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67 第459章 来自长安的消息
- 468 第460章 ‘运货’
- 469 第461章 突发变故
- 470 第462章 暂时先用着这点吧
- 471 第463章 萨哈卓的无奈
- 472 第464章 萨哈卓的承诺
- 473 第465章 焦灼
- 474 第466章 惊变
- 475 第467章 许敬宗的难处
- 476 第468章 两国交战
- 477 第469章 危机爆发
- 478 第470 青塘暴乱
- 479 第471章 张毅的理由(上)
- 480 第472章 张毅的理由(下)
- 481 第473章 好大喜功
- 482 第474章 躲不过的矛盾
- 483 第475章 不动如山
- 484 第476章 青塘城破
- 485 第477章 张毅的方法
- 486 第478章 战事正酣
- 487 第479章 下战书
- 488 第480章 决战时刻
- 489 第481章 城门交战
- 490 第482章 晴天霹雳
- 491 第483章 大胜
- 492 第484章 乘胜追击
- 493 第485章 是时候回去了
- 494 第486章 长安长安
- 495 第487章 回家
- 496 第488章 家的感觉
- 497 第489章 留宿公主府
- 498 第490章 两人进宫
- 499 第491章 我同意了
- 500 第492章 送我一首诗
- 501 第493章 准备婚事
- 502 第494章 如愿以偿
- 503 第495章 和睦的一家人
- 504 第496章 李二召见
- 505 第497章 张毅的推荐
- 506 第498章 薛仁贵是何人?
- 507 第499章 仙人一梦
- 508 第500章 游说
- 509 第501章 薛礼进京
- 510 第502章 如何解释
- 511 第503章 朝议
- 512 第504章 伯乐
- 513 第505章 我不想去
- 514 第506章 摊牌
- 515 第507章 遂你的愿
- 516 第508章 又偷喝我的酒
- 517 第509章 东征
- 518 第510章 战事顺利
- 519 第511章 张毅的眼光
- 520 第512章 养牛场的战略
- 521 推书《神道人皇》
- 522 第513章 薛礼的难题
- 523 第514章 张毅的方法
- 524 第515章 火箭
- 525 第516章 小试牛刀
- 526 第517章 初显威能
- 527 第518章 正规军又如何?我还怕他们不来
- 528 第519章 人间地狱
- 529 第520章 建造内墙
- 530 第521章 城破,国灭
- 531 第522章 张毅的想法
- 532 完本感言!
- 533 新书《超品小厮》已发!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69章 危机爆发
第469章 危机爆发
经济战是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够体现出他的效果来的。
就在吐蕃人民做着派出大军碾压唐军然后称霸天下的美梦的时候,一个消息引起了吐蕃军需官的注意。
他们的盐巴储备已经见底!
肉可以几天不吃都没关系,但是吃惯了盐巴的人,只要有一餐没能够吃到加盐做的饭菜的话,就会极度不习惯,很多人都会食欲不振。
而两餐,三餐之后,就会开始出现乏力的现象,这些都是缺盐的表现。
不过这一名军需官并没有把这当做一回事,而是先询问手下的人:“咱们的盐还够吃几天?”
部属回答:“大概五六天。”
“五六天足矣,让大家加快脚步,咱们只要到了青塘,就不愁这些东西了,青塘可是个富庶的地方啊。”
那一名军需官说着露出了向往的神情,作为一名军需官,他自然知道青塘有多富庶,也知道青塘对于吐蕃来说有多重要。
青塘是出了名的富庶,那么那里肯定有他们所需要的盐巴,而且还是上等的青盐。
他自然知道最近吐蕃国内开始盛行从大唐传过来的青盐,虽然他非常想要支持吐蕃国内的盐业发展,但是最终那些青盐还是征服了他。
用青盐做菜和用那些粗盐做菜,那味道可是差得天差地别的,主要是两者之间的价钱还差不多。
差不多的价钱,傻瓜都知道要选择青盐了,这样虽然人民得利,但是对于本国的盐业发展却极为不利,只不过吐蕃人不管那些便是了,反正当下他们有盐吃。
不过之前一直给他们供盐的商贩们纷纷断货了,导致这一支吐蕃队伍的盐巴紧缺。
而同样的事情不仅只是发生在一支军队身上,几乎所有赶往青塘援助青塘守军的吐蕃军队都会发生这一幕的。
不过他们也跟那一名军需官一样的表现和做法,都认为只要到了青塘就会得到这些东西,因此也只是全力催促军队赶路。
其实军队的盐储备量还算是很多了,只不过他们的使用量也很大而已,但是那些平民就不是这样的了。
在这个时代能够吃的起青盐的人很少,张毅他们定的低价格让很多中下层的民众也吃到了青盐。
那些吃到了青盐的中下层人民,他们每次也只能够买一点点,只要一断货,那他们也就立马没有盐吃了。
而因为之前供应量太少,即便是那些贵族富商家中都没有存有多少青盐,这个时候突然断货,他们也是立马慌了。
萨哈卓从卖出最后一批青盐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天了,五天的时间里,吐蕃没有在卖出过一包青盐,因为没有货了,即便剩下一点的,也都舍不得卖了。
所以很快的,整个吐蕃开始出现大范围的盐荒。
换句话说,整个吐蕃现在都缺盐,甚至已经断货了,没有盐吃了。
而因为之前萨哈卓售卖的青盐的冲击以及萨哈卓的手段,让吐蕃本土的制盐业大受打击,这个时候他们所能够出产的盐巴数量也极为有限。
根本无力改变局势。
但是人哪能不吃盐啊,于是乎,谁家有盐,哪家便成为了众人光顾的对象。
当然,那个光顾并不是去蹭饭,而是直接去抢盐!
