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0 第50章 向死求生
- 51 第51章 黄泉归处
- 52 第52章 碧火磷瞳
- 53 第53章 杀万活一
- 54 第54章 生机一点
- 55 第55章 巧夺天工
- 56 第56章 信以为真
- 57 第57章 金翅蜈蚣
- 58 第58章 夜觐花神
- 59 第59章 山雨欲来
- 60 第60章 侠义之道
- 61 第61章 平凡的神
- 62 第62章 少长咸集
- 63 第63章 旧友新朋
- 64 第64章 共诛无端
- 65 第65章 暴雨密林
- 66 第66章 两强相逢
- 67 第67章 魔神再现
- 68 第68章双神戡魔
- 69 第69章 天道有常
- 70 第70章 锦城虽云乐
- 71 第71章 虎父无犬子
- 72 第72章 难解尸中意
- 73 第73章 逝者引长生
- 74 第74章 可叹当年月
- 75 第75章 黑虎过天府
- 76 第76章 玄坛降噩耗
- 77 第77章 五方利市阁
- 78 第78章 明人欺暗室
- 79 第79章 刀剑再交锋
- 80 第80章 似是故人来
- 81 第81章 塞外纵马去
- 82 第82章 雪漫昆仑路
- 83 第83章 至交竟反目
- 84 第84章 造化钟神秀
- 85 第85章 奇门遁甲天罗网
- 86 第86章 三侠鏖战癫且狂
- 87 第87章 七灯飞花回影阵
- 88 第88章 十九纵横执先手
- 89 第89章 虎踞龙盘英雄会
- 90 第90章 一掌乾坤风云动
- 91 第91章 二虎还须逊一龙
- 92 第92章 美酒如故人已老
- 93 第93章 幽境寻花逢九黎
- 94 第94章 觅长生兮归九幽
- 95 第95章 漫漫长夜何所依
- 96 第96章 龙象马牛皆不易
- 97 第97章 佛门广大度有缘
- 98 第98章 佛光普照耀大千
- 99 第99章 四天王逢三人杰
- 100 第100章 鬼帝大破四金刚
- 101 第101章 奇门相生八部众
- 102 第102章 剑指漠北现七星
- 103 第103章 白敬初战长生殿
- 104 第104章 菩萨忿怒试梅花
- 105 第105章 翩影梅花演奇门
- 106 第106章 少林铜人论死生
- 107 第107章 层楼渐染千里目
- 108 第108章 仇深似海不戴天
- 109 第109章 三十年来逢一战
- 110 第110章 月下惊变雄狮怒
- 111 第111章 子欲养而亲不待
- 112 第112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 113 第113章 遥知兄弟登高处
- 114 第114章 佛陀面前无虚言
- 115 第115章 雪夜无闻竹影寒
- 116 第116章 薪火虽尽新火传
- 117 第117章 暗无天日休发声
- 118 第118章 暗室火舞困兽斗
- 119 第119章 龙战于野血玄黄
- 120 第120章 几度兴亡笑谈中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60章 侠义之道
第60章 侠义之道
自从江迁月和沈剑南发出飞鸽传书之后,已经过去了七日,昆明城中有蔡先生日夜操劳,已经找到解决瘟疫的办法,服用他的药之后,那些红色的虫子便会在体内死去,之后便可在如厕的时候排出体外,他将城中的每人都发送了此药,即便未得瘟疫之人亦有预防之效,并且他将药方急发往云滇与巴蜀各个州府,以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土司知道之后也修书朝廷逐层相报,朝廷责令各府县衙门督办此事,防疫如防虎不可轻怠。
虽说花神也曾救过得了瘟疫的黄洛洛,但是她那方法不仅用药珍贵,而且也离不开她深厚的内功,如果让花神救此一城百姓,那倒也是万万不能的。
五日之后,各地的飞鸽传书也都回来,因为玉王离得最远,所以江迁月得到回信也最慢,玉王的回信大致便说,清平乐两人尚未回府,等他们回去之后定会详问,到时再给回信。江迁月的信中并未提昆明瘟疫之事,所以玉王回信之中也并未说此事,但是天下盟与鼎剑阁都知道此事,天下盟盟主方临峡回信之中说定会召集武林通道,到时候会破蛮族,鼎剑阁不仅收到了沈剑南的回信,还受到了白轻云的手帕和岫云剑,他们的回信来的最快,而且是剑神亲笔回信,信中也只有五个字,而内容仅仅两字:速至。
