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13 第613章 援助
- 614 第614章 全面崩溃
- 615 第615章 谈不谈
- 616 第616章 开赴前线
- 617 第617章 空中阁楼
- 618 第618章 停火到期
- 619 第619章 攻坚
- 620 第620章 再次停火
- 621 第621章 备战
- 622 第622章 只能进攻
- 623 第623章 自知之明
- 624 第624章 阻击
- 625 第625章 突破
- 626 第626章 累赘
- 627 第627章 僵局
- 628 第628章 分水岭
- 629 第629章 静坐战
- 630 第630章 外援到达
- 631 第631章 选择
- 632 第632章 动摇
- 633 第633章 哗变
- 634 第634章 举棋不定
- 635 第635章 烂摊子
- 636 第636章 直击要害
- 637 第637章 人道主义援助
- 638 第638章 妥协
- 639 第639章 核威胁
- 640 第640章 骚乱
- 641 第641章 军事政变
- 642 第642章 导火索
- 643 第643章 和谈
- 644 第644章 自治领
- 645 第645章 停战协议
- 646 第646章 迷茫
- 647 第647章 困境
- 648 第648章 钱的问题
- 649 第649章 掠夺
- 650 第650章 隐患
- 651 第651章 全面合作
- 652 第652章 枪械之王
- 653 第653章 防弹衣霸主
- 654 第654章 不太平
- 655 第655章 起步
- 656 第656章 战乱时代
- 657 第657章 疑云重重
- 658 第658章 猜测
- 659 第659章 先头部队出发
- 660 第660章 意外
- 661 第661章 火速到达
- 662 第662章 到达前线
- 663 第663章 毒瘤
- 664 第664章 日夜兼程
- 665 第665章 强攻
- 666 第666章 胆怯
- 667 第667章 羡慕与嫉妒
- 668 第668章 担忧
- 669 第669章 袭击
- 670 第670章 犹豫不决
- 671 第671章 逃跑
- 672 第672章 投诚
- 673 第673章 潜入
- 674 第674章 有所发现
- 675 第675章 深入地下
- 676 第676章 救人
- 677 第677章 神奇物质
- 678 第678章 变故
- 679 第679章 局面反转
- 680 第680章 援兵到达
- 681 第681章 醒来
- 682 第682章 不可思议
- 683 第683章 变化
- 684 第684章 醒悟
- 685 第685章 拖延
- 686 第686章 出发
- 687 第687章 墨西哥
- 688 第688章 边境战争
- 689 第689章 暴露
- 690 第690章 大毒枭
- 691 第691章 一言不合
- 692 第692章 初显身手
- 693 第693章 灭口
- 694 第694章 逃跑
- 695 第695章 夺路狂奔
- 696 第696章 越境
- 697 第697章 发现
- 698 第698章 变味的赌城
- 699 第699章 代理人
- 700 第700章 职业会计师
- 701 第701章 遭到突袭
- 702 第702章 回马枪
- 703 第703章 半夜突袭
- 704 第704章 格杀
- 705 第705章 追查
- 706 第706章 手到擒来
- 707 第707章 新的线索
- 708 第708章 一路向北
- 709 第709章 秘密基地
- 710 第710章 深入
- 711 第711章 研究中心
- 712 第712章 交战
- 713 第713章 自愈
- 714 第714章 发现
- 715 第715章 疯狂科学家
- 716 第716章 寻找突破口
- 717 第717章 线索
- 718 第718章 兵分两路
- 719 第719章 深入虎穴
- 720 第720章 迷路
- 721 第721章 不死之人
- 722 第722章 地球生命
- 723 第723章 控制
- 724 第724章 副脑
- 725 第725章 新的发现
- 726 第726章 马不停蹄
- 727 第727章 爆点
- 728 第728章 积重难返
- 729 第729章 临界点
- 730 第730章 煽风点火
