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47 第一百四十二章 比赛开始
- 148 第一百四十三章 解决一个
- 149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分阵合击
- 150 第一百四十五章 首战告捷
- 151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上帝在益州
- 152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前动员
- 153 第一百四十八章 “无序变向”
- 154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赛前准备
- 155 第一百五十章 “天网狙击”
- 156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赢一局
- 157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原战队”
- 158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不厌诈
- 159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改朝换代
- 160 第一百五十五章 决不放弃
- 161 第一百五十六章 孤军奋战
- 16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借刀杀人
- 163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定要留住他
- 164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就是“理”
- 165 第一百六十章 转会紫荆
- 166 第一章 端倪初现
- 167 第二章 黄雀在后
- 168 第三章 暗箭离弦
- 169 第四章 初到“紫荆”
- 170 第五章 挑战极限
- 171 第六章 “心坚似铁”
- 172 第七章 目标周凯
- 173 第八章 挑战若紫
- 174 第九章 碰撞投掷
- 175 第十章 绑架勒索
- 176 第十一章 层层迷雾
- 177 第十二章 单身狙击
- 178 第十三章 恩断情绝
- 179 第十四章 堤现蚁穴
- 180 第十五章 五雷轰顶
- 181 第十六章 战斗结束
- 182 第十七章 家族恩怨
- 183 第十八章 黑暗之星
- 184 第十九章 心炼秘密
- 185 第二十章 新版心炼
- 186 第二十一章 身世秘密
- 187 第二十二章 必胜之局
- 188 第二十三章 穷则思变
- 189 第二十四章 第四选择
- 190 第二十五章 再次选择
- 191 第二十六章 意外连连
- 192 第二十七章 计划不变
- 193 第二十八章 一波三折
- 194 第二十九章 紫荆回归
- 195 第三十章 能走多远?
- 196 第三十一章 潜能激发
- 197 第三十二章 狼牙战队
- 198 第三十三章 大战前夕
- 199 第三十四章 单身狙击
- 200 第三十五章 螳螂捕蝉
- 201 第三十六章 黄雀在后
- 202 第三十七章 最后决斗
- 203 第三十八章 经典之战
- 204 第三十九章 透支体能
- 205 第四十章 一举成名
- 206 第四十一章 性格异常
- 207 第四十二章 暗潮涌动
- 208 第四十三章 谁算计谁
- 209 第四十四章 蓄势待发
- 210 第四十五章 流云战队
- 211 第四十六章 四组一队
- 212 第四十七章 战术漏洞
- 213 第四十八章 度日如年
- 214 第四十九章 是祸躲不过
- 215 第五十章 人亦算之
- 216 第五十一章 千钧一发
- 217 第五十二章 一个机会
- 218 第五十三章 十一连胜
- 219 第五十四章 不弃不离
- 220 第五十五章 “凌飞”教官
- 221 第五十六章 “潜力之星”
- 222 第五十七章 意外来客
- 223 第五十八章 小卫出山
- 224 第五十九章 晶石弹匣
- 225 第六十章 超极限状态
- 226 第六十一章 成功与否
- 227 第六十二章 谁是狙击王
- 228 第六十三章 自由联盟
- 229 第六十四章 兰比勒斯
- 230 第六十五章 体能测试
- 231 第六十六章 千叶会社
- 232 第六十七章 水火不容
- 233 第六十八章 机会?陷阱?