下面是三字:白轻尘。
回信虽短,但两字力透纸背,其字脚狰狞,足见其怒意。
剑神白轻尘本是个忠厚之人,虽然他的武功早已登峰造极,但他在江湖上交友甚光,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而且因为爱剑成痴,所以也没什么城府心机,虽然一生之中交手无数,但那也是因为他头顶剑神名号实在太吸引人,大多都是上门挑战他的人,但这个名号在他头顶已经三十五年,至今还没人能撼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是当之无愧的人中之神。
白轻云仅比白轻尘小三岁,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如果说白轻云是个用剑的天才,那白轻尘就是用剑的怪物,所以白轻云虽然天赋很高,但从小都成长在白轻尘的光芒之下,这一点白轻尘自然知道,所以他自幼就十分照顾弟弟,二十五年前白轻云在云滇失踪,二十五年间白轻尘曾九下云滇就是为了找他弟弟的踪迹,但除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为他剑神的名号锦上添花以外,次次皆无功而返。兄弟分别二十五年,他第一次准确听到白轻云的下落,竟然是弟弟的死讯,叫他如何不激动?
不过即便如此,鼎剑阁远在京城,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至的,而他们未到之前,仅凭沈家的能力绝难撼动蛮族的势力,所以他们能做的便是在昆明严防死守,以免蛮族再下蛮虫作乱或是谋害回阳手蔡先生,不过那些蛮族之人都是用诡异的蛮术,武功却不值一提,而蔡先生本身就精通医术,蛮术虽然诡谲,但是蔡先生却认为不足为惧,这些日子处处小心,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六月初二,是夜。
浅月如勾,漫天繁星,银河如玉带横亘天际之上,夏日微风吹拂,草丛中的蟋蟀叫个不停,江迁月在沈府之中已住了七日了,虽然没了化骨芙蓉,但却多了一位龙玉生,日子跟以前倒也没什么差别。
夜色正好,离江迁月住处不远的地方正好有一个庭院,院子不大,却有一个回廊一张石桌,三人从厨房要了几样小菜本在闲聊,龙玉生提了两坛酒来与众人赏月闲谈,商吾秋自拿了一壶酒倚坐栏杆之上自斟自饮,他虽然话不多,但看得出他对龙玉生的酒还是极为欣赏的,而江迁月与黄洛洛则与龙玉生围坐在石桌周围,黄洛洛抓着龙玉生聊奇门遁甲之事,江迁月在旁边听着,偶尔也能插上一两句嘴,虽然一开始见到龙玉生并没有好感,但是这几日接触起来却发现这人是个好相处的人,跟他聊天不必谨慎也不必费尽心机,天南地北的有一句便聊一句,不说话也就喝酒吃菜不必尴尬,反而比面对沈剑南和花神他们轻松许多,前几日龙玉生也曾与他们闲谈,毕竟沈府这时候早已草木皆兵,顾不上他们几个外人,但是江迁月却不曾见他喝酒,今日他带的酒色泽碧绿,入口清冽,据他说这酒名唤“寒江春”,龙玉生自己倒也喝了两盏。
江迁月道:“出家人难道也能喝酒。”
龙玉生不在意的笑道:“出家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喝酒呢?这叫喝药。”
“药?这倒是奇了,治什么病的药?” 江迁月看着手中碧绿色的酒,笑道:“出家人总不会说借酒消愁之类的话吧?”
龙玉生露出一个很小又狡猾的笑容,道:“疗寒啊,冬季阴冷,若是有一坛好酒在手,自然能遍体生热。”
“我以前听大报恩寺的和尚说,佛教之中原本有过午不食的戒律,但许多僧人不吃晚饭捱不住,所以就把晚饭也称为‘药食’,若有人问治什么病,便称治饿疾,这倒是跟你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江迁月说道。
“唉,佛教源于天竺,天竺人一日两餐者众,而中原人尤其是北方,大多一日三餐,所以用他国之律来戒本国之僧自然不合适得,同样的道理全真教源于终南山,可辽东苦寒之地一年有五月冬季,每到冬季积雪四尺,吐气为霜,滴水成冰,若是无烧酒傍身,那岂不是要死了?”
