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2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国蹶行(17)
- 403 第二百三十章 国蹶行(18)
- 404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国蹶行(19)
- 405 第二百三十二章 国蹶行(20)
- 406 第二百三十三章 跬步行(1)
- 407 第二百三十四章 跬步行(2)
- 408 第二百三十五章 跬步行(3)
- 409 第二百三十六章 跬步行(4)
- 410 第二百三十七章 跬步行(5)
- 411 第二百三十八章 跬步行(6)
- 412 第二百三十九章 跬步行(7)
- 413 第二百四十章 跬步行(8)
- 414 第二百四十一章 跬步行(9)
- 415 第二百四十二章 跬步行(10)
- 416 第二百四十三章 跬步行(11)
- 417 第二百四十四章 跬步行(12)
- 418 第二百四十五章 跬步行(13)
- 419 第二百四十六章 跬步行(14)
- 420 第二百四十七章 跬步行(15)
- 421 第二百四十八章 跬步行(16)
- 422 第二百四十九章 跬步行(17)
- 423 第二百五十章 跬步行(18)
- 424 第二百五十一章 跬步行(19)
- 425 第二百五十二章 跬步行(20)
- 426 第二百五十三章 跬步行(21)
- 427 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海行(1)
- 428 第二百五十五章 山海行(2)
- 429 第二百五十六章 山海行(3)
- 430 第二百五十七章 山海行(4)
- 431 第二百五十八章 山海行(5)
- 432 第二百五十九章 山海行(6)
- 433 第二百六十章 山海行(7)
- 434 第二百六十一章 山海行(8)
- 435 第二百六十二章 山海行(9)
- 436 第二百六十三章山海行(10)
- 437 第二百六十四章 山海行(11)
- 438 第二百六十五章 山海行(12)
- 439 第二百六十六章 山海行(13)
- 440 第二百六十七章 山海行(14)
- 441 第二百六十八章 山海行(15)
- 442 第二百六十九章 山海行(16)
- 443 第440章 山海行(17)
- 444 第441章 山海行(18)
- 445 第442章 山海行(19)
- 446 第443章 山海行(20)
- 447 第444章 山海行(21)
- 448 第445章 山海行(22)
- 449 第446章 山海行(23)
- 450 第447章 山海行(24)
- 451 第448章 山海行(25)
- 452 第449章 山海行(26)
- 453 第450章 山海行(27)
- 454 第451章 山海行(28)
- 455 第452章 山海行(29)
- 456 第453章 山海行(30)
- 457 第454章 山海行(31)
- 458 第455章 山海行(32)
- 459 第456章 山海行(33)
- 460 第457章 山海行(34)
- 461 第458章 山海行(35)
- 462 第459章 山海行(36)
- 463 第460章 山海行(37)
- 464 第461章 风雨行(1)
- 465 第462章 风雨行(2)
- 466 第463章 风雨行(3)
- 467 第464章 风雨行(4)
- 468 第465章 风雨行(5)
- 469 第466章 风雨行(6)
- 470 第467章 风雨行(7)
- 471 第八章风雨行(8)
- 472 第九章风雨行(9)
- 473 第十章风雨行(10)
- 474 第十一章风雨行(11)
- 475 第十二章风雨行(12)
- 476 第十三章风雨行(13)
- 477 第十四章风雨行(14)
- 478 第十五章风雨行(15)
- 479 第十六章风雨行(16)
- 480 第十七章风雨行(17)
- 481 第十八章风雨行(18)
- 482 第十九章风雨行(19)
- 483 第二十章风雨行(20)
- 484 第二十一章风雨行(21)
- 485 第二十二章风雨行(22)
- 486 第二十三章风雨行(23)
- 487 第二十四章风雨行(24)
- 488 第二十五章风雨行(25)
- 489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
