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 第7章夹心饼
- 8 第8章站好队
- 9 第9章加班狗
- 10 第10章车轮战
- 11 第11章程序人
- 12 第12章活火山
- 13 第13章钱厅长
- 14 第14章磨刀石
- 15 第15章
- 16 第16章回老家
- 17 第17章无用功
- 18 第18章跑关系
- 19 第19章赴婚宴
- 20 第20章去或留
- 21 第21章遇名流
- 22 第22章猴屁股
- 23 第23章见市长
- 24 第24章扯皮功
- 25 第25章静心居
- 26 第26章蔡主任
- 27 第27章女人花
- 28 第28章山雨来
- 29 第29章空位子
- 30 第30章看演出
- 31 第31章喝咖啡
- 32 第32章桂花厅
- 33 第33章现转机
- 34 第34章进中层
- 35 第35章少壮派
- 36 第36章名编剧
- 37 第37章都是爷
- 38 第38章购物券
- 39 第39章西山村
- 40 第40章再聚首
- 41 第41章座谈会
- 42 第42章商人们
- 43 第43章看房子
- 44 第44章女上司
- 45 第45章生日会
- 46 第46章跳楼者
- 47 第47章电梯里
- 48 第48章闯大祸
- 49 第49章遭暗算
- 50 第50章考核组
- 51 第51章求突破
- 52 第52章签不签
- 53 第53章临界点
- 54 第54章检举信
- 55 第55章袭击者
- 56 第56章真官僚
- 57 第57章文化圈
- 58 第58章新同志
- 59 第59章十万块
- 60 第60章外婆弄
- 61 第61章大记者
- 62 第63章 推荐票
- 63 第62章收藏家
- 64 第63章似轮回
- 65 第64章打太极
- 66 第65章做恶梦
- 67 第66章蛇出洞
- 68 第67章道原委
- 69 第68章赴C县
- 70 第69章当卧底
- 71 第70章撼大象
- 72 第71章陷绝境
- 73 第72章大变局
- 74 第73章八卦阵
- 75 第74章夜未央
- 76 第75章满负荷
- 77 第76章浣溪街
- 78 第77章去北京
- 79 第78章驻京办
- 80 第79章副部级
- 81 第80章登长城
- 82 第81章成快婿
- 83 第82章天外天
- 84 第83章访古村
- 85 第84章起内讧
- 86 第85章现场会
- 87 第86章夜杀人
- 88 第89章 女掌门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7章无用功
第17章无用功
大年初六一早,我就匆匆告别了父母,告别了文琴,踏上了回C城的路途。按春节长假规定,像我这样外省的,完全可以再呆两天返回,但原定年前开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因故推到春节后,我必须尽快返回弄稿子。我的春节一直笼罩在这个会议的阴影中,这个大会一日不开,魏局那份早已写好的讲话稿就要一遍遍修改,说不定还要推倒重来。回老家前,唐主任对我有交代,年初六必须返回修改稿子,他那个破锣似的嗓音简直成了我的梦魇,一想起来头皮就禁不住一阵阵发麻。
回C城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了局里。原来以为虽然大会在即,但我的任务不过是对以前的稿子进行一些精益求精的微调,谁知道和唐主任一照面就风云突变了。
唐主任摔给了一叠S省文化厅的会议领导讲话材料,说先看看吧,有活干了。下午刘局召集原来一班人马开了个碰头会,主要是说魏局在春节期间看了这些材料,对原来完全按照省文化厅会议领导讲话的套路很不满意,要求将S省的一些新提法揉进去重新写。我的头一晕,这一动足够我两个星期昏天黑地般地忙活了。
在C城人都还沉浸在新年其乐融融的气氛里时,我却无奈地开始做新一年第一个无用功。说是无用功,是因为如果春节前这个大会如期开掉,这个工作压根儿就不需要去做的。但既然活来了,我还是发扬了一贯吃苦耐劳的精神,决心埋头把它做好再说。
一连几天,我都在潜心研究S省的稿子。说实话,S省几个领导的讲话稿写得的确好,很放开,而且每篇讲话稿都有一套说法,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反观我们省文化厅的几个稿子,四平八稳,透着平庸之气。S省的讲话稿年前就以文化通讯的形式发到办公室了,但我竟然一直没去看,经过刘局这一点拨,还真如醍醐灌顶,我每天忙忙碌碌,乱七八糟的东西看了许多,但关键的东西却没去看,今后一定要注意吸收全国各地的发言稿写作经验,考虑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思路一定要打开,要有气魄。要改变对写讲话稿的偏见,一篇讲话稿从什么角度写,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写出新意,其实也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今后我要在这些看似枯燥的东西上动点心思,在朽木上雕出花来才是本事。