“所谓因地制宜吗?”江迁月问道。
“对,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道理,大道虽然有常,但世间万物各有分别,所以因地制宜便是一种智慧。” 龙玉生 指了指自己的心说道:“若是一味求理不知变通,那非但不能得道,反而有时候会丢命的。”
他说到得以处,便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觉得不过瘾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商吾秋单手提起酒坛,道:“我敬你一杯。”
“好。” 龙玉生说着也放下盏子,双手抱起酒坛便往口中倒,星光似乎也为酒水染上一层朦胧的光芒,宛如两条苍龙一般流入二人口中,江迁月心中暗道,这龙玉生看上去少言寡语,但却能跟他们三个性格迥异之人都相处的极为融洽,就连商吾秋那样的人都能敬他一口酒,此人光凭这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的性子以后也定有一番作为,更何况虽然没有见过他出手,但是他年纪轻轻便位列真武七截之一,武功一定也非同寻常。
两人一口便饮尽半坛酒,翻手放下酒坛,皆是放声大笑,只有黄洛洛啃着一根鸡脖子,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像是一只偷吃的小狐狸。
“洛洛,你又想什么呢?”江迁月问道。
黄洛洛道:“我在想牛鼻子的话。”
龙玉生这几日与她已经熟悉,听她叫自己牛鼻子也不恼,只是笑问道:“姑娘有何见解。”
黄洛洛问道:“你说因地制宜,可若是有一个地方的人心中全无善恶,以虐杀他人为乐,那你若是去了,是否也要学他们的样子呢?”
“因地制宜前面还有一句大道有常呢,因地制宜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安适,可是我等尽生于大明,即便我这方外之人,每日听那些仁义道德也耳濡目染,若让咱们以虐杀为生,那恐怕是纵死也难安适的,二者权衡取其轻便是这个道理,天道贵生,但若为正道,舍生可也。不过话说回来,世上哪有这样的地方?” 龙玉生问道。
黄洛洛皱了皱眉头:“怎么没有?那些蛮人便是如此。”
龙玉生早已听江迁月说了他们在蛮族中所见所闻,虽然他心中有无数宽慰的话,但是他深知有些事情经历过和没经历过是完全不同的,没有经历过的人便是说的地涌金莲天花乱坠,那也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这些日只能靠他们自己慢慢消化,而黄洛洛平日里看着古灵精怪,恐怕反而是三人之中最易于被情感所累之人了。
龙玉生与江迁月碰了一下杯,两人都是一饮而尽,相顾无言。
黄洛洛也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拍拍龙玉生:“我听小江说真武七截亦有七侠之名,你这人三句离不开大道,那侠义又是何道呢?”
龙玉生抬眼望苍穹,星汉灿烂之中,大小星辰不计其数,宛如玉屑撒天际,悠悠而言“江湖之上正邪分立,世家众多,有成名已久的大侠也有初出茅庐的小子,大道三千各取其一罢了,不过无论所行何道,都需记不忘初心才好。”
“那道长所行何道呢?” 江迁月追问道。
“若是问贫道,当用八个字来解释。” 龙玉生说道。
“哪八个字?”
