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4 第一百七十章 病危
- 175 第一百七十一章 委屈你了
- 176 第一百七十二章 给您拐个儿子回来
- 177 第一百七十三章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 178 第一百七十四章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 179 第一百七十五章 春宵一刻值千金
- 180 第一百七十六章 回门和争吵
- 181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怀好意!
- 182 第一百七十八章 想和你牵手到白头
- 183 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真的还能再无耻一点
- 184 第一百八十章 嫉妒
- 185 第一百八十一章 就爱看你使小性子
- 186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两个男人间的交锋
- 187 第一百八十三章 大团圆
- 188 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才没有舍不得你
- 189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些细细碎碎的日常
- 190 第一百八十六章 放假去探亲
- 191 第一百八十七章 日常
- 192 第一百八十八章 旧楼隔音不好
- 193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分外和谐的一家人
- 194 第一百九十章 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别
- 195 第一百九十一章 别有用心
- 196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不请自来的客人
- 197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事儿了
- 198 第一百九十四章 阿光被拐
- 199 第一百五十九章 错过了最佳寻找时间
- 200 第一百九十六章 老家的来信
- 201 第一百九十七章 言尽于此
- 202 第一百九十八章 居然开了个玩笑?
- 203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我不同意
- 204 第二百章 就想要个闺女
- 205 第二百零一章 你想得太天真了(+1)
- 206 第二百零二章 意有所指(+2)
- 207 第二百零三章 促狭
- 208 第二百零四章 你还不够格
- 209 第二百零五章 小人作祟
- 210 第二百零六章 男人三十一枝花
- 211 第二百零七章 最后一面
- 212 第二百零八章 有阿光的消息了
- 213 第二百零九章 被盯上
- 214 第二百一十章 跑了一个
- 215 第二百一十一章 上手术台
- 216 第二百一十二章 摆脱不掉的恶梦
- 217 第二百一十三章 怎么是你
- 218 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到京城
- 219 第二百一十五章 躲在背后的眼睛
- 220 第二百一十六章 受了点小伤
- 221 第二百一十七章 遇到的可能是神经病
- 222 第二百一十八章 如影相随
- 223 第二百一十九章 赛螃蟹炒番茄
- 224 第二百二十章 你相信我说的话吗
- 225 第二百二十一章 举报
- 226 第二百二十二章 何楠的来意
- 227 第二百二十三章 团伙作案
- 228 第二百二十四章 孩子的难题
- 229 第二百二十五章 要走
- 230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天灾人祸
- 231 第二百二十七章 胡搅蛮缠
- 232 第二百二十八章 故人
- 233 第二百二十九章 救人
- 234 第二百三十章 被水冲走
- 235 第二百三十一章 找不到人?!
- 236 第二百三十二章 如果她能够回去的话!
- 237 第二百三十三章 你怎么才来啊!
- 238 第二百三十四章 方志强的下场
- 239 第二百三十五章 什么也不记得了
- 240 第二百三十六章 意外事件
- 241 第二百三十七章 相同的作案手法
- 242 第二百三十八章 丝丝缕缕的联系
- 243 第二百三十九章 历史的方向不会变
- 244 第二百四十章 午夜惊魂
- 245 第二百四十一章 什么人?
- 246 第二百四十二章 扑簌迷离
- 247 第二百四十三章 被围堵
- 248 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 249 第二百四十五章 任桂云又出现了
- 250 第二百四十六章 孩子父亲是谁
- 251 第二百四十七章 冤大头出现
- 252 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挟
- 253 第二百四十九章 被抓被打
- 254 第二百五十章 喂~
- 255 第二百五十一章 火速救援
- 256 第二百五十二章 危机一刻
- 257 第二百五十三章 如果你不想要的话
- 258 第二百五十四章 幸福是有你在身边
- 259 第二百五十五章 嗯,就这样吧。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八十章 嫉妒
第一百八十章 嫉妒
搬家的事,顾姑父第二天就找了顾铭朗,他们夫妻最终还是决定,等顾铭朗和廖青梅快离开时再搬进来,老人和孩子倒是可以现在就住进来。
至于为什么不是等他们离开后再搬,说实话顾姑父心里也是有顾虑的,顾小姑和廖青梅不和,哪怕是顾小姑单方面的不和,这也通通是被人看在眼里的。
但再看在眼里,这也是他们顾家内部的事情,并没有摆到台面上来。
因为顾小姑的身份有着天然的优势,周围的人明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怎么想她们也顾不着,但在顾铭朗和廖青梅没走前搬还好,要是两人走了后她们再搬进来,那成了什么样!
