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96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攻坚
- 1097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全线推进
- 1098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打出去
- 1099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分歧
- 1100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欲议和
- 1101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败联军
- 1102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流言蜚语
- 1103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罗马使者
- 1104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东西结盟
- 1105 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战略伙伴
- 1106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欲亲征
- 1107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蒸汽机车
- 1108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确定亲征
- 1109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培养新人
- 1110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试探
- 1111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交战
- 1112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大胜
- 1113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击杀
- 1114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布置
- 1115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奔赴战场
- 1116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开战
- 1117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战斗之中
- 1118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纠缠
- 1119 第一千二百章:破城
- 1120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贵霜军队
- 1121 第一千二百零二章:捷报频传
- 1122 第一千二百零三章:南线
- 1123 第一千二百零四章:丢盔弃甲
- 1124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获全胜
- 1125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苍狼军团
- 1126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胸襟
- 1127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西方的消息,做中原的皇帝
- 1128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父皇不可
- 1129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沉迷造车
- 1130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太上皇
- 1131 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代理权
- 1132 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中原招商大会
- 1133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给谁也不能给罗马人
- 1134 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十万两黄金
- 1135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父皇生气了
- 1136 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工部的春天
- 1137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学车购车热潮
- 1138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波罗战争
- 1139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来自罗马的抗议
- 1140 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波斯人的野心
- 1141 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中原军队
- 1142 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故技重施
- 1143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胜?败?难料
- 1144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罗马方阵
- 1145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受益者
- 1146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各自的计划
- 1147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波斯骑兵
- 1148 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中原舰队,扶南人玛卡
- 1149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海上路线
- 1150 一千二百三十一章:中原海军VS罗马海军
- 1151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陆战队清扫障碍
- 1152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阿普杜勒想谈谈
- 1153 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你们怎么可以帮助波斯人
- 1154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阿普杜勒的决定
- 1155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令人绝望的海上巨兽
- 1156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计划开始
- 1157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罗马人的反扑
- 1158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战后
- 1159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各怀鬼胎
- 1160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议会的决定
- 1161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裁撤长老议会
- 1162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战端又起
- 1163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戴克里先的野望(二合一章节)
- 1164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得人心者得天下
- 1165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决战之时
- 1166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神兵天降
- 1167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朱雀军团事件,张辽叛国!
- 1168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真假难辨,罗马最后的荣光
- 1169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夺回城堡
- 1170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中原罗马战争开始
- 1171 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仁慈的战争
- 1172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罗马都护府
- 1173 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第一任罗马都护
- 1174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最终决战
- 1175 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主动撤退
- 1176 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太上皇的战术,大韩帝国的胆量
- 1177 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罗马称臣
- 1178 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大军凯旋,甘宁欲暴揍韩国
- 1179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碾压式的胜利,韩国臣服
- 1180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耕地用车
- 1181 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巩固基础
- 1182 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蜀国的未来
- 1183 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殿试三甲
- 1184 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秋试之后,武斗大会
- 1185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北鲜卑臣服
- 1186 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高句丽,埋伏夫余人
- 1187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夫余人请降
- 1188 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文聘的战争计划
- 1189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四方平定
- 1190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中原的战略
- 1191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自己的路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欲亲征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欲亲征
吴顺不计前嫌,益州官员却不敢就这么让事情过去,引导舆论重伤张雄,幸亏吴顺澄清得快,要不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
那些参与此事的益州系官员在内心的压力之下,几乎都主动请辞了,毕竟为了自己的利益,诋毁护国公,皇帝不降罪已经是最大的恩惠。
……
……
西域方面,因为安息反复无常,白虎军团陷入被动之中,因为担心腹背受敌,张雄没有下令强攻乌孙重要城池,这样一来,让乌孙坚持了半个月,波斯人大军赶到,他们的实力得到了增强。
鉴于实力对比的变化,二皇子吴天向张雄建议,向朝廷请求增兵。
华夏九年底,白虎军团主将张雄主动向朝廷请求增兵西域。
因为进入冬季,白虎军团暂停了攻势,与乌孙、波斯大军进入对峙状态。
大雪封路,天寒地冻。
吴顺接到张雄的增兵请求,也没有办法立即增兵,他的二弟和二儿子都在西域,吴顺很担心乌孙人会在冬季对白虎军团用兵。
白虎军团五万人杀入乌孙,补给线太过漫长,西域诸国竭力供给,才能保证前线大军的需求。
西域的冬季,寒冷干燥,极度缺水,将士们急需饮用水,以及御寒之物。
为了让身处西域的白虎军团保持战斗力,吴顺只能下旨,从中原运送大批物资进入西域。
冬季的严寒,使得西域物资短缺,马贼猖狂劫掠平民、行商以求生存,西域各国的精锐被抽调到了乌孙,因此没有能力清扫西域境内愈发猖狂的马贼。
然而,西域的马贼们做错了一件事,因为饥饿和严寒,他们打军用物资的主意,劫持了一支运送军需的小队。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吴顺耳朵里,军需被马贼劫了,想不愤怒都不行。
“亲征!”