- 234 第六十九章 示敌以弱
- 235 第七十章 秒杀战局
- 236 第七十一章 改变计划
- 237 第七十二章 异能战技
- 238 第七十三章 围追堵截
- 239 第七十四章 鹬蚌相争
- 240 第七十五章 结成联盟
- 241 第七十六章 磁场锁定
- 242 第七十七章 人心难测
- 243 第七十八章 比赛结束
- 244 第七十九章 新的选择
- 245 第八十章 周凯失踪
- 246 第八十一章 转战地下
- 247 第八十二章 新的开始
- 248 第一章 塔纳托斯
- 249 第二章 “脑域干扰”
- 250 第三章 战局不利
- 251 第四章 车轮战术
- 252 第五章 死守拒敌
- 253 第六章 无心之失
- 254 第七章 金身不败
- 255 第八章 出现意外
- 256 第九章 命悬一线
- 257 第十章 柳暗花明
- 258 第十一章 《古法瑜伽》
- 259 第十二章 无巧不成书
- 260 第十三章 识破骗局
- 261 第十四章 神秘纸张
- 262 第十五章 古武世家
- 263 第十六章 “脑力”之谜
- 264 第十七章 “黑暗之星”
- 265 第十八章 梦魇结束
- 266 第十九章 改变计划
- 267 第二十章 风林火山
- 268 第二十一章 异能队员
- 269 第二十二章 雪地作战
- 270 第二十三章 超级战队
- 271 第二十四章 弄假成真
- 272 第二十五章 “V形阵”
- 273 第二十六章 听力锁定
- 274 第二十七章 潜行匿踪
- 275 第二十八章 同归于尽
- 276 第二十九章 打破神话
- 277 第三十章 各个击破
- 278 第三十一章 单兵对决
- 279 第三十二章 死亡三角
- 280 第三十三章 占得先机
- 281 第三十四章 战后总结
- 282 第三十五章 继续战斗
- 283 第三十六章 强敌林立
- 284 第三十七章 巨人战队
- 285 第三十八章 单兵狙杀
- 286 第三十九章 计划与变化
- 287 第四十章 战争来了(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原战队”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原战队”
第一百五十二章 “雪原战队”
“雪原战队”是西藏战区选拔赛的第一名,从战队实力来说,“雪原战队”在西部战区三十二支参加“死亡淘汰赛”的战队中,应该属于中等水平。但从装备上来说,如果它自认是第二,那就没有战队敢自认是第一了。
即使是现在很多的a级战队,在装备上也比不上“雪原战队”。他们主力队员的作战服是清一色的第三代“天兵”系列。队长和副队长的作战服是“天兵智系”作战服,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指挥方面,通过覆盖式的全息头盔,队长可以调用每一名队员的视线,在指挥上,能做到精确到点的布置。在通讯方面也是抗强干扰的,一般的干扰器对它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至于各种图解数据、数字化环境、提供卫星地图等等则属于标准配置了。
作战服主要由纳米贴身战斗服和多功能护甲组成,整套作战服属于“全波段伪装”,能在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雷达波段和声、磁环境下达到整体隐身的功能。
多功能护甲主要分布在各个关节,以及胸、背、肩、腿等经常受力面。它的多功能主要表现在防护、伪装、纳物等方面。防护自是不用说,在伪装方面,它能根据环境进行虚拟实景模拟,比如在草丛中,它能模拟和四周草丛等高的草叶;在岩石旁,它能模拟和周边颜色近似的石块等等。护甲最厚的部位不到两厘米,但它纳物的功能却是非常强大,原因很简单,因为它采用了“芥子纳须弥技术”,虽然空间只有0.3个立方,但存放一般的战斗装备及弹药却是足够了。
突击手的作战服是“天兵迅系”;狙击手的作战服是“天兵影系”;火力手的作战服是“天兵强系”;工兵的作战服是“天兵破系”。各种系列的作战服都针对兵种的不同有不同的作用。比如突击手的“迅系”主要突出的是速度,它表现出来的不同就是在它的作战靴上;狙击手的“影系”主要突出的是隐藏,它在护甲的覆盖面积上,以及护甲的伪装功能上就比一般的作战服好了很多;火力手“强系”作战服的功能可以让穿戴者更有效地减低重机枪的后座力,以达到更稳定的射击效果;工兵的“破系”作战服则主要对地雷,诡雷的迅速发现及破解,有着专门的一套识别系统。
在武器方面,“雪原战队”也不同于其他的战队,突击步枪他们用的是刚刚开始量产的“gsc3000型能量突击步枪”这是“gsc90型能量突击步枪”的升级换代产品,不管是射程、射速、以及枪口初速和精确度上,都比gsc90型高了不少,是最新一代的制式武器。
“dsrb90狙击步枪”和“miek型六管能量机枪”并没有换,虽然还有更好的代替品,但如果队员本身的水平不高,就算再好的武器也无法发挥最大的功效,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战队并没有更换这两种枪支。