- 731 第731章 动乱前夜
- 732 第732章 袭击
- 733 第733章 军事营地
- 734 第734章 阴谋
- 735 第735章 击杀
- 736 第736章 差距
- 737 第737章 全球灾难
- 738 第738章 动荡
- 739 第739章 莫须有罪名
- 740 第740章 返回美国
- 741 第741章 战争决策
- 742 第742章 地下掩体
- 743 第743章 总统丧命
- 744 第744章 失控
- 745 第745章 恐慌
- 746 第746章 麻木
- 747 第747章 守株待兔
- 748 第748章 来源
- 749 第749章 确定
- 750 第750章 发现核弹头
- 751 第751章 警告
- 752 第752章 救人要紧
- 753 第753章 军团
- 754 第754章 富士山
- 755 第755章 意外发现
- 756 第756章 遗留基地
- 757 第757章 火山内部
- 758 第758章 开打
- 759 第759章 走投无路
- 760 第760章 绝望
- 761 第761章 推断
- 762 第762章 疯狂之举
- 763 第763章 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23章 自知之明
第623章 自知之明
围绕着伯坦果德,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也就在这里,爆发了自开战之后的第一场坦克大战,“哈立德2”对阵“阿琼2”。
有趣的是,巴基斯坦与印度都宣称这在自行研制的坦克,而且都宣称是南亚地区,乃至全球最好的主战坦克之一。
只是,“哈立德2”并非巴基斯坦自行研制,而是VT-4的深度定制版。
当然,巴基斯坦拥有大部分知识产权,而且能够自行生产,国产化率高达80%,只有少数本国无法生产的核心设备需要从华夏进口。
此外,“哈立德2”获得了上千辆的海外订单。
“阿琼2”?
印度陆军也只是象征性的采购的了100多辆,海外用户更是一个没有,其国产化率还不到40%。
战斗发生在伯坦果德东面。
伯坦果德是边境城市,西面是巴基斯坦,北面是印控克什米尔,南面就是通往贾朗达尔的公路。
因为印军在边境线上修建了牢固的防御阵地,所以巴军把重点放在北面。
按照巴军制订的作战计划,首先从伯坦果德东面向南突击,切断南面的公路,然后再攻打伯坦果德。
简单的说,就是先包围,后进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完成迂回,包围伯坦果德之前,印军就会崩溃,然后兵不血刃的占领伯坦果德。
为啥?
守卫伯坦果德的全是步兵部队。
查谟的战斗表明,如果没有装甲部队,只是靠步兵部队死守,根本就守不住。
此外,很多从查谟逃出来的印军官兵就在伯坦果德,他们非常清楚巴军攻打城市所用的战术。
这些印军没有在查谟跟巴军拼命,又怎么会在伯坦果德死战?
包围伯坦果德,关键就是南面那条通往贾朗达尔的公路。
只要能够切断这条公路,伯坦果德的印军就别想获得外界支援,也就绝对无法守住伯坦果德。
死守,无非是平添伤亡。
问题是,巴军的这套战术也太简单了,任何人都能猜到。
当然,也不需要猜测。
对印军来说,要想守住伯坦果德,就必须保住通往贾朗达尔的公路,也就必须盯住伯坦果德东面。
为啥?
伯坦果德的城区就挨着边境线。
除非巴军投入重兵,从印军防线正面取得突破,不然就只能从北面发起进攻,然后向伯坦果德东面迂回。
在正面,巴军有多少兵力?
也就4个旅,而且只有1个是装甲旅。
更重要的是,该方向上的巴军同样需要守卫边境防线,且唯一的进攻路线在伯坦果德的西南。
此外,就算取得了突破,在进入印度境内之后,也要沿着公路首先向北,也就是向伯坦果德市区迂回,然后才能转向南下。
如果直接南下的话,就要面对阿姆利则方向上的守军。
因为存在被印军南北夹击的可能性,所以巴军在该方向是的突击行动必然困难重重,也就未必会选择该方向。
如此一来,巴军就必然向伯坦果德东面迂回。
其实,这也是巴军在北面击中了6个旅,还把2个装甲旅与2个机械化步兵旅放在该方向上的关键所在。
对印军来说,不管怎么打,都得在伯坦果德东面阻击巴军。
为此,印军把2个装甲旅全都摆在了该方向上。
只是,对印军来说,时间太过仓促了。
为啥?
在2个装甲旅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开战的第24天夜间,而48小时临时停火将在次日上午到期。
能在一个晚上完成部署吗?