- 490 第二十六章风雨行(26)
- 491 第二十七章风雨行(27)
- 492 第二十八章风雨行(28)
- 493 第二十九章 天街行(2)
- 494 《绍宋》与网文创作和时代之文学及漫改的闲谈
- 495 第二百七十章 山海行(17)
- 496 第二百七十一章 山海行(18)
- 497 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海行(19)
- 498 第二百七十三章 山海行(20)
- 499 第二百七十四章 山海行(21)
- 500 第二百七十五章 山海行(22)
- 501 第二百七十六章 山海行(23)
- 502 第二百七十七章 山海行(24)
- 503 第二百七十八章 山海行(25)
- 504 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海行(26)
- 505 第二百八十章 山海行(27)
- 506 第二百八十一章 山海行(28)
- 507 第二百八十二章 山海行(29)
- 508 第二百八十三章 山海行(30)
- 509 第二百八十四章 山海行(31)
- 510 第二百八十五章山海行(32)
- 511 第二百八十六章山海行(33)
- 512 第二百八十七章山海行(34)
- 513 第二百八十八章 山海行(35)
- 514 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海行(36)
- 515 第二百九十章 山海行(37)
- 516 第一章风雨行(1)
- 517 第二章风雨行(2)
- 518 第三章风雨行(3)
- 519 第四章风雨行(4)
- 520 第五章风雨行(5)
- 521 第六章风雨行(6)
- 522 第七章风雨行(7)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三十九章 跬步行(7)
第二百三十九章 跬步行(7)
“清河郡西,宗城县内,清漳水以北、以西,计有徐世英、王叔勇、贾越、牛达、徐师仁、周行范、王雄诞七营兵马,除王雄诞营外,俱为大头领正将营……首席与数位总管、分管亦在,八成之准备将亦在,将陵行台半数参谋、文书亦在。”
随着随营的小刘文书大声宣读起军事情报,周遭人纷纷肃然起来,不过,这些人此时多还以为张首席是要做决断了,并不晓得新局势有多夸张。
当然,也有人隐隐意识到了问题,譬如雄伯南、谢鸣鹤、马围、徐世英几人,他们作为主要的军事计划参与者,之前其实已经在争论和讨论中渐渐达成了一个大略的意向,那么此时自然晓得张行这般急促严厉属于事出非常,所谓新军情也必然是个大麻烦。
故此,几人或坐或立,都在认真倾听,但也都在暗中翻腾思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越、周行范、王雄诞几人,他们沉默不语,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想想也是,这几人几乎可以算是张首席的私人,而且也早就证明了自己对生死成败的的无忌。
“清河郡西,宗城县与临清县内,清漳水以南、以东,计有高士通、窦立德、翟谦、李子达、张善相、夏侯宁远、樊豹、尚怀恩、范望、冯端、郝义德、刘黑榥、徐开通、张道先十四营兵马。”
烛火下,作为黜龙帮大头领,也是唯一一个兼任了分管与正将之人,窦立德根本没有落座,只是抱着怀蹙眉以对。不过,他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忧虑,或者说,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情报汇总上……这位黜龙帮内部河北本土势力的领头人此时想法很直接,那就是能胜便胜,而若不能胜,得了张首席提点的他也做好了进高鸡泊收拢败兵、主持河北战后局势的准备。
甚至,他其实隐隐约约在期待后一种情况发生,因为他知道河北山头毕竟是后来者,在军队范畴上天然落后于徐大郎、王五郎这些东境大头领,筹谋指派的功勋也要落后于行台那些文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旦发生正面战场失败或撤退,出现敌后对抗与收复战,那河北山头就天然占有了地方处置权,自己也可以从容发挥收拢人心的才能……尤其是自家夫妇实际上控制着屯田事宜,原本就是河北义军改变居多的十万屯田兵将会是个天然大本钱。