明摆着告诉外人,这一家子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把矛盾赤果果地搬到台面上来,对顾铭朗和廖青梅都不好。
你看看,什么时候搬不好,非选在这个时候搬,欺负廖青梅不知事?还是说顾家根本就不承认廖青梅这个孙媳妇?想得更阴暗的,只怕还会生出不出龌龊的想法来,辟如他们夫妻意图谋划财产什么的。
顾铭朗没有多劝,下午就去把老人和孩子接了过来安置。
廖家人也抽着时间来帮忙,两老口在靖北这两年不知不觉也积攒了不少东西,大件的倒是没有,零零散散的东西搬了几趟才算完。
住在租的房子里头,总归没有住在自己家里来得有底气,顾奶奶安置好顾爷爷后,就拉着廖奶奶的手,上下前后地看。
之前廖青梅和顾铭朗结婚的时候,顾奶奶来新房的时候不多,每次来也只是匆匆准备一些东西,根本没有好好打量过。
上下看了一圈后,心里不晓得有多满意,这可是带院子的小楼房啊,顾奶奶最开始到廖青梅家大院的房子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极羡慕的,虽然那房子小,格局不大,但是顾奶奶心里还是羡慕。
后世的人大概是很难明白,这个时期的乡下百姓想要进城,渴望住上楼房的心情,而城市户口几乎是大部分和廖爸廖妈一个年纪的人追逐了一辈子的事情。
这会顾奶奶高高兴兴地规划着,要在后院种点菜养几只鸡,城里买菜要钱这事,顾奶奶心疼了好些年,但没办法,厂区这边挨着县城又挨着农村,田地到处都是,却没有属于自家的。
以前她们三个老的在李国梁的院子边上种了不少菜,后来搬到顾小姑那里去后,顾奶奶和顾爷爷都没了这个心情,顶多就是发点大蒜豆芽,后来事情一件接一件,就连这些东西也没有心思去弄了。
“房子是一个人的底气啊!”廖妈帮着打扫完,看着脸上难得带起笑容的顾奶奶,不由得长长叹道,“妈这辈子也不指望啥了,给你哥哥弟弟一人备上一套结婚的房子就成,你们留在城里,以后我和你爸回老家养老,也挺好。”
大院里的家属房并不属于个人,以后离开了这房子铁定是要还回去的,乡下老家有房子廖妈以前并不着急,后来家里渐渐有了产业之后,心里就更不急了。
但现在,她心里也动了买房的念头,家里那么小,按理说他们一家五口住起来也极为逼仄,但以前廖爸经常值班住宿舍,廖妈加班的时候也多,廖昊晨更是外出求学,竟然也安安生生地过到了现在。
那时候刚接了顾奶奶一行的时候,廖妈心里还着急没有地方住,好在李国梁及时租了个大院子,不然这住处问题还有得头痛。
先前廖青梅也想过买房子的问题,廖妈当时也意动过,不过最后却没办成,当然真办成了,也不如自己努力挣钱买的房子住得安心,廖妈可惜一阵后,便也抛到脑后去了。
到现在,心里才算是真正起了要置不动产的心思。
对于廖妈要给哥哥弟弟准备房子的事情,廖青梅一点也不嫉妒,早就说过她是比较传统的那种人,虽然不会有那种出嫁女还要抠着夫家贴补娘家的奇怪想法,心里其实也认为家产还是哥哥弟弟继承比较合理的。
毕竟她出嫁后,在家里的时间肯定不会太多,以后照顾两老的责任肯定要落在未来的嫂嫂弟妹和兄弟身上,何况家里本就给她准备出了体面的嫁妆。
至于和李国梁及廖二叔的生意,说实话,除了最初她在中间出了一份力之外,之后的事情都是廖妈和廖二叔一家在打理,她做的事情并不多,她完全没有这些都是她的产业她必须离开的想法。
但出嫁前一晚,廖妈拉了她说了些母女间的悄悄话后,就硬塞给了她一个存折,上面是这几年和李国梁及廖二叔合作攒下积蓄的三分之二。
为什么不在顾铭朗买房子的时候拿出来,只能说这是一位疼女儿的母亲的小心机。
廖妈心里可没有什么男女平等,女人不靠男人养的想法,这世道女子本来就生存不易,受男人庇护怎么了?女人是能撑起半边天,但那里家庭的半边天,生儿育女,照顾家庭难道就不是付出?
要是女人真的跟男人一样强悍了,那还结婚干吗?