吴顺这话一说出来,大臣们可吓坏了!
这种鬼天气皇上要亲征,这不是胡闹吗?不过他们又不敢直接去劝谏,只能眼巴巴的等着诸葛亮等几位大人去劝说,
“此,太子也被骂出来了,看来皇上是真的被气到了。”
“是啊,那些该死的西域马贼,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动我们补给军队的军需。”
“自作孽不可活,不过这事也不值得皇上亲征啊!”
“谁说不是呢,西域有护国公在,一切都还在掌握中,陛下亲征确实冒险了……”
大殿外,文武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
大殿内,吴顺刚把吴昊给赶了出去,这个大儿子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一味的反对亲征,听得他耳朵都起茧了。
“皇上,太子殿下说的并没有错,如今正值冬季,西域气候严酷,并非用兵最好时机啊。”
诸葛亮出列说道。
身为吴顺身边重要的谋臣,诸葛亮知道,吴顺亲征并非是因为马贼劫掠军需。
“朕也知道,冬天吗?天寒地冻,补给困难不说,还会加大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吴顺说道:“不过我们是这样,波斯也是这样!白虎军团杀入乌孙国,乌孙的资源基本耗尽,此时他们还能坚持,多半是有波斯的援助。”
吴顺的猜测并不是没有理由,乌孙国本是西域的一员,而且还是比较强大的那种,暗卫对他们的调查比较详尽。
如今战火延绵,乌孙除了要供给自家将士再,还要给波斯大军提供补给,以一国的物资补给两国,乌孙已经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如今进入冬季,军队需要的物资增多,乌孙很可能担负不了两国军队的补给任务。
如果波斯人的物资是从波斯运来,补给线的不短!吴顺想亲征,想的是出其不意,大军攻灭乌孙,打服波斯!
敢于对抗中原的国家,比武慢给予严惩!
“皇上,对乌孙大举用兵,可等到来年开春,气候暖和些再行动,如此补给压力减小,大军行进速度也快!”徐庶出列道。
他不反对吴顺亲征,但是不看好在冬季用兵。增加后勤补给压力不说,对将士们来说,冬季打仗,同样有挺大的压力。
“元直,乌孙波斯想不到我们会在严寒中向他们进攻,我们可以取得先机。”吴顺说道。
“皇上,与乌孙,波斯这样的国家打仗,不需要什么先机,直接打军团压进,他们不得不接战。所以打败他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再给二将军一支军队,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徐庶很笃定地说道。
现在张雄率领白虎军团五万人,加上数万人的西域联军,已经可以占据上风,由此可见,在西部几乎无敌的波斯人也不是那么厉害。
再给张雄几万人,完全有可能横扫波斯!
徐庶的意思,吴顺也明白,无非是只要增兵就能击败敌人,根本不需要着急。
可是吴顺不想等,就想着在这个冬季平定西域。
“皇上,冬季用兵并非不可为,重点在粮草物资的补给上,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中原将士随时都可以出阵,”郭嘉出列说道。
“奉孝,你可有办法解决冬季补给问题?”吴顺问道。
郭嘉既然说了,一般都会带着答案。吴顺问起,他便说道:“回皇上,以前打仗,后勤补给多半是征用民工,效率底下,还要负担额外的支出,所以臣请皇上设立专门司职后勤保障的机构,统一负责各军队的补给。”
设计专门的后勤保障机构?这不就是后勤部吗?后世的军队都有军需官,当然现在的蜀军也有,只是职责没有那么明确而已。
领郭嘉那么一提醒,吴顺想到了要建立一支能够快速反应,习惯各种地形的后勤军队出来。专门负责快速向战场投送物资。
“奉孝,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中原军队中,确实需要一支专门给战场投送物资或者兵员的军队,征用民工虽然简单,但是效率不高!以军队的方式来运送,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还有能力防止被劫。”吴顺说道。
“皇上,这样一支军队,需要经过长久的训练,才能够胜任吧?”诸葛亮出列问道。
刚才吴顺说的的确令人行动,不过一支军队要有那么多功能,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行。
那些参与此事的益州系官员在内心的压力之下,几乎都主动请辞了,毕竟为了自己的利益,诋毁护国公,皇帝不降罪已经是最大的恩惠。
……
……
西域方面,因为安息反复无常,白虎军团陷入被动之中,因为担心腹背受敌,张雄没有下令强攻乌孙重要城池,这样一来,让乌孙坚持了半个月,波斯人大军赶到,他们的实力得到了增强。
鉴于实力对比的变化,二皇子吴天向张雄建议,向朝廷请求增兵。
华夏九年底,白虎军团主将张雄主动向朝廷请求增兵西域。
因为进入冬季,白虎军团暂停了攻势,与乌孙、波斯大军进入对峙状态。
大雪封路,天寒地冻。
吴顺接到张雄的增兵请求,也没有办法立即增兵,他的二弟和二儿子都在西域,吴顺很担心乌孙人会在冬季对白虎军团用兵。
白虎军团五万人杀入乌孙,补给线太过漫长,西域诸国竭力供给,才能保证前线大军的需求。
西域的冬季,寒冷干燥,极度缺水,将士们急需饮用水,以及御寒之物。
为了让身处西域的白虎军团保持战斗力,吴顺只能下旨,从中原运送大批物资进入西域。
冬季的严寒,使得西域物资短缺,马贼猖狂劫掠平民、行商以求生存,西域各国的精锐被抽调到了乌孙,因此没有能力清扫西域境内愈发猖狂的马贼。
然而,西域的马贼们做错了一件事,因为饥饿和严寒,他们打军用物资的主意,劫持了一支运送军需的小队。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吴顺耳朵里,军需被马贼劫了,想不愤怒都不行。
“亲征!”
