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小
A- 18 A+
文字间距
A- 0 A+
滚屏(秒)
键盘快捷键

F11全屏阅读 / 退出全屏阅读

⇆ 左右键盘 (上一页、下一页)

⇅ 上下移动(上下移动)

目录
书籍信息
当你变成万人迷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9.变美丽的第二十九章(营养液破五千的加更)

29.变美丽的第二十九章(营养液破五千的加更)

    大概是习惯了羊城的温度, 老家的冬天冷得让许昕华有些无法接受, 好在床上还暖和, 她睡的这床是新打的棉花,许母说最近太阳大, 连着给她晒了好几天的被子,她要再觉得冷就没办法了。

    棉被又厚又重, 许昕华缩成团窝在里面, 睡醒了都不想动,宁愿闭着眼睛数星星。

    然而许母一早上已经来催过她三回了,“小华,你怎么还不起来?粥都凉了!”

    许昕华其实肚子早就饿了,在羊城上班早, 七点多钟就吃早饭了。她现在在床上拖到了将近十点, 早就饿得不行, 经过一早上的搏斗,饥饿终于战胜了懒癌, 许昕华认命的爬起来穿衣服。

    农村没有专门的洗漱间, 许昕华挤了牙膏就蹲在院子里刷牙, 身上还裹着原身以前穿的大花棉袄。

    也是她高估了自己,上辈子的冬天也没感觉这么冷过, 上下班开车, 室内有空调, 基本上保暖内衣加个薄毛衣就能过冬了, 于是她想当然的觉得带两件厚毛衣就足够御寒了, 结果刚回来就冻成狗了。

    现在也顾不上形象了,老老实实把许母昨天晚上帮她翻出来的旧棉衣给裹上。

    许母端了刚给她烧的洗脸水出来,看到闺女裹着厚重的棉衣,和昨天洋气得像电视上的姑娘,简直是天差地别,也忍不住乐了,“昨晚上给你找这件棉衣,你还嘴硬说不穿,现在还不得乖乖穿上?得亏我早帮你把衣服也洗了晒了,不然你现在哪能穿得这么舒服?”

    许昕华刚出来刷牙,无所事事的许二哥就搬了条凳子坐在门口,一个劲的瞅着她,大概也是在笑话她从摩登女郎变成了“土村妞”。许昕华本来就被他看得有点心虚,现在许母这么一数落,就更加羞耻了。

    偏许母还来劲了,最后总结道:“要我说,你这臭美的毛病也该治治了,又不是不知道家里多冷,带那几件衣服够穿吗?”

    看戏看到这里,许二哥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许昕华本来埋着头乖乖听训,见状也抬头,呲牙咧嘴的瞪了许二哥一眼,反正她现在也没形象了。

    许二哥没被妹子的“凶狠相”吓着,倒是让刚进院的许父伸手给了一记爆栗,“都多大的人,还欺负你妹妹?”

    许大哥是和许父一块去串的门,回来也跟在许父身后,看了一眼兄弟,不客气的道:“该打。”

    许二哥:我有一句MMP一定要讲!

    院子里太阳就很大了,许昕华就学许二哥的样子搬了个凳子靠在墙上,被太阳晒得骨头都酥了,吃完早饭也不动弹。

    许母还给她弄了个火笼,里面装着还有火星的草木灰,外面是竹编的笼子,温度不高不低刚刚好,既可以抱在手里暖手,也可以脱了鞋踩在上面烤脚。

    看许昕华抱着火笼,许大哥给她端来一盘花生和板栗,花生是自家种的,板栗树是后山野生的,一大片板栗树,等到秋天板栗成熟了,家家户户都带上工具去打,反正是不要钱的东西。

    许大哥让许昕华在火笼里烤着吃,也不用她动手,许二哥立刻搬着凳子凑过来了,手里还拿了两根棍子,方便把烤熟的花生和板栗从里面夹出来。

    兄妹三个就围着火笼一边烤吃的一边聊天,许昕华只负责吃和为他们解答一下外面世界的疑问,许二哥烤完东西,许大哥能帮她把壳都剥好,以前是独生子女的许昕华,第一次发现原来有哥哥也是很件幸福的事。

    为了这份兄妹情,她就忍一忍大嫂子阴阳怪气的脾气吧,反正她在家也待不了几天。许昕华一边享受着哥哥们的服务,一边愉快的决定到。

    中午饭许母已经在开始准备了,带了两个儿媳妇,许大嫂怀孕七个月,许二嫂两三个月,都不是很重要的日子,农村没那么多讲究,要是农忙的时候,肚子再大也得把家里的活计都扛起来,现在只是让她们切个菜倒下水,许母觉得自己已经是很体贴的婆婆了,大儿媳妇还没生,她就在帮着她洗衣服了,哪个婆婆能像她这么伺候儿媳的?