显然,印军根本办不到。
为此,在开战的第25天,印军首先发动进攻。
当然,没有投入主力部队。
按照印军的作战计划,首先让步兵部队发动进攻,扼制巴军的进攻势头,为装甲部队争取到时间。
干嘛?
在伯坦果德东面部署一条防线。
接下来,印军将依托这条防线阻击南下的巴军,尽最大的努力挫败巴军。
在消灭了巴军的主力部队之后,再依托防线发起进攻,准确说是反击,争取一鼓作气的攻入克什米尔地区。
简单的说,就是防守反击。
想得很好,实施的难度却非常大。
为啥?
兵力太少。
2个装甲旅,能做什么?
更何况,这2个装甲旅,名义上各有2个装甲营,可每个营只有大概30辆坦克,而且协同的是步兵营。
也就是说,2个装甲旅,总共才100多辆主战坦克。
在和平时期,这个编制不算差。
其实,战争爆发前,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装甲旅也只有几十辆坦克。
可是,在战争期间,这点坦克就太少了。
在战争爆发之后,巴军的所有装甲部队都得到了加强,坦克数量均在100辆以上,还有大量装甲车与火炮。
兵力实在是有限,该怎么打?
所幸,印军指挥官很有自知之明,或者说被吓住了。
为啥?
对面的2个巴军装甲旅,配备的全是“哈立德2”型主战坦克,总共有近300辆!
正面硬拼?
显然,那是找死!
为此,印军指挥官把2个装甲旅分开,让1个装甲旅进入提前设置好的阵地,另外1个充当预备队。
言外之意,印军指挥官把希望放在了防御阵地上。
打算通过打一场防御战来挫败巴军的装甲部队,然后再发起反击,从而扭转兵力上的劣势。
当然,印军指挥官也很精明,派了一个装甲营去诱敌。
不过,不是配备“阿琼2”的装甲营,而是一个东平西凑起来的装甲营,主力是20多辆T-72M主战坦克。
必须承认,印军指挥官确实有自知之明。
为啥?
“阿琼2”根本不适合打运动战。
糟糕的机动性能,加上巨大的战斗重量,“阿琼2”的野外机动能力极差,在很多地方甚至无法进行机动。
相反,部署在预先设置好的阵地上,至少其120毫米坦克炮还有用武之地。
此外,依托阵地,还能有效的解决防护上存在的问题。
总而言之,印军指挥官压根就没有想过用这种笨重的坦克去挑战“哈立德2”,更别说在野外战场上取得胜利了。
只是,依托阵地,“阿琼2”就能击败“哈立德2”?
也就在这里,爆发了自开战之后的第一场坦克大战,“哈立德2”对阵“阿琼2”。
有趣的是,巴基斯坦与印度都宣称这在自行研制的坦克,而且都宣称是南亚地区,乃至全球最好的主战坦克之一。
只是,“哈立德2”并非巴基斯坦自行研制,而是VT-4的深度定制版。
当然,巴基斯坦拥有大部分知识产权,而且能够自行生产,国产化率高达80%,只有少数本国无法生产的核心设备需要从华夏进口。
此外,“哈立德2”获得了上千辆的海外订单。
“阿琼2”?
印度陆军也只是象征性的采购的了100多辆,海外用户更是一个没有,其国产化率还不到40%。
战斗发生在伯坦果德东面。
伯坦果德是边境城市,西面是巴基斯坦,北面是印控克什米尔,南面就是通往贾朗达尔的公路。
因为印军在边境线上修建了牢固的防御阵地,所以巴军把重点放在北面。
按照巴军制订的作战计划,首先从伯坦果德东面向南突击,切断南面的公路,然后再攻打伯坦果德。
简单的说,就是先包围,后进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完成迂回,包围伯坦果德之前,印军就会崩溃,然后兵不血刃的占领伯坦果德。
为啥?
守卫伯坦果德的全是步兵部队。
查谟的战斗表明,如果没有装甲部队,只是靠步兵部队死守,根本就守不住。
此外,很多从查谟逃出来的印军官兵就在伯坦果德,他们非常清楚巴军攻打城市所用的战术。
这些印军没有在查谟跟巴军拼命,又怎么会在伯坦果德死战?
