就渔翁得利了。
现在,如果左少阳治好了太子李承乾的瘸腿,治好了他的一身病痛,完全具备一个太子的应有能力,那他的皇位是不可撼动的,因为皇帝同样喜欢太子李承乾,李泰也就不可能跟太子争夺皇位,那大唐的第三个皇帝,就不可能是三皇子李治,而是太子李承乾,那么,大唐后面的历史将会重写!
所以,左少阳是否给太子李承乾治病,关系到整个大唐的历史进程!
长孙皇后虽然没有直接参政,但是,她绝对是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皇后,经常借古喻今劝谏李世民,是李世民的贤内助,而且,他在李世民暴怒失去理智要处罚杀掉一些功臣的时候,曾经出面保住了这些大臣,她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李世民的言行,不能说她同样是一位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
按照历史史实,长孙皇后将在李渊死后一年死于气疾,如果左少阳帮她治好了病,让她改变历史而重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就像无法预料过去十年都沉迷酒色的李渊,重生之后会宣布要夺回皇位一样!
这一点,虽然左少阳已经想到了,但是还不敢肯定,不过,上午发生的事情,已经预示了这样的后果。这也是左少阳为何在上午临走前冒了那一句的原因。那一句话,与其说是警示李世民,倒不如说是告诫自己。
左少阳立即摆出一副茫然不知的神情:“皇上说的话,我是半点都听不懂的了。给人治病,又如何会发生上午那种怪事呢?这天象问题,我是不懂的,不过,我给很多人治过病,如果都会发生这样的天象,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李世民瞧着他茫然不解的神情,心里也有些拿不准,今天发生的事情太怪异了,加上太常寺卿所说的天象主凶,撼及皇位的话,让他震动颇大,加上左少阳的那句话天意不可违,便让他感觉左少阳肯定知道些什么。要知道,古代是巫医不分的,很多医者同时也是巫师,越往前就越是如此。左少阳又是个神医,在李世民看来,这种神不仅是医术如神,还有通神通灵之意在里面,这才有此一问。
可是现在,左少阳茫然不知的样子,又让李世民心中打鼓起来,暗自告诉自己,或许是自己太紧张了,这只是一件 偶然的事情,却会想到那么多,当真有些惊弓之鸟了。RO
比如这一次的事件!
左少阳中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历史,历史学的很不错的,加上铺天盖地的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小说网络文章,更让他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而大唐又是中华历史上最璀璨的一页,特别是李世民,这位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历史,各种媒体介绍的太多太多了,他不想知道都没办法,很多信息会通过不同渠道往他脑袋里钻,所以,大唐的很多重要事件都知道。
他记得,李渊是在让位数年后去世的,具体时间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是,绝对是在贞观的中前期。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段。而他当时给李渊诊治的时候,李渊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如果不是自己,他相信李渊活不下去的。自己现在救了李渊一条性命,让李渊继续了他的生命。而后面这一段新生,却是历史上没有的。
历史上没有的道路,谁知道是什么样的路?!
李渊死里逃生的新生命选择的道路,却是重夺皇位!这件事历史上李渊没有做过,但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历史上的他,历史上的他应该就在这时候死去了。可是,他却活了下来,而后面的路是历史上没有的。
李渊后面要走的,竟然是一条夺权之路!
这个问题,左少阳在说药方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上午发生的事情,才让他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思索下去,却是非常的可怕。
——大唐的历史,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几张药方,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偏离了历史的轨迹?
自己是后世穿越到唐朝来的人,又是一个医者,用自己的医术治好了很多必死之人。马列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改变历史的内在因素,是历史发展内因,帝王将相这些历史人物,只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辅助因素,是外因。
左少阳虽然医治了很多人,也救了很多人性命,但是这些人在整个大唐“人民”之中,只占了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而这些人都只是历史的过客,没有对历史的发展产生过特别重要的影响,所以,他医治救命的那些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他现在救治的是李渊,这位大唐的第一位皇帝!一位能征善战的马背皇帝!这位皇帝的性命,在历史上本来应当终止于贞观九年,可是,左少阳用绝世医术挽救了他的性命,让他得到了新生。
李渊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大唐帝国的缔造者,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大唐朝!改变这样一位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的历史轨迹,将会发生什么,历史本身已经不能解答,因为这后面的事情,已经不是历史上出现的事情了。而是一段新的历史!
一段平行于真正历史的新历史!
当然这一切,都还只是左少阳的推测,就算是真的,他也不可能这么告诉李世民。
面对李世民的询问,左少阳选择了装傻:“上午我说得天意不可违,是说生死有命,不可强求。”
这句话是一个循环解释,等于没有解释,李世民道:“现在只有你和朕,你尽可放心,现在你说的任何话,朕都不会追究的。”
若是四年前,左少阳听了这句话,保管热血奔流,激动不已,当当当便把心中的话竹筒倒豆子一般往外倒的,可是现在,经历了生死之间之后,他的性情已经大变,没有什么能让他热血奔流了。
左少阳拱手道:“我说得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医者,治病救人,尽自己所能,但如果阎王让他死,就算是神医,却也是不能逆天的。”
这还是一堆废话,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知道当时你的意思,其实是指朕不该用你的方子救治太上皇,而应该顺天意,让太上皇归天。如此这般,今天上午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左少阳瞧见李世民忧心忡忡的样子,心中一动,问道:“皇帝想必不仅仅是为了上午发生的事情吧?”