听说过抢钱抢亲的,但是这个抢盐却是第一次听说过,不过在人被逼急了的时候,那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而这些一切,也都在张毅的预料范围之内。
他早就计算到了这样的结局,就算吐蕃国内还有盐巴生产商,但是就现在的那一点规模,不是张毅笑话他们,他们过滤出来的那点盐,还不够吐蕃的贵族老爷们分呢。
而且现在吐蕃人的嘴巴已经被他们喂得刁起来了,那些粗盐或者品质低劣的盐巴根本很难入眼了,所有人都想要继续食用青盐。
这便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两天的时间,唐军都只是对青塘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而已,根本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他们现在听张毅的,先看看经济战的效果,这个时候没必要拿人命去填坑。
青塘的确是全吐蕃数得上号的地方,而且最为富庶,但是,自从萨哈卓得到张毅提供的青盐之后,青塘所有的盐商都跟萨哈卓站在了一起,自然的,他们所售卖的,也就都是张毅带来的那些青盐了。
整个青塘城的人都在食用青盐,以至于那些粗盐几乎全部被废弃。
而后来萨哈卓将所有的青盐全部派发出去之后,青塘便陷入了极度的缺盐状态之中。
现在,他们就连粗盐都吃不上了。
而且由于唐军的包围,外面的供应根本无法运进来。
所以仅仅过去两天的时间,青塘城之中便开始出现了骚乱。
大家都没有盐吃了,那还能怎么办,一直窝在青塘城里是安全,但是没有盐吃,那他们一样得被饿死呀。
与其被饿死,还不如冲出去跟唐军拼了呢,或许他们还能够打退唐军呢。
城内缺盐,各种各样的呼声也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看到效果了!
不仅是张毅他们看到了,就连大唐边军的将军们也都开始看到了经济战的效果。
不过就在青塘城快要坚持不住地时候,第一批吐蕃援军到达。
援军到达,给了青塘人民一个希望,虽然援军在第一天跟唐军的战斗之中便败下阵来,但是他们也都知道那是因为己方数量远远少于唐军的缘故。
不过既然来了第一批的援军,那么后续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援军到来的,所以他们不担心了。
既然现在唐军无法攻克青塘城,那么他们的援军来了之后,唐军就更没有机会攻下青塘城了。
虽然青塘城守住了,但是关于盐的问题,却是愈演愈烈了。
为了保证青塘士兵的战斗力,青塘军队在军队用盐没了之后,便开始让城中百姓自愿捐,但是一天下来都没见着几粒盐。
没有法子,士兵要作战,不能没有盐吃,于是,青塘的士兵们开始挨家挨户的搜索青盐了。
冲突,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爆发了!
就在吐蕃人民做着派出大军碾压唐军然后称霸天下的美梦的时候,一个消息引起了吐蕃军需官的注意。
他们的盐巴储备已经见底!
肉可以几天不吃都没关系,但是吃惯了盐巴的人,只要有一餐没能够吃到加盐做的饭菜的话,就会极度不习惯,很多人都会食欲不振。
而两餐,三餐之后,就会开始出现乏力的现象,这些都是缺盐的表现。
不过这一名军需官并没有把这当做一回事,而是先询问手下的人:“咱们的盐还够吃几天?”