当然,与窦立德的复杂心思加坦然态度不同,其他人心思就五花八门了……他们中的确有人跟窦立德一样思虑重重,高士通、李子达、樊豹等人便是如此,但却未必坦然;但也有人如翟谦、张善相、刘黑榥这些人,干脆认为大宗师不过如此,薛常雄败军之将,黜龙帮则此时民心在握,哪怕是波折多一点,但一定能赢,然后全取河北;还有人则是被大宗师给吓到了,只不过这七日的缓冲期让他们稍微安稳了下来而已。
“清河郡北,清河县内,有史怀名一营。”
“平原郡中,将陵县内,计有三营兵马,分别为柳周臣部军法营,吕常衡部巡骑营,曹晨的轻骑营。陈副指挥与几位分管,半数文书、参谋亦在,行台之铁器坊、牲畜营也在彼处,另有许多官吏人员俱在。”小刘文书继续念到,却又专门补了一句。“巡骑营目前四散开来,只是吕头领率部分轮换轻骑在彼处,仅靠军法营与轻骑营不足以护卫地方,也不足以支撑将陵诸多人员转移。”
谢鸣鹤微微抬了下头,略显诧异的看了下小刘文书,方才继续低头思索。
“武阳郡中,大河岸边,聊城县内,计有三营兵马,为左才相、关许两陆营与鲁大月一水营……魏玄定魏龙头在彼处。
“河上另有一营,乃是鲁小月营,刚刚奉命到南岸,往白马而去。
“河南四口关尚有两营,为贾务根营与张亮营。
“郭敬恪巡骑营四散开来,郭头领现奉命在武阳关注曹林部主力动向。
“无棣郡中,大河口周边,有唐百仁、程名起、诸葛德威、王伏贝、马平儿五营。
“登州州城内,有王振一营,至于白总管本人动向不明,因为之前提到要往河口去,不晓得有没有动身,或者有没有抵达。
“河南荥阳郡,洛口敖山仓处有兵马九营,分别为单通海、伍惊风、翟宽、黄俊汉、丁盛映、梁嘉定、伍常在、常负、孟啖鬼所领,龙头李枢与济阴行台诸分管亦在,但伍惊风大头领目前正在此处……”
已经安静了一会的众人忍不住看向了神色有些不自然的伍惊风,而伍惊风却在慌乱中本能看了一眼张行,恰好与对方目光交汇……前者旋即低头,后者也没有吭声。
“河南济阴郡济阴城,有房彦释一营。
“河南梁郡南部、谯郡北部,涣水以东,有兵马两营,分别为王焯、范六厨所领。
“淮西情况不明,但根据封冻前传递的情报来看,淮西主力多在杜破阵杜龙头带领下在淮河沿线的淝水、颍水之间布阵,对寿春、八公山一线的王代积,只有辅伯石辅副指挥带数千兵坐镇颍川郾城。
“此外,梁郡、淮阳郡依然名义隶属黜龙帮,但郡中兵马分布不明。
“武阳郡、汲郡兵马已名义脱离黜龙帮,但分布明确,都集中在郡城、仓储周边,并未有敌对行为。”
“以上为战兵分布,除淮西不明外,三行台一总管以及直领共计五十三营分布皆已标注。”
“另有三大部屯田军,长河大营十万,登州八万,般县五万……登州、般县之前汇报皆在后续军粮转运中,而长河大营的屯田兵马已经转为地方戍卫,汲郡、武阳、清河、平原、无棣皆有分布。”
“至于物资人员,因夺黎阳仓故,各城皆有存粮,而以平原、清河居多,邺城宫仓物资,也多存于平原、清河……不过,十日前开始,已经往渤海、无棣陆续转运了。”
“……”
“……”
小刘文书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才大约说了个明白,随即,又有许多头领来问,或是某城大小,或是某河宽窄,外加正在极速运动中的东都兵马,和突然汇集出现的薛常雄部情报,包括军械储备等等,而负责相关工作的参谋和文书们也纷纷出面做答……大约又问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渐渐止住。
这个时候,人们理所当然的看向了张行,等着他开口。不过有意思的是,到了这个时候,还记得“新军情”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了。故此,当坐在大帐正中的张行开口后,帐内却是陷入到了一时的茫然中。
“有几个新情报……薛常雄给我送了封亲笔信,告诉我英国公白横秋以红山之会为遮掩,早已经决定倾全力而来河北,当日在红山,便有王怀通与他私下送了信,要他来做夹击,而按照白横秋信中所言,此獠会亲自率大军出滏口,挟持住李定与武安军,然后来攻我们。”张行缓缓言道,同时四下来观察周围头领的反应。“书信刚到,西面便来了巡骑做汇报,说是武安郡兵马异动,郡治的驻军忽然就得了急令去了滏口……两相参照,恐怕所言非虚。”
“若是这般……”出乎意料,第一个打破沉默的居然是伍惊风,而且其人似乎有些一惊一乍。“岂不是说,我们会被三面围攻?两路大宗师,一路宗师,还都是天下数得着的精锐兵马?东都精锐?太原精锐?河间精锐?还有武安卒?”
“哪来这么多精锐?!”王叔勇当即蹙眉驳斥,声音之大,吓到了反应过来后想要开口的许多人。
“打的就是精锐!”翟谦也忽然大喊。“怕他作甚?”
“不对。”马围即刻摇头。“曹林怎么可能会跟白横秋联手?”
“不都是官军吗?”雄伯南严肃来问。“红山上就看出来了,反正看我们是眼中钉!”