商吾秋的一坛酒已要喝尽,他拎着将空的酒坛也走了过来坐下,不知道他是要找酒喝还是也想要听听龙玉生的说法。
“逍遥自在,内圣外王。”龙玉生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格外清晰。
“你呢?” 他转过头问向江迁月,笑意都藏在眼睛里。
虽说花神也曾救过得了瘟疫的黄洛洛,但是她那方法不仅用药珍贵,而且也离不开她深厚的内功,如果让花神救此一城百姓,那倒也是万万不能的。
五日之后,各地的飞鸽传书也都回来,因为玉王离得最远,所以江迁月得到回信也最慢,玉王的回信大致便说,清平乐两人尚未回府,等他们回去之后定会详问,到时再给回信。江迁月的信中并未提昆明瘟疫之事,所以玉王回信之中也并未说此事,但是天下盟与鼎剑阁都知道此事,天下盟盟主方临峡回信之中说定会召集武林通道,到时候会破蛮族,鼎剑阁不仅收到了沈剑南的回信,还受到了白轻云的手帕和岫云剑,他们的回信来的最快,而且是剑神亲笔回信,信中也只有五个字,而内容仅仅两字:速至。
下面是三字:白轻尘。
回信虽短,但两字力透纸背,其字脚狰狞,足见其怒意。
剑神白轻尘本是个忠厚之人,虽然他的武功早已登峰造极,但他在江湖上交友甚光,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而且因为爱剑成痴,所以也没什么城府心机,虽然一生之中交手无数,但那也是因为他头顶剑神名号实在太吸引人,大多都是上门挑战他的人,但这个名号在他头顶已经三十五年,至今还没人能撼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是当之无愧的人中之神。
白轻云仅比白轻尘小三岁,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如果说白轻云是个用剑的天才,那白轻尘就是用剑的怪物,所以白轻云虽然天赋很高,但从小都成长在白轻尘的光芒之下,这一点白轻尘自然知道,所以他自幼就十分照顾弟弟,二十五年前白轻云在云滇失踪,二十五年间白轻尘曾九下云滇就是为了找他弟弟的踪迹,但除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为他剑神的名号锦上添花以外,次次皆无功而返。兄弟分别二十五年,他第一次准确听到白轻云的下落,竟然是弟弟的死讯,叫他如何不激动?
不过即便如此,鼎剑阁远在京城,也非一朝一夕所能至的,而他们未到之前,仅凭沈家的能力绝难撼动蛮族的势力,所以他们能做的便是在昆明严防死守,以免蛮族再下蛮虫作乱或是谋害回阳手蔡先生,不过那些蛮族之人都是用诡异的蛮术,武功却不值一提,而蔡先生本身就精通医术,蛮术虽然诡谲,但是蔡先生却认为不足为惧,这些日子处处小心,倒也没出什么差错。
六月初二,是夜。
浅月如勾,漫天繁星,银河如玉带横亘天际之上,夏日微风吹拂,草丛中的蟋蟀叫个不停,江迁月在沈府之中已住了七日了,虽然没了化骨芙蓉,但却多了一位龙玉生,日子跟以前倒也没什么差别。
夜色正好,离江迁月住处不远的地方正好有一个庭院,院子不大,却有一个回廊一张石桌,三人从厨房要了几样小菜本在闲聊,龙玉生提了两坛酒来与众人赏月闲谈,商吾秋自拿了一壶酒倚坐栏杆之上自斟自饮,他虽然话不多,但看得出他对龙玉生的酒还是极为欣赏的,而江迁月与黄洛洛则与龙玉生围坐在石桌周围,黄洛洛抓着龙玉生聊奇门遁甲之事,江迁月在旁边听着,偶尔也能插上一两句嘴,虽然一开始见到龙玉生并没有好感,但是这几日接触起来却发现这人是个好相处的人,跟他聊天不必谨慎也不必费尽心机,天南地北的有一句便聊一句,不说话也就喝酒吃菜不必尴尬,反而比面对沈剑南和花神他们轻松许多,前几日龙玉生也曾与他们闲谈,毕竟沈府这时候早已草木皆兵,顾不上他们几个外人,但是江迁月却不曾见他喝酒,今日他带的酒色泽碧绿,入口清冽,据他说这酒名唤“寒江春”,龙玉生自己倒也喝了两盏。
江迁月道:“出家人难道也能喝酒。”
龙玉生不在意的笑道:“出家人的事情怎么能叫喝酒呢?这叫喝药。”
“药?这倒是奇了,治什么病的药?” 江迁月看着手中碧绿色的酒,笑道:“出家人总不会说借酒消愁之类的话吧?”