    不过面对闺女,许母又换了一重标准,她很自然的想闺女难得在家待几天,又没什么重要的活,就让在家松快松快,等去了羊城上班,要干得活就多了,大老板的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

    本来许昕华还觉得她是不是该表现一下,就算她不怎么会做饭,但是怀孕的嫂子都站着,她也不好坐在一边跟老佛爷似的。

    不过让许母和两兄弟拦着了,许二哥还不客气的调侃道:“你去能干嘛啊,做饭手艺还比不上我呢,真要忙不过来,也该让老大上。”

    这大概就是当妹妹的好处了,许大哥小时候拉扯着两个弟妹,对妹妹或许还会心软,毕竟他妹妹从小就是美人胚子,妹妹一撒娇他就妥协了。但是弟弟可没这么好的待遇,长得还比不上妹妹,所以许二哥从小就在大哥的拳头下学会了洗衣做饭,生活技能也是点满了。

    不然许母也不会放心让两个儿子出去打工,儿媳妇就留在家里,反正去了外面他们也能照顾自己,顺便还可以看顾妹妹。

    一不留神吃了太多零食的许昕华,中午就没吃两口饭,又被许母追着数落了一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许母念完闺女的毛病,又去帮她烧热水洗头了,简直是一刻也停不下来。

    许昕华在太阳底下晾头发的时候,隔壁邻居金花婶来串门了,还带了她家的小儿子许顺。

    金花婶一进来就和许母寒暄,问许母年货备好了没,又问他们家今年准备了多少腊肉,反正是没什么营养的家常。

    但是看着金花婶眼神不住的往自己身上瞟,许昕华就知道对方其实是冲着她来的,许母却好像不知道邻居的意思一样,也耐心陪着她唠家常。

    许昕华也就当作不知道,专心用梳子一下一下的梳头,这样头发干得快一些。顺便还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脑部压力。

    金花婶闲扯了十几分钟,大概是觉得感情培养到位了,便拉着小儿子径自朝许昕华走来。金花婶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见了许昕华先夸一通,把许昕华捧得高高的,接着才说明来意。

    “昕华啊,你跟我们家顺子一块长大,他什么性子你还不知道吗?小时候看着调皮捣蛋,也就在家窝里横,出了咱们这个村子屁都不敢放一个!”

    许顺好歹也是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也是要脸的,被他妈一说顿时急得面红耳赤:“妈!”

    金花婶用力扯了一把不配合的儿子,骂道:“你还想不想跟你昕华姐去打工了?想去就给我听话!”

    许母看金花婶生气了,就连忙劝她不要对孩子发火,“顺子现在长大了,都懂事多了呢,我前阵子还看他在帮你扫院子。”

    金花婶听着许母的肯定,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点笑意,对许昕华道:“昕华你看,你妈都知道,我们顺子现在肯听话,你带他出去干活,我保证他不给你惹半点麻烦!要是惹了麻烦,我跟他爸亲自去把他抓回来,你放心!”

    不只金花婶拍着胸脯保证,很想去大城市的许顺也是斩钉截铁:“姐,你就带上我吧,我要是不听话你只管拿棍子抽我!”

    见许家人还没表态,金花婶发狠道:“到了外面,你昕华姐就是长辈,不听话她抽死你都是应该的!”

    许顺家和许昕华家是一大家子,要是按照辈分,许顺得叫许昕华姑姑。许昕华确实算是长辈,不过关系早就远了,平时也没在乎这些辈分。

    许昕华这才笑着问:“金花婶,你真舍得叫顺子跟我出去?工厂里头干活可不轻松,遇上加班,一天睡觉的时间都不够。顺子还小呢。”

    许顺比许昕华小一岁,到明年也才十七岁。

    金花婶毫不犹豫:“只要能赚钱,累点算什么,再说厂里还能比种地累吗?”

    许顺也迫不及待的表态:“姐,我不怕吃苦的。”

    许昕华对这个许顺有印象,原来的许昕华去镇上读初中的时候,许顺也去读了两年,只是许顺比她小一届,但许昕华也知道些,他妈说的没错,在村里上房揭瓦的臭小子,到了镇上别提多老实了。

    所以说带上他也不是问题,虽然许顺还没成年,但是现在《劳动法》也没出来,既然她都能找到工作,许顺当然也没问题。

    许昕华就“勉为其然”的同意了,“行,顺子我先记下了,过几天打电话问问老板。”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金花婶母子,许昕华好奇的问许母:“你们怎么跟他们说的?”