离大会召开的日期越近,我们加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知不觉中,中午和晚上都要在办公室里吃盒饭了。我有几晚都弄到了十一点多才回到宿舍。这么折腾,事情只有一个,就是修改魏局的讲话稿,这真应验了某位老机关说的话,给领导写稿子,从来没有放在那里两三天现成的等着开会,总是挤到开会前的晚上下属们还在加班加点修改。我感觉我们就像丹麦来的两个骗子,在空空的织布机上不停地忙碌着。其实这样的会开了也就开了,领导照样也讲了话。偏偏到这时候魏局很较真,刘局也跟着认真起来,我们的两位主任似乎也认真起来。
我效率很高,一天改出一稿,将乱七八糟的意见吸收进去。大家却越改越觉得有很多地方看着不顺眼,最后对魏局本人改过的一段竟然也看着不舒服了。但谁敢随意动魏局的文字呢?在机关里似乎有一个铁的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第一,老大是对的;第二条,如果老大错了,请参照第一条。下属即使认为自己对,但因为老大从来是不会错的,所以,那些倒霉蛋们只好做缩头乌龟了。在机关呆了一段时间,我已深感搞文字的人很痛苦,你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去写,你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但如果你就这样不思考了,领导就会说你没有创意,就要怀疑你的能力。做个下属真的很难,尤其当你头上有几个领导要层层审阅的时候,你就苦不堪言了。一个说要这样改,一个则又说要那样改,最后还是改回到原来的样子。功劳永远是别人的,过错却永远会摊到你的头上。回到家里,我总是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饭,饥饿的肚子才好受了一点。想到没几天就要开会了,心里稍稍得到一点安慰。。
三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折磨了我们数月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终于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了。庄严的国歌奏完之后,分管文化的副书记、副市长分别登台讲话,我忙前忙后搞会务。副书记的稿子我们虽然也参与了,但主要是以市委办为主的,副市长的讲话却是我们文化局给写好的,他的秘书几乎没有什么改动。之后是市属及县区部分单位交流发言,我蜷缩在最后一排一个位子上,感到一种如释重负后的疲惫。
下午主要是魏局做报告,一点半与会者入席完毕,魏局准时做起了报告。我坐在会场的入口处,不时给那些迟到的与会者发上一份报告。我一边听着魏局的报告,一边用目光扫视着会场,我发现有的人在交头接耳,有的人低头玩着手机,有的人则打起了瞌睡,我看着手中这份不知耗了我们多少心血的长达三十页的报告,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谁能体验到写稿子者的辛苦啊,有几个人认真地从头到尾去听了?想到我们为一个字都去抠的认真劲不禁觉得好笑和不值。这样的稿子会议一结束谁还去看它呢?
在魏局抑扬顿挫的讲话声中,我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我掉进了一个盘丝洞,身上缠满了白亮亮的蛛丝,手脚都被束缚得一动不能动,呼吸也变得异常艰难起来。一只巨大的黑蜘蛛快速向我移动过来,伸出它那长长的黑爪子,张大黑洞洞的大嘴,一步步向我逼近,一种巨大的恐惧和绝望攫住了我的心。当黑蜘蛛面目狰狞地向我扑来的时候,我一下子吓醒了。睁开眼,魏局的讲话已经结束,主持会议的刘局正在按程序对会议进行总结,照例是说刚才魏局做了重要讲话,大家回去好好消化领会并贯彻执行云云。
会议结束,众人作鸟兽散。我也拖着沉重的脚步跟着人流走出了会议室。有人说,中国的领导喜欢开会,因为只有坐在主席台上才最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威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开会常常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有时候仅仅只剩下了这种形式。
回C城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了局里。原来以为虽然大会在即,但我的任务不过是对以前的稿子进行一些精益求精的微调,谁知道和唐主任一照面就风云突变了。
唐主任摔给了一叠S省文化厅的会议领导讲话材料,说先看看吧,有活干了。下午刘局召集原来一班人马开了个碰头会,主要是说魏局在春节期间看了这些材料,对原来完全按照省文化厅会议领导讲话的套路很不满意,要求将S省的一些新提法揉进去重新写。我的头一晕,这一动足够我两个星期昏天黑地般地忙活了。
在C城人都还沉浸在新年其乐融融的气氛里时,我却无奈地开始做新一年第一个无用功。说是无用功,是因为如果春节前这个大会如期开掉,这个工作压根儿就不需要去做的。但既然活来了,我还是发扬了一贯吃苦耐劳的精神,决心埋头把它做好再说。