所以在她看来,顾铭朗买房是天经地义,如果一个男人连一个稳定的家都不能给一个女人,说实话,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托付,就是很值得商椎的问题。
当然顾铭朗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就算顾铭朗不买房,老家房子也挺好的,廖妈最初的想法里,其实没有预备顾铭朗会在靖北买房的。
在她看来,这小夫妻在靖北呆的时间不长,直接在家里把廖青梅的房间改改就行,反正老家的房子在,两人的根就在那里,总不会有流离失所的那天。
不过房子买了也是意外之喜,至于她攒的那点钱,肯定是要私下里给女儿的,谁说结婚了夫妻双方就不能有秘密的,古人成亲新娘子还有点不为人知的压箱钱呢,何况是现在。
廖青梅推拒无果,只得无奈地收下来。
“哎,现在就盼着顾老爷子早点好了,我跟你说啊,这医生说的话有时候也做不得准的,有些人说是不行了,但撑着撑着也能撑过去。”廖妈看了眼老两口房间方向,那里顾铭朗正在给顾爷爷擦身。
“你们照顾得经心了,老爷子肯定舍不得走的,你也别嫌老人烦,知道不,你们小时候也是大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以后啊,等你老了的时候其实也就这样。”
廖妈拉着廖青梅絮叨,不管廖青梅表现得多懂事成熟,在廖妈眼里总是让人放心不下的孩子,哪怕是结婚了也一样。
生怕她年纪轻,不经事,顾爷爷这病长期需要人看护,顾奶奶年纪大了干不了啥,端屎接尿的不还得她们两个小年轻,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并不是孩子多没孝心,而时间长了人心里都会厌。
大多人都是这样,对孩子总是有足够多的耐心,但是对老人要求去总是苛刻,廖家人对老人都很孝顺,廖妈也知道廖青梅是个好孩子,但看护病人这种事最劳心劳力,总会有烦躁的时候,她怕廖青梅什么都摆在脸上,让女婿心里生疙瘩。
“你脸皮薄,有些事你让铭朗去做,但平时你得多用点心,哎!你要是实在受不了,也得给我好好忍着,脸上一定不能表现出来,知道不。”这话是廖妈悄悄跟廖青梅说的,说的时候还小心瞅了瞅四周。
“妈!”廖青梅还以为廖妈凑过来是要说啥呢,没想到是这个,顿时哭笑不地嗔了她一眼,“你想什么呢,我是那种人吗?”
还真不是!廖妈想着自己也笑了起来,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廖青梅的脑袋,她一直心有愧疚的孩子,就这么一下子长大了,现在还嫁人了,她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啊。
母女俩说着话,就进了廖青梅的新房,这么些天下来,廖妈也就提前来铺床的时候看了一眼。
按理说结婚这铺床的活是要请体面的亲戚来铺的,但靖北这边没有这个习俗,最后廖妈只得喊上两个处得来的姐妹一起来新房这边铺床。
新房里喜气依旧在,同时又多了不少生活气息,廖妈看着宽敞明亮的新房,心里多少有些欣慰。
出了方志诚那一档子事后,廖妈是真怕廖青梅的婚事会有什么波折,廖青梅当时表现得冷静,但她是当妈的,心里哪能真的不担心,更怕廖青梅会选择一个人孤独终老,为此经常彻夜难眠,后来没见过顾铭朗,不知道他的为人时,她也操了不少心。
好在,虽然经历了波折,但结果总是好的,花已经开了,就等结果了,要不是廖青梅还在上学,廖妈现在就恨不得廖青梅肚子里能揣上孩子,要知道她这个年纪的人,已经不少都当了外婆的。
母女俩这一说,说到了饭点才出去准备晚饭。
婚后的日子比廖青梅想像中的要平静很多,除了不能天天在娘家呆着,说起来之前她也是医院店里两头跑,在娘家的时候并多,最多也是回家睡上一晚。
自己的家,就这么突然是变成了娘家。
开始廖青梅还不觉得,回过味来后,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得劲,虽然和顾铭朗组成的小家她适应良好,但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再回去就变成了客人,虽然不至于真变得生分客气,但那种感觉终归是不一样的。
就连亲爸亲妈似乎对顾铭朗也比对自己亲,就算明知道爹妈对女婿好,是希望女婿对女儿更好,廖青梅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这两天看顾铭朗的表情都有些意味深长起来。
尤其是晚饭的时候,廖妈把她最爱的鸡翅膀夹到顾铭朗的碗里后。
至于为什么不是等他们离开后再搬,说实话顾姑父心里也是有顾虑的,顾小姑和廖青梅不和,哪怕是顾小姑单方面的不和,这也通通是被人看在眼里的。
但再看在眼里,这也是他们顾家内部的事情,并没有摆到台面上来。
因为顾小姑的身份有着天然的优势,周围的人明面上不会说什么,心里怎么想她们也顾不着,但在顾铭朗和廖青梅没走前搬还好,要是两人走了后她们再搬进来,那成了什么样!