部属回答:“大概五六天。”
“五六天足矣,让大家加快脚步,咱们只要到了青塘,就不愁这些东西了,青塘可是个富庶的地方啊。”
那一名军需官说着露出了向往的神情,作为一名军需官,他自然知道青塘有多富庶,也知道青塘对于吐蕃来说有多重要。
青塘是出了名的富庶,那么那里肯定有他们所需要的盐巴,而且还是上等的青盐。
他自然知道最近吐蕃国内开始盛行从大唐传过来的青盐,虽然他非常想要支持吐蕃国内的盐业发展,但是最终那些青盐还是征服了他。
用青盐做菜和用那些粗盐做菜,那味道可是差得天差地别的,主要是两者之间的价钱还差不多。
差不多的价钱,傻瓜都知道要选择青盐了,这样虽然人民得利,但是对于本国的盐业发展却极为不利,只不过吐蕃人不管那些便是了,反正当下他们有盐吃。
不过之前一直给他们供盐的商贩们纷纷断货了,导致这一支吐蕃队伍的盐巴紧缺。
而同样的事情不仅只是发生在一支军队身上,几乎所有赶往青塘援助青塘守军的吐蕃军队都会发生这一幕的。
不过他们也跟那一名军需官一样的表现和做法,都认为只要到了青塘就会得到这些东西,因此也只是全力催促军队赶路。
其实军队的盐储备量还算是很多了,只不过他们的使用量也很大而已,但是那些平民就不是这样的了。
在这个时代能够吃的起青盐的人很少,张毅他们定的低价格让很多中下层的民众也吃到了青盐。
那些吃到了青盐的中下层人民,他们每次也只能够买一点点,只要一断货,那他们也就立马没有盐吃了。
而因为之前供应量太少,即便是那些贵族富商家中都没有存有多少青盐,这个时候突然断货,他们也是立马慌了。
萨哈卓从卖出最后一批青盐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天了,五天的时间里,吐蕃没有在卖出过一包青盐,因为没有货了,即便剩下一点的,也都舍不得卖了。
所以很快的,整个吐蕃开始出现大范围的盐荒。
换句话说,整个吐蕃现在都缺盐,甚至已经断货了,没有盐吃了。
而因为之前萨哈卓售卖的青盐的冲击以及萨哈卓的手段,让吐蕃本土的制盐业大受打击,这个时候他们所能够出产的盐巴数量也极为有限。
根本无力改变局势。
但是人哪能不吃盐啊,于是乎,谁家有盐,哪家便成为了众人光顾的对象。
当然,那个光顾并不是去蹭饭,而是直接去抢盐!
听说过抢钱抢亲的,但是这个抢盐却是第一次听说过,不过在人被逼急了的时候,那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
而这些一切,也都在张毅的预料范围之内。
他早就计算到了这样的结局,就算吐蕃国内还有盐巴生产商,但是就现在的那一点规模,不是张毅笑话他们,他们过滤出来的那点盐,还不够吐蕃的贵族老爷们分呢。
而且现在吐蕃人的嘴巴已经被他们喂得刁起来了,那些粗盐或者品质低劣的盐巴根本很难入眼了,所有人都想要继续食用青盐。
这便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两天的时间,唐军都只是对青塘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击而已,根本没有发起大规模的攻击。
他们现在听张毅的,先看看经济战的效果,这个时候没必要拿人命去填坑。
青塘的确是全吐蕃数得上号的地方,而且最为富庶,但是,自从萨哈卓得到张毅提供的青盐之后,青塘所有的盐商都跟萨哈卓站在了一起,自然的,他们所售卖的,也就都是张毅带来的那些青盐了。
整个青塘城的人都在食用青盐,以至于那些粗盐几乎全部被废弃。
而后来萨哈卓将所有的青盐全部派发出去之后,青塘便陷入了极度的缺盐状态之中。
现在,他们就连粗盐都吃不上了。
而且由于唐军的包围,外面的供应根本无法运进来。
所以仅仅过去两天的时间,青塘城之中便开始出现了骚乱。
大家都没有盐吃了,那还能怎么办,一直窝在青塘城里是安全,但是没有盐吃,那他们一样得被饿死呀。
与其被饿死,还不如冲出去跟唐军拼了呢,或许他们还能够打退唐军呢。
城内缺盐,各种各样的呼声也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看到效果了!
不仅是张毅他们看到了,就连大唐边军的将军们也都开始看到了经济战的效果。
不过就在青塘城快要坚持不住地时候,第一批吐蕃援军到达。
援军到达,给了青塘人民一个希望,虽然援军在第一天跟唐军的战斗之中便败下阵来,但是他们也都知道那是因为己方数量远远少于唐军的缘故。
不过既然来了第一批的援军,那么后续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援军到来的,所以他们不担心了。
既然现在唐军无法攻克青塘城,那么他们的援军来了之后,唐军就更没有机会攻下青塘城了。
虽然青塘城守住了,但是关于盐的问题,却是愈演愈烈了。
为了保证青塘士兵的战斗力,青塘军队在军队用盐没了之后,便开始让城中百姓自愿捐,但是一天下来都没见着几粒盐。
没有法子,士兵要作战,不能没有盐吃,于是,青塘的士兵们开始挨家挨户的搜索青盐了。
冲突,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爆发了!
正在加载...