但他们在“dsrb90狙击步枪”加挂了一种“激光反狙击控测系统”,又叫“猫眼系统”。猫眼在黑暗中炯炯发光,是由于猫的眼睛比身体其他部位对光的反射能力强。同样,狙击步枪光学瞄准镜的镜片比周围环境的反射能力强,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会产生较强的反射光。激光反狙击手探测定位器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探测对方狙击手。
这种探测定位仪最早是由红外半导体激光照明器、护眼激光测距仪、摄像机和带有姿态判断的全球定位系统组成。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已经把它缩小到仅比瞄准器大一点了。
这也是除了“心跳探测器”以外,最好的反狙击仪器了。即使是财大气粗的“雪原战队”也只配备了一个而已。
虽然“雪原战队”的整体实力并不算很高,但在这些高科技装备的武装下,从选拔赛开始,他们就摧枯拉朽地一路狂奔,没有任何一支战队能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而现在,他们的下一个对手将是一路磕磕碰碰走过来的“翰龙战队”。
会议室的四人都没说话,侯立平焦急地走来走去;陈正建望着粒子屏上的“雪原战队”出神;周凯低头看着脚下,似乎在想着什么;林雪东端起茶杯,一边喝,一边观察着其他三个人。
林雪东身为副队长,其实是不用参加这样的战术研讨会的,他今天留下来,只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雪原战队”的录像他早已看过,但他认为实力还是无法弥补装备的缺陷,对上“雪原战队”翰龙的胜率最多只有五成。至少,他是这样想的。对于周凯之前的一些战术,林雪东还是非常佩服的,所以,他留下来想看看今天周凯还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战队的胜率。
因为林雪东和薛翰龙的关系,所以侯立平也没说什么。于是,他才有机会看见了现在侯立平愁眉苦脸的样子。
“总的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因为武器的关系,他们在射程方面比我们占先,近距离的泄弹能力也比我们的强,因为护甲空间包的原因,所以,他们的配弹量也一定比我们的大;第二,就是他们装备的隐藏功能比我们的好,想要远距离发现他们,几乎是不可能,好在他们的全息头盔也只有热成像扫描,所以在这方面,至少我们还不是很吃亏;第三,就是那个‘猫眼系统’了,这东西基本是狙击手的终结者,除非我们不用瞄准镜,但狙击手不用瞄准镜还怎么狙击对手和发现对手啊?所以,这是让我最头痛的。”陈正建站起身来,走到屏幕面前,一边指着画面上“雪原战队”的装备,一边喃喃地分析道。
“近也不行,远也不行。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就输定了?”侯立平站在一旁看着他。
“其实第一和第二点都还不是很大的问题,虽然他们装备不错,但他们枪法并不怎么样,在近距离的接火中,我们不见得会输给他们。关键在第三个方面,如果不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猫眼系统’,我们的狙击手和尖兵就起不了任何作用,我们可能连对方在哪儿都找不到,从而导致我们被伏击的几率增至最大。况且,就算我们发现了对方的主力,没有狙击手的掩护,我们也只是砧板上的肉而已。”陈正建滔滔不绝地给侯立平分析着。
“那这东西总有办法破解啊!国际赛事中,遇到这东西一般是怎么办?”侯立平没有提国内的赛事,因为据他所知,国内的比赛中还没有出现过这种装备,类似的装备有,但都是体积较大的仪器,一般在战斗中几乎没多大用处,象这种小巧便携的“激光反狙击控测系统”,他还是第一次看见。
“的确是有办法,但我们却用不了。这东西在国际赛事上的运用时间也不是很长,最有效的破解方法就是闪光弹,可惜我们这次的比赛却用不了闪光弹。据说现在已经有一种新型的瞄准镜问世,这种瞄准镜的镜片是不反光的,它就是专门针对破解这种仪器的。但是,现在在国内根本就没有,即使在国外,这种瞄准镜也还没有量产,所以,这个消息我们完全可以忽略。”
听陈正建这样说,林雪东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说道:“说了半天,等于还是没有办法嘛!”
陈正建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不使用瞄准镜。”
房间里一片寂静,谁都知道没有了瞄准镜,对狙击手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的视力各有不同,正常人的视力,明视距离为25厘米,4公里以外的景物不易看到,在大于500米时,对景物存在模糊的形象,距离缩短到250~270米时,只能看清景物的轮廓,如果要识别花木的种类则要缩短到几十米之内。
换而言之,在丛林那种复杂的环境里,想要从各种植物之间识别对方的伪装,如果没有瞄准镜的话,距离就只有几十米,而且,根据对方伪装的拟真度不同,这个距离可能还会更短。
这么短的距离,在比赛中已经属于近战交火的距离了,又怎么能起到提前发现对手的作用呢?