明摆着告诉外人,这一家子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把矛盾赤果果地搬到台面上来,对顾铭朗和廖青梅都不好。
你看看,什么时候搬不好,非选在这个时候搬,欺负廖青梅不知事?还是说顾家根本就不承认廖青梅这个孙媳妇?想得更阴暗的,只怕还会生出不出龌龊的想法来,辟如他们夫妻意图谋划财产什么的。
顾铭朗没有多劝,下午就去把老人和孩子接了过来安置。
廖家人也抽着时间来帮忙,两老口在靖北这两年不知不觉也积攒了不少东西,大件的倒是没有,零零散散的东西搬了几趟才算完。
住在租的房子里头,总归没有住在自己家里来得有底气,顾奶奶安置好顾爷爷后,就拉着廖奶奶的手,上下前后地看。
之前廖青梅和顾铭朗结婚的时候,顾奶奶来新房的时候不多,每次来也只是匆匆准备一些东西,根本没有好好打量过。
上下看了一圈后,心里不晓得有多满意,这可是带院子的小楼房啊,顾奶奶最开始到廖青梅家大院的房子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极羡慕的,虽然那房子小,格局不大,但是顾奶奶心里还是羡慕。
后世的人大概是很难明白,这个时期的乡下百姓想要进城,渴望住上楼房的心情,而城市户口几乎是大部分和廖爸廖妈一个年纪的人追逐了一辈子的事情。
这会顾奶奶高高兴兴地规划着,要在后院种点菜养几只鸡,城里买菜要钱这事,顾奶奶心疼了好些年,但没办法,厂区这边挨着县城又挨着农村,田地到处都是,却没有属于自家的。
以前她们三个老的在李国梁的院子边上种了不少菜,后来搬到顾小姑那里去后,顾奶奶和顾爷爷都没了这个心情,顶多就是发点大蒜豆芽,后来事情一件接一件,就连这些东西也没有心思去弄了。
“房子是一个人的底气啊!”廖妈帮着打扫完,看着脸上难得带起笑容的顾奶奶,不由得长长叹道,“妈这辈子也不指望啥了,给你哥哥弟弟一人备上一套结婚的房子就成,你们留在城里,以后我和你爸回老家养老,也挺好。”
大院里的家属房并不属于个人,以后离开了这房子铁定是要还回去的,乡下老家有房子廖妈以前并不着急,后来家里渐渐有了产业之后,心里就更不急了。
但现在,她心里也动了买房的念头,家里那么小,按理说他们一家五口住起来也极为逼仄,但以前廖爸经常值班住宿舍,廖妈加班的时候也多,廖昊晨更是外出求学,竟然也安安生生地过到了现在。
那时候刚接了顾奶奶一行的时候,廖妈心里还着急没有地方住,好在李国梁及时租了个大院子,不然这住处问题还有得头痛。
先前廖青梅也想过买房子的问题,廖妈当时也意动过,不过最后却没办成,当然真办成了,也不如自己努力挣钱买的房子住得安心,廖妈可惜一阵后,便也抛到脑后去了。
到现在,心里才算是真正起了要置不动产的心思。
对于廖妈要给哥哥弟弟准备房子的事情,廖青梅一点也不嫉妒,早就说过她是比较传统的那种人,虽然不会有那种出嫁女还要抠着夫家贴补娘家的奇怪想法,心里其实也认为家产还是哥哥弟弟继承比较合理的。
毕竟她出嫁后,在家里的时间肯定不会太多,以后照顾两老的责任肯定要落在未来的嫂嫂弟妹和兄弟身上,何况家里本就给她准备出了体面的嫁妆。
至于和李国梁及廖二叔的生意,说实话,除了最初她在中间出了一份力之外,之后的事情都是廖妈和廖二叔一家在打理,她做的事情并不多,她完全没有这些都是她的产业她必须离开的想法。
但出嫁前一晚,廖妈拉了她说了些母女间的悄悄话后,就硬塞给了她一个存折,上面是这几年和李国梁及廖二叔合作攒下积蓄的三分之二。
为什么不在顾铭朗买房子的时候拿出来,只能说这是一位疼女儿的母亲的小心机。
廖妈心里可没有什么男女平等,女人不靠男人养的想法,这世道女子本来就生存不易,受男人庇护怎么了?女人是能撑起半边天,但那里家庭的半边天,生儿育女,照顾家庭难道就不是付出?