    许昕华以为照村里之前的态度,她带人出去是“举手之劳”,帮了才是本分,要出去打工的人最多过来和她说一声,表示一下感谢,像金花婶这样诚惶诚恐、生怕她不答应的模样,许昕华是始料未及,想来是和许父许母传达的方式有关了。

    许母十分自然的道:“不是你说的大厂规矩严吗?我就和他们说,人家厂里要听话懂事,调皮捣蛋的你也不敢带出去,带出去反而是害他们。你们老板是有钱人,有头有脸,还认识外国人,要是在他手上惹了事,直接送进去吃牢饭,谁说情都没用。”

    许昕华十分惊讶,居然还可以这样?

    许母紧接着又道:“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咱们村的风气还是不错的,再穷也是本本分分的种地,没人去偷鸡摸狗。带出去也惹不了大麻烦,就是让他们知道大城市不像老家,做什么事都可以讲人情,他们在外面犯了事没人说得了情,出去就得夹紧尾巴做人。”

    许昕华狂点头,心想许父许母看着憨厚老实,毕竟是有生活阅历的人,考虑得还是很周到。先把狠话放出去了,后面真出了事也不用撕破脸。

    就是这话放得太狠了,许昕华估计接下来还会有一波接一波、像金花婶这样恨不得写保证书的人。

    年前,村里哪些人要跟许昕华出去的,名单已经定下来了,许昕华还没有跟老板“汇报”,她刚到家的那天给郁白文家打电话报了个平安,顺便通了个气,郁白文是很大气,厂里常年缺人,反正是普通工人,他说许昕华带多少人过去厂里都要了。

    不过许母觉得等人数真正确定下来,再跟老板说一声比较安心,而且多打几通电话,也让村里人知道她为大家做了多少努力,以后再想托她帮忙的,就该掂量掂量自己到底能不能开口。

    许昕华也是最怕麻烦,许母的建议正合她意,她现在带一大批人出去,已经仁至义尽了,以后再有人想出去,找他们这些先出去的人帮忙就行,逮着她一个不放就没道理了。

    所以许昕华决定年后再给郁白文打几个电话。

    村里的人确定了,她们家那些外地的亲戚却还有要统计的,外公那边舅舅姨妈的儿女,爷爷那边几个出嫁的姑姑,过年都要回娘家,指不定也要找许昕华,许昕华就等着年后一起统计了。

    过年走亲戚好像都一个样,许昕华长得好,走到哪家都被人捧着,现在有多了能“带亲朋好友发家致富”的光环,就更加人见人爱了。

    可惜许昕华在家待不了多久,还没出正月就要回羊城——当然感到可惜的是亲朋好友,许昕华本人早就迫不及待要回到工作岗位了,亲戚太多了也很头痛啊!

    许昕华是正月初十的车票,回来的时候郁白文一起给她搞定的,依然是卧铺。进城的大部队并没有和她一起,一个是因为现在春运难买票,然后欣荣服装厂也还没有开始招工,据郁白文说同样要等到元宵以后,厂里才会安排招工。

    店里也是元宵后才开始营业的,许昕华提前去是为了拍新款,羊城的冬天短,过完年没多久就该换春装换夏装了,服装店至少要赶在换季之前上新。

    许昕华目测回到羊城,又该马不停蹄的忙碌了。

    春运还没结束,许昕华可以直接在临阴站上车,照例是许家兄弟送她去的县里。等火车的时候,许二哥还拍着胸脯保证,下个月他一定把进城的大部队平安带到羊城。

    许大哥和许二哥是许昕华准备离开这几天,才知道原来父母和妹妹已经同意了带他们去羊城,兴奋过度的许二哥最近积极性高涨,在许昕华面前已经不只一次大包大揽了。

    让许昕华比较惊讶的是,许二哥激动成这样,可见是真的期待已久了,怎么就没有提前给她敲敲边鼓呢?