“这么说,岂不是红山大会把人招惹来了?”慌乱的声音终于出现了,帐内也开始嘈杂起来。
“胡扯什么?都说了,是借着红山大会做遮掩,人家分明是红山大会前便做了行动……”
“都是官军是没错,但英国公也是最大反贼,曹林与他誓不两立。”马围认真解释。“倒是薛常雄,曹白二人无论谁来都会依附。至于李定,也是类似,曹白二人无论谁到武安跟前,他都会屈服。”
“但薛常雄没理由骗我们。”徐世英也严肃开口。“他是有动机传信的,李定那里的情报也不会有误。”
“为什么薛常雄不会骗我们?”有人茫茫然来问。
“不懂就闭嘴来听!”徐世英陡然失态。
被骂的头领没有顶嘴,事实上,伴随着徐世英的失态,众人好像真正的反应了过来,意识到新军情的严肃。
“那就是薛常雄不知道曹林进军的事情,他只是配合白横秋出武安。”谢鸣鹤缓缓做了分析,而这时候,嘈杂声和乱插嘴的声音已经没有了。
“会不会曹林也不知道白横秋的消息,白横秋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徐师仁认真分析。
“不会。”马围摇头以对。“曹林的部队还有一段距离,有足够反应时间。”
“那我就想不通了。”徐师仁缓缓摇头。
“我也想不通。”徐世英也摇头不解。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通的?”俨然想了许久的张行忽然开口。“既白曹不两立,那必然只有一人在河北……而眼下白横秋在此地可能性更大。以此来想,曹林必然已经已走,曹林既走,东都兵马这般进军,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听白横秋,最起码将官们是愿意听白横秋来打我们的。”
“这就对上了。”马围忽然嗤笑一声。“之前屈突达的怪异折返,还有大宗师们的红山之战……曹林会不会已经被两位大宗师加白横秋给打死了?”
帐中上下目瞪口呆,但很多有思索能力的人第一时间就人已经信了,因为他们差的只是一层窗户纸而已——那就是大宗师也会被人围殴,然后死伤逃窜。
以此为基础,白横秋以关陇内部的身份暂时获得对方阵营一定话语权反而就很容易能够理解了。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黜龙帮眼下的情况可就不妙了。
甚至,是大大不妙!
“伍大头领。”惊疑不定中,张行终于看着伍惊风问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你师父会随白横秋或者曹林来向我们动手吗?此事关乎我们黜龙帮此次生死关头最基本的战略选择。”
伍惊风堂堂天下数得着的成丹高手,居然当场大汗淋漓。
PS:感谢大家关心,母女平安。
感谢浅色老爷、琉璃琴老爷、梨花老爷、微芒0930老爷、sul05老爷、有熊老爷的份子钱……感激不尽。
不过也是真累,孩子生产前后这四天我掉了六斤……比啥减肥药都强……这辈子也都没想过,会为了另外一个人受这个罪。
至于这章主要目的是要告诉大家,这书决不会太监!
随着随营的小刘文书大声宣读起军事情报,周遭人纷纷肃然起来,不过,这些人此时多还以为张首席是要做决断了,并不晓得新局势有多夸张。
当然,也有人隐隐意识到了问题,譬如雄伯南、谢鸣鹤、马围、徐世英几人,他们作为主要的军事计划参与者,之前其实已经在争论和讨论中渐渐达成了一个大略的意向,那么此时自然晓得张行这般急促严厉属于事出非常,所谓新军情也必然是个大麻烦。
故此,几人或坐或立,都在认真倾听,但也都在暗中翻腾思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贾越、周行范、王雄诞几人,他们沉默不语,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想想也是,这几人几乎可以算是张首席的私人,而且也早就证明了自己对生死成败的的无忌。
“清河郡西,宗城县与临清县内,清漳水以南、以东,计有高士通、窦立德、翟谦、李子达、张善相、夏侯宁远、樊豹、尚怀恩、范望、冯端、郝义德、刘黑榥、徐开通、张道先十四营兵马。”
烛火下,作为黜龙帮大头领,也是唯一一个兼任了分管与正将之人,窦立德根本没有落座,只是抱着怀蹙眉以对。不过,他本质上并没有太多忧虑,或者说,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情报汇总上……这位黜龙帮内部河北本土势力的领头人此时想法很直接,那就是能胜便胜,而若不能胜,得了张首席提点的他也做好了进高鸡泊收拢败兵、主持河北战后局势的准备。