要是女人真的跟男人一样强悍了,那还结婚干吗?
所以在她看来,顾铭朗买房是天经地义,如果一个男人连一个稳定的家都不能给一个女人,说实话,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托付,就是很值得商椎的问题。
当然顾铭朗不会存在这种问题,就算顾铭朗不买房,老家房子也挺好的,廖妈最初的想法里,其实没有预备顾铭朗会在靖北买房的。
在她看来,这小夫妻在靖北呆的时间不长,直接在家里把廖青梅的房间改改就行,反正老家的房子在,两人的根就在那里,总不会有流离失所的那天。
不过房子买了也是意外之喜,至于她攒的那点钱,肯定是要私下里给女儿的,谁说结婚了夫妻双方就不能有秘密的,古人成亲新娘子还有点不为人知的压箱钱呢,何况是现在。
廖青梅推拒无果,只得无奈地收下来。
“哎,现在就盼着顾老爷子早点好了,我跟你说啊,这医生说的话有时候也做不得准的,有些人说是不行了,但撑着撑着也能撑过去。”廖妈看了眼老两口房间方向,那里顾铭朗正在给顾爷爷擦身。
“你们照顾得经心了,老爷子肯定舍不得走的,你也别嫌老人烦,知道不,你们小时候也是大人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的,以后啊,等你老了的时候其实也就这样。”
廖妈拉着廖青梅絮叨,不管廖青梅表现得多懂事成熟,在廖妈眼里总是让人放心不下的孩子,哪怕是结婚了也一样。
生怕她年纪轻,不经事,顾爷爷这病长期需要人看护,顾奶奶年纪大了干不了啥,端屎接尿的不还得她们两个小年轻,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并不是孩子多没孝心,而时间长了人心里都会厌。
大多人都是这样,对孩子总是有足够多的耐心,但是对老人要求去总是苛刻,廖家人对老人都很孝顺,廖妈也知道廖青梅是个好孩子,但看护病人这种事最劳心劳力,总会有烦躁的时候,她怕廖青梅什么都摆在脸上,让女婿心里生疙瘩。
“你脸皮薄,有些事你让铭朗去做,但平时你得多用点心,哎!你要是实在受不了,也得给我好好忍着,脸上一定不能表现出来,知道不。”这话是廖妈悄悄跟廖青梅说的,说的时候还小心瞅了瞅四周。
“妈!”廖青梅还以为廖妈凑过来是要说啥呢,没想到是这个,顿时哭笑不地嗔了她一眼,“你想什么呢,我是那种人吗?”
还真不是!廖妈想着自己也笑了起来,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廖青梅的脑袋,她一直心有愧疚的孩子,就这么一下子长大了,现在还嫁人了,她这心里总是放心不下啊。
母女俩说着话,就进了廖青梅的新房,这么些天下来,廖妈也就提前来铺床的时候看了一眼。
按理说结婚这铺床的活是要请体面的亲戚来铺的,但靖北这边没有这个习俗,最后廖妈只得喊上两个处得来的姐妹一起来新房这边铺床。
新房里喜气依旧在,同时又多了不少生活气息,廖妈看着宽敞明亮的新房,心里多少有些欣慰。
出了方志诚那一档子事后,廖妈是真怕廖青梅的婚事会有什么波折,廖青梅当时表现得冷静,但她是当妈的,心里哪能真的不担心,更怕廖青梅会选择一个人孤独终老,为此经常彻夜难眠,后来没见过顾铭朗,不知道他的为人时,她也操了不少心。
好在,虽然经历了波折,但结果总是好的,花已经开了,就等结果了,要不是廖青梅还在上学,廖妈现在就恨不得廖青梅肚子里能揣上孩子,要知道她这个年纪的人,已经不少都当了外婆的。
母女俩这一说,说到了饭点才出去准备晚饭。
婚后的日子比廖青梅想像中的要平静很多,除了不能天天在娘家呆着,说起来之前她也是医院店里两头跑,在娘家的时候并多,最多也是回家睡上一晚。
自己的家,就这么突然是变成了娘家。
开始廖青梅还不觉得,回过味来后,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得劲,虽然和顾铭朗组成的小家她适应良好,但生活了二十几年的家再回去就变成了客人,虽然不至于真变得生分客气,但那种感觉终归是不一样的。
就连亲爸亲妈似乎对顾铭朗也比对自己亲,就算明知道爹妈对女婿好,是希望女婿对女儿更好,廖青梅心里还是觉得怪怪的,这两天看顾铭朗的表情都有些意味深长起来。
尤其是晚饭的时候,廖妈把她最爱的鸡翅膀夹到顾铭朗的碗里后。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