所以,陈正建的最后那句话,等于是什么也没说。
看见大家都沉默了下来,一直没说话的周凯慢慢坐直了身体,他挠了挠头,看了看周围的三个人,然后说道:“我有一个想法!”
“雪原战队”是西藏战区选拔赛的第一名,从战队实力来说,“雪原战队”在西部战区三十二支参加“死亡淘汰赛”的战队中,应该属于中等水平。但从装备上来说,如果它自认是第二,那就没有战队敢自认是第一了。
即使是现在很多的a级战队,在装备上也比不上“雪原战队”。他们主力队员的作战服是清一色的第三代“天兵”系列。队长和副队长的作战服是“天兵智系”作战服,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指挥方面,通过覆盖式的全息头盔,队长可以调用每一名队员的视线,在指挥上,能做到精确到点的布置。在通讯方面也是抗强干扰的,一般的干扰器对它根本没有任何作用。至于各种图解数据、数字化环境、提供卫星地图等等则属于标准配置了。
作战服主要由纳米贴身战斗服和多功能护甲组成,整套作战服属于“全波段伪装”,能在可见光、近红外、远红外、雷达波段和声、磁环境下达到整体隐身的功能。
多功能护甲主要分布在各个关节,以及胸、背、肩、腿等经常受力面。它的多功能主要表现在防护、伪装、纳物等方面。防护自是不用说,在伪装方面,它能根据环境进行虚拟实景模拟,比如在草丛中,它能模拟和四周草丛等高的草叶;在岩石旁,它能模拟和周边颜色近似的石块等等。护甲最厚的部位不到两厘米,但它纳物的功能却是非常强大,原因很简单,因为它采用了“芥子纳须弥技术”,虽然空间只有0.3个立方,但存放一般的战斗装备及弹药却是足够了。
突击手的作战服是“天兵迅系”;狙击手的作战服是“天兵影系”;火力手的作战服是“天兵强系”;工兵的作战服是“天兵破系”。各种系列的作战服都针对兵种的不同有不同的作用。比如突击手的“迅系”主要突出的是速度,它表现出来的不同就是在它的作战靴上;狙击手的“影系”主要突出的是隐藏,它在护甲的覆盖面积上,以及护甲的伪装功能上就比一般的作战服好了很多;火力手“强系”作战服的功能可以让穿戴者更有效地减低重机枪的后座力,以达到更稳定的射击效果;工兵的“破系”作战服则主要对地雷,诡雷的迅速发现及破解,有着专门的一套识别系统。
在武器方面,“雪原战队”也不同于其他的战队,突击步枪他们用的是刚刚开始量产的“gsc3000型能量突击步枪”这是“gsc90型能量突击步枪”的升级换代产品,不管是射程、射速、以及枪口初速和精确度上,都比gsc90型高了不少,是最新一代的制式武器。
“dsrb90狙击步枪”和“miek型六管能量机枪”并没有换,虽然还有更好的代替品,但如果队员本身的水平不高,就算再好的武器也无法发挥最大的功效,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战队并没有更换这两种枪支。
但他们在“dsrb90狙击步枪”加挂了一种“激光反狙击控测系统”,又叫“猫眼系统”。猫眼在黑暗中炯炯发光,是由于猫的眼睛比身体其他部位对光的反射能力强。同样,狙击步枪光学瞄准镜的镜片比周围环境的反射能力强,在激光束的照射下会产生较强的反射光。激光反狙击手探测定位器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探测对方狙击手。
这种探测定位仪最早是由红外半导体激光照明器、护眼激光测距仪、摄像机和带有姿态判断的全球定位系统组成。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已经把它缩小到仅比瞄准器大一点了。
这也是除了“心跳探测器”以外,最好的反狙击仪器了。即使是财大气粗的“雪原战队”也只配备了一个而已。
虽然“雪原战队”的整体实力并不算很高,但在这些高科技装备的武装下,从选拔赛开始,他们就摧枯拉朽地一路狂奔,没有任何一支战队能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而现在,他们的下一个对手将是一路磕磕碰碰走过来的“翰龙战队”。