包围伯坦果德,关键就是南面那条通往贾朗达尔的公路。
只要能够切断这条公路,伯坦果德的印军就别想获得外界支援,也就绝对无法守住伯坦果德。
死守,无非是平添伤亡。
问题是,巴军的这套战术也太简单了,任何人都能猜到。
当然,也不需要猜测。
对印军来说,要想守住伯坦果德,就必须保住通往贾朗达尔的公路,也就必须盯住伯坦果德东面。
为啥?
伯坦果德的城区就挨着边境线。
除非巴军投入重兵,从印军防线正面取得突破,不然就只能从北面发起进攻,然后向伯坦果德东面迂回。
在正面,巴军有多少兵力?
也就4个旅,而且只有1个是装甲旅。
更重要的是,该方向上的巴军同样需要守卫边境防线,且唯一的进攻路线在伯坦果德的西南。
此外,就算取得了突破,在进入印度境内之后,也要沿着公路首先向北,也就是向伯坦果德市区迂回,然后才能转向南下。
如果直接南下的话,就要面对阿姆利则方向上的守军。
因为存在被印军南北夹击的可能性,所以巴军在该方向是的突击行动必然困难重重,也就未必会选择该方向。
如此一来,巴军就必然向伯坦果德东面迂回。
其实,这也是巴军在北面击中了6个旅,还把2个装甲旅与2个机械化步兵旅放在该方向上的关键所在。
对印军来说,不管怎么打,都得在伯坦果德东面阻击巴军。
为此,印军把2个装甲旅全都摆在了该方向上。
只是,对印军来说,时间太过仓促了。
为啥?
在2个装甲旅赶到的时候,已经是开战的第24天夜间,而48小时临时停火将在次日上午到期。
能在一个晚上完成部署吗?
显然,印军根本办不到。
为此,在开战的第25天,印军首先发动进攻。
当然,没有投入主力部队。
按照印军的作战计划,首先让步兵部队发动进攻,扼制巴军的进攻势头,为装甲部队争取到时间。
干嘛?
在伯坦果德东面部署一条防线。
接下来,印军将依托这条防线阻击南下的巴军,尽最大的努力挫败巴军。
在消灭了巴军的主力部队之后,再依托防线发起进攻,准确说是反击,争取一鼓作气的攻入克什米尔地区。
简单的说,就是防守反击。
想得很好,实施的难度却非常大。
为啥?
兵力太少。
2个装甲旅,能做什么?
更何况,这2个装甲旅,名义上各有2个装甲营,可每个营只有大概30辆坦克,而且协同的是步兵营。
也就是说,2个装甲旅,总共才100多辆主战坦克。
在和平时期,这个编制不算差。
其实,战争爆发前,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装甲旅也只有几十辆坦克。
可是,在战争期间,这点坦克就太少了。
在战争爆发之后,巴军的所有装甲部队都得到了加强,坦克数量均在100辆以上,还有大量装甲车与火炮。
兵力实在是有限,该怎么打?
所幸,印军指挥官很有自知之明,或者说被吓住了。
为啥?
对面的2个巴军装甲旅,配备的全是“哈立德2”型主战坦克,总共有近300辆!
正面硬拼?
显然,那是找死!
为此,印军指挥官把2个装甲旅分开,让1个装甲旅进入提前设置好的阵地,另外1个充当预备队。
言外之意,印军指挥官把希望放在了防御阵地上。
打算通过打一场防御战来挫败巴军的装甲部队,然后再发起反击,从而扭转兵力上的劣势。
当然,印军指挥官也很精明,派了一个装甲营去诱敌。
不过,不是配备“阿琼2”的装甲营,而是一个东平西凑起来的装甲营,主力是20多辆T-72M主战坦克。
必须承认,印军指挥官确实有自知之明。
为啥?
“阿琼2”根本不适合打运动战。
糟糕的机动性能,加上巨大的战斗重量,“阿琼2”的野外机动能力极差,在很多地方甚至无法进行机动。
相反,部署在预先设置好的阵地上,至少其120毫米坦克炮还有用武之地。
此外,依托阵地,还能有效的解决防护上存在的问题。
总而言之,印军指挥官压根就没有想过用这种笨重的坦克去挑战“哈立德2”,更别说在野外战场上取得胜利了。
只是,依托阵地,“阿琼2”就能击败“哈立德2”?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