甚至,他其实隐隐约约在期待后一种情况发生,因为他知道河北山头毕竟是后来者,在军队范畴上天然落后于徐大郎、王五郎这些东境大头领,筹谋指派的功勋也要落后于行台那些文吏。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旦发生正面战场失败或撤退,出现敌后对抗与收复战,那河北山头就天然占有了地方处置权,自己也可以从容发挥收拢人心的才能……尤其是自家夫妇实际上控制着屯田事宜,原本就是河北义军改变居多的十万屯田兵将会是个天然大本钱。
当然,与窦立德的复杂心思加坦然态度不同,其他人心思就五花八门了……他们中的确有人跟窦立德一样思虑重重,高士通、李子达、樊豹等人便是如此,但却未必坦然;但也有人如翟谦、张善相、刘黑榥这些人,干脆认为大宗师不过如此,薛常雄败军之将,黜龙帮则此时民心在握,哪怕是波折多一点,但一定能赢,然后全取河北;还有人则是被大宗师给吓到了,只不过这七日的缓冲期让他们稍微安稳了下来而已。
“清河郡北,清河县内,有史怀名一营。”
“平原郡中,将陵县内,计有三营兵马,分别为柳周臣部军法营,吕常衡部巡骑营,曹晨的轻骑营。陈副指挥与几位分管,半数文书、参谋亦在,行台之铁器坊、牲畜营也在彼处,另有许多官吏人员俱在。”小刘文书继续念到,却又专门补了一句。“巡骑营目前四散开来,只是吕头领率部分轮换轻骑在彼处,仅靠军法营与轻骑营不足以护卫地方,也不足以支撑将陵诸多人员转移。”
谢鸣鹤微微抬了下头,略显诧异的看了下小刘文书,方才继续低头思索。
“武阳郡中,大河岸边,聊城县内,计有三营兵马,为左才相、关许两陆营与鲁大月一水营……魏玄定魏龙头在彼处。
“河上另有一营,乃是鲁小月营,刚刚奉命到南岸,往白马而去。
“河南四口关尚有两营,为贾务根营与张亮营。
“郭敬恪巡骑营四散开来,郭头领现奉命在武阳关注曹林部主力动向。
“无棣郡中,大河口周边,有唐百仁、程名起、诸葛德威、王伏贝、马平儿五营。
“登州州城内,有王振一营,至于白总管本人动向不明,因为之前提到要往河口去,不晓得有没有动身,或者有没有抵达。
“河南荥阳郡,洛口敖山仓处有兵马九营,分别为单通海、伍惊风、翟宽、黄俊汉、丁盛映、梁嘉定、伍常在、常负、孟啖鬼所领,龙头李枢与济阴行台诸分管亦在,但伍惊风大头领目前正在此处……”
已经安静了一会的众人忍不住看向了神色有些不自然的伍惊风,而伍惊风却在慌乱中本能看了一眼张行,恰好与对方目光交汇……前者旋即低头,后者也没有吭声。
“河南济阴郡济阴城,有房彦释一营。
“河南梁郡南部、谯郡北部,涣水以东,有兵马两营,分别为王焯、范六厨所领。
“淮西情况不明,但根据封冻前传递的情报来看,淮西主力多在杜破阵杜龙头带领下在淮河沿线的淝水、颍水之间布阵,对寿春、八公山一线的王代积,只有辅伯石辅副指挥带数千兵坐镇颍川郾城。
“此外,梁郡、淮阳郡依然名义隶属黜龙帮,但郡中兵马分布不明。
“武阳郡、汲郡兵马已名义脱离黜龙帮,但分布明确,都集中在郡城、仓储周边,并未有敌对行为。”
“以上为战兵分布,除淮西不明外,三行台一总管以及直领共计五十三营分布皆已标注。”
“另有三大部屯田军,长河大营十万,登州八万,般县五万……登州、般县之前汇报皆在后续军粮转运中,而长河大营的屯田兵马已经转为地方戍卫,汲郡、武阳、清河、平原、无棣皆有分布。”
“至于物资人员,因夺黎阳仓故,各城皆有存粮,而以平原、清河居多,邺城宫仓物资,也多存于平原、清河……不过,十日前开始,已经往渤海、无棣陆续转运了。”
“……”
“……”
小刘文书足足说了半个时辰,才大约说了个明白,随即,又有许多头领来问,或是某城大小,或是某河宽窄,外加正在极速运动中的东都兵马,和突然汇集出现的薛常雄部情报,包括军械储备等等,而负责相关工作的参谋和文书们也纷纷出面做答……大约又问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渐渐止住。
这个时候,人们理所当然的看向了张行,等着他开口。不过有意思的是,到了这个时候,还记得“新军情”的,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了。故此,当坐在大帐正中的张行开口后,帐内却是陷入到了一时的茫然中。
“有几个新情报……薛常雄给我送了封亲笔信,告诉我英国公白横秋以红山之会为遮掩,早已经决定倾全力而来河北,当日在红山,便有王怀通与他私下送了信,要他来做夹击,而按照白横秋信中所言,此獠会亲自率大军出滏口,挟持住李定与武安军,然后来攻我们。”张行缓缓言道,同时四下来观察周围头领的反应。“书信刚到,西面便来了巡骑做汇报,说是武安郡兵马异动,郡治的驻军忽然就得了急令去了滏口……两相参照,恐怕所言非虚。”
“若是这般……”出乎意料,第一个打破沉默的居然是伍惊风,而且其人似乎有些一惊一乍。“岂不是说,我们会被三面围攻?两路大宗师,一路宗师,还都是天下数得着的精锐兵马?东都精锐?太原精锐?河间精锐?还有武安卒?”