吴顺这话一说出来,大臣们可吓坏了!
这种鬼天气皇上要亲征,这不是胡闹吗?不过他们又不敢直接去劝谏,只能眼巴巴的等着诸葛亮等几位大人去劝说,
“此,太子也被骂出来了,看来皇上是真的被气到了。”
“是啊,那些该死的西域马贼,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动我们补给军队的军需。”
“自作孽不可活,不过这事也不值得皇上亲征啊!”
“谁说不是呢,西域有护国公在,一切都还在掌握中,陛下亲征确实冒险了……”
大殿外,文武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
大殿内,吴顺刚把吴昊给赶了出去,这个大儿子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一味的反对亲征,听得他耳朵都起茧了。
“皇上,太子殿下说的并没有错,如今正值冬季,西域气候严酷,并非用兵最好时机啊。”
诸葛亮出列说道。
身为吴顺身边重要的谋臣,诸葛亮知道,吴顺亲征并非是因为马贼劫掠军需。
“朕也知道,冬天吗?天寒地冻,补给困难不说,还会加大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吴顺说道:“不过我们是这样,波斯也是这样!白虎军团杀入乌孙国,乌孙的资源基本耗尽,此时他们还能坚持,多半是有波斯的援助。”
吴顺的猜测并不是没有理由,乌孙国本是西域的一员,而且还是比较强大的那种,暗卫对他们的调查比较详尽。
如今战火延绵,乌孙除了要供给自家将士再,还要给波斯大军提供补给,以一国的物资补给两国,乌孙已经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如今进入冬季,军队需要的物资增多,乌孙很可能担负不了两国军队的补给任务。
如果波斯人的物资是从波斯运来,补给线的不短!吴顺想亲征,想的是出其不意,大军攻灭乌孙,打服波斯!
敢于对抗中原的国家,比武慢给予严惩!
“皇上,对乌孙大举用兵,可等到来年开春,气候暖和些再行动,如此补给压力减小,大军行进速度也快!”徐庶出列道。
他不反对吴顺亲征,但是不看好在冬季用兵。增加后勤补给压力不说,对将士们来说,冬季打仗,同样有挺大的压力。
“元直,乌孙波斯想不到我们会在严寒中向他们进攻,我们可以取得先机。”吴顺说道。
“皇上,与乌孙,波斯这样的国家打仗,不需要什么先机,直接打军团压进,他们不得不接战。所以打败他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只要再给二将军一支军队,战争很快就会结束。”徐庶很笃定地说道。
现在张雄率领白虎军团五万人,加上数万人的西域联军,已经可以占据上风,由此可见,在西部几乎无敌的波斯人也不是那么厉害。
再给张雄几万人,完全有可能横扫波斯!
徐庶的意思,吴顺也明白,无非是只要增兵就能击败敌人,根本不需要着急。
可是吴顺不想等,就想着在这个冬季平定西域。
“皇上,冬季用兵并非不可为,重点在粮草物资的补给上,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中原将士随时都可以出阵,”郭嘉出列说道。
“奉孝,你可有办法解决冬季补给问题?”吴顺问道。
郭嘉既然说了,一般都会带着答案。吴顺问起,他便说道:“回皇上,以前打仗,后勤补给多半是征用民工,效率底下,还要负担额外的支出,所以臣请皇上设立专门司职后勤保障的机构,统一负责各军队的补给。”
设计专门的后勤保障机构?这不就是后勤部吗?后世的军队都有军需官,当然现在的蜀军也有,只是职责没有那么明确而已。
领郭嘉那么一提醒,吴顺想到了要建立一支能够快速反应,习惯各种地形的后勤军队出来。专门负责快速向战场投送物资。
“奉孝,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们中原军队中,确实需要一支专门给战场投送物资或者兵员的军队,征用民工虽然简单,但是效率不高!以军队的方式来运送,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还有能力防止被劫。”吴顺说道。
“皇上,这样一支军队,需要经过长久的训练,才能够胜任吧?”诸葛亮出列问道。
刚才吴顺说的的确令人行动,不过一支军队要有那么多功能,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行。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