会议室的四人都没说话,侯立平焦急地走来走去;陈正建望着粒子屏上的“雪原战队”出神;周凯低头看着脚下,似乎在想着什么;林雪东端起茶杯,一边喝,一边观察着其他三个人。
林雪东身为副队长,其实是不用参加这样的战术研讨会的,他今天留下来,只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雪原战队”的录像他早已看过,但他认为实力还是无法弥补装备的缺陷,对上“雪原战队”翰龙的胜率最多只有五成。至少,他是这样想的。对于周凯之前的一些战术,林雪东还是非常佩服的,所以,他留下来想看看今天周凯还有什么方法来提高战队的胜率。
因为林雪东和薛翰龙的关系,所以侯立平也没说什么。于是,他才有机会看见了现在侯立平愁眉苦脸的样子。
“总的来说,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因为武器的关系,他们在射程方面比我们占先,近距离的泄弹能力也比我们的强,因为护甲空间包的原因,所以,他们的配弹量也一定比我们的大;第二,就是他们装备的隐藏功能比我们的好,想要远距离发现他们,几乎是不可能,好在他们的全息头盔也只有热成像扫描,所以在这方面,至少我们还不是很吃亏;第三,就是那个‘猫眼系统’了,这东西基本是狙击手的终结者,除非我们不用瞄准镜,但狙击手不用瞄准镜还怎么狙击对手和发现对手啊?所以,这是让我最头痛的。”陈正建站起身来,走到屏幕面前,一边指着画面上“雪原战队”的装备,一边喃喃地分析道。
“近也不行,远也不行。那照你这么说,我们就输定了?”侯立平站在一旁看着他。
“其实第一和第二点都还不是很大的问题,虽然他们装备不错,但他们枪法并不怎么样,在近距离的接火中,我们不见得会输给他们。关键在第三个方面,如果不想办法解决他们的‘猫眼系统’,我们的狙击手和尖兵就起不了任何作用,我们可能连对方在哪儿都找不到,从而导致我们被伏击的几率增至最大。况且,就算我们发现了对方的主力,没有狙击手的掩护,我们也只是砧板上的肉而已。”陈正建滔滔不绝地给侯立平分析着。
“那这东西总有办法破解啊!国际赛事中,遇到这东西一般是怎么办?”侯立平没有提国内的赛事,因为据他所知,国内的比赛中还没有出现过这种装备,类似的装备有,但都是体积较大的仪器,一般在战斗中几乎没多大用处,象这种小巧便携的“激光反狙击控测系统”,他还是第一次看见。
“的确是有办法,但我们却用不了。这东西在国际赛事上的运用时间也不是很长,最有效的破解方法就是闪光弹,可惜我们这次的比赛却用不了闪光弹。据说现在已经有一种新型的瞄准镜问世,这种瞄准镜的镜片是不反光的,它就是专门针对破解这种仪器的。但是,现在在国内根本就没有,即使在国外,这种瞄准镜也还没有量产,所以,这个消息我们完全可以忽略。”
听陈正建这样说,林雪东放下茶杯,站起身来说道:“说了半天,等于还是没有办法嘛!”
陈正建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唯一的办法就是不使用瞄准镜。”
房间里一片寂静,谁都知道没有了瞄准镜,对狙击手来说意味着什么。
人的视力各有不同,正常人的视力,明视距离为25厘米,4公里以外的景物不易看到,在大于500米时,对景物存在模糊的形象,距离缩短到250~270米时,只能看清景物的轮廓,如果要识别花木的种类则要缩短到几十米之内。
换而言之,在丛林那种复杂的环境里,想要从各种植物之间识别对方的伪装,如果没有瞄准镜的话,距离就只有几十米,而且,根据对方伪装的拟真度不同,这个距离可能还会更短。
这么短的距离,在比赛中已经属于近战交火的距离了,又怎么能起到提前发现对手的作用呢?
所以,陈正建的最后那句话,等于是什么也没说。
看见大家都沉默了下来,一直没说话的周凯慢慢坐直了身体,他挠了挠头,看了看周围的三个人,然后说道:“我有一个想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