“哪来这么多精锐?!”王叔勇当即蹙眉驳斥,声音之大,吓到了反应过来后想要开口的许多人。
“打的就是精锐!”翟谦也忽然大喊。“怕他作甚?”
“不对。”马围即刻摇头。“曹林怎么可能会跟白横秋联手?”
“不都是官军吗?”雄伯南严肃来问。“红山上就看出来了,反正看我们是眼中钉!”
“这么说,岂不是红山大会把人招惹来了?”慌乱的声音终于出现了,帐内也开始嘈杂起来。
“胡扯什么?都说了,是借着红山大会做遮掩,人家分明是红山大会前便做了行动……”
“都是官军是没错,但英国公也是最大反贼,曹林与他誓不两立。”马围认真解释。“倒是薛常雄,曹白二人无论谁来都会依附。至于李定,也是类似,曹白二人无论谁到武安跟前,他都会屈服。”
“但薛常雄没理由骗我们。”徐世英也严肃开口。“他是有动机传信的,李定那里的情报也不会有误。”
“为什么薛常雄不会骗我们?”有人茫茫然来问。
“不懂就闭嘴来听!”徐世英陡然失态。
被骂的头领没有顶嘴,事实上,伴随着徐世英的失态,众人好像真正的反应了过来,意识到新军情的严肃。
“那就是薛常雄不知道曹林进军的事情,他只是配合白横秋出武安。”谢鸣鹤缓缓做了分析,而这时候,嘈杂声和乱插嘴的声音已经没有了。
“会不会曹林也不知道白横秋的消息,白横秋是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徐师仁认真分析。
“不会。”马围摇头以对。“曹林的部队还有一段距离,有足够反应时间。”
“那我就想不通了。”徐师仁缓缓摇头。
“我也想不通。”徐世英也摇头不解。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通的?”俨然想了许久的张行忽然开口。“既白曹不两立,那必然只有一人在河北……而眼下白横秋在此地可能性更大。以此来想,曹林必然已经已走,曹林既走,东都兵马这般进军,便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听白横秋,最起码将官们是愿意听白横秋来打我们的。”
“这就对上了。”马围忽然嗤笑一声。“之前屈突达的怪异折返,还有大宗师们的红山之战……曹林会不会已经被两位大宗师加白横秋给打死了?”
帐中上下目瞪口呆,但很多有思索能力的人第一时间就人已经信了,因为他们差的只是一层窗户纸而已——那就是大宗师也会被人围殴,然后死伤逃窜。
以此为基础,白横秋以关陇内部的身份暂时获得对方阵营一定话语权反而就很容易能够理解了。
而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黜龙帮眼下的情况可就不妙了。
甚至,是大大不妙!
“伍大头领。”惊疑不定中,张行终于看着伍惊风问出了第一个关键问题。“你师父会随白横秋或者曹林来向我们动手吗?此事关乎我们黜龙帮此次生死关头最基本的战略选择。”
伍惊风堂堂天下数得着的成丹高手,居然当场大汗淋漓。
PS:感谢大家关心,母女平安。
感谢浅色老爷、琉璃琴老爷、梨花老爷、微芒0930老爷、sul05老爷、有熊老爷的份子钱……感激不尽。
不过也是真累,孩子生产前后这四天我掉了六斤……比啥减肥药都强……这辈子也都没想过,会为了另外一个人受这个罪。
至于这章主要目的是要告诉大家,这书决不会太监!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