    当然把这件事交给许大哥和许二哥,许昕华还是放心的,火车是直达的,到时候她会去火车站接人,他们兄弟俩只要带人去市里上车,几乎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任务,要是连这个都办不成,许昕华也该考虑一下还有没有必要带他们发家致富了。

    * * *

    许昕华返程买的是下铺,几十个小时的行程,枯坐在车上实在太无聊,又没有手机和电脑消磨时间,许昕华就提前准备了书在车上看。

    其实也没有特意准备,她在原来的许昕华房间里翻了一阵,就找到这一本勉强还能看下去的书——《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高中生必读名著之一,她上学的时候也在语文老师的建议下买了来看,但那个时候她真正感兴趣的是各种校园小说,青春疼痛文学,《平凡的世界》完全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读了一遍,读完基本上就忘光了。

    现在换了一个身份,许昕华再翻开这本书的第一章,忽然就有点儿“感同身受”,换句话说,她现在是有代入感了,被曾经的自己和同学开玩笑说是“乡村爱情故事”的书,她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了。

    可惜这一本书并不能撑到许昕华下车,事实上列车经过江南省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无所事事了。

    听到广播报的下一个站名太熟悉,在车厢里散步的许昕华又回到铺位上,拿起书准备再看一遍,不找点事做,她怕自己等下又“睹物伤情”。

    列车停靠到站,下车的人准备下车,上车的急着上来,大家都一副行程匆匆的样子,连相对安静的卧铺厢都开始嘈杂了,许昕华仍然全程低着头,一副全然被书里的精彩世界所吸引的模样。

    其实许昕华的思绪早就不知道飘哪里去了,书页停留了许久都没有再翻过。直到眼前掠过一道阴影,她才下意识的抬头,发现自从上一个乘客下车后、对面就空了几个站的下铺,又有乘客上来了。

    卧铺只是相对而言舒服一点,空间依然还是很狭窄,甚至连座位厢都有的行李箱,卧铺车厢却没有。对面的下铺看背影应该是个年轻的男生,他正半蹲着身子,弯腰在床铺底下塞行李,许昕华看过去的时候,男生好像背后长了眼睛一样,突然回过头,朝她露出了一个笑容。

    唇红齿白,眉清目秀,还是一枚活色生香的小鲜肉。鲜肉小哥哥这么热情,许昕华也跟着客气的笑了笑,没想到对方就顺势坐在她对面,搭起了话:“好巧啊,你这趟去哪里?”

    许昕华心想小哥哥看起来眉眼温润,居然还是个自来熟的性子,搭讪都搭得这么自然,看来是行家啊!不过火车上这么多铺位,偏偏他们俩成了对面的邻居,确实有点巧,许昕华便回答了:“东省。”

    “我也是去东省。”

    许昕华点点头,也学他说了句“好巧”当作回应。

    男生却没再说话了,而是不错眼地盯着许昕华打量。许昕华虽然变成了大美女,但也很少遇见这么直勾勾盯着自己不放的人,难免有些尴尬,正想开口问他看什么,就见男生莞尔一笑,耳朵微红的道:“那个……我说的好巧,是指年前从东省回来的时候,我们也一个车厢,你下车的时候我就在你后面。还有那天在新岚,你差点被车撞,也是我拉住了你。都没印象了吗?”

    差点被车撞的事许昕华肯定记得,那天她再不在状态,也能意识到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只是对于那个很热心的帮助过她的男生,许昕华确实没什么印象。

    现在听对方提起,许昕华不免抬头打量着他,记忆中那个好心男生的声音很温柔,眼神也很温暖。好像也能对得上号?

    男生看许昕华仔细打量自己,便微笑道:“认识一下吧,我叫沈知年,老家是江南省新岚市,去年从中大毕业后也留在羊城工作,目前是中大一附院的外科医生。”

    这个时候的名牌大学生,看来小哥哥还是天之骄子啊,颜值与能力成正比,难得的是心地善良,许昕华在心里给小哥哥点了个赞,大大方方的介绍道:“我叫许昕华,老家是皖北的,也在羊城上班,卖衣服。”

    沈知年难掩惊讶的看了她一眼:“我看你年纪也不大,就出来工作了?”

    许昕华想估计是她的穿着打扮给了小哥哥错误的信号,但也不介意多解释一句,毕竟是上辈子的“老乡”,她对沈知年还是很有亲切感的,“家里穷,初中念完就没读了。我们村比我还小的都出来打工了。”

    沈知年也没有看不起她的样子,反而不断的夸许昕华懂事能干,“我刚来羊城上学的时候,也就你这么大,只知道花父母的,一分钱也没有赚过。”

    他们俩这么有缘分,在茫茫人海中还能遇上三回,也是难得了,目前又都在羊城生活,有了共同的话题,便打开了话匣子,旅途中也一点都不无聊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