一连几天,我都在潜心研究S省的稿子。说实话,S省几个领导的讲话稿写得的确好,很放开,而且每篇讲话稿都有一套说法,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反观我们省文化厅的几个稿子,四平八稳,透着平庸之气。S省的讲话稿年前就以文化通讯的形式发到办公室了,但我竟然一直没去看,经过刘局这一点拨,还真如醍醐灌顶,我每天忙忙碌碌,乱七八糟的东西看了许多,但关键的东西却没去看,今后一定要注意吸收全国各地的发言稿写作经验,考虑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思路一定要打开,要有气魄。要改变对写讲话稿的偏见,一篇讲话稿从什么角度写,怎样布局谋篇,怎样写出新意,其实也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水平,今后我要在这些看似枯燥的东西上动点心思,在朽木上雕出花来才是本事。
离大会召开的日期越近,我们加班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知不觉中,中午和晚上都要在办公室里吃盒饭了。我有几晚都弄到了十一点多才回到宿舍。这么折腾,事情只有一个,就是修改魏局的讲话稿,这真应验了某位老机关说的话,给领导写稿子,从来没有放在那里两三天现成的等着开会,总是挤到开会前的晚上下属们还在加班加点修改。我感觉我们就像丹麦来的两个骗子,在空空的织布机上不停地忙碌着。其实这样的会开了也就开了,领导照样也讲了话。偏偏到这时候魏局很较真,刘局也跟着认真起来,我们的两位主任似乎也认真起来。
我效率很高,一天改出一稿,将乱七八糟的意见吸收进去。大家却越改越觉得有很多地方看着不顺眼,最后对魏局本人改过的一段竟然也看着不舒服了。但谁敢随意动魏局的文字呢?在机关里似乎有一个铁的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第一,老大是对的;第二条,如果老大错了,请参照第一条。下属即使认为自己对,但因为老大从来是不会错的,所以,那些倒霉蛋们只好做缩头乌龟了。在机关呆了一段时间,我已深感搞文字的人很痛苦,你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去写,你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但如果你就这样不思考了,领导就会说你没有创意,就要怀疑你的能力。做个下属真的很难,尤其当你头上有几个领导要层层审阅的时候,你就苦不堪言了。一个说要这样改,一个则又说要那样改,最后还是改回到原来的样子。功劳永远是别人的,过错却永远会摊到你的头上。回到家里,我总是狼吞虎咽地吃了两碗饭,饥饿的肚子才好受了一点。想到没几天就要开会了,心里稍稍得到一点安慰。。
三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折磨了我们数月的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终于在市政府会议中心召开了。庄严的国歌奏完之后,分管文化的副书记、副市长分别登台讲话,我忙前忙后搞会务。副书记的稿子我们虽然也参与了,但主要是以市委办为主的,副市长的讲话却是我们文化局给写好的,他的秘书几乎没有什么改动。之后是市属及县区部分单位交流发言,我蜷缩在最后一排一个位子上,感到一种如释重负后的疲惫。
下午主要是魏局做报告,一点半与会者入席完毕,魏局准时做起了报告。我坐在会场的入口处,不时给那些迟到的与会者发上一份报告。我一边听着魏局的报告,一边用目光扫视着会场,我发现有的人在交头接耳,有的人低头玩着手机,有的人则打起了瞌睡,我看着手中这份不知耗了我们多少心血的长达三十页的报告,心里真是百感交集,谁能体验到写稿子者的辛苦啊,有几个人认真地从头到尾去听了?想到我们为一个字都去抠的认真劲不禁觉得好笑和不值。这样的稿子会议一结束谁还去看它呢?
在魏局抑扬顿挫的讲话声中,我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我掉进了一个盘丝洞,身上缠满了白亮亮的蛛丝,手脚都被束缚得一动不能动,呼吸也变得异常艰难起来。一只巨大的黑蜘蛛快速向我移动过来,伸出它那长长的黑爪子,张大黑洞洞的大嘴,一步步向我逼近,一种巨大的恐惧和绝望攫住了我的心。当黑蜘蛛面目狰狞地向我扑来的时候,我一下子吓醒了。睁开眼,魏局的讲话已经结束,主持会议的刘局正在按程序对会议进行总结,照例是说刚才魏局做了重要讲话,大家回去好好消化领会并贯彻执行云云。
会议结束,众人作鸟兽散。我也拖着沉重的脚步跟着人流走出了会议室。有人说,中国的领导喜欢开会,因为只有坐在主席台上才最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威严,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开会常常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有时候仅仅只剩下了这种形式。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