李世民身子一震,好生瞧了左少阳几眼,缓缓点头:“你很聪明,没错,中午和下午,太皇上召见了很多大臣,其中大部分是当年跟随他打天下的老臣,说了想重新登基的愿望,虽然那些老臣们大都维护朕,只有很少几个跟随他,他们向朕上书请求将皇位还给太上皇!朕不知事情如何会搞成这个样子!”
左少阳也有些傻眼了,争夺皇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会让很多人掉脑袋的。
这种事情还是少插嘴装傻的好。所以左少阳紧闭嘴巴,盯着地面,好象要找一条地缝钻进去躲起来似的。
李世民站了起来,背着手走到栏杆边,凭栏远望,此刻已经是仲夏,登高凭栏,清风徐徐,酷热中平添了些许的凉意。
李世民背着身道:“左神医,上午皇太后晕倒之后你要走,朕让你给太子和皇后治病,你说了那句天意不可违的话,由此可见,你这句话还是指对太子和皇太后的病的!——你其实能够治他们的病,你不愿意治,便是因为天意,你认为你治好了他们的病,就可能违反天意,造成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朕说的没错吧?”
左少阳心头一凛,他当时的确是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的,想不到李世民眼光如此毒辣,竟然看了出来。但是,他还是没有抬头。
李世民道:“朕知道,太子身体素来不好,加上腿有残疾,此前不少大臣都上书请求废太子立四皇子李泰为太子。两人明争暗斗的事情,朕都知道。可是,朕不明白的是,你帮太子治好脚疾,无非是巩固了太子之位而已,会有什么不利的后果吗?还有皇后,她从来不干预朝政,帮她治病,也会出现太上皇这样的可怕事情?”
李世民是不可能知道的,左少阳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自然知道,太子李承乾就是因为自己体弱多病,而且腿有残疾,不适合承继皇位,而四皇子李泰博学多才,皇帝对四皇子李泰又非常的赞赏,他生怕皇上将来会废除自己而另立李泰,所以准备发动政变夺权。没想到消息泄露,功败垂成。皇帝觉得他们俩争夺皇位,自己不管是把皇位交给谁,另一个将来都会被整死,为了保全骨肉,避免自己当年兄弟相残的悲剧在儿子身上重演,毅然废除了太子,也没有立四皇子李泰为太子,而是将太子之位了忠厚老实的三皇子李治。李治也就渔翁得利了。
现在,如果左少阳治好了太子李承乾的瘸腿,治好了他的一身病痛,完全具备一个太子的应有能力,那他的皇位是不可撼动的,因为皇帝同样喜欢太子李承乾,李泰也就不可能跟太子争夺皇位,那大唐的第三个皇帝,就不可能是三皇子李治,而是太子李承乾,那么,大唐后面的历史将会重写!
所以,左少阳是否给太子李承乾治病,关系到整个大唐的历史进程!
长孙皇后虽然没有直接参政,但是,她绝对是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皇后,经常借古喻今劝谏李世民,是李世民的贤内助,而且,他在李世民暴怒失去理智要处罚杀掉一些功臣的时候,曾经出面保住了这些大臣,她的言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李世民的言行,不能说她同样是一位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
按照历史史实,长孙皇后将在李渊死后一年死于气疾,如果左少阳帮她治好了病,让她改变历史而重生,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谁也无法预料。就像无法预料过去十年都沉迷酒色的李渊,重生之后会宣布要夺回皇位一样!
这一点,虽然左少阳已经想到了,但是还不敢肯定,不过,上午发生的事情,已经预示了这样的后果。这也是左少阳为何在上午临走前冒了那一句的原因。那一句话,与其说是警示李世民,倒不如说是告诫自己。
左少阳立即摆出一副茫然不知的神情:“皇上说的话,我是半点都听不懂的了。给人治病,又如何会发生上午那种怪事呢?这天象问题,我是不懂的,不过,我给很多人治过病,如果都会发生这样的天象,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李世民瞧着他茫然不解的神情,心里也有些拿不准,今天发生的事情太怪异了,加上太常寺卿所说的天象主凶,撼及皇位的话,让他震动颇大,加上左少阳的那句话天意不可违,便让他感觉左少阳肯定知道些什么。要知道,古代是巫医不分的,很多医者同时也是巫师,越往前就越是如此。左少阳又是个神医,在李世民看来,这种神不仅是医术如神,还有通神通灵之意在里面,这才有此一问。
可是现在,左少阳茫然不知的样子,又让李世民心中打鼓起来,暗自告诉自己,或许是自己太紧张了,这只是一件 偶然的事情,却会想到那么多,当真有些惊弓之鸟了。RO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