龙玉生露出一个很小又狡猾的笑容,道:“疗寒啊,冬季阴冷,若是有一坛好酒在手,自然能遍体生热。”
“我以前听大报恩寺的和尚说,佛教之中原本有过午不食的戒律,但许多僧人不吃晚饭捱不住,所以就把晚饭也称为‘药食’,若有人问治什么病,便称治饿疾,这倒是跟你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江迁月说道。
“唉,佛教源于天竺,天竺人一日两餐者众,而中原人尤其是北方,大多一日三餐,所以用他国之律来戒本国之僧自然不合适得,同样的道理全真教源于终南山,可辽东苦寒之地一年有五月冬季,每到冬季积雪四尺,吐气为霜,滴水成冰,若是无烧酒傍身,那岂不是要死了?”
“所谓因地制宜吗?”江迁月问道。
“对,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道理,大道虽然有常,但世间万物各有分别,所以因地制宜便是一种智慧。” 龙玉生 指了指自己的心说道:“若是一味求理不知变通,那非但不能得道,反而有时候会丢命的。”
他说到得以处,便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觉得不过瘾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商吾秋单手提起酒坛,道:“我敬你一杯。”
“好。” 龙玉生说着也放下盏子,双手抱起酒坛便往口中倒,星光似乎也为酒水染上一层朦胧的光芒,宛如两条苍龙一般流入二人口中,江迁月心中暗道,这龙玉生看上去少言寡语,但却能跟他们三个性格迥异之人都相处的极为融洽,就连商吾秋那样的人都能敬他一口酒,此人光凭这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的性子以后也定有一番作为,更何况虽然没有见过他出手,但是他年纪轻轻便位列真武七截之一,武功一定也非同寻常。
两人一口便饮尽半坛酒,翻手放下酒坛,皆是放声大笑,只有黄洛洛啃着一根鸡脖子,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像是一只偷吃的小狐狸。
“洛洛,你又想什么呢?”江迁月问道。
黄洛洛道:“我在想牛鼻子的话。”
龙玉生这几日与她已经熟悉,听她叫自己牛鼻子也不恼,只是笑问道:“姑娘有何见解。”
黄洛洛问道:“你说因地制宜,可若是有一个地方的人心中全无善恶,以虐杀他人为乐,那你若是去了,是否也要学他们的样子呢?”
“因地制宜前面还有一句大道有常呢,因地制宜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安适,可是我等尽生于大明,即便我这方外之人,每日听那些仁义道德也耳濡目染,若让咱们以虐杀为生,那恐怕是纵死也难安适的,二者权衡取其轻便是这个道理,天道贵生,但若为正道,舍生可也。不过话说回来,世上哪有这样的地方?” 龙玉生问道。
黄洛洛皱了皱眉头:“怎么没有?那些蛮人便是如此。”
龙玉生早已听江迁月说了他们在蛮族中所见所闻,虽然他心中有无数宽慰的话,但是他深知有些事情经历过和没经历过是完全不同的,没有经历过的人便是说的地涌金莲天花乱坠,那也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这些日只能靠他们自己慢慢消化,而黄洛洛平日里看着古灵精怪,恐怕反而是三人之中最易于被情感所累之人了。
龙玉生与江迁月碰了一下杯,两人都是一饮而尽,相顾无言。
黄洛洛也喝了一杯酒,放下酒杯拍拍龙玉生:“我听小江说真武七截亦有七侠之名,你这人三句离不开大道,那侠义又是何道呢?”
龙玉生抬眼望苍穹,星汉灿烂之中,大小星辰不计其数,宛如玉屑撒天际,悠悠而言“江湖之上正邪分立,世家众多,有成名已久的大侠也有初出茅庐的小子,大道三千各取其一罢了,不过无论所行何道,都需记不忘初心才好。”
“那道长所行何道呢?” 江迁月追问道。
“若是问贫道,当用八个字来解释。” 龙玉生说道。
“哪八个字?”
商吾秋的一坛酒已要喝尽,他拎着将空的酒坛也走了过来坐下,不知道他是要找酒喝还是也想要听听龙玉生的说法。
“逍遥自在,内圣外王。”龙玉生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格外清晰。
“你呢?” 他转过头问向江迁月,笑意都藏在眼睛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